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攻克土伦
荒野雄狮的第一声咆哮
1793年,如火如荼的法国大革命陷入了最危急的时刻。
随着善良软弱而又令人失望的路易十六人头落地,英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撒丁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他们在法国保王党的策应下,组成反法联军相继入侵法国。
当时,英荷联军从西北包围敦刻尔克,占领科西嘉,封锁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法国海岸,禁止中立国船只运送粮食到法国。普奥联军越过法国东北部边境,攻占美因茨,迫降当地共和国军队,随后包围瓦楞而恩要塞。撒丁王国军队从东部越过阿尔卑斯山,逼近伊泽尔省首府格勒诺布尔。西班牙军队从西南跨过东比利牛斯山,逼近鲁西永地区首府佩皮尼昂。
◎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于断头台被处
陷入危亡的共和国
这种危急局面的形成其实是外因和内因合力导致的结果。
◎ 1792年,年仅25岁的弗朗茨二世
外因自然是英国的“合纵连横”。甚至可以说,第一次反法同盟是英国通过各种外交活动、海军压力、资金扶助等方式组织起来的。比如1793年3月4日,英国与汉诺威签署协定;3月25日,英国与俄罗斯在伦敦签订俄英同盟条约;4月10日,英国与德意志的黑森·卡塞耳伯爵签订援助条约;4月25日,英国与撒丁签订援助条约;5月25日,英国与西班牙签订马德里同盟条约;7月12日,英国在那不勒斯与两西西里王国签订同盟条约;7月14日,英国与普鲁士在美因茨城外营地签订同盟条约;8月30日,英国在伦敦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同盟条约;9月21日,英国与巴登侯爵签订援助条约;9月26日,英国在伦敦与葡萄牙签订同盟条约。以上这些条约,主要是英国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各个参与国,特别是对奥地利和普鲁士供给大量的经济与军事援助,其目标自然是年轻的法兰西共和国。
内因则是法兰西共和国的不理智和盲动。比如早在1791年8月27日,奥地利与普鲁士曾发表皮尔尼茨联合宣言,他们要求法国解散立法议会,恢复国王王位,并邀请欧洲各国参与。不过这只是宣言,并不是开战。但1792年4月20日,法国立法议会进行投票公决,大比例同意向匈牙利与波西米亚国王、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Franz II)宣战(当时弗朗茨二世还没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2年4月28日,法军就有对比利时的侵略行动,但是都相继失败,法国立即决定转入守势。
1792年夏,普奥联军进入法国。接下来就是1792年9月20日的瓦尔密会战,取胜的法军立刻杀出国境,前面提到的美因茨也是法军当时所夺取的。
到了1793年2月,也是法国对英国和荷兰共和国率先开战,之后的3月,法国又对西班牙开战。
◎ 现在的土伦
总之,年轻的共和国当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雪上加霜的是,外患已经兵临城下,内忧更是层出不穷。连续的战争与革命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飞涨。早在1792年8月之时,法国纸币就已经贬值了39%,工人工作一日所得仅够买两磅面包。到了1793年初,相当多地方的工人辛劳一天仅仅能买一磅面包了。在此背景下,经过法国国内保王党的煽动和英国500万英镑叛乱资金的助力,针对年轻共和国的叛乱大范围爆发了。
◎ 反法联军占领土伦
截止1793年夏,法国当时83个省中的60个都爆发了针对共和国的叛乱。里昂城升起了波旁王朝的鸢尾花旗,拒绝共和国军队入城。旺代的保王党农民叛军让共和国军队焦头烂额。可是土伦港的陷落和地中海舰队的覆灭使得之前的一系列灾难都显得相形见绌。
位于法国瓦尔省南部的土伦,是法国在地中海北岸的重要军港。法国地中海舰队主力就驻扎在此。1793年7月,土伦当地的官员发动了针对共和国的叛乱。到了8月,自认无法抵挡共和国军队的土伦叛军,把舰队、港口、军械库、城市及炮台一概放弃,更允许反法联军英国和西班牙舰队驶入土伦港,以换取其庇护。于是,8月28日,英国胡德海军上将和西班牙兰盖拉海军上将率领的联军进占了土伦。当时英国的登陆兵力是1626人,其中既有第十一北德文郡步兵团第1营、第三十剑桥郡步兵团第1营、第六十九南林肯郡步兵团第1营等正规陆军,也有临时抽调的水手。西班牙投入的兵力是6523人。
就此,法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还有储存着大量军火和海军物资的军械库都成了英西联合舰队的战利品。后来根据联军统计,当时土伦港内有法军战列舰32艘(13艘不在现役)、巡航舰27艘(10艘不在现役)。
可以说,土伦的陷落给予了早已被内忧外患所困扰的共和国沉重的打击。共和国那伤痕累累的身躯又被无情地插上了一把匕首。反法联军的军队可以通过土伦长驱直入法国南部,绕过驻在意大利的法军,最后和来自皮埃蒙特的反法联盟军队会师。这样,反法联盟就能控制包括下阿尔卑斯省、罗尼河口省、瓦尔省、滨海阿尔卑斯省、德伦省和服克吕茨省在内的整个普罗旺斯地区。
因此,反法联盟占领土伦后,将其作为推翻共和国和复辟君主制统治的一个重要基地,不断向土伦增兵。截止10月30日,土伦守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7114人。其中英军2114人、西班牙军队6900人、那不勒斯军队4900人、此外还有1600人的撒丁军队和1600名保王党。英国首相皮特还许诺,将有一个军的奥地利人外加几百名英军抵达土伦。甚至,善于算计的英国人已经开始计划着要求波旁王朝割让科西嘉岛或西印度群岛的某些岛屿作为战费赔偿了。
