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醇集:日本五山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日本五山文学中的“西湖图”考察

辜承尧

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五山文学中西湖题材的相关作品。在镰仓、室町时期,伴随着中日两国贸易的日益繁盛,一批日本禅僧渡海来华。他们参访高僧大德,结交文人雅士,游历名山大川,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汉诗记录下来。通过阅读这些汉诗,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作品与西湖相关。通过进一步分析五山禅僧所创作的西湖题材作品,从中可以得知西湖形象在当时五山禅林传播广泛,对于日本禅僧乃至于世界文人而言,西湖已经是一方超越时空、文化的人间乐土,成为一个令人憧憬的“桃源仙境”。

关键词:西湖;五山文学;西湖图;日本汉诗;意象传播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d on related West Lake works in Gozan literature.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many Japanese monks visited China.While there,they visited senior monks and temples,developed friendship and travelled historical sites,all the while recording what they saw and felt through the medium of Chinese Poetry.Throughout their works,there are many poems dealing with the theme of West Lake.Through these works,it can be seen that West Lake became a special cultural symbol as well as an artistic theme,and broadly influenced the Gozan monks.For the Literati of East Asia,West Lake had come to symbolize a place that transcends a specific region or culture,while also being a representative symbol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Key words:West Lake;Gozan literature;“the painting of West Lake”;Chinese poetry;culture spread

引言

西湖(注:此处指杭州西湖。由于在世界各地都有以西湖为名的湖泊,以下如未作特别说明均指杭州西湖。),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凭借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已誉满海内外,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文人,神驰心仪的“风光之地”。

中国南宋(1127—1279)时期,日本大致处于镰仓幕府(1185—1333)时代,以平清盛(1118—1181)代表的武家势力掌握政权。镰仓幕府为了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同南宋的贸易,中日间商船往来日趋频繁,这也为日僧渡海来华提供了极大便利。南宋至明代中后期,大量日本禅僧或为参禅求法,或作为勘合贸易的使节前来中国(注:木宫泰彦:『日華文化交流史』,富山房1962年版,第364-378页。),他们巡礼天台、五台诸山,求学于径山。由于当时南宋朝廷指定的“五山十刹”(注:“五山十刹”制度是南宋官寺的一种等级制度,由朝廷评定天下诸寺,规定其寺格等级。“五山”是指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最具名望的五大禅宗寺院:临安(今杭州)径山万寿寺、灵隐山灵隐寺、南屏山净慈寺、明州(今宁波)天童山景德寺、阿育王山广利寺。“十刹”是指寺格紧随“五山”之后的十大禅寺:湖州护圣万寿寺、临安中天竺山永祚寺、建康(今南京)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今苏州)万寿山报恩光孝寺、明州(今宁波)雪窦山资圣寺、温州江心山龙翔寺、福州崇圣寺、婺州(今金华)云黄山宝林寺、平江虎丘山云岩寺、台州天台山国清教忠寺。)中,杭州拥有“五山”中的径山万寿寺、灵隐山灵隐寺、南屏山净慈寺,“十刹”中的天竺山永祚寺,因此大多五山禅僧“往来经杭州,流连唯西湖”。当时许多日僧如圆尔辨圆(1235—1241)、南浦绍明(1259—1267)、策彦周良(1501—1579)等皆曾访杭。

来华日本僧侣不仅将南宋时期的“五山十刹”禅刹制度引入日本,也将自己的游历或辑成书册、画于绢纸之上;或通过交谈,把自己在华的所见所感与他人分享。正是通过这一途径,大量有关西湖的诗文、画作在五山禅林间传播开来。

本文将考察对象限定在日本五山时期的汉文学,研究的是五山文学中的西湖相关题材作品。从中日文化交流史角度而言,研究五山禅僧的此类题材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宏观而言,一是可以了解“西湖”在日本室町时期的传播状况;二是可以探究五山禅僧乃至东亚文人对西湖的诠释和演绎;三是可以捕捉到西湖题材作品盛行的背后,隐藏在当时东亚各国文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微观而言,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窥探当时五山禅僧的汉诗水平。

