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悬案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姓勃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他出生于群雄争霸、杀伐不已的12世纪,凭借着高超的军事才能,逐步消灭了蒙古草原上的各方势力,于1206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并建立蒙古国,成为蒙古草原最高的统治者。他还率领强悍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征服者。他的作为不但让当时的整个世界震惊,也让后人赞叹不已,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其“最完美地将人性的文明与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至今还未找到一位比成吉思汗更为合适的人选”。就在人们感叹这位叱咤风云的草原英雄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不免心生遗憾,因为他的真正陵墓至今没人知道在什么地方。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试图解开这一历史之谜,却屡屡失败。
神秘的丧葬仪式
⊙成吉思汗像
元太祖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206年建蒙古国。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战,以惊人的气魄扩张着蒙古的疆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他的扩张也是侵略、屠杀,可以说他的功绩有多辉煌,他带来的灾难就有多可怕,二者都是那么突出。
据史书上记载,1226年,成吉思汗以抗命之罪领兵亲征西夏。经过所向披靡的一系列征战,同年12月蒙古军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到第二年6月,在强大的蒙古军围攻下,加之中兴府地面发生了大地震,西夏军民抵抗意志尽失,西夏灭亡在即。然而,就在西夏灭亡前夕,成吉思汗这位叱咤风云的伟大征服者,也和所有人一样无法征服死亡,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次出征前,成吉思汗就已感到身体不适,但是由于西夏使者的出言不逊,大大激怒了他,便愤而前往。这时西夏天气炎热,年老体衰的成吉思汗终生征战,已很疲劳,加之又染上了斑疹伤寒,病情日趋严重。弥留之际的他,让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号令天下,并让诸子立下了拥护窝阔台继承汗位的文书。临死前,他又对窝阔台、拖雷以及诸大将嘱咐了深思熟虑的灭金方略(窝阔台遵循这一方略于1234年灭掉了金国),并特别叮嘱他们,他死后先不要为他发丧举哀,以免让敌人知道他已经死去。
根据成吉思汗的遗命,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将装有成吉思汗遗体的棺木用毡子裹起来,秘密放到用12头犍牛拉着的大车上运往葬地(成吉思汗之死还有另外几种说法,这里不再详述)。为了不走漏半点风声,送遗体的灵车,沿途所遇,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杀死。实际上这也合着一种古老的风俗,为死者寻找其在阴间的奴仆。尤其是当西夏国王带领众臣打开城门向蒙古军投降时,蒙古士兵如恶狼般扑上去,将人统统杀尽,把整座都城夷为平地。蒙古兵在杀死这些人的同时,还杀死这些人的牛马牲畜,边杀边说:“到阴间侍奉我主去吧!”因此,沿途所遇人畜均成为刀下之鬼,彻底杜绝了走漏风声。
等到灵车运到位于克鲁伦河上游的皇家大营后,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布。成吉思汗的灵柩被轮流放进各个斡儿朵(斡儿朵是成吉思汗生前的宫帐或行宫,也是其主要妻室所居之宫)。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领得到拖雷发出的讣告后,立即从这个庞大帝国的各地前来奔丧,哭泣着向灵柩告别,据说远道者走了3个月才赶到。
⊙蒙古军作战图 元
另据传说,蒙古军曾征发2500名工匠为成吉思汗陵建造陵墓,完工之后,800名士兵将所有工匠集中在秘密处杀死,然后,这800名士兵也被全部处死。所以,成吉思汗墓到底在何处就彻底地成了“天字号”的机密。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后来的蒙古大汗,元朝皇帝等都是)密葬后的处理方式也是他的陵墓不知所踪的一个原因。据说,蒙古诸汗下葬后,会驱驰庞大的马群在其葬地来回狂奔,扫灭痕迹,然后派重兵守卫,方圆数十里内均为禁地,不准任何人靠近。等到来年草木丛生,人马散去,根本无法辨认墓葬所在。关于此点,《蒙古秘史》上就有记载: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南宋彭大雅撰写的《黑鞑事略》则记述:“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铁木真)墓,则插矢以为垣(阔逾三十里),逻骑以为卫。”