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风暴:斯大林格勒的围与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参战苏军部队

第4装甲集团军的当面之敌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针对第6集团军的包围圈形成时,该方面军下辖第28、51、57、62、64集团军,其中第62、64、57集团军组成了内层包围圈的东南一侧,第51集团军则构成了面向西南薄弱的外层包围圈,而实力较弱的第28集团军则在卡尔梅克草原后方维持着同高加索方面军之间的联系。1942年12月,该方面军又吸收了突击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2集团军,实力有所增强。在“冬季风暴”行动中,德军首先遭遇到的是第51集团军沿铁路线向西南推进之一部,主要是步兵第302师、第126师、第91师及骑兵第4军下辖的骑兵第61师和第81师,而后在上库姆斯基地域遭遇到了机械化第4军、坦克第235旅,12月18日起,德军据守的瓦西里耶夫斯基桥头堡遭到了近卫第2集团军的先遣队——近卫步兵第1军的反击,截至12月22日,近卫第2集团军下辖各军均加入了战斗。

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坦克部队构成

第51集团军

1941年8月组建于克里米亚,在1941年底开始的“斯大林”攻势中,该集团军协同第44集团军从德军第46步兵师手中成功收复了刻赤半岛,不过苏军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战线僵持下来。曼施泰因遂于次年5月8日发起“猎鸠”行动,将半岛上的两个苏联集团军大部歼灭。1942年5月,第51集团军的残余部队于库班地区编入北高加索方面军,1942年7月下旬开赴斯大林格勒,在激烈的防御战中损失惨重,截至7月底,该集团军兵力已经下降至3000人。

在“天王星”行动中,第51集团军的进攻正面约为110公里,在坦克第13军的支援下顺利地在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防线上打开了缺口,在10天的战斗中该集团军消灭轴心国官兵1.5万名,俘虏敌军7000名,缴获飞机10架、坦克200辆、装甲运兵车18辆、汽车615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189辆、各种口径火炮272门、机枪208挺、步枪3938支、马1115匹。12月初第51集团军成为包围圈对外正面的一部分,在挫败“冬季风暴”行动之后被划入南方面军(1943年10月起改称乌克兰第4方面军),参加了罗斯托夫、顿涅茨、梅利托波尔和克里米亚的战斗。1944年5月,第51集团军加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进入拉脱维亚境内作战,在切断北方集团军群(后改称库尔兰集团军群)退路后先后参加了6次战役,但进展非常有限。1953年,第51集团军司令部被部署到远东的库页岛,随后被解散。1969年,在远东方面军第2集团军的基础上重建了第51(混成)集团军,1993年改编为第68集团军。

第51集团军纪念碑

第51集团军的纪念碑实景

近卫第2集团军

近卫第2集团军于1942年9月在原后备第1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组建地是坦波夫,部分兵员来自各海军舰队,例如步兵第78师的士兵来自太平洋舰队,部分是从前线撤下来的残部,如在顿河曲部受重创的步兵第18师、从斯大林格勒撤下来的步兵第98师和近卫步兵第33师。由于编成内大多为带有“近卫”称号的部队,所以它从组建时起就自动成为近卫集团军。而该军的实力也无愧于这一称号,编有米桑(I.I.Missan)少将的近卫步兵第1军(辖近卫步兵第24、33师和步兵第98师)、昌奇巴泽的近卫步兵第13军(辖近卫步兵第3、49师和步兵第387师)和斯维里多夫少将的近卫机械化第2军。用华西列夫斯基的话说,“大本营用在坦波夫、拉年堡、米丘林斯克地域的精锐兵团组成这个集团军。又任命在这次战争中曾担任过步兵第48军军长、第6集团军司令、南方面军司令、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和第66集团军司令的马利诺夫斯基中将这样一位有经验的军事首长为该集团军司令,表明对其在粉碎南翼的德国法西斯军队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计划中寄托着特殊的希望”。

