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读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中国哲学(4)

不过,当时的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期望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所以,孟子的这种德政学说,被统治者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根本不可实行。最终,孟子选择退而著书,与弟子们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孟子也终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一则)

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3]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4]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5]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适合出兵打仗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有利条件;人和指人心的团结与和睦。

[2]城、郭: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内城和外城的比例一般是三比七,因此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委:放弃、弃城。

[4]域民:限制百姓。域,本指界限,这里引申为限制。

[5]畔:同“叛”,背叛。

平民教父的哲思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

墨子,姓墨名翟,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墨子的出生地,一直都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

出身平民的墨子,是小工业者的代表,他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见,他属于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墨子始终保持着劳动者的本色,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墨子主要在鲁国活动,又生活在孔门学说正盛的时期,所以他的思想学说处处和儒家有关系。他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尚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他渐渐不满儒家“礼”的烦琐,最恨那些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却讲究祭礼丧礼。他说:“不信鬼神,却要学祭礼,这不是没有客却行客礼吗?这不是没有鱼却下网吗?”

最终,他舍弃儒学,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也是先秦时代唯一能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相抗衡的“世之显学”。

墨家与儒家的根本不同,在于两家的哲学方法和“逻辑”。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墨子的方法却恰与此相反,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比如,造一所房子,墨子先要问为什么要造房子。知道了“为什么”,才能知道“怎样做”。知道房子的用处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才会知道该怎样布置构造,使其能避风雨寒暑、分别男女内外。

或许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墨子的思想总体而言,可以看成一种平民哲学。墨子在他的体系中,始终以下层的普通民众作为原点,进而衍生出其他。墨子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在墨子看来,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为依据。对于学习得到的知识,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这种把知识来源的三个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方法,使得墨子的认识论在我国古代哲学领域里独树一帜。墨子的弟子众多,他们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特别重视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学生对他思想言论的记录,现存五十三篇。全书分为《墨经》、《墨论》、《杂篇》三类,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用爱拯救世界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墨子

墨子认为当时的社会之所以那么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人们不“兼爱”,一个是天下人没有正确统一的思想为指导。所以,他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子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不会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其中,“非攻”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百姓反对战争的意向。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而百姓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不辞劳苦、热心救世的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他看见当时各国征战的惨祸,心中不忍,不仅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将其付诸实际。

位于长江中游的楚国,地广人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而在它北部的宋国则是个人寡地少的小国。当时的楚王请巧匠鲁班制造了云梯等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墨子得知这个消息后,一面派自己的三百多弟子带着守城器械去宋国支援,一面风雨兼程,步行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都城,劝说楚王停止对宋国的侵占。

他见到楚王后,先做了个比喻,说:“现在有一个人,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不坐,倒想着去偷邻居的破烂车子;闲置着自己的锦缎绸衣不穿,倒想着去偷邻居的简陋粗布衣裳;放着自己的精美肉食不吃,却想去偷邻居的糟糠野菜。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一定是一个盗窃成性的人。”墨子接下来就对楚王说:“那现在准备攻打宋国的楚国行为与那个盗贼的行径又有什么两样呢?和楚国相比,宋国不过是破烂车子、粗布衣裳、糟糠野菜而已。”

一席话说得楚王无言以对,但是楚王并没有放弃攻打宋国的念头。他说:“鲁班已经为楚国造好了云梯,正等着我用呢!”

这时墨子解下身上的带子,将其围成城墙的样子,再用一些筷子当守城的器械,让楚王看着他与鲁班演习攻城之战。

经过了九次攻和防,鲁班都“战败”了。鲁班已经用完了自己的攻城之术,而墨子守城的办法还有很多。看到这样的结果,楚王只好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有一个朋友看到墨子一生慷慨好义,便劝他道:“如今天下的人都不肯做义气的事,你何苦这样尽力去做呢?我劝你不如就放下不要做了。”

墨子回答说:“这就好比一个人有十个儿子,九个都好吃懒做,只有一个尽力耕田。吃饭的人那么多,耕田的人那么少,那一个耕田的儿子便应该格外努力勤奋才好,否则大家都会饿死。如今天下的人都不肯做义气的事,那你更应该劝我多做些才好。为什么反来劝我放弃呢?”

