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学习目标
1.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的诞生。
2.中国早期新闻摄影活动及其特点,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3.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对新闻摄影的机遇和挑战。
一
摄影开启了人类的影像史。新闻摄影的历史,就是影像应用于大众传播的历史。
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于法国。从诞生到今天,摄影术的历史不过172年,相对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来讲,摄影的历史实在是很短。但是,它给人类传播活动所带来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人类视觉传播活动的巨大进步,在人类历史上是不曾有过和难以想象的。今天,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在利用摄影手段,从科技到文化,从政治、军事、经济、艺术到人类日常生活,摄影的作用无处不在。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诞生于德国。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连续烧了四天。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火灾废墟的许多照片,后来大多散失,仅存一张。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图1)。
图1 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汉堡大火废墟》
1855年,英国、法国、土耳其与俄国在克里米亚发生战争,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创办人罗杰·芬顿用摄影手段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些场面(图2)。他目睹了被战争蹂躏的乡村、兵营,拍摄了混乱的港口、死难者的遗体、参加战争的官兵等等。他赶着马车载着700张玻璃干板,当时的曝光速度至少要3秒,这种设备条件使他很难拍到战斗场面,但他拍摄了战争中重要的场景,告诉人们那里发生了什么。后来,这些照片在伦敦展出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图2 罗杰·芬顿《骑兵营》
因此,这次摄影活动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罗杰·芬顿成为最早用新闻摄影报道战争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
以上两次摄影活动和今天的新闻摄影相比,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摄影,但是,拍摄者们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用影像记录了现场景象,虽说未能及时发表,但也基本符合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
当然,罗杰·芬顿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摄影记者,他操纵了某些场面,例如,为了强化战争造成的死亡,他将尸体进行了集中,某些其他场景也可能被改变过。
1904年,英国的《每日镜报》率先在报纸上以照片为主报道新闻,仅附以简短的文字。这个尝试获得了成功,人们很感兴趣,其他报纸竞相仿效。
1931年,法国画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从绘画转入摄影。他虽然不是摄影记者,但却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他用抓拍手法记录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瞬间情节,还拍摄了法国的解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有些照片为一些著名的新闻刊物所采用。1949年1月3日的《生活》(LIFE)刊登了他拍的一组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标题是《北平最后一瞥》(A Last Look at Peiping)。布列松用26张照片展示了北平解放前夕人们的生活情况以及北平解放的部分进程。1947年,布列松与罗伯特·卡帕、戴卫·西摩等创立了马格南(MAGNUM)图片社。1952年,布列松又将其摄影创作的理论做了总结,出版了《决定性的瞬间》一书,在该书序言中,明确提倡抓拍。他的抓拍实践和理论对新闻摄影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
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的创立者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画报(图3),这是美国第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创办之后影响很大,此后多年成为发行量最大的画报。《生活》画报首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当时称为摄影文章(Photo Essay),对推动新闻摄影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导致《生活》画报几度沉浮,但《生活》这个里程碑式的品牌在新闻摄影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图3 《生活》创刊号封面
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年又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普利策新闻奖新闻摄影奖反映了美国的价值观和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与价值取向,强调揭露性,注重深刻、真实、客观地传达信息。
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基斯·谢勒、本·范·米伦登克和布拉姆·威斯曼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从1957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这项活动对推动世界新闻摄影的发展、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视成了平面媒体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西方,新闻摄影的发展似乎走向了下坡。1982年9月以全彩色印刷报纸《今日美国》(U.S.Today)横空出世为标志,西方传统大众印刷媒体通过版面的“视觉因素”(visual element)来争夺市场,摆出了和电视竞争的架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报刊又掀起了“重新设计”运动,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阅读方式。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作为全球第一家走上网络的报纸,开创了网络时代的报业和网络新闻业的新纪元,拉开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序幕。以后几年,互联网上的新闻传播进展缓慢,基本上处于萌芽状态。到1994年底,美国上网的报纸不过几十家,全世界也不超过100家。但是从1995年互联网走上完全商业化道路之后则有了迅速发展,到1995年底,互联网上的电子报纸迅速增长到1000多家。互联网为报纸提供了新的展示空间,也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流媒体技术带来的新型幻灯图集、FLASH、综合运用音视频、图片与文字的新型多媒体文本等层出不穷。
