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迟迟不执行,拖延的根源在哪(2)
对于这些人,特拉华大学的心理学家M.朱克曼给他们下了一个定义,叫做寻求刺激的人。他说这种人只是为了寻求一些刺激感,对外宣称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高压下做事的他们的确是获得了一定的刺激感,但是事实是他们并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试想一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工作快速完成,当然只能保证速度而保证不了质量。然而,用拖延的方法去享受这种劣质的快感到底合不合适呢?
王磊以前喜欢加班,而且每次等到老板催着要方案的时候才决定加班,他信誓旦旦地对老板保证道:“您放心,一定保质保量。”可是往往到了最后,速度是得到了保证,但完成的质量总是差强人意。他每次设计的方案,都只是表面上看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上交了,可等到自己再回想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大堆问题,总是被退回来,进行第二次修订。
对于这种情况,王磊自己都不知道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表面上说这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在享受一种紧张充斥的刺激感,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这类人认为把自己的工作拖延到了最后,等到压力攒够了再去解决,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所享受的并不是什么刺激感,而是一种焦虑,所谓的刺激感不过是焦虑过后的“大汗淋漓”,这是拖延工作产生的后果,并不是为了享受刺激感而拖延工作的原因。
德保罗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拖延症的主要研究者约瑟夫·费拉里有一本专门讲述拖延症的书,名为《万恶的拖延症》,在这本书中他曾谈到一个很典型的事例,足以说明拖延不会有“一时的快感”:
伦敦的某家主流报社经常要求记者们在周一的时候上报自己的选题,周二的时候就召集所有的编辑开会讨论,在记者们上报的所有的选题中选出一个比较符合大家心意的。在会议上,每一个编辑都像是疯了一样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以思路老套、题材不新颖等借口来否定对方的题目,他们感觉自己的题目是最有新意的,也是最符合大家意向的。
然后,选题会将一直拖到周五的时候才决定要用的题目。一般来说,周一如果交上50个题目的话,只会有10个胜出,而记者们为了赶上周日报纸的发行,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拼命赶稿子。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些匆忙写完的稿件根本连修改的时间都没有,最终只好慌慌张张地登载出来,质量可想而知,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益。
这种为了寻求劣质刺激的人,把所有的工作都拖延到最后,究竟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自己把握着最终决定权的自我满足,还是有人喜欢看所有的记者拼命赶稿件?很多拖延仅仅是为了享受劣质刺激,很多人也因此进入不到正常人的处事规则中,在拖延中不断地挣扎。约瑟夫用这个案例揭露了拖延的根源。
拖延会在生活中形成一个怪圈
心理学家发现,拖延具有特定的心理过程,拖延的人总是从一个美好的愿望开始。比如,人们在做一件事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愿望:“今天(这次),我要早点(及时)开始。”做事之前,很多人会这样去想。但是,随着情况的发展,人们会逐渐取消自己的初衷,然后给自己找个借口:“看一次电影也无妨”“睡睡懒觉也没事”,反正“最后期限长着呢,还有充裕的时间去做”。拖延的怪圈就此开始。
时间在流逝,你还什么都没做,开始已经不是问题,因为渐渐地你就会觉得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你会设想一系列可能毁掉你生活的可怕后果,此时你可能会产生下列各种想法:
我应该早一点做——自责;
我可以做别的事——转移;
我什么事都没做——消极;
我希望没人看到——掩盖。
当然不管一个如何去想,寻找自我安慰的借口不会变,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完成工作,直到最后,时间只剩下一点点的时候,最后不可逃避的时候,才选择做还是不做。
