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争霸
春秋五霸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齐国在山东北部,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注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大强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最后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晋楚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中衰,楚国乘机向中原扩展势力,与晋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晋国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初率军渡过黄河,攻打曹、卫小国,以诱楚军。楚军不为所动,依然全力攻宋。晋文公施用“退避三舍”的妙计,最后双方在城濮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车战。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正确方针,最终击败了楚军,雄霸中原。
秦晋崤之战
春秋时,秦国处于西部,立国较晚。秦穆公即位时,秦国已经强大起来,图谋东进,力图在中原地区建立霸权,但是遇到了晋国的阻挡。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越过晋国南境,抵达滑。郑国商人弦高与秦军途中相遇,机警的弦高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于是决定返回。晋国派大将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在回师途中遭到晋军和姜戎的夹击,身陷隘道,进退不能,全部被歼灭,三位大将被俘。第二年秦穆公亲率大军渡河焚舟要与晋军决战,晋军避而不出。秦穆公到了崤之战的战场,祭奠阵亡的将士,然后回师。
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带来普遍的灾难。对于夹在大国之间的中小国家来说,灾难最为严重,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弭兵”。春秋时共有两次“弭兵之会”,都是宋国倡导的。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倡导的第一次弭兵运动促成了晋楚两国暂时休兵罢战。三年之后鄢陵之战爆发,宋国大夫向戎戍第二次倡导弭兵,得到晋楚的赞同。公元前546年,“弭兵会议”在宋国都城商丘召开,晋、楚、齐、秦、鲁、卫、郑、宋、陈、蔡、许、曹、邾、滕一共14个国家参加会议,会议规定,晋的盟国朝楚,楚的盟国朝晋,双方的盟国同时承认晋、楚两国的霸主地位,齐、秦两国则与晋、楚平起平坐。这样,延续了100多年的春秋中期的大国争霸战争,终于以休战而结束。
吴越争霸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时,吴的国力也日渐强大。吴王阖闾采纳楚国逃亡之臣伍子胥的建议,向楚国发动了连续的进攻,五战五胜。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大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立志要为父复仇。公元前493年,吴国打败了越国,越国宣告投降。吴国乘胜北上征服中原诸国,俨然以霸主自居。越国降吴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进行了长期的复仇准备工作。公元前482年,吴国北上会盟,内部空虚,越国乘机大举伐吴,经过近10年的激烈战争,最终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越国也北上会盟诸侯,号称霸主。吴越争霸已经是春秋争霸的尾声,战国七雄混战的局面即将来临。
礼崩乐坏
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日趋解体,传统的礼乐制度也难以继续维持,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各国的政治斗争中,以下犯上的夺权事件层出不穷,不遵循旧有礼制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一些从诸侯手中夺取了政权的卿大夫,不仅僭用诸侯之礼,甚至也僭用天子的礼制。有鉴于此,孔子继周公之后对于礼乐制度进行了再次加工和改造,努力要将社会重新纳入礼乐的规范,但是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社会变革的加速使传统的礼乐制度被彻底破坏。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从而取代了礼乐的地位,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工具。此时残存的礼乐,已经流于形式,名存实亡了。
三家分晋
早在春秋初年,晋国公室内部为了争夺君权而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相互的斗争中,公室宗族的势力逐步衰弱,公族以外的异姓宗族登上了政治舞台,进而掌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成为参与国家政事的卿大夫。到了春秋晚期,这些卿大夫各自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互相兼并,结果剩下韩、赵、魏、范氏、中行氏、智氏6家。范氏和中行氏后来在战争中失败,其地被瓜分。最后就只留韩、赵、魏、智四家。公元前453年,智伯割了韩、魏的土地,又胁迫韩、魏攻赵,相约灭赵后三分赵地。智伯将要攻破赵城的时候,赵派人说服韩、魏,三家一起灭了智氏,三分其地。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接受了周天子的赐命,三国才正式成为诸侯国。
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呈现出天下大乱的形势。这一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7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互相兼并。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的韩、魏的一些地方。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6年,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的魏文侯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李悝为相,在国内推行变法。变法的主要措施有:一、鼓励农民勤谨耕作。李悝认为农民的劳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土地的收成高低。二、实行“平籴法”,丰年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灾年则平价出售,使粮价保持平衡。三、依据“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有功劳的人以职位和爵禄,取消那些无功于国而又过着奢华生活的人的世袭特权。四、编集《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目的是为了保护地主阶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新兴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李悝变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发展了封建经济,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先强盛起来。
