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典籍
谁绘制了最早的古地图?
世界的七大洲中,南极洲是最晚被人们所认识的大洲。并且因为南极洲终年有风暴雪,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鲜有人类居住在南极洲。可是,一幅古地图的发现却打破了人们这固有的观念,这幅古地图说明了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南极的探险,并且绘制了最早的地图,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令人惊讶不已又令人高度兴奋。
希腊出土的刻有地图的陶瓷残片
最早的古地图是皮瑞雷亚斯的地图,它不是任何的骗局,而是公元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绘制成的。1957年,古地图被送到了美国海军制图专家、休斯敦天文台主任汉南姆那里,经过科学分析研究,认定古地图不仅异常准确地描绘了地球外貌,而且包括了一些我们今天也很少勘察或者根本没有发现过的地方。这幅古地图被称为“古地图之谜”,是世界的重大奇迹之一,那么,它的“奇”究竟在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
这是早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欧洲虽然知道地球是圆的,但对各大洲的了解还是十分模糊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第一,南极洲图形之谜。这幅古地图描绘的是“冰层下的地形”,也就是南极洲穆德后地被冰雪覆盖之前的真正面貌。自从公元前4000年,穆德后地被冰雪覆盖以来,世人就无缘一睹它的真面目。直到1949年,英国和瑞典的一支科学考察队抵达南极,对穆德后地展开全面的地震调查,人们才一睹它的“芳容”。
这是18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很全面。
难以想象18世纪之前,在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南极洲的真实面目的情况下,古地图的绘制者却绘制了精确而且清晰的南极洲,他们难道到过南极?更令人不解的是,几千年来,人们并不知道南极洲的厚达4500多米的冰层的下面有山脉,但是古地图不但绘制了这些山脉,有的甚至表出了高度。我们今天的地图是借助回声探测仪才绘制出来的,那么古地图的绘制者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
这是飞机从空中拍到的南极洲的形状,人们就是根据这种实测绘制了每一个地方的地图。
第二,“泽诺地图”之谜。“泽诺地图”上的挪威、瑞典、德国、苏格兰等地的精确度以及岛屿经纬的精确度,达到了令我们今天的现代人吃惊的地步。除了精确之外,“泽诺地图”还绘有今天并不存在的岛屿,根据专家的猜测,这些岛屿以前确实是存在过,不过现在已经沉入了海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它们已经被南下的巨大的冰块所覆盖了。这些岛屿的存在证明了地图的真实性,难道会有今天的人们来绘制早就已经不存在的岛屿吗?地图的真实反而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困惑:远古的人类,科学难道已经发达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他们竟然可以绘制这样精确的地图?他们的地图有什么作用吗?他们应该不是为了绘制而简单地描画了远古的地形的,那么,地图的用途是什么呢?难道是古人远航所用的吗?
第三,地图是空中绘制的吗?现存两块羊皮纸的地图残片,这两块羊皮纸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绘制独特。地图上的陆地与海岸线呈现明显的歪斜现象,并且南美洲看上去比实际大了许多。人们本来以为是地图绘制者的失误,然而经过仔细的研究却发现,它们竟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的地图十分相似,而美国空军的地图是采用正距方位作图法绘制的。
正是因为从空中俯视地面,所以陆地与海岸线呈现了明显的歪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离开地图中心的区域就好像是“下沉”了,歪斜了,所以南美洲看上去比实际大了许多。古地图的绘制情况是如此的,而美国登月飞船上所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竟然与古地图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难道这又是一个巧合?难道古地图是古人在天空中绘制出来的?有这样的猜测的确是匪夷所思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呢?
如果要绘制这样精确的地图,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一是必须在空中飞行,其二是必须有在空中拍摄的器具与技术。人类掌握空中拍摄的技术不过是近期的事情,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掌握了这样的技术?他们的拍摄的器具又是如何制造的呢?如果古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又是怎样绘制出地图的呢?并且地图的精确度是这样的令我们赞叹!