一、五山文学中的西湖相关地名

早在平安初期,“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信息就已传入日本,如菅原道真(845—903)作品中出现的“孤山寺”(今永福寺,唐代时名为“孤山寺”)(注:参见吉原浩人教授的论文《钱塘孤山寺之元稹·白居易与平安朝文人》,此文收录于《汉文笔谈与意象西湖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集》,2013年9月,第142页。)。另据学者金原理考证,日本元久二年(1205)举办的汉诗与和歌的歌合(将人员分为两组,轮番作诗,评定优劣的比赛)中,贵族们创作的汉诗中频繁出现杭州一带的地名,如“钱塘湖上晚霞薄”、“风绿杭州春柳岸”,这表明此时西湖意象已在平安文人间传播(注:参见金原理:『西湖憧憬——「元久詩歌合」と「西湖図」』,载『創造のアジア』第1号,勉诚出版1998年版,第74-78页。)。而至室町时期,因五山禅僧频繁往来中国以及书籍的大量传入,西湖之形象则在五山禅林广为传播。

纵观五山文学的汉文作品,除去禅宗事务、仪式性文书(如升座、上堂、偈颂等)之外,其余作品大多数以中国的山水名胜、人物典故为题材。究其原因:一是禅僧彼此往来唱和、题跋等交往的需要;二是由于禅僧对中国的文化的向往、推崇。当时的五山禅僧在创作汉诗文之余,还热衷于水墨画、道释人物画的创作。渡海来华的五山禅僧在参访名刹、拜谒高僧的同时,游历名山大川、风景名胜,这些实地体验也构成他们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查阅《五山文学全集》(注:[日]上村观光:《五山文学全集》,思文阁1992年版。)(以下略称《全集》)和《五山文学新集》(注:[日]玉村竹二:《五山文学新集》,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1981年版。)(以下略称《新集》)及其他相关作品(注:其他相关作品指未收录于《全集》、《新集》的五山禅僧作品,本文主要考察的有策彦周良的《策彦和尚初渡集》、《再渡集》、《策彦和尚诗集》;一休宗纯的《狂云集》、《续狂云诗集》;三益永因的《三益稿》;熙春龙喜的《清溪稿》;英甫永雄的《倒疴集》;月舟寿桂的《幻云诗稿》;琴叔景趣的《松荫吟稿》;仲方圆伊的《花上集》。),发现有463首作品中出现了西湖及其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名称,共计582次(同一首作品中出现的同一地名重复计算),其中包括:赴日的中国禅僧所作诗文28首,入宋、入元、入明的日本禅僧所作诗文62首,余下的373首则由未曾来华的日僧所作。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全集》、《新集》中西湖相关地名次数统计表

续表

通过表1可以得知,五山禅僧诗文中出现的西湖周边地名虽不全面,但都是西湖代表性的景观,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别是西湖、孤山、六桥、苏公堤和靖宅。若将表1中出现的地名以西湖为中心进行分类,这些景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湖湖面景观,如苏公堤、孤山、六桥等;二是西湖沿岸景观,如雷峰塔、岳王坟、吴山等;三是西湖周边群山及寺院等,如北高峰、净慈寺等。

从表1可以得知,西湖湖面景观出现最为频繁,五山禅僧对苏堤及苏堤上的六桥、孤山及孤山上的和靖宅颇为关注,这是由于苏轼筑堤的事迹以及林和靖孤山隐居的佳话在五山禅林广为知晓的缘故。如天隐龙泽的《六桥烟雨图》中“柳绕长堤灵隐前,始通南去北来船”;绝海中津(1336—1405)的《题画梅一首》中“孤山曾访中庸子,照水梅花处士家”;惟肖得岩(1359—1437年)的《赋水月精庐之图》中“一诵孤山香影题,扁舟载梦六桥西”,从此联也可知作者准确地把握了孤山位于苏堤(六桥)西面这一地理位置关系。