◎ 现代人复原的法国大革命军队
就在反法联军步步紧逼的同时,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掌握共和国权柄的雅各宾派决心以铁腕手段捍卫共和国。他们显现出远超于吉伦特派的行动能力。在土伦失陷前的8月23日,著名的《总动员令》被颁布了,身强力壮的爱国者被全体征召入伍,以保卫共和国神圣领土。很快,就有42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共和国的各条战线。
1793年8月底,获悉英西联军进入土伦以后,共和国军队就开始了对土伦的攻击作战。法军由两部分构成,西面是卡尔托将军的8000人,东面是拉波普将军的6000人。8月30日,卡尔托师率先发动攻击,该师于9月3日,攻占奥利乌尔之后,将那里作为了围城部队的司令部。9月4日,卡尔托将军被任命为围城部队的总指挥。
此后,卡尔托师又夺取法朗山以北的山谷,并且分别包围了波姆、鲁日和勃兰几个多面堡,以及马尔博斯克炮台,占领锡富尔。拉波普师的左翼到达布伦海角附近,右翼到达法朗山地和法朗炮台,并且控制通往伐累塔的大道。两个方面上的共和国军队通过一系列前哨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陆上对土伦的包围。
但是在前哨战中,共和国军队的炮兵指挥官多马尔坦上尉重伤致残。这可是一个重大损失,因为炮兵指挥官相当于围城部队的副总指挥。自十五世纪开始,欧洲火炮技术飞速发展。到了十七世纪,炮手已经由行会师傅向专职士兵转变,炮兵也渐渐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兵种。这其中法国人走在时代的前列,甚至可以说,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近三百年间,炮兵方面的一切改进几乎都是从法国开始。法军在1671年率先建立了炮兵团,规定了不同的军官职务和等级,从而首先废除了旧的行会制度,把炮匠编入军队作为骨干。从此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炮兵军官和兵士的训练也就由国家掌管。1690年,法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炮兵学校,在成立后的五十年内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炮兵学校。1697年,法国出版了第一本近代炮兵学手册《炮兵学笔记》。当时法军军官手册记述:“炮兵是一支‘完整’部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炮兵参与的战斗是不切合实际的”。炮兵不但加强了一支军队的火力,而且在更远射程丰富了军队的火力手段,以至于步兵有时所能做的只是扩张炮兵的胜利战果。
◎ 法军围攻土伦的油画
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炮兵就以善于选择射击阵地而闻名于欧洲。根据当事人的记述,法国炮兵特别善于把火炮设置在既能避开敌人火力、又能取得良好射击效果的地形上。此外,炮兵理论也一向是法国人喜爱、自傲的一门知识。法国人甚至认为自己是最适合当炮兵的民族,炮兵知识最符合法国人的民族精神。比如法国炮兵书籍中如此记述:“(法国人)的数学头脑和鲜明语言有助于掌握这门知识。”
与此同时,在火炮技术的刺激下,欧洲军队的要塞防御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旧式石墙被仅用石块做覆盖的土堤代替,而不大的侧防塔楼则改为大的五角棱堡。工事上的一切石砌部分,开始逐渐得到外围土质工事的掩护,以免被炮火毁伤。攻击方要想拿下要塞,就只能依靠高超的炮兵技术和完备的土木工程。法国的沃邦元帅更是把攻城作战变成了一种技巧和科学,让当时法国军队在攻城和要塞防守方面冠绝欧洲。沃邦元帅曾在《论围城战与阵地进攻战》一书估算过,要在一个月内夺取一座“坚固”要塞,需要13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消耗1.6万发炮弹。对要塞的进攻,最终目的是要用攻城炮火在城墙上打开突破口,并扫清攻城道路上的障碍物,以便步兵顺利出击。因此,如果没有一名经验丰富、精通业务的炮兵军官,想要攻下土伦压根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如前面所说,炮兵是当时技术含量最高的陆军兵种。战场上炮兵火力发挥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炮位设置和瞄准的技术以及经验。
但是因为大革命的变乱,大量有经验的军官或参加保王党,或死于革命中的暴力和混乱,加入革命一方的军官也大多征战于其他战场。因此,有经验的炮兵军官非常稀缺。其实这也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军事混乱局面的一个缩影。
◎ 拿破仑时代的10法寸臼炮
共和国所动员起来的数十万大军,拥有近乎狂热的勇敢和誓死捍卫共和国的决心。他们彼此平等友爱,坚信自己代表着最崇高的革命理想,因此愿意为公众利益牺牲一切。
在鼓点和横笛声中,他们直面炮火和铅弹,“以冲锋的步伐前进,甚至是飞跑,以尽早投入战斗。”第一次,这些质朴而勇敢的士兵不再是为了国王和贵族的利益舍身,而是为了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去赢得胜利。他们所射出的每一发子弹,向前迈进的每一个步伐,从内心迸发而出的每一声“共和国万岁”,都在创造着一个历史的新纪元!
