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这样的条件下,正在发生一场充满悲剧的事件,其历史意义的确是难以估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条不出名小河的两岸所发生的交战,是第三帝国命运中的转折点,是希特勒建立帝国梦想破灭、导致德国覆灭的一系列事件中的重要一环。
——冯·梅林津 第48装甲军参谋长
斯大林格勒战役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役后期,苏军动用3个方面军发起“天王星”战役,将入侵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合围,为了拯救这支部队,德军最高统帅部(OKW)立即着手制定和实施旨在解救被围部队的“冬季风暴”(Wintergewitter)计划。1942年12月12日,解围战役正式开始,第4装甲集团军各师在一星期内向前推进了120公里,走完了通往斯大林格勒的四分之三的路程。12月19日,第6装甲师攻抵至梅什科瓦河一线后前进受阻,此时解围部队距离斯大林格勒包围圈仅48公里。但第6集团军指挥官保卢斯上将未遵从冯·曼施泰因的命令向西南突围,而是坐等直到最后的机会丧失,12月24日,苏军发起全线反攻,“冬季风暴”行动宣告失败。
毫不夸张地说,战后,围绕第6集团军能不能突围、该不该突围的争论,在深度、广度与规模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发生在曼施泰因、蔡茨勒与希特勒之间的争论,这样的争论至今仍旧存在,并且注定将成为军事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片段之一。而在整体态势恶化、兵力匮乏,侧翼和后方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顿河集团军群使用有限增援部队发起的“冬季风暴”行动更堪称是冯·曼施泰因戎马生涯中的一场豪赌,如同他本人所言——“我们的目标是拯救第6集团军!但是,解围行动不仅危及着顿河集团军群,而且也危及着A集团军群的生存”。
笔者结合二十本中外书籍,加以比较、整理,尽可能地还原了1942年11月下旬至1942年底德军为解救第6集团军而展开的“冬季风暴”行动及其后续作战。苏军方面参考了叶廖缅科和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萨尔基祖撰写的《第51集团军战史》、萨姆索诺夫所著的《200天大血战》、德波林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伊萨耶夫的《斯大林格勒》。德军方面,除了顿河集团军群的作战日志以外,还参考了时任第6装甲师第11装甲团6连指挥官的霍斯特·沙伊贝特著于战后的《斯大林格勒——48公里》中所提供的珍贵的第11装甲团作战日志、作战报告和当事人回忆。时任第11装甲团副官的赫尔穆特·李根特撰写的《第6装甲师1937-45》与汉斯·维尔斯撰写的《冬季风暴:斯大林格勒之战与解救第6集团军的行动》也提供了多名老兵的个人回忆。顿河集团军群指挥官曼施泰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和第6装甲师师长埃哈德·劳斯将军的回忆录《装甲行动》向来是研究“冬季风暴”的重要参考资料,冯·森格尔·埃特林也在自己的回忆录《无望无惧》中记录了第17装甲师的作战行动,第23装甲师指挥官冯·福尔曼·博内伊堡中将没有留下回忆录,但是该师医官所著的官方战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同时笔者还对照了该师1942年12月份的作战日志。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部分内容未能标明出处,部分文献未能标明页数或版次,请读者海涵,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联系笔者。
按照同类战史通常的做法,除论述和特指的部分外,德军步兵均写作掷弹兵,相应地,装甲师下辖的装甲步兵团写作装甲掷弹兵团。德军坦克部队,除苏军转述部分按照原文处理外,均写作装甲部队,例如装甲师、装甲团、装甲连等。苏军部队名称均将兵种放在前,例如步兵第302师、骑兵第4军、坦克第85旅等。
最后一个问题关乎“冬季风暴”行动范围的界定。事实上,这份解围计划最初包含两个方向的协同作战,即霍利德集团军级支队在下奇尔斯卡亚桥头堡的突击和第4装甲集团军在科捷利尼科沃方向的突击,然而由于战场态势变化、解围兵力不足和地形条件限制等因素,最终只在后一个方向上进行了实质性的解围行动,尽管曼施泰因称“只要有可能,霍利德集团军级支队也要进行策应”,但实际上在解围期间,该部一直在奇尔河一线应对坦克第5集团军的进攻,因此本书将重点放在了第4装甲集团军的作战行动上。
在本书两年多的写作过程中,许多好友给予了慷慨的帮助。张大卫为本书搜集了诸多资料和珍贵的地图,Geyer和纳比斯汀方舟提供了许多笔者难以获得的资料,抛锚的鱼、黑色郁金香和Ephemeria则在写作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鼓励,还有出版社的排版、校订人员和更多帮助过我的朋友,恕不能在此一一致谢。
拙作付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之际,愿牺牲于阿克塞河两岸的苏联红军战士能够安息,没有他们昔日的浴血奋战,今天的和平生活将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