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清热解毒药

忍 冬 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FLOS LONICERAE Jinyinhua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鹭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

◎《滇南本草》记载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无名肿毒,丹瘤,瘰疬。”

【科 属】为忍冬科植物红腺忍冬、忍冬、山银花或者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者带初开的花。

【地理分布】1.红腺忍冬 山坡疏林中、村寨旁、灌木丛中、路边等处多有生长,也有栽培,华东、西南、中南以及辽宁,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地多有分布。2.忍冬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灌木丛或者疏林中。安徽、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为分布。3.山银花 丘陵、杂木灌丛、山坡以及平原旷野,路旁或河岸边多有生长。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4.毛花柱忍冬 生于水边灌丛,海拔300米以下。广东和广西也有生长。

【采收加工】夏初当花含苞未放的时候采摘,阴干。

【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力;降血脂;兴奋中枢神经;抗生育等。

【化学成分】挥发油类:蒎烯,芳樟醇,异双花醇,苯甲醇,香叶醇,苯乙醇,丁香油酚,香荆芥酚等;黄酮类:木樨草素等;有机酸类:异氯原酸,氯原酸等;其他:三萜类成分,锌、铁、铅、锂、钙等无机元素。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对于痈肿疔疮,丹毒,喉痹,风热感冒,热毒血痢,温病发热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慢性喉炎,喉蛾、喉痈。

金银花18g,生地黄、玄参、连翘、生白芍药各10g,大黄、麦门冬、灯笼草、粉葛根各8g,竹叶、桑叶、甘草各6g,胖大海5个。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感冒时,加芥穗5g,菊花8g,服后取微汗。

2. 主治:慢性喉炎,咽喉肿痛。

金银花、杭菊花各30g,胖大海1枚,生甘草2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慢性咽炎。

金银花、麦门冬、玉竹、射干、知母各250g,红糖400g。加水7500毫升,浓煎成2500毫升,装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休息4天,再服1疗程。

药膳养生

金银花汤

金银花、白糖各18g。白糖、金银花开水浸泡,凉后当茶饮。为清凉防暑饮料。对于咽痛有疗效。

银花清热解毒酒

金银花50g,甘草10g。用水2碗,煎取半碗,再入酒半碗,略煎,分3份。早、午、晚各服1份,重者1天2剂。清热解毒。对于疮肿,肺痈,肠痈均有疗效。

金银花薏米粥

金银花12g,鳖甲15g,柴胡9g,薏米18g,红糖适量。前3味煎汤,去渣后入薏米、红糖煮粥。每天1剂,连服食5剂。适用于肝胆郁热所致的中耳炎。

连 翘 学名: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

FRUCTUS FORSYTHIAE Lianqiao

连 翘

别名:旱连子,空翘,空壳,落翘。

◎《本草纲目》记载连翘:“茎叶主心肺积热。”

【科 属】为木樨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地理分布】山坡灌丛、疏林以及草丛中多有生长。河北、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安徽、江苏、四川、湖北等地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初熟还带有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为“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或者“黄翘”。

【药理作用】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肝损伤;镇吐;降血压等。

【化学成分】三萜类: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松脂素等;酚类:连翘酚等;木脂素类:连翘苷元等,连翘苷;挥发油类:龙脑,樟脑,黄樟醚,香叶醛,芒樟醇,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莰烯,对聚伞花烯等;其他:β-谷甾醇,黄酮类成分,硒等微量元素。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对于瘰疬,痈疽,乳痈,丹毒,温病初起,风热感冒,高热烦渴,热入营血,热淋尿闭,神昏发斑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性咽喉炎,有开口下咽困难,疼痛等症状。

生地黄30g,玄参24g,麦门冬18g,白芍药(炒)、牡丹皮、川贝母各12g,薄荷叶7g,甘草6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2剂。重者3剂。

大便燥结数日不通,加清宁丸、玄明粉各6g;咽喉肿痛,加生石膏12g;面赤身热或舌苔黄色,加金银花12g,连翘6g。

2. 主治:急性牙周炎。

连翘、生地黄各12g,生石膏20g(先煎),天花粉15g,当归、牡丹皮、升麻、大黄各10g,竹叶、黄连各6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高热,因于外感。

连翘、金银花各20g,生石膏、板蓝根各28g,柴胡15g,黄芩、半夏各10g,薄荷、蝉蜕、甘草各6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牛蒡连翘饮

连翘6g,牛蒡子6g,黄芩、荆芥各6g,甘草4g,芦根15g,白糖30g。将以上药物放入锅内,加水600毫升,煎煮2次,每次20分钟,滤去药渣,合并煎液。在药液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补脾胃,益气阴。对于小儿夏季发热、热邪潜留而不解等症均有疗效。虚寒者忌食。

荆芥连翘汤

连翘、荆芥、防风、当归、川芎、白芍、柴胡、枳壳、黄芩、山栀、白芷、桔梗各等份,甘草减半。水煎,饭后服。肾经风热,两耳肿痛,胆热移脑之鼻渊。

薄荷连翘汤

连翘、生地各15g,金银花30g,牛蒡子、知母各9g,鲜竹叶6g,薄荷、绿豆衣各3g。水煎服。疏风祛邪,清热解毒。对于牙龈肿痛,腮肿而热,口渴舌红,脉浮数有疗效。

蒲公英 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HERBA GARAXACI Pugongying

蒲公英

别名:蒲公草,仆公英,蒲公罂,婆婆丁,黄花地丁,蒲公丁,黄花草。

◎《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掺牙,乌须发,壮筋骨。”

【科 属】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者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1.蒲公英 路旁、山坡草地、河岸沙地以及田间多有生长。华北、东北、华中、华东、西南以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多有分布。2.碱地蒲公英 生于稍潮湿的盐碱地或原野上。东北、华北以及河南、甘肃、陕西、新疆、青海等地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春季至秋季花初开的时候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抗胃溃疡;抗病原微生物;抗肝损伤;抗肿瘤等。

【化学成分】植物甾醇类: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蒲公英醇,β-谷甾醇,豆甾醇等;其他:苦味质,肌醇,树脂,皂苷,胆碱,菊糖,果糖,有机酸,蔗糖,葡萄糖,蝴蝶梅黄素,叶黄素等。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对于疔疮肿毒,目赤,咽痛,乳痈,瘰疬,肠痈,湿热黄疸,肺痈,热淋涩痛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湿热,高热。

蒲公英、板蓝根各60g,黄芩、柴胡、羌活各15g,荆芥、当归各10g,甘草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急性肾盂肾炎,湿热,尿急尿频。

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车前子各30g,茯苓、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泽泻各10g,鸡内金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蒲公英、金银草、金银花、白茅根、大青叶、紫花地丁各20g,旱莲草、知母、连翘、生地黄、黄柏、牛膝、栀子、海金沙各10g,玄参、玉竹、丹参、甘草、木通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蒲公英清热汤

鲜蒲公英100g。蒲公英洗净,水煎取汁。

清肝明目,解毒消痈。适用于目赤肿痛,或胬肉遮眼,或赤脉络目。胆囊炎见胁肋痛。呕吐,或有恶寒发热等症。除内服外,用药汁少许洗眼或点眼。

蒲公英清热解毒茶

1.蒲公英60g。上药制为粗末,水煎,取汁。代茶饮。清热解毒。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膀胱炎、泌尿系感染等症有疗效。

2.蒲公英20g。上药洗净,晒干,切碎,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适用于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支气管炎等症。

清热绿豆粥

蒲公英10g,绿豆30g,冰糖适量。蒲公英水煎取汁。绿豆煮糜粥,调入药汁、冰糖。每天1剂,分3次服。清热解毒。对于小儿鹅口疮有疗效。

紫花地丁 学名:Viola yedoensis Makino

HERBA VIOLAE Zihuadiding

紫花地丁

别名:堇堇菜,箭头草,地丁,羊角子,地丁草,宝剑草,紫地丁,小角子花。

◎《本草纲目》记载紫花地丁:“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科 属】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生于荒地、田间、林缘、山坡草丛或者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等。

【化学成分】黄酮类,苷类,软脂酸,蜡,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酸,硒等无机元素。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清热解毒。对于痈疽发背,疔疮肿毒,毒蛇咬伤,丹毒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蛇头疔。

紫花地丁、蒲公英、七叶一枝花各30g,连翘、菊花、银花、赤芍各2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痈症初起,红肿热痛,发热恶寒。

荆芥穗、蒲公英、银花、白芷、防风、紫花地丁、柴胡、连翘、浙贝母、当归、玄参、天花粉、瓜蒌、桔梗、黄芩各10g,甘草、黄连、红花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疽,根深蒂固,附筋着骨。

紫花地丁、当归、银花、蒲公英、菊花各15g,黄芪40g,苍术、白芷、薏苡仁、黄柏各10g,草果、白矾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有头疽初起,心烦恶心,恶寒发热。

紫花地丁、桔梗、黄芩、天花粉、赤芍、薄荷、蒲公英、栀子各8g,银花24g,生姜、甘草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5.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疔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

金银花9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g。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盏;药渣再如法煎服,盖被取汗。

药膳养生

清解除湿汤

紫花地丁、生石膏(先煎)各15g,板蓝根、生苡仁、车前子(布包)各12g,银花、连翘、知母、生地、赤芍、丹皮、土茯苓、生甘草各l0g。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服完。治疗水痘重证,证属邪毒内陷、热燔气营型。对于痘疹过大过密遍及全身,疹色或红或紫相夹杂,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伴见口糜咽痛、咳嗽、大便秘结、溲黄赤短少,舌红少苔或无苔或苔黄燥,脉弦数或脉洪数等症有疗效。

猪蹄解毒汤

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连翘、赤芍、牛膝各10g,猪蹄1只,金银花、生地、天花粉各30g。将猪蹄去毛、洗净,劈为两块。将诸药装入纱布中,扎紧袋口,与猪蹄共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后小火炖1小时,至猪蹄烂熟即可。吃猪蹄喝汤,分2次服用,常服有效。对于糖尿病并发湿性坏疽,局部脓水臭秽者有疗效。

紫 堇 学名:Corydalis bungeana Turcz.

HERBA CORYDALIS BUNGEANAE Kudiding

苦地丁

别名:地丁,地丁草,扁豆秧,小鸡菜。

◎《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苦地丁:“清热解毒。治痈疽疔肿,淋巴结核。”

【科 属】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宅旁草丛中、旷野或者山坡疏林下、丘陵多有生长。分布于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后切段。

【药理作用】抗病毒;抗菌等。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右旋紫堇灵,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四氢黄连碱,普鲁托品等;氨基酸类: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其他:粗纤维,粗蛋白,铁、锰,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消散痈肿,清热解毒。对于乳痈肠痈,疔疮肿毒,毒蛇咬伤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清热解毒。

地丁、熟地黄、当归、茯苓、蒲公英、生地黄、山药、枸杞子、大红枣、党参、菟丝子、女贞子各18g,青黛、五味子、甘草各5g,雄黄2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腮腺肿胀微痛,伴发热,清热解毒。

地丁、蒲公英各10g,金银花、浙贝母、板蓝根、玄参、僵蚕、连翘、黄芩、牛蒡子、桔梗各8g,甘草5g。煎服法同1。每天2剂。

3. 主治:腮腺肿胀,疼痛,并发睾丸红肿疼痛,清热解毒。

地丁、金银花、玄参、僵蚕、蒲公英、板蓝根、连翘、黄芩、龙胆草、荔枝核、橘核、柴胡各10g,甘草5g。煎服法同1。每天2剂。

4. 主治:湿热疮疡。

地丁50g,金银花50g,蒲公英50g,大青叶15g。水煎服。

5. 主治: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丝疔)红肿热痛。

地丁、野菊花各50g。水煎服。

药膳养生

地丁野菊饮

苦地丁、野菊花15g,银花、连翘、黑山栀、半枝莲、草河车各8g,蒲公英15g,生甘草6g。水煎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疔疮初起,经络阻滞,热毒渐炽,红肿灼热,疼痛逐渐加剧等症有疗效。

