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兵种的诞生
沙皇俄国远程航空兵的设立和发展
自从莱特兄弟在1903年驾驶首架飞机升空后,各国纷纷对航空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俄国也不例外。此时的俄国有大小15个工厂与作坊从事飞机生产,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莫斯科的“杜克斯”自行车厂,以及位于圣彼得堡的谢季宁工厂、列别杰夫工厂和波罗的海车辆工厂。
1911年,来自基辅的年轻人西科尔斯基开始设计大型飞机。最初他计划装有2台发动机,之后为了获得更大的起飞载荷,改为装载4台发动机。1912年11月,他的作品终于问市,被命名“伟大”号。飞机重达4545公斤,翼展28米,装有4台100马力4缸水冷“百眼巨人”发动机。1913年5月13日(5月26日),在西科尔斯基的驾驶下,这架大型飞机经过700米滑跑后腾空而起。此前,很多航空专家都认为这次飞行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当时的航空技术,沉重的发动机和薄弱的机身机构使得多发大型飞机的飞行在技术上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这一天,西科尔斯基让这些专家们大跌眼镜。这架4发飞机不仅爬升到了122米的高度,而且最大时速达到了104公里/小时。试飞成功后,飞机被官方正式命名为“俄罗斯勇士”号。这个名称很有气势,毕竟它是第一架拥有封闭驾驶舱和客舱的飞机。该机最多可以容纳16名乘客,机舱里摆放着藤椅,还有供暖装置,更奢华的是在舱室后面还有1间卧室和1间带全套梳洗设备的盥洗室!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6月10日(6月23日),这架飞机停在地面时被一架出事故的莫拉纳-索尔尼埃单座飞机里飞出的发动机砸得面目全非。
“俄罗斯勇士”号飞机
不过大师对此倒并不气馁,在“俄罗斯勇士”号的基础上,西科尔斯基于1913年年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俄国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伊里亚·穆罗梅茨”。这是俄罗斯勇士歌中的主人公俄罗斯大地卫士的名字。
飞机设计大师西科尔斯基
1943年,福特与西科尔斯基在VS-300直升机旁
提及俄罗斯远程航空兵的诞生,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Сикорский),远程航空兵的诞生与其密不可分。
西科尔斯基是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他出生于俄国,后加入美国国籍。他一生为世界航空做出了相当多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1889年5月25日,西科尔斯基生于俄国的基辅(现为乌克兰首都)。1908年,他毕业于基辅工业学院,之后开始研制直升机。研究失败后,他转而研制C-1至C-6型固定翼飞机。1913年,西科尔斯基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四发动机飞机“俄罗斯勇士”号,一战爆发后将其改装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轰炸机,命名为“伊里亚·穆罗梅茨”(Илья Муроме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科尔斯基的飞机被俄罗斯军队当作轰炸机使用,西科尔斯基被授予圣弗拉基米尔十字勋章。同时,他还设计了C-16歼击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俄罗斯内战期间,西科尔斯基曾经在驻俄国的法国部队里做过工程师。内战停火后,由于在已经被战争严重破坏的欧洲,特别是俄罗斯看不到飞行的希望,西科尔斯基于1919年移居美国。1928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并于次年组建了西科尔斯基飞机公司,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和水陆两用飞机。1929年该公司研制成功的S-38成为美国早期的民航飞机,之后于1935年研制成功S-42水上飞机,飞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20世纪30年代后期,西科尔斯基转而研制直升机。1939年9月14日,他亲自驾驶自己研制的VS-300直升机试飞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为美国的直升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0年年底,美国陆军决定大量购买VS-300的改进型VS-316,军队编号为R-4。第一架R-4直升机于1942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使用。以后,西科尔斯基在R-4的基础上,又发展了R-5和R-6型直升机。20世纪50年代之后该公司先后设计出S-51、S-55、S-56、S-61、S-64、S-65型等直升机,其中S-61在1967年首次飞越大西洋,而S-65则在1970年首次飞越太平洋。至于西科尔斯基本人最后设计的直升机则是S-58型。
1972年10月26日,西科尔斯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伊伊顿市逝世。他对航空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一生中也获得过多种荣誉称号。
航空大师西科尔斯基
大型远程飞机的出现为远程航空兵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俄陆军部都十分欣赏“伊里亚·穆罗梅茨”这型飞机,遂于9月份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仅有的4架该型飞机全部投入作战使用。据此,1914年12月10日(12月23日),沙俄政府军事部成立了“飞船中队”(Эскадравоздушных кораблей ЭВК,即航空中队),同时任命波罗的海车辆工厂厂长希德洛夫斯基(М.В.Шидловский)为中队长,主管“飞船中队”的各项工作。世界上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诞生了!从此之后,俄罗斯远程航空兵开始了她漫长的历史征程,而这一天也成了她的建军纪念日!当时,俄国军方给航空队的任务是:炸毁敌军的防御工事,破坏铁路交通线,袭击敌军后备队,消灭敌方空中的气球并进行空中侦察。
米哈伊尔·弗拉迪米罗维奇·希德洛夫斯基
