生命与艺术的关系
何以为艺术?托尔斯泰答曰:为人生。艺术之于生命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生活中,我们不用去讨论生命与氧气的关系,也不用去阐述生命与水源的关系,因为这已经成为人类的生存常识。事实上,生命与艺术的关系,同样如此。这一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艺术原生于生活、超越于生活、赋值于生活;生命贯注于艺术、勃发于艺术、永恒于艺术。生命与艺术,自文明诞生以来便不可分割,而且愈加紧密。
艺术是生命对客观外在事物的审美结晶
30年前,陕西作家路遥在他那张朴素简陋的书桌前,开始了艰苦的创作。13年的呕心沥血,他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期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变,著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小说气势恢宏,具有史诗般的气度,问世之时,即引起轰动。而今,路遥早已劳疾而逝。20年过去了,这一著作仍时时被人提起,成为年轻人争相阅读的经典。最近又被制作成电视剧热播,再次引起强烈的反响。
小说问世20余年,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今天仍有如此多的年轻人对之甘之若饴?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路遥(左一)与朋友曹谷溪站在黄河岸边。这是路遥生前最喜爱的照片。新华社发
路遥正是用了他的全部生命力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如托尔斯泰所说,20年后以及未来的年轻人还喜欢读这部书,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
托尔斯泰的这段话,还道出了艺术作为审美结晶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类精神活动的独特特征——不同于哲学反映世界的理性化,不同于宗教反映世界的神秘性,也不同于科学推演世界的精准度,艺术是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反映客观外在的,它具有形象化、生动性的特点和感染力,所以才让人“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
人类,正是通过艺术思维,把客观存在的本质,把生命的存活状态,把生命对客观外在的反映,用审美的视角进行表达与记录,转化为精神世界中的艺术之美,从而感动自己,也感动着别人。
艺术是生命对客观外在本质的形象反映。
古往今来,描绘自然壮丽景观的诗歌、文章、音乐、绘画等作品灿若星河。当我们上溯于艺术之流,那些经典在冥晦夜色中发出幽蓝的光亮,引发出我们思古之幽情。屈原、李白、苏轼、拜伦;贝多芬、格里格、柴可夫斯基、冼星海;范宽、龚贤、达·芬奇、透纳……这些大师创造的意境让我们不胜感叹,以至于我们无法断定,人类的想象力是否如宇宙一般的浩渺深邃。
其实,江山无言,大河不语,艺术魅力的产生,正是生命对于外在事物本质性的审美结果。
法国作家司汤达认为,“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子”。但这面镜子并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抄照录,而是以审美眼光动态地呈现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他的代表作品《红与黑》与其说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部“政治小说”,直指当时的社会本质——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人的腐蚀和摧残……
艺术对客观外在的反映形式是生动多样的,看似奇特,有时甚至荒诞不经,但对事物本质的表达却是无误的。正如毕加索的名言——“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人们用艺术表现对客观外在的理解时,看法虽因人而异,角度也不尽相同,表现手法也可能各有千秋,却也都是对客观外在的一个个真实的审美体现。这便是艺术的奇妙所在。
《卡思维勒像》,是毕加索的名画。它的创作过程就清楚显示了画家是怎样对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用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立体绘画语言进行塑造的。为了画这幅画,他让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数十次,他不厌其烦地在画布上细心分解形体。当画作完成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思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廓虽然隐约显现,但与其真实容貌却大相径庭。
毕加索的研究者这样评述这幅画:“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
毕加索晚年素描展 视频精选
失窃的毕加索作品《玛雅和玩偶》
不同的面,虽然它们已与真实不同,但还是事物的反映。
艺术是情感的外化。这种感情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受客观外在的触动而生出的细腻体验。1906年,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的宣言主张:“一个艺术家除了对外界自然有自己的印象外,更要不断去积累内心世界的感受。”即便是抽象主义和后现代派,他们的作品虽然较多地运用线、面、点、色块来解构世界,但这些同样是其内心世界的表达。
19世纪以来,美术产生了诸多流派,异彩纷呈,可以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些艺术流派尽管表现手法不同,反映了不同创作者的不同主观意识和心理状态,但它们又都是对客观外在本质的形象反映。2015年第2期《读者》刊载了对16种当代艺术流派的图析,十分有趣。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些当代艺术的特点,也同时让我们认识到以艺术的视角来反映客观外在及其本质,多么的形象、多么的丰富!