地丁薏米粥

苦地丁草末20g,薏米60g,粳米40g,适量白糖。取薏米、粳米、苦地丁草末共煮成粥,加入白糖。温服,每天分2次服食。清热解毒。对于重症水痘有疗效。

清热解毒茶

苦地丁 、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各30g,红糖适量。四味药加水7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渣,加红糖适量,温服。每次200毫升,每天两次。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产后感染发热有疗效。

金莲花 学名:Trollius chinensis Bge.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Jinlianhua

金莲花

别名:旱地莲,金芙蓉,旱金莲,金疙瘩。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金莲花:“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疼目痛,煎此代茗。”“明目,解岚瘴。”

【科 属】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

【地理分布】海拔2000~2500米的山地灌木丛中多有生长。四川和海南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夏季花盛开的时候采收,晾干。

【药理作用】抗肿瘤;抗菌;抗炎;解痉;降血压等。

【化学成分】黄酮类:荭草苷等,牡荆苷;生物碱类:藜芦酸等;其他:树脂,香豆素,鞣质,挥发油,软脂酸,多种甾醇类化合物。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消肿,清热解毒,明目。对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口疮,牙龈肿痛,疔疮肿毒,目赤肿痛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预防禽流感,益气化湿,针对高危人群和老年人。

金莲花、生甘草各6g,太子参、苍术10g。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天。

2. 主治:腮腺炎,散风透邪。

金莲花、苏叶6g,蒲公英15g,大青叶、葛根10g。水煎服,每天服1剂。

3. 主治:咽炎。

金莲花、射干、木蝴蝶各6g,陈年的萝卜缨、郁金、枳壳、枇杷叶、橄榄各9g。水煎服,每天2次。

4. 主治:慢性唇炎而呈渗液、湿烂、结痂及鳞屑。

金莲花、萆、黄柏、茯苓、白术、芡实、枳壳各10g,山药、生苡米、生扁豆、大豆黄卷各15g。水煎服。口干渴者加沙参、石斛。

5. 主治: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

金莲花、菊花各15g,生甘草5g。水煎服。

药膳养生

金莲花茶

金莲花6g。开水冲泡,代茶饮并含漱。如是急性,用量加倍,或再加鸭跖草等量用。适用于慢性扁桃腺炎。

莲花清热茶

金莲花、茶叶各6g。沸水冲泡,当茶饮。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民间用此治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双花清热茶

金莲花2g,贡菊花1g,麦冬5g,胖大海2枚。随意饮用。解毒消炎,润喉清咽。

金莲解毒汤

金莲花20g,黑云香、北沙参、红花各3g,诃子、甘草、拳参各2g,土茯苓8g,俄罗斯土茯苓、文冠木、冬青叶、绿豆各5g,胡黄连1g。以上13味,分别挑选,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水煎服,成人1次4g,1天2次。解毒,清热。对于药物中毒,毒热,伤热有疗效。

野 菊 学名:Chrysanthemum indicum L.

FLOS CHRYSANTHEMI INDICI Yejuhua

野菊花

别名: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本草纲目》记载野菊花:“治痈肿疔毒,瘰疬眼。”

【科 属】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地理分布】山坡草地,河边水湿地,灌丛,海滨盐渍地以及田边、路旁多有分布。广布于华北、东北、华中以及西南各地。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花初开放的时候采摘,晒干,或者蒸后晒干。

【药理作用】解热;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抗心肌缺血;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等。

【化学成分】野菊花醇,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酮,野菊花三醇,菊油环酮;有机酸类:棕榈酸,熊果酸,亚榈酸,亚油酸等;其他:木樨草素,刺槐苷,胡萝卜苷,菊黄质,挥发油,豚草素等。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对于目赤肿痛,疔疮肿毒,头痛眩晕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感冒,发热,舌红,咽痛。

野菊花、薄荷、霜桑叶、淡豆豉各15g,甘草8g。加水煎10分钟,去渣,顿服。每天2剂。

2. 主治:化脓性骨髓炎。

野菊花20g,蒲公英、半边莲、银花、七叶一枝花、紫花地丁、生地黄各30g,当归13g,赤芍12g,黄连、山栀子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热甚者加生石膏、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各30g,知母10g;口渴加花粉30g;便秘加生大黄10g(后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10g;化脓时加炮山甲15g,皂刺10g,黄芪30g。

3.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野菊花、马齿苋、苦参、败酱草各30g,延胡索15g,当归、槟榔各10g。加水煎成1.5~2升。坐浴半小时,每晚1次。

药膳养生

败酱草野菊粳米粥

野菊花10g,败酱草15g,粳米适量。一起煮粥,粥熟放适量白糖食。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清热解毒消炎。对于急性盆腔炎,症见带下黄多,发热,下腹疼痛等有疗效。

野菊花叶酒

野菊花叶1kg,果酒适量。将上药洗净,捣烂绞汁,备用。口服,每次服药汁30毫升,兑入果酒30毫升中,搅匀服之,每天服2次,药渣外敷患处。清火解毒、通经活络。对于疮疖、肿毒有疗效。禁忌吃葱蒜等辛热发物。

苦参野菊酊

野菊花、百部、凤眼草各90g,苦参310g,樟脑50g,白酒5升。将前4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6天后,过滤去渣,留液,再加入樟脑(研粉),待溶化后,即可取用。外用,取药酊涂擦皮损区处,每天涂擦l~2次,以愈为度。灭菌止痒。对于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单纯糠疹、玫瑰糠疹等症有疗效。

天 葵 学名: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RADIX SEMIAQUILEGIAE Tiankuizi

天葵子

别名:紫背天葵子,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天葵根,一粒金丹。

◎《百草镜》记载天葵子:“清热,治痈疽肿毒,疔疮疬,跌扑,疯犬伤,七种疝气,痔疮劳伤。”

【科 属】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干燥的块根。

【地理分布】疏林下、草丛、沟边路旁或者山谷地较阴处多有生长。江苏、陕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5~6月间挖取块根,除去须根,晒干。

【药理作用】抗炎;抗菌。

【化学成分】内酯,香豆素酚性成分,生物碱,氨基酸等。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对于乳痈,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带状疱疹。

天葵、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菊花各15g,黄柏、黄芩、黄连、栀子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同时,外用雄黄、白矾各10g,冰片3g。研极细末。凉茶水调涂。每天2次。

2. 主治:体表浅溃疡。

天葵子6g,白花蛇舌草30g,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各10g,露蜂房3g,全蝎1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寻常疣。

天葵子、硇砂、木鳖子、穿山甲珠、白矾各等份。先将穿山甲珠和天葵子,木鳖子剥去外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将本品与少许麻油调匀成糊状,敷于最大的疣上,用纱布和胶布固定。1周为1疗程。

4. 主治:大肠肛门坠重,痔瘘复发。

天葵子6g,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上药水煎去渣,保留灌肠100毫升,每天1次。

5. 主治:甲状腺腺瘤。

天葵子、夏枯草、海藻、昆布、山慈姑、黄药子、浙贝各10g,柴胡、莪术各6g,玄参15g,三七粉(冲服)1.5g。每天1剂,水煎后分3次内服。并用生天南星,生半夏、蚤休、血竭各3g。共研为极细末,用适量醋调敷患处,适用甲状腺腺瘤,每天2次。3周为1个疗程。口苦、胸闷、烦躁者,加黛蛤散、郁金、栀子、白芍;喉中哽噎者,加半夏、桔梗;痰多者,加白芥子、川贝;阴虚者,加炙百部、白芍、生地黄。适用精神抑郁、纳差者,加白芍、枳壳、炒麦芽。

药膳养生

天葵子蜜膏

天葵子、半枝莲各300g,一起入砂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后改中火熬煎30分钟,去渣留汁,用小火熬煎浓缩至稠,加白蜜500毫升搅匀,冷后装瓶。每次25g,每天3次,连服3周。清热解毒利尿,化瘀散结消肿。对于瘀毒内阻型乳痈、瘰疬、瘀血肿痛、肝硬化腹水、肺脓疡、乳腺癌等症有疗效。

七叶一枝花 学名: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

RHIZOMA PARIDIS Chonglou

重 楼

别名:蚤休,蚩休,重台,重楼金线,草河车,白河车,七叶一盏灯,七叶一枝花。

◎《本草纲目》记载重楼:“去疟疾寒热。”

【科 属】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者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

【地理分布】1.云南重楼 海拔200米左右的高山山沟林下,或者阳坡杂木林下多有生长。分布于湖北、福建、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2.七叶一枝花 海拔1800~3200米的林下多有生长。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东南部。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抗肿瘤;抗菌;平喘等。

【化学成分】甾体皂苷以及甾体类:薯蓣皂苷以及糖苷,蚤休苷,β-谷甾醇等;其他:鞣质,肌酸酐,多种氨基酸,钾、镁等无机元素。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毒蛇咬伤,咽喉肿痛,惊风抽搐,跌扑伤痛。

本草药方

1. 主治:带状疱疹。

七叶一枝花、南星各10g,山慈姑12g。共研极细末。好酒调涂。

2. 主治:痈。

七叶一枝花30g。为末,醋调敷,每日1~2次。

3. 主治:开放性骨髓炎。

七叶一枝花(根)10g,无水羊毛脂30g,硼酸粉3g,凡士林37g。先将七叶一枝花根研细成粉与无水羊毛脂、硼酸粉混合均匀,再加入凡士林拌成软膏。敷患处,每日1次。

4. 主治:白癜风。

七叶一枝花、紫草、白薇、白药子、降香、红花、桃仁、何首乌各50g,苍术、龙胆草各20g,海螵蛸、甘草各35g,刺蒺藜750g。将上药混合碾粉,按制片规程手续制成0.5g片剂。每次服5g,每日服2次。服此药多在3至6个月以上见效。

5. 主治:白血病。

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党参、沙参、丹参、黄药子、重楼、紫草各20g,黄精40g,白芍、阿胶各15g,马齿苋50g,每天1剂。适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肝脾肿大,湿毒内蕴,气血双亏,虚实夹杂证等。

药膳养生

舒筋骨疼痛酒

重楼、续断、红花各100g,当归、秦艽、肉桂、木香、制川乌、制草乌各40g,砂糖260g,玉竹200g,黄芪、党参、桂枝、枸杞子各75g,虎杖96g,白酒20升。将药研成粗粉,用白酒做溶媒浸渍2天,按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渗漉法渗漉,收集渗漉液,和匀,加入砂糖,搅拌溶化,静置14天,滤过装瓶密封备用。一天3次或遵医嘱,每次服10~15毫升。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适用于筋骨酸痛,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等症。按规定量服用,切忌多服。孕妇、高血压患者忌服。

拳 参 学名:Polyomun bistorta L.

