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人生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显露出了丑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显露出了不善。

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建立了功业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也就无所谓失去。

评析

本章表现了老子的相对观。“道”是一个整体,在整体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美就有丑,有高就有矮。根据老子的相对论,所有的判断,如高下﹑长短﹑有无,都是相对的。我们所见过的一切,不仅在感官上相对,在认识判断上也是相对的。好和不好都在一个整体里面,换个角度,好就变成不好,不好就变成好。一切来自于道,最后又终结于道,任何东西都会由这一面变成那一面,因为它的两面是相反相成的。

“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是古人常说的两个词,其中鲜明地表现出古人的“功过观”。在中国古代史料中,因自恃功高而身败名裂的人物比比皆是。比如李斯,作为秦朝丞相,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他的下场很悲惨,因为他居功,不知道适可而止,最终被赵高陷害,身受“五刑”而死。

历史上能顺利功成身退的人很少,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得时势转变,放不下荣华富贵,并因此而不得善终。

典故

李斯的结局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曾在郡里担任小吏。有一次,他上厕所时偶然发现那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经过,便落荒而逃。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从来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于是,李斯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于是李斯放弃了小吏的职位,跟随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后,李斯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轻易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还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榜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

秦相国吕不韦很赏识李斯,任命他担任了郎官,并将他推荐给了秦王。秦王嬴政对李斯也很赏识,任命李斯为长史,并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派遣良将攻打各国。

二十多年后,秦王嬴政终于统一了天下,被尊称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这时的李斯到达了自己人生的顶峰,他的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巡行出游,到达沙丘时病重而死,赵高不断地用功名利禄来劝诱李斯,伪造了秦始皇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诏书,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赐死。

当时的法令刑罚一天比一天残酷,群臣上下人人自危,想反叛的人很多。二世又建造阿房宫,大兴土木,赋税越来越重,兵役劳役没完没了。于是从楚地征来戍边的士卒陈胜、吴广等人就起来造反,英雄豪杰蜂拥而起,自立为侯王,反叛秦朝,起义军一直攻到鸿门才退去。李斯多次想找机会进谏,但二世非但不允许,反而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之位,却让盗贼猖狂到如此地步。李斯很是害怕,但又舍不得爵位俸禄,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曲意迎合秦二世的心意。就在此时,李斯和赵高有了矛盾,赵高趁机在二世身边不断诋毁李斯,最终让二世对李斯起了杀心。

赵高奉命查办李斯,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赵高为惩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折磨,只能冤屈招供。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在咸阳街市上被腰斩。李斯临刑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李斯所在三族都被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