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灵感思维
第一节 灵感的特征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转移一下注意力,突然间灵光乍现,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
灵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长时间的探索基础之上的。如果你长时间思考某一问题而得不到解决的办法,暂时把问题搁置在一边去干别的事或者休息一会儿,往往会忽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在你干别的事或休息的时候,潜意识处于活跃的状态,还在继续思考,外界的偶然刺激会给潜意识带来启示,并进入意识层面的思考。潜意识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信息量比意识层面丰富得多。当意识停止思考的时候,潜意识还在做大量的尝试,把各种信息与思考对象联系起来,一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与意识建立连接,表现为灵感的出现。
■图片可以为小故事增添许多情境。联系图片读故事时,就能记住更多的细节。
灵感具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和触发性
灵感总是给人带来意外惊喜,你不知道在哪一刻潜意识中的信息会与外界信息突然接通,引发奇思妙想。当年,约翰·施特劳斯在多瑙河边散步的时候,美丽的风景激发了他的灵感,由于没有带纸,他竟然把《蓝色多瑙河》这首著名的曲子写在了衬衫上。因此为了捕捉灵感,我们应该随身携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在枕边也要准备好纸笔,也许灵感会在睡梦中拜访你。唐人李德裕曾以“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来表述灵感的突发性。当你费心费力地寻求它、等待它时,它却偏偏不来;而当你准备放弃、不再理它的时候,它却突然降临了。
■阿基米德洗澡时受到了启发,发现了沲力定律。
灵感的触发性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碰撞,即外部事物对潜意识的偶然刺激。屠格涅夫乘船游莱茵河时看到岸边楼上眺望的老妇和少女,产生了灵感,由此写成《阿霞》;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旁折断的牛蒡花,产生了创作灵感,写成了《哈泽·穆拉特》……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灵感的触发性。
有一次,工匠为国王做了一顶金冠,国王怀疑工匠偷工减料,在王冠里掺杂了其他的金属,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检验。于是,他让阿基米德想办法弄清楚金冠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被难住了,冥思苦想却一直想不出办法。有一天,他去洗澡。他刚站进澡盆的时候,水就往上升起来,他坐了下去,水就溢到了盆外。他恍然大悟,兴奋地从澡盆里跳出来,没穿衣服就跑出去,大声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周围的人以为他疯了,事实上他找到了检测金冠的办法。
阿基米德找了一个水罐,将里面注满水,又向国王要了一块跟给工匠做王冠用的一样重量的纯金。然后,他分别将王冠和纯金放入水罐。结果发现放王冠时水罐里溢出的水要比放纯金块溢出的水多。阿基米德由此断定,工匠给王冠里掺了其他金属。
2.瞬间性
灵感转瞬即逝,如果你没有来得及抓住它,它就会飘逝得无影无踪,给你留下遗憾。因为灵感是潜意识带给我们的指引,有点像梦中的景象,稍不留神灵感的火花就会熄灭。
宋代诗人潘大临的一次经历可以证明灵感的瞬间性。在临近重阳节的时候,下起了一场秋雨。他诗兴大发,随即赋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就在这时,一个催租人突然闯了进来,打断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便再也写不出下文了。尽管催租人走后秋雨依旧,但诗人再也找不到灵感了。
3.情感性
当灵感来临时,是一种顿悟的状态,往往伴随着情绪高涨、神经系统高度地兴奋。尤其在艺术创作领域,灵感的情感性特点体现得非常突出。
郭沫若创作《地球,我的母亲》的时候,突然间来了灵感,他竟然脱了鞋,赤着脚跑来跑去,甚至索性趴在地上,去真切地感受“母亲”怀抱的温馨。
4.模糊性
灵感只是给你指明一个方向、一个途径,要想取得最后的成果,还要对它进行深入的加工。有时,灵感只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零碎的启示和线索,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思考,就能得出意料之外的成果。
5.独创性
灵感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奇思妙想。灵感的出现是创造性思维的质的飞跃,它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对原有信息进行的迅速的改造。
灵感的独创性还体现在它的不可重复。灵感来临时,会在大脑皮质产生复杂的神经联系,一旦注意力转移,这种神经联系就会处于消极状态,即使再用与之前相同的客观事物进行刺激,也不会带来更多的灵感了。
第二节 灵感的激发和运用
虽然灵感的产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激发和运用灵感的方法。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思考以图产生更多的灵感,并且在灵感来临的时候能够及时抓住灵感。
俗话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灵感也是一样,它不是神乎其神的东西,而是基于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和经验做出新的整合。虽然我们不能确定灵感在什么时候产生,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灵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要想产生灵感、抓住灵感并使灵感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一个思考对象,设立一个思考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大脑就会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没有要解决的问题也就不会产生能够解决问题的灵感。当目标明确之后,你的潜意识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并会尝试把各种信息与思考对象建立联系,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灵感是转瞬即逝的想法,善于捕捉灵感,就容易获得成功。