RHIZOMA BISTORTAE Quanshen

拳 参

别名:紫参,牡蒙,山虾子,刀剪药,红重楼,回头虾,破伤药。

◎《本草纲目》记载拳参:“治诸血病,及寒热疟痢,痈肿积块之属厥阴者。”

【科 属】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

【地理分布】生于山野草丛中或者林下阴湿处。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甘肃、宁夏、新疆、山东、浙江、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春初发芽时或者秋季茎叶将枯萎的时候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须根。

【药理作用】止血;抗菌;降低胆固醇;降低胆碱酯酶活性等。

【化学成分】有机酸类:并没食子酸等,没食子酸;其他:可水解鞣质,羟基甲基蒽醌,缩合鞣质,维生素等。全草含枸橼酸,原儿茶酸,咖啡酸,金丝桃苷等。

【性味归经】甘、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肿,止血,清热解毒。对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瘰疬,痈肿,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痔疮出血,毒蛇咬伤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肠炎、赤白痢疾。

拳参30g。水煎服。方中拳参清热解毒,收敛渗湿,消肿止血。

2. 主治:发热,微恶风寒,出虚汗,头痛,鼻塞,稠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稠、苔薄黄,脉浮数。

大青叶、板蓝根、连翘、拳参等份,制成冲剂,每袋20克,每盒10袋。每次2袋,每天3次,开水冲服。儿童用量灼减。风寒感冒,恶寒重,无汗者忌服。服药期间,忌吃生冷及油腻之食物。

3. 主治: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拳参、连翘各100g,大青叶、板蓝根各200g。

共研为细末,开水冲服,1次10g,每天3次。

药膳养生

拳参清热解毒汤

拳参8g,诃子、甘草各2g,土茯苓6g,俄罗斯土茯苓、文冠木、冬青叶、绿豆各5g,黑云香、北沙参、红花、金莲花各3g,胡黄连1g。以上13味,分别挑选,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成人每次5g,每天2次,水煎服。解毒,清热。用于药物中毒,毒热,伤热。

拳参清热解毒茶

拳参(即草河车)10g。将拳参加水煎汁,即可。用药汁洗患处,渣可敷于患处。清热解毒,消肿。对于蛇虫咬伤有疗效。

益肺清热颗粒

拳参、黄芪、党参、北沙参、麦冬、仙鹤草、败酱草等13味药。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苦微甜。口服。1次2袋,每天3次。两个月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对于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型的中、晚期肺癌,症见气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等有疗效。不良反应偶见恶心,腹泻,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

菘 蓝 学名:Isatis indigtica Fort.

FOLIUM ISATIDIS Daqingye

大青叶

别名:蓝叶,蓝菜。

◎《本草纲目》记载大青叶:“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

【科 属】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子。

【地理分布】原产于我国,现在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理作用】抗内毒素;抗病原微生物。

【化学成分】靛蓝,靛玉红,色胺酮,扶桑甾醇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凉血消斑,清热解毒。对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黄疸,发斑发疹,痄腮,热痢,丹毒,喉痹,痈肿均有疗效。

药膳养生

大青叶柴胡粳米粥

大青叶、柴胡各15g,粳米30g,白糖适量。大青叶、柴胡加水3碗煎至2碗,再把粳米、白糖加入煮稀粥。每天1剂,连续服食7剂。对于心肝风火所致的带状疱疹有疗效。

大青叶牛角饼

大青叶、丹皮各15g,石膏、水牛角粉各60g,知母10g,面粉200g,冰糖适量。将石膏、水牛角粉、知母、丹皮、大青叶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可。凉后以汁和面,常法烙饼,分3次服。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青叶生地粳米粥

大青叶、生地各8g,生石膏、花粉各9g,粳米30g,白糖适量。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每天1剂,连续服食4剂。本药膳滋阴降火,对于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疮疹性口腔炎有疗效。

板蓝根青叶粥

大青叶、板蓝根各50g。一起放入水中煎30分钟,去渣取汁,再入粳米50克熬粥,加冰糖调匀。随意食用。清热解毒。对流行性腮腺炎初起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肺炎引发高热神昏。

大青叶、鱼腥草、败酱草、七叶一枝花、小蓟各28g,黄芩18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高热,汗不出。

大青叶、贯众、板蓝根各80g,麻黄、连翘、防风、荆芥各1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高热,外感风寒。

大青叶、板蓝根、七叶一枝花、射干各30g,连翘20g,黄芩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恶寒加荆芥、防风各10g;头身困重,呕吐恶心加薏苡仁20g,厚朴、半夏各10g;热势不退加生石膏30g,栀子、知母各10g;咳甚加杏仁、浙贝母、桑白皮各10g。

4. 主治:肺炎,呼吸困难。

大青叶、半枝莲、金银花各30g,连翘、黄芩、杏仁、瓜蒌仁各15g,桔梗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板蓝根 学名:Isatis indigotica

RADIX ISATIDIS Banlangen

板蓝根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大青,大蓝根,菘蓝根,北板蓝根。

◎张秉成《本草便读》记载板蓝根:“凉血,清热,解毒,辟疫,杀虫。”

【科 属】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地理分布】原产于我国,现在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后可用。

【药理作用】抗内毒素;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化学成分】吲哚类:依靛蓝酮,靛蓝、靛玉红、羟基靛玉红等;有机酸类:丁香酸,水杨酸,苯甲酸,棕榈酸,亚油烯酸等;氨基酸类:谷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甾醇类化合物;γ-谷甾醇、β-谷甾醇等;其他:多糖,腺苷,板蓝根甲素,芥子苷类,喹唑酮类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凉血利咽,清热解毒。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喉痹,痄腮,大头瘟疫,烂喉丹痧,痈肿,丹毒。

本草药方

1. 主治:高热。

板蓝根、金银花各30g,生石膏88g,生地黄、芦根各20g,连翘、牛蒡子、荆芥穗、杏仁、丹参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口干不欲饮,皮肤发斑,舌质红绛加赤芍药、牡丹皮各15g;身热不扬,汗出不解,舌苔白腻加黄芩、薏苡仁、六一散各15g;便秘或便溏腹胀,舌苔厚加芒硝、大黄、玄参各10g。

2. 主治:急性咽喉炎,咽喉肿痛,舌燥、口渴,初起多憎寒壮热,咽部燥热,颌下耳前后腮部赤肿,继即发生肿痛,饮水不下等症。

板蓝根、粉甘草各15g,金银花、连翘各30g,玄参、桔梗各22g,牛蒡子18g,马勃12g,射干、薄荷叶各8g。共研粗末,鲜芦根汤轻煎3沸,去渣温服或凉服。12岁以内每服10g,13岁以上每服25g。轻者4小时1服,重者2小时1服,或频频含咽。亦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扁豆大,时时含化。或原方加减煎服。

3. 主治:流行性感冒。

板蓝根50g,羌活25g。煎汤,一日2次分服,连服2~3日。

4. 主治: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板蓝根、山慈菇各50g,连翘40g,甘草30g,青黛5g(冲服)。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放入大砂锅内,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为10份,装入小瓶。4岁以上儿童每天服1次,每次15毫升;1~3岁每次服10毫升,每天1次,温服。

药膳养生

板蓝根茶

板蓝根18g。研粗末,水煎。代茶饮。对于乙型脑炎,流脑,流感,猩红热等疾病之防治有疗效。

板蓝银花茶

板蓝根30g,银花10g,薄荷5g。共为粗末,煎水,取汁。代茶饮。对于腮腺炎发热,疼痛者有疗效。

青 黛 学名:Indigo Naturalis

INDIGO NATURALIS Qingdai

青 黛

别名: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蓝露,淀花,靛沫花。

◎《本草纲目》记载青黛:“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科 属】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者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者茎叶经过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者团块。

【地理分布】1.马蓝 林缘潮湿的地方、山地,野生或栽培多有生长。分布于浙江、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2.蓼蓝 野生于旷野或者水沟边。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分布于河北、陕西、辽宁、山东等地。3.菘 原产于我国,现各地广为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当植物的叶生长茂盛时,割取茎叶,置大缸或木桶中。加入清水,浸泡2~3昼夜,至叶腐烂、茎脱皮时,捞去茎枝叶渣,每100千克茎叶加石灰8~10千克,充分搅拌,待浸液由乌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的时候,捞取液面泡沫状物,晒干。

【药理作用】抗菌;抗肝损伤;抗肿瘤。

【化学成分】靛蓝,靛玉红等。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定惊。对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口疮,胸痛咳血,喉痹,痄腮,小儿惊痫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带状疱疹。

青黛、大青叶、雄黄各20g,冰片、炙地龙各5g。研极细末。植物油调涂。每天2次。

2. 主治:疖。

青黛、黄连、雄黄、硼砂、枯矾、人中白各8g,大黄、黄柏、儿茶各15g,牛黄、冰片各1g。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每天2次。

3. 主治:小儿肺炎,气促,咳嗽,鼻煽。

青黛、石菖蒲、甘草各4g,板蓝根15g,郁金、赤芍、射干、葶苈子各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4. 主治:急性咽喉炎。

青黛、石膏、硼砂各90g,冰片30g,雄黄15g,麝香2g。共研为极细末,混匀即可。

5. 主治:胸有顽痰,郁热。

青黛、贝母、知母、天花粉、甘草各6g。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

6. 主治:咯血。

青黛5g,杏仁40粒(去皮、尖,以黄明蜡煎黄色,取出研细)。上二件再同研匀,却以所煎蜡少许,熔开和之,捏做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1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

药膳养生

青果酒

青黛5g,白酒1升,干青果50g。将干青果洗净,晾干水气,逐个拍破,加青黛、白酒,浸泡15天,每隔5天摇动1次。适量饮服。清热利咽,凉血解毒。对于治咽喉肿痛,口渴,烦热等症有疗效。

犀角地黄粥

青黛、犀角各8g,仙鹤草15g,丹皮、白花、蛇舌草各26g,白芍、生地、双花、蒲公英各50g。上述中药水煎去渣,加粳米煮烂成稀粥,每天多次饮服。活血祛瘀,凉血解毒。对于毒热炽盛之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有疗效。

蕺 菜 学名:Houttuynia ordata Thunb.

HERBA HOUTTUYNIAE Yuxingcao

鱼腥草

别名:岑菜,蕺,蕺菜,紫蕺,九节莲,肺形草,紫背鱼腥草,臭腥草。

◎《本草纲目》记载鱼腥草:“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疾,解硇毒。”

【科 属】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的部分。

【地理分布】沟边、溪边以及潮湿的疏林下多有生长。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到西南部各省区。

【采收加工】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收割,除去杂质,晒干。

【药理作用】抗病毒,抗菌;利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化学成分】甾醇类:豆甾醇,菜豆醇,菠菜醇等;其他:氯化钾,蕺菜碱,硫酸钾等;黄酮类:槲皮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等;有机酸类: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等;挥发油类:月桂烯,鱼腥草素,乙酸龙脑酯,芳樟醇,桉油素,石竹烯,龙脑等;氨基酸类:异亮氨酸,丙氨酸,亮氯酸,天冬门氨酸,缬氨酸等。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消痈排脓,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对于肺痈吐脓,热痢,痰热咳喘,痈肿疮毒,热淋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口腔扁平苔藓。胃胀,体沉身倦,恶心,渴不欲饮,大便不畅。

鱼腥草、焦神曲、土茯苓、连翘各15g,半夏、泽泻、焦白术、陈皮、升麻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若糜烂较大,分泌物增多加七叶一枝花、炒薏苡仁、生石膏各30g,杏仁、紫花地丁草各10g,砂仁2g。

2. 主治:小儿急惊风。

鱼腥草、黄荆条各28g,钩藤10g。加水煎,去渣,分数次服,每天1剂。

3. 主治:鼻窦炎。

鱼腥草200g,黄芩、葛根、浙贝母、天花粉、苍耳子各150g,薄荷70g,龙胆草10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每天服3次,小儿酌减。

药膳养生

鱼腥草煲猪肺

鲜鱼腥草60g,猪肺200g。猪肺洗净切块,除泡沫,与鱼腥草同煮汤,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猪肺。止咳,清热解毒。对于肺热咳嗽,痰血脓臭,痔疮疼痛等症有疗效。

鱼腥草拌莴笋

鲜鱼腥草100g,鲜莴笋500g,调料适量。鲜鱼腥草择洗干净,沸水略焯后捞出,加盐少许拌和腌渍待用。鲜莴笋摘去叶子,剥去皮,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小段,纵切成粗丝,盐少许腌渍,沥水待用。将鱼腥草、莴笋丝放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香油、醋、姜、葱、蒜和匀食。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可治疗脓痰腥臭,肺痈胸痛;痰黄黏稠,肺热咳嗽;带下量多,质黏味臭;膀胱湿热,小便短赤热痛等症。

金荞麦 学名:Fagopyrum dibotrys(D.Don)Hara

RHIZOMA FAGOPYRI DIBOTRYIS Jinqiaomai

金荞麦

别名:天荞麦根,金锁银开,苦荞头,野荞子,铁石子,透骨消,野荞麦。

◎《本草纲目》记载金荞麦:“主痈疽恶疮毒肿,赤白游疹,虫蚕蛇犬咬,并醋摩傅之,亦捣茎叶傅之。恐毒入腹,煮汁饮。”