就是说成吉思汗墓的周围插箭矢为墙,围成了一个方圆三十里的禁区,设有骑兵守卫。1246年来到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就这样描述:“他们秘密地到空旷地方去,在那里他们把草和地上的一切东西移开,挖一个大坑,在这个坑的边缘,他们挖一个地下墓穴”,放入死者后,“他们把墓穴前面的大坑填平,把草仍然覆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因此以后没有人能够发现这个地点。”蒙古伊利汗国(拖雷之子建立)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载:守卫成吉思汗墓地的是蒙古兀良哈部的一个千户。还说成吉思汗下葬的当年,“野地上长起了无数树木和青草,如今那里森林茂密,已无法通过,最初那棵树和他的埋葬地已经辨认不出了。甚至守护那个地方的老守林人,也找不到通到哪里去的路了。”另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除马匹踏平墓地外,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国制不起坟陇,葬毕,以万马柔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就是说在成吉思汗的坟上,面对着一头母驼,杀死了一只驼羔,将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骑兵守墓。待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长出以后,墓地与其他地方毫无二致,无法分辨出墓地所在,守墓的士兵这时才撤去。成吉思汗的后代想念他的时候,就让被杀驼羔的母驼引路,如果母驼久在一个地方徘徊、哀叫,就说明这个陵墓所在地。
⊙骑兵牵马玉雕 蒙古
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实行如此诡秘残酷的密葬方式呢?这与成吉思汗残酷的征战和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有关。首先,成吉思汗清楚地知道,无数生前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其身后的坟墓往往遭到肆无忌惮的破坏,盗墓者或者是因为攫取墓中的财宝,或者是一种政治上的仇视。那么,作为杀戮无数的残酷征服者,成吉思汗有着无数的仇敌,为了免遭如此厄运,选择秘葬理所当然。其次,蒙古族早期信奉的萨满教认为,生命是生、死、再生的过程,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死后回归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人间万物都有灵和灵魂,人的灵魂藏在人的血和骨中,所以特别重视对血和骨的保存。人死后秘密埋葬,避免后人对其尸骨的干扰,是对死者生前灵魂的尊重。再者,依据蒙古族的风俗,他们认为祭奠人主要是祭灵魂,不是祭尸骨。人将死时,他们的最后一口气——灵魂将会离开人体而依附到附近的驼毛上。因此,他们一方面秘葬人的肉体,以免被侵扰;另一方面,大张旗鼓地祭祀帝王依附在驼毛上的灵魂。由此人死后埋葬遗体的所在并不是后代祭祀的中心,也就没必要留下标记。当然这也与蒙古人长期从事牧业,没有固定的所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不仅成吉思汗,包括以后的蒙古贵族和元朝皇帝,从来不建高大宏伟的陵墓,均实行秘葬,并且帝王陵寝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这种“其坟无冢”,有墓无坟的丧葬方式,正是秘葬的具体体现。后世有关墓址的许多记录,多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附会,与事实的真相可能相距甚远,加之年代久远,寻找成吉思汗墓显得异常艰难,这也正是成吉思汗的陵墓成为千古之谜的主要原因。
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仅是衣冠冢吗
说到这里,难免有人会产生疑问,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明明坐落着著名的成吉思汗陵,蒙古人对其视为圣地,每年都要举办隆重的大祭仪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里为什么不是成吉思汗的葬地呢?它与成吉思汗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据介绍,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史称“八白室”。按一般的说法,这里并非成吉思汗的墓葬地,而只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六位夫人,还有儿子拖雷及夫人的衣冠冢。上面已经有所叙述,由于蒙古贵族有死后秘葬、不留坟冢的习俗,埋葬地点不为人知,无从祭祀。