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转换思维
第一节 何谓转换思维
转换思维是一种多视角思维。从多个角度观察同一现象,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你会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同一问题,你会得到更加完满的解决方案。
图中是3个正三角形,只允许移动其中的两个边,你有办法让所有的三角形都变得不存在吗?
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好像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办法。但是,只要转换一种思维方法,把这个图形的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就可以得到下面这种解决办法(1个三角形减去1个三角形等于0个三角形)。
如果某一问题的思考方式对自己不利,那么你就应该转换思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说不定可以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两个商人一起去非洲卖鞋。那时的非洲人刚刚改变以前穿兽皮、披树叶的习惯,穿上了衣服,但是他们还都是光着脚走路。一个商人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认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根本就没有市场,于是他去别的地方卖鞋了。另一个商人却想:这里的人都没有鞋穿,鞋的需求量太大了,真是赚钱的好机会!于是他留了下来,结果成功地把鞋卖给了所有光脚的人,成了富裕的大鞋商。
转换思维还要求我们从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进行考察,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比如,法官判案时,原告和被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偏执一端,很可能会冤枉好人。只有转换思维,全面了解事情的原委,才能做出公正的裁决。
转换思维可以帮我们精确地理解某一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事物的概念做出规定。语义学家格雷马斯说:“我们必须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厌其烦地进行定义,尽量确保做得精确、严格,以确保新概念的单义性。”所谓“不厌其烦地进行定义”,就是不断转换思维,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推敲。
此外,转换思维可以避免思维定势,对于发明创造来说有重要意义,每转换一个新的视角也许可能引发一个新发现或新发明。
美国玩具制造商斯帕克特发现那些玩具设计师设计的玩具单调、陈旧,没什么新鲜感,很难引起儿童的兴趣。因为那些设计师都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很难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玩具。要想设计出受欢迎的玩具,必须知道孩子们的想法。于是,斯帕克特请来一位6岁的小女孩玛丽亚·罗塔斯作为玩具设计的顾问,让她指出各种玩具的缺点,以及她希望生产出什么样的玩具。在小女孩的建议之下,斯帕克特公司生产的玩具销路很好。
这个例子说的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思维转换。此外,思维转换还有男人与女人之间的转换,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转换,整体与局部的转换,肯定与否定的转换,科学与艺术的转换等等。思维转换的方法不一而足,这里我们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训练方法。
1.反向转换法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朴素的辩证法向我们讲述了深刻的道理。向反向去求索,站在事物的对立面来思考往往能够突破常规,出奇制胜。你可以向对立面转换事物的结构、功能、价值,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对结构和功能的转换可以让你有发明创造,对价值的转换可以让你变废为宝,对态度的转换可以让你心胸开阔、宠辱不惊。
2.相似转换法
这种转换法有助于我们对同一对象、同一问题进行全面、整体、系统的把握。比如下面的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生命、血肉、植物、爱情、真理、繁荣
原始、开端、最初、胚胎、萌芽、发展
每一组中的一个或几个词都可以成为理解本组中某一个词的新视角。这种转换方法可以启发新的隐喻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在科学研究中建立理论模型有重要意义。
3.重新定义法
如前面所说,转换思维可以使概念的定义更加精确;反过来,通过对某一概念重新定义可以训练我们的转换思维的能力。对文字的翻译也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台湾诗人余光中说:“翻译一篇作品等于进入另一个灵魂去经验另一个生命。”这种“经验”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加开阔。
4.征询意见法
一个人的思路毕竟有限,要想实现多视角思维,就应该借助集体的力量。征询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可以让你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更加完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当年为了演好曹操这个角色,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几百个人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对曹操的看法。别人的意见让他对曹操的各个侧面都有所了解,他的演出自然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5.实践转换法
实践转换可以让你在对问题的实际操作中,获得对事物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某种新的意义。比如,大学生写论文,纯粹研究理论只能是闭门造车,如果去参加相关的实习,就会对理论知识产生新的认识。此外,经历一下你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可以让你改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开动你的脑筋
破解密码
下列某一个盘子适合放入右图中心问号所在位置,它是哪一个盘子?
