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塑造完美自我的心理策略(3)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真正地谦虚起来呢?
1.充分认识骄傲的危害和谦虚的好处
科学家巴夫曾说过:“人一定不能让骄傲支配自己。由于骄傲,我们会在应该妥协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我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让成功从身边溜走。而且由于骄傲,我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迷失自己。由于骄傲,我们会失去身边人的友谊。”
2.超越自卑,树立自信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自卑,而又渴望自身价值得到肯定的时候,就会对外表现为骄傲自满。2008年6月的美国《心理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外在表现越是低调和谦虚,其内心就越自信。因此,自信是谦虚坚实的心理基础。
3.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汉武帝派遣使者寻找到达印度的通道时路过夜郎国。夜郎国王对当时的各国形势没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自以为夜郎国是最富有、强大的国家,就非常自大地问汉朝的使节:“汉孰与我大?”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
4.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
面对别人的批评建议时,我们一定要审慎,不能过于主观臆断,要去考察它的正确性,对合理的、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要接受采纳。即使别人提出了不正确的意见,我们也不能否定别人,要秉持“自勉”的态度。
一个人无论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成就,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只要生命还在继续,犯错误也将在继续。而人也正是在犯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因此,即使我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应该谦虚、谨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千万不能妄自尊大,要以谦虚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8.创造力是个人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创造性思考的根本。而传统的想法则是创造性成功计划的头号敌人。传统的想法会冻结你的心灵,阻碍你的进步,干扰你希望进一步发展自己而真正需要的创造性能力。以下是对抗传统性思考的方法。
1.要乐于接受各种创意
要摒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推销员说:“我并不想把自己伪装得精明干练,但我却是这个行业中最好的一块海绵。我尽我所能地去吸取所有良好的创意。”
2.要有实验精神
废除固定的例行事务,去尝试新的餐馆、新的书籍、新的戏院以及新的朋友,或是采取跟以前不同的上班路线,或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期,或在这个周末做一件与以前不同的事情等。
如果你从事销售工作,就试着培养对生产、会计、财务等的兴趣。这样会扩展你的能力,为你以后担当更重要的责任作准备。
3.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
成功的人喜欢问:“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想一想,如果公司的经理们总想:“今年我们的产品产量已达极限,进一步改进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工程技术的实验以及设计活动都将永久性地停止。”以这种态度进行管理,即便是再强大的公司也会很快衰败下去。
成功的人就像成功的企业一样,他们总是带着问题而生存的。“我怎么才能改进我的表现呢?”、“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做任何事情,总有改进的余地,成功者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总在探索一条更好的道路。
在反抗传统性思考模式的同时,还要培养创造力。高超的创造能力是高情商的最集中体现,要提升情商的境界,就必须注重培养创造力。
(1)要珍惜自己的好奇心,这一点在孩童时期就不容忽视,要保持对世界的神秘感,有开动脑筋发问的习惯,这样才不至于扼杀自己的创造力。爱默生说过:“人们喜欢猎奇,这就是科学的种子。”
(2)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屑为之,却奢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培养创造力要从所学的、所做的事情或事业中一点一滴地做起,因为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忽视现在,也是对创新的一种否定。
(3)要开阔眼界,广泛涉猎,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跟各种不同环境不同职业的人接触、交往。
(4)从培养人格做起,叔本华说:“在所有我们所做和所受的经历当中,我们的意识素质是占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的;一切其他的影响都依赖机遇,机遇都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唯独个性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钟是不停工作的。”所以,只有培养独立完善的人格,才能成为创造型的人才,才能体现真正伟大的人格。
(5)培养创造力最重要的是靠主观因素,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才能使创造力暴发。
(6)创造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环境。没有限制才能创新。
9.人性“下坡容易”,人生必须自律
物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受重力影响,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费力,且越滑越快;反之,如果要使斜坡下端的小球往上去,则要费去不少力气。“上坡”就是用积蓄能量换取高度;而“下坡”是牺牲高度释放能量。
人生同样遵循“下坡容易上坡难”的定律。比如:要让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父母要做很多努力,有时甚至一次又一次地监督和强制,也完全不起作用;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不用教,孩子可能一下子就会了。
人们常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是一样的道理。
人要变好、要成功往往比较困难,但是,要变坏、要失败却是很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把这个心理定律叫做“下坡容易定律”。
这种现象是源于人性中的本能、欲望的低级需求。
人类学家认为:人首先是自然的、动物性的人,然后才是社会性的人。
攻击、破坏、放纵、自私是动物的本能。为了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得以生存、繁衍,动物必须以这些本能去适应。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坏的行为,恰恰是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是源于动物本能的低级需求,是对欲望的放纵,是自发地表现出来的。
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进取等优良素质,是属于人的社会属性,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在培养的过程中,个体需要对自身的动物性本能加以克制和约束。即使形成以后,只要人过于放松警惕,那些源于动物天性的本能也非常容易将它替代。
