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健康留给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善食者以养代疗,不善者病从口入(7)

醋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众所周知,血管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以及与此相关多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醋能够促进脂肪代谢,经常食用适量醋,能够将血管中的沉积脂肪清除掉,从而有效降低了血管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各种相关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经常吃醋可以延缓寿命。有关资料表明,过多的氧化脂能够促进人体机能的老化,从而加速衰老。而食醋中含有一类物质,对氧化脂的形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体内该物质的含量,减轻该物质对身体各项机能的危害,相对延缓了寿命。

除此之外,醋对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比如高血压、血管软化病等。

油盐酱醋虽然都是厨房之宝,但如果买上劣质产品,同样做不出可口的菜肴。在油盐酱醋中,由于有的种类多,价格差异大,因此要更加注意鉴别。

与各种食用油相比,芝麻油的价格比较贵,于是一些商家会在芝麻油中混入其他食用油,以假乱真,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为了不被商家欺骗,买上正宗的芝麻油,必须要学会一套鉴别方法。在这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办法。

(1)根据扩散速度来鉴别

先盛上一碗水,待水不再晃动时,将筷子在油中迅速蘸一下提起,然后置于水面上方,观察油滴落到水面后的变化。如果油滴在水面上迅速扩散开来,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花,则说明此油是正品;如果油滴在水面上的扩散速度很慢,只能形成厚厚的油花,则表明此油有问题。

(2)根据颜色来鉴别

纯芝麻油的颜色比较正,一般呈淡红色,有时候会在淡红中略带黄色。假芝麻油中由于兑有其他食用油,与纯芝麻油相比,颜色明显较深。如果掺有菜籽油,将会呈现深黄色;如果掺有棉籽油,将会呈现黑红色。

(3)根据液体状态来鉴别

不同的油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当它们混在一块时,难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根据这个特点,可以鉴别出油质的真伪。

将油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如果油质的透光度非常高,而且比较纯净,则说明是真芝麻油。如果油质混浊,透光度差,则说明是假芝麻油。

关于油盐酱醋,还要注意以下诸多方面:

(1)植物油和动物油搭配使用

植物油和动物油的营养成分有所区别。植物油中的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而动物油中却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如果常吃动物油,将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植物油不仅几乎不含有胆固醇,而且对体内胆固醇的吸收有一定的协调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植物油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的有氧条件下有可能被氧化,生成过氧脂质。

动物油和植物油要搭配食用,单一地食用动物油或植物油,都不利于身体健康。食用过多的植物油,会导致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食用过多的动物油,则会导致动脉硬化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2)放油需适量

为了能够做出香喷喷的饭菜,一些人会在锅中放入大量的食用油,这些油足以让饭菜在其中洗个澡。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饭菜不仅要吃起来香,而且要有滋有味,这就需要往锅中加入一些调味品。过多的油会在饭粒或菜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调味品很难透过这层油膜,起不到调味作用。另外,由于食物被油膜包围,进入人体后,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很难与食物充分混合,导致对食物的消化不彻底,从而影响消化系统吸收营养。

(3)不要将油烧得过热

很多人都认为,油温越高,调料会被炸得越香,于是习惯于把油烧得过热。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①高温条件下,油中的一些成分会分解,容易生成丙烯醛。丙烯醛在常温条件下是一种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眼睛、鼻子、大脑产生危害。

②油温过高很容易破坏油中的维生素C,还会导致油中脂肪酸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转化成为一类硬脂化合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氧脂质。由于食用油中脂肪酸的含量一般都较高,从而导致转化得到的过氧脂质的浓度很高。高浓度的过氧脂质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不仅会导致体内胃酸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而且会阻碍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破坏人体的代谢系统,导致细胞过快老化。如果长期下去,还有可能导致癌症。

(4)不要经常用饮料瓶装油

饮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而很多塑料中都含有聚丙烯,聚丙烯中存在一些乙烯单位。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而食用油则可以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对乙烯有很高的溶解性。如果将食用油长期装在饮料瓶中,饮料瓶中的乙烯单位将会逐渐被油溶解并进入油中。进入油中的乙烯单位将会与油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食用油受到污染。吃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不仅会直接引起头晕头痛和恶心呕吐,还会影响人的食欲和睡眠质量,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甚至可导致贫血的发生。