2009年6月,美国民意调查公司佐格比互动(Zogby Interactive)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目前是美国成年人获取信息和新闻的最普遍渠道,其人气超过了电视、报纸和广播。
调查显示,56%美国成年人表示,如果只能选择一种获取新闻的来源,他们会选择互联网;选择电视的比例为21%;选择报纸和广播的各为10%;选择“其他或不确定”为3%。
美国成年人获取新闻渠道
美国成年人新闻来源可靠度选择
调查还显示,37%的美国成年人认为,来自互联网的新闻最可靠,在这一问题上有17%的人选择电视,16%选择报纸,13%选择广播,另外还有17%选择“其他或不确定”。82%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5年内,互联网有望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13%的人认为电视新闻有望在信息大战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
摄影术在鸦片战争之后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采访活动可以追溯到1876年的上海《申报》。1876年由英商建造的上海至江湾6.5公里左右的铁路建成通车,定于7月1日举行通车典礼,成为当时国内一大新闻。1876年6月15日,在《申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
本店现蒙申报馆主托照至吴淞火车形象,订于此礼拍照日五点钟,携带机器前往停顿火车处照印。惟肖物图形,尤须点缀,敢请绅商士庶来前同照,其形景更得热闹,想有雅兴者定惠然肯来也,特此预布。日成照相馆启
从该则广告中可以看出,尽管报纸上当时还不能刊印照片,报馆已开始请摄影师拍照。因当时胶片感光速度低,无法在通车时现场拍摄,便早于典礼,在火车停顿处拍摄;为了制造气氛,还邀集各界人物前往“点缀”。这次摄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记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可以看做是中国早期宣传摄影的一个案例,拍摄的场地是新闻现场,拍摄者希望通过号召、组织人群拍摄来营造现场气氛,但已经不同于照相馆内的导演摆布。
中国报刊上出现照片是在20世纪初。1901年上海的《大陆报》创刊号用了11张照片,被认为是开国内报纸用照片之先河。1904年创刊的《东方杂志》是国内最早刊用照片的杂志。1906年3月29日北京《京话时报》刊登了江西“南昌教案”的照片,被认为是我国报纸上第一次用铜板法印刷的照片。到1920年前后报纸已大量刊用照片了。
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摄影经历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蓬勃发展。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中,以北京、上海为主的各主要城市出现了报纸摄影附刊,这些刊物对时事照片的需求促使新闻摄影各方面的发展。大约“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成立了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这家通讯社是由北大学生发起和建立的,照片多以反映学界情况为主,质量颇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了一张照片,署名为“本报摄影部”,这被看成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1923年,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报人和学者邵飘萍,在他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第一次提到了“新闻摄影”,并把它列为新闻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1926年上海《天民报图画周刊》刊登启事,招聘“特约摄影记者”。此前,“照相者”是人们对摄影人的通称,其中也包括摄影记者。20年代末,上海出现了职业摄影记者,王小亭、魏守忠是其中的佼佼者。20年代末,林泽苍在《增广摄影良友》一书中说:“新闻摄影,最要之点,在于有‘新闻之价值’,若缺此要素,则报馆必弃之而不用,而摄影师受时间与金钱之损失亦无所取偿矣。”
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是“在抗日战争中成立起来的”。早在红军长征途中就有记录革命活动的照片,用的都是缴获来的器材。抗战前期,一些外国记者和作家到陕北苏区访问,其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下了边区各项事业、军民活动和地方风貌达30卷胶片,并通过美国的《生活》画报和《时代》周刊,以及后来的著述《红星照耀中国》,使中国红军的报道第一次在国内外有了真实、形象的反映。
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大发展。一些中国人民革命摄影史上的杰作如《战斗在古长城上》、《白洋淀的雁翎队》、《黎明的钟声》、《延安哨兵》(图4)等都诞生于抗日战争中。抗日战争造就了沙飞、石少华、罗光达、吴印咸、徐肖冰等一批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史上的著名新闻摄影工作者。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根据地的第一个以照片为主的新闻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就是以这批新闻摄影工作者为主要力量创办、发展并壮大的。
图4 徐肖冰《延安哨兵》
解放战争时期,摄影工作者通过照片,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的阴谋,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创造的种种英雄业绩。当时,许多部队都号召指战员们为人民立功,争取“上镜头”。这一时期合并或新出版了《东北画报》《华北画报》《华东画报》等。团以上部队都有了摄影工作者。
三
1949年10月1日,侯波和陈正青在天安门城楼上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开国大典》、高粮在天安门广场上拍摄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了。