蒙古族为了纪念自己最伟大的领袖,在漠北高原最早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八座可以移动的白色蒙古包),收集成吉思汗遗物供奉。《蒙古源流》中是这样记载的:“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建白屋八间,在阿勒台山阴,哈岱山阳之谔特克地方建立陵寝,号为索多博克达大明成吉思汗。其名遂流传至今云。”从这一记载看,“八白室”建成后,很长时间内并无固定的地点,大致是在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之间的高原上随着蒙古族的迁徙而移动。后来,到了清朝初年,左翼中旗的札萨克额臣被封为多罗郡王以后,才把“八白室”迁到了他的封地“郡王旗”之内。“八白室”所在的地方遂命名为伊金霍洛,意思就是帝王陵墓(主人的陵园)。自从额臣担任盟长把八白室迁到这里以后,虽然后来又多次更换盟长,但成吉思汗陵的位置从未更动过,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1954年,人民政府特别新建了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陵殿。那么,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是否就是衣冠冢那么简单呢?据中国最后一代蒙古王爷奇忠义介绍(他也是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孙),成吉思汗陵不只是衣冠冢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更具有不寻常的含义。奇忠义老人曾担任过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副盟长,几年前才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职务上退休。他介绍说:“外人不知道,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很重要,并不仅仅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成吉思汗的灵棺中有很多秘密。记得1954年大祭灵时,曾开过棺,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眼看过,里面确实有部分人骨。”他还说:“从蒙古人的习俗和过去信奉的萨满教讲,祭奠先人主要是祭灵魂,不是祭尸骨。按照蒙古民族的习惯,人将死时,他的最后一口气--灵魂将离开人体而依附到附近的驼毛上。根据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先祖最后一口气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从奇忠义老人的叙述可以看到,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可能保存有成吉思汗的尸骨和负载着成吉思汗灵魂的驼毛(以萨满教的观点)。从蒙古族的信仰来看,这里无疑就是成吉思汗的灵魂之所,在蒙古人民心目中也自然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就如同基督徒之于圣城耶路撒冷,伊斯兰教信徒之于圣城麦加一般。
⊙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 蒙古
⊙蒙古黑山头古城遗址
⊙成吉思汗灵帐
成吉思汗陵后殿供奉着象征性的灵帐,正中央黄色灵帐内安放三副灵柩,中为成吉思汗和夫人孛儿帖灵柩,东、西两侧是另两位夫人的灵柩。
由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不是成吉思汗的墓葬所在,那么成吉思汗究竟被埋葬在了何方呢?
陵墓位置竟有四种说法
近代以来,随着考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的墓葬之地,吸引了无数中外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关注和探索,成为考古界注目的焦点之一。经过考证,人们发现成吉思汗陵墓的真正所在地存在四种可能。
据《史集》记载:有一次成吉思汗去打猎,在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而后忽然起立,对随从说:“在这里做个记号吧,我死后就葬在这里。”于是他逝世后就在那棵树下“营建了他的宏大禁地”。这个地方叫不儿罕——合勒敦,蒙古人称其为“也可忽鲁黑”,意为“大禁地”。《元史》则记载从成吉思汗开始,窝阔台汗、贵由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等以及元世祖忽必烈及历代元朝皇帝均埋葬于“起辇谷”。近代以来中外许多学者经过研究考证,都认为“不儿罕——合勒敦”即今蒙古肯特山,位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面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而“起辇谷”,则是一个蒙古语地名的音译,在肯特山脉的最南端,位于今蒙古国肯特省曾克尔满达勒一带。所以,人们认为成吉思汗陵可能在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不儿罕山)、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
