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王阳明
一只沉于水中的河蚌,坚持不懈地用沙粒磨砺自己,最终孕育出了绝美的珍珠;一块生铁,坚持以烈火灼烧身躯,终于铸就成了一把锋利的宝剑;许多成功人士,正是有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让原本平凡的人生变成了传奇。豪言壮语只能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促使一个人以厚积薄发的姿态去实现理想。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让人披荆斩棘,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关于持之以恒这个话题,一生以“致良知”为目标的王阳明有自己的观点:“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已达到能分辨清楚,已思考慎密,已问得详细,已学会了,还精进不已,持续不断地用功,这才能叫做笃行(切实地践行)。比如说,学生学会一个数学公式后,尽管他已经对这个公式理解透彻,可是如果他不继续用这个公式去解题,多加练习的话,那么他就无法彻底地掌握这个公式,也就谈不上“笃行”了。
王阳明的这番话,核心要点正是落在了“笃行”二字上,而“笃行”就是做事坚持到底,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缺乏的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凡事,尤其是自己选择了的事,务必要“笃行”,而不是今天去猎奇,后天去冒险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事;否则,再简单的事,不能持续用功地付诸行动,都有可能与原本近在咫尺的成功失之交臂。
清朝初年,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史学家名叫万斯同,他参与并编纂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合集——《二十四史》,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能够参与完成如此鸿篇巨制的万斯同,小时候却是一个顽皮不堪的孩子。由于他少年时期贪玩过度,结果在客人面前丢尽了面子,最后遭到大家的一致批评。万斯同一气之下,竟然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盛怒的父亲关进了书房。
闲来无事,万斯同便翻开了书架上的书,他发现读书原来也挺有趣的,于是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这一看,便是一年多。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万斯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论在阅读中遇到多大的障碍和困惑都能坚持下来,而他这种手不释卷的精神也得到了父亲的赞赏。正是因为这种日积月累的勤学苦读,让万斯同逐渐成长为一个通晓历史熟知国学文化的著名学者。后来,在参与《二十四史》中《明史》的纂修工作时,参加纂修的官员有五六十人,每篇初稿完成都要送到万斯同那里进行审查。万斯同每看完一篇稿子之后都会告诉编纂者:翻开哪一本书中的哪一卷哪一页,哪件事情需要进行补充说明。结果人们找到书中的位置后,发现竟然完全正确。对史书掌握到如此烂熟于心的地步,让万斯同成为了后代学者十分敬仰的人物。
读书是一件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然而,万斯同却能深入地钻研进去,从一本书到十本书,从十本书到一屋子书,直至将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印刻在心中……这种漫长而辛苦的积累,终于让他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有资格去总结和品评历史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万斯同只看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有了可以炫耀的资本,或者是读了不少书却仅仅是走马观花的话,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一钱不值,更何谈指挥和批阅别的纂编者整理的资料呢?
王阳明提倡“笃行”,而他本人也的确是一个凡事都能用心用到骨髓中的人。无论对儒学、道学、佛学还是军事、辞章,他都有一种不行到尽头不言放弃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持之以恒的心态,王阳明的悟道才比很多人更加深刻和高远,一个很平常的事物或现象都能被他解读出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心学中所说的“致良知”,就是让人从对外物的注意力而转移到对内心的注意力,而“致”的含义就是让人不断地去感悟内心深处。感受得越深,一个人对自己的才能认识得越深刻。这种对悟心的坚持,就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坚持。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很多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就诞生了恋爱速成、学业速成、事业速成等急功近利的事情,结果造成了人们对很多事情都是浅尝辄止,尝到一点甜头或者得到一点好处就拂袖而去。事实上,这种看似高明的做事和处世法则,让很多自以为是的人失去了与成功“亲密接触”的机会,最终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