是外星人帮助我们的古人绘制的地图吗?很明显,许多学者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那么,如果不是天外来客的帮助,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绘制出地图的呢?到底是什么人绘制了地图?他们又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绘制的呢?他们绘制这样的地图的用意是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绘制在今天看来超出了他们的实际需求的地图呢?
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期盼学者们的研究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或许只能期盼来自未来的回答了。
这是罗马人绘制的罗马市地图,它已基本接近现代市政地图,也为现代绘制地图提供了参考。
人类文字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才进入了一个相对文明的发展阶段。世界上各个民族有关文字的起源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中国的“仓颉造字”简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由此,汉字成为迄今为止使用历史最长的文字,而其他一些使用过的古文字中,很多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典籍中了。因此,人们要探索人类文字的最早起源,最好从人类文明古国的浩瀚历史中去仔细寻找。
文字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约定俗成的可见符号进行交流的媒介,它是人们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人类文字历史贯穿了从早期图画文字到字母文字的整个视觉联系的历史。也就是说,图画文字是文字发展的最初阶段,虽然它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的文字从没有超越这个阶段。
最原始的非书面的联系手段是与利用参照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中国的结绳记事等。而确切地称之为文字,始于当标记刻铸在参照物上被描绘和雕刻出来作为“文字”符号的语言,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绘画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古文字学家所确认的最古老的图画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种对原始文字的图画描述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因为它不能达到复制声音的水平。
因为这种以“物”表达的文字与人类社会活动的扩大和智力的发展不相符合,所以当人们对这种起初带有非凡想象力的创造发明不满意时,一种新的能表达复杂概念和含义的图画就应运而生了。
一篇以楔形文字书写在陶片上的苏美尔人的哲学文章,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
它使得简单的描绘概念成为可能;使之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那么,真正代表发音的符号是何时出现的?多数古代文字学家主张是公元前18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古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居民的创造的发展使人类文字的历史迈进到了音节文字阶段。
音节文字应是字母形成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公元前3100年的苏美尔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文、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印度文、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线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的赫梯文以及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中国甲骨文都处在这一阶段。随着文字的发展,发音符号的抽象性逐渐加强,大大超出了符号的具体性,它们愈发灵活了。
蒙图霍泰普二世法老神殿上的埃及象形文字,距今约4000年历史。
3300年以前中国商朝时期刻在甲骨上的卜辞。
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字母文字,字母文字标志着文字规范化的到来。美国语言学家格尔帕认为,第一个能被公正地称为字母文字的应该是希腊语。希腊语在公元前9世纪充分接受了闪米特语的音节表,发展了元音制度,而且,首创元音与辅音的结合,第一次导致了完备的字母文字体制的问世。
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3000年初期苏美尔人印刻在泥板上的图画。后来,当文字的发展较为显著时,削尖的、楔形形状的茎秆笔成为常见的书写工具,这样楔子形状的文字本身逐渐地被称为“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最早是从上至下在圆筒上书写的,后来到了公元前2600年就改为在水平面上从左到右书写。
人类文字发展到现在经过了由复杂到简单的发展阶段,表音文字成为文字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将越来越方便于人类的交流和发展。
拉丁字母表是如何产生的?