⊙五体文夜巡铜牌 蒙古
⊙成吉思汗圣旨牌 元
此牌长22厘米,宽6.8厘米,银制,应是当时的令牌。
另外,马可·波罗在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如此写道:“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而考古专家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附近的清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故推测有可能这里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
还有,成吉思汗是在1227年盛夏,攻打西夏时死于六盘山附近,按照蒙古族过去的风俗,十分忌讳尸体腐烂,人去世3天内就应该处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因为按照萨满教说法,尸体腐烂后,灵魂就上不了天堂了。所以,有关学者据此认为成吉思汗去世后不大可能千里迢迢运到遥远的漠北草原,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人认为成吉思汗陵应该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千里山,至于依据何来,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表述。
既然已经圈定了成吉思汗墓葬的四个大致位置,寻陵也算有了大致的坐标,成吉思汗陵墓是不是应该很快就被发现了呢?事实恰恰相反,考古学家们在这四个大致位置上进行的成吉思汗陵墓的考古发掘,总是一次次失望而归。
近年来,在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考古发掘中,以蒙日联合“三河源”考察队和蒙美联合考察队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
蒙日联合“三河源”考察队主要活动于1990年至1993年间。这支考察队由日本80岁高龄的著名考古学家江上波夫带领,与蒙古国科学院合作,斥资上亿元,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将蒙古肯特山南(不儿罕山)附近进行了地毯式的大勘测,总考察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
从技术上来说,如果某地葬有成吉思汗,这里的地表数据也一定有异常,因而会反映在相关的仪器上。为此,他们动用了航空勘察测量飞机,购买了几乎覆盖整个蒙古草原的卫星影像图、大比尺地形图等资料,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探测仪器,能对地下30多米深处进行考察。后来,针对有些人提出的,几个世纪过去了,沧海桑田,河流可能改变了原来的河道,流过坟墓,河水也可能在坟墓的上方汇聚成湖的情况,日本专家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精确绘制了相关的湖泊和河流地图,寻找不正常的排水孔道,可谓挖空心思,精益求精。“他们动用了一大堆仪器,有些像是地雷探测器,有些是挂在脖子上不知名的黑盒子。这些人聚精会神地盯着仪表上的指数看,要不就倾听耳机里传来的声音,拨弄几个转钮或是开关。他们动用卫星摄影技术,照遍了不儿罕山的每个角落,空照图密得跟马赛克一样,然后用经纬仪跟距离测定仪进行田野调查。他们希望寄托遥感技术,彻底检查植物、土壤、岩石和磁场。”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这次探测的水平之高和规模之大,考察人员工作的敬业和仔细。但是,除了在肯特山(不儿罕山)附近挖掘了近350座13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外,没有发现一座皇陵,最后不得不放弃。
在日本大规模考察失败后,2000年8月,美国的探险家、亿万富翁克拉维兹率领着由科学家、考古教授和翻译人员组成的考古探险特别小组,满怀信心地来到乌兰巴托,踏上了又一次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征程。这次他们吸取了日本考察队固守一地的错误教训,先是把《蒙古秘史》中出现的200多处地名和道路名称标在地图上,并将该地区在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整合,绘制成《成吉思汗历史地理地图集》,标示出成吉思汗死后最有可能埋葬的地方,然后有重点地逐一挖掘、寻找。
⊙战鼓 蒙古