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闻总署下设立新闻摄影局。1950年至1951年间,新闻摄影局和国内的主要报刊建立了发稿关系,和国外通讯社报刊建立了交换图片业务,同时出版了《人民画报》,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的画报。1952年初,中央决定撤销新闻摄影局,将其中的新闻摄影处、摄影研究室、图片资料管理及中国图片社划归新华通讯社。1952年4月1日,新华社新闻摄影部正式成立,主任为石少华。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现了一批反映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新闻摄影图片。例如《开国大典》,《斗地主》(图5)等。
图5 齐观山 《斗地主》
1952年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开设“新闻摄影与画刊编辑”课,1954年改为“新闻摄影”。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设立新闻摄影教研组织,开始讲授新闻摄影课程。1958年下半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合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新闻摄影教研室,负责对在职摄影干部进行新闻摄影知识培训,1964年开办了新闻摄影专业。
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成立。
1957年的“左倾”思潮和随之而来的“大跃进”、“反右倾”,在新闻摄影方面的表现也比较明显。详情参阅《红旗照相馆》。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然存在坚持真理、坚持新闻摄影基本原则的摄影记者。1957年拍摄的《在结婚登记处》(图6),就生动地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新的婚姻登记制度给农村妇女带来的新生活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图6 李仲魁《在结婚登记处》
照片中壮族姑娘的名字叫农兰英,她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人民委员会的民政科登记结婚。此时,登记员要她介绍恋爱过程,她羞臊得不肯开口。
1976年4月5日清明节,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了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一些业余摄影爱好者和部分专业摄影工作者参加了这一活动,拍了大量照片。参加拍摄活动的摄影者后来成立了“四月影会”,所拍摄的作品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出版了画册《人民的悼念》,收入的作品有《团结起来到明天》(图7)、《力挽狂澜》等。
图7 吴鹏《团结起来到明天》
1978年改革开放,此后的30年,我国新闻摄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83年3月,新华社社长穆青关于“两翼齐飞”方针的提出,确立了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穆青认为,世界上几个大通讯社都在加快自己的图片事业,图片报道的竞争比文字报道还要激烈、还要迫切。所以没有丰富的国内国际图片资源,要建设世界性通讯社是不可能的。他再次重申:一个图片,一个文字,是腾飞的两翼,缺少哪一个都飞不起来。文字报道再多,时效再快,也不能代替新闻摄影。图片在宣传中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新闻摄影这一翼同文字报道那一翼相比,翅膀还不够硬、不够丰满。因此,要像重视文字报道那样重视摄影报道。此后10年间,“两翼齐飞”在我国新闻界得到广泛认同,成为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快速发展富有创见的理论。这是中国新闻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和各种新闻摄影活动的展开,许多优秀新闻摄影记者和许多优秀摄影作品脱颖而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时期有影响的新闻摄影评比活动有1987年5月首次开展的十佳新闻摄影记者评选,在连续评选两届后中断了10年,1999年恢复评选。
1991年设立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奖。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评委会由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领导、新闻院校、新闻研究机构专家等70人组成。从1991年开始评选,一年一次,新闻摄影是中国新闻奖奖项中的重要一项。近年来流传甚广的第16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奖一等奖《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就是该奖评选出的经典作品之一。
1993年开始的中国新闻摄影金眼奖,每3年举办一次。评比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5幅新闻摄影瞬间佳作(各10分);二是一组专题新闻摄影报道(20分);三是两篇新闻摄影学术文章(30分)。从抓拍瞬间、专题报道和理论修养三方面考察新闻摄影记者的综合业务实力。每届金眼奖各评出金眼奖优胜奖10名,金眼奖提名奖(银奖)10名。第4届“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第一名获奖者赵迎新拍摄的《北京申奥成功》(图8)就是该奖项的代表作之一。
图8 赵迎新《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在莫斯科世贸会议中心等待结果的北京市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刘淇激动得在座位上率先跃起来。
2005年3月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以下简称“华赛”)举办。“华赛”是中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主题为“和平与发展”,从2005年3月开始举办,评选奖项有8大类14项。第一届收到7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21627幅。此后的参赛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有提升。第5届华赛共有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3100多位作者3万余幅作品参赛。在13名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中,国外专家占多数,保持了华赛的国际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华赛“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和它所倡导的新闻摄影五大理念,即最开阔的新闻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高超的摄影技巧、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已使它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品牌,成为世界摄影文化合作交流的新平台。华赛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2005年9月,中国7家都市报和搜狐网站宣告成立“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这是我国报纸第一次采用联合网络媒体的形式进行业务交流和合作。