由于禅僧身份的缘故,西湖周边的净慈寺、灵隐寺等地也是日僧拜谒地之一。因此,西湖周边的寺院也屡次出现在其作品中,如景徐周麟(1440—1518年)在其《题西湖》中描述道“庵三百六十湖边,一日一游终一年”,其他禅僧作品中的“西湖三百刹”、“西湖三百六十寺”等。五山禅僧们的这一西湖意象很有可能受到了苏轼作品的影响(注:由于苏轼在其作品当中多次提及西湖周边寺院,如《再和》中的“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怀西湖寄巢美叔》中的“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等。)。

二、五山文学中的“西湖图”

此处所指的“西湖图”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五山禅僧创作的西湖题材绘画;二是指五山禅僧创作的以西湖为题材的汉诗文(由于部分此类作品诗题直接为“西湖图”)。如上所述,五山禅僧在汉诗中大量融入西湖地名,这些作品多是对西湖绘画的题跋、赞等。除了创作汉诗之外,五山禅僧还热衷于绘画创作。从镰仓至江户时期,在日本盛行的画作题材中,以中国的山水名胜、人物典故居多,如《潇湘八景图》、《庐山瀑布图》、《兰亭曲水图》、《洞庭赤壁图》、《岳阳楼图》、《西湖图》、《竹林七贤图》、《贵妃海棠图》、《醉农图》、《李白观瀑图》等。其中“西湖图”不仅在五山时期风靡一时,且在之后的江户、明治时期也都是画师们喜爱的题材。现对五山时期的西湖绘画传播、创作情况进行简略介绍。

据学者宫崎法子考证,有文献记载在日本南北朝时期(1336—1392)朝廷官员的宅邸拉门上绘有“西湖十景”(注:参见宫崎法子论文:『西湖をめぐる絵画:南宋絵画史初探』。作者考证到生活于镰仓后期至室町时期的僧人顿阿(1289—1372),在其『草庵集』卷九·杂歌、延文四年(1359)条目中记载:“从三位有范卿家的屏风上画着西湖十景,主人在为客人所吟诵诗歌的中有这样一段内容:雷峰落照、夕阳夕照、晚霞笼罩着落日下的山峰……。”(注:“有范卿家”在1357年升为从三位官职。引文为笔者译)该文收录于梅原郁编著『中国近世の都市と文化』一书中,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4年版,第281页。)。此外,生活于此时期的五山禅僧春屋妙葩(1311—1388)在其《智觉普明国师语录》中收录有一首对西湖绘画的赞诗(注:此诗的内容为“三竺灵区曾所镇,中兴皇祚藉之来。家家弦管日还夜,处处楼台月又。僧坐白云钟出寺,山临湖水镜当台。平生清赏南游梦,真个眼从毫未开”。“三竺”是指西湖周边天竺山上的三座寺院——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合称“三竺”,“山临湖水”即指天竺山倚临西湖之畔。)。

虽然目前尚无确切史料证明日本的西湖绘画始于何时、何人,但从上述史料记载可以得知,至少在室町时代前期,西湖绘画就已在日本出现。明代田汝成(1503—1557)辑撰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正德间,有日本国使者经西湖,题诗云:“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者工夫。”诗语虽俳,而羡慕之心,闻于海外久矣。(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明正德年间(1506—1521)正值日本室町时代的中后期,这也可以佐证,在室町时代中期西湖绘画已在日本出现,且从“闻于海外久矣”一句可知,西湖绘画在当时传播广泛。从现存的日本画家所创作西湖绘画的时间来看,也可以证明西湖绘画是在室町时代中后期盛行于日本画坛。