比如,我们用完东西,一扔便了事,既方便又无须约束,是出自于人的动物本性中的自私和散漫;而将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无疑是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相违背的,需要有意志力和自控力。所以古人常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当一个人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当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力求上进的时候,就是正在“上坡”。如果我们费了很大力气、好不容易攀上了坡顶,然而没有用力站稳,阻止自己下滑,就会使前面的努力都白费。换言之,失败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和维持卓越就必须要自律。
所谓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一般而言,自律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爱,也就是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二是自省,通过自省,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自省是自我完善的前提;三是自控,它能阻止我们一再重复错误的归因倾向和思维行为模式。
对于自律能力的培养,心理学专家们给出了几个小方法:
(1)自省法。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号召我们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驱逐匈奴,使得国家空前强大。然而,由于他一味追求强大,致使对外战争长达30年之久,给人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牺牲了无数生命,进而使国家内部各类矛盾开始激化。
这时,桑弘羊上书,请求在西北边陲轮台扩大屯田,以就地解决军粮问题,扩大战争。武帝进行了深刻地自我反省,随后下了一道千古流芳的“轮台罪己诏”,检讨了自己的过失,并宣布停止战争,注意休养生息。
汉武帝此举被后世广为传颂。的确,自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我们发现错误的有效方式,是自律的基础。
(2)自警法。自警就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名言、警句、格言等,来提醒自己、警戒自己。卡皮耶夫曾说过:“思想和格言可以美化灵魂,正如鲜花可以美化房间一样。”
(3)榜样法。榜样有具体化、形象化目标的作用,以榜样为目标,我们才不容易迷失方向,才能透过不断缩短与榜样之间的距离来进步。当然,榜样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人,也可以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甚至可以是我们内心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
(4)慎独法。慎独是指即使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不会因为没有人知道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做到了慎独才是真正的自律。
10.在你的生活中,一切都平衡吗
世界上最难当的不是美国总统,而是花花公子。因为花花公子持续性地扮演七种以上社会角色,持续性地一心多用,而这会让人的身心都相当疲惫。同样,在强调“效率”的今天,我们都恨不得自己能变成“速度狂人”——快节奏、高效率地去工作。
然而,在我们为了忙碌而忙碌的时候,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向公司请长假,千里迢迢找一座寺庙静修一段时间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心理诊所的生意越来越好?健身俱乐部总是那么红火……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失衡,他们静修、拜访心理医生、健身等都是为了重新找到平衡。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仙丹灵药:找到时间分配的黄金平衡点。
我们的生活包括四大部分:工作、身体、社会关系、人生意义。一旦这几个部分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生活就会开始向一边倾斜,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其实,我们生活在世上就如同船航行于海上,我们必须关注船的平衡,否则,船向一边过度倾斜势必会导致沉没。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一切都平衡吗?
1.家庭与社会交际
很多人都以事业为中心,他们相信,将时间花在人际关系与社交圈子上的时间是绝对值得的;相对的,他们留给自己的家庭、伴侣和朋友们的时间却少之又少。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平时加班、周末加班……工作与生活的分界十分模糊,在事业与家庭方面严重失衡。当然,有的人将所有的心力都用于家庭,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也是一种失衡。
2.事业与成就
人们常常以偏概全,认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了才算得上是有成就。殊不知,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他人的认可等都是我们人生的成就,而这些方面的成就往往可以促进我们事业上的成功。
3.健康
现在的人常说:“年轻的时候是用健康去换钱,老了就用钱来换健康。”既然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为什么还要忽视自己的身体,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交易”呢?只要我们多留一点时间给健康,它就会永远伴着我们。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说过:“健康的身体能孕育健康的灵魂。”
4.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类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都屈居于从属地位,因为那时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即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导向。而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迷茫或者追求方向上的错误,进而引起了这方面的失衡。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怎样才能找到时间的黄金平衡点呢?将总的时间除以四,给生活的四个不同方面平均分配对吗?
生活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仅仅从日程安排上机械地分配是不够的。真正的平衡在于质而不在于量。而这个“质”指的就是生活质量。
首先,处于人生不同阶段,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即将面临一个晋升考试,那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时间重心自然就偏向学习;如果你的妻子怀孕了,那么在未来一年里,你的主要时间就应该用来花费在自己的家庭中;而如果你生病了、身体抗议了,那么你的主要时间就会投资给健康……由此可见,时间的分配也要因时制宜。
其次,时间要分配给自己真正想做、愿意做的事情。有的人做一份工作,几乎每一天上班都觉得痛苦,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为了那菲薄的薪水?又或者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如果不是自己真正乐意去做的事情,即使做了,也很难取得成绩。时间投资给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合算。
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调节时间平衡是需要我们持久去做的事情。因此,不妨时时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不想要的又是什么?到底把多少时间花在了那些根本不愿意做而且对自己也毫不重要的事情上?这样的自己快乐吗?这将有助于我们找到时间的黄金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