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人生最幸福:听老子讲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师法自然——放下执着,爱就在身边

许愿时,经常会求四个字“心想事成”。众生虽不求官不求财,其中却蕴含着更重的心机与欲望。但是,这终归只是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说,现实生活中出现更多的桥段不是“心想事成”,而是“求而不得”。想要拥有的事物虽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带给我们的就是内心的焦灼与痛苦。对于自己想要而又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舍得、放下、忘记。这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对大多数人而言却都做不到,大部分人都是舍不得,放不下,忘不了,明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要强求一个结果。

不要过分着眼于不能控制的东西上

原来听过一个词,叫“金玉满堂”,形容一个人财富极多的状态。很多人都喜欢这个词的寓意,大富大贵啊,多吉利啊!他们把这个词题在匾上,挂在商店的招牌上,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词的完整出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这句话,最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金银财宝堆满了屋子,却没有办法守护它,你只是一个使用者,却无法成为一个拥有者。钱财如此,生命中的很多事情亦是如此。很多事情并不以我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我们想要的偏偏失去,我们想要守护的,偏偏会离我们远去,我们想抓紧一切,却发现到头来什么都控制不了。

现代都市人有一个心理上的通病,就是缺乏安全感。这也难怪,现在的事物变化得太快了,城市建设一天一个样儿,物品不停地更新换代,信息每天也都在更新,今天的爱人随时可能变成明天的陌生人,还有什么东西能永远不变地给我们提供安全感呢?正是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使很多人变成了控制狂。

有时候我们的控制是不自觉的,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女子对恋人的控制、老板对员工的控制,包括有些人的恋物癖等都属于控制的范畴。控制就像一张网,网住了对方,也网住了自己,而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就在于将眼光过度地投入在不能控制的事情上。然而根基不稳,上面的事物焉能安稳呢?

所以,老子对我们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其中最后一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是对我们错误控制欲的解决之法。

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不从心里据其为自己所有,那么谈何失去呢?我们之所以有控制的想法,就是认为,甚至是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所以我要看着它,占有它,不能让它被别人夺走。但是,世间的东西,有哪件是真的属于你的呢?

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带来,百年之后,同样什么都带不走,所以有什么是你的呢?想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用过于担心失去了。

另外,控制欲望不仅会摧毁我们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还会将我们自己的手脚捆住。

因为你将眼光过度地关注在想要控制的事情上,从相反的一面看,也是这件事或这个人将你控制了。有些妻子怀疑自己的伴侣出轨,于是查电话,查短信,查各种人际关系,甚至雇用了私家侦探,但往往是越查问题越多,甚至没事儿都能查出点儿事来,她们以为自己获得了真相,但其实她们又能做什么真正有帮助的事情呢?

人永远无法掌控所有的事,而一旦你起了掌控之心,第一个被掌控的就是你自己。控制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添了问题:它拿走了你所有的自由和快乐。

控制不是爱,而是一种占有。父母之爱,会为之计划长远;伴侣之爱,会给予对方自由;君子之交,贵在清淡如水。没有一种爱是基于控制产生的,过度的控制只会产生逆反效果。而我们除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之外,什么也不能控制,我们没有对其他东西的控制权,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如果你有了“某种东西是我的”这种想法,那么就不妨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错觉。

既然我们什么都控制不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沉迷在控制的错觉中不能自拔呢?因为他们害怕失去控制时的无助和脆弱。控制欲并非源自人的本能,它只是后天发展起来的用来对付我们内心孤独与恐惧的方法罢了。它只是控制者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控制者看似强大,其实则不然,控制其实是一种弱者的行为,就像一个小孩,被拿走了心爱的玩具,没有能力夺回来,只能大哭大闹。控制同样是一种不自信,因为控制欲源于害怕失去,害怕失去现有的东西以后,就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了。

如果说控制者是一台电视机,被控制者就是一台遥控器。被控制者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控制者的心理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牵动着他所有的情绪,让控制者的心中更加焦虑痛苦。

所以,为了平衡心里这种焦虑和不安,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占有。有的女孩对恋人采取的就是控制战,有的以爱之名行控制之术,拼命地对对方好,让对方产生“她对我这么好,我不能背叛她”的心理,有的以威胁的手段进行控制,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对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最终无效而有害,还很有可能恶化双方的关系。

