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观古通今,“性”色同心(3)
5.自律
高分特点:组织性强,一旦领到任务,便会倾注全力完成,困难面前绝不退缩。
低分特点:常常心不在焉,做事拖拖拉拉,遇到一点儿困难便败下阵来,半途而废是家常便饭。
6.审慎
高分特点:成熟的,未考虑清楚前绝不冲动,遇事三思而后行。
低分特点:易冲动,想到什么做什么,不考虑后果,草率而不成熟。
◇六种职业性格
前面从普适的角度,介绍了一些人格理论,现在,容我搬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兰德,他的职业兴趣人格理论,或将解除您内心埋藏已久的一些关于职业选择的疑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但凡我们感兴趣的事儿,都积极性倍儿高,经常为了做好它,我们宁愿少吃一顿饭,宁愿放弃其他吸引我们的事物。说到这,那些老板可开心了,他们总是想着,要是能找到这样的员工,别说各个岗位都是吧,就是60%岗位上有这样的员工,那都得没事儿偷着乐啊!
咱就甭说老板怎样求之不得,就我们自己也是做梦都希望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工作啊!何以如此,这是有科学原理依据的,霍兰德教授说了,之所以我们对这份工作感兴趣,是因为我们的人格结构中存在与这类工作相匹配、相适应的特质。这就叫一拍即合!
从人格类型与职业的密切关系出发,霍兰德把人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这样,是哪种类型人格的人,便会下意识地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就是喜欢那一款”;同样,有一种说法叫作“爱屋及乌”,各种不同类型人格的人,也会自动寻找相匹配的职业环境,换了其他环境便会感觉浑身不自在。
社会型(S)
共同特征:关心社会问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发挥一己之力以尽社会义务;广交天下朋友,健谈,愿意花时间教导别人,身边新朋友层出不穷。
典型职业: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其首选,一来可以结交朋友,同时可以为他人提供服务、信息、启迪、帮助和培训,如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企业型(E)
共同特征: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是这群人追逐的对象,他们也的确具有领导才能,有强烈的企图心,不惧竞争与风险。行事风格上,务实,目标明确;价值判断标准,以利益得失,权力、地位、金钱等来衡量。
典型职业:经营、管理、领导与说服能力至关重要的职业,比如企业领导、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政府官员、律师、法官。
常规型(C)
共同特征:典型的执行者角色,领导给定出规划,他们便一步步完成工作,细节处亦不放过,他们没有当将军之心,做事谨慎,远离冒险和竞争,思维保守却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典型职业:不需要创意,但要求细心、高精确度以及条理性的职业,如秘书、办公室人员、出纳、会计、图书馆管理员、投资分析员。
现实型(R)
共同特征:手脚麻利,动手能力强,但不善言辞,社交能力差,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喜欢操作机器。
典型职业:与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如:技术性职业(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计算机硬件人员),技能性职业(技工、修理工、木匠、厨师、农民)。
研究型(I)
共同特征:典型的思想家,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积极探索未知领域,脑子终日动不停,但不爱动手。学识渊博,喜欢独立从事创造性工作,不善于领导他人。
典型职业:以高智商与强大分析能力为武器,通过观察、估测、衡量,然后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如教师、医生、程序员、工程师、科研人员。
艺术型(A)
共同特征:生活充满激情,有创造力,个性张扬,渴望表现自身的价值。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艺术才能和修养较高,善于表达、怀旧、内心世界丰富且细腻。
典型职业:与艺术创作与表演相关的工作,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艺术设计师、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诗人、小说家、剧作家)。
心理学家告诉你色彩心理学很炫
你见过红色的病房吗?中国运动健儿出征奥运赛场为什么总是身着红色战袍?股市上涨为什么用红色表示?咨询室装饰为什么永远不用红色?交通信号灯为什么选用红黄绿……有了前面内容的铺垫,你肯定知道,之所以这些颜色入选,每天在你眼前晃来晃去,其背后定是有着心理学的依托。的确,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改换门庭,自哲学转入科学范畴,作为见面礼,心理学为科学实验室里的色彩带来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既是要成就一段佳话,这对方的前世今生自是要细细了解一番。
关于色彩,在物理学家的眼里,就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引起人眼不同的视觉感受。色彩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三个属性,其中色调属性最容易理解,我们称那些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以此把它们分开,这依据的就是色彩的色调属性;饱和度则反映出色彩鲜艳的程度,人们有时也称它为纯度或彩度;至于亮度,就要看颜色辐射光的多少了,辐射光越多,我们的视觉系统感受到的色彩越明亮,反之,我们会感到色彩暗淡无光。你现在明白了,其实我们眼睛看到的色彩,全是这三位制造出来的视觉效果。追根溯源,也算是找到“本尊”了,恰逢心理学“驾到”,科学家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其搬进了实验室。
站在科学家面前的,一方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三属性,另一方则派出情绪的唤醒程度和愉悦程度,经过一番较量,战果公布:情绪的唤醒和愉悦度对饱和度和亮度情有独钟,而对色调却爱答不理,换言之,色彩的饱和度越高、亮度越强,人的情绪体验越深刻。