答案:
A
第二节 正面思考和负面思考
你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可能比较难,那么,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吧。
如果在你面前摆上半杯水,你认为这杯水是半空还是半满?习惯负面思考的人会说:“真糟糕,只有半杯水了。”习惯正面思考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呢。”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跟你上面的回答相关的一些事情,虽然类似的事情你可能经常遇到,却从来没有深思过。
你上次考试成绩只是班上的中等水平,这使得那些对你寄予厚望的人们很失望。你决定努力学习,打算考个第一名给大家看看。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经过你的努力,你比以前提高了几十个名次。对你来说,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好成绩。但是,你的目标是第一名。因此,你虽然有一点儿高兴,但是总的来说,你很失望。
下雨了,你讨厌下雨。虽然这场雨在这个季节十分平常,虽然从农村出来的你知道,那些庄稼等着雨水的浇灌,但是你仍然十分恼火——它把你的衣服打湿了,鞋子弄脏了,使路上积了一些水。
你创业失败了。你投入的几万元顷刻之间化为乌有,那可是你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钱。你埋怨世道不好,上天不公。你灰心丧气,甚至连自杀的心思都有了。
…………
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知道你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不错,你正在用一种负面思考来看这个世界。
所谓的负面思考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即总喜欢把事情朝坏的方面去想。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它使我们总是想到:问题多于机会、缺点多于优点、坏处多于好处……总之,它使我们产生消极的思考,从而使自己变得忧郁、沉闷、消极和暴躁。
而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偏重负面思考会带来比事情本身更多的麻烦,使我们被阴影遮蔽眼睛,看不到事情的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阻碍事情的解决。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少一根铁钉,失掉一个马蹄;少一个马蹄,失掉一匹战马;少一匹战马,失掉一位骑士;少一位骑士,失掉一场战争。”虽然这句话的本意是要求严于律己,但这可能算是“负面思考”最极端的例子了。这种连贯性的负面思考能够使人想到最坏的一面,从而由一件小事产生彻底的消极。
如果你的确是这么想的,这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心理学家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负面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也就是说,人类总是喜欢设想最糟糕的一面。
不过,尽管负面思考是人的本能反应,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必须任由它来支配我们的信念、思想和状态。我们必须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把这种影响我们心情、精神和行为的思考方式改变。
问一问自己,难道世界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样——那样灰暗、让人丧气和死气沉沉的吗?
一个探险家和他的挑夫打算穿越一个山洞。他们在休息的过程中,探险家掏出一把刀来切椰子,结果因为灯光昏暗,切伤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挑夫在旁边说:“棒极了!上帝真照顾你,先生。”
探险家十分恼怒,于是把这位幸灾乐祸的挑夫捆起来,打算饿死他。当他一个人穿过山洞的时候,却被一群土著抓住了,他们打算杀死他来祭奠神灵。幸运的是,那些土著看到了探险家伤了手指,于是把他放了,因为他们害怕用这样的祭品会触怒神灵。
探险家感到自己错怪了挑夫,于是回去把那位挑夫的绳子松开了,并对他致以歉意。
挑夫说:“棒极了!看来,上帝也很照顾我,先生。如果你没有把我捆住的话,我已经成为他们的祭品了。”
我们必须学会正面思考。如果你在回答“半空”还是“半满”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的是前者的话,那么你就是在做正面思考。正面思考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它让我们能够考虑到这件事情的“好处”的一面;它帮助我们阻挡住那些困扰我们的因素,发现给我们信心、激励和勇气的因素,从而使我们更加积极地去解决一个问题。
正面思考和负面思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不过,它们只是看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角度而已。同一件事情,用正面思考能够使你自信、乐观和拥有解决问题的高效率,而负面思考则正好相反。
一个老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鞋。下雨天,她为小儿子发愁;晴天,她则为大儿子发愁。因此,她一年到头都是愁眉苦脸的。有一天,经过一位乡人的指点,她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变得十分快乐。那位乡人告诉她,她应该在晴天为小儿子高兴,在雨天为大儿子开心。
那位乡人正是运用了正面思考得出的建议。的确,在生活中,负面思考只会给人带来烦恼和忧伤,而要活得快乐,只有正面思考才是“一剂良药”。
当获得肯定时,你会……
当遭遇失败时,你会……
正面思考要求我们以独特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从坏事转向好事,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当你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采取正面思考还是负面思考的方式,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的确正为自己的生活是无趣的、世界是灰暗的而沮丧,就应该学会正面思考这种方式。
