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离析与交融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北方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袁绍占有幽、冀、青、并四州;曹操占有兖、豫二州,并在建安元年(公元195年)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双方都企图独霸天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组织10万大军,进驻黎阳,发动了对曹操的进攻。曹操用以迎敌的军队仅有二三万人。袁绍分兵包围了屯驻白马的曹军,曹操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延津,引诱袁军主力前往增援,然后再以精锐突袭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大败袁军。初战获胜后,曹操退守官渡,两军对阵相持。接着,曹操又派兵偷袭乌巢,焚烧袁军的粮草辎重,并乘袁绍军心动摇之机挥兵猛进,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父子带着800残兵逃回北方。两年后袁绍忧愤而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其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占据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

赤壁之战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企图一鼓作气,攻占长江流域,统一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统率20万大军,号称80万,南征刘表,目的是先取荆州,并吞灭依附于刘表的刘备,然后沿江而下平定江东。刘表病死,其子降曹。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转至夏口,暂时摆脱曹军,随即派遣诸葛亮奔赴江东,联合孙权共同抗击曹操。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成对峙之势。曹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士兵不服南方水土,不习水战,军中时疫流行。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回江北,令军士把战船连接起来以防颠簸。周瑜和诸葛亮确定了火攻之计,把曹军的战船连同江岸的营寨全部焚毁。曹军大乱,孙刘联军乘势出击,大败曹操。曹操收拾残存余部,退回北方。赤壁之战,直接决定了天下三分的大局。

曹魏概况

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一月,曹操死。同年十月,他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建元黄初。曹丕自为魏文帝,尊曹操为魏武帝。在三国之中,魏的实力最为强大。但是自建国不久,魏国政权就开始腐败。齐王芳在位时,就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之间的权力之争。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司马懿其人富于韬略,多有军功。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他乘曹爽随侍齐王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了政变,处死了曹爽及其党羽,然后独揽朝政,这就是高平陵事件。后来,司马氏陆续镇压了国内的军事叛乱以及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家族的统治。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自立,国号晋,历史上称做西晋(公元265~317年)。

租调制

在实行屯田制的同时,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在《收田租令》中颁布了新的租调制,规定的田租是每亩每年缴纳粟四升;户调是平均每户每年缴纳绢二匹、绵二斤,具体实行时根据民户的资产划分等差进行征收。这种征收实物的户调制,实际上自东汉后期以来就已经开始,曹操把它正式确定下来,并以此取代繁重的口赋和算赋。与东汉时相比,曹操推行的租调制在剥削量方面相对减少,自耕农的负担有所减轻,这对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巩固了曹魏政权,使它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据有了实力上的优势。租调制也是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对后代的赋税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后,采纳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办法是,在州郡设立“中正”,由中央“贤有识鉴”的官员依照他们所属的籍贯兼任。中正的职责是考察本地的士人,根据他们的家世、德行和才能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并写出评语上报朝廷。朝廷在选任官吏的时候,主要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级,授予相应的官职。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任官吏的重要制度。它在实行的初期,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精神,选拔出了不少的人才。到了曹魏后期,在评定品级时越来越注重家世门第,这一制度逐渐转化成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并促使了门阀世族的形成和发展。

蜀汉兴衰

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占据益州,5年后他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在曹丕称帝以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历史上称做蜀汉,建元章武。第二年,他为了从东吴手中夺回失去的荆州,就以为关羽复仇为名,举兵东出三峡与东吴作战,结果在夷陵大败。刘备退至白帝城,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刘禅继位。诸葛亮进行了一系列治理蜀国的努力,争得了暂时的偏安局面。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等人相继为相。后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以后,宦官擅权,政治十分腐败。景耀六年,魏军伐蜀,蜀国灭亡。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像

刘备称帝建国以后,诸葛亮担任丞相,总理政务。白帝城刘备病死,诸葛亮受托孤之任辅政。此后的蜀汉政权实际上完全由诸葛亮执掌。他在治理蜀汉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稳定政治,发展经济。诸葛亮大力加强法制,与法正等人制定了一部《蜀科》新律,并明令切实贯彻执行。同时,为了克服蜀中豪强专权自重的弊政,诸葛亮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采取措施打击横行不法的豪强。在用人上,诸葛亮坚持按照实际需要和量才取用的原则,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经济上注意劝课农桑,发展生产,自入蜀之初就实行休养生息奖励农耕的政策;在民族关系上,蜀汉一直奉行“和抚”政策,安定周边少数民族,使南中地区成为蜀国稳定的后方;在三国的关系上,诸葛亮一贯奉行联吴抗曹的策略。由于诸葛亮的努力,实力相对较弱的蜀国才能够在鼎立的局势中站稳脚跟。

