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下逐水药
甘 遂 学名:Euphorbia kansui T.N.Liou
RADIX KANSUI Gansui
【甘 遂】
别名:主田,重泽,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化骨丹,肿手花,萱根子,头痛花。
◎《本草纲目》记载甘遂:“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阴囊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
【科 属】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
【地理分布】生于草坡、路旁、农田地埂。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末、春初采挖,除去杂质,晒干,洗净。
【药理作用】抗生育;泻下;抑制免疫;镇痛功能等。
【化学成分】萜类:大戟酮,大戟苷,大戟二烯醇,甘遂醇等,甘遂宁A、甘遂宁B等;其他:维生素B1,蔗糖,右旋葡萄糖,柠檬酸,鞣质,树脂,草酸等。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风痰癫痫,二便不利,疮痈肿毒。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硬化腹水。
甘遂、青皮、桃仁、大黄、郁金、赤芍、芫花各10g,广木香8g,莪术、三棱、鳖甲各20g,大戟、吴茱萸、商陆各15g,槟榔、当归、丹参、白人参、大腹皮各30g,麦芽50g。共为末。每次冲服2g,每天3次。
尿少加泽泻10g;大便秘结加番泻叶10g;腹胀加莱菔子20g,枳壳、厚朴各10g;肝脾肿大,质坚硬加穿山甲珠、牡蛎各10g。
2. 主治:肝硬化腹水。
甘遂100g。为末。每次冲服0.2g。视患者体质、病情,逐渐增加到0.5g,每天2次。
3. 主治:肝硬化腹水。
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制成粉末,枣肉和丸。每次服用2g,每天3次。
4. 主治:肝硬化腹水。
甘遂末3g,雄黄3g,大田螺1个,麝香0.3g。一同捣碎如泥。敷于脐部。每天1次。
5. 主治:凡人忽患胸背手脚,头顶腰胯隐痛,此乃是痰涎在心膈,变为此疾。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30g。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5~7丸,至10丸,姜汤或熟水下。
6. 主治: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下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去故也。
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芍药5枚,甘草(如指大,炙)1枚。水煎,和蜜服。
7. 主治:中满腹胀,一切水湿肿满等症。
甘遂、大戟、芫花(醋拌炒)各15g,牵牛60g,大黄(为细末)30g,轻粉3g。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初服5丸,温水下,每日3服,加至快利病去为度。
药膳养生
甘遂杏仁通结汤
甘遂末2g、大黄(后下)、杏仁、川朴、当归各12g,炒莱菔子、 槟榔各15g,枳壳10g。水煎服。通关开结,降逆消胀。对于肠结(肠梗阻),便闭,腹痛,腹胀,呕吐,可见肠型或蠕动波,有压痛或轻度的肌紧张及反跳痛,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数等症有疗效。
芫 花 学名: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
FLOS GENKWA Yuanhua
【芫 花】
别名:芫,赤芫,闹鱼花,芫条花,野丁香花,九龙花,浮胀草,地棉花,银腰带,小叶金腰带。
◎《本草纲目》记载芫花:“治水饮痰,胁下痛。”
【科 属】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
【地理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于庭园。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采摘,除去杂质,干燥。
【药理作用】利尿;镇咳,祛痰;终止妊娠;抗肿瘤;促进肠蠕动;增加冠脉流量;大剂量抑制肠蠕动;镇痛,抗惊厥等。
【化学成分】挥发油类:正十二醛,α-呋喃醛,正十五烷,三甲基吡嗪,葎草烯等;萜类:芫花酯A-E,芫花烯等;黄酮类:羟基芫花素,芫花素,木樨草素等;其他:香豆素及其糖苷,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等。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气逆喘咳,痰饮积聚,二便不利;冻疮,外治疥癣秃疮。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硬化。
芫花、大戟、肉桂、熟附子、甘遂、牵牛子、白芥子各15g,党参30g,阿胶珠、茯苓、白术、大黄各20g,大枣60枚(焙干)。一同制成细末。每次冲服5g,每天3次。
2. 主治:毒蕈中毒。
芫花3g。研磨成细末冲服。
3. 主治: 婴孩小儿多食生冷,脾胃积滞,久不克化,肚热脚冷,痞癖寒热;症癖,中焦不和,脘腹膨胀,气逆不得宣通。
芫花0.3g,京三桂、蓬莪术(炮)、鳖甲(去裙)、米醋、川当归各15g,淡豆豉6g,巴豆21粒(去壳),杏仁(去皮、尖,炒)0.3g。将前四味以米醋250毫升煮干,炒焙为末,次将当归、杏仁、巴豆、淡豆豉研末,与上药末和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用生姜汤送下。
药膳养生
芫花散
芫花(醋拌,炒令干)、狼牙、雷丸、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用)、白芜荑各20g。上药捣细罗为散,早晨以粥饮调下3g。主治蛲虫。
芫花地骨皮酒
芫花6g,地骨皮38g,木贼草、白茅根、水竹叶、地锦草、柴胡、桔梗各10g。洗净后先用高粱酒约500g浸泡,再用糯米约4kg做成甜酒去渣,浸上药酒中待用。每日早晚各饮药酒约3g。此法适用慢性者。清热涤毒,活血通经,破瘀散结。对急慢性淋巴结炎有疗效。