控制绝对不是爱,那只是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因为你不能占有任何东西,你觉得似乎控制住了对方,其实也只是对方为了维持双方平衡而制造出来的一种假象。控制欲是无计可施的行为,是控制者为了抚慰自己的焦灼与不安。事实上控制对对方是无效而有害的,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关系,于事无补。控制永远只能是一种欲望,没有人会被真正地控制住,所谓的被控制也只是对方为了某种需求的妥协。控制本身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但控制的行为却让我们离安全感越来越远。

老子讲“顺其自然”,并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理解的无能为力,而是顺应“道”的自然。什么是“道”的自然呢?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规律,其特点之一,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不可违背的。

为什么人们生活中会有那么多的困难、烦恼、挫折呢?就是因为如今人们经常做的事情都违背了道的要求,背道而驰,控制欲就是其中最不合理的一种,因为它没有顺其自然,将眼光投射到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上,这就是强求。

我们的一生,从落地的一刹那到垂垂老去,这几十年的时间就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史。前半生致力于摆脱老师的控制、家长的控制、对自由的控制,但后半生却又致力于控制别人,想控制住子女、控制伴侣、控制钱财、控制青春……能不累吗?而这个道理,在几千年前,老子就已经对你阐明:“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你不将这些东西看作自己的,又怎么会失去呢?

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怀着合理的期待,但千万不可处心积虑地妄想要控制外物。只要你能打开心门,坦然地接受任何可能出现的事实,当生活给了你一些难题,会勇敢地面对它们,接受它们,解决它们,就是战胜了外物在心理上胁迫我们的危机。

欲由心生,快乐和安全感不是由别人给你的,而是源于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变化当中,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如果你将安全感的来源锁定在了外界,就是将自己的心投入了变幻莫测的海洋中,必然会因外界的风吹草动动摇自己心中的稳定。而只有自己心中有了爱与安定,才会获得生命的真平安、真快乐。

对与错本身就是执着

人一旦脱离了幼儿期,开始接触系统的社会化教育,就有了“好”与“坏”,“对”与“错”的概念。起初,这种非黑即白的判断甚至成了孩子们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见人有礼貌就是对,随便拿东西就是错;背得出古诗就是好样的,不注意听讲的就是坏孩子;听妈妈的话就会得到奖励,调皮捣蛋就要受到惩罚。

向孩子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人类社会得以继续有序地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可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性,正是这种对“对”与“错”的独特关注与探寻的早期情结成了我们成人后根深蒂固的烦恼之源。

我们做一件事前,总是会问:“这样对吗?”“这样好吗?”“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我现在会不会已经错了?”这种心理皆是因为我们心中的那个想要得到奖赏,而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在拉我们的衣角。

可是现实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在一场任何性质的战役里都可能会出现你击败了你的对手,但是你却什么也没有赢得的局面。也许我们在形式上错了,却时而会双赢;也许我们在表面上对了,但实质上却是两败俱伤。追求对错到最后,得到的果子到底是什么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说明一定已经存在着丑。人人都知道什么叫作善,那也必然是同不善的对比中认识而来。如果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如果没有不善,也就无所谓善了。这种万事万物中所体现的相反相因、对立统一的关系,是老子思想中的辩证观念的具体体现。有和无是相生的,难和易是相生的,长和短是相互依附而存在的,高和低是相互依附而存在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相互对比而知道的,前和后是相互对比而知道的,只有这种相互对比、相互依存,才是永恒的现象。老子在这里形象地指出,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着相辅相成,它们总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和补充。

所以如果想要废去一样,那么另一样也就必须同时被毁灭。如果想要留住一样,也必须允许另一样形影相随。至此,我们也就看到了一定要分个“对错”“高低”“好坏”的幼稚和无聊了。因为即使你现在做的看起来都对,必然有些错误即将要出现在你身上;你现在若是在某些场合身处高位,必然会在另一些角色的扮演上是失败的;你现在能做好一些事情,必然会忽略掉另外一些事情的质量。所以算计来,算计去,加加减减,最后还是不增不减,一切归静,一切归零。

在我国传统经典《信心铭》中记载:“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悟道本来是不难的,从心中就能够悟到。可是人们为什么执迷不悟呢?就在于总是挑挑拣拣,总想把好的留住,把坏的去掉。只要没有那么多分明的爱憎,那么什么也都会很容易明白了。如果想要得到生活真实的美丽,也就不要有什么顺境逆境的分别心。只有那些过于在乎区别好坏、顺逆的脑袋才会成为心病的发源地。如果能够深刻了解事物相生相对、无对无错、无好无坏的真相,那么任何的心病就都能不药而愈。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有过于被眼前的困境惊吓的心灵,才会执恋于分个对错、要个说法的状态中无法自拔。世间本无对错,对错无法分开而独自存在——如果你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又如何期待能找到一个对的答案呢?