鸥斋(1397—1471)(注:鸥斋,一说即能阿弥(1397—1471),室町时代的阿弥派画家,姓中尾,法名真能,号春鸥斋;另一说,鸥斋可能是16世纪前半期的一位画家,与号“春鸥斋”的能阿弥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同一人。具体参见岛尾新论文『水墨画―能阿弥から狩野派へ』,载『日本の美術』第338号,至文堂1994年,第38页。米沢嘉圃:『能阿弥画をめぐって』(能阿弥筆水墨花鳥図屏風〈特集〉),载『国華』1060号,1983年2月,第36页。)的《西湖图屏风》是日本现存最早的西湖绘画,而五山时期最著名的西湖绘画则当属传为雪舟等杨(1420—1506)所作的《西湖图》,虽然画作上没有雪舟的署名,但已有大量史料可以判断此幅《西湖图》应是雪舟作品(注:关于雪舟为此幅《西湖图》作者的考证,参见金泽弘:『雪舟の芸術·水墨画論集』,秀作社2002年版,第58页。)。雪舟的弟子秋月等观(生卒年不详,室町末期画僧),于明代弘治九年(1496),在北京会同馆创作《西湖图》,画卷的左上部有“杭州西湖之图,与北京会同馆作此图,弘治玖年闰三月拾三日”落款。此外在室町时代后期,以狩野派(注:狩野派是室町中后期兴起的宗族画派,也是日本绘画史上最大的画派。其创始人为受到将军足利义政(1436—1490)重用的狩野正信(1434—1530)。此画派从室町时代中后期到江户时代一直以作为幕府的御用画师而繁荣,前后存在时间长达近四百年,对近世日本画坛具有重要影响。其代表性人物如狩野元信(1476—1559)、狩野宗信(?—1545)、狩野兴以(1566—1636)、狩野山雪(1590—1651)、狩野探幽(1602—1674)等,均创作了西湖题材的扇面、屏风、画轴等。)为代表的众多画师均创作过西湖题材作品(注:关于日本现存西湖绘画的相关状况,可参考文化厅:《全国美术馆博物馆所藏美术品目录》1—5册,1983—1986年。)。

以上是对五山时期的西湖绘画的简略介绍,下面探讨五山文学中的“西湖图”相关汉诗。据笔者统计,《全集》与《新集》中对西湖绘画的赋诗作品至少有50首之多,其中直接以《西湖图》为诗题的作品有6首。现将《全集》和《新集》中此类相关作品摘录如表2所示:

表2 《全集》、《新集》中“西湖图”诗作

续表

续表

续表

通过表2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五山禅僧笔下的“西湖图”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西湖图”的类型十分丰富。除单纯以《西湖图》命名之外,还有《西湖小雨图》、《西湖雪后图》、《西湖晴雨图》、《西湖戏水图》、《西湖放鹤图》、《西湖归舟图》、《苏公堤图》、《六桥烟雨图》、《湖山春晓图》、《孤山图》、《孤山放鹤图》等。这说明五山禅僧所谓的“西湖图”不仅仅是西湖全景图,还有描绘苏堤、孤山、六桥等局部的、特定景观的“西湖图”——《六桥烟雨图》、《苏公长堤图》等;表现不同时节、天气下的西湖景色的“西湖图”——《西湖雪后诸峰图》、《西湖晴雨图》等;通过特定的情境来表现西湖之景的“西湖图”——《西湖弄水图》、《西湖归舟图》、《西湖放鹤图》等。下面以英甫永雄(1547—1602)的《西湖雪后诸峰图》为例,加以分析:


湖上雪晴山更幽,风光何处胜杭州。

夜来恐有吴王恨,浓抹西施变白头。注:[日]英甫永雄:『雄长老集』,参见吉田幸一编:『近世文芸資料』上卷,东京古典文库1997年版,第37页。


这是一首对雪后西湖景色的赞诗。一场大雪之后,西湖显得更为幽静恬淡。首句“湖上雪晴山更幽”一联,使人易联想到南朝诗人王籍(生卒年不详)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转句的“吴王恨”借用了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典故。结句“浓抹西施”则化用了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之句,“变白头”言指雪后西湖周边山峦被白雪覆盖所呈现的景色。苏轼在其“西湖诗”(注:由于苏轼的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是吟咏西湖景色的杰作,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本文将其称为“西湖诗”。)中将“雨奇晴好”的西湖比拟为“浓妆淡抹”的西子,而英甫永雄则将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比作白头的西施,的确极富想象力。此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借用苏轼的“比西子”之法,根据情境巧妙地进行类比化用。