第三节 视角转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同,你所看到的景观就不一样。同样,用单一的视角看待一件事情,你通常无法看到事情的全貌。如果你能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像一个万花筒。
视角转换就是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思考方法。有时我们找不到问题的出路,就是因为总是从固定的角度看问题,陷入了死胡同。其实,只要换一个视角,就能拨云见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一位富翁有一个十分漂亮的花园,花园里树木郁郁葱葱,花朵姹紫嫣红。由于经常受到外人的侵入,花木常遭到破坏,地面也被弄得狼藉不堪。
于是富翁在花园门口竖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
“私家花园,禁止入内。”
但是丝毫不起作用,花园依旧遭到践踏和破坏,甚至比以前破坏得更严重。
富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警示牌上换了另外一句警示语:
“请注意,如果在花园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在距此15千米处,驾车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
他把这个牌子竖在花园门口之后,果然再也没有人闯入花园了。
■有趣的两可图形 上图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头的侧面像?通过观察,你会从中理解图形和背景的转换关系。
这位富翁就是应用了视角转换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开始时,他按照常规的思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和闯入花园的人站在对立面,“禁止”他们入内。这种警告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激起人们的逆反心理。经过视角转换之后,富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花园中有对他们造成伤害的东西,不就可以阻止他们了吗?
有时同样一件事,站在这个角度看是错的,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对的了。
如果你想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愿行事,那么你必须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下级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无法说服领导改变想法,家长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无法说服孩子不要这样或不要那样。让别人看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他才会认可你的观点。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希望;有的人自负,认为自己不可替代、无所不能。这两个极端都能让人们犯一些错误,因为人们不能清醒地、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运用视角转换,人们就能够理性地对自己做出评价,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
我们总是对别人和周围的环境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别人,换一个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就能发现别人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
视角转换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思考对象分解为不同的侧面,冲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力求看到思考对象的更多的侧面,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后用辩证的观点把对思考对象不同角度的思考综合起来,从而对事物形成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
我们很容易陷入非对即错的思维模式中,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灰色地带。要想全面地公正地看待问题,我们就要进行视角转换,看一看除了对和错之外,是不是还有第三种可能。
1964年,被流放的越南籍僧人一行禅师旅行到华盛顿特区,寻求美国国会支持终止越南战争。
美国参议员贝利·高德华询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来自南越还是北越?”
一行禅师的回答是:“都不是,我来自中间。”
长得弯弯曲曲的大树,因为没有用处而得以保全性命;会打鸣的鹅,因为有用而得以保全性命。
那么,作为人应该怎么做呢?庄子说:“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当你摆脱单一视角的束缚,跳出对错之外,你会发现这时眼前出现了更富有创意的选择。
开动你的脑筋
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一个人到国外去了,可是他发现周围全都是中国人,为什么?
2.山姆今晚想睡个好觉,所以,晚上8点30分就睡觉了。他把那个老掉牙的闹钟拨到早上9点就睡下了。那么,山姆可以睡几个小时呢?
3.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R从来没养鸡,可每天却能得到两个蛋,这既不是花钱买的,也不是别人送的。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4.什么字在任何情况下,大家都会念错?
5.在什么人面前大家都得摘掉帽子?
