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朱允下落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先他死去,便由皇太孙朱允即位,这就是建文帝,后世也称为明惠帝。建文帝即位不久,明王朝内部就发生了争夺皇权的内战。建文帝的皇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于1399年公开反叛建文帝,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朱棣于1402年攻陷京城,赢得了这次争夺皇位的胜利。但是当他带领军队攻入皇宫时,只见宫中大火冲天,建文帝不知去向。他封锁城门,派人找遍了南京城,也没有见到朱允的影子。此后,有关建文帝下落的传闻流传甚多,不但成了明成祖朱棣的一块心病,也成了一桩数百年来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
死于大火吗
最容易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建文帝死于大火。这也是正统史书记载最详的一种观点。当年,燕王兵临城下,建文帝见大势已去,悲痛万分,于是下令焚烧宫殿,建文帝携皇后马氏一同入火自焚。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在火堆里找到了被烧焦的尸体,八天后下葬。《明太宗实录》中是这样记载的:“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就是说,燕王朱棣见宫中火起,派人前去营救,但已来不及了。于是,有太监从火中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燕王哭着说:“你真是太傻了,我来是为了帮助你做好事,你怎么就不能理解,以至于如此呢?”随后,厚葬建文帝,并派官员祭奠,自己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近代也有人认同这种观点,认为建文帝确实是自焚身亡了,因为当时燕军把皇宫团团包围,建文帝就是想逃也来不及了。何况,建文帝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心狠手辣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还不如一死了之。再说,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臭名,后来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但是,这个看似最合理观点却遭到了后人的普遍反对。首先,据史料记载,当时火中尸体已经满身焦烂,四肢不全,燕王凭什么知道所找到的尸体就是建文帝呢?退一步说,如果建文帝死于大火,并且备礼葬之,那么坟墓在哪里?建文帝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要实行“天子之礼”,如此规模的宏大葬礼,怎么没有坟墓,并且不为世人所知呢?据载,连明崇祯帝也曾感慨想要为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墓葬何处?不过,也有人提出建文帝确已死于大火,只不过安葬时采取了“不封不树”(就是坟墓上不留标志物,没有封土也没有树立石碑)的方法,因而不为世人所知。但是,这种说法也为许多史学家所反对,如果确实埋葬了建文帝,且“遣官致祭,辍朝三日”,不可能对建文帝葬于何处不留下蛛丝马迹。何况,《明太宗实录》本身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作为明朝的官方史书,肯定要避讳,而且据说明成祖还曾下令对此进行了三次修改,以删除不利于自己的言论。
其次,当时的燕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宣告建文帝死于大火,并且把其中一具尸体当成建文帝,上演了一幕假葬建文帝的闹剧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这样,那些追随和支持建文帝的人,看到群龙无首,也只有各自散去,从而有助于政治上的主动,也为自己称帝扫除了障碍。但是所葬者是否为建文帝,明成祖恐怕也不相信,至少将信将疑,怀疑居多。因为,明成祖即位后,曾派人四处寻找建文帝,比如派胡以寻找道士张三丰为名,多方察访建文帝的踪迹,达20余年;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六下西洋,他们承载的第一使命就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如果确证建文帝已死,仅仅为了掩人耳目,不留下“杀侄夺位”的臭名,至于如此吗?