公元前3200年的两个陶土“书板”
左边的一块记载的可能是货物,其中既有压制的符号,也有物体的表示符号。右边的陶土块意思尚不明确,但肯定表示了更丰富的信息。
略微熟悉西方语言的人都知道,与中国的方块汉字不同,欧洲国家采用的是字母文字。而字母文字的基础则是拉丁字母表。拉丁字母表是罗马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项伟大贡献。自从字母表发明之后,罗马人得以把拉丁文化迅速通过书籍的形式普及到各个阶层民众,同时大大加速了罗马境内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成为像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和罗马尼亚语等罗曼语族的基础,并且为英语、德语等日耳曼语族所承袭,一些斯拉夫语族的天主教各国,如捷克、波兰、克罗地亚等国家也利用它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玉杯
可是,这么重要的拉丁字母表是如何产生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了解一下字母文字的历史吧。我们现在知道,字母文字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文字有六种,分别是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字、克里特的线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印度的哈拉巴文字和墨西哥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都不是字母文字。学术界普遍认为,字母文字的出现当在这六种文字之后。至于字母文字的首创者,根据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的记载,有五个民族最有可能,分别是:腓尼基人、亚述人、埃及人、克里特人、希伯来人。而这些民族大多居住在东方,因此学者们普遍认为字母文字的产生,一定是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
人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腓尼基人最有可能是最早发明字母文字的民族。字母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400年左右,那时候,位于叙利亚海岸的乌加里特人发明了一种字母表,用的是30个楔形符号,但是并没有流传开来。到了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人参照埃及的象形文字,创造出用22个辅音字母表示的文字,这是最早的线形字母表。现代欧洲各国的字母差不多都来源于腓尼基字母。
考古学家在希腊地区的克诺索斯的一个墓穴里发现了公元前900年的腓尼基文字,这说明古代腓尼基人和居住于爱琴海地区的希腊人有着一定的文化往来。据此学者们推断,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中期,希腊商人在和腓尼基人的交往中学会了线形字母表,并最终发展为有24个字母的希腊字母表。
汉谟拉比法典上的楔形文字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希腊字母表是如何发展成为拉丁字母表的?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现介绍几种典型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希腊字母表在开始时就存在两个分支:东部和西部两个变体。这是由于当时各城邦之间的分割所造成的,后来变体再生出变体,于是大大小小的分支便有很多。而位于坎帕尼亚的库迈城的希腊字母表也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分支。据考古学家发现,古时候的拉丁字母表只有20个字母(没有G、J、U、W、Y、Z),这与库迈城字母表是一致的,并且两者在形式上也很相似,于是人们就认为拉丁字母表直接借用了库迈城字母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哥尔泰法石板上的文字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古希腊字母表的确存在许多分支,但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分支是西里尔字母表和艾特鲁斯坎字母表。西里尔字母表后来成为俄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等诸民族文字的基础,而艾特鲁斯坎字母表则发展成为拉丁字母表。罗马强大之后,首先从艾特鲁斯坎人那里借用了21个字母,后来又从其他分支里吸收了Y、Z,而当时并没有J、V,直到中世纪时才发明了这两个字母,当时就用I、U来代替书写,这颇同于中国古代的造字法“假借”,后来拉丁字母表又从罗曼语言中吸收了一个W,这样26个字母就齐全了。
刻有线形文字的泥板
米诺斯的文字被现代学者称为“线形文字”, 像较早的苏美尔和埃及一样,克里特的文字也是随着书吏记录货物情况发展起来的。
另有人认为,每个字母的产生都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应该从每个字母的起源上来追寻拉丁字母表的产生,而不应该泛泛而谈。他们认为每个字母的最初起源是神秘的,至于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则显得更加神秘,几乎是无法得知的。如果仅从外观上判断,就不难粗粗描绘出字母A的演化过程:最初来源于古埃及人的牛头象形符号,发展为腓尼基人的∨,希腊人始将它写成类似Α的符号,至拉丁文才最后定形。但是这中间具体是怎样转化的,就没有人可以知道了。
法国刻有符号的驯鹿骨头残片
69个刻出的符号的轮廓,可能记录了连续的月相变化。
事实上,每个字母在形成中,浓缩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因此探求字母的源头,实际上是在探寻人类文明的源头,也是在谱写人类的心灵史。
伊凡雷帝的“书库”在哪里?