孔子曾经去拜访过老子。老子当时已经是一个老人,孔子却比较年轻。老子当时几乎没有名声,而孔子则已经名满天下了。但是孔子为什么要去拜访老子呢?因为虽然孔子很有学问,有智慧,能解答种种的问题,但是渐渐地,他感到他的智慧对别人也许有用,但是他自己却并不快乐,他已经成为一个专家了,但是这对他自己却没什么意义。

于是孔子问老子:“您怎么看待道德?如何让人能保持正确的德行?您认为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品质,摒弃坏的品质?”

老子大笑起来,说:“只有在你不道德的时候,才会出现道德的问题。只有在你缺乏品质的时候,才会想到要培养品质。有品质的人完全忘了品质存在的事实,有道德的人不知道道德这个词的意思。所以,不用试图去培养什么,一切在自然中已经具足。”

这就是老子给孔子的指教。老子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他只是任凭着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他并不会强为主宰。天地从来都是生养万物的父母,但是却从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也不以此来向谁邀功。天地不会紧张万物的生长是对是错,只让万物体验完自己的一生。

据说当临济去拜访他的师父的时候,他泪流满面地哭着,问师父怎么才能成佛。没承想他的师父竟然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

临济非常震惊,他问:“师父我哪句话说错了?为什么您要打我!”

师父说:“你刚刚问了一个人所能问的最愚蠢的问题。你本来就是一个佛,而你却在问怎么成佛?如果你还来问,我只会打得更重。”

一旦你掉进怎么成佛的陷阱里,你就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最美的玫瑰上却长着最丑陋的刺,但是刺与玫瑰花却并不是要分出到底谁才应该存在着,花没有拒绝刺,而刺就来保护花,它们守卫在花的周围,成为花的防御。假如去掉了刺,花即使再美丽,也是无法长存的。在一个真正悟道的人的里面,在一个真正和谐的人的里面,是没有分别,也没有拒绝的。拒绝是违背存在的。每一样东西都应该被吸收,不管是对是错。每一样东西都应该被重视、被使用,而不是被厌烦、被嫌弃。如果路上有一块石头,我们也不要试图拒绝它,谁知道它怎么就不可以用来作为垫脚石呢?

过于算计的功利主义者,都是极端主义者,因为他们只想要留下那所谓正确的,于是漏掉了对立面。但是这种算计终究是要失败的。

人总是在选择,但是当你选择美的时候,丑就变成了你的阴影;你选择正确,错误就变成了你的阴影;你选择道德,罪恶就变成了你的阴影;你选择安全,危险就变成了你的阴影。只要在选择,你就会有困难,因为正是选择本身分裂了生命。

所以尽可能地去顺其自然,尽可能地不要选择,至少不要事无巨细,处处选择。有时候我们对了,有时候我们错了,但是那一切都会过去,都会成为曾经的一种美丽,不是吗?没有什么对或者错会延续到你生命的终结。你越少地去执着于对错,你的人生就会越自由,你就越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有时甚至不用去强迫自己正确,否则那得来的正确也不会是真的正确。

正所谓:“迷生寂乱,悟无好恶。”“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凡事不强求,尽力则足矣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在这里,老子表明了他有别于我们现在的功利主义、成功学等不同的态度:如果有人想要夺取天下并且治理它,我看他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因为对于天下这个神圣的东西,是不可以有所作为的,也不可以用强力来掌握操纵。如果想要在这里有所作为,那就势必要失败;如果想用强力来掌握,那反倒就会失去。

看到这里,也许我们会产生困惑,因为我们更熟悉的是“凡事都应当努力争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信条,为什么老子反而提倡不能用力呢?这不是很矛盾吗?到底哪个才是真理呢?