可惜这支勇往直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庞大军队却往往因为缺乏训练和指挥不利,被规模小得多的反法联盟职业军队所击败。为数不多的胜利也通常是靠那些勇敢士兵用己方的数量优势去压倒对方,其结果仅是给敌人造成了很小的伤亡,而自身所受到的损失比敌人大得多。因此,他们急需一位带来真正胜利的领导者,统帅的职位正向有才华的人开放着。
就在大家因为收复土伦的黯淡前景一筹莫展之时。那头一出现在战场就能抵上4万军队,亦能在战斗打响之前,就赢得战役胜利的荒野雄狮出现了。
科西嘉的荒野雄狮
9月中旬,国民议会的萨利希蒂特派员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同乡和老朋友、多马尔坦上尉的校友、法国最杰出炮兵专家杜特将军的得意门生,年仅24岁的拿破仑·波拿巴上尉来到了奥利乌尔。
大多数史书认为,波拿巴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老贵族的支脉。拿破仑的先祖从16世纪就开始生活在科西嘉岛上,世代以军人和律师为职业。“拿破仑”这个名字在意大利语中的含义是“荒野雄狮”,这个名字一向赋予波拿巴家族的次子。这个家族的次子也大多选择从军生涯,上一个拿破仑·波拿巴是我们熟知这个拿破仑的亲叔叔,他于1767年在反抗热那亚统治、争取科西嘉独立的战争中英勇牺牲。1768年,法国以200万法郎从热那亚手中购得了科西嘉岛。1769年8月15日,那个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的拿破仑·波拿巴降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科修城。此时,他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已经向法国宣誓效忠。因此,从法理上讲,拿破仑·波拿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国人。
不过这里有个小插曲,夏尔·波拿巴曾在科西嘉独立领袖帕斯奎尔·保利(Pasquale Paoli)的麾下作战。1769年,保利失败之后,夏尔·波拿巴曾有两个选择,一是随着保利流亡英国,二是留在科西嘉做顺民。夏尔·波拿巴最终选择了后者。因此,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霍兰·罗斯曾半开玩笑地说,拿破仑的另一条命运之路是成为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
在土伦战役前,拿破仑正在普罗旺斯的海防部队服役。其实土伦之战并不是拿破仑的初战。1793年2月22日,拿破仑曾在一位年长的科西嘉上校希撒里的率领下,参与了法军对撒丁王国的跨海远征。拿破仑当时担任远征部队的副指挥官,指挥着他自己的科西嘉志愿营和远征部队的炮兵,计有一门6法寸臼炮和两门4磅炮。远征一开始进展顺利,结果法军却发生哗变,逼迫软弱无能的希撒里把部队撤回船上。也有一种说法,这次哗变是希撒里和保利的一次阴谋,打算将跟自己政见不合的拿破仑扔给敌人。总之,25日,远征部队开始毫无秩序地向船上撤退。拿破仑虽然在计划和指挥上没有任何责任,但他的初战就这么宣告失败,他的三门炮也不得不被扔在海滩上。由此可见,军事天才也不是一开始就无往不利的。
◎ 科西嘉独立领袖帕斯奎尔·保利
◎ 23岁的拿破仑
◎ 油画:1793年拿破仑在博盖尔进行晚餐
此时的拿破仑早已经放弃了狭隘的科西嘉爱国主义,并不惜为此与科西嘉独立领袖保利决裂,最后不得不举家逃离科西嘉岛。可以说,步入历史视野的拿破仑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兰西共和国公民。
这位法兰西共和国公民此次到土伦前线一方面是因公路过,另一方面也是想让萨利希蒂帮忙,使自己的弟弟路易·波拿巴成为候补军官。萨利希蒂将拿破仑的到来视作“天赐神助”,立即推荐拿破仑接替多马尔坦少校的炮兵指挥官职务。
得益于拿破仑在巴黎军事学校的优异成绩和在拉费尔炮兵团的杰出服役记录,萨利希蒂的推荐立即就得到了国民议会的批准。就这样,在命运之神的双重垂青下,共和国在危急的时刻,获得了她最需要的优秀炮兵军官。拿破仑也在最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了他最该出现的岗位上。
指挥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炮兵部队,去对抗拥有坚固工事和舰炮支援的优势敌军。换谁都会对此耸耸肩膀,可拿破仑却一口答应下来。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仅仅是路过的拿破仑甘愿为了共和国去披荆斩棘、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呢?
这一切可以从拿破仑于1793年8月所发表的一本名为《博盖尔的晚餐》的政治小册子里获得答案。就是那本小册子,将一个满怀自由平等信念和革命热情的雅各宾派拿破仑展现在世人面前。拿破仑在小册子里尖锐地指出:法国大革命是法国爱国者和欧洲君王之间的生死搏斗,即使是仅为权益,人们也应该团结在雅各宾派的共和国事业的周围。