1584年3月18日下午3点左右,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一边像往常一样哼着自己喜欢的小曲,一边舒舒服服地洗澡——这是沙皇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一直到7点左右,他容光焕发地走出浴室,略微用点御膳,感到精神格外好,就命人传来他的亲信,披着松散的长袍和他对弈。伊凡大帝一手拈着棋子,一手轻按眉头,周围是一群侍臣在为皇帝助阵。忽然间,伊凡大帝手一松,一声脆响,翡翠棋子摔个粉碎。正当众人惊慌诧异之时,皇帝的身子也缓缓仰面倒下。等找来医生,伊凡四世已经停止了呼吸,身体也变得僵硬。
伊凡大帝的钟楼
1533年,年仅三岁的伊凡雷帝即位,17岁时亲政,并宣称自己为“全俄罗斯的皇帝”。1550年,伊凡雷帝颁布新法,大力打击权势贵族,以加强中央集权,其政策雷厉风行,因此被人送绰号“雷帝”。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伊凡雷帝留给人们的一笔精神财富——伊凡雷帝书库——今天落在何方?
据福恩修道院的修道士马克西姆·克里柯记载,伊凡雷帝藏有大量的书籍,其中大部分是珍贵的古代手抄本,数量众多,足以抵得上一个大型图书馆。有人也许要问:“即便是一个皇帝,要想获得那样多的古抄本书籍,也不大可能吧?”须知古抄本在流传过程中是很容易消亡和损失的。我们经过考证与分析,认为这是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伊凡雷帝的祖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所娶皇后索菲娅乃是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康士坦丁奴斯十一世的侄女,她嫁到莫斯科后,带来了大量珍贵的古抄本书籍。第二,凡是长久和平的环境,在君权加强的情况下,有利于古籍的发掘,例如我国清朝的乾隆朝,因编订《四库全书》,就搜集到了多种古籍本。第三,据历史记载,伊凡雷帝是重视文化建设的皇帝,因此他有大力搜求古本书籍的可能。
沙皇伊凡四世像
其在统治的后半期,近乎病态的多疑症给所有的臣民带来了恐惧,因此伊凡四世在历史上被称为“恐怖的伊凡”。
另外,马克西姆是很出名的学者。早在伊凡三世时,他就因为有学养受到皇帝的信赖,让他整理皇室的书籍。伊凡雷帝时,马克西姆又受到重用,让他为皇室的书籍编目录。而马克西姆是个很认真的人,在整理书籍中发现了很多讹误,他就一一加以更正,不料因此得罪了颇有权势的莫斯科大主教约瑟夫,后者百般在皇帝面前会造谣中伤,最终马克西姆遭贬谪而出宫,此后又陆续受到教团的迫害。至于他究竟有没有把伊凡雷帝书库的书籍全部编目,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有关伊凡雷帝书库的记载,除了马克西姆之外,当时在其他人的记录中,再找不到只言片语了。直到16世纪在《里波利亚年代记》中,才被轻描淡写地提到:“德国神父魏特迈曾见过伊凡雷帝的藏书。它占据了克里姆林宫地下室的两大间房子。”可是所谓“德国神父魏特迈”在历史上并不有名,要找他的记载十分困难,于是人们产生怀疑:伊凡雷帝书库会不会压根儿就不存在呢?