在这一时期,新闻摄影教育的发展和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新闻摄影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人才队伍和理论支持。
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和江西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开办了摄影干部专修科;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开办了摄影干部专修科。一批因历史原因而没能走入高等院校的在职摄影记者走入了高校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系统学习新闻摄影的理论和文化知识。这一重要举措,对在职摄影记者队伍文化、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恢复了新闻摄影专业,招收4年制新闻摄影专业本科生,为新华社摄影部招收的30余名委培学生正在新华社摄影部及其他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招收新闻摄影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又向全国招收了两届新闻摄影专业本科生。这三届学生中的部分同学现在已成为知名记者,他们的成就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派去参加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师班”的5位学员——黄文、刘昕、孙京涛、陈远忠、王瑶均是这三届的毕业生,还有王岩、刘卫兵、赵迎新、赵彤杰、王雷等均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摄影界的中坚力量。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招收全国首届新闻摄影方向和视觉传播方向博士研究生。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1984年创立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现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一直开设新闻摄影课程,积极普及新闻摄影教育,解海龙、曾璜等新闻摄影界知名人物都曾参加过函授学院课程的学习。20多年来,函授学院培养了11万余名学员,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长为新闻摄影界的才俊和骨干。目前,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在全国设有34个函授站点。
在推动新闻摄影理论研究方面,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自1983年在天津召开第一届年会以来,至今已召开11届,每一届年会都出版一本年会论文集。收入论文集的论文,从实践总结到理论探索,都代表了中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水平。同时新闻摄影界知名专家学者的理论著述,也丰富了新闻摄影的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如《蒋齐生新闻摄影理论及其他》,蒋铎的《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许林的《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盛希贵主编的《新闻摄影教程》等。
1987年4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次派代表团访问了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基金会,双方达成了互相交流的协议。此后《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作品展》来到中国,引起轰动,对许多摄影记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阔了摄影记者的眼界,为新闻摄影发展拓宽了视野。1988年1月21日至27日,首届“国际新闻摄影周”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的新闻摄影界“精英”和美国联系图片社、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著名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进行了业务及学术交流和联合采访,互相学习。此后,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和地方协会也经常组织摄影记者代表团出国访问,国外的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来华访问交流的活动也越来越多。
我国摄影师从1988年开始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下简称“荷赛”)奖项,并且逐年递增。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共有21位摄影师的24幅(组)作品获得该奖项。凭借中国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地利”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第52届“荷赛”有7名中国新闻摄影师获得奖项,获奖人数为“荷赛”举办以来中国摄影师获奖最多的一次。《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方谦华拍摄的《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内濒临灭绝的植物》(图9),获2008年第51届“荷赛”自然类(单幅)一等奖;2010年第53届“荷赛”,方谦华拍摄的《中毒的橘子》再次获得自然类组照三等奖,成为目前唯一连续两次获得“荷赛”奖的中国摄影师。
图9 方谦华 《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内濒临灭绝的植物》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摄影记者的视野不断开阔,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不断增多,“荷赛”等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获奖已是司空见惯。关于国际获奖,摄影记者们也不再盲目崇拜,理论界开始对“荷赛”等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标准进行批判研究,比如关于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观念的问题、关于题材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关于如何参与国际性摄影报道的问题、关于报道新闻和为获奖而投其所好的问题等等。这些都说明从跟风、模仿到反思、超越,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新闻摄影越来越自省、自主、自立,对促进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