答案:
1.他是外国人;2.半小时;3.R是母鸡;4.“错”字;5.理发师。
第四节 价值转换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曾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任何东西都有存在的价值。价值转换思考法就是让我们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全方位的审定,积极地发现潜藏在事物内部的价值,或者开发出对我们有用的新价值。
德国某家造纸厂的一位技师因为一时疏忽,在造纸工序中加了胶,结果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墨水一蘸到纸上就会扩散开。这批废纸会给造纸厂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位技师非常焦急,并做好了被解雇的准备。
当他看着那些废纸发愁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既然这种纸的吸水性很强,就把这种纸作为一种专门用来吸干墨水的“吸墨水纸”不是很好吗?由此他发明了纸的一个新品种,并获得了专利。这种吸墨水纸上市之后很受欢迎,给造纸厂带来了很大的利润。技师不但没有被解雇,还受到了奖励。
那位技师运用价值转换思考法,发现了吸墨水纸的价值。生活中很多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都潜藏着某种价值,如果我们学会价值转换思考法,就能从无价值中发现价值,或者赋予事物某种价值。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商人叫裴明礼。有一次,他对一个处在交通要道的臭水坑发生了兴趣。那个水坑处在来往商贩的必经之路,大家只能绕道而行。裴明礼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它买了下来,在水坑中央竖起一根很高的木杆,在木杆顶上挂了一个竹筐。然后在水坑旁边贴了一张告示:“凡是能把石块、砖瓦投入竹筐的,赏铜钱百文。”
路过的人看到有便宜可赚,纷纷向竹筐投掷砖瓦,但是由于竹筐太高太远,几乎没人能投中。不过,人们还是踊跃参与,尤其是没事做的孩子们,把这当游戏玩,很快就把臭水坑填平了。
裴明礼停止了悬赏投石的活动,把地面修复平整,并搭建了几个牛棚和羊圈供过往的商人使用。没过多久,那里就堆积了很多牛羊的粪便,这正是附近的农人种田所需要的。裴明礼把牛羊的粪便卖给农人,没多久就赚了一大笔钱。然后,他把牛棚、羊圈拆掉,盖起了房屋并在周围种上花卉,建起了蜂房。几年之内,他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按照惯常的思维模式,我们认为一件东西只能在某一领域有价值,在其他领域没有价值。比如椅子是用来坐的,笔是用来写字的,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如果我们被常规的、显而易见的价值束缚住,就很难发现潜藏在事物内部的其他价值。椅子除了用来坐,是不是还可以在登高的时候用来垫脚?笔除了用来写字是不是还可以用来当锥子或者当鼓槌?杯子除了用来喝水是不是还可以用来种花或者养鱼?价值转换思考法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地在不同的领域发掘事物的潜在价值。当你认为某件东西没用的时候,就更应该想想是不是在其他的领域还有用。
法国有一位艺术青年叫明尼克·波达尼夫,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双被扔掉的破旧高跟鞋,他发觉那鞋的样子有点像一张人脸。他兴致勃勃地把那鞋加工了一番,使它看起来更像人脸的模样。朋友们对他制作的鞋子脸谱赞不绝口,这让他产生了新的想法:何不把鞋子加工成艺术品销售呢?于是他收集来一些破旧的鞋子,并由此创业。他把鞋子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脸谱:顽童、贵妇、政客、商人……这些艺术品有的朴素、有的唯美、有的搞笑、有的精致,都很受欢迎。其中一些优秀作品还曾多次到世界各地展销,每个售价3 000美元。
■很多时候需要转换一下思维。
明尼克·波达尼夫被誉为“鞋脸奇才”,他说:“每一只鞋都有自己的灵魂和性格,我只是把它们的灵魂和性格展现出来。”
价值转换思考法就是要求我们具备一双发现“灵魂”的慧眼,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找到潜在的价值。
查尔斯·蒂凡尼享有“钻石大王”的美誉,但是起初他只是一家不起眼的珠宝店的老板,他的发迹始于一根报废的电报电缆。多年前,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缆因为破损需要更换,查尔斯·蒂凡尼听说了这则消息之后,毅然买下了那根报废的电缆。他周围人们感到很惊讶,一根废电缆有什么用呢?这位精明的珠宝店老板当然另有打算,他把电缆清洗干净,然后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用珠宝装饰起来,作为纪念物高价出售。这可是曾经铺设在大西洋底的电缆啊,能拥有一段这样的电缆不是很荣耀的事吗?