况且,朱棣既然敢于发动“靖难之役”推翻皇侄的统治,还至于因顾忌“杀侄夺位”的臭名,而如此大规模地作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据说,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是奉明成祖之命,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再者,从后世史书记载中也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论证。据记载,在建文帝被推翻的100多年后,万历二年十月,12岁的明神宗曾向首辅大臣张居正打听建文帝下落一事,张居正也模棱两可,不知所终,只是说道:“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者相传,言建文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从张居正的回答也可以看到,建文帝不大可能是自焚而死的。
另外,200多年后,清人在所修《明史》中,对建文帝下落记载的存疑态度也似乎佐证了建文帝死于大火不太可信。它是这样说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说“帝不知所终”,又说出建文帝和皇后的尸体于火中,8天后埋葬了,这本身就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并且接着在后面又加了一句,“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就是说有人认为建文帝由宫中地道逃亡而去了。从中可以看出,清朝修《明史》的这些饱学之士,也不认同建文帝死于大火,但是由于对建文帝的具体下落他们也弄不清楚,只好存疑。不过,在当时燕军四面围困京城的情况下,建文帝有可能逃出皇宫吗?会不会真的死于大火了呢?这恐怕难以说得清楚。
总之,从史料分析和明成祖派人多方寻找建文帝的情况看,说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是一个无法解释清楚,也无法令人信服的说法。
逃出皇宫说
假设建文帝没有死于宫中大火,他又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认为,建文帝根本没有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以放火为掩护,乘机从地道逃出了皇宫,并出家为僧,云游四海去了。对于建文帝的出亡经过,传说十分复杂,流传着多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燕军兵临城下,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不知所措,想一死了之。这时一个叫王钺的太监向他奏道:当年太祖临终时,曾留下了一个匣子,遗命“临难时开启”,这个匣子放在奉先殿中。群臣让他赶快拿出了那个盒子,只见这是一只红漆匣子,四周均用铁加固,两把锁也都灌了铁。众人急忙把盒子打碎,看到里面放了三张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里头还有袈裟、鞋帽、剃刀等物及白金十锭。匣内还有用朱笔写就的字条,上面说,你们要是不想跑就自杀,要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度牒跑。并画出了逃跑的路线,明确指出应文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显然,度牒中“应文”所指正是建文帝朱允,因为不但年号,就连他的名字也暗合“文”字,而在群臣中正好也有叫应贤、应能的。见此,建文帝不禁仰天长叹,说道:“天数也。”随后,这三个人削了发,穿上袈裟、鞋帽,按匣中所示路线分两路逃出了皇宫。等建文帝从鬼门关(也就是皇宫的北门,宫中死了人要从后门抬出,因此也就叫作了鬼门)逃出,与另外两个人会合后,已是傍晚薄暮时分。他们一起来到神乐观,看见一只船停泊在岸边等候他们,站在船上的是神乐观的道士王升,他看到建文帝来了,说道:“皇帝万岁,我在这里等候你多时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升头天晚上做了个梦,太祖托梦让他今天预备好船只,在这里等候建文帝。于是一行上了船,逃出了京城,从此建文帝带着这批人到处云游去了。
还有史书记载,朱允出生不久,明太祖为其占了一卦,知道他将来必有大难,所以留下了这个匣子。也有的认为这是朱元璋册封他为皇太孙时所留。
这是历史上记载颇多、流传最广的建文帝出亡的故事。除此之外,建文帝出亡的经过还有多种传闻,各种记载。有一种说法也极为奇特:燕军入城,形势急迫,建文帝左右均劝他逃亡,建文帝无计可使,情急之下,突然想起了翰林编修程济,便急忙招他问计。
程济是陕西朝邑人,是当时著名的奇术之士。建文帝即位不久,时任四川岳池教谕之职的程济竟斗胆上书,说某年某日北方将有战事。廷议认为,这不是一个小小教谕可以议论的事,于是就把他逮捕至京,引其入见建文帝。程济大呼:“陛下且留臣,到时无战事,臣愿服罪。”这才留下了他的性命。等到“靖难之役”起,建文帝服其为奇异之人,任命他为翰林编修,视为军士。后来程济和诸将北伐燕军,在徐州获胜,军中诸将十分高兴,树碑立功,在碑上刻下了此次北伐诸人的名字。只有程济不以为喜,独自一人夜间前往祭吊,“人莫测其故”。其后,燕军再次占领了徐州,朱棣见碑大怒,命人以铁锤砸碑,砸了两下后,又命停下,让人抄录下碑上诸人的名字,以待日后按姓氏追查诸人灭其家族,而程济之名正好被铁锤砸毁,日后家人得免。