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 学名:Pharbitis nil(L.)Choisy&Pharbitis pururea(L.)Voigt
SEMEN PHARBITIDIS Qianniuzi
【牵牛子】
别名:黑丑,白丑,二丑,丑牛子,黑牵牛,白牵牛,草金铃,金铃。
◎《本草纲目》记载牵牛子:“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达命门。”
【科 属】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地理分布】1.裂叶牵牛 原产于美洲,我国各地常见栽培,也常为野生。2.圆叶牵牛 生于平地,以及海拔2800米的田边、宅旁、路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野生。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药理作用】泻水通便,消痰涤饮;促进肠蠕动;兴奋子宫等。
【化学成分】树脂苷类:牵牛子酸,牵牛亭,牵牛子酸D,牵牛子苷;生物碱;裸麦角碱,麦角醇;麦角碱;野麦碱;有机酸类:牵牛子酸甲,牵牛子酸乙,没食子酸等;其他:色素,蛋白质等。未成熟种子中含赤霉素A3,赤霉素A5。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痰涤饮,泻水通便,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绦虫、蛔虫病。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硬化。
牵牛子、泽泻、莪术、三棱、茯苓、猪苓、车前子各28g,苍术35g,厚朴、枳壳、大黄各20g,竹叶、灯芯草各8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肥胖病。
牵牛子、莱菔子、车前子各20g,青皮、商陆、桑皮、蜀椒目、茯苓、桂枝、柴胡、陈皮、郁金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3. 主治:腹部水肿。
牵牛子、莱菔子、车前子、葶苈子各30g,蜀椒目、紫苏子、白芥子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日1剂。
药膳养生
驱虫糖
牵牛子60g,槟榔30g,使君子肉50粒,白糖适量。先把牵牛子60g,放入锅内炒香后研末;后把使君子肉微炒后,后同槟榔研成细末,将3味药粉混匀。每天1次。每次用药末5g同白糖适量和匀后一次服下。连用3天,直至蛔虫被驱出。对于小儿蛔虫病有疗效。体弱儿童不宜多吃常吃。
牵牛子粥
牵牛子末1g,大米80g,生姜两片。先放入大米加水煮,待煮沸后加入牵牛子末及生姜片,然后煮成粥。每日1次。消肿利尿,驱虫。对于小便不利,脚气浮肿,蛔虫等症有疗效。牵牛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本方也只能短暂使用,不可长期服用;孕妇忌服。
垂序商陆 学名:Phytolacca americana L.
RADIX PHYTOLACCAE Shanglu
【商 陆】
别名:章陆,当陆,白昌,章柳根,见肿消,山萝卜,牛萝卜,湿萝卜,下山虎。
◎《本草纲目》记载商陆:“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肿,疏五脏,散水气。”
【科 属】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
【地理分布】1.商陆 路旁疏林下为野生地,或可栽培于庭园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2.垂序商陆 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于庭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冬季采挖,除去杂质,润透,洗净,切厚片或块,干燥。
【药理作用】抗炎;利尿;抗病毒,抗菌;增强免疫功能;抑制应激性溃疡;抗肿瘤等。
【化学成分】萜类:去羟加利果酸,商陆皂苷元,加利果酸,熊果酸半乳糖苷,熊果酸,商陆皂苷等;甾醇类:α-菠菜甾醇及其苷等;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乙酯,棕榈酸十四酯,油酸乙酯等;其他:垂序商陆中含有商陆毒素,锰,硝酸钾等。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逐水消肿,解毒散结,通利二便。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本草药方
1. 主治:肥胖病。
商陆、牵牛子、蜀椒目、车前子、莱菔子、陈皮、半夏、青皮、枳壳、茯苓、大腹皮、泽泻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痰核瘰疬。
生南星、生大黄、生半夏各28g,铜绿、昆布、浙贝母、海浮石、海藻、白矾各15g。上药制成细末,用商陆根汁、蜜、姜汁、葱汁,4味药调敷于患处。
3. 主治:神经衰弱。
商陆、金樱子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匀,分服,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商陆粳米粥
商陆4g,粳米80g。先将商陆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每天或隔天1次。通利大小便,利水消肿。对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症有疗效。商陆有小毒,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但不得过量;不宜久服;孕妇忌服。
鲫鱼赤豆商陆饮
商陆3g,鲫鱼250g,赤小豆150g。同煮,喝汤食鱼肉。主治腹胀、按之坚满如囊裹水、面色萎黄、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舌淡红,苔白,脉弦细等症。
巴 豆 学名:Croton tiglium L.