进入21世纪,新闻摄影的报道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影像以令大多数摄影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速度取代了传统的银盐成像,从影像摄取到影像保存、影像传播,新闻摄影报道的整个流程已经全面数字化。
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类终端和摄影器材的普及应用,使得新闻摄影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从受众向传播者转化,对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激发了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数字技术降低了摄影的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签约摄影师涌入新闻摄影报道者的行列,新闻摄影队伍急剧扩大,报道“突发新闻”和“独家新闻”不再是职业摄影记者的专利。
2005年7月9日,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乘客亚历山大·查德威克用手机拍下了紧急疏散的混乱场面。当天,《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头版使用的都是查德威克拍摄的照片(图10),这是手机照片首次出现在传统媒体的头版。这一天被称为“改变新闻摄影历史的日子”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我国新华通讯社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的新闻照片也是用手机拍摄通过彩信方式传输的。
图10 亚历山大·查德威克《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
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金融中心的地铁发生爆炸,造成数人受伤。
新闻摄影报道的另一个发展动向是深度报道转向网络。传统媒体无法为新闻摄影报道提供足够的发布空间,互联网则空间巨大,深度报道能够借助其充足的发表空间得以充分展示。这方面的转变可以从国外主流媒体网络版的变化看出端倪,摄影图片的主要刊发渠道已经从平面媒体转向了网络。《华盛顿邮报》网络版设置了“影像工作坊”(Camera Work)频道,展示摄影记者的深度报道。除了传统的图片故事,还有在同一主题下不同摄影师的图片集合,比如在对“世界艾滋病日”的报道中,集纳了多达22幅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报道艾滋病的图片,读者点击图片就可以找到《华盛顿邮报》报道艾滋病的相关文章,从而实现了图片和文字新闻的互动。
国内的主流网络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等也在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传播新闻图片。在2008年“5 · 12汶川大地震”等突发新闻的报道,2008年奥运会、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庆典、2010年“两会”报道等重大事件报道方面,新华社摄影部制作的Flash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和音视频,通过流媒体技术传播,充分发挥了网络传播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等特长,优势十分明显,影像报道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即使在一些日常新闻的报道拓展方面网络媒体的优势也很明显。例如2010年3月20日,五年来最强沙尘暴袭击华北、西北,北京遭受重度污染。当天,人民网依托“人民视线”集结了记者和签约摄影师的25幅新闻图片做了一个专题《京城大风起兮尘飞扬,全方位及时报道了沙尘肆虐北京的情况,国内有关网络和媒体纷纷转载,迅速快捷地传递了信息。时隔一天,3月22日,北京再次遭沙尘袭击,新华社集结了记者和签约摄影师拍摄的新闻图片,在新华网发布了《沙尘再袭北京》专题新闻,动态、连续报道了北京再遭沙尘侵袭,空气重度污染的情况,这是传统平面媒体难以做到的。
影像技术推动新闻摄影报道由单一静止影像结合文字向“动静影像并举”结合文字和音频的多媒体方向发展。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使得摄影报道呈现出更多的体裁和样式。总之,媒介技术促使新闻摄影传播理念、表现形式和操作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2008年,在“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报道中,《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等均组织摄影记者积极尝试多媒体报道实践,探索新闻摄影报道的新方法和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南方都市报》已经组成了专门的多媒体内容生产机构,开始招聘音频、视频、网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积极对传统的新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进行多媒体技能的培训。
2009年5月,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运行。这是新华社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展望未来,在数字化媒体技术和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和变革。在我国,传统新闻摄影不仅不会短期内消亡,还会借助新媒体获得繁荣和新生!正如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所言: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在发展中展现出自身辉煌的一页,然而它并没占据所有的空间。我们应该看到,还有许多发展前景,等待着当代中国新闻摄影的未来。
思考题:
1. 西方新闻摄影的繁荣时期在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
2. 我国新闻摄影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3. 新媒体、新技术和网络化对新闻摄影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作为新闻摄影从业者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