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放下名利欲望,才得生命真谛(5)
我们可以说这位富翁是幸福的,他拥着财富却并没有沉溺于财富,平平淡淡地继续生活是他的选择。围棋中有这样一句术语:平常心。就是说,无论面对怎么样的比赛,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下好一盘棋;相反地,你太过在乎这场比赛,总想着怎么赢,输了怎么办,结果往往心理失衡,该赢的棋却输了。
棋理和人生的道理是相通的。面对名利,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包装自己,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就是有滋有味的一天,名利这些身外之物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追求幸福,发现幸福,享受幸福才是我们最该把握住的。
莫将功劳据为己有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庄子·外篇·山木》
译文
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枯竭。
庄子在《山木》一篇中讲了这样的故事:东海有一种鸟,叫做意怠。这种鸟飞行缓慢,看上去很笨。飞行的时候它总要靠其他鸟的帮助,休息的时候也挤在所有的鸟中间。往前飞的时候它从不飞在最前面,往后飞的时候也不落在最后面。吃饭它也从不先吃,总是吃大家剩下的。因此,所有的鸟都不排斥它,人们也就伤害不到它,这种鸟总能免于祸患。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想用无上的智慧来惊醒愚昧的人,提升自己的修养来暴露他人的秽行,那么你的光芒闪耀就像迎着太阳行走一样刺眼,所以你不能免于祸患。
有难同当,有福独享,是事业的大忌,轻则失去盟友,重则惹来杀身之祸。就像庄子说的“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长得很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总是先枯竭。这就是“树大招风”的道理。
古今中外的智者,都懂得一个分寸,既不使自己显得卑微,也不使自己的光芒尽露,不卑不亢才是中庸之道。当你光芒太过耀眼时,会使上级和周围的人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一旦他们起嫉恨之心,你必祸患无穷。所以,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美德卓行,甚至偶尔做出几件很蠢的事,惹大家发笑,使大家心理上得到平衡,释疑化妒,自己也就安全了。
清末曾国藩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智慧。同为汉臣,相比于同时期其他汉臣,他为官最久,结局也最好,他的家训还被当今很多人当作座右铭。
曾国藩一直把“有难自己担,有功让他人”作为自己一生的格言。当时曾国藩正在镇压太平天国,他的弟弟久攻金陵不下。由于曾国藩的弟弟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又有着暴烈的脾气,攻下金陵这样的大功他势必不愿与人分享。曾国藩于是写信开导他说:近日,弟弟的病情恐怕要加重了吧,金陵的情况我已大概知道,写信来是要告诉九弟,可以放宽心,因为我给你带来个好消息。朝中重臣李少荃(李鸿章)有意想要亲近你我兄弟,我已奏明朝廷,希望李少荃可以亲自带领花炮队和洋枪队来金陵助你。并且双亲也同意我的做法,恳请我让李中丞来会同剿敌,好消减你的忧闷。
李鸿章老谋深算,并没有亲自前往,而是派他的弟弟携大炮去金陵相助。金陵城终于攻下,李鸿章亲往祝贺,曾国藩握着李的手说:“曾家兄弟脸面薄,全仰赖李大人了!”李鸿章自然谦逊一番。往上报捷时,曾国藩也是将自己的名字列在湖广总督的官文之下,并一再宣称,此次大功,实是朝廷的指挥和清官众将的同心协力,曾家兄弟得享其名,实属侥幸,对自家兄弟的“功”只字不提,对李鸿章则是多多美言。
战乱平息后,朝廷要论功行赏,谈起过去的战事,曾国藩也不忘把功劳和其他人共享:收复安庆的事,归功于胡林翼的筹谋划策、多隆阿的艰苦战斗;攻下金陵,仰赖各位将领,他丝毫没提及弟弟曾国荃;僧格林沁进攻捻军时,赞扬其吃苦耐劳,说自己万万不及;谈到李鸿章、左宗棠,他也是大赞他们才是一代名臣,不是说自己自愧不如,就是说谋略莫及。