二是,纯粹描写西湖景色的作品不多,大多数作品都涉及了与西湖相关的人物典故。如林逋隐居孤山及对其“梅花诗”(注:由于林逋的作品《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咏梅佳作,尤其是颔联最为世人所称道,本文将其称为“梅花诗”。)的化用;苏轼修筑堤坝及对其“西湖诗”的化用;李及冒雪拜访林逋的佳话;西施与范蠡的动人传说等。遍览表2所列举的50首作品,仅有少部分作品是纯粹表现西湖景色的,如东沼周严(1391—1462)的《西湖小雨图》、天隐龙泽(1422—1500)的《题扇面西湖图》等。现以天隐龙泽的《题扇面西湖图》为例,加以分析:


西湖有三,曰杭曰颍曰惠,以杭为第一也。环湖则三十里,而游人患之。翰林苏公,筑长堤以通净慈、灵隐之前,插之以芙蓉杨柳,望之则烂然如锦绣。景弥胜路弥近,游人喜之,自作诗譬之淡妆浓抹西施。又曰,杭之有西湖,如人有眉目。指境为人,有苏公乎哉。

画僧雪舟,南游之日,屡游西湖,执笔自写晴好雨奇变态。予介人求一本,于是图于绢素,自防州寄之。予起卧对之,以彷想余杭胜慨,天地之间,别有何乐乎?凤裔侍者,从何得之,以上于扇画。所谓名画通灵,羽化登仙者乎。(注:[日]天隐龙泽:《翠竹真如集》,见《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版,第824页。)


此题赞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西湖”的地理分布进行介绍,杭州、颍州、惠州三地均有西湖,但杭州西湖最佳,并介绍了苏堤的景色及苏轼对西湖的评价,认为苏轼“西湖诗”中的“指境为人”比拟绝妙。后半部分则讲述作者得到此幅《西湖图》的经历,并表达了对此扇的喜爱之情。由于作者并未来华,看到眼前雪舟所绘的《西湖图》,不禁使作者“起卧对之,以彷想余杭胜概”,甚至达到了“天地之间,别有何乐乎”的痴迷程度。文中的“杭之有西湖,如人有眉目”这一比拟,在其他禅僧作品也屡次出现,如希世灵彦(1403—1488)的《苏公堤图》中这样描述:


杭州眉目在西湖,况是公堤似画图。

为问芙蓉秋老否,人言杨柳一株无。注:[日]希世灵彦:《村庵稿》中篇,见《五山文学新集》第二卷,东京大学出版会1968年版,第320页。


西湖为“杭州眉目”这一比拟源于苏轼的诗句。据《经进东坡文集事略》记载,苏轼在奏请朝廷疏浚西湖之时,曾写《乞开杭州西湖状》奏折,文中在阐述疏浚西湖的重要性时写道:“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希世灵彦作品的首句“杭州眉目在西湖”,显然是借用了苏轼的这一比喻。“公堤似画图”则是称赞苏堤与西湖的完美融合。最后一联“为问芙蓉秋老否,人言杨柳一株无”则化用了宋代禅僧季潭宗泐(1318—1391)的《秋日钱塘杂兴》一诗(注:季潭宗泐的《秋日钱塘杂兴》内容为:“处士梅花千树尽,苏公杨柳一株无。向来画舫今何在,落日西风野水湖。”希世灵彦将季潭宗泐诗中的“落日”之景形容为“秋老”,“人言”指的是季潭宗泐的诗句“苏公杨柳一株无”。希世灵彦通过这首汉诗,似乎在与季潭宗泐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希世灵彦向季潭宗泐询问西湖的荷花是否已凋谢,秋天是否快要结束,季潭则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只是说苏堤上的杨柳叶已全部零落。)。