就这样他发了一笔财,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声名鹊起。后来,他用电缆赚来的钱买下了一枚价值连城的“皇后钻石”,并以它为主角举办了一个首饰展示会。人们都想一睹皇后钻石的风采,参观者蜂拥而至。他趁机把门票定得很高,赚了个盆满钵满,随之而来的还有“钻石大王”的美誉。
查尔斯·蒂凡尼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善于转换事物的价值,使事物的价值尽可能地为我所用。电缆并不仅仅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还具有收藏价值。皇后钻石的价值不仅仅是收藏或者以更高的价位转手,还有观赏价值。经过价值转换他使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价值,使有很高的价值的东西变得更有价值。
第五节 问题转换
问题转换是指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从而使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
英国某报纸曾举办了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如下: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3位关系人类兴亡的科学家。一位是原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人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噩运;还有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谷物,使几千万人摆脱因饥荒而亡的命运。
由于充气不足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下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2人得以生存。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呢?
问题一经刊出后,很多人争着回答。有人认为应该丢下原子专家,有人认为应该丢下环保专家,也有人认为应该丢下粮食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但最后,巨额奖金得主却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3位科学家都关系着人类的兴亡,很难权衡出谁对人类的价值更大一些。其实这是报纸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设置的陷阱,获奖的小男孩根本不去理会科学家的价值,而是运用了问题转换的思考方法。从最简单的思路出发,把最胖的科学家扔出去,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我们常常面对困难的时候找不到出路,因为我们陷入了自己设置的圈套之中,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想象得很复杂。结果越来越乱,理不清头绪,本来几分钟就能搞定的问题要用一天的时间来解决,本来轻轻松松就能做完的工作,却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亚里士多德曾说:“自然界选择最简单的道路。”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何必把它弄复杂呢?那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还未必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要知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很简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却很难。
我们面对陌生的问题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我们把陌生的问题转换为自己熟悉的问题,就好办多了。
有一次,法国园艺家莫尼哀进行园艺设计的时候,需要一个坚固结实的花坛。对于建筑这行他一窍不通,但是作为一个园艺家他很熟悉植物的生长规律。他想到植物的根系密密麻麻地牢牢地抓住土壤才能使参天大树屹立不倒。如果把这个原理应用在建筑中,不就能保证花坛坚固结实了吗?他把土壤转换为水泥,把植物的根系转换为铁丝,把根系固定土壤转换为铁丝固定水泥。这样他建造了一个非常结实的花坛。很快,他的这项发明就在建筑界得到了推广应用,成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
运用问题转换思考法,关键是要学会怎样转换。首先要弄明白目前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如果盲目转换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转换,不可以从主观愿望出发,否则可能会欲易而更难,欲速而更慢。
■问题转换的关键在于“变通”,一味地死干硬干往往事倍功半。
当初爱迪生在研制灯泡的时候,曾经让一个刚刚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助手阿普拉去测量灯泡的容积。阿普拉按照常规的方法测量灯泡的直径、周长,试图通过公式进行计算。但是,灯泡的形状是不规则的,计算很困难,而且不精确。阿普拉忙了很长时间也没计算出结果。爱迪生来催问的时候,发现他还在满头大汗地测量。爱迪生随手在灯泡顶端打了一个小缺口,然后灌满水,再把水倒在一个量杯里,看一眼读数,就知道灯泡的容积了。
问题转换的关键在于“变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说:“生活就应该有很多选择,你可以这样选择,也可以那样选择。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就走另一条。”当你沿着常规的、传统的道路走不通的时候,就应该换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者从另一个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对象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概念都可以根据环境、时间、事件、地点的不同而发生改变。问题转换思考法就是要求我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灵活转换,而不是被眼下的问题限制住手脚,无法前进。
开动你的脑筋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在紧急情况下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为什么?
答案:
离门口最近的一幅画。在失火的情况下,卢浮宫到处是浓烟,此时是很难找到最昂贵的、最有价值的、自己喜欢的画,也许在寻找的过程中自己早已葬身火海了。所以,抢救离门口最近的一幅画是最可行的。
第六节 原理转换
原理转换就是要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从常规的逻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通过引入与本问题看似不相关的原理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的一位反间谍军官怀疑一个自称是比利时流浪汉的人是德国间谍,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这位军官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这个流浪汉数数,从1数到10。流浪汉很快用法语数完了。军官只好对流浪汉说:“好了,你自由了,可以走了。”流浪汉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军官终于确定这个流浪汉是德国间谍,于是命令手下把他抓了起来。你知道军官是如何做出判断的吗?
