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阜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阜(左阝,墙上供上下的脚窝),从倒人,会人从高处坠落之意。金文将人改为一头捆缚的猪,并且下边另加土,表示猪从高处坠落到地上。小篆承接金文,将捆缚的猪改为(猪坠落),或省去土,只从阜、从,含义相同。如今简化作“坠”与“队”。

《说文·阜部》:“队,从高队(坠)也。从阜,声。”

“队”的本义是坠落,念zhuì。《荀子·天论篇》:“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这是说:星辰坠落,树木鸣叫,国人都感到恐惧。

由坠落又引申为丧失。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俾队其师。”意思是:使他们丧失军队。又如《国语·楚语下》:“自先王莫队其国。”这是说:从先王开始,没有一个人是丧失自己的国家的。

后来“队”字被假借为军队之义,所以又在“队”字之下增加个“土”字,表示掉到地面上,这就产生了一个上声(队)下形(土)的新形声字“墜(坠)”了。自此以后,“队”、“坠”二字有了明确分工:“队”当队伍讲;“坠”当坠落讲。

当队伍讲的“队”念duì。用作名词,借用以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编制单位或群体。如词语“连队”,“车队”,“乐队”,“舰队”等。

“队”又引申指成群的东西。如明代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有牧童二人,引余循崖东转,复入一石队中。”这里的“石队”,就是指石堆。“队”又引申泛指行列。如“队列”、“队形”、“排队”、“纵队”等。

“队”又用作量词,用于成列的人或物。如“一队队骡子”、“一队学生”、“一队人马”,等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阳”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太阳升到了祭神的石桌上方。金文加“彡”表示阳光。后来又加上了“阜”(土山)旁,表示太阳从山上升起。

《说文·阜部》:“阳,高、明也。从阜,昜声。”(阳,山丘高耸;明高。从阜,昜声。)

“阳”的本义是山南面或水北面,即向阳面。《诗经·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这里的“殷”是指雷的声音,“阳”指向阳面。这句诗意思是: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向阳面震撼。

“阳”引申为太阳。如《诗经·小雅·湛露》:“匪阳不晞(xī)。”“匪”通“非”,指不是;“晞”指晒干。这句诗意思是说:不是太阳就晒不干。又如《孟子·滕文公上》:“秋阳以暴(pù)之。”这里的“秋阳”,实际是指夏天的太阳;“暴”同“曝”,指曝晒。这句话意思是:曾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

由太阳又引申为温暖、明亮。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这里的“仓庚”指黄莺。这句话是说:春日温暖,黄莺鸣叫。这首诗里还有“载玄载黄,我朱孔阳”的诗句,意思是:(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朱红色格外明亮。

“阳”又指物体的正面、前面。如清代顾炎武《日知录·钱面》上说:“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

“阳”还表示男性生殖器。如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东洋记》上说:“其国男子年五十余,阳多痿。”

“阳”在古代也通“佯”,指假装。如《汉书·高帝纪》:“阳尊怀王为义帝。”这是说:假装推尊怀王为义帝。

甲骨文

古文

小篆

小篆

楷书

“阱”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下边是陷坑,上边是只鹿,会捕兽的陷坑之意。古文是井中有水之形。小篆从阜(左阝,表升降)从井会意,井也兼表声;异体从穴。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阱”、“汫”、“穽”。如今规范化用“阱”。

《说文·阜部》:“阱,陷也。从阜,从井,井亦声。”(阱,陷阱。由阜、由井会意,井也表声。)

“阱”的本义是防御或捕捉野兽的陷坑。如《后汉书·赵壹传》:“毕网在上,机阱在下。”这里的“毕”指长柄网。这是说:上面有网,下面有陷阱。

由陷阱又引申为害人的圈套。如《韩非子》:“智虑不足以避阱井之陷,又妄非有术之士。”这是说:智慧谋略不足以避得开圈套的陷害,又妄意非议有道术的人。

“阱”用作动词,指设陷阱捕兽。如《明清史资料丙编》上说:“釜兵阱兽。”这里的“阱兽”,就是指设置陷阱来捕兽。

“阱”又引申指拘囚人的地方。如词语“阱房”指牢房,“阱室”指地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降”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会从高处沿脚窝下来之意。金文大同。小篆整齐化。楷书写作“降”。

