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绩不好的真正原因可能在于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在发达国家几乎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如果一个孩子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和家长首先会想到孩子可能患有阅读障碍、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甚至会很快地联想到学校心理学家、特殊教育专家、学习研究专家或儿科医生这些能够解决问题的人。然而,从事了十多年学习障碍研究后,我发现,我国的家长和教师在了解和接受学习障碍方面还停留于经验的阶段,与数十年前一样,仍然把学习障碍看做是学习习惯不好、不爱学习或者不用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电器、汽车、手机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先进。但在教育领域,尤其是特殊教育和心理学领域,人们观念的发展和对科学理念的接受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极不相称,与改革开放的步伐相比严重滞后。
学习障碍是一个特殊的概念,与学习成绩落后和不爱学习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学习障碍作为科学概念还不能完全被研究所揭示和了解,但经过了近一百年的研究,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学习障碍的脑机制和认知过程。人们越来越能接受患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在大脑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上与正常儿童有一定差异。人的大脑是千差万别的,譬如,有的人左脑特别发达,左脑成为专制的独裁者,无论什么信息只要进入大脑,就会得到左脑的加工。这种人语音能力和阅读能力超常,可能成为出色的诗人、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但在空间、逻辑和运算方面却是一个落后者,或者叫做障碍者。因为超常的左脑抑制了右脑的发展。而另一些人刚好相反,他们的右脑极度发达,成为统治者。右脑主要掌管空间、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这些人学习数学、物理、工程等知识毫无困难,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程序设计师,但在阅读、写作方面可能表现出困难,出现所谓的阅读障碍。进入这些人大脑的信息几乎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得到加工的,从不以语音的方式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还有的人,智力和认知过程正常,但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受损,表现为自我控制和自我抑制功能落后,不能根据学习任务的时间、趣味性调节大脑的功能,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不稳定,学习时易分心、效率低下、速度慢等。这种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落后的现象,被认为是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
这些科学研究证明了的现象和学习行为,可以正确地解释与说明日常学习经验。但当不了解科学概念和研究时,人们就会错误地解释这些经验,如把阅读障碍解释为不用功、记忆力差,把数学学习困难理解为笨、智力落后,把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理解为淘气、不听话、任性、不服从管教。那些被称为懒惰和不用功的儿童,在错误的解释中沦为错误教育方法的牺牲品。体罚、责骂、严格要求、抱怨成为主要的教育方法,教育者没有看到这些孩子也是受害者,是其大脑功能不平衡发展的受害者。这些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他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大脑功能。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不责备原则”(no blame),就是说不要责备任何人,教师不要责备家长,家长不要责备孩子,孩子不要抱怨教师,要接受现实,然后心平气和地评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带有情绪化。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前提,即从科学的角度来对待学习障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学习中的一切困难,而不是从习惯和教养方式的角度。这需要智慧,同时也需要勇气,要改变传统观念,改变经验主义和环境决定论的简单的教育理念。
教育中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而不易接受科学的影响,因为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拓展,教育的成效不像科技方面,如在电视机、手机的技术应用领域那样显而易见。但除了接受科学的指导,难道我们还有别的出路吗?我们守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传统来理解学习过程,一成不变地把学习困难理解为不用功,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除了发泄怨气外,没有别的功能。
当我们尝试着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学习障碍后,将差生理解为在听、说、读、写、算和自我控制力方面有缺陷时,也许不能一下子解决全部问题,但至少我们具有同情心,我们心平气和了,我们学会从儿童的角度想问题,我们会像对待一个感冒发烧的孩子那样更加体贴孩子,我们会像一个医生那样理解孩子学习困难时的心灵挣扎,会与孩子站在一起,共同应对学习的挑战,一起克服困难,走向成熟。我们不再是一个苛刻的挑剔者,而是要去了解学习障碍的神秘世界。我们会成为一个潜能的开发者和引导者,帮助孩子战胜学习障碍,适应学校,适应学习。
作为一个学习障碍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十多年来我曾经为上千名儿童和家长提供过测评与咨询服务。每每接触这些为孩子的学习而筋疲力尽的家长时,我都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爱和热心是不够的,竞争不相信眼泪。只有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只有科学地分析与评价孩子的学习能力,按照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能提升教育的效果。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才能见到成效。如果方向错了,爱与关心有可能变成恨与失望,教育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本书是写给教师、家长和即将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人们的。希望通过阅读本书,使人们了解学习障碍的原理和教育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学习障碍。
本书由齐婷婷、郭雯和张晨晨整理加工,由我策划与统稿。
刘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