另外,饮料瓶的透光度高,不能够阻止紫外线对油的强烈照射,并且在氧气和臭氧的氧化作用下,饮料瓶容易出现老化现象。饮料瓶一旦老化,聚丙烯中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产生更多的乙烯单位,加重了食用油的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更多害处。

(5)不要过多摄入食盐

食盐在体内的作用虽然很大,但不能以此为理由过多摄入食盐。

首先,摄入过多的食盐,常常会有口渴的感觉。为了解渴,就要补充水分,从而给心脏和肾脏带来压力,引发疾病。其次,食盐过多还容易造成高血压,因为钠的摄入量越高,越容易引发高血压。

科学研究发现,人如果过多地食盐,不仅影响机体充分吸收食物中的钙,而且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钙的更多流失。食盐过多对妇女的影响更大,它很容易引发妇女骨质疏松、骨萎缩和骨折等症。

研究发现,钠本身并不是什么用处也没有,人体的神经信息传递和肌肉收缩都离不开这种物质,而且身体如果缺钠会发生若干功能性问题,不利于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高钠对身体又是有害处的,它每年会使妇女的骨质流失1%。更为严重的是,高盐饮食则会造成大量的钙质流失,对患有高血压的妇女来说,她们骨质钙流失的速度更快。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肾负责排出身体使用过的钠,但这也是有代价的,因为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与之相应的是耗损26毫克的钙。也就是说,人体排出的钠越多,对钙的消耗量也就越大。这样下来,影响骨骼所必需的钙质就是必然的了。

专家建议,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取量以5~8克为宜。如果一家有3口人,一个月的用盐量最好不要超过一斤。

为了避免摄入食盐太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做到。

炒菜时少放些盐。有些人口味重,炒菜的时候会放较多的盐。为了减少试验的摄取量,可以尝试着慢慢改掉这种习惯。比如阶段性地减少食盐的放入量,每隔一段时间减少一次,直到降低为人体所需的正常量。另外还可以在炒菜时适量放些调味品,比如胡椒粉、大蒜、鸡精等。从而掩盖住菜的清淡味道。

吃腌肉时一定要多洗。为了能够让肉存放得比较久,人们常常会在肉内肉外抹上一层盐,把肉腌起来,想吃的时候就切一块。由于腌肉需要过多的盐,在吃的时候,一定要多洗几遍。

不要多吃腌菜。腌菜吃起来虽然比较方便,但不能够多吃。常吃腌菜不仅会导致体内吸收过多的盐分,还会引起胃细胞的癌变,从而诱发胃癌。

(6)不要用生酱油拌菜

在酱油的生产过程中,大豆、玉米等原料已经被煮熟。因此,有人认为酱油是一种熟制品,可以生吃,于是经常用酱油拌菜。

这种习惯是不好的,因为酱油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极容易被一些细菌感染。一旦生产中的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各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沙门菌等微生物便会大量滋生,影响健康。

为了避免受到细菌的危害,尽量不要使用生酱油拌菜。即使要用酱油拌菜,也要把酱油放在锅中加热,在高温条件下将酱油中存在的细菌杀死。

(7)不要过多食用酱油

在制作酱油的过程中,大豆有一个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大豆中的部分氨基酸会转化生成干酪素。如果食用了过多酱油,酱油中的干酪素便会与唾液中的亚硝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类化合物。

(8)不要过多吃醋

可以常吃醋,但不可以过多吃醋。因为醋中的醋酸含量比较高,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对牙齿、骨骼、胃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14、有事没事补点水,人生到老不后悔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鱼儿离不开水,人类同样离不开水。水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含水量占体重的70%左右。并且,水在人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体如果缺水,很容易破坏新陈代谢系统。而且,人体如果失水过多,将会威胁人的生命。比如,新陈代谢中,一些代谢产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够排出体外。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水分,一些代谢废物将无法排出,这些代谢物一旦在体内停留过久,将会诱发肾结石。而且,如果含有有毒成分的代谢物不能够及时排出体外,将会引起中毒症状发生。

如何正确补充水分呢?