从莫斯科河对岸眺望克里姆林宫
精装《福音书》封面
它具有俄罗斯装饰艺术无限丰富的特性,也构成了俄国东正教堂的一个主要特征。
19世纪时,两个德国人一度对伊凡雷帝书库很感兴趣,不远千里跑到莫斯科,准备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但是尽管他们对克里姆林宫的地形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又查遍了所有关于这件事的古代记录,结果连伊凡雷帝书库的大门朝哪边开也搞不清楚。最后这两位认真的德国人留下了两句被认为是“绝对废话”的话:“我始终相信,伊凡雷帝书库的藏书至今还沉睡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解开这个谜,对世界的文化来说可能联系着非常重要的发现。”
罗马战士像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克里姆林宫发生火灾的时候,这些珍贵的书籍也葬身火海了。但是也有人认为或许这些书籍在地下室最为隐秘的密室里,大火根本烧不到,但是却把出路封死了,因此有必要再对克里姆林宫仔细搜索一遍。还有人认为,早在发生大火之前,书库已经被转移了。
19世纪末,莫斯科历史学家扎贝宁无意间淘到一本古书,上面有许多关于古代宫廷的记载,其中一件竟和伊凡雷帝书库有着莫大关系:
大约在1724年,彼得大帝决定迁都彼得堡,把莫斯科作为陪都。同年12月,一个名叫奥希波夫的教会人员来到彼得堡,向皇室递交了一份报告,说有人在克里姆林宫看见了两间地下密室,堆放着许多大箱子,都加着大铁锁,贴着封条。于是请求皇室同意对克里姆林宫进行搜索。至于期间怎样搜索,人们并不清楚,只是在公文保管处保存下来的关于此事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尽管全力以赴,但并没有发现什么秘密的场所。”伊凡雷帝书库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在哪里呢?直到今天,它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真有《彼得大帝遗嘱》吗?
1836年,法国出版了一本署名为德奥的回忆录,回忆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也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彼得大帝遗嘱》。这份遗嘱披露了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企图称霸欧洲进而征服世界的野心。主要内容有14个部分,分别是:第一,俄国长期保持战争和扩张状态;第二,后继者务必要大力网罗人才;第三,要力争参与欧洲事务;第四,瓜分波兰;第五,征服瑞典;第六,采取王室联姻政策;第七,与英国结盟通商;第八,沿黑海、波罗的海分别向南北扩张;第九,挺进君士坦丁堡与印度;第十,控制奥地利地区;第十一,挑动奥地利和欧洲各国发生争端;第十二,统治希腊地区;第十三,挑拨法、奥关系,制服其中一个;第十四,征服日耳曼和法国。
彼得大帝像
彼得大帝是18世纪初期俄罗斯的统治者,是俄国历史上称帝的第一人。他全力以赴地将封闭保守的俄罗斯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帝国。
天使长大教堂外景
作为历代沙皇的陵寝,彼得大帝的葬礼即在此举行。
我们要想知道这份遗嘱的真假,必须先了解这份遗嘱的披露者,也就是回忆录的作者德奥是何许人,有没有接触到遗嘱的可能性。
沙皇尼古拉二世送给他妻子的礼物——金蛋,里面是彼得大帝的雕像。
1724年冬天,彼得一世在芬兰湾地区巡视,偶感风寒,不料竟转成肺炎——当时无法治愈的疾病,从此一病不起,来年1月7日,彼得预感不祥,赶紧让人准备纸笔要写遗嘱,谁知道刚写下“吾欲传位给……”寥寥数字就手腕无力,接着马上召唤公主,准备口授,公主到来时彼得已经不省人事,一语不发,1月8日凌晨,这位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就“驾崩”了。公主叶丽萨维塔·彼得罗夫娜继承了皇位,这就是俄国有名的色情女沙皇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是个荒淫无耻、极度好色的女人,她在宫中养了许多“面首”供她欢愉,此外还有许多秘密情人。在这些男人中间,有一个法国人尤其受到女皇宠幸,他就是法国间谍德奥。