这期刊物所选的当代艺术流派有以下16种,并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图析:
16种当代艺术流派
转自《读者》2015年第2期
1.现实主义(Realism)
——解释为泛指艺术对于自然的忠诚。
图引法国古斯塔夫·库尔贝的《碎石工》以佐证,同时引了库尔贝的名句: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2.印象派(Impressionism)
——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法国,它着重展现光影的改变而否定轮廓。
图引法国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
3.野兽派(Fauvism)
——是20世纪崛起的画派,最大特点是色彩大胆鲜艳,笔法直率奔放。
图引法国亨利·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
4.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在20世纪初盛行,它最重要的风格就是有活力的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
图引捷克阿尔丰斯·慕夏的《四季》
5.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20世纪初从德国兴起,着重表达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感,对现实往往加以扭曲和抽象化。
图引挪威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6.立体派(Cubism)
——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它的典型特征就是将事物还原成一个个立方体来表现。
图引西班牙巴勃罗·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
7.未来主义(Futurism)
——发源于意大利,强调对科技、工业化等元素的表现,着重表达运动轨迹。
图引意大利翁贝特·波丘尼的《城市的兴起》
8.抽象主义(Abstract Art)
——与“具象艺术”相对,它抛弃了对外在物的再现,纯粹运用线条,带有鲜明的抽象特点。
图引俄罗斯瓦西里·康定斯基的《横向线》
9.达达主义(Dadaism)
——叛逆、虚无、破坏一切,追求偶然性和无意义性,以蒙太奇手法,拼贴图片和文字。
图引德国汉娜·霍克的《用达达餐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
10.至上主义(Suprematism)
——20世纪俄罗斯抽象画派。
图引俄罗斯卡济米尔·谢韦里诺维奇·马列维奇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并引评论以说明:“我们失去所钟爱的一切⋯⋯在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什么都没有。”
11.形而上主义(Metaphysics Art)
——追求绘画的哲学意味,充满一种描绘冷漠孤独的神秘感和梦幻效果,表现出物体超越时空的性质。
图引希腊乔尔乔·德·契里柯的《海克特和安德洛马克》
12.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起源于法国,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以潜意识和超越现实的梦幻为创作源泉。
图引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13.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
——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于纽约,强调创作的自发性、随机性和无意识性。
图引美国杰克逊·波洛克的《1948年第5号》
14.波普艺术(Pop Art)
——波普为流行(Popular)的缩写,它试图拥抱流行和通俗艺术,把它们搬进艺术馆中。
图引美国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
15.极少主义(Minimalism)
——主张极少使用色彩和形象,认为作品不再是感情和思想的载体,传达的是纯粹的形式和媒介。
图引美国肯尼斯·诺兰德的《桥》
16.概念主义(Conceptual Art)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审视艺术的角色、地位以及赋予艺术品意义背后所隐喻的东西。
图引美国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和三把椅子》
以上这16幅图画和文字,虽不完全准确,但基本上反映了这些流派对客观外在的认识和感受。由于艺术家个体的主观差异,他们对客观外在的反映方式自然各不相同,甚至是光怪陆离,因为艺术既是对客观外在的反映,又是艺术家主观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宣泄。然而,必须看到,无论这些流派的表现方式是何等的奇特,或者是怪异,甚至于荒诞不经,但是,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理状态上形象地反映了客观外在某些或某种本质性特征。通过这些艺术表达,受众不仅认识到客观外在的某些侧面和特征,也了解到艺术家的生存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这也是人类生命状态的某种表达和呈现。
更有趣的是,意大利的Marco Marilungo以16幅漫画,再度解析了16种当代艺术流派。
这16幅漫画,把主人公打苍蝇的情节,用16种流派的艺术方法呈现出来。在这里,作者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这些流派的主要特征,凸现了他们对生命意识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了漫画作者的主观意识和艺术认知。
艺术反映世界,原来是这样的丰富多彩!
