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慢下来,做个人生“悠客”(2)
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可能永远嘀嘀嗒嗒走个不停,加足汽油的汽车也不可能永远马力十足向前狂奔,长久被压的弹簧更不可能一直保持弹性……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承受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失去最佳状态,有时甚至永远失去最佳状态。所以,你要学会停下来。生命的乐章,就在于有高音、有低音,有急促、有缓和,唯有这样,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而我们的身心,也像演奏歌曲的乐器一样,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完成乐章的谱写。
古语说得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把握好“张”与“弛”,也就把握好了生命的“度”,让生命保持一个理想的状态,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既有挥汗如雨的奔跑,也有闲情逸致的停留。相反,如果你任何事都放不下,做任何事都没有限度,不懂得停下来歇一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没有休息,只有忙碌;没有享受,只有旷日持久的坚持,试问: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这就是你期望的人生吗?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前的现实恐怕大抵如此。因为他们总是忘却了内心真正想要的,而努力去追逐那些浮躁和看似华丽的表面。事实上,那些让你倾尽全力去追求的所谓成功、价值,未必与最真实的你遥相呼应。因此,我们需要停歇,需要停下来让自己放松身心,冷静地思考一下,你每天这样忙忙碌碌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据说,上帝在造人的时候造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他曾经问这三种人:“我打算给你们生命,但你们打算怎样对待它呢?”
第一种人说:“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远离劳累与奔波,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一定要把每一天都用享乐填满,这样才不会辜负生命!”
第二种人说:“我将把责任视为生命的全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工作,把我所有的力量都奉献给他人与社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
第三种人说:“生命是宝贵的,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美意,我将用一半的时间来工作,回馈社会与身边的亲友;还要用一半的时间享受人生的欢乐,领略人世间的美好。”
听了这三种人的话,上帝感觉还是第三种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最符合他的理想,于是决定多造一些……
你看,在神灵的眼中,生命都应该是包括“享受”这一部分的,而不是只把自己奉献一空。这才是最合理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能让我们的身心达到一种协调状态,既不会太累,也不会一事无成。生命中有些工作、有些忙碌固然重要,但这些不能填满我们生命的所有时间。
人常说:美酒好喝,贪杯会伤身;美食好吃,贪嘴会害人;休闲娱乐好玩,痴迷无度会误人。如此等等,说明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道理:凡事皆有度,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度。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就有“世间万物皆有度,无度胜事亦苦海”的佳句。文中写道:“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扰,则亦苦海。”意思是说:山中居住是快乐的事,如果贪婪,如同世俗;书画鉴赏是高雅的事,痴迷无厌亦同商人;饮酒赋诗是乐事,但如屈从他人的应酬,就如同受地狱之苦;好客是豁达的事,一旦为俗人喧闹干扰便成为苦海。可见,古人很早便领会了凡事有度的道理。
人生更是如此,行为做事不到位就算不得完美,但过了度,就会事与愿违。所谓“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等,说的大抵也是这个道理。生活是应该慢慢过的,工作亦应如此。学会适当给自己放假,学会适当休息,学会停下来,不论对于生活还是工作,都是有必要的。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春,地理学家徐霞客第一次登上黄山,在上面共游览穿行了十几天。每一天,他都在穿石过水,寻胜探幽。忙碌,劳累,却也乐在其中。只有一天是个例外,在这一整天,他只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句话:“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再不像每日的山泉汩汩、奇石嶙峋,也无僧人引路、樵者随行。他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山石上,听着山间簌簌的落雪声,整整一日。
隔了400多年的时光,今日的我们已无法猜测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当时的心中所思所想。但那一天的放弃赶路,独坐听雪,任由灵魂出走而不知所终,在徐霞客眼里,一定是必要的。
所以,你又何必匆忙?人生岁月,本如天象,春来夏往,秋去冬来,晴天树下有影,雨夜街灯温柔……昨日随风流逝,未来它在远方。
你看,世界本就在那里。就让我们慢慢过去,不必心急。
4.静下心,经营生活中的每一处闲暇
我们要学会,停下来遥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平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