东吴概况

曹魏建立以后,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于公元221年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王。次年与蜀军进行了夷陵大战,巩固了形势。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来迁都建业,建立了吴国。孙权统治时期,江东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公元252年孙权病死,吴国渐趋衰落。由于魏国当权者司马氏忙着灭蜀代魏,所以蜀魏两国灭亡以后吴国政权还一直延续。晋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起,晋开始筹划攻吴大计。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晋军攻下了吴国都城建业,吴帝孙皓投降,吴国宣告灭亡。吴国历四帝,一共历时52年。吴灭之后,全国又归于统一。

两晋兴衰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夺取政权,建立了晋朝,先都洛阳,后又迁都长安,史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中国,全国一共有冀、兖、豫、荆、徐、青、扬、幽等19个州,173个郡国。西晋一共经历了4位皇帝。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匈奴刘氏灭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琅玡王司马睿在江南称帝,都城建康,历史上称做东晋。东晋初年全国有扬、江、荆、湘等11个州,96个郡。东晋一共经历了11位皇帝。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大臣刘裕在镇压了国内起义、平定了边境叛乱之后,篡位自立,东晋灭亡,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门阀制度

门阀世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而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它的根源最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东汉以来,地主田庄崛起,世家大族在经济上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控制了朝廷选官的途径,就形成了累世公卿的显赫家族。九品中正制更加巩固了世族的地位。魏末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依靠的就是世家大族的支持。因此整个西晋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膨胀,门阀世族制度就这样确立了。从此,地主阶级中的士、庶之别更加严格,门阀世族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就极力地扩大和寒门庶族的差异。他们独自把持政权,完全支配了国家的权力,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都十分稳定。

八王之乱

西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外戚杨骏辅政。权欲极强的皇后贾南风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矫诏诛杀了杨骏。杨骏死后朝政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主持,贾后又指使楚王司马玮杀掉二人,然后否认曾下过密诏,以“擅杀”大臣的罪名处死了司马玮。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后又杀死了对她不满的太子司马遹。贾氏乱政滥杀引起了诸王和朝臣的怨恨,赵王司马伦以替太子报仇为名率兵入宫,鸩杀贾后并消灭其党羽,随即控制朝政,迁惠帝为太上皇,自称皇帝。第二年,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显联合起兵讨伐司马伦。此后,这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由京城波及地方,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武装混战。直到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才宣告结束。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之久,带来了深重的社会灾难,也极大地削弱了西晋政权的统治。

五胡十六国

东晋在江南建国的时候,北方的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5个主要游牧民族争杀的战场。这5个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到公元439年鲜卑族跋部统一北方,在这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匈奴)、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氐族建立的成汉,一共十六国,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这十六国与东晋政权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

祖逖北伐

东晋建立以后,面对北方胡族的割据,北伐中原光复故土就成为国家的急务。在这种背景之下,祖逖开始筹划北伐大计。祖逖(公元266~321年),范阳人,少有大志,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他“闻鸡起舞”的佳话。祖逖亲见北方匈奴贵族对于中原人民的残暴统治,立志北伐,恢复中原。他向司马睿请求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豫州刺史,给他一些粮饷。祖逖率部曲渡江,击楫中流,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誓不再回江东!”祖逖北伐得到了中原人民的响应和支持,北伐队伍迅速扩大。祖逖身先士卒,不蓄私产,与将士同甘苦。北伐战争取得一定的成就,迫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就在此时,东晋内乱将起,祖逖自知北伐无望成功,忧愤成疾,公元321年病死。祖逖死后,石勒又攻占河南,北伐失败。