◎ 1792年8月10日,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武装攻击路易十六所在的杜伊勒里宫,与路易十六的瑞士禁军作战。当时拿破仑正在巴黎,他作为旁观者,目睹了这一切,还拯救了一名差点被屠杀的瑞士战俘
这种观点在现在的人看起来可能太过激进了。雅各宾派虽然富有行动力,对外毫不妥协,并用雷厉风行的手段解决了土地和物价问题,但是他们行事激进,对国内实行恐怖统治,喜欢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的暴力。只不过在逃亡贵族的衬托下,雅各宾派的缺点才能让法国人忍受。因为就连反法联盟自己都无法忍受保王党的丑恶嘴脸。
当时英国的马尔格雷夫勋爵曾经写信抱怨道:“……一定不要再往土伦送来任何的逃亡贵族了,他们总是败事有余。无论是对专制主义、宪法,还是共和国,他们是那样的偏激和极端,那样的狂暴。以至于我们必然为他们的互相争吵而劳心费神。而且他们又是那样的装腔作势、傲慢无礼、唯我独尊、满腹牢骚,有了他们就不可能办成任何事。胡德勋爵(就是前面的胡德海军上将)反对接收任何保王党人。”
甚至英国政府拒绝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六幸存两个兄弟中的年长者)前往土伦。就是害怕这位声名狼藉的伯爵把土伦的官员和民众给恶心回共和国那边去。
对于拿破仑自身来说,法国大革命所赋予他的是一个最有希望的时代。在旧制度下,波拿巴家族那个不是很靠谱的贵族血统,在法国传统的蓝血贵族面前简直是不值一提。当年布雷泽侯爵仅凭是黎塞留的外甥,15岁成为上校,17岁的年纪就任舰队司令,24岁担任相当于海军元帅的航海大师。可要是换做拿破仑,弄不好只能以上尉军衔终老一生了。
新制度下,“官职给有才干之人”成为革命格言。原先那些占据高位的保王党军官正络绎不绝逃出法国,加入到反法联军当中。众多有能力的年轻军官甚至是士兵被提拔到更高的指挥岗位上,而天才和机遇更加快了他们成为将军的提升速度。
面对这种情况,任何一名有自信心和进取心的军人都不会袖手旁观。他必定会勇敢地填补上空缺的职位,给予那些曾经轻视、排挤、嘲笑、侮辱过自己的家伙们迎头痛击!以高傲、自尊心强、雄心勃勃而著称的拿破仑自然也不会害怕退缩。只会选择将自己的感情与生命与共和国的事业交织在一起。
所以,拿破仑才会在小册子愤怒地提出,宁肯忍受雅各宾派的苛政,也绝不允许逃亡的贵族们杀回来报复!拿破仑才会在多年后仍对别人说起:“在有一段时间里,凡是有志气的人必然会成为雅各宾派,我当时就是其中的一人。”
就这样,土伦的保王党、反法联军的军队即将面对荒野雄狮的第一声咆哮。不久之后,整个欧洲大陆都要在这咆哮声中瑟瑟发抖!
拿破仑接任炮兵指挥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向围城部队司令卡尔托将军正式报道。这位卡尔托将军是画家出身,在大革命爆发后,他毅然扔下画笔进入了革命军队。不过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是,革命之前,这名前画家最出名的画作是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创作的骑马戎装画。
因为有在龙骑兵部队和宪兵部队的20年从军经验和充足的革命热情,以及在镇压普罗旺斯地区的反革命叛乱有功。卡尔托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一名上校跃升为将军,成为土伦围攻部队的总指挥。
卡尔托自恃有着对亚维农、马赛等地围城的成功经验,对初出茅庐的拿破仑丝毫没有放在眼里。当时他穿着镶有金线的将军服,傲然阔步地接待了拿破仑,并对年轻的上尉自负地说道:“本将军指挥若定,对消灭敌军有莫大的把握,根本不需要旁人协助。但如果你愿意同我共享荣誉,本将军也十分欢迎。”
所幸这次跟愉快丝毫挂不上边的会面,并没有影响拿破仑的雄心壮志。会面结束后,他立即就开始检视自己所负责的炮兵资源。可是他马上就发现,与自己所拥有的炮兵资源之悲惨程度相比,与卡尔托的那次会面简直是一番美好的回忆。
当时土伦围城部队的炮兵账面实力构成如下:两个拉波普师的野战炮兵连,三个卡尔托师的骑炮连。这些部队的4磅、8磅口径加农炮明显不适合对付土伦的炮垒和港口内的联军军舰。唯一能对围攻作战起到作用的只有6门24磅攻城炮,这些火炮还是刚从马赛的军械库里发掘出来的。靠这点火力要想拿下土伦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还不待拿破仑着手重整炮兵部队,在到任后的第二天,卡尔托就命令拿破仑去指挥那些攻城炮轰击英国的一个分舰队。可是等到拿破仑赶到炮垒,却看到了令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 修筑炮垒的拿破仑,他身后那名士兵身穿的是典型的工兵铠甲
那个炮垒被设在奥利乌尔隘路口附近,那儿地势不是很高略偏公路右边。可是它距离海岸竟然有4公里之远。这个距离正好是24磅攻城炮有效射程的两倍,而英舰的停泊处距离海岸还有800米。也就是说,卡尔托实际上命令拿破仑去轰击远在大炮2.5倍有效射程之外的敌舰。
可是来自布贡第和谷特多尔两省的掷弹兵们却在一本正经的执行着上级的命令。他们分散在附近各个民房里,正忙于用厨房火炉将炮弹加热成炽热弹。