不做,可能因为时间不够,或者你根本没有心情做,也可能因为你看不到完成事情的益处。做,你会开始盘算面临的困难,但是你在心理上不太介意这些,比如要做数学作业时,只要想做,会逐渐发现解数学题还是蛮有意思的。这时你唯一关心的是你也许还来得及把它完成。
至此,人们对计划的事情会有一个定论:要么因为拖延干脆不做,要么在拖到最后时刻匆匆地完成了。但无论怎么样,拖延都给自己带来了压力,这时人们都会对自己说:我下次绝对不会这样了。但是,这个誓言的有效性是短暂的,直到下次事件的出现……
我们往往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学生时代,每逢小长假的时候,老师会布置一些作业,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在第一天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比如,国庆三天假,第一天,家长催促我们做作业,我们会说:“还有两天的时间呢,不急呀。”所以整天和朋友尽情地玩耍。到了第二天,家长又催促我们做作业,虽然能意识到作业一点都没有完成,意识到不完成作业会受到老师的惩罚,但是因为玩得尽兴,心里会想:“干脆今天玩个够,明天不玩了,安心做作业。”到了第三天,可能会完成部分作业,这时,你会想:“明天就上学了,该去好好玩玩,这点作业,晚上加个班就完成了。”于是,又将作业推至脑后玩耍去了。
到了晚上,想到作业没有做完,但是,人已经很困了,你会说:“明天早点起来完成吧。”
但是,到了第二天睡过了头,上学都要迟到了。这时,你对完成作业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想如何找理由向老师撒谎,惴惴不安地去上学。
类似这样的拖延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更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出现。心理学家发现,可以将拖延的心理过程比拟为乘坐在一辆过山车上,情绪随之起起落落,虽然当事人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拖延了下来。在拖延过程中,一连串的借口影响了做事的效率,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你或许在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都挣扎在这个怪圈当中,或者,在几分钟之内就经历了一个怪圈。这个怪圈是这样的:
第一步:“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充满做事的热情。一个人在接受一项新任务的时候,会觉得这次一定能够按时完成。当然他可能不会立即去做,但还是相信要做的事情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当过去一段时间之后,他才会发现事情还依然在那里,慢慢地他将会为自己完不成工作而担心。
第二步:“我得马上开始。”
在这个阶段,早点开始的时间已经失去了,一开始好好干的愿望已经破灭了,他开始焦虑,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上手做事,开始强迫自己马上得做点什么,但考虑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对自我的强迫是短暂的,没有一点效果。
第三步:“我不开始又怎样呢?”
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他手上的事情还是没有完成。现在的他开始为自己完不成工作的后果而担忧。此时,他可能会感到自己几近瘫痪,同时,为了安慰自己,他开始在大脑中给自己找理由。
第四步:“我希望没人发现。”
等到时间过去手中的工作却没有一点进展,他为此而感到惭愧。他不想任何人知道自己的窘境,所以他通常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掩饰。假装让别人看起他很忙,即使他没有工作。所以当他的老板让他交工作的时候,他就会替自己找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延误,同时内心却深感自责。
第五步:“不用着急还有时间。”
虽然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他还是觉得还有时间,抓紧时间应该来得及完成。虽然感觉到自己脚下的地面正在崩塌,但他还是盼望着“缓刑”的奇迹出现。
第六步:“我这个人有毛病。”
这时的他或许已经绝望了,本想着这次肯定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但是事与愿违,这时的他意识到负疚、惭愧和痛苦也无济于事。对是否能完成任务的担忧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我这个人有毛病!”这时他感觉自己缺少点什么东西……自我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
最后:抉择:做还是不做?
