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悬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郑和下西洋之谜

1405年,明成祖委任35岁的郑和为正使总兵太监,以钦差的身份,在7月11日那天,率领水手、翻译、医生、护船的兵士共2.7万余人,乘宝船62艘,从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西洋之旅。当年秋,郑和船队经过长途航行,载着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朝贡贸易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处女航,载誉归来。此后,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舰队又进行了6次西洋之行,历经亚非几十个国家。

郑和的远洋之行,为亘古未有之壮举。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加之郑和下西洋的相关资料莫名被毁,致使许多关键性的问题竟成了扑朔迷离的难解之谜。

为何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这样规模浩大的远航,究竟是为了什么,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呢?后人对此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猜测甚多,却很难取得一致意见。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明朝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为名,大兴“靖难”之师,公开反叛。于1402年率军攻破南京城,颠覆了建文帝的统治。但是,当其带兵冲进皇宫时,只见宫中大火冲天,建文帝不知去向。明成祖疑其逃往海外,为了长治久安,防止建文帝东山再起,威胁自己的统治,便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寻找建文帝的踪迹,以消除政治隐患。《明史·郑和传》也清楚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自此以后,附和其说者不乏其人,一些历史学家比如范文澜、吴晗等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就是郑和出使西洋的真正目的吗?后人对此疑。

⊙郑和雕像

有人说这种说法很可能是明代中后期封建文人囿于狭隘的思想观念得出的结论,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刘重日先生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明成祖无疑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几千部卒的情况下都不怕建文帝,怎么会在大权在握时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呢?”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毛佩琦教授也认为通使西洋是明成祖对外关系的一项大政策,可以认为朱棣命郑和在出海时顺道寻访建文帝的下落,但如果说寻找建文帝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小看了明成祖的胸襟”。

有人认为是为了耀兵海外,宣扬朱棣天下观。《明史·宦官传》记载:郑和“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遍历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摄之”。据此有人认为,明成祖心高气傲,一心想超越前代帝王,建立不世伟业,把文治武功永垂史册,所以才派郑和“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富强,满足自己“天朝上国”君主的虚荣心。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书中云:朱棣富有雄心壮志,想通过扬威壮举,达到震慑与笼络海外诸国受封之目的。李长博在《中国殖民史》书中也称郑和下西洋之动机是“耀兵异域”,别无他意。

有人通过明成祖向西洋诸国颁布的诏书,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郑和西洋之行主要是为了推行朱棣的“天朝礼制体系”。其诏书是这样说的:“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一些专家认为这份诏书正体现出了明成祖自己对于天下秩序的设想,也就是他的天下观,他的理想的世界秩序,也就是希望在自己的主持下,建立一个各国之间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共享太平的和谐世界,或者叫国际秩序。后人将其称为“天朝礼制体系”。毛佩琦教授以及当代明史研究专家郑一均都支持这种说法,认为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儒家的天下观:天子受天命统治中国,覆载之内不论近远,大家一律平等,不能够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还有人论证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打通海上通道,发展海外贸易。中国周边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由于南洋诸岛与大陆地理分散,交通不协调,受到海洋空间的限制,缺乏进一步联系的基础,因而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以经济交往为纽带,将分散于大洋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结起来。

但是这一观点遭到了普遍的反对。明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教授认为郑和的航海并没有贸易的成分。他指出,当时郑和所带去的物品主要是为了实现朝贡关系,郑和代表中国皇帝接受当地国王的朝贡,并代表皇帝把礼品赏赐给那些国家,他带去的东西主要用于赏赐,而不是做生意。并指出:“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明朝方面是非常不合算的,所收到的朝贡礼品很少,而赏赐的东西非常之多,常常是用数倍的礼物回赠给臣服的各个周边国。”下西洋“主要是政治行为,贸易是附加的”。朱晨光在《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一文中也认为说郑和下西洋是经济因素是一叶障目之见,因为考察明代有关文献,未见过郑和屯兵异域,进行经济上的巧取豪夺。毛佩琦教授也认为:“这种说法是用现代的经济观念,来解释古代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时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没有必要寻求海外的市场,它不是后来资本主义积累时期,希望通过海外贸易发展自己的商品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说简单地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也是不确切的。”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又有经济意图。韩振华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和陈得芝在《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第3期的《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双重任务》以及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等书中均认为郑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又有经济意图。这种观点认为朱棣夺取了侄儿的帝位,自知名声不佳,便派遣郑和出使西域,耀兵海外,造成万国来朝的胜景,彰显自己继承王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同时安抚或镇压逃亡海外的将士和臣民,宣扬国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开拓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道,扩大官方贸易,以满足王公贵族的奢侈之需。正因此,郑和率领的船队被称为“宝船”或“西洋取宝船”。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航海牵星图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郑和七下西洋各有目的。尚钺在《中国历史纲要》认为,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是为了“联合印度等国抄袭帖木儿帝国的后方,牵制帖木儿帝国继续东侵”。后六次,由于帖木儿帝国的危险消除,则主要是为了开辟一条新航海路线,以便与国外进行贸易。李光壁的《明朝史略》进一步指出郑和首次西下带有扩大贸易、提高“威望”、联络印度等国的三重任务,后六次主要是为了通商的目的。郑鹤声、郑一均在《郑和下西洋简论》中认为,郑和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和东南亚、南亚沿海诸国建立关系,维护国际和平局势,提高明朝的威望,附带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的问题。后四次主要是向东亚以西的更远的地区前进,开辟新的航道,让从来不与中国往来的海外之国“宾服中国”。刘重日先生也有类似看法,认为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交流、结好,宣扬“天朝上国”的优越性,其后的几次是为了加强联系,并进行通商,当时,各国使节和商人来华朝拜进贡的日多,为了能让他们安全回国并进行进一步交流,明成祖就让郑和进行了第五次和第六次远航。而第七次远航,则是宣德皇帝命郑和出行的,他的目的不外乎是要延续永乐皇帝的丰功伟绩。由此可以看出,七次远航的目的都是为了与各国交流以及进行商业贸易,只不过每次的具体目的略有不同罢了。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该说也不为定论。