第二,要积累与思考对象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一个对自己思考领域一窍不通的人,很难在那个领域产生灵感。经验和知识的多少与获得灵感的可能性成正比。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越多,那么他在思考那方面的问题时,获得灵感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三,要想让灵感光顾,还要养成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如果你坐在家里守株待兔,永远也等不到灵感光临。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曾经说过:“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有时也会为缺乏灵感所苦。灵感是一个客人,但并不是一请就到。在这当中就必须要工作,一个诚实的音乐家决不能交叉着手坐在那里……必须抓得很紧,有信心,那么灵感一定会来。”
灵感产生之前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思考过程。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你可能举步维艰一无所获,你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方向不对或思考方法不对。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你所付出的努力会有回报,但是灵感的产生就是建立在这些看似没有回报的努力基础之上。事实上平日里有意识的努力推动了潜意识的工作,只要你锲而不舍,潜意识就会在你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带给你灵感。
第四,要想让灵感早点到来,必须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普通人在一个干草堆里寻找针,他找到一根针之后就会停下来。而我会把整个草堆掀开,把散落在草里的针全部找到。”这种彻底地解决问题的欲望是爱因斯坦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愿望越急切,思维活动就会越积极。
很多灵感都是在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驱使之下发生的,当你有意识地急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潜意识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思考活动。
第五,劳逸结合,放松身心。我们强调急切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并不是说要让自己的大脑时刻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那样的话会导致思维的停滞,灵感会被窒息。积极地有意识地思考只是为灵感的出现做前期准备,灵感喜欢在大脑放松的时候造访思考者。因为当你放松的时候就会使外界信息刺激潜意识里的信息,从而撞击出灵感的火花。
冥想是放松身心的非常有益的活动,可以使人心境平和、精神放松,有助于大脑进行自我调整。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冥想是产生灵感的最佳状态。
第六,抓住灵感。灵感出现的概率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是由于我们不能及时抓住灵感,导致很多灵感一闪即逝,没有给我们带来实际的效益。灵感来去匆匆,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要想随时捕捉不期而至的灵感,我们就要像捕猎者一样时刻做好准备。那些富于创造力的画家、作家、音乐家都在书桌边、手边、枕边随时准备好笔和纸,以迎接灵感的到来。
好不容易才能等到灵感的光顾,所以当灵感出现的时候要抓住不放,如果让到了手指尖的灵感逃之夭夭,只能给自己留下遗憾。美国学者罗伯特说过:“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人都曾经体验过获得灵感的滋味,同时他们也常常感到惋惜。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没有及时记录下这些灵感,时过境迁之后,就再也记不起来了。”
第七,把奇思妙想转化为发明创造。抓住灵感之后,就要付诸实践,只思不行,会使灵感成为空想,那么这对我们毫无意义。
马尔柯姆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有一次,他把货车开到一个港口之后,不耐烦地等待卸货装船。在他等待的过程中,忽然灵感来临了:为什么不想办法把货车开到船上呢?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他抓住了这一灵感并付诸实践,经过不断地设计和改进终于发明了集装箱。后来,他成立了第一个集装箱队。
很多人想到一些奇妙的主意之后,并不马上付诸实践,结果灵感只停留在设想阶段,并没有发挥作用。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想法太不可行,其实真正阻碍他们把灵感应用到实践中的原因是不敢打破常规限制,而且他们比较懒惰。如果当初马尔柯姆有了那个想法之后一笑了之,不再寻求实现那个设想的方法,那么也许今天还能看到码头上不断卸货装船的情景。
第三节 自发灵感
当你用很长时间钻研一个问题之后,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互相激荡,忽然间令你茅塞顿开,产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借助外部因素的刺激),这就是自发灵感。
■人在做梦的时候,大脑会重放最近所经历的事情,并会把它们埋入记忆深处。有时在梦中会突发灵感,白天所冥思苦想的问题就“自动”解决了。
自发灵感是由潜意识的大量活动带来的灵感。很多科学难题都是科学家们通过自发灵感解决的。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侯振挺证明数学难题“巴尔姆断言”的过程,就是对自发灵感的利用。
