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才20几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5)
然后等到毕业后没多久,他们着急了、开始催,你怎么不谈恋爱啊?你怎么不带男朋友回家啊?你看,我们家这条街还有几个像你一样的,这么大个人都不谈恋爱的?然后他们就会告诉我,谁家的孩子带男(女)朋友回家见父母了,谁家的孩子订婚了,谁家的孩子会打酱油了。可是,你们以前不是这样讲的啊?以前读书的时候,你们不让我谈恋爱,现在我到哪里去找一个我喜欢的、喜欢我的、各方面都合适、你们也满意的男朋友,或者说结婚对象呢?
我知道他们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我不想,也不忍心让他们失望。我以为我按照他们的标准生活,他们就会开心、满意。但事实却是,我进步和完成指标的速度,永远没有他们评判标准改变的速度快。这样的经历绝对不会是个别案例,我相信,有很多“80后”“90后”跟我有一样的经历和困惑。
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将来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顶天立地的人。于是,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读书时很认真,工作时很卖力,你相信你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我记得高一那年,有一堂语文课,老师讲完了课本上的内容,就跟我们聊起林语堂、辜鸿铭和钱钟书,聊《京华烟云》《春秋大义》(又名《中国人的精神》)和《围城》。他提问了很多同学对这些作品的领悟和评价,末了,他问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这绝对不是汪峰的首创)
班上有一个平时很沉默的、很不起眼的男孩子突然站起来说:“好好读书,以后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没等他的话音完全落下,班里面已经骚动起来,有人用力鼓掌,有人窃窃私语。语文老师用手示意安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的梦想很好,希望你能记住自己今天说过的话。”
可是,后来的老同学聚会上,你发现,老师和同学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不是国家怎么样、社会怎么样,不是你在做什么工作、有多大的意义,而是你一个月工资多少,现在做到什么职位了,谁又开了几家公司、几家店,谁今年又赚了多少钱,谁来参加聚会,谁去看他的时候开了哪个牌子的车。
于是,你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是没有办法被讨好的,这个世界表现出来的样子,跟它真实的样子一点也不一样,这个世界上不光是陌生的人,就连你最亲近的人也是长着两副截然不同面孔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干脆一点,潇洒地做自己呢?为什么不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呢?
3
我们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也不知道经年累月后,会以怎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更加没有人从死后的世界折返,告诉我们,有没有轮回转世,死亡之后的世界按照怎样的规则运行。我们并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如果没有下辈子,那你现在的人生就只有一次,你舍得用这独一无二的生命去过别人嘴上的生活吗?
我不舍得,也不甘心。我并不想当一块任人揉捏的橡皮泥,也不想当一滴面目模糊的水,我只想做好我自己,过好属于我的人生。我可能就活这一次,一定要风生水起。
我没有向父母妥协,按部就班地走他们安排好的路;没有放弃在上海的工作,选择家里的安逸舒适;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逐,像应付差事一样地恋爱和结婚。我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想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对生活的炙热、对梦想的坚持、对爱情的期待。
有一个朋友曾经问我,你这样子坚持累不累,毕竟这份坚持换来的结果未必是完美。我很认真地看着他说,不会啊,我很快乐,真的很快乐,因为我选择了跟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因为我有信仰,因为我心底的那一团热血还在。
朋友S,大学毕业工作了三年后,不顾所有家人的反对,辞掉了一份在银行系统的金饭碗工作,去美国读书了。临走前,他说,这不是任性,也不是为了逃避生活,只是想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想一辈子都待在那方寸之间。
另外一个朋友醒哥,即使遭遇了极大的阻挠,还是毅然辞掉了一份二线城市研究所、国企正式编制的工作,出来创业了。
他说,自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但国企的工作最需要的是溜须拍马和察言观色,最不需要的是个性和想法,就算你提出了再有建设性的方案,也不会有人采用,别人只觉得你的创造力和拔尖都是一种对体制和环境的挑战。他认为自己27岁就过上一份报纸、一杯茶的生活,似乎太早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怂恿叛逆和刻意地特立独行,我只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选择,都有勇气这样做,哪怕你这样做不被理解,哪怕你要顶住很大的压力,我也不想你为了讨好世界而妥协,不想你委屈自己,做任何不能让自己感到开心和骄傲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大大小小的梦想,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面前,有人选择了执着,有人选择了放弃。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原来人生最大的收获是经历,是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爱过的人。我一直相信,日后垂暮之年,等到我们头发花白、牙齿掉光了,最能鼓舞和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一定不会是金钱和地位,而是那些沉甸甸的曾温暖过我们的回忆和经历。
如果你现在还有梦想,那就努力去实现吧。
如果你梦想当个画家,那就去画画吧;如果你想当个音乐家,那就去玩音乐吧;如果你想当作家,那就从现在开始码字吧……我们真的不需要做长辈规定我们的样子,不需要做社会规定我们的样子,我们只做自己喜欢的样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打击你、泼冷水、嘲笑你,那就让他去吧。大声说一句:“I don't fucking care!”或者,只是淡淡地回一句,“哦,那又怎样?”