对于苏轼的“西湖为杭之眉目”的观点,天与清启(生卒年不详,室町时期临济宗禅僧)在其《西湖图》中则认为西湖应为“天下之眉目”:


(前略)苏东坡曰,西湖杭之眉目也。惜哉此论矣,其谓天下之眉目,则可乎。戏代梅花而□(注:□表示原文中阙字,下同。)西湖之余蕴,云:

我曾湖上问逋仙,的皪梅花一粲然。

今日披图三笑处,楼台仿佛六桥前。

宽正五年甲申腊月下浣万里叟清启书以应网伊统上人之求焉(注:[日]天与清启:《戊子入明记》,参见近藤瓶城编:《续史籍集览》,东京近藤活版所年版,第13页。)


此文收录于室町中期禅僧诗文的杂录集《松山序等诸诗杂稿》之中,从落款“宽正五年甲申”可知此诗作于1464年。宝德三年(1451),天与清启随同正使东洋允澎(?—1454)等人一同入明,宽正元年(1460),天与被将军足利义政(1426—1490)任命为遣明正使,并于文正元年(1466)率遣明使节团入明。“我曾湖上问逋仙”一句,表明天与曾经游历西湖,并探访过林逋隐居之地孤山,彼时梅花粲然绽放,沁人心脾。而当面对眼前的西湖画卷时,不禁使天与联想到《虎溪三笑图》(注:南宋禅宗画,作者不详。画卷的构图为:一弯湍急的流水从画中穿流而过,两旁乔木红叶缤纷,石桥旁,慧远法师(334—416)、陶渊明(365—427)、陆静修(406—477)三人正开怀地仰头大笑。东晋时,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余年间,不但不下山,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啸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虎溪三笑图》生动反映了儒、释、道三教调融合的思想。),画中的三笑亭,仿佛就矗立在烟雨朦胧的六桥之前。此诗的匠心之处在于由眼前的《西湖图》联想到《虎溪三笑图》,继而由六桥联想到三笑亭。

三是,五山禅僧笔下的“西湖图”大多借物咏人、抒发情感,通过西湖这一媒介来表达对西湖及其相关人物的认识。如江西龙派(1375—1446)的《苏公长堤图》:


孤山有约不重归,湖上长堤媚夕晖。

南去北来春作梦,芙蓉杨柳恨依依。注:[日]江西龙派:《续翠诗稿》,见《五山文学新集》别卷一,东京大学出版会1977年版,第304页。


这首作品中,江西龙派巧妙地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以苏堤的口吻来叙述隐藏在苏堤背后的故事。首句“孤山有约不重归”,指的是曾在杭州任太守时修筑堤坝的苏轼,在离任前与孤山“有约”——日后重游西湖。但遗憾的是,苏轼此后再也未回过杭州。因此在落日余晖之中,空留苏堤两旁杨柳与苏堤之畔的荷花暗自伤悲。此作品通过“湖上长堤”、“杨柳”、“芙蓉”这些独特的西湖意象,来表现苏堤“等待”主人归来的“恨依依”之情。此诗未言及西湖风光,相较于景徐周麟(1440—1518)的《西湖图》而言,则略显内容单薄。