2001年7月间,考古探险队在偶然的情况下,认识了一位76岁的蒙古牧羊人。这位牧羊人说他接受上辈的命令,几十年来一直在看守着一堵石墙,因为他父亲告诉他,那里埋葬着一位大人物。并且他们家很早就守卫在这个地方,至今已传了40代。这一发现让考古队怦然心动,后来在牧羊老人的引导下,考古队发现了这片墓地。据报道,这片大型的墓群离乌兰巴托只有10小时的车程,邻近俄罗斯边境,位于一片被茂密森林完全覆盖的偏远地区。墓群一面靠山,另外三面被高墙围住。从坟墓的建造工艺和大小判断,应该是元朝贵族的陵墓。据《蒙古秘史》记载,这里曾经是成吉思汗祭祀、朝拜的地方,据说,成吉思汗父亲的遗体就安葬在这里。并且墓群位置与史书上记载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和他1206年称帝的地方相距不远。随后探险队还在墓群附近发现了一些陶瓷的碎片,专家鉴定这些碎片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出生的年代,由此判断该墓群建成的时间应该与成吉思汗生活年代相吻合。
考察队成员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克拉维兹对新闻界表示,成吉思汗的陵墓极有可能在这一墓群之中,因此他们的发现已经“十分接近成功”。2001年8月,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更是纷纷报道了“成吉思汗陵找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爆炸性新闻,引起了整个世界和考古界的震动。蒙古历史学家称,如果这支探险小组真的找到了成吉思汗下葬的陵墓,这次发现将会比特洛伊城和图坦卡蒙陵墓发现更具有轰动效应。甚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猜测,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比图坦卡蒙国王陵墓里出土的宝物绝不逊色,里面的工艺品甚至会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丽。
蒙古专家的预言,使这次探险活动备受关注。2002年6月,克拉维兹宣称考古队拿到了所有必要的许可证,开始进入了紧张的挖掘阶段。几个星期后,考古队报告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往下挖掘,碰到了一层石板,石板下面是弯曲的甬道,其中大部分是弯向西方。我们因此认为,这些洼地并非我们以前所想的墓地,而是举行献祭仪式的场所。有一次,我们在甬道中发现了人的遗骸,但在甬道里面和周围更多发现的是动物遗骨。”随后,考古队又挖掘出了一些石制的蛇形墓葬品和一些萨满教的祭祀用品。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一面“施舍者墙”里竟然布满了毒蛇,而这些毒蛇被当地人看成是保护祖先英灵的守护者。这些毒蛇张牙舞爪地扑向考古队员,一个月内接连有数人被咬伤。特别奇怪的是考古队的汽车好端端地停放在山坡上,周围无人靠近,可就在考古队员眼睁睁地注视下,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动,翻下山坡。这样一来,在当地蒙古百姓中盛传的成吉思汗陵受到神秘符咒的庇佑,任何人不得惊动的言论愈加纷纷扬扬,都说这是成吉思汗“显圣”的表现,对考古队的敌对情绪陡增。其后不久,一位美方考古队员把挖掘出的一个头盖骨,随手放进了一个盆子里。这一失礼的玷污神灵的举动,经媒体曝光后,更是引起了舆论哗然。蒙古人对此极为愤怒,因为他们深信死者的尸骨不应受到打扰。所以,当蒙古民众纷纷强烈反对挖掘时,当地政府在调查中发现考古队的手续不全,于是蒙古国政府勒令考古队停止挖掘并撤出那个地区。主要投资人克拉维兹也不得不宣布停止考察活动。随后,蒙古政府组织专家对这片墓地进行了勘测,最后证明那只不过是一块假墓地,根本不是什么成吉思汗陵。克拉维兹的蒙古考古也至此结束。
此后,2004年10月6日,英国《泰晤士报》又突然报道称,一支蒙日联合考察队宣布:他们找到了可能打开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钥匙”——成吉思汗的“灵庙”!据报道,他们在位于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一百多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15世纪的灵庙遗址。在灵庙的下方是一座几乎已成废墟的石头平台,在石头平台的下方藏有许多坑洞,里面埋葬着许多战马的骨灰和遗骨。从战马遗骸的数目之众来看,这座陵墓的主人显然地位非同寻常。由此,如果“灵庙”身份得到确证,那么将会在灵庙方圆12公里范围内锁定成吉思汗的陵墓。不过,此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至今,寻找成吉思汗陵墓的工作仍在继续,但是不知何时才能找到。
阿尔寨石窟可能是成吉思汗墓
在国外学者大规模寻找成吉思汗陵的同时,我国的考古工者也对我国境内的成吉思汗可能的埋葬地点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考察、寻找工作。