流浪汉数完数之后,军官用德语对他说了那句话,流浪汉松了一口气并露出了笑容,显然他能听懂德语,暴露了他是德国间谍的真面目。军官就是在流浪汉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转换原理,使流浪汉落入圈套的。
原理转换还体现在一个特定原理在不同领域之间的转换。一个原理并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个领域,我们可以把它转换到其他领域,也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帕西·斯潘塞是一名电工技师,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安装雷达天线的时候,放在上衣口袋里的巧克力会自动熔化。周围没有任何热源,是什么导致巧克力熔化了呢?为了查个究竟,有一次,工作之前他故意在上衣口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当他爬上雷达的塔台的时候,巧克力就开始熔化了。他想,也许是雷达发出的强大的电磁波导致了巧克力熔化。
为了证明这个假设,斯潘塞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终于得出了结论。原来导致巧克力熔化的原因是微波可以引起食物内部分子的激烈运动,从而产生热量。随后,斯潘塞用这个微波加热的原理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
原理转换在科学发明创造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任何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都是对一些普遍性的原理的应用。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创新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可以把最新的原理应用到各个领域,研发最新的产品或工艺;第二,可以把最新的原理应用在已有的产品和工艺中,对旧有的产品进行革新和再创造;第三,可以把旧的原理应用到新领域,从而开发出新产品或新工艺;第四,可以把旧原理和新产品、新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赋予新产品、新技术更多的价值。
18世纪,莱布尼茨的朋友鲍威特寄给了他一本拉丁文译本《易经》。他在读到八卦的组成结构时,惊奇地发现了其中的基本素数0和1,也就是《易经》中的阴爻“__”和阳爻“—”。由此,他创立了数理学中的二进制,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数学进制中最先进的。
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给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的运算模式正是对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的应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由计算机电路所使用的元器件性质决定的。计算机中采用了具有两个稳态的二值电路,二值电路只能表示两个数码:0和1,用低电位表示数码“0”,高电位表示数码“1”。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具有运算简单、电路实现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中国《易经》中阴阳原理的启发,发明了二进制,也就是今天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在进行原理转换思考法训练的时候,针对一个简单的原理要尽可能多地找到它可能会发挥作用的领域,针对一个问题要尽可能多地寻找可能与此问题相关的原理,从而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案。
■原理转换往往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按常理思考,而是通过引入与本问题不相关的原理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第七节 材料转换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由传统的材料构成的,比如桌子、板凳是用木头做的,碗和盘子是用陶瓷做的,书是用纸张做的……我们习惯了这些材质的物品,渐渐地认为这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事实上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创造力设置的限制,物品的材料并非不可改变。我们可以运用转换思考法对构成任何物品的材料进行大胆地设想,把常见的材料转换为某种新奇的、独特的材料,以提高物品的功能或者给物品带来新的功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杯子的材料通常都是玻璃、陶瓷或合金的,为了满足方便卫生的需要,人们运用材料转换的思考法发明了一次性的纸杯。
再比如,通常家具都是木材做的,木材家具体积大、笨重。尤其是搬家的时候,笨重的家具特别麻烦。针对这个问题有人运用材料转换思考法积极寻找新型的家具材料。于是出现了简易的布衣橱、橡胶充气沙发、充气床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家具。