拿破仑这才发现遇到了自己能想象得到的所有困难:一个自以为是和毫不在行的上司、匮乏到几乎没有的物资条件,以及混乱无比的管理制度。
拿破仑首先制止了掷弹兵们的过度热情,“你们管好自己的事,让我管我的事,拿下堡垒靠炮兵,步兵予以协助。”随后,拿破仑不顾旅途的疲劳,立即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改变炮兵混乱落后状况的工作当中。拿破仑其后的表现展示了一个有作为的人在面对极度恶劣的环境时,是如何开展非凡的、有创造性的工作。
在整顿炮兵部队的过程中,拿破仑之前在海防部队那劳累而乏味的工作所累积的经验,派上了大用场。拿破仑有条不紊的脑海里,能够清楚浮现出某一处海岸堡垒、某一处军火库的种种具体情况。几天之后,拿破仑就从附近的堡垒和军火库里征集出第一批成规模的攻城炮队:14门大口径攻城炮、4门臼炮,还有必要的弹药补给。对于这份成绩,国民议会的特派员们立刻给予了相应的嘉许,拿破仑随即被提升为少校。
就在这时,幸运之神再次垂青于拿破仑与共和国。10月9日,共和国军队拿下了里昂城,这个胜利不光重振了土伦围城部队法朗山失败后的士气(10月1日,拉波普师进攻法朗山的联军阵地。几次攻击均未奏效,并付出惨重伤亡)。尤其重要的是,拿破仑的炮兵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这时的拿破仑正在炮兵指挥官的岗位上以无穷的精力,展现着他那超凡而缜密的组织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提升着己方炮兵的实力。陆军部长卡尔诺曾收到过拿破仑的一份报告:“我已经派了一名能干的军官前往里昂、布里昂松和格勒诺布尔,去搜集一切可能对我们有用的军械材料。我已经要求‘意大利方面军’把他们在守卫昂蒂布和摩纳哥中用不着的大炮提供给我们……我已经在奥利乌尔建立了一个有八十名工人的军械工厂。我征用了从尼斯到瓦朗斯和蒙彼利埃一带的马匹……我已安排好现在每天可以在马赛安排生产出五千个筑城柳条筐。”
但是拿破仑所扮演的角色,还不仅限于一名天才的组织者。为了肃清土伦港内小停泊场的联军军舰,实现卡尔托当初下达的命令。拿破仑开始在海边修筑两座炮垒:一名戈拉炮垒,一名圣克洛特炮垒。可围攻土伦的部队中没有一个会搞土木工程的军官。于是,拿破仑求学时的多方涉猎和服役后的坚持学习,此时又帮助其成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处长和精明的辎重库房主任。
◎ 亲自装填火炮的拿破仑
在修筑炮垒的时候,拿破仑除了让士兵和军官们见识他头脑的力量之外,还让大家见识到了他手臂和心灵的力量。这名身先士卒的实干家,总是和自己的部下待在一起,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革命干劲鼓舞他们,用实际行动引领他们。
有人在多年之后,仍不能忘怀那个拥有惊人才干和忘我精神的年轻人。“我发现他总是坚守他的工作岗位上;当他需要休息时,他就裹着大氅,睡在地上。他从未离开过炮群。”
当时正值秋雨连绵,拿破仑的忘我工作终于使得其染病发烧了。那场疾病使得他的两颊在几年后还显得格外苍白,过度劳累使年仅24岁的拿破仑的眼圈旁堆积起了皱纹。这样就使得他的眼神显得神秘莫测,甚至如幽灵般让人毛骨悚然。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他的眼神里燃烧着火一般的旺盛精力。
就这样,拿破仑在担任炮兵指挥官仅仅六周之后,就收集到了上百门攻城重炮和大口径臼炮,组建起一支连沃邦元帅都会赞不绝口的攻城炮队。他所新修筑的两座炮垒,更使得停泊在土伦港内的英西舰只如鲠在喉。
最难能可贵的是,拿破仑凭借着他那满腔的热情、过人的才略、无畏的胆量,以及那种使天才有别于一般才能的微妙特质,彻底折服了共和国官兵们的心。
有两件事情能很好地说明拿破仑在士兵心中的分量。
10月14日,反法联军四千人出击,企图抢占经常威胁他们舰队的戈拉和圣克洛特两座炮垒。拿破仑恰好偕同卡尔托的副官阿尔美伊腊斯赶赴前沿阵地。虽然当时还有好些高级军官在场,可士兵们一看见拿破仑,就一致高声要求他下达命令。于是,他就遵照士兵的要求开始负责指挥步兵战斗,战斗结局证明士兵们的信任是正确的。拿破仑不光是一名异常优秀的炮兵指挥官,更是一名天才的步兵指挥官。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共和国军队迅速遏制住了反法联军的攻势,并将其赶回土伦,炮垒也因此得救。
后来,拿破仑在距离敌军很近的位置建立了一个炮兵阵地。这个阵地距离敌人是如此之近,以至于萨利希蒂特派员曾如此形容:“该阵地在敌人手枪射程以内。”而该阵地上的炮手第一天就伤亡殆尽。面对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铅弹,连那些最勇敢、最不顾生死的雅各宾派都退缩了。为了能让这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炮兵阵地发挥作用。拿破仑下了一道命令,将该阵地命名为“无畏勇士的炮垒”。为了获得拿破仑所给予的荣誉称号,从那天开始,士兵们前赴后继地争当“无畏勇士的炮垒”的炮手,那个炮兵阵地始终保持着满员状态。
◎ 土伦战役地图