墨子言行颇多,但其学说充满了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他思想中合理的因素,被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余下的神秘主义部分,也被秦汉以后的神学家吸收和利用,影响深远。

墨子(二则)

墨子

若使天下兼相爱[1],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2]?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

【注释】

[1]兼相爱:互爱互助。

[2]“若使”句: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顺的人吗?

[3]“无言”句:没有什么话是不诚实的,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超越贫困的人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庄子

庄子一生的事迹,流传下来的很多,但是可以考证的很少。他本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学派创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常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家里比较贫困,居住的环境也不是很好,他主要靠打草鞋生活,还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不过,在职没多久就归隐了。有一次,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去拜见魏王。魏王见过他后,问他为何如此潦倒。庄子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呀!”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才,便派了两名使者,以厚金礼聘,请他出任丞相。庄子说:“千金、相位,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它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做祭品。我不愿这样,宁愿像条鱼一样,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

这些对话,反映了庄子的性格和人生观。庄子对现实十分悲观,他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采取的是虚无主义态度。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加在人身上的刑罚。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想要到达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彻底地忘掉一切。

从这种自然原则出发,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就像《逍遥游》中说的那样,大鹏、小鸠和列子等都有所待,所以都称不上绝对的自由,真正获得自由的“至人”是无所待的。这样的至人超脱于物我、是非、生死、贵贱之外,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秘境界。

夏季里的一日,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不知不觉昏昏而睡。他梦见自己变为一只美丽的彩蝶,自由自在于花间翩翩起舞。当他梦醒时,发现自己原来并非蝴蝶,不禁自问道:“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便是“庄周梦蝶”的典故。

庄子是一个出世主义者。现实生活中,庄子虽在人世,却和不在人世一样;他虽然与世人往来,却不问世上的是非、善恶、得失、祸福、生死、喜怒、贫富……眼光见地处处都要超出世俗之上,行为举止都要超出“形骸之外”。

庄子的哲学,更是一种“泛爱万物”的兼爱主义哲学。他和老子一样讲天道自然无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理。

他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自本子根”,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既没有界限、差别,也没有神的主宰,即万物齐一。

庄子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祖述老庄”,融合了儒、道两家,很多名儒也从这时开始研究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想象瑰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他和门人以及后来学者合著的《庄子》一书,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所传诵。

庖丁解牛[1]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3],砉然向然,奏[4]刀然,莫不中[5]音。合于《桑林》[6]之舞,乃中《经首》之会[7]。

文惠君曰:“[8],善哉!技盖[9]至此乎?”

庖丁释[10]刀对曰:“臣之所好[11]者道也,进[12]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也。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3]而不以目视,官[14]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15],批大郤[16],导大窾[17],因其固然[18]。技经肯綮之未尝[19],而况大[20]乎!良庖岁更刀[21],割也;族庖月更刀[22],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3]。彼节者有间[24],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5],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6],吾见其难为,怵[27]然为戒,视为止[28],行为迟[29],动刀甚微[30],然已解[31],如土委地[3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3],善[34]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

[1]本篇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这则故事说明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才能终究领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2]庖丁:庖,厨师,庖丁即一个姓丁的厨师。文惠君:人名,梁惠王是作者假托的一个君王,历史上并无其人。解:剖割分解。

[3]踦:抵住。

[4]奏:进,音响大于砉的砍割裂之声。

[5]中:合乎。

[6]《桑林》:商汤时的乐曲名。

[7]经首:尧时的乐名。会:音节。

[8]:同“嘻”,惊叹之声。

[9]盖:通“盍”,为何。

[10]释:放下。

[11]好:喜好。

[12]进:超过。

[13]神遇: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事理,即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