与“强求”相对的就是“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妄为。老子一再提倡“无为”的政治、“无为”的人生,这个“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抛弃个人的一切盘算,不以算计他人和贪恋外物而行事,想做什么先看看自然的理法现在是什么样子。自然界万物并存,又各不相同,这正是“无为”的结果,因为大自然从来没有任何强硬的经营、没有任何造作,一切都是自然做成,水到渠成。侯王如果能保有它,万物就会自在地生长。

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违背人类本性、违背自然规律、造成不必要的束缚、歪曲人性给人增加负担的事,比如儒家的礼,比如功名利禄,在老子看来都是违反自然人性的东西,都是使人异化的东西,如果硬是要让自己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强求了。

我们的处境总有不同,要能够随时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如果逆势而为,终究要失败。比如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先帝遗愿,不看时机是否成熟,不再有他当年等待东风起时的耐心,数次北伐,把蜀汉来之不易的稳定根基消耗殆尽。抗金名将岳飞虽然有一腔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可惜宋朝安于一隅,他却仍然要力保昏君,这就是不识时务的使蛮力而强求。

有多少东西曾经与你擦肩而过。它明明就在眼前唾手可得,但却得不到。人真的无须太强求任何东西。越是珍惜的东西、越怕失去的东西,往往就会失去得很快,所以我们都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一切事情只要尽到了自己的本分,就应当“尽人事,听天命”了。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的人往往做着同样的事情,但结果却往往大不相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宇宙万物,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玄机,生老病死、高潮低谷,太多事、太多时候是人力所不可及的,“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相信命运,随遇而安,这并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恰恰相反,这才反映出一种成熟与积极生活的姿态。

我们应该如何在积极的进取和顺其自然的态度上取得一个平衡呢?这就要求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把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在用蛮力,做无用功,过犹不及。抱着美好的愿望去做事,但不要抱着必胜的信念去要求。目的单纯一些,更关注过程,就既能有一个积极生活的姿态,又避免了强求的心态。就是因为我们对结果的要求太多,才会心浮气躁。塞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明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能想得开、看得透、顺其自然。

有人曾经问一个游泳教练:“在河中遇到漩涡怎么办?”教练答道:“不要害怕。只要沉住气,顺着漩涡的方向奋力游出便可转危为安。”顺其自然也是如此,它不是“逆流而动”,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按照大势的方向去行事。

我们每天都会有烦恼,但是我们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是抱怨,是怨天尤人,产生更大的愤怒,产生更多的自怜与不合作,还是适应,一切顺其自然,能够用安静的心来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就是去适应,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既来之则安之就可以了。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是好的,不过,过于苛求只会让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得不偿失。

顺其自然就是不管发生什么都不抱怨,只管奋力前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的“成事在天”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思想。只要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便可以了。

有很多家庭妇女都很喜欢抱怨,面对家庭中的大事小情,她们的紧张都表现得与现实不相称,早上起来买菜,做饭,送孩子上学,打扫房间,下午接孩子放学,晚上盯着孩子写作业……她们总是给自己制造一种紧迫感: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做完!同时她们也经常责怪家人不理解,不帮忙。

其实,不奢望太多,也就不会失望。有许多事情也完全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严重和紧迫。不妨跳出来审视一下,现实真的和自己所想象的一样吗?不妨给自己一点儿松弛,学会轻松地享受生活。当别人都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不妨也放下手头的家务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当别人在欢笑的时候,不妨去分享他们的欢笑。一个人只有学会了从容平静地度日,不去勉强别人,也不强求自己,才能够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当然,顺其自然不是慵懒散漫消极怠工,也不是毫无节制不计后果,更不是随随便便不负责任,而是应该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而又为所当为,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踏实地顺着这条路走下去。

人若能顺其自然,朝着梦想而努力,就能营造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去强求什么东西,让一切都自然发展,只需要在快偏离的时候纠正一下。有的时候顺势所趋,不一定是坏事。

生命的意义,并不那么神秘,只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做事情让自己无悔就够了。千万不要总和别人比较,看别人的成功。正是和别人的比较,产生了对我们自己的强求。并没有谁比谁更高明,也没有谁比谁更聪明,然而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也都不是随便的,而是必然有其对应的原因。有时是内因,有时是外因,那么何必又都来强求自己呢?