淝水之战

前秦的苻坚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便图谋进攻东晋,吞并江南。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苻坚不听群臣劝阻,积极筹划南伐。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南下。东晋君臣得到战报,举朝惶恐,只有谢安从容镇定。他派遣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领兵8万迎敌。两军在淝水隔河对峙。谢玄派人要求秦军把阵地稍稍后移,以便晋军渡水决战。苻坚企图趁晋军半渡淝水之时发动突然袭击,于是不顾部下劝阻,命令部队后撤,结果大军一撤而不可收,自身陷入了混乱之中。晋军乘势发起猛攻,秦军全线崩溃,自相践踏,死伤遍野。苻坚北逃到洛阳后收拾残部,仅余10多万人。秦晋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南北政权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统一战争,战后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东晋则进一步稳定了它在南方的统治。

南朝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相继起兵反抗黑暗的统治。北府兵将领刘裕镇压了起义,之后他又北灭南燕、后秦,收复了洛阳、长安,威权日重。公元420年,刘裕废掉晋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宋,年号永初。这是南朝的开始。刘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了若干改革,制定法律,打击豪强,整顿选举,严肃吏治,重视教育,巩固了统治基础。后来刘宋和北方的北魏发生战争,国力大为削弱。不久,宋文帝刘义隆被长子所杀,诸子争位,骨肉相残。公元479年,刘宋将领萧道成乘机夺取帝位,改国号为齐。史称南齐。南齐末年,宗室互相残杀,造成内乱。公元502年,萧衍进兵建康,夺取帝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梁武帝晚年时发生“侯景之乱”,公元557年,平定叛乱有功的陈霸先代梁自立,国号为陈。公元589年,陈被新兴的隋朝所灭,南朝结束。

刘宋元嘉之治

刘裕建宋以后,大力革新内政,推行改革。他死后,长子刘义符继位,整日耽于游乐,不理朝政,不久便被废掉。刘义隆即位,这就是宋文帝。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继承前代的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加强对于地方官的考察监督,同时放宽刑罚,诏求贤才;在经济上,他兴修水利,奖励耕织,减免赋税,积极开展赈灾活动;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上,他大力兴复学舍,发展教育。这样,刘宋王朝就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宋文帝的年号是元嘉,因此历史上把这段清明的统治时期称为“元嘉之治”。

南齐的兴衰

萧道成废宋称帝以后,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他下令禁止大族招募佃客和占山封水,又减免赋税,兴复教育。其子齐武帝也比较重视生产,劝课农桑,社会呈现出一片升平景象。武帝末年,皇室和贵戚大肆聚敛资财,生活极其奢侈腐化。武帝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而相互残杀,国家政局越来越混乱。齐明帝萧鸾通过流血政变登上皇位以后,大肆杀伐,先后诛杀了12位亲王。东昏侯萧宝卷更加残暴,他几乎把前代皇帝的子孙全部杀光。公元502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进建康,废掉了齐和帝萧宝融,南齐就这样灭亡了。

萧梁的统治

萧衍即位以后,改国号为梁,历史上称为“萧梁”(公元502~557年)。萧衍博学多才,与当时的杰出文人沈约、谢朓等齐名。他在位时,努力调和国内的矛盾,大量选拔出身低微的贤才掌握机要,下令地方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但是他不断加重刑罚,同时大力提倡佛教,意在用两手巩固自己的统治。萧衍晚年时,朝政黑暗。河南王侯景作乱,攻入建康,困死了萧衍,立萧纲为帝,自己作了丞相,不久又废帝另立。公元551年,侯景干脆自立为帝,建国号汉,第二年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等人打败。侯景败后,梁朝的宗室诸王相继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陈霸先杀掉王僧辩,控制了萧梁政权。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自立,建国号陈。

陈的兴亡

陈霸先称帝以后,重视生产,减轻刑罚,采取多种措施安定社会。但是梁朝宗室的残余势力和地方豪强仍然拥兵作乱,陈朝的统治形势非常严峻。陈文帝即位后,逐步削平群雄,稳定了政局。陈宣帝继续实行减轻赋税,发展生产的措施,长期被破坏的江南经济慢慢地得以复苏。宣帝死后,其子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陈后主称帝后,耽于酒色,不理朝政,整天和后宫宠妃以及一批御用文人酗酒赋诗。他还大造宫殿,加重赋税,以致激化了社会矛盾,内乱纷纷爆发。公元588年,隋朝大举伐陈,第二年攻入建康,俘虏了陈后主,陈朝就此灭亡。