《说文·阜部》:“降,下也。从阜,夅声。”(降,下降。从阜,夅声。)

“降”(jiàng)的本义是从高处走下来。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降一级而辞焉。”这个“降一级”不是指降低一等,而是指走下一层台阶。这句话意思是:走下一层台阶而辞别。

由此引申为降落、下。《荀子·议兵》:“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这是说:像下了一场及时雨,没有一个人是不高兴的。

从降落的意义,又引申为降生。如屈原《离骚》:“惟庚寅吾以降。”这是说: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降生了。又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我劝造物主重新振作精神,不受规矩束缚降生各种人才。

“降”又引申指帝王的女儿下嫁。如《旧唐书》上说:“秋七月丁亥,诏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降。”这里的“出降”,就是下嫁的意思。

“降”是个多音字。除了念jiàng,还念xiáng。如《左传·庄公八年》:“降于齐师。”这是说:向齐军投降。使别人投降,也就是治服了别人,所以“降”又引申为“降服”。如成语“降龙伏虎”,指降服了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金文

小篆

楷书

“限”是个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艮 (人扭头看),从阜(左阝,表示山),会视线被山阻隔之意,艮也兼表声。小篆整齐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限”。

《说文·阜部》:“限,阻也。一曰门榍。从阜,艮声。”(限,阻隔。另一义说,是门栏。从阜,艮声。)

“限”的本义是阻隔。如《战国策·秦策一》:“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也就是说:南面被巫山和黔中所阻隔。

由阻隔又引申为限制。杜甫《别赞上人》:“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意思是:自己像天空飘动的浮云一样,怎么能限制于南或北呢?

由限制之义又引申为界限。如谢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诗》:“东限琅琊。”这是说:东面以琅琊(地名)为界限。

“限”又引申指门槛。如孟郊《征妇怨》:“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这说是:渔阳虽在千里之外,但就像中门的门槛那样近。又如成语“户限为穿”,“户限”指门槛,“为”是被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门槛都被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阜(左阝,上下的脚窝),从步(脚尖朝上的两只脚),会由下往上走之意。金文大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陟”。

《说文·阜部》:“陟,登也。从阜,从步。”(陟,登升。由阜、由步会意。)

“陟”的本义是上升、登高。《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玄黄”的意思是生病。这句话的意思是:登上那个高冈,我的骏马病了。

“陟”又引申为登程、走。《尚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这是说:如果要升到高处,必须从低处开始;如果要走到远处,必须从近处开始。

“陟”由登高又引申为提拔、进用。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陟罚臧否。”这里的“臧”是指好人;“否”是指坏人。这句话意思是:提拔好人,惩罚坏人。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陵”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地穴上的覆庐形,下边是表示人从地穴中登上来;或在人旁加出阜(左阝,上下地穴的脚窝),以强调升登之意。金文另加出脚;或另加出阜(左阝),也是为了突出登上来之意。小篆只留下庐和足;或另加义符阜(左阝)。隶变后楷书写作陵。

《说文·阜部》:“陵,大阜也。从阜,夌声。”(陵,大土山。从阜,夌声。)

“陵”的本义是登上。如《左传》:“齐侯亲鼓,士陵城。”这是说:齐侯亲自擂鼓指挥,士兵登上了敌城。又如张衡《西京赋》:“陵重巘(yǎn),猎昆駼(tú)。”“巘”指山,“昆駼”是一种像马一样的野兽。这句话意思是:登上重山,猎取昆駼。

由登上引申为凌驾在上。《管子》:“贱不逾贵,少不陵长。”这是说:卑贱的不能逾越尊贵的,年少的不能凌驾于年长的之上。

又引申为侵犯、欺压。《礼记》:“在上位,不陵下。”这是说:身居上位的人,不欺压下位的人。

“陵”用作名词,由登上又引申为大土山。如《诗经·小雅·天保》:“如冈如陵。”意思是:像高冈又像大土山。

因为陵墓像大土山的形状,所以“陵”又可以引申指陵墓。如《晋书·琅邪悼王焕传》:“营起陵园。”就是修造筑起墓地的意思。又如“十三陵”、“中山陵”、“皇陵”,这些词语中的“陵”都是表示墓地。