至此,有人问了,无论色彩啊,三属性啊,情绪参数啊,不都是一些冷冰冰的实验要素吗,怎么如此这般的人情味浓啊?这里要推出一个科学原理:色彩本是物质的,不过当它透过视网膜进入人的大脑时,便成了主观的,色彩变化,我们的心理也会随之产生波动,并生发出许多感情,融到色彩中来。一旦色彩被披上情感外衣,它便越来越多地成为情感表达与传播的载体,传情达意,不亦乐乎,俨然情感世界里炙手可热的形象代言人。
◇为何会产生色彩偏爱
生理影响色彩偏爱
生活中,红色往往能使人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头感觉暖暖的,但长时间的红色刺激,让你长时间置身于红色海洋,你一定会烦躁不安,燥热的你便会盼着红色的补色——绿色赶紧来搭救。细思量,色彩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你的身心状况。科学家怎会放过这一命题,20世纪90年代,身心状况与色彩偏爱的关系又被广泛关注与研究。
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器官接收不同波长的光而产生色感的同时,必然导致某种情感的心理活动。换句话说,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两者形影不离,相伴而生,一旦色彩刺激引起生理变化,那色彩心理也必定裹着浓郁的人情味儿席卷而来,所以,当你看到红色时会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同时内心温暖;不过呢,这两位可不是一直和睦相处的,就像上述情形,你会呼唤绿色搭救,这就是两者间的制约作用。
文化、经济对色彩偏爱的影响
世界虽是个地球村,但你走到哪儿去,也一定忘不了入国问禁,或者入乡随俗,这其中啊,对色彩偏爱的了解可是必修课。研究者从色彩的象征、联想以及色彩的民俗学等角度,针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经济、环境、教育程度的人们,充分研究了色彩被赋予的不同寓意和感情,以及上述条件对人们色彩偏爱的影响。文化方面的影响,尤受瞩目。
日本的永田腾彦提出“色彩偏爱与色彩的象征性意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98年,同样是日本的研究者,青木迪佳也指出色彩偏爱深受文化、社会的影响,尤其在老人身上反映更为强烈。
性格影响色彩偏爱
“颜色揭示万物的内容,激起人们种种感情变化,同时也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性格。”西田虎一在其专著《色彩心理学》中这样写道。就色彩偏爱与性格的关系,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巴斯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思·吕舍尔发现了一种简便的色彩测试法,一时间在整个欧洲盛行。他指出,拥有相似的色彩偏爱的个体,也应当拥有相似的人格特质。当初级颜色(蓝、红、黄、绿)呈现在个体眼前时,便能从个性的生理反应发现其基本心理需要。举例来说,当个体看到了不喜欢的初级颜色时,这种不喜欢,便反映了一种缺陷或者是未满足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假如个体极度厌恶红色,则反映了个体深层次的潜意识焦虑。
让我们再来看看内向与外向的人对色彩的好恶,这里必须提及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艾森克假定性格内向者有较高的内部唤醒,要想使其内部唤醒维持在最佳水平,那就需要让他们置身于偏爱的社会环境中。环境满足了,但当他们与人相处时,其唤醒水平增长得顺风顺水,可一不留神增长到令他们感到不舒服或有压力性的某个点上。这时候怎么办呢?先前咱已经提到颜色对情绪的影响,这会儿内向的人已经很不舒服了,于是其内心开始呼唤喜欢的颜色速来救驾!那么,性格内向者,也即内部唤醒高的个体,更偏好哪种颜色呢?答案是“平静”的颜色,比如蓝色。蓝色接到召唤,赶来,迅速减少内向者的唤醒水平。你问外向者更偏好哪种颜色,很显然,对于这些内部唤醒低的个体而言,他们可是更喜欢“兴奋”的颜色,比如红色,来增加他们的内部唤醒水平。
说了半天色彩对心理的影响,都是通过心灵的窗户——眼睛做媒介的,现在,咱不诉诸视觉,看会发生什么。
20世纪80年代,布达佩斯的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受测者蒙上双眼,被带入涂着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房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进入鲜红色房间时,受测者脉搏加快,血压升高12%;进入蓝色房间时,脉搏跳动缓慢,血压降低10%;而当进入黄色房间时,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奇哉,妙哉,不依托视觉,色彩也能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这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原理呢?
让我们翻开生理心理学典籍,外界的物理刺激能量,如光、声、压力和化学物质,通过感受器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达到脑,便产生了感觉和知觉;而人的心理过程,比如说我们的情绪、思想以及记忆等,都要脑所赐了,脑的较高级部位有这方面的机能,它们表现了神经冲动的实际活动。明白了这一运作原理,咱再承接布达佩斯实验,与此相辉映,心理学家费厄斯坦发现,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在不同色光的照射下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以蓝光最弱,复依绿、黄、橙、红而依次增强。研究即出,有例为证。
库尔特·戈尔茨坦找来有严重平衡缺陷的患者,做了如下实验:给她穿上绿色衣服,她走起路来再正常不过;换上红色衣服,她便寸步难行,稍一迈步就会摔倒。源头即开,人们便灵感多多,色彩被用来治疗病症,甚至可以防止自杀!伦敦泰晤士河上的桥原为黑色,曾经此桥上频有跳水自杀者,后来有人建议将桥的颜色改为绿色,改后便鲜有自杀者了。看来,色彩当真有妙手回春之术,人们长期反复验证其功效,后竟有人从中总结出医治的对应关系来:红——血脉失调和贫血,橙——肺、肾病,黄——胃、胰腺和肝脏病,绿——心脏病和高血压,靛青——视力混乱,蓝——甲状腺和喉部疾病,紫色——神经错乱。当然,色彩治病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对应关系,实践者不同,其医治方法与系统便呈现差异,这是一种综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