土伦城下的血与火
10月15日,东线法军拉波普师从左翼,再一次对布伦海角发起猛攻,经过数小时激战,终于攻占了具有重要战术价值的布伦海角高地。然而法军对于依托坚固防御工事的联军,没有形成必要的优势,整个土伦战场仍然处于僵持局面。
围城部队指挥部在奥利乌尔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巴黎下达的新作战计划:集中一支6万人的军队,不管敌人正面的火力如何,而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首先,夺占法朗山地、法朗炮台、鲁日炮台、勃兰炮台和圣卡特林炮台,粉碎敌人的外围防线;尔后,前出到土伦附近,挖掘堑壕,构筑工事,待条件成熟,伺机攻占土伦。
拿破仑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应该首先集中主要兵力,攻占土伦港湾西岸的马尔格雷夫垒(英国人称为小直布罗陀),夺取克尔海角高地。然后集中大量火炮,猛烈轰击停泊在大、小停泊场内的英西舰队,切断舰队与土伦守敌之间的联系,迫使敌舰撤出港口,甚至将其消灭。如能这样,则土伦守敌在一无退路、二无援兵、三无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必然不攻自破。这时,法军即使只有不大的兵力,也可以迅速攻占土伦。
拿破仑这一大胆而新颖的作战计划,显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与会人员惊叹不已。其实在9月中旬,拿破仑刚到任时就勘察了整个土伦前线的地形。他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克尔海角高地的重要性,而该处海角还没被反法联军占据。拿破仑立即就到卡尔托将军处建议,只要派遣三个营大约2000兵力就能牢牢占据住克尔海角高地。如此一来,拿破仑的炮兵可以立马在海角高地上建立炮垒,然后一周之内共和国军队就能拿下土伦。
可惜卡尔托将军没能理解这个计划的重要意义,自然也不愿意去执行这个计划。但卡尔托不想就此背上压制年轻人的名声,因此仅派了400人去占领克尔海角高地。结果此举不但没有占领住克里海角高地,反而让反法联军意识到了克尔海角高地的重要性。几天之后,4000名反法联军在克里海角高地登陆。他们击退了高地上原有的400名法军,并开始构建堡垒。
联军首先将海角上的所有树木通通砍掉,为守军清理出视野良好的火力射界。然后联军又发动全城的人力以及土伦军械库的物资器械,建设起坚固的马尔格雷夫垒。
其实卡尔托对于拿破仑的不信任由来已久。虽然拿破仑在炮兵指挥官任上表现得无可挑剔,但是卡尔托却一直信不过这个稚嫩的年轻人,而且还时不时地用自己奇思妙想来“折磨”一下拿破仑。于是,这位将军就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拿破仑的头顶之上,时不时地降下雨雪冰雹或劈下几道闪电。
有一回,卡尔托把拿破仑带到一块高地,说在这儿设置炮垒可以同时轰击敌人三个炮台。大惊之下的拿破仑急忙解释,这样也意味着敌人的三个炮台可以同时轰击这个炮垒。不消一刻钟,这个炮垒和上面的炮手就会被对方的大炮给轰得粉碎。
可是不死心的卡尔托很快又给那个炮垒选了一个“安全”的位置。他命令拿破仑将炮垒构建到一桌石头建筑物前面。在他的心目中,那些石头必定能给炮手们以良好的保护。拿破仑不得不继续耐心地解释。将炮垒构建在建筑物里就不能为大炮的后坐力留下必需的空间。同时,石质房屋在敌方火力轰击下所飞溅出的瓦砾还可能打伤炮手。正规的炮兵野战工事都是由装满泥土的柳条筐与原木所构成。
◎ 法军轰击土伦港内联军军舰
这种稀奇古怪的命令,拿破仑还可以忍受。可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却让拿破仑几乎忍无可忍了。
10月25日,拿破仑指挥炮兵从戈拉炮垒和圣克洛特炮垒开始轰击在小停泊场内的英西舰队。经过一段时间的炮击,联军的几艘单桅帆船被击沉,几艘巡航舰的桅杆被打断,有四艘战列舰受伤不得不拖回船坞修理。
可就正当两个炮垒的优异表现将土伦围攻部队、普罗旺斯地区,甚至全法国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之时。卡尔托却趁拿破仑前往马赛军械库调拨物资而离开炮垒24小
时的机会,借口炮垒里的炮手伤亡过大,命令所有人从这两座炮垒中撤退!如果不是拿破仑提前赶回来制止了撤退。卡尔托仅凭一条命令就差点做到了当初4000名英西联军都没做到的事情!
在那个荒唐得几近疯狂的命令刺激下,气愤不过的拿破仑就同喜欢乱指挥的领导卡尔托爆发了正面冲突。拿破仑冲动之下递上了一份书面请求,请求卡尔托只给他下达总的指示,而在如何执行这些指示的细节方面,则让拿破仑自己处理。对于拿破仑的请求,卡尔托轻蔑地不屑一顾。他的回答是:要求按照卡尔托最初的计划,让拿破仑指挥炮兵连续轰击土伦三天,然后由卡尔托指挥步兵去进攻要塞。
一直以来,因为卡尔托的自以为是和外行指挥,士兵的生命被白白浪费、土伦的围攻无法打破僵局、革命事业正受到严重损害,拿破仑的满腔抱负无以得施。现在,这个充满了自以为是、不负责任的外行幼稚的答复。终于让拿破仑对卡尔托的忍耐到了极限。