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有自己的定数,都有自己的定时,唯有把心静下来安心等待事情的发生和结束才是最明智的办法。只要尽力了,有什么可强求呢?只要尽力了,有什么可沮丧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们负责我们的行为,自然地也会负责我们行为的结果。

活在当下,即是永恒

“活在当下”,这四个字在今天每个人都会说,但其中的深意却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更别说做到了。然而这个道理,并不是现在才被提出的。宋朝王观有一首很著名的词,名为《红芍药》: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逢花朋笑傲,任玉山倾倒。对景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这位古人的算术算得多精明,你说你能活百岁,其实有七十岁也算是不错了,在这七十年中,还有十年时间是懵懂的童年,十年时间是垂暮的老年,就算是中间五十年,还有一半的时间用来昏睡,剩下的二十五年,还经常遇到那些种种的不如意,算起来,美好的时间能有几何呢?还不如现在珍惜好时光,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这首词,通俗易懂,浅显明白,却字字直指人心。我们看似活着,却只有身体在这个时空,心却可能是远在过去或者未来。有人因为过去的创伤,到了今天还一直沉迷在曾经的阴影中。有人又把快乐建立在未来,总是说:等考完试就高兴了,等结婚了就高兴了,等孩子长大就高兴了……一步步地将快乐延迟,其实从来没有一天是真真正正地活过。

对此,老子提倡,活在当下,依法自然。“活在当下”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无为”和“逍遥”两种意思,是老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基于世事无常,所以时时以生命直接去体验人生的生活态度。

从前,有个非常有钱却很吝啬的财主,他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发财挣大钱,最发愁的是明天挣不到大钱,最担忧的是子孙将来守不住他的财产。这些忧愁常常搅得他吃不香睡不着。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修道的圣人,他可以满足任何人的最大愿望。财主希望圣人可以帮他解决自己的担忧,圣人对他说:“先生,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家旁边住着一户穷人,家中只有母女俩。明天你给她们送一点儿粮食去吧。”于是财主答应了。

这天财主拿着一小袋粮食来到那户穷人家,那母女俩正快快乐乐地忙着干活。财主对母女俩说:“请收下这点儿粮食吧,这样你们就有吃的了。”母亲说:“谢谢你,今天我们有粮食吃,你拿回去吧。”财主说:“过了今天,还有明天,你们留着明天吃吧。”不料,母亲却坦然地说:“明天的事我们不担心。我们从不为明天的事情发愁,因为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是不会让我们饿死的!”说完又埋头干活去了。

财主先是惊愕,接着恍然觉悟。《阿含经》里有一句话:“莫念过去,勿愿未来,过去已灭,未来未到,所有之法,活在当下。”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把太多时间用在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期望上了。

禅者云:“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生活是很公平的,没有谁会比别人更优越,也没有人能够享受到世间所有的好处。有一种虫子喜欢将遇到的每一件东西都背在身上,所以常常会因为负担过重而无法行走。有人可怜它,将它背上的重物取下来,但是不一会儿,它的身上就又堆满了东西。最后东西越堆越多,这只虫子终于不堪重负累死了。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总有许多东西摆在路边,它们似乎都是有用的,于是我们不断地捡起放进背囊,尽管很沉,但是仍然不舍得丢掉,最后,沉重的背囊让我们无法再走一步。其实我们本来可以走得更远、更轻松。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场对弈,你所走的每一步都直接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它,我觉得生活更像一次充满未知数的旅行。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可以看到漫妙如画的人文美景,我们欢呼,我们雀跃;舒畅欢愉的同时,我们也注定要经历荆棘、悬崖与峭壁,我们挣扎,我们恐惧。几经周折,当大汗淋漓的我们勇胜群雄、翻越山头的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那浩瀚的一马平川,这时我们才会不禁感叹:原来生活,就是活着,我们就是高兴着,奋斗着,感伤着,挣扎着,仅此而已。

进入一个什么样的行业,选择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拥有一份什么样的爱情,如此种种,哪一个选择又会一味地安逸而永远没有风险呢?想好了要一个孩子,可是孩子总会生病,一辈子不生病的孩子也许会有,但是不是每家都能赶上?结束了爱情长跑考虑结婚,可谁又知道易碎的感情能否经得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考验呢?当然,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有,也许会有很多,但也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摊上不是吗?就算摊得上,那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应该好好珍惜不是吗?