笔端缩地是神品,多少僧庐多少山。

三百六十连水面,秋冬春夏换孱颜。

苏公堤畔柳藏径,和靖宅前梅卧湾。

欲识雪时奇绝处,上方楼阁不人间。注:[日]景徐周麟:《翰林葫芦集》,见《五山文学全集》第四卷,思文阁1992年版,第312页。


作者将丹青所绘西湖景观称为“缩地”,称赞这幅西湖画作为“神品”,可见作者对此“西湖图”的喜爱程度。画面上有柳树成荫的“苏公堤”、梅花掩映的“和靖宅”,以及遍布湖畔多达“三百六十”之众的僧庐。作者甚至想象了西湖“秋冬春夏”四季的景色,并认为白雪掩映下的西湖最为“奇绝”,宛如“不人间”的“上方楼阁”。诗中“苏公堤畔柳藏径”和“靖宅前梅卧湾”一联,形象生动地道出了西湖的人文景观——“苏公堤”、“和靖宅”。再如横川景三(1429—1493)的对西湖画轴的题赞作品——《画轴赞》:


君不见:三西湖中一西湖,景到余杭天下无。水光山色分浓淡,就中最佳雪模糊。下是玻蟍上玉立,月在六桥横处孤。冻吟潇洒林征士,谁其继者内翰苏。梅花门户侍童小,杨柳池塘独鹤癯。回头俯仰了此世,无千树兮无一株。

又不见:近来南游奉使士,利欲熏心皆浮屠。四百八十寺烟雨,行脚参禅无乃迂。及其归朝有愧色,越罗蜀锦委海隅。毕竟彼方人物志,莫如鸣诗鸣画图。惠峰文章一书记,字曰善之善之徒,故寄此轴请予赞。嗜好风流与世殊,天地同根日本宋。古今一致佛法儒,若能捱到这境界,是名了事大丈夫。余不可言抛笔笑,被风吹着似胡卢。(注:[日]横川景三:《补庵京华外集》,见《五山文学新集》第一卷,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版,第824页。)


此题赞的前半部分对杭州西湖景色极尽溢美之辞,水光山色,浓淡相宜,特别是雪后的西湖尤其迷人。画中横卧于湖面上的六桥、伫立于湖畔的处士、池塘畔柳荫下的白鹤、等待主人归来的书童,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月夜西湖之景。后半部分则话题一变,转为讽刺部分渡海来华的僧侣不潜心修行禅宗佛法,而是贪图享乐,沉湎于山水玩乐。同时横川也指出,中日文人之间的嗜好、趣味虽略有不同,但内在的文化底蕴是一致的,即“天地同根日本宋”,究其原因则是“古今一致佛法儒”的共同文化素养。

四是,部分禅僧的“西湖图”作品比较特别,虽然以《西湖图》为题,却未将笔墨过多用于描绘西湖景色,而是借西湖来回顾来某些历史人物。如瑞岩龙惺(1384—1460)的《西湖图》:


西湖胜冠浙东西,人在荷香柳影中。

五马双旗疑李及,红舷乌榜认苏公。注:[日]《前南禅瑞岩禅师行道记》,参见《续群书类从》第九辑下传部,第185页。


转句中所提及的“李及”(注:李及的生卒年不详,《宋史·李及传》对其生平记载为:“李及字幼几,其先范阳人,后徙郑州。父覃,左拾遗。及举进士,再调升州观察推官。寇准荐其才,擢大理寺丞、知兴化军。以殿中丞通判曹州。……及资质清介,所治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初,……置提点刑狱,……改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召还,勾当三班院,再迁尚书工部侍郎,历知杭州、郓州、应天、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卒,年七十。特赠礼部尚书,谥恭惠。”),是林逋隐居孤山期间的杭州知州,“五马双旗”指的是其出行时的盛大场面。《宋史·李及传》中记载了李及在杭任知州时的相关情况:


(李及)在杭州,恶其风俗轻靡,不事宴游。一日冒雪出郊,众谓当置酒召客,乃独造林逋清谈,至暮而归。居官数年,未尝市吴中物。比去,唯市《白乐天集》。


“五马双旗疑李及”一句概括了李及为躲避宴乐应酬,冒雪前往孤山与林逋清谈的逸事。结句中的“红舷乌榜”,是指苏轼泛舟西湖的场景(注:此句借用了苏轼的《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扬双凫。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瑞岩龙惺的这首“西湖诗”相较于其他五山僧侣的西湖作品较为独特,并非将叙述重点置于描绘西湖景色,而是着眼于回顾李及、苏轼的西湖逸事。