很长一段时间,侯振挺研究“巴尔姆断言”都没有结果。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对“巴尔姆断言”的证明工作上,甚至吃饭、睡觉、走路的时候头脑中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他感到自己一次次接近问题的边缘,但就是找不到出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证明它的轮廓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但是有些问题就像大山一样挡住了出口。
后来他感到很难再有所突破,便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做成一份文件,准备让一位同学带回学校去请教老师。就在他送同学去车站的时候,脑子里忽然灵光乍现,他好像看到了穿过那座挡路大山的一条幽径。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他留下了那份文件,立刻在车站旁的石凳子上进行推导,那条幽径越拓越宽。十几分钟后,他已经闯过了那座大山。没想到这么容易!日日夜夜折磨着他的难题竟然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自发灵感完全凭借思考者潜意识里信息的不断积累和激荡,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激活大脑的所有神经元素。当这种自发灵感来临之际,由于它的神秘性和巨大的创造力,往往使思考者的情绪异常高涨。
被誉为世界第一男高音的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竟然不识乐谱。这个消息在媒体上报道之后,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惊。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帕瓦罗蒂本人后来向媒体坦然证实了这一点,他真的不懂乐谱。人们无法理解,不懂乐谱怎么唱歌呢?帕瓦罗蒂解释说:“我不是音乐家,不需要懂乐谱。唱歌和作曲是两码事,我是用头脑和整个身体歌唱的。”所谓的用头脑和整个身体歌唱,实际上就是借助于自发的灵感来对音乐进行诠释。
自发灵感遵循长期积累,偶然得到的原则、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期在潜意识中孕育,一旦成熟之后就会拨云见日,豁然开朗。除了冥思苦想忽然计上心头之外,它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在梦境中获得灵感。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如此,当你钻研一个问题很长时间之后,即使睡着了,你的大脑潜意识还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索,潜意识的活动在梦中虽然表现得无序、怪异、零乱、模糊,但是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
梦境是对大脑思维的一个自动整理筛选的过程,可以说做梦是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克里克认为做梦可以消除掉大脑中的无用信息,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就是在梦中得到灵感的典型例子。
门捷列夫从23岁开始致力于探索千差万别、性质各异的元素之间的规律。他把各种已知元素写在卡片上,然后尝试各种方法对这些卡片进行排列,以求发现其中的规律,在这个问题上他苦苦探索了20年。有一天,他在摆弄那些卡片的时候疲倦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在梦中他看到那些卡片活了起来,自动组成了规则的排列。当他醒来之后,迅速按照梦中的排列顺序将已知元素有规律地排列了起来,而且预言了11种尚未发现的元素。
记者问他如何在梦中发现元素周期律的,他说:“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才得到了解决。”
开动你的脑筋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自发灵感解决问题的经历呢?如果有,请写下来。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第四节 诱发灵感
诱发灵感是指根据生理、心理、爱好、习惯等方面的特点给灵感的到来提供一定的环境,促使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头脑中产生。欧阳修有句名言:“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能对欧阳修来说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候,思维更加活跃,更能够诱使灵感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将军赖特曾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他是一位优秀的将军,总能想到完美的作战计划。据他的助手透露,他和下属一起轻松地吃完午餐之后,就独自在办公室里待一个小时。在办公室里,他舒展开四肢躺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当他从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他就能想出至少一个新奇的方案。
赖特正是运用了诱发灵感的方法,有意识地营造有助于产生灵感的情境,使解决问题的方案快速在头脑中产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的心理和生理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常常会有灵感来临。因为这时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被抑制了,兴奋中心外围的大脑皮质细胞开始兴奋起来,并引发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酒精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系统,适度饮酒可以诱发灵感。
天宝元年,李白受举荐来到长安,唐玄宗对他礼遇有加,封他为翰林。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得正艳。唐玄宗忽然想到了李白:为什么不让他写几首诗文赞美一下这些牡丹呢?于是就命高力士去找李白——李白正在长安的一家酒楼畅饮。