【科 属】为蓼科植物金荞麦的干燥的根茎。

【地理分布】路边、沟旁较阴湿地多有生长。中南、西南、华东和甘肃、陕西等地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抗炎;抗菌;抗肿瘤;解热;祛斑。

【化学成分】黄酮类:矢车菊素,芸香苷等;原花色素缩和性单宁混合物:表儿茶素,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原矢车菊素等;其他:海柯皂苷元,野荞麦苷,β-谷甾醇,鞣质,挥发油等。

【性味归经】微辛、涩,凉。归肺经。

【功能主治】排脓祛瘀,清热解毒。用于肺脓疡,麻疹合并肺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本草药方

1. 主治:疮毒,疖肿,丹毒,乳痈及无名肿毒症。

鲜荞麦叶60g。水煎服,每天1剂;或荞麦面炒黄,用米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早晚更换。

2. 主治:痔疮。

取3个公鸡胆汁和荞麦面适量,做成绿豆大的丸药,每天服2次,每次6克。

3. 主治:活血化瘀,消痞散结,行气止痛,止血祛瘀。

金荞麦、金花果、化血丹、鸡血藤各20g,紫珠叶50g。以上5味药,研为细末,每天服4次,每次10g。鸡蛋清兑温开水调服。服药期间,忌辛辣香燥及酸冷饮食。

4. 主治:原发性痛经。

金荞麦根50g(鲜品则用70g)。上为1剂量,水煎服。每剂煎服2次,每次约服200毫升。正常月经来潮前4天用药,连服2剂。服用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一般连服3个疗程。

5. 主治:鼻咽癌。

鲜野荞麦、鲜汗防己、鲜土牛膝各30g。水煎服。另取灯芯草捣碎口含,用垂盆草捣烂外敷。

6. 主治:脱肛。

鲜天荞麦、苦参各300g。水煎,趁热熏患处。

7. 主治:闭经。

野荞麦鲜叶90g(干叶30g),捣烂,调鸡蛋4个,用茶油煎熟,加米酒共煮,内服。

药膳养生

荞麦甘草汤

荞麦叶16g,甘草3g。水煎服,每天2次。对风疹有效。

荞面丸

炒荞麦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每天2次,开水送服。对慢性泻痢,妇女白带有效。

荞面糊

荞麦面炒香,用适量开水搅成糊状服用。可治夏季痧症。

荞面饼

荞麦子,磨粉后筛去壳,加红糖烙饼或煮熟食用。对黄汗,发热,泻痢有效。

黄花败酱 学名: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HERBA PATRINIA Baijiangcao

败酱草

别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败酱,苦菜。

◎《本草纲目》记载败酱草:“善排脓破血。”

【科 属】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或者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1.黄花败酱 山坡沟谷灌丛边、林缘草地或者半湿草地多有生长。分布于华北、东北、华南、华中、四川和贵州。2.白花败酱 海拔500~800米的荒山草地、林缘灌丛中多有生长。分布于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连根拔起,洗净,阴干或者晒干。

【药理作用】抗病毒,抗菌;镇静等。

【化学成分】黄花败酱中含皂苷类:黄花败酱皂苷A、黄花败酱皂苷B、黄花败酱皂苷C、黄花败酱皂苷D、黄花败酱皂苷E、黄花败酱皂苷F、黄花败酱皂苷G,败酱皂苷等;三萜类:常春藤皂苷元等,齐墩果酸;其他:芸苔甾醇糖苷,谷甾醇糖苷等。白花败酱中含环烯醚萜类:番木鳖苷,白花败酱苷,白花败酱醇,白花败酱醇苷等。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消痈排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对于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中耳炎,耳内流脓。

败酱草、薏苡仁各30g,白术、黄芪、茯苓、猪苓、贯众各15g,知母、附子、半夏、川芎、石菖蒲各10g,甘草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早晚两次服,每天1剂。

2. 主治:慢性咽炎。

败酱草30g,全瓜蒌25g,海浮石15g,麦门冬12g,桔梗、蝉蜕、苏子、桃仁各10g,甘草、大黄各2g。煎服法同1。每天1剂。伴胸胁胀满,气结郁滞者加服逍遥丸;咽痛发热加金银花30g,板蓝根15g,薄荷6g;虚火旺盛,口咽干燥,夜间尤甚,手足心热者,加服知柏地黄丸。

3. 主治:鼻渊。

败酱草、藁本、鱼腥草、板蓝根、蔓荆子、桔梗各10g,蒲公英30g,苍耳子8g,川芎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大便不通加酒大黄3g(后下);病程2周者加赤芍药10g。

药膳养生

败酱卤鸡蛋

将败酱草煎汤浓缩后兑入卤汁,再将煮熟的鸡蛋去壳浸渍在汁液中,一昼夜后食用。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管炎等症的治疗均有疗效。

白头翁 学名: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

RADIX PULSATILLAE Baitouweng

白头翁

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头公,翁草,犄角花,老翁花。

◎《本草纲目》记载白头翁:“赤痢腹痛,齿痛,百骨节痛,项下瘤疬。”

【科 属】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的根部。

【地理分布】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者干旱多岩石的坡地多有生长。分布于华北、东北以及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川。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叶以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根头白绒毛,去净泥沙,晒干。

【药理作用】抗病毒,抗菌;镇静,镇痛;抗阿米巴原虫。

【化学成分】皂苷类: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A3,白头翁皂苷B等;其他:有机酸,白头翁酷,葡萄糖,阿拉伯糖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痢,清热解毒。对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阿米巴痢疾,大便黏液脓血。时愈时发。功能化瘀解毒驱虫。

白头翁、白芍药、黄连、秦皮、党参、黄芩、肉桂、木香各15g,甘草、干姜、陈皮各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滴虫性肠炎,腹痛腹泻。

白头翁、仙鹤草根各45g,石榴皮27g,苦参60g,凤尾草、辣蓼各21g,铁苋菜、苦楝根皮、广木香、槟榔各15g,甘草12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阿米巴疾病,便脓血。

白头翁60g,山药30g。共煮成粥,去渣,加入适量白糖。送服三七粉1g和鸦胆子仁30粒(装入胶囊内)。每天2剂。

4. 主治:热毒痢疾。

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上药4味,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不愈再服1升。

5. 主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

白头翁50g,黄丹100g(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50g(炮裂,锉),莨菪子0.5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100g(烧令汁尽)。上药捣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10丸。

药膳养生

白头翁清热解毒茶

白头翁30g。水煎15分钟,去渣,滤汁。代茶徐徐温饮。对于麻疹退后,腹痛,身热不退,大便黏腻,里急后重,脓血混杂等均有疗效。

白头翁清热解毒汤

白头翁60g,木槿花、银花、白糖各30g。前3味煎取浓汁200毫升,入白糖,溶后温服。每天3次。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对于痢下赤白,湿热痢,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起病急骤,疫毒痢,壮热烦躁,痢下赤白或纯下血痢,急性菌痢及中毒型急性菌痢均有疗效。中毒型急性菌痢待病情稳定后,做辅助治疗。虚寒疾病忌服。

马齿苋 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

HERBA PORTULACAE Machixian

马齿苋

别名:马齿草,马苋,马齿菜,五行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长寿菜。

◎《本草纲目》记载马齿苋:“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科 属】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的地上部分。

【地理分布】田野路边以及庭院废墟等向阳处多有生长。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收,除去残根以及杂质,洗净,略蒸或者烫后晒干。

【药理作用】兴奋子宫平滑肌;抗菌;降血压;松弛骨骼肌;降低胆固醇;利尿等。

【化学成分】马齿苋素甲、乙;儿茶酚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甾体类:β-香树脂醇,忌扁豆醇等;有机酸类:苹果酸,枸橼酸,草酸,草酸盐;其他:酰化甜菜色苷,生物碱,强心苷,黄酮,香豆素,蒽醌类化合物。

【性味归经】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对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百日咳。

马齿苋28g。加水煎,去渣,再加白糖适量,分服,每天2剂。

2. 主治:疟疾。

未开花含苞马齿苋枝头7个,红糖25g。共捣如泥。分别敷于双侧内关穴上,24小时换1次。

3. 主治:急性肾盂肾炎,小便热而赤,短而涩。

马齿苋10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2剂。

4. 主治:慢性肾盂肾炎。

马齿苋、萹蓄、赤小豆、野菊花、车前草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药膳养生

马齿蒸鸡蛋

生马齿苋适量,鸡蛋1个。马齿苋适量,捣绞汁200毫升。鸡蛋取白,加少量水搅匀,蒸熟,入马齿苋汁,搅匀。微温顿饮,每天2次。清热解毒止带。对于赤白带下有疗效。脾胃虚寒肠滑作泻及脾虚带下者不宜用。

马齿苋红米粥

鲜马齿菜150g,红米100g及调料适量。马齿菜洗净,切碎,水煎取汁,与红米同煮粥,调入适量盐、酱等。早晚餐温热服食。清热解毒止痢,调气行血散结。对于产后气血不调及赤白痢疾等均有疗效。

马齿苋绿豆汤

鲜马齿菜150g(或干品40g),绿豆80g。马齿苋洗净、切碎,与绿豆加水煎至豆熟,取汁500毫升,分2次温服,每天1剂。清热解毒治痢。对于痢疾,痈肿疮疡,肠炎等有疗效。虚寒痢及脾虚泄泻者不宜用。

鸦胆子 学名:Brucea javanica(L.)Merr.

FRUCTUS BRUCEAE Yadanzi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胆子,小苦楝。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鸦胆子:“治痢、治痔。”

【科 属】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的果实。

【地理分布】海拔950~1000米的石灰山疏林中多有生长。福建、广东、台湾、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多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可使用。

【药理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阿米巴原虫;抗疟;驱杀某些寄生虫等。

【化学成分】苦木内酯类:去氢鸦胆因A,鸦胆因,鸦胆子苦醇,鸦胆子素,去氢鸦胆子苦醇,鸦胆子苷等;生物碱类:鸦胆宁,鸦胆子碱,鸦胆灵等;黄酮类:槲皮素糖苷;酚类和酸类:鸦胆子酸,鸦胆子酚,香草酸;其他:脂肪油等。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截疟,止痢,清热解毒,腐蚀赘疣。对于痢疾有效;外治赘疣、鸡眼等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甲癣。

鸦胆子仁20g,百部、川花椒各30g,75%酒精、醋各300毫升。先将百部、鸦胆子仁、川花椒装入瓶中,再倒入酒精、醋加盖密封,浸泡10天即可。将药液倒入盆中,随即将患部浸泡药液中,以浸没指(趾)甲为宜。45分钟后,再将药液倒入瓶,加盖密封,每天浸泡2次,15天为1疗程。

2. 主治:鸡眼。

鸦胆子(去皮)适量。捣成泥状,涂患处,用胶布包好。

3. 主治:鸡眼。

鸦胆子2g,白矾5g,硫酸铜3g。将硫酸铜、白矾一并放在一个小铁锅中炒至变白色块状为止,研成细末,再将鸦胆子去皮后压碎与上粉混合即得。用时,先将患部消毒,用刀将鸡眼中心部挖一小坑,将上药粉用白开水调成糊状敷于鸡眼小坑中,然后用一块薄棉花盖好,外加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4. 主治:疟疾。

鸦胆子果仁10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每日3次,第三日后减半量,连服5日。

5.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鸦胆子20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20~40毫升。轻者1次,重者2~3次。

6. 主治:疣。

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

药膳养生

鸦胆三宝粥

生山药(轧细)30g,三七(轧细)5g,鸦胆(去皮)50粒。先用水调和山药末,煮粥,2沸即熟。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鸦胆子。清热解毒,固摄气化。适用于久痢,休息痢,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

委陵菜 学名:Potentilla chinensis Ser.