结语

从以上所分析的五山禅僧西湖作品可以看出,这些汉诗主要从三方面来描绘西湖:一是对西湖自然风光的描写,其典型代表是苏堤、六桥、孤山;二是讲述与西湖相关人物的逸事,其典型代表是苏轼修筑苏堤、林逋隐居孤山;三是化用西湖相关诗句,其典型代表则是苏轼的“西湖诗”、林逋的“梅花诗”。将这三方面再加以整合,可以归纳为三条脉络:苏堤——杨柳——荷花(芙蓉)——六桥——烟雨;孤山——林逋——梅花——“梅花诗”;苏轼——“西湖诗”——雨奇晴好——淡妆浓抹——西子(西施)。五山禅僧正是通过这些有机的西湖意象组合体,来描绘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西湖图”。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有的是基于作者亲历感受;有的则是在反复阅读、揣摩他人的西湖作品之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而成;有的甚至是以梦境“神游”(注:《全集》、《新集》中存在一些因禅僧梦见西湖而创作的作品,如义堂周信(1325—1388)的《拟忆西湖》:“行脚买穿三耳鞋,此心早已自孩提。百城未到跟先断,扬在赵州东院西。”惟忠通恕(1349—1429)的《梦游西湖》:“此夕神游果旧期,西湖烟雨半晴时。吟中犹未分杭颍,十里荷华一棹迟。”在庵普在弟子某僧(生卒年不详)的《梦游西湖》:“孤山山下六桥边,梦唤扁舟拂淡烟。十里荷花风露底,题诗次第问三贤。”)的所见为基础。

五山禅僧创作的西湖题材作品中,虽不乏一些格调高雅、清新自然的佳作,但必须指出的是,有些作品模仿痕迹较为明显,缺乏独创性;部分僧侣因附庸风雅,滥用甚至误用一些西湖素材,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的西湖作品。但逆向观之,这却使得西湖意象在五山禅林传播得更为深远。

西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和创作题材,引起了东亚各国文人精神上的向往、情感上的共鸣,拉近了东亚文人的心理距离,促进了彼此的往来交流。在中世,对于东亚文人而言,西湖已经是一方超越地域、时空的人间乐土,成为一个令人憧憬的“桃源仙境”。西湖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缩影,也可以为现代东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上村観光.五山文学全集(全五卷)[M].京都:思文閣,1973.

[2]玉村竹二.五山文学新集(全八卷)[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67—1975.

[3]玉村竹二.五山文学——大陸文化紹介者としての五山禅僧の活动——[M].東京:至文堂,1985.

[4]蔭木英雄.中世禅林詩史[M].東京:笠間書院,1994.

[5]北村沢吉.五山文学史稿[M].東京:富山房,1942.

[6]西尾賢隆.中世の日中交流禅宗[M].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7]中川德之助.日本中世禅林文学論考[M].大阪:清文堂,1999.

[8]清水茂等.日本詩史·五山堂詩话[M].東京:岩波書店,1991.

[9]俞慰慈.五山文學の研究[M].東京:汲古書院,2004.

[10]周国平.西湖文献集成[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11]杨曾文.日本佛教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2]王勇,郭万平.南宋临安的对外交流[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13]鈴木忍.室町後期における西湖図形成に関する研究[J].鹿島美術財団年報,2010(28):166—176.

[14]楊舒淇,進士五十八.日本における中国杭州西湖の風景イメージの定着化についての考察[J].日本造園学会誌.1999(54):469—472.

[15]王双阳.古代西湖山水图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9.

[16]马歌东.日本五山禅僧汉诗研究[J].唐都学刊.2003(1):5—10.

作者单位:日本关西大学东亚文化研究科(博士课程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