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
▲ 张仲景像
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他在中医临床治疗和病理学方面成绩非常突出,为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仲景,名机,约生于50年,卒于219年,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史载张仲景自幼聪颖好学,喜欢研究岐黄之学,对名医扁鹊很是推崇,并以其为榜样。他拜同乡著名中医张伯祖为师,因其刻苦,很快便尽得真传。
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继而出任长沙太守。他虽居要职,却淡泊名利,不屑于追逐权势。他心里所关心的是百姓的疾苦。传说他为太守之时,每逢初一、十五停办公事,亲自到大堂之上为百姓诊病,号称为“坐堂”。至今药店仍称坐“堂”,应诊医生被称为“坐堂医生”。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张仲景虽然也在居官之暇行医,但是所救治之人毕竟有限。他在做官与行医的利弊权衡之间犹豫不决。这时,南阳病疫流行,他的家族在10年之内,竟死去三分之二。面对这种打击,张仲景决定辞官行医,悬壶济世。
张仲景在行医过程中,不仅潜心学习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而且虚心向同时代的名医学习,博采众家之长。他向“王神仙”求医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张仲景听说当时襄阳有个很有名的王姓外科医生,治疗疮痈很有一套,人称“王神仙”。于是就整装出发,为了学到本领,他隐姓化名,自愿给“王神仙”做药店伙计。他的勤奋聪明很快就取得了王神仙的欣赏和信任。有一次,“王神仙”给一个患急病的病人看病,所配的药方里有一味药剂量不够。张仲景觉得有问题,但还是照方抓药。结果,病人病情加重,“王神仙”束手无策。张仲景挺身而出,自告奋勇一展身手,果然手到病除。“王神仙”很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知道他大有来历,一问才知他是河南名医。“王神仙”深受感动,遂将其技艺倾囊相授。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于3世纪初,著成《伤寒杂病论》16卷。原本在民间流传中佚失,后人搜集和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系统总结了汉朝及其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的专著。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著作,共有12卷,著论22篇,记述397条治法,载方113个,总计5万余字。《伤寒论》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并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等“六经”,进行辨证施治。
银制的医疗器皿属于高级用具。这种配套使用的漏斗是在急救危重病人时,向鼻或喉部灌药时使用的。
▲ 青铜鎏金冷却盆
这是由三件器物组成的医疗冷却器。使用时将药液置于平底器皿内,放在三足器中。然后不停地用勺盛冷水由浇口注入三足器,而水由管状流排泄盘内。如此循环,使药液冷却,达到适合饮用的温度。
▲ 金医针
这是用于针灸疗法的医针。
▲ 青铜医工盆
医工盆上刻有“医工”铭文。汉朝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被称为“医工”或“医匠”。
知识链接
《伤寒杂病论》失而复得的两个关键人物
一是晋朝太医令王叔和。当时世面上流传的都是断简残章。王叔和全力搜集各种抄本,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他不仅整理了医书,而且还留下了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
二是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他无意间在翰林院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虫蛀的竹简,书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发现与《伤寒论》相似。后经名医林亿、孙奇等人校订,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金匮要略》是一部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书,共计25篇,载方262个。《金匮要略》以脏腑脉络为纲,对各类杂病进行辨证施治。全书包括了40多种疾病的诊治。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还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三个第一,即: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成为中国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典籍,隋唐以后,更是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开始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研究该书的专著超过1700余家,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医圣张仲景以及他所创立的学术思想,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他当之无愧受到万世千秋的景仰!
▲ 《伤寒论》、《金匮要略》书影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