要注意:古代“山”、“岭”、“陵”、“丘”四个字的含义是有所区别的。“山”是指石头大山,“岭”是小而尖的山,“陵”是大土山,“丘”是夹在大山中间的小土山。

金文

古玺文

小篆

楷书

“隙”本是个象形字。金文像墙缝中透出光亮形,表示这里有缝孔。小篆另加义符“阜”(左阝,壁上脚窝),以强调为壁缝。隶变后楷书写作“隙”,成了从阜从会意,也兼表声。是“”的加旁分化字。

《说文·阜部》:“隙,壁际孔也。从阜,从亦声。”(隙,墙壁交会之处的孔穴。由阜、由会意。也表声。)

“隙”的本义为墙缝、裂缝。《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这是说:蠹虫多了树木就会折断,缝隙大了墙壁就会倒塌。

因为墙缝两边的墙壁是很接近的,所以“隙”又引申为接近。如《汉书·地理志》上说:“北隙乌丸、夫余。”这是说:北面接近乌丸和夫余这两个民族。

由缝又可以引申为洞。如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石隙低而隘。”这是说:石洞既矮又狭小。

“隙”又引申泛指空地。如《左传·哀公十二年》:“宋、郑之间有隙地焉。”这是说:宋国和郑国之间有空闲的地方。

“隙”还可以表示空暇时间。如《汉书·刑法志》:“皆于农隙以讲事焉。”这是说:都在农闲之时搞军事训练。又如北宋苏轼《教战守》:“秋冬之隙。”意思是:秋天和冬天的空暇时间。

由空隙又引申指可利用的空子、机会、漏洞。曹植《谏伐辽东表》:“东有待衅之吴,西有伺隙之蜀。”这是说:东面有等待寻衅的孙吴,西面有窥探机会的蜀汉。又如成语“无隙可乘”,“隙”指空子,“乘”指利用。这个成语意思是:没有空子可以利用。

“隙”又引申指不周密、有缺陷。如《孙子》:“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意思是:辅佐周到,国家就一定能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一定会衰弱。

“隙”还可以表示感情上的裂痕、隔阂、怨恨。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这是说:(范睢)和武安君白起有了怨恨,扬言要杀了他。

小篆

楷书

“际”是个形声字。小篆从阜(左阝,表示墙),祭声。如今简化作“际”。

《说文·阜部》:“际,壁会也。从阜,祭声。”(际,两版墙壁相会合的缝。从阜,祭声。)

“际”的本义是两墙相交处的缝。引申泛指合缝的地方,缝隙。如《后汉书·张衡传》:“覆盖周密无际。”意思是:覆盖周密没有缝隙。

又引申指边界、边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是说:它含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又如成语“漫无边际”,“边际”即指边界。这个成语原义是水过满而向外流。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由两墙相合,又引申指中间、里边。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里的“南野际”是指南野里。这两句诗意思是: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不再做官,回乡过田园生活。

由交界引申,用作动词,又指交会、交接。如《易·泰》:“天地际也。”意思是:天和地交接。

又引申指适逢、恰遇。如成语“风云际会”,“际会”是指恰好遇合。这个成语意思是:风和云恰好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际”还表时间,相当于时候、时刻。如说:“正当入眠之际,雷声把我震醒了。”

现在我们常听到“人际”一词,这里的“际”是之间的意思。“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篆

楷书

“除”是个形声字。从小篆的形体来看,从阜(左 阝),余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除”。

《说文·阜部》:“除,殿陛也。从阜,余声。”(除,宫殿的台阶。从阜,余声。)

“除”的本义是宫殿的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这是说:赵王亲自打扫宫殿的台阶来迎接(信陵君)。我们现在称打扫卫生为“大扫除”,就来源于这里。又如明代朱柏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意思是:一清早就要起床,洒扫庭院台阶。

台阶是让人走的。人在拾级而上时,意味着旧的一级过去,迎来新的一级。所以“除”又有除旧更新的意思。《左传·昭公十七年》有句话:“彗所以除旧布新也。”意思是说:笤帚是扫除尘土、带来清洁的东西。“除旧布新”就是革除、更新的意思。

“除”还表示过去、尽。如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意思是: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就过去了。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叫“除日”。大年夜叫“除夕”,也叫“除夜”。“除日”、“除夕”的意思是:过了这一天、这一夜,旧岁除去,新春到来。我国自古有“守岁”的习俗。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意思是,到除夕夜通宵不睡,这就叫守岁。