于是,拿破仑决定直接向巴黎方面打报告进行申诉,说明收复土伦所应做的一切,即重述他在军事会议上所陈述的一切。对于他这样的青年军官来说,这么做的危险程度不亚于亲自带队去冲击戒备森严的棱堡。不管如何,拿破仑这么做几乎就宣告了他从军前途的毁灭。
可是申诉的结果却大出所有人的意料。巴黎方面很快传回了指示:卡尔托(拿破仑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忘记这个老上司,给了他一个闲职和肥缺,任命他为法国赌博局总管)立即离开围攻土伦军指挥部,前往阿尔卑斯方面军。统率里昂附近驻军的多普将军接替他的职位。新的围攻计划按照拿破仑的构想而拟定,并给予拿破仑以特殊权力,拥有对炮兵的完全指挥权。
多年后,有人为拿破仑总结过他冒险越级申诉却终获胜利的原因。
首先,拿破仑是正确的,士兵们都拥护和支持他,国民议会的特派员萨利希蒂和加斯帕里,也都一致支持拿破仑的设想。可是仅仅凭正确的设想、下属和其他高层的支持,仍远不能让拿破仑这样一个年轻军官去撼动一位忠于巴黎、富有功勋的将军。
越级申诉所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是,领导层必须维护中层管理者员的权威。可这点对于大革命后技术军官极度缺乏、组织结构远未完善的共和国来说并不重要。卡尔托这样的将军5分钟就能重新任命一个,可拿破仑这样富有经验的炮兵军官,却需要好多年才能培养出来。两者之间孰轻孰重自是一目了然。
最后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土伦久攻不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普罗旺斯地区粮食不足,马赛商人几次试图通过海路运粮食,但因反法联盟盘踞土伦,英国、西班牙及那不勒斯的军舰出没于地中海上,以致没有成功。时间久了,可怕的饥荒就会来临,届时共和国将不得不放弃整个普罗旺斯地区。拿破仑提出的快速拿下土伦的计划,自然获得了巴黎方面的支持。于是,拿破仑终于驱散了自己头顶的那块乌云,让自己的前途道路充满了光明。
11月11日,多普将军正式接任土伦围攻部队的司令。他就是前面文中那个不能忘怀拿破仑是如何坚守工作岗位的人。可惜这个牙医出身的将军,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几天后的一场战斗,将这位将军的缺点暴露无遗。
11月15日,待在马尔格雷夫垒对面堑壕内的法军,愕然地发现西班牙士兵正在虐杀法军战俘。出于激愤,谷特多尔营的士兵们率先拿起武器,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就扑向了敌人的炮垒,勃贡第团的弟兄们随后也跟着发起了冲击。最后,整整一个师的法军都卷入了那场愤怒而狂热的冲锋。
如山崩海啸一般突如其来的喊杀声和枪炮的轰鸣将多普吓得不知所措,幸好拿破仑正好在指挥部里。“酒瓶既已打开,就应当把酒喝干!(”意指把攻击进行到底)。拿破仑拽着多普将军一起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拿破仑主动承担起这场战斗的指挥权,在他的指挥下法军几乎已经控制整个克里海角高地。拿破仑身先士卒带领着两个掷弹兵连一口气冲到了马尔格雷夫垒背面的入口处,马尔格雷夫垒即将被拿下。
就在此时,一颗联军的炮弹偶然地击碎了多普将军身边一位副官的脑袋,也吹散了多普将军胸膛里最后一丝男子气概。于是,撤退的号声骤然吹响,将本来奔驰如怒涛一般的冲锋立时变成了岸边的碎末。
再一次因为上司的愚蠢命令而让胜利从指间溜走,拿破仑怒不可遏地冲回了指挥所。他额上刚受的轻伤,让那份愤怒甚至显得有几分狰狞。他血流满面地冲到多普跟前怒喝:“就是因为一个……他妈的!你是牙医,你竟然怕血?!你的撤退命令,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白搭了!”可能是因为内疚,也可能是拿破仑当时的形象太过凶恶,多普将军一时竟然没想起惩戒拿破仑的极端无礼。
因为士兵们在撤退时伤亡很大,使得他们心里极其不满。他们向特派员们大叫大嚷,要撤换将军。“什么时候才不再派画家和医生来指挥我们呢?”八天以后,在前线官兵的强烈要求下,多普被调到比利牛斯方面军担任新职。拿破仑也非常幸运地没有为自己的冲动而付出代价。
11月16日,一位真正的军人,英勇的杜戈梅将军前来接任总司令了。他已有四十年的军龄,虽然性格急躁一些,但是心地善良、很有毅力、为人公正,具有正确的军事眼光,在战斗中沉着而且顽强。他热爱勇敢的士兵,同时也被勇敢的士兵所爱戴。他还是第一个向巴黎方面推荐拿破仑的将军。
随将军而来的还有一支拥有2500名猎骑兵和掷弹兵的精锐队伍。此后,共和国的援军开始源源不断地开赴土伦前线。拿破仑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新修建起一处名为“国民议会”的炮垒,炮垒里是8门24磅攻城重炮和4门大口径臼炮。为了不让敌人发觉,炮垒被橄榄树枝严密地伪装起来。目前来看,事情正向非常有利于法国和拿破仑本人的方向发展。
可是,喜欢瞎指挥的外行们仍然不打算放过拿破仑。
11月29日下午四点钟,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些人民代表来视察“国民议会”炮垒。其中有人脑袋发热,发布了一条能将人气得脑淤血的命令:“向敌人开炮!”