HERBA POTENTILLAE CHINENSIS Weilingcai

委陵菜

别名:翻白菜,根头菜,黄州白头翁,龙牙草,蛤蟆草,地区草。

◎《湖南药物志》记载委陵菜:“治便血,休息痢,小儿抽筋,蜈蚣咬。”

【科 属】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海拔400~3200米的草地、山坡、林缘、沟谷、灌丛以及疏林下多有生长。分布于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及陕西、山东、甘肃、江苏、浙江、安徽、台湾、江西、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兴奋子宫平滑肌;抗病原体;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药理作用】抗病毒;抗菌等。

【化学成分】三萜类:石竹皂苷元,熊果酸;黄酮类:槲皮素,山柰素,d-儿茶素,黏委陵菜素等;有机酸类:没食子酸,壬酸等;其他:蛋白质,维生素C,脂肪,纤维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痢,清热解毒。对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痢。

委陵菜30g,黄连3g,乌梅9g。水煎服。

2. 主治:急慢性肠炎。

委陵菜、铁苋菜30g。水煎加红糖服用。

3.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委陵菜15g,白茅根9g,红枣5个。水煎服。

4. 主治:阿米巴痢疾。

委陵菜、马齿苋15g。水煎服。

5. 主治:久痢不止。

委陵菜、白木槿花各25g,煎水吃。

6. 主治:赤痢腹痛。

委陵菜细末2.5g。开水吞服,饭前服用。

7. 主治:风湿麻木瘫痪,筋骨久痛。

委陵菜、大风藤、五香血藤、兔耳风各250g,泡酒连续服用,每日早晚各服50g。

8. 主治:风瘫。

委陵菜(鲜)500g。泡酒1000g,每次服50~100g。第二次用量同样。另加何首乌50g(痛加指甲花根100g)。

9. 主治:疔疮初起。

委陵菜根50g。煎水服。

10. 主治:刀伤止血生肌。

委陵菜叶(干)研末外擞;或鲜根捣烂外敷。

11.主治:癫痫。

委陵菜根(去心)50g,白矾15g。加酒浸泡,温热内服,连发连服,服后再服白矾粉5g。

药膳养生

鲜根头菜汤

鲜委陵菜根80g。洗净,水煎服。清热解毒疗疮。适用于疔疮痈肿初起,疼痛灼热者。

止痢散

鲜委陵菜80g,朱砂莲、地榆各45g,仙鹤草、苦参各30g。共研为粉末,开水冲调,然后温服,每天服1/4剂,连服4天。主治痢疾。

射 干 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L.)DC.

RHIZOMA BELAMCANDAE Shegan

射 干

别名:乌扁,乌蒲,鬼扁,野萱花,扁竹,黄花扁蓄,剪刀草。

◎《本草纲目》记载射干:“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科 属】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的根茎。

【地理分布】山坡、田野旷地、草原、杂林边缘多有生长,常见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为主产区。

【采收加工】春初刚发芽或者秋末茎叶枯萎的时候采挖,除去苗茎、须根,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祛痰;促进唾液分泌等。

【化学成分】黄酮类:鸢尾黄酮苷,(野)鸢尾苷,鸢尾黄酮等;萜类:射干醛,异德国鸢醛,去乙酰射干醛等;苯丙酮类:射干酮,罗布麻宁等;其他:锰、镁、锗、锌等微量元素。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消痰,清热解毒,利咽。对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慢性喉炎,喉疳症。

射干5g,牡丹皮、玄参、赤芍药、黄芩、泽泻、白芍药各9g,桔梗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慢性咽炎。

射干、桃仁、当归、赤芍药各10g,丹参18g,川芎15g,桂枝、桔梗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咽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数者,原方去桂枝、桔梗,加玄参15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胸腹满闷、气郁者加枳壳、柴胡、厚朴各10g;咽部充血不明显、舌黯淡苔白滑、喜热饮、脉迟缓者,加厚朴10g,茯苓10g,苏梗、生姜各9g;伴有睡眠欠佳者,加夜交藤30g,合欢花15g。

3. 主治:梅核气。

射干、半夏、旋复花、佛手各9g,代赭石、牡蛎各30g,茯苓15g,桔梗6g,生姜3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呕恶、痰多、胸脘痞闷加天南星9g,白矾1g(冲服);口苦,舌苔黄、脉弦数加全瓜蒌15g,竹茹、黄芩各9g;口干,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脉涩加郁金、降香各9g,桃仁12g。

药膳养生

豆根射干栀子汤

鲜射干20g,山豆根、栀子各9g,水煎服,每天1剂。主治扁桃体炎,对于突然高热,咽部肿痛,或化脓起腐,烦躁口渴,便干,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滑数等症有疗效。

鲜射干解毒汤

鲜射干20g,麦门冬、浙贝母、香白芷、山豆根、牛蒡子、草果仁、花槟榔、粉丹皮、连翘壳、金银花各10g,鲜生地15g,京玄参12g,土牛膝30g,粉甘草6g。水煎服,每天1剂。主治山岚瘴气,居伏膜原,蕴集肺胃,火动痰生,上蒸咽喉;疏风透达,清解瘴毒,豁痰开窍。

射干膏

射干120g,芍药、羚羊角、木通、蔷薇根、升麻、生地黄(切焙)各60g,艾叶3g,猪脂400g。将前8味细切,以醋1000毫升浸一宿,用猪脂,微火煎,醋尽为止,去渣。每服如杏仁少许,吞咽中,细细咽之。对于咽肿疼痛(咽炎)有疗效。

越南槐 学名: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 Guangdougen

广豆根

别名:山豆根,大山豆根,黄结,苦豆根,南豆根,豆根,岩黄连。

◎《本草纲目》记载广豆根:“治腹胀喘满,女人血气腹胀,又下寸白诸虫,止下痢,止卒患热厥心腹痛,五种痔痛,诸热肿秃疮,蛇狗蜘蛛伤。”

【科 属】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以及根茎。

【地理分布】海拔900~1100米的山地和岩石缝中多有生长。分布于江西、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抑制机体疫力;抗肿瘤;抗溃疡;镇静。

【化学成分】三萜类:蛇麻脂醇;黄酮类:柔枝槐素,柔枝槐酮,柔枝槐酮色烯等;生物碱类: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山豆根碱等苯丙素类:山槐素,素檀素,红车轴草根苷等;其他:甾醇,咖啡酸的高级脂肪醇酯。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消肿利咽,清热解毒。对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慢性喉炎,咽喉肿痛。

广豆根、桔梗、麦门冬各9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慢性咽炎。

广豆根25g,甘草、生地黄各30g,薄荷、玄参各15g,桔梗10g,冰片1g(研细粉)。前6味药共研细粉,兑入冰片研匀,炼蜜为丸如桂圆大。每次含化2丸,每天2次。

3. 主治:慢性鼻窦炎及咽炎。

广豆根、连翘、金银花、玄参、桔梗、板蓝根、射干、黄芩、栀子、川贝母、牛蒡子、芦根各等份,马勃1/3份。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

4. 主治:初期鼻咽癌。

广豆根、辛夷各12g,半枝莲、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30g,茜草15g,薄荷(后下)、苍耳子、荆芥、白芷、防风各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广豆根平盖灵芝液

广豆根6g,大黄4g,平盖灵芝16g,黄芪、女贞子、土茯苓各10g,虎杖、仙灵脾、赤芍各6g,蒲公英5g。将上述中药用水浸泡,小火煎熬取液服用。每天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完,连服15天左右。对于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良好效果,此方可降低转氨酶、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改善球蛋白比例。

败毒煎

广豆根、三针刺、大青叶、穿心莲、蒲公英、龙胆草、瓜蒌、大黄、厚朴各15g。水煎服。败毒赶毒,退火散结。对于治肠伤寒及各种炎肿火毒症有疗效。

卷柏抗血癌煎

广豆根、人参各10g,深绿卷柏50g,芮孝帑20g,蜈蚣粉3g。前4味共煎3次,合并药汁,1天服3次,每次用药汁冲服蜈蚣粉1g,连服100天以上。对于血癌及其他癌,肝硬化等症有疗效。

酸 浆 学名:Phrysalis alkekengi L. var.franchetii(Mast.)Makino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Jindenglong

锦灯笼

别名:酸浆实,挂金灯,金灯笼,灯笼果,灯笼儿,红灯笼。

◎《本草纲目》记载锦灯笼:“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

【科 属】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干燥宿萼或者带果实的宿萼。

【地理分布】路边、村旁、旷野、山坡以及林缘等地多有生长。我国除西藏外,各地都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者橙红色的时候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抗乙肝病毒。

【化学成分】组氨酸,赖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甾醇类:24-甲基胆甾醇,胆固醇,24-甲基胆甾烷;萜类:α-胡萝卜素,酸浆果红素,番茄烃;黄酮类:木樨草素-7-β-D-葡萄糖苷;内酯类:酯浆苦素A、酯浆苦素B等,生物碱类:澳洲莨菪碱,莨菪碱,红苦豆碱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利咽,化痰,清热解毒,利尿。对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湿疹有疗效;外治天疱疮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细菌传染性肺炎。

锦灯笼、马勃、黄芩、百部、天将壳、南天竹子、旋复花各8g,开金锁、鸭跖草、鱼腥草、全瓜蒌各15g,甘草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2剂。

2. 主治:细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高热,伴有寒战、头痛、头昏。

板蓝根、蒲公英、地骨皮、紫花地丁各20~30g,白薇、知母、荆芥各20g,玄参、生地黄、沙参各15g,甘草10g。煎服法同1。每天2剂。脾肿大加鳖甲、郁金、竹茹、厚朴、代赭石、石斛各10g;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瓦楞子、生牡蛎各20g;咽峡炎加牛蒡子、锦灯笼、山豆根、百合各15g。

3.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咳嗽,咽痛。

锦灯笼、甘草、薄荷各10g,生石膏、金银花、板蓝根各30g,知母、连翘各15g。煎服法同1。每天2剂。

4. 主治:疟疾。

锦灯笼草根7株。去梗叶,洗净,连须切碎,酒2碗,煮鸭蛋2枚,同酒吃。

5. 主治:疝气。

锦灯笼根50g(洗净),青壳鸭蛋1个。水、酒各半炖服,每天服1次。

6. 主治:热咳咽痛。

锦灯笼草,为末,白汤服,仍以醋调敷喉外。

药膳养生

酸浆清热解毒茶

酸浆草5g煎汤,代茶饮。清热解毒。对于咽部红肿生疮有疗效。

酸浆草清毒茶

酸浆草5g,冰糖适量。上药研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对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均有疗效。

酸浆酒

酸浆草1握。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拌。适用于小便不通,气满闷。

青牛胆 学名:Tinospora sagittata(Oliv.)Gagnep.