相信很多人都变得越来越受不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这种生活节奏快得几近疯狂,让许多人都得了“匆忙症”,人们急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事情。我们走得快、吃得快,做一切事情都太快。随着步履匆匆,我们的思绪也飞快转动,急切地想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如果实际行动赶不上这样的快节奏,我们就会焦虑、烦躁,甚至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也随之变得紧张起来。
我们之所以如此急切、步履匆匆,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文化和社会强调一个人“成就了什么”,而不在乎我们“是谁”。我们的价值观推崇成就和成功,所以,我们也很难心甘情愿地放慢生活的脚步,把功成名就看得淡一些。我们总是步履匆匆,却不知目的地奔跑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的忙碌让我们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直到有一天,也许我们病倒了,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等待康复时,才想到问问自己:为什么我当初不把脚步放慢一点,让心静下来,去试着享受一下生活的精彩,去经营生活中的一些闲暇呢?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说,幸福是一种合成物,它主要由三种成分构成,即有所作为、得到快乐和休息懒散。他还说,这三种成分绝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否则幸福的滋味就会被完全毁掉。这里讲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的平衡,静下心,享受闲暇,就是一种用来平衡忙碌与焦虑的方式。它会让你的心慢下来,让你更加轻松地活在当下,更加容易地找到自我存在感。
有一本书名叫《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里面记录了一位百老汇编剧的临终遗言。这位编剧的前半生纵情声色,放荡不羁,直到突发心肌梗死,在与死神擦肩而过时,他幡然清醒。出院后,他毅然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告别了曾经填满应酬与派对的生活,搬到乡间隐居起来。
他说:“我竭力简化我的生活内容,坚定地拒绝以前感到难以说‘不’的所有事情,包括得罪朋友。我谢绝了所有应酬和物质享受,每天只做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我开始童心大发,兴致勃勃地摆弄起我小儿子小时候玩的各种老式玩具,包括乐高积木和直升机、电动车,还玩院子里的各种昆虫。我也会度过一个个无所事事的下午,看树叶如何被秋风一片片吹起、飞扬、轻转、落地。在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时,我享受到了过去不知晓的因为单纯的体验而产生的巨大愉悦和满足感,丝毫不逊色于过去追求的种种感官享受。我从来都不知道,内心的平静带来的喜悦是那样真实而令人感动,那样直入心底,触动每一个细胞,那样令人陶醉和迷恋。我第一次懂得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无所事事对我来说再也不意味着浪费时间了。看着窗外的树叶在每一阵微风中颤动,听着鸟儿在啾啾吟唱,仔细品味着空气的清冽和湿润,我感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活在此时此刻,百分之百地为了自己在活着。我可以感觉到自己与世界之间最基本的联系,与月亮和浮云的联系,明白了多数人对生活的理解的无聊和无可救药,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来自尘土而归于尘土这一简单真理的美丽。”
说得多好的一段话!慢下来,静下心,尽情地享受生活中每一个小小的幸福和快乐,我们的感官也因此而变得更敏感,我们也能更好地感受大自然,会为一朵花的盛开而喜悦,会为一只鸟的叫声而欣喜,会为品尝的每一口食物而心怀感恩……生活就像一串珍珠项链,一个个瞬间就是一颗颗珍珠。生活把每一个美好的瞬间累积起来,就凝结成我们生命中那些或长或短的日子。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繁花艳草涌现,就有多少痴心一族在快步追逐,每个人都想站在人生舞台的最高处担当主角。可当欲望促使你仓促采取行动,最终却无法得逞时,你是否能幡然悔悟:我是不是错过了生命中太多的乐趣?
安静下来,心灵就得到一次放松,也就等于获得了一段自由呼吸的过程。这样说也许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紧张忙碌的生活,只是在希望快节奏生活的人心中,也未尝不想要“慢”的存在。不管你是一个多么成功、多么忙碌的人,你总需要一丝丝的安稳,那因何而来?可能来自你的忙里偷闲,让你从那仅有的时间空白中捕捉到了生命原本的气息。
若能做到这一点,纵使你已深陷忙碌之中而不能自拔,你也一样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因为你紧握着指缝中最柔软的那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体悟到了慢下来、静下心的意义。这对你来说,已经足够。
安然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经营生活中的每一处闲暇,就如同在午后懒懒地迎望着射入窗子的阳光,暖洋洋的,而那阳光,恬静,淡然,悠悠地住进了心里,在灵魂的深处开出了艳丽的花朵……如此,我们的心也归于平静,找回了静谧的感觉。
一行禅师说,在柠檬树开花的时节,果实早已存在,只需要再多一个条件——时间。所以,无论我们如何繁忙,每天请给自己留出一点闲暇,让自己体会一下生活的点滴乐趣,享受一下生命中良辰美景的点滴细节。有时,你可以慢慢地煮上一壶咖啡,坐下来静静地啜饮;有时,在匆匆的行走中,不妨偶尔驻足,看看树上的鸟儿,逗逗花丛里的蝴蝶;有时,在安静的夜晚,不妨抬头仰望深邃的星空,体会宇宙的浩瀚;也可以耐心地养几盆花、养几条鱼,等待花儿慢慢地发芽、绽放,看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或者在晴朗的天气去看看蔚蓝的大海,去登高望远;或者干脆就在家居的沙发上,什么都不想,只是闭上眼睛,侧耳聆听自己的心跳,关注自己均匀的呼吸声,感受周遭空气的变化……
快乐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放慢脚步,放松心灵,让心灵渐渐沉淀下来,此时,内心的纠结、外界的纷扰,也会逐渐远离我们的生命。刹那间,你会觉得一切安好,岁月无华。
5.留三分清闲,才能享受多彩人生
岁月静好,温和从容,在灿烂的花海中,安然地等待幸福。
越南有一种野生的稻米,一年四季都在疯长,不用给它浇水施肥,它自己就长个不停。由于生长过快,它的机体里囤积了大量的有毒物质,使它成了无法食用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