随着大炮的轰鸣,拿破仑之前为这个炮垒所做的一切就又失去了意义。他跑到杜戈梅将军那儿去控告,但不可挽回的灾祸已被闯下了。
第二天凌晨,反法联军驻土伦总司令英国的查尔斯·奥哈拉(Charles O'Hara)中将亲率7000兵力对“国民议会”炮垒发动了攻击。联军很快就占领了那座炮垒并破坏了所有的大炮,并开始向位于奥利乌尔的法军辎重基地发动冲击。一时间,西线法军受到严重威胁,杜戈梅将军急忙调集军队反击。拿破仑则忙着各个阵地上配置野炮,以便掩护己方的反击,阻止威胁奥利乌尔辎重库的敌人前进。
作好这些部署以后,拿破仑前往炮垒对面的高地观察形势。这块高地上有一条通道,直通被攻占的“国民议会”炮垒。这条通道是拿破仑为了向炮垒输送弹药而下令修筑的,由于有橄榄树枝掩护,所以未被敌人发现。
当拿破仑观察到英军和那不勒斯军队分别在这条通道的左右两边列队时,他天才的脑海里立刻想出了一个异常大胆而冒险的计策。拿破仑命令驻在高地上的队伍跟他下来,穿过这条通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到了敌人的队形中间。随后拿破仑便命令士兵们先向右面的敌军猛射,然后又向左面的敌军猛射。结果,那不勒斯军队以为是英国兵开枪打他们,于是他们也盲目地还击。连奥哈拉中将都以为发生了“误击”,亲自过来制止。结果稀里糊涂地被拿破仑给俘虏了,倒霉的奥哈拉中将只得交出了佩剑。
具有戏剧性的是,这位奥哈拉中将分别于1792年和1795年两次担任直布罗陀总督,现在却为了保卫“小直布罗陀”被俘。而更加有戏剧性的是,他对于被法国人俘虏这个业务非常熟练。在七年战争期间的1766年,他就被法军俘虏过。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的1781年10月19日,美法联军取得约克镇大捷时,奥哈拉中将很不巧的就在包围圈里。当时他还很倒霉地代替康沃利斯去向美法联军投降,向乔治·华盛顿交出过佩剑。能先后给乔治·华盛顿和拿破仑·波拿巴两位历史巨人交出佩剑,真不晓得这位奥哈拉中将是幸运还是不幸。失去总司令后,进攻的反法联军很快溃败了。拿破仑也因为俘虏了敌人的总司令,而被晋升为上校。
围攻土伦的最后一战,是在12月16日夜到17日进行的。发动此战前,共和国军队已经集结起38000人的优势兵力。此时土伦的反法联军因为长期作战损失不小,虽然后来又有补充,但总兵力已经低于一开始。截至12月11日,土伦守军一共为16200人,其中英军2100人,西班牙军6800人,撒丁军队1500人,以及4300个那不勒斯人,1500个法国人。
总攻开始前,法军各处炮垒在拿破仑的指挥下,用15门臼炮和30门24磅-32磅的攻城重炮,向马尔格雷夫垒轰击了两天两夜,射出了七八千发炮弹。
◎ 指挥作战的拿破仑
到了16日晚,大雨瓢泼,狂风呼啸,电闪雷鸣,黑暗和恐惧笼罩着整个战场。六千法军直扑马尔格雷夫垒。反法联军依托预先构筑的障碍物和防御工事顽强抵抗。整连整连的法军在黑暗和混乱中迷失了方向,最后一排一排地倒在了霰弹和排枪的攒射下。
◎ 法军攻击联军堡垒
在几次进攻都被击退之后,法军许多官兵开始有些惊慌失措,甚至产生了绝望的情绪。就连杜戈米埃将军都开始有些忐忑不安。就在这关键时刻,拿破仑率领预备队冲了上来。在一片漆黑的夜里,拿破仑以军事天才所独有的超强敏锐性与洞察力,判断出法军已经陷入困境,终于将生力军准确而及时地投入到攻击之中。据传说,拿破仑在率领部下发动冲锋前,向他们喊出了让人血脉贲张的誓言:“如果我向前冲,跟上我!如果我退缩,杀了我!如果我战死了,为我报仇!”(据考证,这其实是旺代的一个名叫罗什·雅克兰的保王党贵族的话。他于1793年战死于南特城外。但不管立场和结局如何,对胜利的渴望和那不灭的勇气,都将永存每位战士的心中)
在士兵们的呼喊声中,拿破仑身先士卒,率队冲在第一线。他的战马被打死,他的小腿被击伤,可他坚守着自己的誓言,一直冲杀在最前面。终于,拿破仑麾下的米尔隆上尉率先带队杀入了马尔格雷夫垒。双方士兵在一道道划破长空的闪电映照下,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拿破仑带队紧随其后突入了堡垒,使得胜利的天平一点点向法军方向倾斜。可是英国和西班牙炮手死战不退,法军不得不把他们一个个砍死在大炮旁边,才最终结束了堡垒内部的战斗。
随后反法联军为了夺回堡垒,趁法军立足未稳,连续发动了三次反扑,每一次反扑都比上一次要凶猛和疯狂。刚刚夺下堡垒的法军因为前期伤亡过大,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支。在黑夜里的狂风暴雨下、在遍地狼藉的死尸堆里、在受伤者和垂死者的呻吟声中,拿破仑不顾己伤,指挥炮手们使用敌人的大炮去近距离轰击敌人。在大炮猛烈地轰击下,反扑的联军被霰弹像割麦子一样被打倒,最勇敢的男子汉也无法承受这样单方面的屠杀。反法联军最终退却了。历经三个月的艰苦准备和浴血厮杀,共和国的三色旗终于高高飘扬在了“小直布罗陀”的上空。反法联军见势不妙,立即准备逃离土伦。但因事出仓促,英国人开始放火焚烧土伦军械库和无法带走的被俘法军军舰,以图彻底摧毁法国地中海舰队。
18日夜,法军攻破土伦城的城门。拿破仑更是亲率炮兵和工人,突入还未完全收复的土伦港。他们不但扑灭英国人所放的大火,保全了军械库,阻止了英国人的烧舰计划,更救出了还被关在战舰底舱的被俘水兵。被俘的军舰也大部被夺回,法国地中海舰队终于得到了保全(根据法军的统计,土伦港内的法军军舰一共有36艘被联军焚毁或俘虏)。
19日上午,法军正式收复了土伦。这一捷报立即传遍了整个法国。许多人都不肯相信这个曾被看作是无法攻克的堡垒竟会被一个初出茅庐、默默无闻的拿破仑所攻陷。
这意外的胜利十分激动人心,拿破仑也因这次战役由一名普通军官一跃成为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杜戈梅将军甚至在写给巴黎的信中说:“请你们奖励并提升这位年轻人,因为如果不酬谢他,他也会靠自己而出人头地的。”于是,1794年1月14日,年仅24岁的拿破仑被破格提拔为炮兵旅长,编制军衔为准将(Brigadier General)。于是,这头荒野雄狮正式踏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属于他和法国人民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