RADIX TINOSPORAE Jinguolan

金果榄

别名:金苦榄,九牛胆,地苦胆,金牛胆,山茨菇,雪里开,青牛胆。

◎《药性考》记载金果榄:“解毒。咽喉痹急,口烂宜服。痈疽发背,赤疔疾,蛇蝎虫伤,磨涂痛状。治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一切外证效。”

【科 属】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或者金果榄的干燥的块根。

【地理分布】生于山谷溪边疏林下或者石缝间。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抗肿瘤。

【化学成分】萜类;异非洲防己苦素,非洲防己苦素等;生物碱类:药根碱,非洲防己碱,防己碱,异非洲防己碱等;其他:多种甾醇类成分。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利咽,清热解毒,止痛。对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脘腹热痛,痢疾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鼻咽癌肺转移。

金果榄9~12g,白花蛇舌草60g,半枝莲30g。水煎服,每天1剂。

2. 主治:急性咽喉炎。

金果榄10g。水煎服,每天1剂。

3. 主治:咽部异物感,痒而干咳,声音嘶哑。

金果榄、石斛、丹皮、山豆根各6g,麦冬、生地各10g,桔梗、炒栀子、生甘草各3g,射干5g。水煎留液150~200毫升,分2~3次温服。

4. 主治:食管癌,经常发生呕吐。

金果榄20g,臭壳虫10g,壁虎10只。以上3味药,研为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5g。服用时取白鹅1只,杀死取血,然后取适量兑温开水送服。剩余鹅血可放入冰箱中低温保存备用。一般服用10天即可见效,吞咽随即顺利,症状也随之减轻。服药期间忌辛辣酸冷饮食。

药膳养生

金果榄蚝豉汤

金果榄30g,蚤休20g,蚝豉160g。蚤休、金果榄分别用清水洗干净,金果榄切成片状,备用。蚝豉用温水浸软,洗干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2小时左右,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以饮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消肿止痛。对于口腔癌溃疡、红肿疼痛,咳吐黄痰,痰中带血,甚则咽喉出血、吞咽不利、大便秘结等病症有疗效。身体虚弱、脾胃虚寒不宜多饮。

果榄银麦咽炎药茶

金果榄20g,银花50g,连翘、薄荷各24g,玄参、麦冬各40g。上药研末均匀混合后,每天取5g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长卿果榄黄酒

金果榄、徐长卿各30g,杜仲15g,黄酒500毫升。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每次服40毫升,每天服3次。祛风湿、止痹痛。对于风湿腰痛、关节痛有疗效。

木蝴蝶 学名:Oroxylum indicum(L.)Vent.

SEMEN OROXYLI Muhudie

木蝴蝶

别名:千张纸,云故纸,玉蝴蝶,白玉纸,千纸肉,满天飞。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木蝴蝶:“治心气痛,肝气痛,下部湿热。项秋予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即敛。”

【科 属】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的种子。

【地理分布】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溪边或者灌木丛中多有生长。分布于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到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药理作用】抗变态反应;抗炎;降低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利尿等。

【化学成分】黄酮类:黄芩苷及其苷元,白杨素,木蝴蝶甲素,汉黄芩素-7-O-β-葡萄糖醛苷,木蝴蝶乙素,芹菜苷元,黄芩素,白杨素-7-O-β-D-龙胆二糖苷,高黄芩苷;其他:苯甲酸,脂肪油,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等。

【性味归经】苦、甘,凉。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和胃,清肺利咽。对于喉痹,肺热咳嗽,音哑,肝胃气痛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慢性哮喘症。

木蝴蝶、没药各8g,冰片0.5g。共研细末。每次冲服0.5g,每天3次。

2. 主治: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症。

香附、苏梗、佛手、枳壳、白芍各10g,鸡内金、陈皮各5g,甘草3g,沙参15g,白芍、麦门冬、当归、白及各12g,木蝴蝶、绿萼梅、甘草各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3. 主治:声带小结症。

木蝴蝶、桔梗各6g,北沙参30g,玄参15g,土贝母、莪术、麦门冬、白僵蚕、郁金各10g,知母8g,甘草4g,薄荷3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咽炎。

取麦冬、玄参、菊花、金银花、木蝴蝶、甘草适量,加胖大海两枚,冰糖两块,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5. 主治:慢性咽炎。

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开水冲泡频服。

6. 主治:急性气管炎、百日咳等。

木蝴蝶5g,安南子15g,桔梗7.5g,甘草5g,桑白皮15g,款冬花15g。水煎,加冰糖150g,溶化于药液,制成糖浆,一日数回,频频服之。

7. 主治:肝气痛。

木蝴蝶二三十张,焙燥研细,好酒调服。

药膳养生

木蝴蝶茶

木蝴蝶8g,冰糖适量。剪碎,加糖,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对于急、慢性咽炎,音哑均有疗效。

大血藤 学名: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r Wils.

CAULIS SARGENTODOXAE Daxueteng

大血藤

别名:血藤,红藤,血通,大活血,红血藤,血木通。

◎《简易草药》记载大血藤:“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科 属】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的藤茎。

【地理分布】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多有生长。分布于西南、中南以及陕西、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收藤茎,除去嫩枝叶片,砍成短节,或者趁鲜切片,晒干。

【药理作用】抑菌。

【化学成分】蒽醌类: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酚;其他:胡萝卜苷,硬脂酸,β-谷甾醇,香草酸,毛柳苷,原儿茶酸,红藤多糖等。

【性味归经】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清热解毒。对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跌扑肿痛,风湿痹痛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腿痛。

大血藤、七叶莲藤、大罗伞、黑老虎、钩藤、小罗伞、铜罗伞各90g,细辛30g。以茶油600g,将上药炸枯,去渣,加入乳香末、没药末、铅丹粉各150g,搅成膏,摊布上,敷患处,1周换1次。

2.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腿痛。

大血藤、骨碎补、狗脊各30g,地苦胆、八角莲各15g。共为粗末,白酒500毫升,浸泡3天,去渣,每次服15毫升,每天3次。

3. 主治:遗精,多梦。

大血藤、牡蛎各8g,东方狗脊、肉苁蓉、巴戟天、猪屎草、益智仁、金樱子各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大血藤炖河蟹

大血藤30g,米酒50g,河蟹2只。大血藤、河蟹洗净,放入陶瓷罐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炖熟后,加米酒再炖片刻。每天1剂,趁热吃河蟹饮汤。行气开郁。对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经色正常而量少,精神郁闷,小腹胀痛,胸痞不舒等症均有疗效。忌与柿同服。

风湿骨痛酒

大血藤、飞龙斩血、狗脊、虎杖、七叶莲、芦巴子、八角枫各100g。将上药切碎,加酒2000毫升,浸泡1个月,过滤加酒,制成2000毫升,置避光容器内,密封。每次饮10毫升,每天3次。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对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有疗效。孕妇忌服。

大血藤汤

大血藤(红藤)、仙鹤草、茅根各15g。将上药水煎服。通经补血,理气活血。对血崩有疗效。

光叶菝葜 学名:Smilax glabra Boxb.

RHZOMA SMILACIS GLABRAE Tufuling

土茯苓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草禹余粮,仙遗粮,土苓,土太片。

◎《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科 属】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的根茎。

【地理分布】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河岸或山谷中多有生长,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甘肃以及台湾、云南、海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晒干,或者趁鲜切成薄片,晒干。

【药理作用】受体阻滞样作用;抗肿瘤;解毒等。

【化学成分】苷类:异黄芪苷,落新妇苷,胡萝卜苷等;有机酸类:阿魏酸,棕榈酸,琥珀酸,莽草酸;其他:β-谷甾醇,树脂,鞣质等。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对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疥癣,瘰疬,梅毒以及汞中毒所导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疖。

土茯苓、甘草、紫花地丁、连翘、三春柳、透骨草、花椒各8g,朴硝30g,荆芥18g,艾叶15g。加水煎,熏洗患处,每天3次。

2. 主治:白塞氏病,复发性口疮症。继而外生殖器溃疡,眼结膜、虹膜的炎症。

土茯苓、赤小豆各25g,白花蛇舌草20g,苦参、露蜂房、板蓝根、鹿角、薏苡仁各15g,滑石、当归、黄柏各10g,壁虎4条。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3. 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土茯苓、车前草、薏苡仁、紫花地丁各15g,龙胆草、生地黄各30g,蒲公英20g,泽泻、柴胡、栀子、木通各12g,当归10g。煎服法同2。每天1剂。

4. 主治:慢性肾炎,温热壅盛,水肿。

土茯苓、防己、猪苓、金银花、泽泻各30g,白茅根100g,黄柏、木通各15g,栀子、赤芍各10g。煎服法同2。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土茯苓猪骨补阴汤

猪脊骨500g,土茯苓80g。猪骨打碎,加水熬汤约2小时,去骨及浮油,剩下3大碗,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去渣。每天1剂,分2次服。健脾利湿,补阴益髓。

土茯苓糖水

土茯苓45g,白糖(或红糖)适量。土茯苓与糖加水2碗半,煎盛1碗。每天1剂,饮服。清热除湿。对于妇女湿热内蕴,白带过多症有疗效。

土茯苓龟肉汤

土茯苓400g,乌龟2只,调料适量。把乌龟放入盆中,加热水,使其排尽尿水,开水烫死,去头、爪、内脏,洗净。土茯苓洗净,水煎1小时,再将龟加甲一并放入,加适量盐、葱、姜、黄酒,煎3小时,调入味精,早晚餐食肉饮汤。养血补血,祛风湿,强筋骨。对于筋骨挛痛,恶疮痈肿,慢性湿疹,牛皮癣等均有疗效。

白 蔹 学名: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

RADIX AMPELOPSIS Bailian

白 蔹

别名:白敛,兔核,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山地瓜。

◎《本草纲目》记载白蔹:“解狼毒毒。”

【科 属】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地理分布】生于山地、荒坡以及灌木林中,也有栽培。华东、东北、华北、中南以及宁夏、陕西、四川等地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枝叶以及细根,切成纵瓣或者斜片,晒干。

【药理作用】抗肿瘤;抗菌等。

【化学成分】有机酸类:龙脑酸,酒石酸,酚酸性化合物,脂肪酸等;多糖类:淀粉等,黏液质;其他:24-乙基甾醇,皂苷等。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消痈散结,清热解毒。对于瘰疬,疔疮,痈疽发背,水火烫伤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脐疝。

白蔹、豆豉、赤小豆、天南星(去皮脐)各3g。以上诸药共研极细末。用时,先用芭蕉树汁(以刀砍鲜芭蕉树后,其刀口处溢出之汁)调药末敷脐四周,以纱布包扎,胶布固定,每天换2次。

2. 主治:痔核。

白蔹、桃仁、皂角刺、七叶一枝花、金银花、浙贝母、穿山甲(炒)、净地龙、连翘各9g,川大黄30g,胡黄连、苦参各15g,鳖甲(炒)、甘草、槐花各6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服15粒,每天早晚各服1次,空心白开水送下。

3. 主治:乳痈初起红肿坚硬者。

白蔹、白及、赤小豆、芙蓉叶各等份。共研细末,蜂蜜调敷患处,每天两次。换药时须将旧药用开水洗净,敷至肿消为止。

4. 主治:防皱祛斑。

白蔹、白芷、白术各30g,白及15g,白附子、白茯苓(去皮)、细辛各9g。药筛净,共研为极细末,用鸡子清调和,丸大小如拇指大,阴干,贮瓶备用。每晚洗脸后,用温浆水在瓷器内磨汁,涂面。

药膳养生

蔹芷祛斑汤

白蔹16g,川芎、白薇、白芷各10g,当归、生地、杭芍各15克,乌骨鸡1只。以上7味药用冷水洗净放入纱布袋中扎上口待用。乌鸡去内脏洗净。将装有药物的纱布袋置于鸡腹中,放入锅内,加入适量冷水,食盐适量。大火煮沸,去浮沫,小火煮熟,拿去药袋,加入适量食盐。食肉喝汤。每周1次。补血祛斑。对于气血亏虚而致的黄褐斑、妊娠斑、老年斑有疗效。

白蔹薏苡酒

白蔹16g,薏苡仁、芍药、桂心、牛膝、酸枣仁、干姜、甘草各1升,附子4枚。以上9味药切碎,用醇酒20升渍一夜,微火煎三沸。每次服1升,每天3次。主治风拘挛不可屈伸。

祁州漏芦 学名:Rhaponticum uniflorum(L.)DC.