艺术是生命对客观外在情感化的细腻体验。“艺术不是手艺,它是艺术家体验到的感情的传递。”这是托尔斯泰对艺术的评价。更有人直接指出艺术就是感情。
以摄影艺术为例—— 一幅摄影作品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摄入并表现于我们镜头里的影像是否打动了我们自己,进而是否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在这里,“物象”转化为“影像”, “象”呈现为“像”,多了一个人字旁。这个转化,是作为生命本体的人与客观外在之间发生的一种“感应”,也是一种生命体验。
夕照象影作者 摄
谈到这里,我想起一桩事。2008年,我历经了几个小时的颠簸,从内罗毕到达安波塞利国家自然公园。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一望无垠的非洲草原上,晚霞如火一样燃烧,光影摇曳,流淌有声。西边天际线上,两只大象带着一只小象悠然前行,风姿绰约。我宛如坠入童话般的境界,我的心在颤抖、在叹息:哦,大自然,你是如此的神奇,神奇得令人难以置信!我喜不自禁地用300毫米的长焦镜头对准它们,调准焦距,轻轻地按下快门——“咔嚓”!留住这美妙绝伦的大自然生命之歌。
2009年11月,新华社发起并主办世界媒体峰会,我将这幅“夕照象影”印在宣纸条幅上,作为礼品,送给主席团成员。我还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律诗,并以书法艺术题写于其上:
依依君远去,Watching you leave
暧暧落霞红。Ioto the tuilight
注目心祈愿,Irom afar I prat
前行水草丰。For your letter home
条幅下方还附有英文译诗。
这幅作品,将摄影、书法与宣纸、印章和卷轴等艺术手段融为一体,其形式既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既是国际视野的,也是中国特色的。“象”与“祥”谐音,中国人把象视作吉祥之物。可以说,这幅作品传达的是中国人看待自然、看待友谊的方式和角度,又蕴含着我个人的艺术情怀,寄托着祝福。这样的礼品,自然让所有的主席团成员爱不释手。
记得2010年,我到美国访问,当在汤森路透集团参观完毕,正欲离开时,时任汤森路透集团总裁的格罗瑟,邀我到他办公室坐坐。走进他的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我的那幅《夕照象影》挂在总裁办公室正中央的墙上。格罗瑟告诉我,这个条幅,是他的珍爱。
罗曼·罗兰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艺术是生命对客观外在表象的思想升华。艺术的审美并不仅仅是为美而美,它是一种通过对客观外在表象认识探索而进行生命的感悟和思索过程,是一种生命的启示和昭告。绝美的艺术形象,凝聚着生命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与审美情感,任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仍光鲜如昨。
客观世界充满精彩,在艺术之光普照之下,生命绽放出奇异的色彩,甚至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在艺术光照下所呈现的那曼妙之美,也让人浮想联翩。
近年来国际上多有专业机构组织各类微观摄影大赛,其中所揭示的生命真相,大大超出人类想象。在“2013年生物数字显微摄影大赛”上就有很多精美绝伦的微观世界的图片,让人目不暇接。
有一张显微镜下经过染色的百合花花蕾横切面图片。对称的等边三角形结构、层次分明的内部构造,如果将其放大若干倍,说这是出自于一个设计师精心制作的美饰,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吧?