古代拜官及授予新的官职,也叫“除”。《汉书·景帝纪》颜师古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这是说:凡说“除”,就是说卸掉旧官职而担任新官职。

“除”又引申指去掉、清除。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上说:“兴利除弊。”意思是:兴起有利的措施,去掉有弊的措施。

小篆

楷书

“隅”是个形声字。小篆从阜(左阝,墙窝),禺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隅”。

《说文·阜部》:“隅,陬也。从阜,禺声。”(隅,山色。从阜,禺声。)

“隅”的本义是墙的弯曲边角处,泛指角落。如《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这句话是说:文静的女子真美好,在城角落里等着我。又如成语“向隅而泣”,“向”指对着,“隅”指角落。这个成语意思是:面对着墙脚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地哭泣。

“隅”又引申指山角。《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隅。”这里的“绵蛮”是指鸟叫声,“丘”是指土山,“隅”是指山角。这两句诗意思是:黄鸟鸣叫着,落在山角下。

“隅”又引申泛指边、旁。《管子》:“执烛隅坐。”意思是:拿着火烛在一边坐着。又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东边,东边是日出的地方,所以指代早晨;“桑榆”指桑树榆树,因为太阳落山时夕光照在桑树榆树上,所以“桑榆”指代西边,也指代傍晚。这句话意思是:早晨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是傍晚时去努力也不晚。比喻人青春虽然已经逝去,晚年努力也还是来得及的。与此相关的成语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是在东边失去了一些东西,又在西边得到了一些东西。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陶”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阜(左阝,土堆)从上下二人,会人登上窑包之意。金文另加二土,强调是土堆成的窑包。小篆改为从阜从匋(人制作陶器)会意,匋也兼表声。是“尧”的同源字,是“匋”的加旁分化字。

《说文·阜部》:“陶,再成丘也,在济阴。从阜,匋声。《夏书》曰:‘东至于陶丘。’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陶,像叠着两双盂的山丘,在济阴郡。从阜,匋声。《夏画》说:“东边到达陶丘。”陶丘那儿有尧城,是尧曾经居住的地方,所以尧又号称陶唐氏。)“丘”,即人筑的烧制陶器的窑包,也就是“陶丘”,也叫“尧丘”。所以“陶”就是“尧”。尧居于济阴陶丘,并以之为号,可见当时制陶业很发达。陶器是用黏土或加石英等烧制成的器物,气孔比炻器和瓷器稍大,质地也较松软,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

“陶”的本义是烧制陶器的窑包,念yáo。

“陶”也用作上古人名,指皋陶,传说是虞舜的臣子,掌管刑狱。

“陶”是个多音字,除了念yáo,也念táo,是现在常用的读音。引申指烧制瓦器。《孟子·告子下》:“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这是说: 拥有万户人家的国家,只有一个人烧制瓦器,这成么?

“陶”用作名词,指烧制而成的瓦器。如“黑陶”,“彩陶”,“陶俑”。“陶”用作形容词,指用陶土做的。如成语“陶犬瓦鸡”,意思是: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由烧制陶器,又引申比喻安排、造就、培养。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意思是:安排文章的思路,贵在凝神专注。又如《宋书》:“化之所陶者广。”这是说:教化而造就的人才很多。

现在我们常用“陶冶”一词。“陶冶”的本义是指烧制陶器或冶炼金属,后来多用来指怡情养性。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这是说:至于用文章来怡情养性、婉言劝谏,体验文章的味道,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陶”还可以表示快乐。《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陶斯咏。”这是说:人碰上喜事就会快乐,快乐就会忍不住咏唱。又如常见词语“乐陶陶”,形容人快乐陶醉的样子。

“陶”也用作姓。如“陶渊明”,“陶铸”,“陶行知”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邦”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从田,上有植树,会植树为界之意。后分化为两个字。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另加义符“邑”(右阝,城邑),以突出封国之义。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邦”。

《说文·邑部》:“邦,国也。从邑,丰声。”(邦,诸侯封国之称。从邑,丰声。)

“邦”的本义是古代诸侯封国。《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这里的“王”是指管辖统治。这句话意思是:统治这个大国。