(1)早饭之前喝一杯温开水

早上起床后,在吃早饭之前可以喝一杯温开水,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能够坚持下去,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

①可以预防疾病

夜晚休息的时候,血液浓度比较高,流动比较缓慢。早上起来补充一些水分,能够对血液起到稀释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血管不会因血液浓度过高而变得粘稠被堵塞,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血管受到堵塞而引起的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老年人的循环系统功能较弱,血液容易凝固,为了预防各种循环系统疾病,最好养成早上喝一杯温开水的好习惯。

②使排尿顺畅。

早饭前喝杯水,在空腹的情况下,更容易让尿道变得畅通,非常有利于排尿。如果经常排尿不畅,这种方法将会很有效。

③促进代谢

晚上睡觉的时候,消化系统仍在不停地工作,将晚饭吃进的食物消化掉,将各种代谢废物留在体内。另外,一些食物在体内被分解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已经停留了一个夜晚,如果不及时排除,将会对身体的某些部位造成影响。起床后,喝杯温开水,身体里面的代谢物将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2)不要喝带有水垢的水

水垢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碳酸钙及亚硝酸盐外,还含有汞、铝、砷、等有害金属,这些金属同样会威胁到人体健康。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发生,不要饮用含有水垢的水。另外,还要养成经常清洗烧水或盛水容器的习惯,及时地清除水垢。

(3)运动后不宜一次性饮水过多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或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时,身体会不断地出汗。由于水分的缺失,人们常常会感到口渴,于是,有人会大量补充水分。如果当时的身体素质不是太好,就容易出现“脱水低钠症”。

因为人在出汗的时候,一些盐分会溶在汗水中,然后顺着汗腺排出体外,体内的盐分会丧失一部分。补充水分后,在这种大量消耗体力的环境下,人会继续出汗,继续向外排出盐分。在盐分减少和水分补充过量的情况下,血液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吸水能力减弱。而肾脏不能将刚吸收的水分迅速排出,这些水分将会暂时积压并更多地被浓度较高的组织细胞吸收,组织细胞因为吸水过多出现水肿,让人感到头晕眼花,而且尽管补充了大量水分,还是感到口渴。

其实,口渴并不只是体内缺水造成的,喉咙干燥同样会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比如人们在“嗓子冒烟”时会喝水。消耗大量体力后,身体在散热过程中,一些热气会从体内窜到嗓子上,从而导致喉咙干燥,唾液变少,进而感到口渴。

为了避免引起脱水低钠症,喝水前可以先用水漱漱口,并滋润一下喉咙,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补充一些水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喝一些浓度比较低的盐水,及时补充一些盐分。

(4)饭后不要大量饮水

饭后大量饮水,会影响消化。因为胃是体内主要的消化器官,它通过分泌胃液来完成食物消化,一个健康的成人每天要分泌2000毫升左右的胃液。胃酸是胃液的构成成分之一,虽然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含量,但是作用却是巨大的。胃酸中的酸性物质为盐酸,它是一种酸性较强的酸,不仅能够帮助消化食物,还能够起到杀菌作用。如果饭后补充了大量水分,补充的水分就会稀释胃中的胃酸,从而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部胀痛。同时由于盐酸的浓度降低,杀菌作用大大减弱,食物中携带的病菌将会在人体中存活并繁殖,引发各种传染性疾病或炎症。

(5)养成勤喝水的好习惯

要养成及时补充水分的好习惯,不要等口渴的时候才喝水。如果平时不爱喝水,补充的水分少,排尿量和排尿的次数也将会减少,从而会引起体内有毒物质的堆积,严重损害肾脏功能。

水在人体中发挥的作用无法替代,但少饮和饮水过量都会给身体带来坏处,一天之内究竟喝多少水才算何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