高力扶着酒醉的李白来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看到这番情景,生气地说:“朕本来想让你做几首诗文,为朕和贵妃赏牡丹助兴,你现在醉成这个样子,还能够赋词吗?”李白说:“臣越是醉酒越能写出好诗来,请皇上赐酒。”玄宗立即命高力士为李白斟酒、研墨,李白畅饮三杯酒之后,握笔蘸饱墨汁,一气呵成,写出了三首脍炙人口的《清平调》。
想一想在哪些时候我们的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很多诗人和作家都是在散步的时候捕捉灵感的。潜意识里的信息可以趁着意识层面的思维空档,突破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障碍,把信息传达给意识使用。这时的潜意识非常活跃,很有可能会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诱发灵感的有效方法还有“假寐”和冥想。“假寐”是指清晨起床之前保持似醒非醒的状态,回忆一下悬而未决的问题,以求获得灵感。在这种状态下思考既可以梳理意识层面的东西,又可以调动潜意识的工作,即使得不到灵感,也可以对以往的思考做一个总结性的回顾。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就能使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促使灵感频繁地发生。冥想就是停止意识层面的一切思维,专注于自身的呼吸或某种意识,使自己沉浸在抛开万物的真空状态。当你排除杂念之后,各种不良的情绪就会大大缓解,增强大脑皮质细胞的活性,使潜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能力,从而带来灵感。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佛教的打坐冥想之外,还有音乐冥想、芳香冥想等等。
所有诱发灵感的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使大脑放松的目的,大脑放松之后可以降低耗氧量,这时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信息可以更畅通地交流。适合每个人的诱发灵感的环境不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经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诱发灵感的做法。
第五节 触发灵感
触发灵感是指在长时间钻研某个问题的过程中,忽然在某些外部事物的触发下产生灵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析几何学的建立就是通过触发灵感思维取得成功的典型的例子。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长期研究如何把几何和代数这两门数学统一起来,经过不断的努力还是找不到办法。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发现一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爬,于是耐心地观察起来。忽然,他想到苍蝇、墙角以及墙面和天花板不就是点、线、面吗?点、线、面的距离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想到这里他兴奋地跳起来,在纸上画出三条线代表墙面与天花板的连接线,然后画了一个点表示苍蝇,分别用X, Y,Z表示苍蝇与两面墙和天花板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在数与形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任何一个点都对应着三个固定的数据。由此,笛卡儿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苍蝇在天花板上爬行这个外部事件触发了笛卡儿的灵感,把这个外部事件与他冥思苦想的问题联系起来,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前提是笛卡儿已经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了长时间的研究,当他看到与此相关的外部事件的时候,潜意识自然把二者联系起来,找到了相似之处,进行加工整理之后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打破常规,就会看到成功之门。
触发灵感产生的一个特点是带来灵感的外界事物与思考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形似之处,把外界事物的原理应用在思考对象上,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鲁班有一次负责建造一座华丽的厅堂,在准备盖屋顶的时候,他不小心把用来做柱子的名贵的香樟木锯短了。香樟木很名贵,他赔不起,而且已经接近完工期限了,再去购买香樟木会延误工期。
鲁班为此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鲁班的妻子云氏说:“咱们俩谁高?”鲁班说:“你比我矮多了。”云氏说:“现在比比看。”鲁班发现原来云氏脚下穿了一双厚底的木板拖鞋,头发高高耸起,还戴着一大朵簪花,和他站在一起,果然云氏更高一些。
这件事给鲁班带来了灵感,如果在香樟木下面垫一个雕花白色石头,在香樟木上面也放一个雕花的柱头,整个房柱不就高了吗?他计算好尺寸就实施起来。结果,这样设计出来的厅堂竟然比原来的设计更加华丽美观。
长期的思考过程是必要的,这可以为灵感的来临做好准备,在适当的外部事件发生的时候灵感就会一触即发。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年轻的时候致力于研究液体炸药硝化甘油。他想把它应用在开矿山和隧道施工中,但是液体硝化甘油的稳定性很差,非常危险。有一次,他的实验工厂发生了爆炸,他的弟弟和另外4个人被炸死。这次事故之后,政府禁止他重建工厂,他只好到一艘船上进行实验。
有一天,他从火车上搬下装有硝化甘油的铁桶时,不小心漏了一些液体硝化甘油在地上。他发现掉落在沙地上的硝化甘油很快就被沙子吸收了。仔细观察之后,他发现硝化甘油凝固在沙子里了,而且没有发生爆炸。这件事立刻激发了他,他欣喜若狂地喊道:“我找到了!”回到实验室之后,他尝试着用硅藻土做吸附剂,使硝化甘油凝结在里面,这样可以保证安全运输。后来,在此基础上他又发明了黄色炸药和雷管。
当你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某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相关方面,一旦出现什么异常现象就会引起你的注意,触发你的灵感。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这种疗效非常好的抗菌药,发明过程也体现了触发灵感的规律。
■弗莱明的无意之举让他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为人类造福。
