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王阳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早年时光(4)

听说这个消息以后,他的心情更加激动,打算做一件更加疯狂的出格之事:给皇帝上书,发表对平定叛乱的意见。王华知道以后,惊讶得瞠目结舌,觉得自己快要被这个儿子给气死了。王华严加训斥了他,严令他不许胡闹。当时,祖父已经返回余姚老家,他拗不过父亲,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从那时起,建功立业、经略四方的种子就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这些想法似乎与成为圣贤毫无关系,但这也正是他有别于其他圣贤的地方。

尽管王华阻止了王阳明给皇帝上书的疯狂想法,但这也只是一时的。王阳明暗下决心,总有一天,他一定要给皇帝上书,发表自己的军事见解。后来的事实表明,他的确是做到了——若干年以后,他考中进士,在工部担任观政进士,从边境传来外虏入侵的消息,他终于没有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给皇帝写了一道名为“陈言边务疏”的奏章。

客观地讲,少年时代的这次“独闯居庸关”事件,虽然在大人们看来更像是一场儿戏,但它又不是儿戏,如果没有这次考察得到的实践经验,没有任何边务经历的年轻进士王阳明,是不太可能写出那篇“边务疏”的。由此可见,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必要的。

七、落跑新郎

王阳明的言行太过疯狂和出格,根本就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该有的行为,王华为此整日担忧,这可是京城,万一闯下大祸,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会给家族带来灭门之灾。为了避免他捅出更大的娄子,王华决定让他离开北京,回到余姚去。其实,即使没有避免捅娄子的这层考虑,王阳明也的确应该回余姚去了,原因有二。其一,他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应该回去跟早就订好了亲事的未婚妻结婚;其二,他到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年纪,应该遵照朝廷的规定,回家乡参加考试。看来,当时的科考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不允许异地考试,所以得返回原籍。

这一年是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王阳明刚刚年满十六岁。王阳明的未婚妻名叫诸云玉,是江西布政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王华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江西遭遇自然灾害,一面是盗匪遍地,一面是灾民动乱,致使匪民混杂,极难整治。无奈之下,江西布政使司派遣诸养和进京寻求对策。王华以为,对付江西的局面不该简单地以清剿了事,而是应该安抚灾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盗匪和灾民自然也就消失了。这种观点被诸养和认可,两人因此有了私交,成为好友。从此以后,只要诸养和来京城办事,就要拜访王华。有时,诸养和还带着女儿诸云玉一起来,王阳明、诸云玉这两个孩子也就这么认识了,最终结下亲事。

这一年七月,王阳明辞别父亲,离开京城,前往诸家所在的江西南昌。历史上的江西,历来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富庶之地,与江苏、浙江齐名。说到文化繁荣,就不能不提江西人在科举考场上的优异成绩:包括王华在内,截止到王华考中状元,明朝一共诞生过三十三位状元,其中有九位就是江西人,而且全都来自吉安府。事实上,江西吉安在科举史上创造过很多奇迹。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两个城市,一个是江苏苏州,另一个就是江西吉安。另外,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的科举,状元胡广、榜眼王艮和探花李贯,三人都是江西吉安人。更奇迹的事情发生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的科举,那一届,江西吉安人包揽了前七名,分别是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以及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由此可见,江西的确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是所有读书人向往的地方。或许王阳明就是满怀这种激动的心情来到江西的。

来到南昌以后,王阳明受到诸家上上下下的热情款待。诸养和也是进士出身,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还担任过会试的主考官,家中到处都是诗书画印、笔墨纸砚。王阳明闲来无事,便练习书法,写毛笔字。他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的后人,在书法方面自然有着过人的天赋。人们只见他在一旁看别人练字,却从来没见过他练字,觉得不可理解,又见他的书法进步神速,就更加奇怪了。于是,便向他请教。他大大方方地说道:“我以前也像别人一样,临摹古帖,后来发现收效不大,只是学到了古人的‘形’,没有学到‘神’。这几天我换了一个方法,静下心来,先拟‘形’于心,掌握其精髓,然后再下笔,就好像如有神助一般。”众人听了,啧啧称赞。

诸养和听说了这些事情,心中暗自高兴。王阳明的传奇事迹早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对这个未来的女婿是一万个满意。再加上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在翰林院任职,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早晚要进入内阁当宰相,前途不可限量,能跟未来的宰相结成儿女亲家,诸养和也是欣慰不已。诸养和便催促家人精心准备,等吉日一到,就为王阳明、诸云玉举行婚礼。

良辰吉日终于到了。这一天,诸家上下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可是,一切就绪,就等新郎、新娘拜天地时,人们才发现出事了:新郎官不见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诸养和很着急,立即派人到处寻找,却怎么都找不到。新郎官找不到,堂就没法拜,婚礼就没法进行下去了,一家人也就白忙活了,开始到处寻找新郎官。可是,能派的人都派出去了,该找的地方都找过了,天黑了又亮了,就是找不到他的踪迹。新郎官落跑婚礼,这可是少有的事情。洞房花烛夜,新娘子只好一个人独守空房,流着泪等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王阳明终于回来了,向众人讲述了他这一个晚上的经历。正当全家人忙着准备婚礼之时,他闲着没事,便走出家门,到大街上闲逛去了。他到处乱逛,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万寿宫,便信步走了进去。万寿宫在南昌光润门外的翠花街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最初名为“旌阳古词”,唐懿宗时赐名“铁柱观”,宋真宗时改名为“景德观”,宋徽宗时又改名为“延真观”。宋宁宗时,升观为宫,赐名“铁柱延真之宫”。元成宗时改名为“铁柱延真万宁宫”。再后来的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朝廷拨下专款,重新将它修葺一新。明世宗时赐名“妙济万寿宫”,与“玉隆万寿宫”合称为孪生的“万寿宫祖庭”。

据说,万寿宫是为了纪念道教净明派祖师许逊“诛蛟治水”而修建的。许逊的祖籍在汝南(今属河南许昌),东汉末年,为了躲避战乱,许逊之父许肃迁居南昌,之后生下许逊。起初,许逊只是一名小小的地方官,后来看不惯官场的不正之风,索性放弃官职,回南昌闲住。有一年,洪水围城,许逊出手斩杀了水怪蛟龙,解除了水患,拯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为了防止蛟龙复生,许逊在蛟龙出没的水井处浇筑了一根铁柱,将蛟龙永久地镇压在水井之中。之后,许逊在西山脚下结庐而居,修炼长生不老之术。若干年后,终于得道,带着全家升天,连他家的鸡和狗都升了天。人们为了报答许逊的救命之恩,就在他结庐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万寿宫,用以纪念他。

王阳明走进万寿宫的时候,天色已晚,万寿宫里空空如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继续往里走,一直走到了后殿。后殿里点着蜡烛,烛火随风不住摇曳。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之中,端坐着一位道长,正在闭目养神。王阳明见了,便一直站在旁边,等道长睁开眼睛才上前施礼。道长见王阳明虽然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但气度非凡,急忙起身还礼,又请他坐下交谈,给他讲解养生之术。这一谈不要紧,两个投缘的人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尽兴,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二人一直从黄昏聊到了深夜,又从深夜聊到凌晨,还不尽兴,索性聊到了第二天清晨。眼看天都亮了,这二人才打住话题,拱手告别。在此期间,王阳明完全忘记了自己还要参加婚礼的事情,等走出万寿宫才想起了,急忙快步赶回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