程济如此神算,颇为建文帝信赖,燕军强渡淮水后,急忙把他从前线调回。至此危难之际,建文帝急招入问计。程济答道:“天数已定,出走可勉。”于是,他为建文帝剃发,换上僧人服,从御沟逃出城去。在程济等人的帮助下,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云游四海,到过了许多地方。
而在民间也确实流传着各种各样有关建文帝云游到什么地方,留下什么遗迹,作了什么诗词的记载和说法。比如,有传说建文帝曾在四川的平倡佛罗寺隐身,还常在寺里面向京城的方向哭泣,他死了以后被葬在了寺后的山上,这个寺也被改名为望京寺。还有说建文帝曾隐居在四川宜宾的隆兴寺,死后葬在隆兴山下的塔林里,甚至还传说康熙帝曾去那里寻访过。有的还说他在四川的永庆寺曾留下了“杖锡来游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闲吟。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物色侵”的诗句;在广西还写了这样的诗:“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汉江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浦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这些传说都活灵活现,像模像样的,而这些诗句也与建文帝的身世遭遇,痛失江山,漂泊江湖的无奈、凄苦的心情十分相符。
到此,人们不禁疑问,在燕军重重围困的情况下,建文帝真有可能逃出皇宫浪迹江湖吗?因为,前面所述的建文帝在祖父所留匣子的指示下或者在神算程济的帮助下逃出皇宫,都明显带有附会的色彩。如果朱元璋真能猜知皇孙命运,甚至在关键时候托梦于道士王升,为何不在如何巩固皇孙的江山方面出点主意呢?再说如果天数如此,干脆当时就让朱棣继承大统不就一了百了,不也就可避免一场祸及大半个国家的内部权力之争了吗?程济的神算也太有点神乎其神,让人难以相信。
⊙明成祖朱棣像
那么,从技术角度考虑,建文帝有逃出南京城的可能吗?在此后的一些典籍中,还真出现了有关建文帝可能逃出皇宫所走密道的描述。如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在《明史考证》中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云“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如果能够找到这条地道,对于佐证建文帝出亡,无疑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可是这条地道确实存在吗?
几百年后的一个偶然的发现,仿佛使这段历史豁然开朗了。对这段历史很有研究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季士家研究员发现,早在1978年南京太平门附近一家工厂在建新工厂楼时,曾挖出了一段地道,而当时发现地道的地方就在原来明皇宫的旁边。从挖出情况看,地道高度大约在2.5米左右,宽度在2米左右,与史料记载基本相符。这无疑是一重大发现,如果当年建文皇帝出逃,很可能就通过这个地道逃出皇宫的。可是这一个地道是否能通出皇宫当时并不知道。
一直到2005年6月,季先生又得到一个消息,说在南京清凉山旁边的国防园发现一个明代涵洞。季老先生随即到现场考察,发现涵洞位于原明故宫的宫城外,推断这个涵洞在当时主要是为排水用的,但不下雨时,就是一个没水的旱洞,完全可以容纳一个人通过。
联系多年前发现的皇宫内地道,这个涵洞很可能就是地道的出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专家也说,20世纪80年代,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在明故宫基建施工过程中,的确挖掘出一条“大阴沟”的故道遗址,此沟可能就是御沟暗道。不管所说地道是否为一条,明代南京皇城有地道通到外面,看来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推断,为了求生,建文帝很可能使了一个火烧皇宫,自己则从地道逃出了皇宫的金蝉脱壳之计。明史专家潘群也认为:“建文帝就是出亡了,因为到今天为止并没有一个过硬的史料,证明他是死在宫中的。”
至于从火中检出的尸骨,有一个传说认为根本不是建文帝的,而是一个太监的。据说,建文帝在绝望中下令烧毁宫殿,自己也准备赴火自焚。这时,一个太监拉住他说:小臣没有办法保住陛下的江山,但不惜为陛下一死。愿赐御衣冠,代陛下一死,陛下则可脱身逃出,以图将来。建文帝听从了太监的劝告,将自己的衣冠赐予这个太监,然后趁乱从地道逃出。这个太监则穿上皇帝衣冠,乘白马,加鞭奔入火中。众人从远处看去,还真以为是建文帝自焚了!朱棣起先也相信了这种说法,但后来也略微听到了一些传闻,但为了稳定人心,还是以假乱真,以王礼安葬了太监。
传说自然不可靠,但是通过以上分析,建文帝在众人的协助下,从地道逃出皇宫的可能性很大。
穹隆山为僧说
如果建文帝真的逃出了皇宫,在明成祖不断地搜寻之下,他又能藏身何处,终老何方呢?