FRUCTUS CROTONIS Badou
【巴 豆】
别名: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本草纲目》记载巴豆:“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科 属】为大戟科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
【地理分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西南及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药理作用】促进肠蠕动;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抗病原微生物;抗肌瘤;抗炎等。
【化学成分】酯类;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巴豆油酸甘油酯;生物碱;巴豆苷等;植物蛋白类:巴豆毒素等;脂肪酸类:巴豆酸,巴豆油酸,棕榈酸,油麻酸等;其他:β-谷甾醇,酶,氨基酸。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利咽,峻下逐水,外用蚀疮。用于寒积便秘,喉痹痰阻,腹水鼓胀,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
本草药方
1. 主治:疔疮。
苍耳虫180g,黄升丹、白矾、紫花地丁根各18g,血竭、朱砂、黄连各3g,冰片1g。后7味先研磨成细末,再和苍耳虫混合研磨均匀,阴干,点敷于患处。
2. 主治:体癣。
巴豆皮0.3g,斑蝥2个,生半夏0.6g。同研磨成极细末,麻油调抹,外面贴上块油纸,不过两次,患处腐皮自行脱落,用拔毒膏再贴,免受风寒,即妥。
3. 主治:慢性喉炎,咽喉肿痛。
巴豆2粒,鲜白山药60g。捣成细泥状,敷于廉泉穴。
4. 主治:小儿下痢赤白。
巴豆(煨熟,去油)5g,百草霜10g(研末),飞罗面煮糊丸,黍米大,量人用之。赤用甘草汤,白用米汤,赤白用姜汤下。
5. 主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
巴豆仁1升,清酒5升。煮3日3夜,研,令大热,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1丸,水下,欲吐者服2丸。
6. 主治:跌打。
巴豆叶15g,两面针25g,黑老虎25g,金耳环15g,千里马25g,千斤拔25g。共为末,姜、葱捣烂,和药末敷伤处。
7. 主治:毒蛇咬伤。
巴豆树根50g,入地金牛25g,三角草12.5g。共为末,酒调敷患处。
药膳养生
小儿惊风散
巴豆霜2g,代赭石20g,生石膏40g,朱砂20g。一同研磨成极细末,6个月以内每次以乳汁冲服0.2g,7个月~1周岁服0.25g,2~3岁服0.3g,4~5岁服0.5g,6~7岁服1g,8~15岁服1.5g,每天2~3次。
续随子 学名:Euphorbia lathyris L.