RADIX RHAPONTICI Loulu

漏 芦

别名:野兰,鬼油麻,如尚头,龙葱根,毛头。

◎《本草纲目》记载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

【科 属】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

【地理分布】海拔390~2700米的松林下、山坡丘陵地或者桦木林下多有生长。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山西、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等地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以及泥沙,晒干。

【药理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真菌;兴奋中枢神经;延缓衰老;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祁州漏芦根的脂溶性部分含牛蒡醛,牛蒡子醇-B,β-谷甾醇,棕榈酸,漏芦甾酮等;禹州漏芦根含:卡多帕亭等,α-三联噻吩;华东蓝刺头含5-(4-O-异戊酰基丁炔)闻噻吩,卡多帕亭,异卡多帕亭,蒲公英萜醇乙酸酯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经。

【功能主治】消痈,下乳,清热解毒,舒筋通脉。对于乳痈肿痛,瘰疬疮毒,痈疽发背,湿痹拘挛,乳汁不通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乳腺增生。

漏芦、穿山甲、青皮各10g,海藻、天花粉、瓜蒌皮、昆布各20g,王不留行、陈皮、玄参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慢性乳腺增生,属冲任不调型。

漏芦、菟丝子、枸杞子各12g,蒲公英30g,当归、怀山药、熟地黄、山萸肉各20g,夏枯草15g,延胡索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乳汁不足。

漏芦、路路通各5g,黄芪、熟地黄各15g,当归、王不留行各8g,通草、炮穿山甲各4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缺乳,气血虚型。

漏芦、王不留行各9g,党参、当归、黄芪各30g,麦门冬18g,甘草5g,桔梗2g,木通1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5. 主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

黄芪(生用)、连翘各30g,大黄0.3g(微炒),漏芦30g(有白茸者),甘草15g(生用),沉香30g。上为末,姜、枣汤调下。

6. 主治: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服内虫动作,多吐清水。

漏芦60g,猪肝30g(煨干)。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水研1丸,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7. 主治:皮肤瘙痒,阴疹,风毒,疮疥。

漏芦、荆芥、白鲜皮、浮萍、牛膝、当归、蕲蛇,枸杞子各50g,甘草30g,苦参100g。浸酒蒸饮。

药膳养生

漏芦增乳汤

漏芦5g,穿山甲珠、王不留行各8g。煎汤代茶饮,嚼王不留行咽下。可治乳汁缺少。

漏芦茶

漏芦30g。加水煎,代茶饮。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穿心莲 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

HERBA ANDROGRAPHITIS Chuanxinlian

穿心莲

别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四方莲,日行千里,苦草。

◎《泉州本草》记载穿心莲:“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利咽喉。治一切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科 属】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地理分布】本种原产于东南亚。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初茎叶茂盛的时候采割,晒干。

【药理作用】抗炎;抑菌;解热;抗肝损伤;抗肿瘤;抗蛇毒;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镇静等。

【化学成分】二萜内酯化合物:穿心莲乙素,穿心莲甲素,新穿心莲内酯等;其他:甾醇皂苷、糖类,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鞣质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清热解毒。对于咽喉肿痛,感冒发热,顿咳劳嗽,口舌生疮,热淋涩痛,泄泻痢疾,毒蛇咬伤,痈肿疮疡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豆状核变性,多样性不自主运动,运动失调。

穿心莲、半枝莲各20g,黄连、黄芩各10g,大黄8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烧伤。

穿心莲60g,地榆炭、血余炭、天花粉、黄芩、黄连、大黄、黄柏、玄参、天门冬、白芷、苦参、甘草各30g,牡丹皮、紫草各20g,红花15g,冰片10g,麻油2000毫升。上药除冰片外浸入麻油中,小火煎到药物焦黄,滤渣,稍冷后放入冰片粉,搅拌均匀,高压消毒备用。用时先清洗创面,把涂有薄薄一层膏的无菌纱布紧贴于创面上,半暴露并防受压,每天换药1次。

3. 主治:支气管肺炎。

穿心莲、十大功劳叶各15g,陈皮6g。水煎,每天分2次服。

4. 主治:胆囊炎。

穿心莲15g,六月雪60g,大青根45g,黄栀子根30g,虎刺30g,阴行草30g。水煎服。

5. 主治:疖肿,蜂窝组织炎。

三颗针25g,穿心莲25g,金银花15g,野菊花15g,七叶一枝花10g。水煎服。

6. 主治:大叶性肺炎。

穿心莲30g,梅叶冬青50g,麦门冬25g,白茅根50g,金银花25g。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

7.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及热泻。

穿心莲研末。每次1g,每天服3次,白汤送下。

药膳养生

肉苁蓉五味炖鳖鱼

穿心莲8g,龙齿、巴戟天各5g,肉苁蓉、黄芪、北五味子、葱各15g,人参、嫩鹿肉(酥制)、熟地黄、当归、莲肉、菟丝子、料酒、姜各10g,白茯苓20g,鳖鱼1只,精盐6g,胡椒粉3g,橄榄油30g,上汤适量。将诸药洗净后,放入纱袋;鳖鱼去头、尾、肠杂及爪,留鳖甲;姜拍松,葱切段。将药包、鳖甲、鳖肉、葱、姜、料酒同放入炖锅内,加上汤、橄榄油,大火烧沸,改小火炖90分钟,后加入精盐、胡椒粉调味即可。每天1次食用。助阴和阳。对于阳亢阴虚,气盛血虚,精气妄溢,强有疗效。

千里光 学名: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Qianliguang

千里光

别名:千里及,眼明草,九里光,黄花草。

◎《本草纲目》记载千里光:“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科 属】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干燥地上的部分。

【地理分布】路旁以及旷野间多有生长。分布于中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广西、甘肃、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收,扎成小把或者切段,晒干。

【药理作用】抗钩端螺旋体;抗菌;抗滴虫;镇咳等。

【化学成分】全草含氢醌,香荚兰醛,对羟基苯乙酸,水杨酸胆碱,毛茛黄素。叶含叶黄素,菊黄素。花含β-胡萝卜素。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对于目赤痛,痈肿疮毒,泄泻痢疾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霉菌性肺炎引发高热。

千里光、黄芩、龟板、生地黄、白茅根各30g,白芍、忍冬藤各60g,知母、牡丹皮、黄柏各12g,黄连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千里光、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虎杖、黄柏、败酱草各30g,牛砂5g,蜈蚣7条,白及、索骨丹各15g,二色补血草、小蓟、地榆、铁苋菜各30g。加水煎,去渣。保留灌肠。每天1剂。

3. 主治:前列腺肥大。

千里光、紫花地丁、鱼腥草、金银花、鳖甲各30g,知母、丹参各20g,穿山甲粉15g,滑石、黄连、黄柏、肉桂、王不留行各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阑尾周围脓肿。

鲜千里光60g。加水煎,去渣。分次服下。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千里光茶

千里光500g。千里光全草(干燥),切成细末。每次20g,白开水冲泡,代茶慢饮。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肠炎,丹毒等均有效。

千里东风菜汤

千里光、东风菜15g,加水煎汤服。主治急性结膜炎。本病以眼结膜急性充血、分泌物增多为主症。

千里菊花决明茶

千里光、菊花、山楂各5g,决明子10g,水1000毫升,冰糖适量。决明子略捣碎后,加入菊花、山楂、千里光,以沸水冲泡,接着加盖焖约20分钟,即可当茶饮用。用于头部晕眩,目昏干涩,视力减退等症。注意:儿童食用量一般为成人的1/3,6~10岁的孩子可增至1/2量,10岁以上的孩子可增至2/3或同量。腹泻者、肠胃虚寒者,慎用。

冬 青 学名:Ilex chinensis Sims

FOLIUM ILICIS PURPUREAE Sijiqing

四季青

别名:冬青叶,四季青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四季青:“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肾盂肾炎,细菌性痢疾;外用治烧烫伤,下肢溃疡,麻风溃疡,创伤出血,冻伤,乳腺炎,皮肤皲裂(烧灰调油外搽)。”

【科 属】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

【地理分布】常生长于疏林中。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收,拣去杂质,晒干。【药理作用】扩张冠脉;抗菌;抗炎;抗肿瘤;降低心肌耗氧量等。

【化学成分】萜类:冬青三萜苷B甲酯,冬青三萜苷;其他:原儿茶醛,鞣质,熊果酸,糖类,黄酮苷等。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敛疮。对于水火烫伤,湿疹,外伤出血,疮疡,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热淋泻痢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癌。

四季菜30g,老鸦柿根60g,一枝黄花20g,七叶一枝花15g,金锦香10g,马尾黄连8g。

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肺热咳血。

四季青30g,七叶一枝花9g。用第一味磨酒15g,兑蜜糖开水1盅冲服;第二味煎水服,每天服1次。5天即可痊愈。

3.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风寒热感冒。

四季青、大青叶、鸭跖草各30g,紫苏、荆芥各15g,加清水250毫升,浓煎。每天4次。病重热甚,可4小时服药1次。

4. 主治:风湿热毒,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四季青、紫地丁、鲜生地各30g,京赤芍、半枝莲各15g,粉丹皮、银花、连翘、制大黄、车前子各9g。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服2次。

5. 主治:痔疮。

冬至日取冻青树子,盐、酒浸一夜,九蒸九晒,瓶收。每日空心酒吞70粒,卧时再服。

6. 主治:烫伤。

冬青根皮(鲜)适量。捣烂,再加井水少许擂汁,放置半小时,上面即凝起一层胶状物,取此胶外搽。

药膳养生

四季青茶

四季青叶60g,大青叶50g,紫苏叶、荆芥、防风各30g。以上五品共研粗末,每用20g,纱布包好,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对于风寒、风热型感冒均有疗效。

四季银花汤

四季青、大青叶、野荞麦根、连翘、金银花等量。每天3剂,水煎,分4次口服。对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症有疗效。

半边莲 学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

HERBA LOBELIAE CHINENSIS Banbianlian

半边莲

别名: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蛇舌草,半边菊,箭豆草。

◎《本草纲目》记载半边莲:“治蛇虺伤。又治寒气喘,及疟疾寒热。”

【科 属】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的全草。

【地理分布】水田边、路沟边以及潮湿的阴坡荒地多有生长。分布于安徽、江苏、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利尿;兴奋呼吸中枢;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降血压;抗蛇毒;催吐;促进胆汁分泌等。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山梗菜酮碱,山梗菜碱,异山梗菜酮碱,去甲山梗菜酮碱等;其他:皂苷,黄酮苷,氨基酸,果聚糖等。

【性味归经】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对于蛇虫咬伤,疮痈肿毒,湿疮湿疹,腹胀水肿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性肾炎,血尿,眼睑水肿。

半边莲、蒲黄、茜草、半枝莲、丹参各10g,黄芪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毒蛇咬伤,伤口红肿疼痛,全身中毒,伤口流血,皮肤紫斑,毛细血管出血,吐衄便血症状。

半边莲、生地黄各30g,旱莲草、白茅根各15g,桃仁、牡丹皮、白芍、栀子、黄芩、大黄、薏苡仁、黄柏、山豆根各10g,蒲黄、黄连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毒蛇咬伤,呼吸困难,张口流涎,四肢瘫软,腓肠肌麻痹,胸闷腹痛等症状。

半边莲30g,浙贝母、大黄、菊花、生姜、竹叶、桃仁、白芷、吴茱萸、车前子各10g,白蔻仁、甘草各5g,细辛2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半边莲茶

半边莲25g,白糖20g。把半边莲洗净,放入炖杯内,加水250毫升。置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15分钟即可。加入白糖饮用,每天2次,每次100毫升。凉血解毒,利尿消肿。对于病毒性肝炎小便赤黄有疗效。

半边佛手甲鱼汤

半边莲20g,佛手15g,白花蛇舌草25g,大枣10枚,甲鱼1只(去肠杂洗净切块),将前4味药用水浓煎2次,取汁300毫升和甲鱼炖熟食用。对于乳房肿块胀痛、胸闷不舒、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等症有疗效。

半边莲杏仁茶

半边莲100g,苦杏仁15g。先将半边莲、苦杏仁分别拣杂,洗净半边莲晒干,切碎小段备用;苦杏仁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泡涨后去皮尖,与半边莲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用纱布过滤,收取滤汁入容器。早晚2次分服。1周服完。清热解毒,防癌抗癌。对于各类型肺癌均有疗效。

白花蛇舌草 学名:Oldenlandia diffusa(Willd.)Boxb.