你看上了一个既能文又能武的人,他是好,可是你喜欢,别人也会喜欢,他吸引你,说不准也会更吸引别人。这也应该算得上一种风险吧?对方越优秀,你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不是吗?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那么感情呢?是不是也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个人身上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风险无处不在,可是我们不应该因为它就放弃对任何东西的信任。

放眼望去,漫漫人生路,等待我们的是形形色色的路口和转机,人生中自然也会有很多令人欣喜、令人向往的必然中的偶然,既然风险时刻有,那么失败与挫折的到来也就在所难免,不必为之大惊小怪。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去面对这种生命中的必然——风险。它常常以某种身份来到我们的面前,时刻提醒我们要上紧发条,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想要让自己生活得更有真实感,就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首先就要停止对负面信息的想象。活在当下最大的“敌人”是头脑。头脑充满了想象、预设、标签、评判、比较、框框,所以首先要放下这些东西,只有放下了才能活在当下。

其次,你可以借着身体回到当下,比如摸摸自己的手臂、脸庞,感觉一下自己的脚板,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在这里”,可以帮你更真实地感觉这个世界。

最后,你要意识到,活在当下之所以难做到,其实那不过是种假象而已。当你心中因为过去的不愉快而耿耿于怀时,这种难受的感觉是大脑产生的,尽管你觉得它很真实,但它并不是真的。感觉不能代表事物的真相,如果你认同了这种感觉,就是被大脑产生的错觉给欺骗了。

“当下是因,未来是果。”自然一词,自是体,然是用;自乃王,然乃民;自乃心,然乃相;心乃永恒,相乃无常。由自到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然到自,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天下万物皆是一然,但源头却是自己。

美国剧作家怀尔德的作品《我们的小镇》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些人活得如此匆忙,如此漫不经心,仿佛他们能活一百万年似的。他们糟蹋了每一个‘当下’。”

我们总想活在过去,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根本无法活在过去;我们总想活在未来,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根本无法活在未来。我们只能在此刻,只能在这里,只能在当下,这就是老子教给我们的生活的智慧。

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生像只皮箱,需要时就提起,不用时就放下。

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需要的时候没有勇气去提起应当提起的,不需要的时候又没有智慧去放下该放下的,这就造成了我们精力的巨大浪费。

有时候,嘴里一再念叨的“放下”不过是因为想得到而没有得到产生的自我防御。一个十分明确的“放下”的态度,不过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更严重的“放不下”,比如权势、名利、金钱、爱情,等等。有的人口口声声地说蔑视它们,反对它们,说自己从来不需要,要与之决裂,其实还是因为心中一直装着这些东西,放不下。反之,一个心中了无一物的人,真正能放下的人,是不用总是竭力去表明自己“已经放下”的态度的,他早就已经真的放下,真的忘记,真的释怀了。

不放下,从本质上说常常是因为看不清局势。

世上最难解的,就是“恩怨”二字。放不下恩怨,也是造成不快乐的一个根源。

在美国的一个乡下小学里,有一天,老师叫班上每个同学各带一个大袋子到学校,并叫大家去买一袋马铃薯。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把马铃薯带来了,不知道老师用它们来做什么。老师叫大家给自己不愿意原谅的人选一个马铃薯,将这人的名字以及犯错的日期都写在上面,有多少就写多少,然后再把写上名字和日期的马铃薯放到袋子里,而这就是这周的功课。这一天大家都觉得新奇有趣,放学时,很多学生的袋子里已经装满了马铃薯,他们绞尽脑汁把曾经发生的每件不开心的事都写在马铃薯上,放到袋子里,似乎越玩越亢奋。

第二天一早,老师说,在这一周里,你们不论到哪儿,都得带上这个袋子。于是,同学们就扛着袋子上学,回家,游戏,不管做什么都拿着这一袋子的马铃薯。显然,现在,马铃薯已经显得那么的令人厌恶,那么的碍事。尤其是对于那些最初装得特别多的同学,这可真是把他们累坏了,压垮了,都巴不得这项作业赶紧结束。