我知道,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改变眼前的这个世界,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改变固有的观念和看法,我们只能先改变自己,通过自身的改变带来的磁场和环境的变化,去慢慢地影响和改变眼前的这个世界。
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会吃亏,不要害怕你跟别人不一样,不要害怕你的梦想被别人嘲笑,让我们一起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吧!
如果没有人看见我,那我就站到有人能看见的地方
1
南是我大学时同届不同系的校友,也是我在上海这座城市最好的朋友之一。
我们是在选修课上认识的,后来碰巧又进了同一个社团,但那时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也只是看见了会打个招呼的关系。
我跟南真正成为朋友,是在我们各自辗转到上海工作以后。2012年大学毕业前夕,我辞掉了宁波一家集团公司的管理培训生的实习工作,一个人跑到上海打拼,他毕业后直接去了香港,一年后,从香港又跳槽到了上海的一家金融公司。那时我们都没加入上海N大校友会的圈子,都以为彼此是唯一一个N大毕业后跑到上海工作的校友,互相照顾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今年7月的某天,我们约了在正大广场的一家泰国餐厅吃饭。坐下,点好菜以后,南把手机递了过来说:“夏,帮我看看这篇文章,有空帮我改改。”
我接过来一看:
《楠在南方,离西藏不远的地方》
5月的西藏,是一个情怀的地方。如果你像我一样,敬畏宗教,热爱生命,在旧梦已醒,新梦未续时,踽踽独行,那就来西藏吧……
我说:“怎么,你也开始走文艺青年路线了,不唱歌了?”
南是我们那届“校十佳歌手大赛”的第一名。第一次见他,是在林杏琴,他以一身藏服、一曲藏歌惊艳全场。第二次见他,是在锦绣小剧场,那一次他担任的是“商学院十佳歌手大赛”的评委兼嘉宾,比赛临近尾声时,他唱了摇滚版的《can't take my eyes of you》,一下子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台下的观众有一大半都站了起来,随着节奏一起摇摆,抢尽了当晚所有参赛选手的风头。
他说:“歌当然还要唱,这篇文章我是打算投到公司期刊上的。”
现在的他,在上海陆家嘴附近一家著名的外资银行上班,白天是高贵冷艳的金融男,晚上则是骚气十足的酒吧驻唱。
我说:“你怎么突然想起来写东西了,没听你提起过啊?”
他说:“好久没动笔,想练练手。当然,还有别的原因。”
金融圈里个个都是人精,更何况是像他们那样精英林立的外资银行,自从老大提拔了他当助理以后,他明显感到自己周边的气场都不对了。
公司里流言四起,很多人都在背后议论,说他不是金融科班出身,毕业也不过两三年的光景,有什么能耐,凭什么就坐上了VP助理的位置。而他毕业以后,为了快速适应职场环境,掩盖了许多锋芒,这一次他想将自己的锋芒一点点地凝聚回来,用实力证明给他们看,他不光能将VP助理的工作做得很好,还有许多他们看不见的闪光点和特质,如唱歌、钢琴、运动、写作等,他想证明自己,更想证明老大的眼光没有错。
南说,他一直记得入职前老大对他说过的话,他说:“南风,在那么多过关斩将的精英里面,我偏偏挑了你当我的助理,是因为我看中了你的能力,更欣赏你的多才多艺,你很像年轻时候的我,不要让我失望。”
听完了这些,我感慨了一句:“所以,你很‘心机婊’,不过我欣赏你,干得漂亮。职场本来就是吃人的地方,金融圈更是吃人不吐骨头,没有几分武艺傍身,怎么能安然行走在这个险恶的职场江湖上?”