有人说建文帝到穹隆山出家为僧了。这种说法主要源于《明史·姚广孝传》。姚广孝是明成祖的心腹谋士,他在成祖夺取帝位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成祖夺取帝位后,他舍弃了成祖所给予的所有功名利禄,毅然归隐禅寺,深为成祖敬重。根据《姚广孝传》记载:姚广孝“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从这段记载可知,当年有人怀疑建文帝出逃后,被自己的主录僧溥洽救出,藏匿在自己的寺院中,明成祖因此把溥洽关押在狱十余年。最奇怪的是姚广孝在生命垂危的暮年,特地从苏州赶到北京,请求成祖将溥洽放出。这很有点匪夷所思,姚广孝不会仅仅因为佛门中人博爱的情怀而这么做吧?由此难免让人怀疑其中另有隐情。而穹隆山位于当时的江苏吴县,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市附近,查阅史料可知,穹隆正是当年明成祖分封给姚广孝的佛门禁地。
那么这与建文帝可能在穹隆山为僧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辅佐燕王朱棣夺取帝位的姚广孝与建文帝有什么关系吗?
上海《文汇报》记者徐作生先生,从1983年到1990年,利用7年时间查阅大量史料和方志,进行多方实地考证,对建文帝可能在穹隆山为僧的说法进行了合乎情理的大胆论证。徐先生查阅史料和多方考证后推测,当年建文皇帝逃出皇宫后,很可能确实被他的主录僧溥洽和尚收留了,藏匿在自己的普济寺里。但是,由于朱棣很快就听到了风声,派人把溥洽抓了起来,逼其说出建文帝去向,据载溥洽什么也没说。朱棣派大队人马继续搜查建文帝,却杳无踪迹。
⊙摩尼宝珠 明
这枚明皇宫内藏的圆形印玺,体现出皇室对佛教的尊崇。
那么如果建文帝确实逃出了皇宫,他会到哪里去了呢?会不会被溥洽藏到了什么地方?或者被另一个强有力的人接走保护起来了呢?这个人有没有可能就是神秘的姚广孝呢?徐先生又对姚广孝这个人物进行了分析,其中徐先生在姚广孝的家乡(今天的吴县湘城)调查时听到了一个故事很值得玩味:姚广孝功成名就后,向成祖请求回归故里,成祖准许了他的请求。姚广孝充满着衣锦还乡的喜悦踏上了归途,快到故土时,还拿出大量的钱财救济周边的灾民,十分志得意满。可让他想不到的是,回到老家时,人们给予他的竟然是指责与唾骂,指责他的人当中还有他的姐姐。原来,由于明成祖夺取了自己侄儿的皇位,不合封建礼教,而姚广孝“助纣为虐”,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值得为你高兴的。再说,你姚广孝是个和尚,念好自己的经就是了,干吗去管朱家皇帝的家事,帮他去打仗,死了那么多人,你算什么好和尚?这无疑使姚广孝大为震惊。姚广孝虽然帮助成祖夺取了帝王,可终究是个心地善良的出家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偿还良心的谴责,“既然能请求成祖释放了溥洽,也有可能庇护起一个已经没有复国之能的皇帝”。并且在当时,他完全具备这个能力,其穹隆山福地就是当时最安全的地方。另外,姚广孝在所写的《逃虚子集》中,也曾叙述自己救过一个五马贵人,这个五马是不是就是建文帝呢?
在这种推测的基础上,徐先生又围绕穹隆山进行了大量的史料和实地调查,发现了一些线索。首先他从苏州吴县明清时期的《苏州府志》中的《吴县志》上找到了这样一条记载:“积翠庵,一名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移驾于此。”而所谓的“积翠庵”正位于穹隆山脚下。他还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奇怪的皇坟,从守墓人那里发现了从皇坟附近挖出的两座雕龙柱础,而能够享用龙这个规格的人,非天子莫数。1983年,他还在穹隆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有:“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于此”的字样,这与《吴县志》的记载完全一致。而在穹隆山附近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建文帝的传说,一说穹隆山里藏有建文帝带来的宝贝。
甚至在1944年,因为这个传说,这里还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当时穹隆山住着一群尼姑,某天夜里,一群土匪冲了进来,抓住了一个叫觉性的尼姑,威逼她交出建文帝藏在这的宝贝。因为交不出宝贝,被土匪吊在树上活活刺死。穹隆山的这些奇怪现象和各种遭遇,也让人难免怀疑,曾经请求释放溥洽的姚广孝,很可能也真的将建文皇帝藏在了穹隆山上。在此基础上,徐先生又推测:永乐十六年,姚广孝曾不远万里来北京冒死请求明成祖放过溥洽,因为,姚广孝深知如果自己不在了,穹隆山就等于失去了防范,那么建文帝的安全就没有了保障。他的冒死之举名誉上是为了溥洽,实际上是为了建文帝,他是在暗示成祖自己藏匿了建文帝,并希望成祖能饶过建文帝。明成祖当然能理解他的用意,所以在姚广孝死后,就派出探子胡去穹隆山寻找建文帝,并且还真的找到了建文帝。那么明成祖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呢?可以推测,当时朱棣想要杀掉这个手无寸铁的皇侄易如反掌,但是,他不愿意背负“杀侄夺位”的恶名,因为建文帝不死反而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需要。所以,当胡找到建文帝后,明成祖没有杀害他,而是将他幽禁起来。