2003年7月8日,有新闻报道:距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八白室”不到200公里的阿尔寨石窟附近很可能存在成吉思汗的真正墓地。阿尔寨石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分布于高约80米、东西长约300米的褐红色砂岩平顶山——阿尔寨山上。据《蒙古秘史》中记载:“冬,间于阿尔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汗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尔合惕地面下营。”据专家考证,“阿尔不合”,就是现在的阿尔巴斯;“搠斡尔合惕”,蒙语意为“多窟汇聚之处”,而蒙古高原石窟甚少,堪称“多窟汇聚之处”的目前发现的仅有阿尔寨石窟。《元史》记载:“太祖22年围西夏,闰五避暑于六盘山,六月西夏降,八月崩于萨里川哈喇图行宫,葬于起辇谷。”可是“起辇谷”究竟是什么地方,说法众多,一直没有定论。清代张穆《蒙古游牧记》引证此话之后说明,“史称起辇谷其地在今赛因诺颜左翼右旗与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之交无疑也”。而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俗称就是“鄂托克”,即今鄂托克旗,只不过是蒙语的相近汉语音译。彭大雅著的《黑鞑事略》中说:“霆见忒没真(即铁木真)之墓,在泸沟河之侧,山水环绕。相传云:忒没真生于此,故死葬于此,未知果否。”而在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中一直流传着成吉思汗葬于这一地区的说法,与《黑鞑事略》的记载是一致的。
⊙成吉思汗灵柩 蒙古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内。如果谁能在不久的将来发掘出真正的成吉思汗陵,那么几乎可以认为这将是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成吉思汗陵壁画
此图表现了蒙古军队将帅庆祝胜利的场景。
经过多年考证,鄂托克旗史办主任、《鄂托克旗志》主编仁钦先生和巴图吉日嘎先生发现,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地区的地名,与上述历史记载的多有吻合之处,在鄂托克旗西北部靠近黄河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千里山,山间的沟就是千里沟。其名的蒙古语为“其额勒”,与“起辇”谐音,汉意为人迹罕至的高山深峡,即龙潭虎穴。起辇、千里均从“其额勒”转译而来,史称起辇谷即今千里沟。
另据介绍,阿尔寨石窟东南侧的十号石窟为成吉思汗养伤时所住,成吉思汗那把战无不胜的苏勒德神矛就竖立在石窟的门前。石窟的门旁有一座佛塔浮雕,应该属于西夏风格。据说,为了方便成吉思汗坐着射箭,蒙古人还在门前的石崖边上雕凿了两道竖壕。
尤其是第28号窟中西面墙上的一幅壁画还被认为是“成吉思汗安葬图”。内蒙古社科院著名研究员潘照东说,呈梯形结构的壁画,除了绘有山川、河流、原野,还在突出位置描绘了两军交战时的场面,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理解为成吉思汗征讨西夏时的写照。再往上,还能看到“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坠马跌伤”的故事。除此之外,壁画还详细描绘了成吉思汗入葬时的情形。透过这种安葬之礼以及壁画中对密宗法王的大篇幅绘制,我们可以判断这幅画里的寓意应该是成吉思汗为密宗法王下凡,这一点与元朝泰定三年所刻《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的记载也是一致的,碑文说“金转轮王皇帝南瞻部洲,为世之主,位传于成吉思汗皇帝……”值得一提的是,在壁画上,成吉思汗家族与密宗法王之间的背景上,绘有一座赭红色平顶山,极像阿尔寨石窟山。
潘照东研究员认为,虽然成吉思汗是否就葬于这一地区,目前尚不可下最后结论。但有几点不容忽视:其一,综上所述,这里的地貌、地名特征与《蒙古秘史》、《史集》、《蒙兀儿史记》等史料中所描述的成吉思汗葬地相吻合,这绝对不是巧合。阿尔寨石窟山石窟的壁画也不容忽视。其二,史籍一般都认为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省清水县的六盘山,时值8月酷暑之时,遗体怎么能运回千里之遥的蒙古高原北部呢?况且,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认为人的肉身来自大自然,去世后还应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魂方可升天。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遗体不可能会存放太长时间,尸体运回蒙古高原北部的可能性极小。其三,成吉思汗去世时,西夏虽灭而金、宋犹存,清水县当时仍为兵家必争之地,不可能安葬在那里,而鄂尔多斯草原已有一年多的经营,且为大军驻扎的后方,距离六盘山的路程三天就可以到达,成吉思汗病逝后埋葬于此的可能性很大。最后,至今这里还流传着成吉思汗的种种传说。比如,当年成吉思汗南征时,在这一地区驻屯大军,一日,正值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成吉思汗带着108只猎狗,在草原上围猎黄羊、狍子、狐狸。