语罢,举起杯子,假装敬他。
南忽然嘴角上扬,说了一句:“当然,低调太久了很不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
如果没有人看见我,那我就站到有人能看见的地方,让别人看到我的能力。不仅是南,其实我也做过这种事情,努力地站到有人能看见的地方,希望有人可以看见我的光芒。
我第一次很努力地想要被人看见,是大一的时候。
那时的我,很仰慕外院学生会里的一个学长,他大我两届,是当时学生会的副主席,英俊潇洒,能力过人,明里暗里喜欢他的女生不在少数。
但是,像我这种外热内冷只懂暗恋的人,是没有勇气像其他女生一样跑去表白的。于是,我只好采取一种更为曲折的方式引起学长的注意,在学生会招新的时候,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报名,几轮筛选之后顺利地进了外联部。后来,每次学生会开会,我都拿上本和笔,特别认真地听学长讲话,特别积极地发言,即使不涉及我们部门的事情,我也会跑过去,或是帮忙,或是旁听。久而久之,学长从看到我一脸的茫然,到记住我的名字,到后来一看到就会熟稔地说一句:“林夏,你也在。”
那时,我不敢表白,也不想表白,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他偶尔抬头也会看见我,我总觉得自己能守住这样简单的平静也是一种幸福。
为了能让学长一直看见我,我在外联部工作的那段时间非常地卖力,大二的时候学院的一台晚会需要赞助,我跑了很多次市区,跑了很多家公司和机构,受了许多冷眼相待、被拒绝了很多次后,终于谈下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赞助。庆功聚餐上,学长还点名表扬了我,我当时开心地飘了起来,一不小心还多喝了几杯酒。
然而,暗恋这种事情通常都不会长久,也得不到完满的结局。
我读大二的时候,学长交了一个女朋友,是商学院的美女,也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他们很般配,我也从远远地看一个人,变成了背对着两个人,直到消失在同一个画面里。
再后来,学长去了英国,也停掉了所有社交账号的更新,我们再也没有联络过。
我第二次努力地想要被人看见,是大学毕业初入职场。
2013年的夏天,非广告科班出身的我,凭借着较好的中文功底和英文水平进了上海小有名气的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文案策划,直属领导是创意总监。
刚进公司的那两个月里,日子过得很清闲,这不是因为我偷懒,而是根本没有人特别吩咐过我做事情,大概他们也不知道我这个新人能做什么事情,不敢委以重任吧。我每天的工作也就是在网上搜集公司正在维护的几个品牌的资料、写简短的文案以及做工作日报。说实在的,那阵子真的很无聊、很失落,因为我的日常工作,跟想象中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广告圈生涯相差甚远。
9月,事情出现转机。
公司拿下了一个著名的全球500强品牌亚洲峰会的案子,由于客户是500强外企,往来的文件和材料大多为英文,与我同期进公司的英语较好的几个实习生都被抽调到了这个案子的项目组支援。峰会召开的前两天,我们就住进了酒店,那场行业峰会持续3天,有1个主会场和6个分会场,每个会场的主题和内容都不一样,所以要准备的材料和文件非常繁杂。可是,直到峰会前一天晚上,我们才陆续拿到该品牌全球各部门领导的演讲PPT,只有一晚上的时间,要把所有的演讲PPT进行英汉互译、整理汇总和调整排版。
在临时布置的会务办公室里,项目总监问了一句:“你们今天谁把PPT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