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据《明史·胡传》有这样的记载:“二十一年还朝,(胡)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至,急起召入,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良始释。”对这段记载,徐先生认为很可能是在这一年心力交瘁的建文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直紧密监视他行踪的胡急忙赶赴京城,将这个消息奏报成祖。至此,明成祖才对建文皇帝一案“疑良始释”,彻底放下心来。而建文帝死后被葬在了皇驾庵后的小山包里。如果这种说法为真,不但说明了建文帝藏身之所,也说明建文帝就是死在了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
建文帝穹隆山为僧的说法具有合理的成分,得到了部分史学者的认可。但是也为许多史学家所反对,毕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事实确实如此。而且这种论断本身就因为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而包含着大量主观推测的成分。徐先生个人也认为,“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我只认为建文帝是出亡了,那么至于他出亡之后的种种关于他的记载,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够把它当作真实的东西”。所以建文帝穹隆山为僧说,也只是建文帝下落之谜的一种说法而已。毕竟历史疑案的破解,是需要大量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说明的,仅凭臆测是不行的。
改姓隐居说
2004年8月,南京有线电厂一位84岁的退休工程师让庆光先生带着一本自家保存多年的《让氏家谱》向媒体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建文帝当年并没有自焚于宫中大火,而是逃出南京,改名让銮,晚年在湖南、湖北一带定居。并且世代繁衍生息,他本人就是建文帝的十五世孙。由此,提出了建文帝为让氏先祖的全新说法。
让庆光先生介绍,建文帝当年从地道逃出皇宫后,隐居民间,改名让銮,并假扮僧道,云游于滇、黔、蜀、粤、桂、湘、鄂各省,在游历名山大川期间,还题写过许多诗词和符号,向世人暗喻自己就是建文皇帝。晚年,让銮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
这些情况在《让氏家谱》中均有明确记载。至于建文帝隐居民间后,为何改姓“让”姓,让庆光解释,建文帝认为自己是逊位退国让出江山的,所以改名“让銮”,就是让出皇位的意思。他还指出,自己出生在武昌,而先祖建文皇帝就葬在洪山宝通寺的宝塔旁。在他小时候,宝通寺的和尚能明确指出建文帝的墓地所在,他们还常指引让庆光的祖辈前去祭扫。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岁月变迁,这座本就隐匿的帝王陵寝,已经无法找到。
那么这本《让氏家谱》是否可信呢?经考证,这本家谱是1945年由让氏后人让廉修根据历代先祖口授心传的描述和家藏中元烧包单(上有历代祖先名讳)修撰而成。当时还得到了著名学者张其昀、昌彼得的认同,张其昀为该家谱题写书名,昌彼得则作《<让氏家谱>叙录》,都肯定让氏为建文帝后人的说法。而让庆光的舅舅、台湾的陈万鼐教授在1950年由台北百成书店出版的《明惠帝出亡考证》一书中,也认为让氏是建文帝的后裔。不过,他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史学家们的关注。让庆光介绍,对于自己家族的这段历史,他自小就听父亲讲过,一直深埋心底。但是由于“先祖被夺去了皇位后,朱棣还多方寻找,想斩草除根,明朝的时候,祖先们自然是不敢暴露身份。而到了清代,更不能讲自己是明朝皇族后裔。这600年来,让氏只好一直隐瞒先祖身份,家族的历史也只能口耳相传,这本《让氏家谱》也是到上世纪40年代才敢公开编纂的。”到今天,“靖难之役”已经过去了600多年,让先生认为,是到了建文帝的后人站出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的时候了。
⊙万里江山印玺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商传充分肯定了《让氏家谱》的价值,他不但详细考证了《让氏家谱》,还在《<让氏家谱>与建文帝出亡考》的论文中肯定了《让氏家谱》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也说,虽然据“让氏家谱”所载让氏就是建文帝后人,但苦于没有实物证据,也就很难下结论了。不过,《让氏家谱》中说“公(指建文帝)生前书法甚佳,武昌候补衙范衷愚家有祖遗一联,是其墨宝。殁后葬于武昌洪山之阳,生殁不详,惟知其享寿一百岁整”。可见,如果真能找到建文帝留下的一副对联和他在武昌的墓地的话,谜团将被彻底解开。
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太子,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太子已经7岁,下落不明;老二叫朱文圭,当时年仅两岁,朱棣后来把他囚禁在中都(安徽凤阳)的广安宫。从2岁一直囚禁到57岁,等放出时牛马不辨,如同傻子,并且不久死去。是否如同有的史学者所推测的那样,让氏后人很可能是和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太子朱文奎的后人呢?