弗莱明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钱上学,完全靠自学考取了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后来,他在参加战地救护时,亲眼目睹了大批伤员因伤口感染而被截肢,甚至丧失生命。于是,他下定决心寻找抗菌消炎的新药。
有一次,弗莱明外出休假,回到实验室之后发现一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青灰色的霉菌。他没有放过这个异常现象,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了这种霉菌的抗菌作用——葡萄球菌覆盖了器皿中没有沾染这种霉菌的所有部位。他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这种霉菌液还能够阻碍其他多种病毒性细菌的生长,而且不会损害正常的细胞。弗莱明把它命名为“盘尼西林”,也就是后来的青霉素。青霉素得到广泛应用之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当你对一个问题钻研很长一段时间却找不到思路的时候,不妨先把问题放在一边,放松一下,也许其他的信息能够诱发灵感,给你带来启示。
第六节 逼发灵感
你的百米速度是多快?设想一下,现在有一只老虎在后面追着你,你能跑多快?可能你会打破世界纪录吧。当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体能会得到极大的激发。同样的道理,人的大脑在危急的情况下也会超常发挥,创造出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奇迹,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这种能够使我们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的灵感就是逼发灵感。
逼发灵感也就是“急中生智”,急切的心情会加剧潜意识的工作,使大脑神经元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促使灵感的到来。
某位富商的女儿遭到了绑架,绑匪向富商勒索1 000万美元的赎金,如果不按时交出赎金,他的女儿就有生命危险了。这位富商虽然有钱,但是也无法一下子筹集1 000万美元,而且他明白要想保证女儿的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于警察。但是那些绑匪处在暗处,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在妻子最新发行的唱片的封套上印有她的照片,在照片中她那明亮的眼珠里可以看到摄影师的头像。由此他想到,让绑匪给女儿照张相,不就可以得到绑匪的头像了吗?于是他向绑匪提出要一张女儿头部的大幅照片,以证明她还活着。
富商收到照片之后,让警方把眼球放大,真的得到了绑匪的相貌。警方发现原来这个绑匪是多次作案的惯犯,并已经掌握了他的很多线索,很快警方就把他抓获,救出了富商的女儿。
富商的灵感就属于急中生智的逼发灵感。人们常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当我们紧皱眉头冥思苦想的时候,就能刺激大脑皮质的细胞加速活动,积极地搜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产生灵感。
索希尔是一位英国著名的画家,有一次他负责给皇宫画一幅大壁画。女王和大臣前来看他作画,只见索希尔站在三层楼高的脚手架上正在审视自己的作品,他一边看一边向后退,眼看就要退到脚手架边缘了,再退一点就要掉下来了。女王和大臣们吓得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声提醒他,害怕他受到惊吓摔下来。正当人们紧张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索希尔的助手忽然走到壁画前,用画笔在壁画上胡乱涂抹。索希尔赶紧上前抢了助手的画笔,却不知道自己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索希尔的助手正是在逼发状态下获得灵感的。逼发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遇到危机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产生灵感。据科学家统计发现,当突发性灾害来临时,只有约12%~20%的人能够保持头脑清醒,果断地采取应对措施,索希尔的助手就是这样的人;70%左右的人会茫然失措或表现精神麻木,女王和大臣们属于这类人;10%~25%的人则会出现惊恐、慌乱的状态,甚至对自己失去控制,这会促使危机带来更大的损失,在上面的例子中假如有人失去控制大喊大叫,则很可能会把索希尔吓得摔下来。
要想获得逼发灵感,首先就要做到临危不乱,保持头脑镇静,这样才能进行冷静地思考。单纯的着急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灵感,逼发灵感是潜意识和意识的共同思考的结果。
■遇到问题就说“NO”的人,很难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一名单身女子深夜返家的途中,发现后面紧跟着一名男子,怎么也摆脱不了。她感到非常害怕,竭力地思索脱身的办法。突然,她看到前面有一座坟场,顿时便有了主意。她走进坟场,在一座新坟旁坐了下来,幽幽地说道:“终于到家了……”吓得那名男子头也不回地跑了。
人们很容易向权威理论和惯性思维低头,当我们强制自己摆脱权威理论和习惯性认识的时候,就有可能逼发出灵感。
索尼公司最初生产的录音机体积大、价格高,并不受欢迎。公司老总决定开发低成本的、小巧的录音机,他把技术人员集中在一个温泉宾馆,下了死命令:在10天之内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技术人员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提出设计方案,互相启发,不断改进、提高,在10天之内终于设计出了第一代电子产品——磁带录音机。
大脑在有压力、有危机的情况下会比平时更加敏捷。要想获得灵感,就要不时地“逼”自己进行思考,不要轻易放弃,不要满足于现状,当你尝试进一步思考的时候,也许就能逼发出更加奇妙的主意。
注意事项
1.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要善于运用周围的事物,迅速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遇事不要过度惊慌、大喊大叫,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迅速“毁灭”自己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