近卫第2集团军原计划在“土星”行动中投入使用,后因围歼斯大林格勒守军的作战受阻,12月3日奉命转入顿河方面军,12月10日陆续抵达包围圈北部。“冬季风暴”开始时,仅有60列厢车完成了卸载,包括集团军司令部和近卫步兵第1军。该部立即冒着严寒从卸载地点急行200—280公里(平均一昼夜行军40—50公里)赶到集结地域,同时还得到了坦克第7军和机械化第6军的加强。12月18日,近卫步兵第1军在梅什科瓦河畔加入战斗,同日,骑兵第4军、机械化第4军和步兵第87师、第300师也被划拨给了该集团军指挥,至此近卫第2集团军实际上接管了阻击第57装甲军的主要战斗。

骑兵第4军

骑兵第4军下辖骑兵第61和第81师,卫国战争初期组建于阿富汗边境。11月初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兵员10284人,装备火炮56门,迫击炮180门(其中50毫米迫击炮118门),机枪264挺。但该军人员素质堪忧,“由于指挥员极不负责任的态度”,14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没有军装的骑兵被冻死:“骑马先行的军官们对后面发生的事情毫无察觉,而冻僵的士兵们从马上摔下来,眼看着就要死去。面对这些人军士长不知所措,只是把他们扔到马车上直到彻底冻死”。马匹的情况更糟,“仅一个骑兵连就损失了35匹马”。安东尼·比弗.保卫斯大林格勒.何旋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204-205在“天王星”行动中,骑兵第4军仅在辅助方向担当追击溃军的任务,包围圈形成后,该军在坦克第85旅的支援下沿科捷利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线向西南推进,在“冬季风暴”行动中首当其冲成为第57装甲军的牺牲品,其残部退过阿克塞河,撤回后方休整。苏联战史称,该军在11月19日至12月18日共歼敌3000人,击毁火炮148门。骑兵第61师于1942年底撤销番号,骑兵第81师也于次年被撤销。

机械化第4军

机械化第4军前身是1942年7月组建于斯大林格勒的坦克第28军。该军命运与坦克第13军相仿,在匆匆组建之后便投入到了灾难性的夏季攻势中,很快就损失殆尽。组建之初的4个坦克旅和机械化旅不到一个月就缩减到了2个(坦克第39和55旅),1942年9月1日调入后方整补,同月18日被改编为机械化第4军。同时期的6个机械化军中存在三种编制,其中机械化第4军与机械化第6军编制相同,即没有坦克旅,而是下辖2个独立坦克团,满编时有13559人,火炮和迫击炮90门,火箭炮8门,坦克204辆。奥·阿·洛西克.苏军坦克兵作战经验1941-1945.刘名于译.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54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王星”行动中,叶廖缅科为了提高进攻速度,从机械化军和坦克军中抽调了1个坦克旅和3个坦克团(其中1个来自坦克第13军,2个来自机械化第4军)加强给各步兵师,使得坦克密度由之前的每公里5—6辆提高至10—14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坦克第13军再也没能拿回自己的坦克团,而机械化第4军虽然拿回了自己的坦克团,但是实力已经大大折扣。

机械化第4军在顺利完成合围第6集团军的任务后转入坦克第5集团军,在强攻下奇尔斯卡亚桥头堡的过程中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尽管如此,该军的77辆坦克还是在12月15日夺回了上库姆斯基。为了表彰其英勇表现,12月18日,机械化第4军荣升为近卫机械化第3军。四天后该军撤出战场,编入方面军预备队进行补充,而后与坦克第13军一同被编入第51集团军。1943年7月该军作为草原方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库尔茨克战役,1944年6月作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巴格拉季昂”攻势,1945年又参加了苏联红军在远东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战后该军先后改编为近卫机械化步兵第3师和近卫摩托化步兵第47师,1959年在远东解散。