最后,那个工作无论是顺利地完成了还是最终放弃了,对于拖延者来说都会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因为这样的折磨他再也无法忍受。他发誓以后一定按时完成工作再也不会拖延,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他已经打定主意,意志也非常坚定一直到下一个任务再次出现……就这样,随着这个誓言出现,这个喜欢拖延的习惯就圆满地画上了句号。然而,尽管诚心诚意痛下决心,绝大多数的拖延者都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挣扎在这个“生死”的边缘。
思考不周往往会耽误大事
在现实生活中,拖延者,往往被身边摆脱不掉的繁杂琐事困扰得一筹莫展,这些人不知道哪些事情重要,那些事情不重要,因此而耽误了很多事。当有人为事情发愁时,他会把一大堆琐事向他人倾诉,却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拖延就此产生。然后,又继续卷入接踵而来的繁杂琐事中去。
拒绝拖延,提高执行力,我们提倡考虑周全再行动的处理方式,拒绝优柔寡断、对所有事都没有主见的消极的做事态度。
当你面对一些事情时,往往不会草率行事,尤其还没有认清事情的真实面目时,更是很谨慎。平时在处理事情时,有的人不对事情进行全面的思考,却对事情的表面现象认死理,或者采取一些自认为聪明的行动,以为可以完美地解决问题。这些人在做事过程中往往容易出差错,走弯路,把大把的时间浪费掉。但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做事,你就不会因为发生意外而拖延。由于你事先对事情的各方面因素有所了解,那么在采取应对措施时也得心应手,不会因为对事情的无知,而使你的行动鲁莽、仓促。若没有事前周全的思考,处理事情时则无从下手,在情急之下,你肯定会做出仓促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对你的负面影响很大,它们影响了你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失误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可如果你对事情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纵使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会莽然做出错误的行动,这样,失误就会减少。
所以,对于处理事情来说,思考事情的利害关系很重要,因为这能直接影响事情的结果。事情处理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事情的了解,以及权衡利害关系之后得出来的判断及行动。思考利害关系是对事情进行判断的重要环节,能让你以最短的时间实现目标。
若想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思考它的利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考虑不周而导致处理事情的草率和仓促。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权衡其利害关系,巧妙地寻求新的机会,把繁杂的变简单,这样就能提高执行效率。
卡利斯是一家生产部门的主管,年轻而且有能力,一直以来,他总会把公司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好,但这一次他却误了事。
卡利斯接到一个提供生产原料的大客户的电话,大客户告诉他,原料可以比原先的价格低两个点卖给他们,并要求卡利斯赶紧和自己签合同。在平时,由于原料紧俏,这个客户对原料的要价非常高,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很少从这个客户那里进货。听到这个消息,卡利斯欣然同意了,请对方到公司来洽谈一下这方面的业务。客户的到来让卡利斯兴奋不已,因为如果这个合同签下以后,卡利斯不但解决了公司的原料问题,更能得到丰厚的奖金。就这样,他代表公司与大客户进行谈判。
他们的谈判进展顺利并且草签了协议,当卡利斯欣然拿着协议向老总汇报情况时,老总拿着协议后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对卡利斯说:“我对其他都很满意,只是这一条有些疑惑。”
卡利斯说:“哪一条?”
老总说:“以前我们跟他的付款方式,是先付一半定金,然后才可以给我们发货,可这一次,他卖给我们这么多货,可定金只要20%,你知道,这些货在市场上可是很抢手的,这不是有些奇怪吗,你认为呢?”
卡利斯则不以为然地说:“他跟我们已经合作很长时间了,应该没有问题。”
老总说:“做事情不要凭着主观判断,更没有应该与不应该。这样吧,你再看看他们为什么这样吧。”
卡利斯暂停了和客户的商谈,偷偷地对客户的公司进行了调查,卡利斯发现,客户因为经营不利,已经快要破产了,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货。
问题不在于给钱拿不到货,更要命的是,经过这样一番周折,卡利斯因为迟迟拿不到订购的原料,让公司的新产品上市足足延迟了一个月。
事后,老总告诫他说:“今后做事,要考虑一下利害关系,然后再下决定,这样,就不会因为意外而耽误事了。”
其实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对事物的直观判断而放弃原本的原则,这样做的后果,难以想象,像卡利斯那样,如果一旦签订了正式合同,那么公司就会遇到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做事情时要思考它的利害关系才可行动,这样才不会发生意外。
其实,克服拖延的坏习惯,行动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支配行动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而做出了冲动的行为,只能使自己陷入拖延的境地。思考周全再行动,是让我们拒绝拖延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它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是我们快速达到目标的重要的一步。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上它,因为无论任何事情,只要能做到思考周全再行动,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