北朝

北朝(公元439~581年)与南朝相峙并存,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王朝,历时142年。公元432年,鲜卑族出身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他先后灭掉黄河流域诸国,于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北朝开始。北魏末年,统治薄弱。公元535年,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为高欢所控制,政治中心在晋阳;西魏由宇文泰所控制,建都长安。公元547年,高欢死于晋阳,其子高洋掌握政权。公元550年,高洋取代了东魏皇帝,建立了北齐,都城于邺,高洋就是北齐文宣帝。公元557年,宇文觉废除西魏恭帝自立,建立了北周,是为北周的孝闵帝,都城长安。公元577年,北周灭掉了北齐。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迫使皇帝禅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隋朝。北朝宣告结束。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在各种有利改革的形势下,孝文帝与冯太后共同推行了改革。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始于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主要是变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阶段始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着重变革鲜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整顿吏治,全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和贡举制,选官任人注重才干。二、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三、接受陇西汉族大族李冲的建议,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三长的职责是核定田亩、户口,收取赋税和征发徭役。四、改变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实行定额的租调制。五、迁都洛阳。六、禁胡服,断北语,改籍贯,改姓氏,定姓族,提倡胡汉通婚。七、改变官制和刑律。八、尊孔尊儒,兴复礼乐。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他们由游牧经济迅速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北魏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均田制

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均田令颁布施行。其内容包括:一、关于受田的种类和数量,规定编户齐民所受土地包括露田、桑田和麻田,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多少不等。二、关于土地的还受、买卖和继承,受田者年满70或死亡,露田交还国家,桑田则可以世代相传。三、土地紧缺地方的民户可以迁往地广人稀处受田,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四、各地官吏就近受给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亩,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多少不等,离职时须移交下任,不得买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田制并不能完全做到平均土地,但是它对土地兼并的现象起到了抑制作用,并以法律形式确认劳动者对于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

府兵制

西魏时,兵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府兵制产生。宇文泰于大统八年(公元542年)设置六军,公元550年设立八个柱国大将军,直接领兵者为六柱国大将军,合于周礼上天子六军之制。六柱国大将军各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府兵基层组织),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府兵制将练兵权和领兵权分离,以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对抗朝廷。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兵士自备武器和粮食,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奉调出征,农闲时由兵府负责操练,训练严格,战斗力较强。这种兵制扩大了兵源,也从根本上减轻了国家的军事负担。府兵制经过北周、隋朝,到唐朝时还继续沿用。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诸葛亮治蜀,用少数民族首领做官,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开发西南地区。东晋末年起,我国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和汉族杂居。十六国时期,各民族人民在战乱中长期交往,互相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吸取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进行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既是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为国家的再度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佛教的盛行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东汉末年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时,身处动乱年代历尽苦难的人们对于现实世界感到无能为力,而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相信善恶因果,今生不好还可以希望来生,引导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佛天的保佑与来生的福报上面。统治者也出于种种原因积极提倡佛教。名僧释道安先后在黄河南北、襄阳、长安等地宣扬佛法,受到了东晋和前秦统治者的格外尊崇,他整理和翻译佛经,编制佛经目录,制定佛教的仪轨和戒律,对于佛教的兴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释道安稍晚的鸠摩罗什是一位原籍天竺的高僧,他翻译佛经近300卷,当时的僧人聚集在长安,参加译经工作的不可胜数。两晋南北朝的历代统治者,都广修佛寺,大造佛像,佛教盛极一时。

道教的产生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基础上,沿用神仙方术、黄老思想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大致产生于东汉中叶,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太平道是由张角创立的宗教组织。公元184年,成千上万的教徒聚集在一起。张角提出了“苍天乃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一时黄巾军声势浩大,天下大乱。汉灵帝急忙调集军队进行镇压。起义最后失败,太平道组织在东汉统治者的血腥屠杀下遭到彻底破坏,太平道也就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而终结。五斗米道是天师道的前身,其创建者是张陵。张陵于公元141年作了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了“五斗米道”。因为入道者必须缴纳五斗米以作酬谢,所以称做“五斗米道”。张陵于公元143年到达青城山,在这里建立了24个教区,并在各区设治头,张陵自称天师,掌管全教事务。五斗米道活动主要在巴蜀地区,势力在汉中达到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