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云计算发展历史
1983年,Sun公司就提出“网络是计算机”(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概念,并推出了相关的工作站产品。
1999年,VMware 推出了针对 x86系统的虚拟化技术,旨在解决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存在的很多难题,并将 x86系统转变成通用的共享硬件基础架构,以便使应用程序环境在完全隔离、移动性和操作系统方面有选择的空间,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打下了基础。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上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Google“云端计算”源于Google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亚所做的Google 101项目。
云计算的概念和理论基础首次出现在学术界。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包括数百台个人电脑、BladeCenter与System x服务器,这些计算平台提供了1600个处理器,支持Linux、Xen、Hadoop等开放源代码平台),而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
2008年1月30日,Google宣布在中国台湾地区启动“云计算学术计划”,与台湾台大、交大等学校合作,将这种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大规模、快速地推广到校园。
2008年2月1日,IBM公司宣布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建立全球第一个云计算中心(Cloud Computing Center)。
2008年7月29日,雅虎、惠普和英特尔宣布一项包括美国、德国和新加坡在内的联合研究计划,推出云计算研究测试床,以推进云计算。该计划要与合作伙伴创建6个数据中心作为研究试验平台,每个数据中心配置1400~4000个处理器。这些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Steinbuch计算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英特尔研究院、惠普实验室和雅虎公司。
2008年8月3日,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信息显示,戴尔申请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商标,此举旨在加强对这一未来可能重塑技术架构的术语的控制权。
2010年3月5日,Novell与云安全联盟(CSA)共同宣布一项供应商中立计划,名为“可信任云计算计划”(Trusted Cloud Initiative)。
2010年4月8日,由剑桥大学发起的开源虚拟机 Xen项目发布了4.0.0正式版。它支持64个虚拟CPU,主机支持1 TB RAM和128个物理CPU,推动云计算的加速发展。
2010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Rackspace、AMD、英特尔、戴尔等支持厂商共同宣布了OpenStack开放源代码计划。微软在2010年10月表示,支持OpenStack与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集成;而Ubuntu已把OpenStack加至其11.04版本中。
观察图1-1所示的Gartner 2014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我们可以发现,云计算技术已经进入泡沫化的低谷期,即将进入爬升和高峰期。据业内预计,Gartner 2015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将不再出现云计算技术,这表示云计算已不再是“新兴”技术,而成为“主流”技术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OpenStack、KVM等开源项目的不断成熟,VMware、IBM、惠普等云计算产品在行业市场的不断推广,以及Google、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对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云计算作为主流技术,正无时无刻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图1-1 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