一周后,老师问:“你们知道不肯原谅别人的结果了吗?虽然别人曾经伤害了你们,那伤害已经造成了,但是如果你们不原谅,只会让别人过去的所作所为在今天继续伤害着你们自己。有伤害已经叫人不快,而为什么还要再扩大这个伤害呢?况且你不肯原谅的人越多,这个担子就越重,那么对这么沉重的负担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老师停了几分钟让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他们自己回答:“放下来就行了。”

人特别容易对帮助过自己或者伤害过自己的人念念不忘,觉得必须牢记这段屈辱,抑或要牢记这份恩情。放下伤害的好处是容易理解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过于执着于过去的感恩,也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枷锁和桎梏。竹筏就是竹筏,不过是一种工具,当时渡你过河是它的功用,现在该被扔掉也是为了救你的性命。过去的东西一旦在现在变味,就没有再继续执着的必要了,否则就是不识时务。

不能放下就不能归零,无法适应现在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现在是人口爆炸的时代,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紧俏的资源,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让我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世界的形势也常常是风云骤变,已经很难讲哪条路能够让我们一直坚持着走到最后。大龄转行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所以我们经常要放下过去的成就,放下过去的身段,以一个新手的身份,到新的地方去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总想着自己过去的辉煌,反倒是错失了当务之急的现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人生才活得通透、圆融。生活、工作中的诸多不顺,本来就是人生常态,好事多磨,祸不单行,很多都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我们除了坦然接受还能怎样呢?该放下就放下,这并不是不求上进、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恰恰是能够懂得放下的人,才会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要想成功,先得学会放下。

人生有提起,有放下。提起容易,放下难,放下比提起更重要。而事情的关键在于:哪些是要放下的,哪些是要坚守的?该放下什么,又该怎么放下?光是提起,样样关心,事事操劳,太过辛苦,即使再给我们几生也未必够用;光是放下,什么也不关心,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手头空无一物,十分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如果对成败荣辱放不下,非要个结果,心境就会跟着成败荣辱起起伏伏,无法自控;如果对悲欢离合放不下,岁月就在悲欢离合里蹉跎,空耗光阴;对恩怨放不下,对人情世故放不下,生命就在这里面不得解脱;对是非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那么空虚的纠结也会让你荒废了眼前的生活。

接受自己,调校永远不能达到的完美标准

几年前,家里曾经养过一只后腿有些残疾的小狗,本来以为它活不长了,没想到竟然也活活泼泼地健康长大了。虽然它有些残疾,但一点儿也不妨碍它调皮的天性,不管和什么样的同类在一起玩,它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胆怯,一瘸一拐照样玩得兴高采烈。

有人可能会说,那是自然的了,不就是一只狗吗?一只小动物怎么会知道自卑不自卑这些事情呢?

这么说来,好像有些道理,在动物界中(人算是高级动物),似乎只有人对自己的自身条件特别关注,也是最不容易接受自己的,还有一部分特别极端的人群,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完美主义者”,对于完美有一种近乎病态的追求。但奇怪的是,这个词在时下的年轻人中特别流行,有很多人还以此为荣,好像完美主义者本身就已经代表着完美一样。

其实,完美主义者之所以对完美有那么执着的追求,其根源首先是对自己的全盘否定。他追求的不一定是完美,而是他心中已经默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了。

毕淑敏写过一篇文章,叫《白沙丘》,里面的母亲为了追求孩子的绝对完美,最后得到了完美,却付出了孩子的生命。这并不是只存在于虚构小说中的幻想故事,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前段时间,有个留学美国的女孩自杀,曾在各大媒体引起关注。她曾经是那么的优秀:工学院两名最佳毕业生之一,华尔街白领,麻省理工商学院MBA(工商管理硕士),游学走访35个国家,人也长得很漂亮。这样一个全能全才的女孩,有什么理由会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似乎是为了解答大家的疑虑,她在博客中留下了这样一些文字:“生命在2010年以后就开始变得很快。首先是结婚,我非常精确地按照父母的旨意在26岁生日那天办完了我中西合璧的婚礼,并开始准备完美的28岁在顶尖商学院生小孩的计划。生活到这个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是看起来一直都是所谓完美的。然而,关上门回到家里,问题却非常严重。”