还有一种叫淡水带藻的生物,它是一种单细胞植物,属于绿藻的一种,是由两个含有独立叶绿体的半细胞相连组成的单细胞生物。不要认为,“单细胞”的世界是枯燥乏味的世界——在摄影师通过显微镜拍摄放大后,魔幻般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不为常人所熟识的微观生命:两片相连的绿色半岛漂浮在蔚蓝的海洋上,小岛的中心还有一片清澈的淡水湖。这里就像是不为人知的世外仙境——一个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
哈勃望远镜抓拍的“创造之柱”
这是微观世界,再看看宏观世界。199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抓拍到天鹰座星云形成的壮观绚丽的恒星云图,将其命名为“创造之柱”。近期,为了庆祝“创造之柱”照片拍摄20周年,NASA为天鹰座星云拍摄了新的、具有更高分辨率的照片,让世人再次领略到宇宙的神奇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为客观外在的世界,宏观的宇宙也好,微观的细胞也罢,倘若以艺术的眼光对其进行观照,每一个世界,都能看到它们独特的美,这些美有着无限的内在神韵,启示人们思考和升华……
艺术的世界,寄托着来源于现实的世界但又超越现实世界的生命感悟,寄托着生命的理想。在艺术天地里,人们常常摆脱现实的羁绊,体验着生命的自由,释放着真实的情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感悟着生命的真谛。
艺术本身具有两种特征,它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不免带有产生于它的那个时代的烙印,即时代性,当然也包含局限性;同时,艺术又具有超时代的特征,这体现为形式的审美和思想的感召,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特征,赋予历史上的艺术经典以永恒的魅力。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涌流汇海,汪洋恣肆。而艺术之流,则是深浩流转、奔腾不息的大河,它曾滋润着昔日的精神荒原,也造就着当代的文明茂林。
艺术构成一个时代和个体生命的文化特征和识别符号
2015年第一季度,《老照片》这本刊物已经出版98期了。随着一期期新刊物的推出,老照片一张张翻过,从其所定格的信息里,哪怕是一种坐姿,一块背景,抑或是一种发型,一款服饰……都能唤起尘封多年的往事,活灵活现,纷至沓来——摄影艺术展现出的是个体生命的时代记忆。
《老照片》刊物
欧仁·德拉克罗瓦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祝日,盛大游行队伍通过天安门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展现出一条“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王东 摄
寻找一个时代或者个体生命的文化特征或历史痕迹,我们可以从历史书中、从回忆录里去寻找,但那只是一个截面;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去做多层面的了解,艺术是最为形象生动的识别方式。艺术构成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也记载作为社会个体的生命特征。
100多年前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1830年七月革命的符号——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自由女神高举红旗挺身向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史诗般画作,呈现出法国大革命时期为自由奋不顾身的时代精神。
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金水桥南,《人民日报》记者王东用相机的1/125秒快门拍摄,成为历史的记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面朝天安门,一条朴素而特别的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那是中国人民对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情感宣扬。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古往今来,反映现实的艺术精品无不成为一个时代特征的显著文化符号,无不张扬着个体生命在那个时代所挥洒的文化个性。
据宋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喜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苏东坡的生命状态和文化符号。“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生命状态和文化符号。据记载,当时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词歌唱艺术在市民生活中的普及程度。所谓的婉约派、豪放派等,都是对特定社会现实生命状态和文化特征的艺术提炼。
艺术是现实特征的审美提炼。从建筑艺术来看,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朴拙浑厚,著名的古典建筑往往散发着神秘的宗教色彩,比如帕特农神庙、大教堂、金字塔等;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用料以木材为主,风格大多典雅肃穆,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如天坛、故宫、江南民居、园林等。
艺术当然也有共通之处,当我们面对19世纪初英国弗里德里希的《西里西亚群山景色》油画时,仿佛感受到中国画写意山水的意韵;公元1世纪斯塔比亚壁画中的采花少女,则洋溢着浓郁的东方情致。然而从绘画艺术来说,中国国画与西方素描、油画的差别又确实非常明显。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尚实”,在于突出体现在对“真实”的追求——画人,则惟妙惟肖;画物,则栩栩如生。画家对人体解剖结构有很深的研究,对明暗、透视、结构的运用十分严谨,理性十足。
