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保健全书:彩图白金版(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体是靠经脉相连的

人体通过经络连接,通过经络来运行。一旦经络运行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了解经络才能更好地了解疾病是怎么回事,知道如何治病,如何养生。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都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人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与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的是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来实现的。

经络就像地上的河流,交错纵横,有主干,有支流。主干叫经,也叫脉。支流叫络,也就是网络、联络。

“脉”的名称出现比较早,后来才有了经和络的说法。所谓脉,就是脉搏跳动。脉搏跳动,一是要靠血液,二是要靠脉管约束,三是要靠气的推动。这些活动都是由心脏主宰的,所以中医学称“心主血脉”。粗大的脉道被称为经,细小的脉则称为络。人体主要的脉有十二条,手上六条,足上六条,分别叫手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它们很有规律地排列,并且形成首尾相连的闭合体系,既联系体表,也联系内在的脏腑,使全身形成了一个整体网络。

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纵横交错、出表入里、通达上下,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经脉更小的分支叫孙络。它们的沿线分布着很多穴位,就好像河流里的深潭。

除了分布于四肢的十二经脉系统,还有主要分布于身体躯干的奇经八脉。其中对人身体具有重要影响的是身体前正中线上的任脉、后正中线上的督脉和腰部一圈的带脉。此外,还有前正中线两侧的冲脉。

经络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起着运行气血、协调全身阴阳的作用。《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人体通过经络连接,通过经络来运行。一旦经络运行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人体通过经络连接,通过经络来运行。一旦经络运行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经脉运行血气首先依靠心气和胸中宗气的推动,具体到沿着经脉运行的时候,脉气又分成了营气和卫气。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濡养全身,并变化为血液;卫气则散布于经脉之外,保卫全身,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调节体温、管理汗液分泌、充实皮肤和温煦肌肉等功能。

经脉运行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而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一致。

在人体患病的时候,经络系统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作用。当然,经络也是邪气深入人体的通道。体表的穴位(包括反应点)是细小的孙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停留和邪气侵犯的部位。当病邪侵犯人体时,孙络和卫气可以发挥重要的抗御作用。

正邪交争,在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如果疾病发展,则可由表及里,从孙络开始,到络脉,再进一步到经脉,逐步深入到体内的脏腑,并出现相应的证候。经络反映证候可分为局部的、一经的、数经的和整体的。

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经络的实证。

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肌肤痿软及功能减退等。这些都属经络的虚证。

如果经络的阳气(包括卫气、元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状,此即“阳虚则寒”;经络的阴气(包括营气、血液)不足而阳气亢盛,则会出现五心烦热(阴虚内热)或全身发热等症状,这就是“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

经络系统在防治疾病时起着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作用。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

运用针灸等治法要讲究“调气”,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感应的表现。

经络调节虚实的功能,以它正常情况下协调阴阳的功能作为诊治疾病的基础,针灸、拔罐等治法就是通过适当的穴位、运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从而使“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可分为诊断和治疗两类。诊断方面是根据经络来切脉、诊察体表和辨别证候,称为经络诊法和分经辨证;治疗方面是根据经络来选取腧穴,运用不同治法及药物,称为循经取穴和分经用药。

分经切脉原属经络诊法的主要内容。《灵枢》以寸口脉诊候阴经病证的虚实、以人迎脉诊候阳经病证的虚实,又以阳明脉之最盛,其下部可诊候冲阳(趺阳)脉,肾之盛衰则可诊候太溪脉。

分部诊络则是指从皮部诊察血络的色泽,以辨痛、痹、寒、热等。近人从皮疹辨证也属于诊络法。压痛的检查对临床取穴尤为重要。“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懈)”(见《灵枢·背腧》)。这既是取穴法,也是经络诊法之一。

经络各有所属的腧穴。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经络的分布既有纵向的分线(分行)关系,也有横向的分部(分段)关系,这种纵横关系结合有关腧穴其意义更为明显。

循经取穴的意义应当从这种关系去全面理解,因为按经络远道取穴是循经,按经络邻近取穴也是循经。《内经》所说的“治主病者”就是指能主治该病证的经穴。经脉的“是主某所生病”,说的就是这一经所属穴的主治症。这主要以四肢部经穴为依据。

作为特定类别的四肢经穴有井、荥、输、原、经、合、络、郄等。在头面、躯干部则有处于分段关系的脏腑腧募穴及众多的交会穴。

对于脏腑、五官来说,取用头面、躯干部的经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经穴是远取法。循经远取和远近配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入某经和某几经,简称药物归经,此说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病证可以分经,主治某些病证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或某几经之药。宋、金以来,如医家张元素(字洁古)等发扬此说,为掌握药物主治性能提供了方便。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近代药物书中多有归经的记载。