坦克第13军

这支短命的坦克军1942年4月组建于斯大林格勒。成立之初,该军下辖坦克第65、85、88旅和机械化步兵第20旅,其中第65旅装备有42辆KV-1型坦克,其余两个旅则装备T-34坦克和T-60、T-70一类的轻型坦克。在惨烈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其下辖的3个坦克旅很快便损失殆尽,相继被其他部队换下。7月21日,坦克第13军的构成已经变为坦克第163、166、169旅和机械化步兵第20旅。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该军再次受到重创,8月4日,所有部队都被替换为近卫坦克第6旅、坦克第13和第254旅、机械化步兵第38旅。9月2日,坦克第56旅作为增援部队加入该军;9月7日,近卫坦克第6旅被坦克第39旅换下。截至11月1日,该军仅剩坦克第13旅未被更换,另辖机械化第17、62旅。虽然该军从编制上来讲已经完全是机械化军的水平,但是11月20日至12月31日的绝大部分官方文件和后来苏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仍称之为坦克第13军(因此笔者也沿用了“坦克第13军”的称呼)。1943年1月9日,坦克第13军被改编为近卫机械化第4军。战后改编为近卫机械化第4师、第4近卫摩托化步兵师。

坦克第7军

坦克第7军组建于1942年5月,7月5日编入坦克第5集团军,参加了沃罗涅日一带的反击战,月底撤回布良斯克方面军后方地域整编。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该军又参加了数次成效不大的反击战,此时仍下辖近卫坦克第3旅,坦克第62、87旅和摩托化步兵第7旅。11月末至12月中旬,坦克第7军作为突击第5集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奇尔河一线的战斗,在近卫第2集团军开赴前线时被编入该集团军,在近卫步兵第1军的协同下参加了对科捷利尼科沃和罗斯托夫方向的总攻,12月29日因战功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3军并获得了“科捷利尼科沃军”荣誉称号。

步兵第91师

步兵第91师1939年成立于西伯利亚军区的阿钦斯克(Achinsk),战争爆发时隶属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第24集团军步兵第52军,1941年7月转入西方面军的第19集团军,同年10月在维亚济马包围圈覆灭并于年底正式解散;1941年12月5日重建,隶属于北高加索方面军第51集团军,1942年7月转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3年2月转入乌克兰第4方面军,1944年6月划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1945年4月成为库尔兰集群的一部分,1943年10月获得“梅利托波尔”(Melitopol)的荣誉称号。

步兵第38师

步兵第38师1919年成立于北高加索军区的罗斯托夫,战争爆发时隶属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第19集团军,部署于基辅特别军区。1941年7月转入第16集团军,同年9月部署在亚尔采沃(Yartsevo),次月被划入第20集团军,随后在维亚济马口袋彻底覆灭,年底正式解散。1942年1月该军在中亚军区重建,1943年1月3日在斯大林格勒军区重编为近卫步兵第73师,1943年9月配属给第40集团军,随后转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27集团军。1944年2月又转入乌克兰第2方面军,1945年2月成为该方面军下辖的独立师,获得“顿河”荣誉称号。“冬季风暴”行动期间该师的指挥官是波克诺维奇·萨菲乌林(Ganiy Bekonovich Safiulin)上校。

步兵第126师

步兵第126师1941年9月1日组建于远东军区的沃洛希尔维(Voroschilv)。1942年7月26日编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4集团军,1942年12月划入第51集团军,1943年4月转入突击第5集团军,1943年9月编入第51集团军旗下的步兵第54军。1944年1月该军划入乌克兰第4方面军,1944年5月被分配给近卫第2集团军,同月转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1944年8月进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1945年1月加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旗下的第43集团军。

步兵第302师

步兵第302师1942年3月31日由克里米亚方面军第44集团军的山地步兵第302师改编而成。1942年5月该军被划入北高加索方面军,1942年7月加入第51集团军,1943年7月加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两个月后被分配至近卫第2集团军,1943年10月20日被编入乌克兰第4方面军,1944年1月加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第47集团军,1944年3月转入第60集团军,战争结束前夕成为该集团军的独立师。战争期间,该师先后获得“捷尔诺波尔”(Tarnopol)、“利沃夫”(Lvov)、“登比察”(Debica)和“克拉克夫”(Krakow)荣誉称号。