HERA HEDYOTIC DIFFUSA Baihuasheshecao

白花蛇舌草

别名:蛇舌草,蛇舌癀,千打捶,蛇总管,羊须草,竹叶草。

◎《广西中药志》记载白花蛇舌草:“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疱疮,蛇癞疮,少数地区用治跌打,刀伤,痈疮。”

【科 属】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的全草。

【地理分布】潮湿的沟边、田边、路旁和草地多有生长。分布于我国东南到西南部各地区。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收,洗净,晒干。

【药理作用】抗菌;抗肿瘤;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等。

【化学成分】蒽醌类:2-甲基-3-甲氧基蒽醌,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醌等,苷类: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都桷子苷酸,鸡屎藤次苷等;其他:齐墩果酸,熊果酸,三十一烷,β-谷甾醇,豆甾醇等。

【性味归经】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湿通淋,清热解毒。对于毒蛇咬伤,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热淋涩痛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黄疸,恶心,厌食,肝大。

白花蛇舌草、六月雪、鱼腥草、平地木各30g,丹参、黄芪各20g,当归、柴胡各15g,元胡10g,红花、萼梅各5g,桂枝2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谷丙转氨酶高者重用六月雪、平地木,并加板蓝根30g;肝区疼痛加三棱、莪术各10g;麝香草酚浊度高者重用白花蛇舌草。

2. 主治:乙型肝炎。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紫草、山豆根、赤芍药、丹参、五味子各15g,黄芩、虎杖、黄芪各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乳腺增生。

白花蛇舌草22g,当归、蒲公英各30g,天花粉、炒穿山甲、壁虎、浙贝母、醋香附、柴胡各15g,甘草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毒蛇咬伤。

鲜白花蛇舌草30~60g。捣烂绞汁或水煎服;渣敷伤口。

5. 主治: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白花蛇舌草、苡仁各30g,黄药子、乌梅各9g,龙葵30g,甘草6g,当归9g,丹参14g,水牛角30g,阿胶9g,艾叶3g,党参9g。以上11味,加水800毫升,煮30分钟,滤过,药渣再加水350毫升,煮3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即得,每日1剂,分2~3次温服,三七末2~3次吞服。发热者加大青叶9g,生地150g,知母9g;出血者加大小蓟、仙鹤草各9g,槐花米6g。

药膳养生

车前舌草消肿茶

白花蛇舌草、车前草、白茅根各25g,以200毫升水浸透后煎至500毫升,代茶饮,每天1剂。对肾盂肾炎、尿道炎、盆腔炎,以及小儿肾炎有疗效。主要作用为消肿、消炎、解毒、利尿。

舌草抑癌茶

白花蛇舌草60g以水煎沸后代茶,随饮随续水,长期坚持。对多种癌症有疗效。

独蒜兰或杜鹃兰 学名: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Shanc

山慈姑

别名:金灯,山茨菰,山茨菇,毛姑,毛慈姑,泥冰子。

◎《本草纲目》记载山慈姑:“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蛊毒,蛇虫狂犬伤。”

【科 属】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者云南独蒜兰的干燥的鳞茎。前者习称为“毛慈姑”,后二者习称为“冰球子”。

【地理分布】1.杜鹃兰 山坡以及林下阴湿处多有生长。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以及陕西、山西、甘肃等地。2.独蒜兰 海拔630~3000米的林下或者沟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中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甘肃等地多有分布。3.云南独蒜兰 贵州、云南广为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的部分以及泥沙,分开大小,放于沸水锅中蒸煮到透心,晒干。

【药理作用】降血压;抗肿瘤等。

【化学成分】多糖:葡配甘露聚糖,黏液质等。杜鹃兰中还含有杜鹃素Ⅰ和杜鹃素Ⅱ。

【性味归经】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湿通淋,清热解毒。对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热淋涩痛,毒蛇咬伤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乳癖,乳腺增生。

山慈姑、茯苓、当归、川楝子、莪术、青皮、柴胡、丝瓜络、王不留行、瓜蒌各15g,夏枯草30g,甘草2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乳腺增生。

山慈姑、露蜂房、山豆根、半枝莲各3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5g,每次服1丸,每天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3. 主治:甲亢。

山慈姑、桔梗、柴胡、白芍、天花粉各10g,生地黄22g,酸枣仁20g,牡蛎、龙骨、沙参、石斛、麦门冬各15g,甘草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睾丸肿瘤。

山慈姑、七叶一枝花各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2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清热解毒山慈姑水

山慈姑300g。山慈姑水煎取汁。代茶饮。活血通淋,清热解毒。对于淋浊症有疗效。

山慈姑蜂蜜清毒羹

生山慈姑数枚,蜂蜜、米泔各适量。山慈姑去皮捣烂,加蜂蜜、米泔拌匀。蒸熟。每次服2匙,每天2次。可外敷患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于瘰疬结核、痈肿疮毒、肺病咳血等均有疗效。

山慈姑粳米粥

山慈姑15g,粳米60g。山慈姑洗净去皮,冷水浸泡10分钟加热,水沸后改用小火煮10分钟,再与粳米同煮做粥。每天1次。解毒散结,行血去瘀。

棕 熊 学名:Ursus arctos L.

FEL URSI Xiongdan

熊 胆

别名:黄熊胆,猪熊胆,马熊胆,黑熊胆。

◎《本草纲目》记载熊胆:“退热清心,平肝明目云翳,杀蛔、蛲虫。”

【科 属】为熊科动物黑熊或者棕熊的干燥胆。

【地理分布】1.黑熊 栖息于混交林或者阔叶林中。一般居于山上的石洞或大树洞中,有冬眠的习性,夏、冬季节有垂直迁移现象。分布极广泛,西南、华南、东北、华北以及甘肃、青海、陕西、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均有分布。2.棕熊 栖息于针叶林、阔叶林或者混交林中。有冬眠的习性。分布于东北以及甘肃、新疆、青海、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胆囊取出后,要将胆囊管口扎紧,剥去胆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板夹扁,放于通风处阴干,或者放于石灰缸中干燥。

【药理作用】促进胆汁分泌;抗惊厥;抗过敏;降血压;抑菌;镇咳、祛痰、平喘;降血糖等。

【化学成分】胆色素类:胆红素(东北胆不含胆红素),胆黄素等;胆汁酸类:鹅去氧胆酸,胆酸,熊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牛磺去氧胆酸等;其他:胆固醇,脂肪,磷质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心、胃经。

【功能主治】息风止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对于热极生风,热毒疮痈,惊痫抽搐,目赤翳障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黄疸。

熊胆粉30g。每次冲服0.3g,每天3次。

2. 主治:慢性肝炎。

熊胆15g,五灵脂、蒲黄各150g。研为细末,蜜丸,每次服5g,每天3次。

3. 主治:急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症。

熊胆、姜黄、郁金各10g,茵陈20g。共为细末。每次冲服3g,每天4次。

4. 主治:先天性混合痔。

熊胆5g。取清水120毫升倒入盅内,将熊胆及14个消毒棉球放入水中煮沸,视熊胆完全溶解及棉球变成黄色时,即可离火,冷却。先用温水洗净肛门,再将盅内棉球轻轻放入肛门内,早晚各放1次。同时饮盅内熊胆水少量。

5. 主治:小儿惊痫。

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

6. 主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

熊胆5g(研),麝香2.5g(研),壁宫1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5g。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5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

7. 主治:风虫牙痛。

熊胆15g,片脑2g。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

药膳养生

熊胆饼

熊胆粉30g拌入面粉500g,加水和成面团,蒸熟切成薄片晾干或焙干成为15g左右重的小饼。每天嚼服一张,分早、中、晚3次,白开水送下。主治热黄,小儿惊痫,暑泻,疳疾,目翳,喉痹,鼻蚀,蛔虫痛,疗痔恶疮等症。

地 锦 学名: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Dijincao

地锦草

别名:地锦,草血竭,血见愁,奶花草,铺地锦,红莲草,铁马齿苋,地蓬草。

◎《本草纲目》记载地锦草:“主痈肿恶疮,金刃扎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

【科 属】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者斑地锦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1.地锦 荒地、平原、路旁以及田间多有生长。除广东、广西外,遍布全国各地。2.斑地锦 原野荒地、田间、路旁多有生长。分布于山东、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后晒干。

【药理作用】抗寄生虫;抗菌;止血;解毒等。

【化学成分】有机酸类:棕榈酸,没食子酸等;内酮类:槲皮素葡萄糖苷,槲皮素,山柰酚葡萄糖苷,异槲皮苷等;香豆素类: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等;其他:内消旋肌醇,三萜,糖苷类化合物。

【性味归经】辛,平。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对于疮疖痈肿,热毒泻痢,咳血尿血、崩漏下血,毒蛇咬伤,湿热黄疸,外伤出血,小便不利等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地锦草100g。加水煎,去渣,再加白糖适量服。每天1剂。

2. 主治:崩漏。

地锦草、地耳草各25g(鲜者加倍)。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如流血量多,可将药潮湿后小火微炒焦;血量少,可酒水各半煎服。

3. 主治:月经过多,肾虚型。

地锦草、熟地黄、生地黄各30g,龙骨、小蓟、大蓟、牡蛎各15g,川续断10g,炒槐花、旱莲草、女贞子、红茜草各8g。煎服法同2。每天1剂。

4. 主治:肠炎、痔疮。

地锦草、琼枝各30g,黄芩9g,地榆15g。水煎服,每天2次。

药膳养生

地锦鲫鱼汤

地锦草15g,五味子10g,鲫鱼1条,收拾干净,共煮汤,喝汤吃鱼,可加调味料,连服6天。益气健脾。对于病后虚弱,纳食不佳,消瘦乏力者有疗效。

地锦草茶

地锦草75g,白砂糖20g。将地锦草洗净,晒干备用。每天60g,煎取汁水,加糖适量,装入保温瓶。代茶饮。健脾开胃。功能清热凉血,化湿止痢。

翻白草 学名:Potentilla discolor Bge.

HERBA POTENTILLAE DISCOLORIS Fanbaicao

翻白草

别名: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爪,鸡脚草,鸡距草。

◎《本草纲目》记载翻白草:“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

【科 属】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干燥的带根全草。

【地理分布】生于海拔100~1850米的山谷、荒地、山坡草地,沟边、草甸以及疏林下多有生长。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以及四川、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将全草连块根挖出,抖去泥土后,洗净,晒干即可使用。

【药理作用】抗菌等。

【化学成分】鞣质:没食子酸等;黄酮类: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其他:间苯二酸,富马酸,原儿茶醛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止痢,清热解毒。对于痈肿疮毒,血热出血,湿热泻痢,肺热咳喘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痢疾。

翻白草450g,黄柏300、秦皮各300g。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g,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为细粉。每服2g,每天3次。

2. 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翻白草(干品)150g,白屈菜(干品)25g。水煎2次,滤液浓缩成150毫升,每天服3次,每次服50毫升。

3. 主治:肺脓肿。

鲜翻白草根30g,伏牛花根、茅瓜15g。水煎服。

4. 主治:血友病。

鲜翻白草80g。煎汤服,每天1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

5. 主治:崩中下血。

翻白草50g,捣碎,酒2盏,煎1盏服。

6. 主治:大便下血。

翻白草根75g,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

7. 主治:脾胃虚弱白带。

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仙鹤草。水煎服。

8. 主治:颈淋巴结结核。

取翻白草全草75~100g,用黄酒750g(不善饮者可减量)浸泡1昼夜,隔汤炖1小时许,以无酒味为度,加红糖,15剂为一疗程,必要时停药5天后继续服第二疗程适量,1次或分数次1日服完。每日或隔日1剂。

药膳养生

翻白草疗疮黄酒汁

翻白草根(或全草)30g,黄酒适量。翻白草根洗净,适量黄酒煎汁服。清热解毒疗疮。适用于痈肿疔毒,未成脓者。

翻白草车前草热毒汤

翻白草(根或全草)、车前草各60g。洗净,水煎服。清热解毒利湿。对于湿热腹泻和痢疾等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