这个看似完美的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她离婚了。“……在我总算能够决定摆脱婚姻枷锁、父母的忧虑,去面对自己的独立性,寻找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正是我毛毛虫脱茧的时刻。我要飞,蓝天才是我的未来,我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弃地以他人的标准去循规蹈矩地爬了!”可是,她心中对完美的追求,并没有因为婚姻失败而降低档次。她更加努力地修炼自己,只为了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标准。

在博客中,她说:“在游学这方面,我到现在为止走访了35个国家和地球两极,上了西藏,下了深海,探访了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两次。而在拜师方面,我已经有不下十位完全不同的我敬重为老师的人,从医学到艺术,从商业到人文,再到体育竞技,我都在马不停蹄地补课。我现在才意识到,人类社会里面的真知,我今年才勉强找到门。从这一刻开始,做到世界级,每一步都将非常艰难。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越来越难以达到,而我将会为此付出一生的精力。”

虽然心中有这样的豪言壮语,但她还是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要求,最终选择用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众人的一声声叹息。

凡求完美,必有伤害。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心目中完美的自我形象,一个是现实中不完美的自我形象。就像阴阳太极图的两面,失去了哪一个,另一个也无法单独存在。但是,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我们被要求成为的是一个全能的神,所以我们必然会常常对自己不满,却忘记了那个完美本就是虚幻,而真实的自己虽不完美,却是完整和真实的。

老子说过一句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其中,“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就是他在几千年前就想告诉我们的话了。

大的圆满,看上去就好像不圆满一样。如果真的达到了圆满,再无可提升的空间和价值,那这本身也是另一种不完美,完美还有什么价值呢?“道冲而用之无不盈”,“道”是空虚无形的,如果遵循着它办事,也许就不会要求把事情办得十分圆满了。因为天地之道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你又如何非要去追求一个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呢?

人之所以会追求完美,是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一旦出现“更好的人”的想法,就一定在心里存在了一个“不太好的人”的形象,这个不太好的人就是现在的自己。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就会否定这个不好的人,从而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

但这个“好”与“不好”是谁评判的呢?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是你的大脑,是你大脑中的两种思想在对抗。思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思想是父母、老师、社会……强加给你的,所以动物不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就只是存在着,而只有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有一个身上有缺口的圆,它为了找到自己失去的圆满,去找自己那一角。它去了森林,经过河流,结识了很多朋友。终于,它找到了那一角,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因为没有了缺口,它快速地转动起来,身边的河流、森林都没有闲暇欣赏,最后,它将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那一角扔掉了。

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完美,因为你将永远拥有追求完美的动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是我们应有的权利,也是可以活得更自由的秘诀。就像《青春里最后的任性》中的一段话:“这个世界上你认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人和你有关,你再怎么改变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还不如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人生都太短暂,去疯去爱去浪费,去追去梦去后悔。”

但是,这里所说的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不是要对自己的不完美不闻不问,破罐破摔。接纳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我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理解哪些容易改变,哪些不容易改变却可以更多地去注意和控制一下。正确的接纳是包容,是宽容,而不是纵容。

一般来说,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是最容易感到焦虑的,因为他永远感觉不到自己的完美。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症状,一定要警惕了。要记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无论生活、工作再紧张再繁忙,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尽量避免做过多的事情。学会放空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阴暗的一面,比如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丑陋、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我们想要隐藏,想要否认,想要逃避,都不能消除它们,它们会悄悄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引起我们对自己的厌恶或者是内疚。我们越回避它们,它们就越会努力唤起我们的注意。

真正意义上的接受自己,是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种特质,既不彰显,也不压抑,对自己全然悦纳。正是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和生命中的缺陷,成就了今天的你,不要上了完美的当,你的存在就已经是造物主所做的最完美的工作了。

如果你现在已经想要改变,想要接受不是那么完美的自己,就尝试着和自己的内心和解吧,学会对自己说:

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不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我接受不够完美的我;我不要求事事完美;我不需要演出别人喜欢的样子;我不再关注“别人会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我接受失败的自己;我接受努力坚持的自己;我接受过得不好的自己,我接受我自己的外表,接受每一个我曾经认为的缺陷……并对它们说:谢谢你。因为了解自己,给自己宽容、鼓励和爱,才会为明天自身成长得更好创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