曾国藩晚年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因此,他不愿与人争功,他认为那样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嫉妒者,而使自己陷于被动。他把与别人分享功劳当作是减祸之道,是加福添寿的良药。他经常用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话来教导身边的将士,对自己的家人更是百般劝导。他认为,人才不同,他们的缺陷也不同,对于那些颇有才干的人来说,“傲慢”“目中无人”才是最大的缺点。他还经常反省自己率湘军以来的经验教训,认为自己最大的问题是高傲视人、落落寡合,不能以柔克刚,往后他十分注意自我克制,不断调整着自己跟清廷之间的关系,他还借鉴历史,以周公旦为楷模,时常提醒自己,切莫像霍光、胡惟庸等人专横跋扈。
我们今天还是会感慨曾国藩的智慧:将功劳与人分享,不但笼络了人心,还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和性命。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当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谦让的同时切莫锋芒毕露,更不要独享成果,自私自利不但不能得到晋升,反而会跌向深渊。
王强大学刚毕业就进了一家广告公司,他为人内向,刚开始做的时候很谦虚,还常常热心帮助其他的人,公司上下都很喜欢他,打算推选他为年终优秀员工。部门领导更是看中了王强的处事方式,欣赏他的工作能力,决定交给他一个项目试验一下,就把他调到项目一部,跟那里的同事一起完成一个项目。王强听到后极兴奋,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己也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于是,除了每天继续努力工作外,休息的时间他也经常加班,同事都劝他别太疯狂,多注意身体,他只说自己年轻,有的是劲儿。到年底时,王强的项目圆满完成,公司对他的付出都看在眼里,不但选他做优秀员工,还奖励给他一个大大的红包。原本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是,到了年底,大家对他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变化,原先的热情不但消失殆尽,还总是对其冷嘲热讽,甚至年前最后一天大家互相祝福时,看到他也都快步离开,不爱搭理他,王强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王强很是郁闷地回家过年,他只告诉家里自己在单位的风光以及获得年度优秀员工的事,母亲听后开心得合不拢嘴,父亲却看出了他的心思。饭后,爷俩出门散步时,父亲问:“强,是不是在公司遇到什么麻烦事没告诉家里啊?是不是同事关系处得不好啊?看你过年回来一点都不开心啊,跟爸说实话。”于是,王强就把自己的情况前前后后跟父亲说了一遍,父亲听完,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强啊,在外面工作,同事关系最重要,不管工作待遇怎么样,同事关系好了,面宽了,以后的路自然就宽了。”父亲点了支烟,继续说,“别看你拿了优秀员工,可是你没有把自己的成功与大家分享,就算功劳你最大,你付出别人没有付出的努力,得到那些是应该的,但是别人看在眼里,会不会心生嫉妒呢?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大家觉得你这个人不仗义,还自私,往后还怎么继续工作呢?领导欣赏你,是因为看到你的同事关系处得不错,之后才是你的工作能力,可现在你失去自己最宝贵的资源,领导知道了还会重用你吗?”晚上睡觉的时候,王强认真地把父亲的话回味一番,这才明白大家反常的原因,只怪自己被暂时的利益冲昏了头。
年后王强回到公司,在每位同事的办公桌上都放了家乡特产,还在公司聊天室里向大家道歉,并邀请大家下班后聚餐唱歌。王强的转变让大家重新接受了他,同事关系自然活络起来,领导也更加重用他。慢慢地,王强升到了主管的位置,一年之后又升到了经理的位置。然而每一次升职,他都没有忘记父亲的话,总是把功劳与其他同事分享。
王强的故事说明事事争先而不与他人分享的,即使小有成就,也很快会被大家抛弃,“孤掌难鸣”,最终只会离自己的“宏图大业”越来越远。身处在一个大环境里,这个环境本身就是你的助力,当你获得成功时,又怎能忘记培养你的这片土壤呢?虽然成功主要是自己的努力付出,但也是这片“土壤”成就了自己,没有家人、同事、公司的帮助与支持,自己又怎么会成功?