总的说来,《让氏家谱》本身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说建文帝改名让銮,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试想,在当时明成祖派人四处察访建文帝的情况下,让銮的称谓也未免太过于张扬了,简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所以,建文帝为让氏先祖的说法,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必须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才行。
流亡海外说
建文帝流亡海外的说法流传很广,说是建文帝在随从掩护下逃出皇宫后,到了东南沿海一带,并在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最后经泉州潜逃到了南洋一带。而历史上明成祖曾先后多次派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可能逃亡海外的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更明确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寻找建文帝为出使西洋的首要使命。另据史料记载,出使西洋的船队上有锦衣卫,有人推测这些人的使命就是寻查和追捕建文帝。
1997年第四期的《光华》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最近在印尼发现了建文帝的后代》的文章,使这一说愈加神乎其神。这篇文章说是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的某个岛上,发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偏僻小村落。这里世代居住着一群华人,他们只懂华语,不晓印尼话,多以捕鱼为生。并且一直保持着古老浓厚的华人习俗,特别奇怪的是在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这天,都要举行罕见而隆重的祭拜“皇爷”仪式,其中以焚烧龙船节目最为隆重。而这一天,正是建文帝当年的登基之日。在这一天,除了村中男女老少全出动外,也吸引了邻近小岛村民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典,场面极为壮观。而询问“皇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村里的人也都不知道。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华人大多姓“洪”,而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为“洪武”。据说,他们很可能是建文帝及其随从们逃遁到印尼后,为了表示对故土的忠贞和怀念,也为了避免被朱棣派人追杀,而改称洪姓的。
建文帝真的在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并最后逃到了海外吗?
早在多年前,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都提出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不过这种观点至今也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泉州地方史专家、泉州师院原历史系主任吴幼雄教授对此基本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收留建文帝要冒杀头的危险,而开元寺只是个中型寺庙,不具备这个能力,再说开元寺又何苦要冒这个风险呢?另一方面,泉州开元寺地处当地政治中心,泉州府和晋江县的办公地点都在附近,建文帝到此极不安全,还不如到偏僻深山中的寺庙去。此外,明朝泉州港已不如从前繁华,建文帝为什么非要从泉州外逃?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可能,他们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认为,当年建文帝顺着长江坐船到了武昌罗汉寺,得到了主持达玄和尚的帮助,而泉州开元寺的念海和尚是达玄的弟子。经达玄的介绍,建文帝到了泉州开元寺,并最后伺机逃到了海外。不过这种观点仍然没有特别有力的证据证明,就是念海和尚是否真有其人,也没有得到确认。而《明史》中的记载,确实也透露出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寻找建文帝的意图。明代史籍,如许相卿的《革朝志》等也明确记载郑和下西洋主要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至于建文帝是否真的逃到了海外,恐怕难以说得清楚,至少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传说还有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呢?一般的解释是,建文帝在位期间,不但对明太祖的一些暴政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做了一些有益的事,还能礼贤下士,深得士子之心,况且他又是被自己的皇叔朱棣夺取了皇位,人们对他抱有同情心,希望他不死。特别是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采取了非常残暴的手段镇压反对派,人们就更加怀念、同情实行宽仁政策的建文帝,越发关注建文帝的死因,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以讹传讹的说法。
至于建文帝的最后下落之谜,至少到目前为止,历史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皇帝密旨”玉玺及印文 明
⊙图为明代的宁波船。郑和船队最大的海船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明朝时期,中日贸易频繁,日本人广泛接触中国船只并绘制了《唐船之图》,记录了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及船的式样,宁波船便是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