总体说来,以上各家之说各有道理,并且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郑和出使西洋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甚至明显赋予了一种时代性的看法。可是到底哪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真相呢?目前尚难定论,仍需进一步探讨。

郑和船队最远到了什么地方

大海浩瀚,航者无疆。那么郑和下西洋,最远到了什么地方呢?究竟如西人所说,深入大西洋,发现美洲,到达南极?还是仅止步于非洲东岸呢?

对于这个问题争论很大,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执一词,根本无法取得一致意见。英国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地图学家弗拉·毛罗所言,认为15世纪初郑和船只已经绕过好望角。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的菲茨拉德在发表的《是中国人发现了澳洲吗?》一文中,认为郑和的船队很可能到达了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因为1879年曾在那里出土了一尊中国寿星石像,为明朝遗物。随后,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甚至认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南极,也到过澳洲大陆。并具体指出郑和船队于1422年抵达南极大陆,之后途经澳洲大陆,返回中国。

把这一争论推向高潮的是2002年英国退伍海军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做出的结论:中国郑和下西洋舰队1421年到达美洲,比哥伦布早70年发现了新大陆。孟席斯的主要依据是,在美国发现了一张根据经纬度绘制出的古代地图,经有关人士考证,认为是中国人绘制。并且在加勒比海还发现了一艘沉船,可能是郑和的航船。另外,在加拿大岛屿遗址的坟墓中发现了汉字,遗址中的居民有黄种人的基因。

但是对这些说法,中国学术界大多持否定态度。因为《明史·郑和传》和郑和助手马欢的著作《瀛涯胜览》中,都记载着郑和船队最远到了非洲东海岸木骨都束、竹步、麻林,也就是今天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并且在非洲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境内,考古发现了很多14、15世纪的中国古瓷。从事海洋地图研究的专家朱鉴秋认为:“这可以作为郑和航海到达非洲的有力佐证。”对于孟席斯的观点,毛佩琦教授则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认为:“不是有多大可能,而是完全不可能。”对于那张地图,毛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方式不同于西方,在当时不可能出现根据经纬度绘制的地图,“因此孟席斯所指的地图根本就不可能是中国人绘制的”。对于加勒比海沉船、坟墓中的汉字、黄种人的基因,这几个证据,所有的中国专家都基本持否定态度,但也找不出具体反驳的理由。不过,孟席斯很自信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通过实地考察掌握了许多中国学者不曾见到过的证据。确实,中国学者的考证多源于史料记载,只是在故纸堆里找线索,难免会有很大局限性。况且,值得注意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由大小船只百余艘组成,由于海风、迷失方向等各种原因,很有可能会有个别船只脱离船队,在大海中漂泊,并由此发现了澳洲、美洲,甚至南极洲,因为据载,有许多小船往往在船队回航几年后,才从西洋返回,这其中肯定也有许多船只不能返回,而在大海中漂泊,由此不能排除他们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新大陆的可能性。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郑和船队最远到了什么地方,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考证的难解之谜。

西洋之行为何戛然而止

郑和七次西洋之行后,大明帝国永远停止了航海的壮举,中国的航海史也由此而沉寂了数个世纪。而此时的欧洲却掀开了地理大发现的狂潮……所以,我们不禁疑问,郑和航海的壮举为何戛然而止了呢?