由此引申泛指国家。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安定。又如说:“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有一个常见词语叫“乌托邦”,是Utopia的译名。本义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在中文翻译中,“乌”指没有,“托”指寄托,“邦”指国家,“乌托邦”就是指没有寄托的国家,也就是空想的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故事,航海家在乌托邦看到的是那里财产公有,人民平等,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这部书表达了作家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乌托邦”这个词现在常用来形容不可能完成的理想或事情。

“邦”作为动词,指分封。如柳宗元《封建论》:“邦群后。”这里的“后”指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分封了许多诸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郭”字本为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城,有相对的两座城楼之形。金文承接甲骨文。小篆的形体在右边增加了“邑”。隶变后楷书写作“郭”。

《说文》:“郭,齐之郭氏虚。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以亡国也。”

“郭”的本义是外城,古时在城墙外围加筑的城墙。《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这是说: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却不能取胜。又如《乐府诗集·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意思是:爹娘听说女儿归来了,相互扶持着出到城外去迎接。

古代的“城”与“郭”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分开说,那么“城”是指内城,“郭”是指外城;“城郭”作为一个词使用时,那就是泛指城。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这里的“城郭”就泛指城。

“郭”又引申为物体的四周或外壳。如《汉书·食货志下》:“肉好(hào)皆有周郭。”这里的“肉”指钱边;“好”指钱孔。这是说:钱的边和孔都有个边界。此义后来用“廓”表示。

“郭”又引申为扩张、扩大。如词语“郭胸”指扩胸。

“郭”又通“椁”,指外棺。汉代《楚相孙叔敖碑》:“病甚,临卒,将无棺郭。”这是说:病得厉害,快死时,却没有内棺和外棺可以埋葬。

“郭”又用作姓。如“郭象”,“郭子仪”,“郭守敬”、“郭沫若”等。郭沫若,四川省乐山人,是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著有《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许多著作,影响深远。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鄙”是个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会郊野收藏谷物之处之义。金文大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鄙”。《说文·邑部》:“鄙,五为鄙。从邑,啚声。”(鄙,五百家叫鄙。从邑,啚声。)

“鄙”的本义是郊野收藏谷物的地方。引申指边邑、边远的地方。《春秋·庄公十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这是说:冬季,齐国、宋国、陈国人攻打我们西边的城镇。

“鄙”又特指周代居民组织单位。《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可见“鄙”是指五百家左右的居民组织单位。

“鄙”又引申指小邑。《周书·职方》:“辩其邦国都鄙之数。”意思是:计算出那邦国、都城、小邑的数目。

“鄙”还表示庸俗、粗陋、见识浅。《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是说:统治者(肉食者)见识短浅,不能考虑得长远。又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人贱物亦鄙。”意思是:人低贱,东西也粗陋。

“鄙”又引申指闭塞、固陋不通。《汉书·叔孙通传》:“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这是说:你真是个闭塞的儒生,不通时势的变化。

“鄙”又引申指轻蔑、看不起。《左传·宣公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这是说,路过我们国家,却不通知我们借道,这是看不起我们,这样看不起我们,等于叫我们亡国。如今我们常用的词语如“鄙弃”、“鄙夷”、“鄙薄”等,其中的“鄙”都是此义。

“鄙”还用作谦辞。如词语“鄙文”、“鄙见”、“鄙人”、“鄙意”等。

邻居

小篆

楷书

“邻”是个形声字。小篆从邑(右阝),粦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鄰”。如今皆简化作“邻”。

《说文》:“邻,五家为邻也。从阝,令声。”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

“邻”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是说:(周朝户籍编制)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后来以十家为一邻。“邻”是古代最小的聚居点。

“邻”又引申为住处相连、接近的人家。如《墨子·公输》:“邻有短褐。”这里的“邻”指邻家,“短褐”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这句话意思是:邻家有粗布上衣。又如唐代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又引申泛指相连的、邻近的。如:“邻敌”指邻近的敌国;“邻境”指地域相接;“邻村”指邻近的村舍,等等。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个成语叫“以邻为壑”。“邻”指邻国,“壑”指沟谷。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战国初,有个著名的水利专家叫白圭,什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魏国请去当相国。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孟子时就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孟子当场驳斥他说:“你说的话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做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进大海,与已有利,与人无害。如今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做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己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法,怎么能和大禹的相比呢?”后来人们就用成语“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的恶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