吴起变法
战国初期,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他任用吴起(?~前381年)为令尹,主持变法。变法的主要措施有:一、规定凡是贵族封君的子孙已经传到三代以上的,收回爵禄,疏远的公族一律撤除公族籍,取消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二、裁减冗员,精简机构,用所节省的开支来训练兵士,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三、没收奴隶主贵族的部分土地,强令他们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吴起变法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打击了旧有的贵族,推行起来阻力重重,吴起变法的成效并不显著。不久楚悼王死去,贵族们群起反攻,吴起伏在悼王的尸体上,诱使贵族的乱箭射中了王尸。按楚法规定,加兵器于王尸者,罪及三族。因此射杀吴起的旧贵族70余家皆被处以诛三族之刑。
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战国时卫国人,原名卫鞅。在秦孝公下令求贤时来到秦国。他先后两次实施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一、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三、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四、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贵族中凡没有立军功的人不得入贵族籍,不得授予军功爵。五、“燔烧诗书,明法令”,并申明“刑无等级”。六、设什伍连坐法。编户籍,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奖励对“奸”告密,知而不告者处以腰斩,告密则可与斩敌同赏。七、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行,秦国因此而国富兵强,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
魏齐争霸
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时,魏国达到极盛状态。当时齐国是齐威王在位,他网罗人才,实行改革,齐国势力日盛。两个大国在各自的利益上发生了严重冲突。后来赵国夺去了魏国的附庸国——卫,魏国于是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遂向齐国求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按照孙膑所安排的“围魏救赵”的战略部署,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不久,魏惠王又扭转了局势,重新强盛起来,以中原霸主自居。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国向齐告急。齐威王再派田忌和孙膑二人率兵救韩。齐军直接向魏都大梁进发,魏惠王派将军庞涓和太子申迎战。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马陵设伏,歼灭魏军10万之众,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壮大自己或是兼并他国,各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盟友,于是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就产生了合纵连横的斗争。所谓“合纵”,就是几个弱小国家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大的国家,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这个强国在最初或秦或齐,到了战国后期则专指秦国。所谓“连横”,就是以一个大国为中心,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联合一些弱国去进攻另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他国的目的,这个大国到了战国后期也主要指秦。张仪是连横政策的倡导者,苏秦则是合纵家的代表人物。当时,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通过一系列合纵连横的过程,齐和秦成为了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后来齐国逐渐削弱,秦国一家独大。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处于北方,邻近胡人部落。这些部落和赵国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骑马射箭,迅速敏捷。赵国军队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交战中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此,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他的这种做法遇到了当时来自贵族们的巨大阻力。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推行改革。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赵武灵王接着训练骑兵队伍,练习骑马射箭,同时改变原来的军事装备。经过改革,赵国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
邯郸之围
长平之战后,秦国于公元前259年乘胜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历时两年未能攻下。赵国向诸侯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10万大军援赵,但是惧怕秦国的战争威胁而中途不敢前进。公元前257年,魏国的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救赵,想方设法盗出魏王调兵的虎符,到晋鄙军中假传王命,夺得兵权,挑选了8万精兵,驰援救赵。魏军和邯郸城里的赵军两下夹攻,秦军大败,邯郸之围解除。但是秦国毕竟十分强大,这一次失利对于它的实力并没有根本的影响;赵国虽然暂时转危为安,但因长平一战损失太大,一蹶不振,从此无力与秦国争衡。
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8年,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以解亡国之危。到了秦国的朝堂上,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里面果然装着樊於期的头颅。他又叫荆轲把地图拿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事先藏在地图里的浸毒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持着匕首向秦王政的胸口刺去。秦王政使劲挣断了那只袖子,便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在后面追,两个人绕着柱子转起圈来。秦王政的医官急中生智,把手里的药袋向荆轲扔了过去。荆轲一闪身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右腿。这时候,武士一拥而上,杀死了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