有句古话“富贵常蹈危”,意思是说富贵名利往往会使我们失去理智,一旦我们被眼前的利益迷失自我,就会有“大厦将倾”的危险。这并非危言耸听,多少人努力了一辈子,仅仅因为一时的所得而葬送以往的付出,要知道真正成功的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的成功不能称之为成功,拥有成功团队的人才是成功的人。学会与人分享功劳吧,你会变得开心、豁达,最终你将收获真正的“功劳”。
忍贫安困一时,美名流传万世
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杂篇·让王》
译文
注意内心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因此惭愧。
庄子在《让王》一篇中借孔子之口说过这样的话:懂得满足的人不因为名利而劳累自己,安闲自得的人即使失去了什么也不会感到空寂,内心有高尚修养的人没有什么官职也不会惭愧。知道刚强,却甘心持守柔弱,就像天下的溪流一样;知道光亮,却甘心守持于黑暗,就像天下的山谷一样,在人人争先的时候独居于其后,甘受天下的耻辱,这才是智者所为。
不同的人对于贫困的看法不同,理解不同,忍受贫困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贫困,有些人是被动的、悲观的,苦熬的贫困是可怕的,这是物质上的贫困,是真的贫困;而有些人却是甘于贫困,他们在贫困的环境里磨炼意志,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精神修养,这才是积极地忍受贫困。
孔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的一生总会经历某种逆境,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庄子教导我们要“不丑穷”,就是要不以穷困为耻,要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勾践灭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困会稽山,越王派文种前去讲和,还送给吴王八个美女。为了消除夫差的疑心,勾践还带领妻子到吴国为其仆役。
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了夫差的病情,知道他的病很快就会好,于是勾践就亲自去看望夫差,探望病情,还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之后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就能好。夫差问他怎么知道,勾践就胡编道:“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只要尝一下病人的粪便,就知道病的轻重。方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用医生的话说,是得了‘时气症’,所以病很快就好了,大王不必担心。”果然不久,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深受感动,就把他放回国去。
勾践回到越国后深知自己所受的耻辱,他立志要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的志气,就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他不近美色,不看歌舞,对内安抚群臣、招贤纳士,对外轻徭薄赋、鼓励生计。十年之后,勾践终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举进攻吴国,最后逼得夫差自杀,一雪前耻。灭掉吴国后两年,勾践励精图治,终成一代霸主。
卧薪尝胆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不仅因为勾践最后洗雪了耻辱,而且更重要的是勾践那忍辱负重的精神时刻鼓励我们要不畏困难、勇敢前行。勾践忍得一时穷困,不灰心、不放弃,甘于吃苦,才有了后来的一雪前耻、流芳百世。
面对一时的贫困,人应该有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它能激发你的潜能,让你做到你意想不到的事。被消极思想压制的人,就像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而沉重的大包袱一样,看不到希望,也会失掉许多唾手可得的机遇。
刘勰是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所撰写的《文心雕龙》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也有着很高的地位。
虽然父亲曾经做过大官,但刘勰幼年即丧父,等到他长大后家里已是极为贫穷。不过对此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笃志好学,认真攻读各种史书经典。南北朝盛行门阀制度,出身的贵贱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像刘勰这样出身贫寒的平民子弟,在当时自然默默无闻,无人知晓。《文心雕龙》写成后,也不被人重视,可刘勰却十分自信,他深知自己著作的价值,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沈约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官员,刘勰就想如果他能评定此书,此书必将成名。可沈约乃一代名流,刘勰一介草民,哪能轻易得见?聪明的人总能想到办法。一次,刘勰事先打听到沈约这天要外出,便背上书稿装成卖书小贩的样子,早早候在沈约必经的路上。当沈约乘坐的马车经过时,刘勰正好可以向其售卖书籍。沈约天生喜欢看书,听到叫卖声当即停下车来,随手拿起一本,见是自己没有读过的书,一时好奇便翻看起来。
这一看,竟然被深深吸引住了,书中犀利的观点、辛辣的笔锋,无一不叫人称快,沈约当即全部买了带回家去,他的书桌上、枕头边摆满了书卷,每每拿起时都爱不释手。往后每次在上流社会举行的聚会中,沈约都会向其他人推荐介绍这本书,对它多加称赞。这些人见沈约对《文心雕龙》如此推崇,便纷纷效仿,争相传阅,很快刘勰的名声传遍了全国。
刘勰人穷志不穷,尽管他穷得连媳妇都娶不起,但他不以为意,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著书立说上,他遍阅典籍,最终开创了一番事业。如果刘勰不能忍得一时贫困,而选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攀附权势、自堕气节,那《文心雕龙》这样的巨著又怎么能流传于世?刘勰能够安于一时贫困,不惧贫困,并与其斗争,还苦中作乐,这便是对贫困积极的忍耐。
面对贫困,我们要安贫乐道、不怕穷苦,只有忍耐住清贫,才能在以后发达的时候真正有所作为;面对困境,我们要随遇而安,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当我们战胜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收获成功的时候。学会接受,学会坦然面对,懂得积极乐观生活的人将是幸福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