这架被称作“伊利亚·穆罗梅茨”的轰炸机装有四台发动机,单台功率100-120马力,翼展38米,机长17.50米,最大起飞重量7吨,最大平飞速度137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000米,航程540公里。飞机装有8挺机枪,最多可载弹800公斤,机身内部有箱型炸弹架,且首次采用电动投弹器、轰炸瞄准具、驾驶和领航仪表等一些当时很先进的轰炸/导航设备。
“伊利亚·穆罗梅茨”机型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轰炸机。一战初期,大部分交战国家执行空中轰炸任务的飞机大多都是将侦察机或者水上飞机改装后作为轰炸用途,这些飞机普遍存在载弹量小、航程短、投弹精度差等缺点。俄国人在重型轰炸机方面却开了先河。在航空炸弹方面,当时俄国的奥拉诺夫斯基设计了5普特(1普特等于16.38公斤)的杀伤炸弹和25普特的爆破炸弹。
“伊利亚·穆罗梅茨”型轰炸机三视线图
1915年1月,所有该型飞机全部进驻在华沙附近的雅布隆纳机场,这里距离前线只有40公里。2月15日,1架“伊里亚·穆罗梅茨”飞机首次袭击了德国本土,投掷了272公斤炸弹。此后这种大型轰炸机经常执行深入敌方纵深100多公里的战役战术轰炸任务。同年3月6日,飞船中队的格奥尔基·戈尔什科夫中尉和亚历山大·布罗多梅奇各驾驶一架该型飞机对波兰威廉贝格车站进行了轰炸,在世界轰炸航空兵战史上创造了第一次编队轰炸的战例。8月,该机又创造了世界航空轰炸史上第一次夜间轰炸的战例。这一年,该中队共出动100多架次,投弹20吨。到了1916年秋天,俄军飞船中队已经拥有20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和40架其他飞机。
从1915年开始,俄国主要生产“伊利亚·穆罗梅茨”Д-7型(机组成员7人);1916年开始生产Г-1和Г-2型;1917年开始生产Г-3型。其中Г-2型中的1架名为“基辅”号的飞机在机长巴申科的指挥下创造了爬升5200米的记录,它在战争中出动大约30架次,这架飞机还在内战中被使用。
尽管飞机频频出动,但这型重型轰炸机的作战损失却很少,原因在于该型轰炸机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编队队形来防御德军的进攻,再加上它强大的自卫火力,直到战争结束只损失了2架飞机,其中1架成功迫降,另一架在迫降之前还用机枪击落了3架德军战斗机,可谓是顽强作战的典范。
不过在作战之外,造成的其他损失却不小。例如1916年4月,7架德国飞机对机场进行了袭击,导致4架飞机受损。而最大的损失则来自于技术问题以及各种事故,为此损失了20多架飞机。
“伊利亚·穆罗梅茨”型轰炸机
至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退出大战为止,俄军使用这型飞机共执行过422次作战任务,投弹2000余枚共65吨。在一战中,沙俄共生产了60架该型飞机,在作战中击落和击毁敌机12架。从1914年到1918年,俄国共制造了73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其中有一部分为双发动机的型号,还有一部分飞机安装了浮筒,成为水上重型轰炸机。
不过从整个一战航空兵的运用来看,当时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空中侦察、校正炮兵射击和通信联络。据统计,俄军航空兵在一战中共战斗出动31162架次,其中空中侦察行动占了90%。此时,对陆军部队的航空火力支援和对战役、战略后方目标的突击尚未广泛实施。相对而言,轰炸机只是偶然出动,还不能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一战时期,苏联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已经开始对投弹理论进行研究。1915年,他首次以公开演讲阐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1916年发表了《飞机投弹学》这一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探讨了许多极为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无气流地区和有气流地区的炸弹弹道学;空气稀薄度对炸弹飞行的影响、平飞投弹的弹道和射程大小等;而且,他还探讨了轰炸瞄准的理论,研究了在有风条件下轰炸活动目标的一些条件。他的这些理论对于进一步改善轰炸机部队作战能力、制造各种新式航空炸弹和各种瞄准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保存在俄罗斯空军博物馆的“伊利亚·穆罗梅茨”型轰炸机复制品
前文提到的该型飞机创下过爬升5200米的纪录,便不得不提及一位人物——约瑟夫·斯坦尼斯拉沃维奇·巴申科(Иосиф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Башко)。他出生于1888年12月27日,病故于1946年5月31日。
巴申科出生在拉脱维亚,毕业于尼古拉耶夫工程学校。1914年10月,他以副驾驶身份参战,在战争中军衔晋升到了中校。1917年1月,他驾驶飞机创造了升限5200米的记录。十月革命之后,他志愿加入红军,依旧驾驶“基辅”号。
在1918年2月德军入侵乌克兰时,他驾驶的飞机正在斯特潘科沃机场。他立刻驾驶该飞机飞到空中,脱离了德军的视线。然而很不幸的是,由于下雪、多云等恶劣天气,不久飞机机翼开始结冰,使得他不得不驾驶飞机迫降。德军俘虏了他和他的飞机,并希望他尽快修复飞机。他假装答应,同时积极筹划着逃脱行动。5月23日夜间,天空细雨霏霏,德军哨兵也放松了警惕。他立刻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发动机,驾驶飞机朝着莫斯科方向飞去。5小时的飞行后,由于缺乏燃料,飞机在尤赫诺夫附近降落,他和机上的另外3人被护送到了莫斯科。几天后,这架飞机经修复后加入了红军的重型轰炸机大队。
苏联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
1918年7月23日,巴申科成为重型轰炸机大队长,1921年5月,巴申科从红军中退役,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拉脱维亚,随后加入了拉脱维亚空军。1938年2月18日他成为拉脱维亚空军司令,1940年5月10日晋升为空军少将。同年6月,苏军根据《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进驻拉脱维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7月21日,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8月5日被并入苏联。而曾经的空军司令也在同年8月13日“因病”退役。1943年,他在一场空中事故中眼睛受伤,几年后不幸去世。
1939年,他在拉脱维亚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在地面敌军的上空》,叙述了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不过没有在俄国出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