步兵第87师

步兵第87师1944年6月22日组建于基辅特别军区,被划入第5集团军,1941年8月转入第57集团军,1941年9月18日在基辅包围圈覆灭。1941年11月4日在库尔斯克地区重建,前身是第3空降军,随后被划分至西南方面军的第40集团军,1942年1月19日被改编为近卫步兵第13师。1942年3月8日在远东方面军重建,1942年8月被先后配属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21集团军和第62集团军。1942年12月8日该师被划入突击第5集团军,随后调入第51集团军,下辖的步兵第1378团被派往上库姆斯基驻守,完成阻击任务后该师返回了突击第5集团军。1943年9月该师被收作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次月再次配属至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第51集团军,1944年4月划入近卫第2集团军,1944年6月加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最后在库尔兰半岛迎来了战争的结束。

坦克第85旅

坦克第85旅1942年2月组建于斯大林格勒,最初下辖坦克第95、199营和摩托化步兵第85营,同年4月配属给坦克第13军,在夏季的战斗中损失殆尽。后和坦克第13军残部一道撤入伏尔加军区整补,重建工作从1942年7月持续到11月,随后参加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反攻。该旅在12月上旬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后被调入坦克第13军,月底调入预备队整补,次年1月改编为独立坦克第85团。

独立坦克第55团

1942年9月,苏军开始建立独立坦克团,每个团下辖2个中型坦克连和1个轻型坦克连,共装备T-34坦克23辆、T-70坦克16辆,全团人员339人。坦克第55团前身是1942年5月在克里米亚半岛全军覆没的坦克第55旅,同年5—6月该旅在斯大林格勒重建,7月配属给坦克第28军,参加斯大林格勒以西的防御战,9月下旬残部撤入伏尔加军区,1942年10月重建为坦克第55团,阿斯拉诺夫中校任团长。

坦克第158团

坦克第158团1942年4月组建于莫斯科军区,成立时下辖坦克第348、349营和摩托化步兵第158营。同年6月中旬调往西南战线,配属给坦克第13军。7月初,该旅重新装备了40辆KV-1型坦克,成为独立坦克旅配属给坦克第1军。7月至9月间又被多次配属给坦克第22军。直到9月底,坦克已消耗殆尽的坦克第158旅才被调入伏尔加军区,重建为坦克第158团并配属给机械化第4军。

坦克第13旅

坦克第13旅 1942年7月下旬重建于斯大林格勒,最初下辖坦克第88营、89营和摩托化步兵第13旅。同年9月配属给坦克第13军,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1月从该军调离。2月荣获“近卫”称号,改编为近卫坦克第32旅。

喷火坦克第235旅

作为红军在二战期间组建的唯一一支喷火坦克部队,喷火坦克第235旅于1942年9月组建于莫斯科军区,组建之初辖有第506、508、509三个喷火坦克营(每营装备坦克21辆)和摩托化步兵第235营。组建完毕后于10月下旬被送到斯大林格勒地域,在战斗中各营常被分配到不同的步兵部队执行任务,直至1942年底仍部分装备KV-1坦克。1943年1月,该旅参加了粉碎第6集团军的最后战斗,随后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31旅。

坦克第254旅

坦克第254旅1942年7月组建于莫斯科军区,最初下辖坦克第655、656营和摩托化步兵第194营。成军后立即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短暂配属给坦克第2和第13军。在1942年秋天和初冬的大部时间里,该旅都被单独配属给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各军支援步兵战斗。1943年的头两个月,坦克第254旅参加了粉碎斯大林格勒德军的战斗,同年4月调回伏尔加军区,从那时起至1944年11月,该旅辗转各军区承担训练任务,最后在莫斯科军区解散。

德军第6装甲师编制,1942年10月

独立坦克第21团

独立坦克第21团1942年3月在莫斯科军区重建,最初下辖坦克第12营、第21营和摩托化步兵第21营,同年6月至11月在加里宁方面军和第41集团军地域内作战。1942年11月解散,基干部分被用来组建独立坦克第21团,配属给近卫机械化第2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