德奥得到伊丽莎白信任以后,不仅可以自由出入于皇宫,而且可以翻阅皇室档案。有一年,德奥陪同女皇在圣彼得堡城郊的沙皇夏宫里游玩,意外地发现了一份题为《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的秘密文件,敏感的政治嗅觉告诉他这可是件好东西,定能得到上司的嘉奖,于是一字不漏地抄录下来,并迅速将其呈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
彼得一世从他的欧洲老师那里学会了筑城和航海学,这些成为他一生的爱好,在他执政期间,俄罗斯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海军。
如此看来,德奥非但有接近《彼得大帝遗嘱》这样绝密文件的机会,而且以他的职业看来,他也实在没有撒谎的可能。但是仍有一些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发现了一些漏洞,对《彼得大帝遗嘱》的真实性提出怀疑,有的甚至宣称:所谓《彼得大帝遗嘱》,作者怕不是彼得一世,而是法国人德奥吧!他们的根据是:第一,历史记载得清清楚楚,彼得一世去世时极为仓促,连传位遗诏都没有写好,又怎么可能有时间写出这样条理清楚、顺理成章的施政大纲呢?第二,俄国史料中找不到有关《彼得大帝遗嘱》的记述,沙皇档案中也找不到这份文件。第三,目前有多种关于《遗嘱》的文本,但是彼此之间出入很大,另外关于遗嘱的起草时间和修改时间,德奥的回忆录说得很不清楚。第四,即便彼得大帝会拟出这份施政纲领,但是也毫无必要那样露骨吧。
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彼得大帝一手持剑,一手压着世界地图,表达了这位君主的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
但是与之观点相左的专家认为,即便当初彼得一世没有立下传位遗嘱,也不能表明他没有为后世继承者立下施政纲领,因为对于帝王来说,选取候选人往往是自己在最后生命时刻才决定的事,而一些训示和告诫则早在没有明确继承人之前就确立了。只要联系一下中国的清朝皇帝们,就再清楚不过了。
有关遗嘱真实的另一件有力证据是,19世纪初,也就是在德奥把《遗嘱》呈给路易十五之后的50年后,一位流亡法国的波兰将军向法国执政府递交了一份自称是从俄国皇室档案中窃取的《俄罗斯扩张计划概要》,内容竟然与德奥所得到的那份一模一样。这该不会是巧合吧?
尽管目前《遗嘱》是真是假还难以定论,有待解谜,但是这份《遗嘱》的确反映了沙皇俄国扩张领土的野心。
尼采的著作是否被人篡改过?
在西方思想史上,尼采恐怕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尼采的书在中国不再出版,他的名字也成为“禁忌”,一旦沾上,就被认为是法西斯主义者。直到新时期以来,尼采才渐渐为中国人重新认识,甚至出现了“尼采热”。
事实上,把尼采说成是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先驱,是没有根据的。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没有一处引证尼采。而尼采一生对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相当反感,这两大主义正是法西斯主义的基石。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常常把尼采与纳粹和法西斯联系在一起呢?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有人篡改了尼采的著作。
尼采画像
尼采认为,我们应当弘扬以肯定生命为核心的价值观,每一个人自身都必须健全、充分地享受生命,肯定生命,尽心尽力地实践。可当有人篡改他的理论,并为凶残成性的法西斯所利用时,相信已长眠于地下的尼采无法闭上他忧虑的眼睛。
那么篡改者是谁呢?人们普遍认为是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是德国的尼采研究者卡尔·施莱希塔,他于1958年出版了《尼采事件》一书,对尼采妹妹的篡改行为进行了揭露,认为她伪造了尼采的书信,歪曲了尼采的思想。
众所周知,尼采终生未婚,他一生最亲密的女人就是他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而伊丽莎白却有浓重的种族主义理想,后来又嫁给了反犹主义者波恩哈特·福斯特。婚后她追随疯狂的丈夫到巴拉圭建立条顿移民村,以实现自己的种族主义理想。但是移民村的计划最终流产了,福斯特自杀了。而伊丽莎白还没有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就传来了哥哥尼采发疯的消息。于是她在1897年从巴拉圭赶回魏玛,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尼采。在照料尼采的同时,伊丽莎白也搜集整理了尼采的手稿,然后又垄断了尼采著作的出版权。