人困马乏之际,成吉思汗命兵器巨匠尧勒达日玛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水源地,钻出108眼井,解了燃眉之急。而据当地牧民介绍,这里原来确有108眼深井,随着风吹沙卷,有些井毁弃了,目前仍剩下80多眼。由于生态恶化,水位下降,多数已无水可取。这里还有一个叫“驼羔梁”的地方,据当地人介绍就是成吉思汗墓上杀死驼羔的地方,以前还有一块拴母骆驼的巨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并且阿尔寨山是长期祭祀成吉思汗的场所,并在该山的东、西、南面半圆形分布有13座敖包,分别祭祀成吉思汗的苏鲁锭军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他的幼子拖雷和弟弟哈撒尔的军旗等。神秘的阿尔寨石窟延续了700多年一成不变的祭祀活动,绝非偶然。
不过,这里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所,还需进一步考证,并找到确凿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才行。
墓中是否有大量珍宝
长时间以来,成吉思汗陵墓吸引了无数考古学家前仆后继地去寻找,一方面源于成吉思汗“人类之王”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主要是盛传成吉思汗墓中可能埋藏有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
⊙扳耳金杯 元
这是蒙古汗国的宫廷用品。
那么,成吉思汗陵究竟有没有这么多无价之宝呢?对于这一问题,波斯和西方史籍的记载与中国史书不太一样。罗马教廷使节报告说埋葬帝王贵族时“同时也埋进大量的金子和银子”。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写的《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称,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位,按习俗,下令为成吉思汗的英灵散发食物三天,并从氏族和家族中挑选40名美女,她们穿着用黄金和宝石装饰起来的贵重衣服,与一些骏马一齐成为成吉思汗的祭品。有的还记载成吉思汗之孙伊利汗旭烈兀下葬时“依蒙古旧例,掷黄金宝石于墓中”,由此推断成吉思汗的墓中一定埋藏着无数的珍宝。一位蒙古学专家也曾预言:成吉思汗的陵里埋藏的奇珍异宝可能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东征西讨,从20多个王国得来的无价珍宝。还有人认为,土耳其考古学家在发现的蒙古帝国中亚统治者——忽必烈的弟弟——比尔格可汗的陵墓中,挖掘出了2800件金、银、珠宝。以此类推,成吉思汗的陵墓里一定埋藏着更多的奇珍异宝。
中国有关专家认为:事实上,中国的文献中并没有发现成吉思汗的陵墓中藏有大量宝藏的记载。《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提到用40名美女陪葬,但是这并非就意味着成吉思汗墓中也有许多价值连城的珍宝。另外忽必烈的弟弟比尔格可汗,当时已经是一位伊斯兰教徒,是一个远离草原文化的蒙古人了,他的墓葬难以代表生活在蒙古本土的蒙古可汗们,他的墓中发现了大量陪葬的珠宝、黄金,并不能代表成吉思汗的陵墓中一定存在鲜为人知的宝藏。从有关史料看,依照蒙古人的习俗,人死后随葬的物品大多都是生前常用之物,皇帝也不例外。成吉思汗陵中可能随葬的有他生前征战用的马鞍、金酒具和殉葬的美女,不过数量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另外,据猜测,成吉思汗生前用兵无数,蒙古帝国历经征战,所以他的陵墓中,应该有大量兵器随葬,如用过的刀剑、强弩、铠甲等物。不过,有没有所谓的从20多个国家掠夺来的宝藏,是很值得怀疑的。总的来说,成吉思汗墓中究竟有没有传言的那么多珍宝?也只有待到成吉思汗墓被找到打开后,才能大白于天下。
可能是天葬或葬于湖底
对于成吉思汗陵墓的探寻,虽然从没停止,并流传种种说法,但至今仍如大海捞针般缥缈。成吉思汗究竟埋身何处?这一疑问恐怕还将久久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蒙古族文化习俗研究的深入,考古界流传出一种全新的观点,认为成吉思汗可能采取了天葬,从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1935年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下发掘出了一只铁制小柜,柜中藏有一本残破的蒙文小书,系曾随成吉思汗出征的蒙古将领突拔都所记成吉思汗病逝后的情况。据1939年成书的《伊克昭盟志》引述上面的文字说:“大汗出征突薨,因大汗鬃鬃(因字迹残缺模糊,辨认不出,以相代,下同)议举天葬。……丞相奉汗衣冠宝剑,熏沐置七宝箱内(即当今之银棺),使神驼载运,拟葬鬃鬃。行大漠四十七日……又行鬃日至平漠洼地,驼立不行,臣民以主喜悦,为营葬于洼地高原(当系今伊金霍洛旗),设戍守护……四处觅宝剑,至百里外草地上寻获,就其地置为宝库(即今内蒙古之苏勒定霍洛),四时享祭。”如果这一记载属实,成吉思汗逝后可能就择时、择地实行了“天葬”。