经络是人体各脏腑之间以及全身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络为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的原意是指纵丝(直线);“络”指网络、分支。络纵斜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各部紧密地联络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络的沟通,人体的气血可以运行散布到全身,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络的联系,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得以相互配合,相互影响。通过络的传导,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在体表一定部位上反映出来,体表不同地方的病变也可以影

◎取用头面、躯干部的经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经穴是远取法。

响某些脏腑功能;局部的病变可以引起全身的症状,全身的症状也可以影响局部的病变。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络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通过针灸、推拿、药物等法就是通过激发和调整络功能来防治疾病。

具体来说,人们是如何通过经络来防治疾病呢?这要从经络在人体的功能方面说起。经络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当人体在疾病情况下,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段话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经络将气血输送全身各部,营养所有的器官。并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紧密联系配合,协调一致,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同时气血盛衰的机能活动也能保持有正常的节律。这也就是说经络具有调整阴阳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也证明,针刺等法通过经络的作用,可促使人体的功能失调、代谢紊乱、组织破坏等情况趋于正常,它可以使人体中的镇痛因素加强,致痛因素减弱。

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经络腧穴与脏腑息息相关。在疾病情况下,经络腧穴有抗御病邪、反应病痛的功能。《素问·气穴论》说:“孙脉”(细小的络脉)能“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而穴位处孙脉密布,卫气云集。

近代研究证明,针灸推拿穴位可激发人体的防御功能,增强机体对不利因素的抵抗力。经络功能失常就可引起疾病,如经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会造成相关部位的疼痛肿胀,经络中气血郁积而化热,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症;气血运行不足,可出现功能减退,麻木,肢体痿软等症;阳气不足,可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怕冷等症;阴血不足,可出现“五心烦热”等症。

穴位功能失调,有时往往成为外邪侵袭人体的门户。如《素问·风论》:“风中五脏六腑之腧,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素问·痹论》:“六府亦各有腧,风寒湿气中其腧,而食饮应之,循腧而入,各舍其府也”。说明风寒湿邪可由穴位部乘虚而入,深入脏腑。脏腑、经络的病症有时常常通过穴位部的异常变化而反映出来,如出现压痛、酸楚、硬结、隆起、寒热、淤血、松陷及麻木等现象。如肺脏病常可在中府、肺腧、膏肓腧等穴出现压痛。

◎针刺等法通过经络的作用,可促使人体的功能失调、代谢紊乱、组织破坏等情况趋于正常。

明代张介宾于《内经》“留瘦不移,节而刺之”(《类经》六卷脉色类决死生)的注解中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指肢关节)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结聚,当是指皮下硬结等现象,此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限定在四肢,更多见于躯干部穴位。它既可反映局部软组织的疾患,还可反映脏腑病症。胃下垂病人常在足三里处出现条索状物,中脘处出现结节,胃腧处出现凹陷。

根据穴位能反映脏腑病症这一特点,近代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穴位,如在小腿外侧部的足三里和上巨虚之间找到反映阑尾病变的阑尾穴,并观察到肝病常反映于耳部的肝区,胃病常反映于耳部的胃区,除压痛之外,还可出现有皮疹等异常现象。探测的方法,一般采用按压、搓捏,即《灵枢·经水》的“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黄帝内经·太素》卷十六杨上善注:“地者,行于补泻病之处者也。以手扪、循,其地热者,所病即实,可行泻也;其地冷者,所病即虚,宜行补也。”近人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知热感度测定,导电量测定等法,这都是对穴位及反映特性的研究和运用。

防治疾病:针灸、推拿和气功等法之所以能够防治疾病,是基于经络所具有的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功能。

经络在协调阴阳的基础上起到调整虚实的作用,这种功能是以穴位为根据的。穴位治疗作用的关键在于接受适当的刺激来调整经络之气,使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近代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证明,针刺穴位所引起的调整作用是多方面的,除对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影响外,还对内分泌、呼吸、血液循环(包括淋巴循环)、消化、排泄、防御等系统的功能以及体温与物质代谢等方面的调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针刺穴位时所出现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具体表现。《灵枢·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就是说,运用针灸等法治疗要讲究“调气”,要明了经络的通路。散布于体表的气属卫气,具有防卫功能,疾病时所出现各种反应,是卫气与邪气抗争的表现。《素问·五藏生成》解释穴位的特点时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经络在协调阴阳的基础上起到调整虚实的作用,这种功能是以穴位为根据的。

针灸、推拿等法就是通过穴位来调气,以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谷气、营气、卫气都是人体的正气,其分布部位大体上由深到浅;针刺首先接触到卫气,其次到营气,再次到谷气,到达谷气是指出现应有的感应。这就是《灵枢·官能》所说的“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谷气概念,在阐述穴位的作用时甚为重要,“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主要是指谷气。因此,历来针灸家对穴位得气感应都很重视,从不同部位、不同得气感应的选取和运用,使穴位发挥特有的医疗效果。《千金翼方》说:“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穴位是通过经络而与人体各部发生联系,能“引气远入”而治疗有关脏器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