尼采死后,伊丽莎白以尼采著作权威的解释者自居,同时伊丽莎白在整理出版尼采的手稿过程中,一面扣压一些手稿,一面篡改一部分手稿,使之渐渐与法西斯主义靠拢。在尼采的著作中,受到篡改最为严重的是晚年的《权力意志》。
尼采对创作性艺术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木特就是其中之一。图为他的画作《接吻》,这幅画表达了强烈的感官爱欲。
尼采晚年时曾计划写一本名叫《重估一切价值》的书,但没有完成,只留下一大堆残篇手稿,后来伊丽莎白和尼采的朋友彼得·加斯特一起把这些手稿整理成书,取名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出版。在这本书上,有浓重的种族主义思想,而伊丽莎白宣称这才是尼采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的代表作。
1961年,意大利学者蒙梯那里和科利为了翻译尼采的著作,来到德国魏玛,在歌德、席勒档案馆查阅了尼采的全部手稿,结果发现伊丽莎白大量篡改了尼采的手稿。
《权力意志》的原稿有374条格言体的片断,可是伊丽莎白删去了104条,在采用的270条中,又有137条被改动,结果致使尼采著作的原面目遭到严重歪曲。为了恢复原貌,蒙梯那里和科利将尼采的著作汇编成《新的批判尼采全集》的尼采著作汇编。而德国尼采研究专家施莱希塔也编辑出版了尼采晚年手稿,取名为《80年代遗稿选编》。
冲突的挑战
如果一个人充分地享受生活,就会与他人发生冲突。不过,尼采以为,冲突的刺激有助于出类拔萃的人施展自已的才华。图中画作反映19世纪初法国士兵在耶拿战役中获胜欢呼的场景,从意境上说很好地反映了尼采的哲学观点。
还有人指出,伊丽莎白不仅篡改了尼采的手稿,而且还在言行上把已经去世的尼采置于法西斯思想先驱的地位。
当时,伊丽莎白俨然是尼采的代言人,她在20世纪20年代公开赞赏墨索里尼,后来希特勒参观尼采文献档案馆时,她在希特勒面前大谈反犹主义与种族主义,此外她还到处演讲、写文章,极力把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说成是她哥哥的理想的“实现者”,并为此得到希特勒荣誉像章的奖励,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在回忆这些情况时,把尼采和法西斯联系在一起,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价值体系的束缚
尼采认为,传统价值以道德之名束缚了创造者,对创造者和芸芸众生同等相待。这幅画反映了教会和国家对人们的束缚和压制。
但是也有人对尼采妹妹伪造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伊丽莎白所编辑出版的尼采文本虽然有不翔实之处,但是她所依照的,正是尼采的手稿,从大量的手稿中编辑成书,自然要有所取舍,不然不加选择地全部收录,那也不能算作是一本书。而且施莱希塔所编辑出版的《80年代遗稿选编》,除了顺序不一样外,内容却完全一致,而尼采所采用的是格言式的文体,前后逻辑性并不强,所以仅仅顺序的改变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尼采思想中本来就有消极的一面,不用人篡改,也极容易为人误解和利用。所以说尼采妹妹篡改了他的手稿,理由也是不充分的。
此图描绘1779年拿破仑在布罗埃纳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情形,墙上的地图和身影昭示着他日后横扫欧陆的野心。但尼采的这一观点到后来却被法西斯极大地歪曲,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尼采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潜能、自己的“权力意志”,这种权力意志不仅体现在文化政治活动中,而且体现在战争中,拿破仑就是这样一个认识到自身“权力意志”的人。
1868年,尼采结识了作曲家理查·瓦格纳,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共同崇拜使两人成为挚友。在精神错乱的前一年,尼采出版了《论瓦格纳》(1888)和《尼采对瓦格纳》(1895)。这一画面是马克斯·勃吕克纳为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所画。
尼采著作究竟是否被篡改过?尽管至今还无定论,但是能够肯定的是:尼采确实是一个被曲解了的伟大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