实际上,这一记载与蒙古族曾流行的天葬习俗是一致的:人死了以后,要先给他穿上新衣服、新靴,再用白布缠裹身体放在车上,也有用马或骆驼驮的。一切准备停当,用皮鞭狠抽牲畜,让它拉着车任意颠簸、奔走,根本不用理会尸体会掉什么地方。等到第三天,再沿着车印寻找尸体。尸体如果被猛兽、野禽吃掉,就意味着死者的灵魂已经升入天堂,如果没被吃掉,还要请喇嘛为他念经,为他赎罪。还有传说,装尸体的车在有人驾驭的情况下,向山上走,或任其颠簸,尸体掉在哪儿,哪儿就被看作是吉祥之地,就在那里用土块、石块把尸体围起来。这种“求天卜地”的葬法流行的范围很广。
⊙成吉思汗放鹰捕猎图
这是一幅中国丝绸上的绘画,狩猎是蒙古人重要的生活内容。在狩猎时,鹰是猎人的向导,它负责搜寻猎物,引导方向,所以蒙古人出猎时往往将鹰带在身边。
当然,我们不能据此就肯定成吉思汗被实施了天葬,但是根据当时天气炎热,遗体不便保存,蒙古人又忌讳尸体腐烂等情况看,成吉思汗遗体运回蒙古北部的可能性不大,而实行天葬的可能性不是没有。退一步说,就算成吉思汗和以后的蒙古帝王和贵族全都是实行了诡秘的秘葬制度,那么,在当代这么多考古队,配备着大量先进仪器的大规模搜寻中,为何连一个蒙古帝王的墓葬都没发现呢?这也难免让人怀疑。史书和后人所记载的成吉思汗去世后的安葬情况,可能仅仅是后人的猜想和臆断。也有可能蒙古皇帝和诸汗王都是采取了保留灵魂而忽视尸体的天葬方式。毕竟从成吉思汗开始,历代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的安身之所全都杳无踪迹。这也确实不失为一家之言,因为蒙古族有着其完全不同于汉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他们重视的是人的灵魂而不是肉体。如果真的如此,就不难理解考古队为什么屡屡空手而归,一无所获,因为不可能找到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当然,这一说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现在还难下结论。
天葬说法以外,还有一种说法也甚为奇特,那就是有人认为成吉思汗可能被葬于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伊塞克湖湖底,所以至今难以找到。伊塞克湖,位于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面积约623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米,最深处达668米,湖容1738立方千米。伊塞克湖属于高山不冻湖,湖水清澈,风景优美,是与黑海和里海齐名的著名疗养地,也是吉尔吉斯人民引以自豪的高山明珠。对于这个湖泊的由来,至今在伊塞克湖附近的人民中间仍流传着少女跳崖,城堡变成湖的古老传说。传说很久以前,高山上有座美丽的城堡,主人是个贪婪、残暴的大汗。山脚下住着牧羊人美若天仙的女儿,许多人倾慕她的美貌前去求婚,但姑娘一直回答说,“我已有了心上人”。姑娘的心上人是一位英俊的骑士。这位青年骑着白马带她来到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从手中摘下戒指戴在她手上说:“我很快会再来。只要有戒指在,你将远离任何灾难。”姑娘一直等着他的心上人的归来,所以,大汗带着贵重礼物来求婚,同样遭到了拒绝。姑娘独自上山去找心上人,不小心弄丢了戒指。她哭着往家跑,半路上被劫持到城堡中。但姑娘宁死不从,纵身跃出窗外,落下悬崖。就在这时,地动山摇,大汗的城堡开始往下沉,从四周的山谷中涌出一股股洪水冲向城堡,直到山谷和城堡一起没入水底……
⊙骑射图 蒙古
⊙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图
骑兵的作用从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身上最能体现出来。
传说当然不可信,但是伊塞克湖底确实有古城堡遗迹却是真的。所以,伊塞克湖湖底考古也越来越引起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兴趣,并且他们已从湖底打捞出一些古代的生活用品和古钱币,经鉴定是成吉思汗时代的物品。因此对于伊塞克湖湖底秘密的猜想和推测越来越多,最具爆炸性的观点就是:成吉思汗的墓地就在伊塞克湖底。吉尔吉斯国不少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都支持这一推断。因为,从史书记载看,当年这一地区是成吉思汗儿子的属地。据说,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后人秘密地将成吉思汗遗体和众多的财宝运到湖区,并制作了巨大的石棺,将遗体和财宝装入其中并沉入湖底。然后将其他财宝藏在伊塞克湖地区的山谷中,引泉水将它们掩藏起来。后来所有参与引水工程的人都被杀死了,藏宝的秘密至今也没有被揭开。
成吉思汗是否真的是实行了天葬?或者是葬于湖底,不为世人所知?还是葬于蒙古国的肯特山?抑或是内蒙古的阿尔寨石窟中?新疆的阿尔泰山上?墓中到底有没有盛传的那么多珍宝呢?这一连串的疑案,在不时传来的所谓成吉思汗陵墓重大发现的新闻中,愈加显得扑朔迷离,真伪莫辨。
⊙此图为明代建造的南京城垣。如果建文帝真的侥幸逃脱,无疑将成为明成祖朱棣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