有人分析西洋之行停止的主要原因是耗资巨大,得不偿失,缺少经济动力。据史料记载,早在郑和第六次航海归来后,明成祖就命他驻守南京,停止远航,以减轻百姓负担。明成祖去世后,明仁宗继位,下发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下西洋诸蕃国宝船,皆悉停止”。直到1431年,朱棣之孙明宣宗心血来潮,想要恢复日益衰败的朝贡贸易体系,再现大明“万国来朝”的盛况,才命郑和进行了最后一次远航。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中病死,也宣告了西洋之行的彻底结束。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明确指出:“‘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是终止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西洋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损耗极大,仅白银一项,每年就要花费六百万两,还不包括对出使西洋两万官兵的嘉奖。另外,由于船队携带巨额铜钱出国收购,导致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并且物价大幅度上涨,人们生活困苦。更可怕的是,数万官的直接原因。”根据史料显示,郑和下西洋兵葬身大海,数不清的船只在大海上漂流,直到实行海禁多年后,仍有船只陆续返回。明成祖去世后,反对西洋之行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明朝成化年间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就认为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而坚决反对再次出海。袁伟时教授进一步认为,郑和的西洋之行,与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旨在掠夺黄金、白银、土地或其他奇珍异宝完全不同,其目的是“宣扬国威”、“完全是政治挂帅!对中国来说‘何必言利’”。因此,西洋之行只是皇帝的个人行为,根本没有足以支撑的经济基础。

⊙郑和下西洋海船复原图

但是有的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郑和研究专家郑明认为耗资巨大,只是停止航海的一个借口,并非根本原因。他说:“封建制度和保守的思想才是实行闭海的主要原因,即使个别英明的封建统治者突破这个桎梏,在一定的范围里做出有声有色的事情,但是,最终封建制度是没有开放的态度的,陈腐的保守思想也是不要求下西洋的。”他还举例指出清朝的国力远远超过了明朝,但是清朝皇帝并没有一个想到要下西洋,面向海洋开放。因而国家的经济对航海的影响远远没有那么大。由此,他认为从根本上说是农业帝国的土地理念打败了海洋理念,而郑和只是一个非常好的执行者和组织者,但不是决策人,郑和的去世对航海是有影响,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完全有人可以接替他继续航海。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朝中文官集团和以郑和为首的宦官集团争权夺利,宦官集团失败,从而导致航海事业也从此搁浅。

上面各种说法,均有一定道理,但也都是一面之词,究竟是哪种原因,或者是哪种主导因素,抑或是综合因素的作用导致了航海事业的结束,就不得而知了。

郑和航海档案被毁原因

郑和下西洋的官方资料,即当时称为《郑和出使水程》的海航档案(记载了郑和及其部属在将近30年间的7次远航的航海经验及机密史料),据传被明朝兵部官僚藏匿并销毁,不知是真是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们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要把那些宝贵资料销毁呢?

一般认为是明朝成化年间反对下西洋的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所为。因为当时普遍认为郑和虽然“宣威异域,普及南洋,为中国历史所未有,然以天朝大使,属诸阉人,亵渎国体,毋亦太甚”。刘大夏据此,又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是一大弊政,担心后人步郑和之后尘,便一把火烧毁了郑和出使西洋各国的详细资料。明人《殊域周咨录》一书记载了此事,说明宪宗成化年间,有太监怂恿皇帝效仿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之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南洋的海图和相关资料。时任兵部车驾郎中的刘大夏事先把这些资料藏匿了起来。兵部尚书项忠索要无果后,责问看管档案的小吏。在一旁的刘大夏答道:“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之。”明人顾起元在专记史事掌故的笔记《客座赘语》中也记载了这件事情。

⊙郑和石碑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在福建省泉州市吴山伊斯兰圣墓行香祈求航海平安时刻立。

但是,刘大夏真的焚毁了这些资料吗?明朝法律对官员极为严酷,官吏遗失“事关军机钱粮”的文书资料,不但要停发俸禄,还要承受残酷的杖责。无意丢失尚且如此,刘大夏竟敢故意焚毁这些资料?而刘大夏为明朝中期重臣,先后辅佐四位皇帝,岂能不知明朝的律令。况且明朝正史中,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刘大夏焚毁资料的记载。

而有的史学家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航海资料。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就这么认为,因为现在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这样的日志确实存在过。但是,海军少将、中国造船专家郑明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举例说,现在能看到龙江船厂志里写了八个字“海船已革,尺度无考”,很明显有被消除掉纪录的痕迹,显然是有人毁了资料。

那么,假如刘大夏没有焚毁这些资料,这些资料又确实存在过,它们又被谁焚毁了呢?对此又有不同的说法。如果刘大夏只是藏匿了这些资料,不可能被带出档案库,它们应该还在府库之中。目前用于保存明清历史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有3620余件明史档案,但是几乎全部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明初和中期的都荡然无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对此有学者解释:“明代档案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际的战乱,二因清代乾隆帝时期修撰《明史》之后,按照当时惯例,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焚毁掉。”因此如果刘大夏把资料还保存在府库中,很可能毁于战火,或者被清乾隆帝朝修史时弃置或者毁掉。要是这样,乾隆皇帝就逃脱不了焚毁资料的嫌疑了,但是,这一说法只是一种猜测而已。这些资料究竟被谁毁掉了,是刘大夏,还是清朝修史时所为,恐怕是永远都解不开的历史疑案了。

⊙图为李自成陵园,位于今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北麓牛脊岭。至于李自成到底是不是在九宫山被害,还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