SEMEN EUPHORBIAE Qianjinzi
【千金子】
别名:千两金,小巴豆,菩萨豆,续随子,拒冬子,滩板救,百药解,千金药解。
◎《本草纲目》记载千金子:“妇人血结月闭,瘀血症瘕痃癖,除蛊毒鬼症,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下恶滞物。”
【科 属】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地理分布】生于向阳山坡。野生或栽培。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吉林、辽宁、福建、浙江、河南、台湾、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捞出,晒干。
【药理作用】致泻。
【化学成分】脂肪酸类: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甾体类: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7-豆甾醇等;酯类:巨大戟萜醇-20-棕榈酸酯,7-羟基千金藤醇二乙酸二苯甲酸酯等;其他:卅一烷,瑞香素等。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血消症,逐水消肿。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二便不通,症瘕。外治疣赘,顽癣。
本草药方
1. 主治:体癣,体股癣。
千金子6g,土荆皮78g,苦参、紫荆皮、大风子、樟脑各40g,苦楝皮、地榆各20g,蜈蚣5g,斑蝥3g。各为粗末,共浸于75%酒精1000毫升中,1周后,取出85毫升,加入碘酒15毫升,苯甲酸、水杨酸各6g,涂于患处,每天4次。
2. 主治:寻常疣。
千金子、乌梅、黎芦、急性子各30g,75%酒精500毫升。将各味药加入酒精中浸泡1周左右。用时将疣体表面粗糙刺状物拔除,以出血为适宜。用棉签蘸药涂患处,外用纱布包扎。
3. 主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小儿痰厥,及疔疮疖肿。
雄黄30克,五倍子90克,捶碎,洗净,焙,山茨菇60克,去皮,洗净,焙,红芽大戟45克,去皮,洗净,焙,干燥,千金子30克,去壳,研去油,取霜,朱砂15克,麝香9克。上除雄黄、朱砂、千金子、麝香另研外,其余三味为细末。却入前四味,再研匀,以糯米糊和剂,杵千余下,做饼子40个,如钱大,阴干。生姜、薄荷汁入井花水磨服。大人中风、诸痫用酒磨服;小儿急慢惊风、五疳、八痢,1饼做5服,入薄荷1叶,同井花水磨服;牙关紧者,涂之即开;痈疽、发背、疔疮,用井花水磨服,及涂患处,未溃者觉痒立消;头痛,用酒入薄荷同研烂,以纸花贴太阳穴上。体实者,1饼做2服,体虚者,1饼做3服。凡服此丹,但得通利一二行,其效尤速,如不要行,以米粥补之。若用涂疮立效。
药膳养生
千金子霜
千金子,去皮取净仁,制粉霜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味辛辣。每丸1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逐水消肿,破血消症。对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内服有效;外治顽癣有疗效。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
乌 桕 学名:Sapium sebiferum(Linn.)Roxb.
CORTEX SAPLL RADICIS Wujiugenpi
【乌桕根皮】
别名:乌桕木根白皮,卷根白皮,卷子根。
◎《本草纲目》记载乌桕根皮:“利水通肠,功胜大戟。”
【科 属】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根皮。
【地理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于中南、华东、西南以及台湾。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将皮剥下,除去栓皮,晒干。
【药理作用】抑菌;泻下;杀虫等。
【化学成分】香豆素类:东莨菪素等,白蒿香豆素;其他:花椒油素,脂肪,甾醇,糖,树胶,无机盐等。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泻下逐水。对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毒蛇咬伤,脚气湿疮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痔疮。
乌桕树根皮、黄柏、槐花、地骨皮、水杨梅根须及花、五味子、荔枝草各适量。上述各味药煎汤一大锅,先熏后洗,再用十宝丹收口。
十宝丹方:象皮2g,龙骨2g,琥珀1.5g,血竭2g,铅丹2g,冰片1g,珍珠0.5g(腐煮),牛黄0.6g,乳香、没药各4g。一同制成细末,收贮待用。
2. 主治:肝大,腹胀食少,黄疸。
新鲜乌桕树根嫩皮120g。加水煎,去渣,加冰糖10g,顿服。每日1剂。
3. 主治:乳腺炎。
山乌桕叶适量,砂糖少许。山乌桕根洗净,加砂糖共捣烂,敷患处。
4. 主治:毒蛇咬伤。
山乌桕根12g,白酒适量。山乌桕根洗净,水煎1个半小时,冲白酒服。外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
5. 主治:拔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湿疹;癣疮;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外用:适量乌桕子,煎水洗;或捣敷。内服:将乌桕子煎汤,3~6g。
药膳养生
乌桕木根皮
乌桕根皮适量。水煎取汁,去渣,代茶温饮。对于小便不通有一定的疗效。
蛇伤药酒
乌桕树根皮、细密梳(山扁豆全草)、瓜子金(全草)、大金不换(全草)、双飞蝴蝶根、洗手果树皮、六棱菊全草各25g。将上述草药洗净晒干切碎,用米酒0.5升浸30日,去渣备用。成人口服每次30~50毫升,重症加倍。银环蛇、金环蛇咬伤者,每半小时服1次。吹风蛇、青竹蛇咬伤者,每隔二三小时服药1次(重症每半小时1次,症状好转后才改为每3小时1次)。外用:用药酒自上而下涂擦伤口周围肿痛处,每日擦四五次,小孩及妇女可加温开水与药酒同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疗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