我们从物品的结构、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思考,探寻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要的新材料。和其他思考方法一样,材料转换也要求打破常规。只有敢于设想,才能有新突破、新发展。
一家小饭店的老板为馒头的销路不好而发愁。有一天,他灵机一动,心想为什么不能把馒头做得色香味俱全?于是他让厨师试着把青菜汁、红萝卜汁、茄子汁和入面中,结果蒸出来的馒头有绿色的、红色的和紫色的,品尝起来还有特殊的香味。新品馒头推出之后,原本冷清的小店一下子变得顾客盈门。他又想到传统的包子都是各种素菜、肉馅以及豆沙馅的,可不可以在包子馅上耍点儿花样呢?于是他尝试着推出山楂、凤梨等果脯系列包子,花生、芝麻、核桃等果仁系列包子。新品包子上市后,更是备受欢迎,很快这家小饭店就远近闻名了。
材料转换在医学上的应用很广泛,比如用木制或石膏的假肢代替由骨肉组成的肢体,用心脏起搏器代替真正的心脏。此外,还有人工肾、人工皮肤、人工角膜等等代替人体原有器官的材料相继问世。医学专家指出,人体中一半以上的器官都可以用人造器官代替。但是,最初这种用人造材料代替真正的人体器官的设想却受到了人们的怀疑,甚至被称为“妖言惑众”。
18世纪中叶,波兰医生加迪尼提出了用人造水晶体代替晶状体的大胆设想:给白内障患者摘除白内障之后,把人造水晶体植入眼睛可以让患者重见光明。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想法太荒谬了,便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把他告上了法庭,结果这位医生被投入监狱。
100多年后,一位英国的眼科医生理得利在一次手术中不小心把一个有机玻璃片留在了患者的眼中,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发现。令他感到惊奇的是,有机玻璃并没有引起患者的眼睛发炎。由此他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将用有机玻璃制作成的人造晶状体植入白内障患者的眼中,替换掉混浊的晶状体,结果病人的视力恢复了正常。如今,已经有数以万计的眼病患者采用了人造晶状体。
事物的性能、特点往往是由材料决定的,转换材料之后就有可能带来一种新的性能或特点,所以材料转换思考法在产品创新领域很有价值。比如玻璃凉鞋、树脂眼镜、竹筒水杯等等新颖材料的产品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第八节 目标转换
目标转换是指当某一目标很难实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通过一个间接的目标来实现最终的目标,或者把目标转向另一个方向。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叫巴拉甘仓。有一次,一位财主骑马在路上碰到巴拉甘仓。财主早就听说巴拉甘仓很聪明,想考考他。他对巴拉甘仓说:“不许你接触我的身体,你能让我从马上下来吗?”
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巴拉甘仓,你会用什么办法让财主从马上下来呢?
巴拉甘仓说:“先生,我不能。但是,如果你下来,我有办法让你回到马背上。”财主听后不相信,便从马上跳下来,想知道巴拉甘仓怎么让他回到马背上。巴拉甘仓哈哈大笑说:“先生,现在您不是从马上下来了吗?”
巴拉甘仓正是借助了目标转换的思维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他假设了另一个目标,使财主对真正的目标不再提防,结果出乎意料地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有时候用直来直去的方法很难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此路不通”的情况,我们就需要运用目标转换的思维方法另辟蹊径,借助一个间接的目标来实现最终的目标。
解放战争时期,有人想把一批银元从武汉运往上海。那时,长江一线匪盗猖獗,他害怕有闪失,但苦思冥想也想不到万全之策。后来,一位姓吴的先生愿意帮他把钱运过去。他把那批银元全部买了洋油,洋油装船运输,就比直接装银元运输安全多了。洋油运到上海之后,立即转手卖了,把洋油换成钱,这样就把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并且当这批洋油运抵上海时,碰巧遇上洋油大涨价。这样吴先生不但把全部银元安全“运”到了上海,而且还大赚了一笔。
当我们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一些与我们的目标不相关的,但是可能对其他领域有重大意义的事物。此时我们应该将目标转向新事物,以取得巨大的成就。
奎宁是医治疟疾的良药,但是天然奎宁的数量有限,一旦疟疾流行起来,就会出现奎宁短缺的现象。19世纪40年代,担任英国皇家化学院院长的霍夫曼试图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他的学生帕琴按照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是都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做实验。有一次,他发现实验反应之后的化学试剂呈现鲜艳的紫红色。他想:这么鲜艳的颜色如果做染料不是很漂亮吗?于是,他由研制奎宁转为研制染料,很快他就制成了“苯胺紫”。为此,他申请了专利并建立了一家合成染料厂。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我们就会直奔目标而去,忽略掉沿途可能带来的其他好处。目标转换要求我们在思考过程中,随时关注沿途的风景,也许你的目标是去远处摘桃,但是在途中可能会经过一片梨树林,何不顺手先摘几个梨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