相比油画,中国画妙在气韵的渲染。迈克尔·苏立文在《中国艺术史》中,就谢赫《古画品论》的“六法”,特别是第一条“气韵生动”着重做了阐述:“画家的经验表现在气韵之中,就是索伯所说的‘精神共鸣’。气是宇宙中的精神,从字面上说就是气息或云气,它赋予万物以生机和活力,赋予树木、山川以生命和生长,赋予人类以能量,山川呼吸而产生云雾。艺术家必须协调自己以适应宇宙精神和灵气,并让灵气贯穿自身,这样就处于灵感迸发的状态了。”应该说,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气韵”的理解,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是难能可贵了。但是,如果更深一层去剖析,从本质上说,“气韵”是艺术家的特定生命状态在作品中的呈现。这其中既包含对宇宙、自然和客观外在的心灵感应,也反映了不同主体内在气质和精神的自我宣扬。
中国绘画“尚意”,注重意境的呈现,而不受严格物理结构和时空关系的限制。一笔浅墨,就是万里青山;轻轻一勾,便是轻舟一片。在虚与实的空间里,中国绘画还善用留白的技巧,创造出了与西方绘画完全不同的美学范式。其所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对曹仲达和吴道子丹青气韵的生动描述。
其实,哪怕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文化框架内,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地域、风俗不同,艺术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各个地方皆有其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
川剧变脸,戏谑奇异,暗合巴蜀风情;
江南评弹,清雅细腻,自有三吴音韵;
西北秦腔,刚猛遒劲,尽显关中气势⋯⋯
凡此种种,让中华文明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无论是放眼历史的跨度、还是着眼地域的广度、或是参照文明的维度来看,艺术都称得上是最有特点、最具辨识度的符号。在时空变换、文明更新中,艺术的内涵及形式,也随之演变发展。
生命与艺术相生相伴、互为作用
生命与艺术有如一对孪生兄弟,始终相生相伴,互为作用。
上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在开始对生命本源的探求和劳作中催生了艺术。他们崇尚占卜,认为自己的生命跟某种自然或神秘的灵魂有关,相信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从中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他们举行巫术仪式,也是为祈求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的护佑。美术、雕刻、舞蹈、音乐便同时在生命的探求中产生了。祖先流传下来的属于远古时期的艺术瑰宝,大多是用于巫术、祭祀的礼器,并非用于实际生产的劳动工具。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凤图形,最早分别是西部炎黄部落和东部夷人部落所崇拜的图腾。这些图腾符号恰好被绘在祭祀的礼器上并在原始巫术、宗教活动中应用。这些都是先民们以艺术的视角,对生命能量的观照。
宗白华先生在《歌德之人生启示》中写道:“人生是什么?人生的真相如何?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的目的是何?这些人生最大、最中心的问题,不只是古来一切大宗教家、哲学家所殚精竭虑以求解答的。世界上第一流的大诗人凝神冥想,探入灵魂的幽邃,或纵身大化中,于一朵花中窥见天国,一滴露水参悟生命。然后用他们生花之笔,幻现层层世界,幕幕人生,归根也不外乎启示这生命的真相与意义。”
1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2 《创世记》
3 《神曲》
4 《蒙娜丽莎》
因此,我们在屈原“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中,仿佛看到诗人仰天叩问、上下求索;我们在高更传世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终极之问中,能体味出画家殚精竭虑的生命苦求;我们还能在《神曲》《蒙娜丽莎》《创世记》传世经典中,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久被压抑的人性的舒张……
我在浙江工作时,曾多次驱车从杭州经钱塘江而入桐庐。车过富春江,两岸近处绿树平畴,远处重峦叠嶂,不由想起黄公望和他那幅极富传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图》。当年,他在这里隐居近三十载,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潜心观察、揣摩。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此徘徊时,他在想些什么呢?他画中的“丘陵起伏,峰回路转,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的境界,不正是一种天人合一,和谐精美的生命境界吗?在这幅传世之作中,我们感受到生命与艺术的契合。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合璧”后的黄公望国画作品《富春山居图》
今天,艺术与生命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大众化。尤其是在科技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艺术和生命的相互影响,变得更为普遍。
朱光潜认为,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今天的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到了要求“审美”和具有“艺术性”的阶段。今天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看起来“更艺术更美”的产品,力求把自己的自然形体和日常生活世界都提升到审美的境界。
黑格尔说,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它纯粹的形式决定它并非是一种界限或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现他自己。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导致争斗、焦虑、烦恼、失望等诸多的不自由的存在。而“美的艺术的领域就是绝对心灵的领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或短或长地消除这些矛盾,带来心灵的自由。此时,艺术已不再是生命的身外之物,而与生命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