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红军西征在宁夏
1936年5月14至16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延川县太相寺召开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作出了进行西征的决定。1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下达了西征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红军

红军西方野战军第十五军团七十八师于1936年6月21日解放盐池县城
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进军陕甘宁边界地区作战,实现扩大红军队伍、巩固根据地和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打通经过新疆到苏联通道的战略目标。西方战野军分左、右两路。

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左权(抗战时照片)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

红七十八师师长韩先楚

红七十八师政委崔田

盐池县苏维埃城市革命委员会旧址。当年县革命委员会领导曾在这里接待毛泽民一行
左路军由红一军团(辖一、二、四师)组成,由代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率领,经永坪、蟠龙、保安(今志丹县)、吴起南下,进军曲子、环县、阜城等地,抵甘肃固原七营清水河一带;右路军由红十五军团(辖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及八十一师、二十八军)组成,由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指挥,经安塞、保安一线进军三边,抵宁夏盐池、豫旺、同心等地。红军西征解放了宁夏大片土地,将陕甘苏区扩大为陕甘宁苏区。
(一)红军西征解放盐池
1936年6月上旬,西征红军右路军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向西,经定边的红柳沟,盐池的二道沟、苏堡子、麻黄山、大水坑,扫清在青山、毛儿庄、萌城等地的顽敌,解放盐池部分地区后挺进到豫旺一带。红七十八师围困安边不久,即由宋时轮率领的红二十八军接替围困安边之敌。红七十八师于6月17日攻克了定边城。
6月21日凌晨3时,解放盐池县城。从此,盐池县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北革命根据地(1937年9月改称陕甘宁边区)西部门户和前哨阵地,成为从土地革命到全国解放宁夏省唯一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二)红军西征在豫旺
6月9日,左路军红一军团二师先头部队进军豫旺堡。11日,徐海东、程子华率右路军红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方野战军前敌总指挥部将领在豫旺堡城隍庙前留影。左起:左权、彭德怀、聂荣臻、陈赓、孙毅、聂鹤亭
十五军团一部向豫旺县城——下马关和同心城、王家团庄进军。16日,红一军团二师在师长梁兴初、政委吴文玉(吴法宪)和政治部主任萧华率领下攻占豫旺堡。21日,红十五军团一部占领王家团庄。27日,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攻占豫旺县城下马关。
9月底,西征战役胜利结束,陕甘苏区扩大为陕甘宁苏区。

美国记者斯诺为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豫旺堡城隍庙前留影

红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

红十五军团长徐海东

红一军团部分领导干部合影。前排右起为杨得志、邓华、朱瑞、熊伯涛、孙毅,后排右二为萧华

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干部合影。左起:王首道、罗瑞卿、杨尚昆、×××、聂荣臻、陈光、徐海东、邓小平

豫旺堡子王清选家,红二师领导曾在这所房子住过,办公用的桌子临出发时留给王家

西方野战军红十五军团驻地之一——红城 水娘娘庙

豫旺堡城隍庙

1936年,西征红军在同心红城水娘娘庙中墙壁上书写的标语口号
(三)斯诺、马海德在西征前线
8月15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医生从陕北瓦窑堡到达西征总部豫旺堡。彭德怀司令员和红一军团诸将领在豫旺堡东门热烈欢迎斯诺一行。22日,彭德怀在豫旺堡南门外召开军民联欢大会,隆重欢迎斯诺、马海德的采访考察。斯诺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斯诺在讲话结束时激动地高呼:“中国革命胜利万岁!”“红军胜利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会后,斯诺讲话摘要被杨家堡子的红军用毛笔写在一间民房的墙壁上(一直保留到20世纪60年代)。26日,斯诺、马海德去下马关采访红十五军团,受到军民热烈欢迎。29日,斯诺随徐海东到七十三师驻地红城水考察采访。31日,红十五军团奉命从驻地西移,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斯诺、马海德分路返回豫旺堡。斯诺在宁夏期间,先后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多名红军将领和战士。9月7日,斯诺与同来的胡金魁、李长林离开吊堡子返回保安。1937年,斯诺的《西行漫记》著作出版,书中以珍贵的图片和相当篇幅介绍了西征红军以及在宁夏的所见所闻。
与斯诺同行的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在黎巴嫩,懂阿语。当时,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及加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震慑,把他作为土耳其的代表进行宣传,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是得到世界各国人民支持的。海德姆来到豫旺堡后看到当地姓马的回民很多,就为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马海德。马海德是一名医生,他热心为红军指战员和当地回汉族群众医治伤病,很受群众欢迎。很快他成为红军的一员,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一直在中国定居。

斯诺在豫旺堡南城墙上拍摄的《抗战之声》

斯诺(左三)在豫旺堡与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红军21勇士合影

斯诺在西征前线

青年时代的马海德

马海德和他的中国籍夫人

斯诺所著《西行漫记》

斯诺所著《西行漫记》

英文版《西行漫记》

斯诺在豫旺堡与接送他的西征红军战士合影

西征红军题写在墙上的标语

豫旺堡东门。美国记者斯诺到西征前线采访时,在这里受到红军将领和回汉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西征红军在豫旺堡沟滩村杨家堡子民房墙上抄写的美国记者演说词摘要
(四)成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
红军西征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对回民地区民族工作的方针和策略。1936年5月24日红军西征一开始,红军总政治部就发出《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提出“加紧争取与帮助回民走到抗日反国民党军阀卖国贼的战线上来,并联合苏维埃红军为回族的自决与解放而斗争,创造西北新的伟大局面,是党和红军极迫切的重要政治任务”,并明确规定对回民的基本原则是“回民自决,回族事情由回族自己解决,我们只有站在帮助与督促的地位去推动与发动他们的斗争”。
红军指战员在进行军事训练、协助地方建政的同时,主要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提高文化素养,大力开展民族工作。除了坚决执行红军总政治部规定的回民工作“三大禁条,四大注意”外,还制定了《回民工作守则》,编印了关于回民工作的《连队讲话材料》,每个连队都有列宁文化室,室内办有学习专栏、墙报,有批评表扬、战地消息,针对实际提出和解答民族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红军西征期间,各地不仅成立了区乡基层政府,而且建立了“回民解放会”“回民联合会”“抗日救国会”“停战抗日促进会”等群众组织。深受压迫的广大回族群众开始觉醒,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成立县级回民自治政权的条件基本成熟。8月,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来到同心城,会同红十五军团成立了以李富春、程子华、王首道、唐天际、王柏栋、黄镇、杨奇清、马青年等为成员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筹备委员会,筹划豫海县的建立工作。筹委会经过紧张的工作,起草了自治政府有关的文件,拟定了代表大会议程,同时给毛主席、党中央、中革军委及回族宗教人士、土耳其代表发出了通电。
1936年10月20日,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代表大会在同心清真大寺隆重召开,会期三天,参加大会的各界人士和代表300多人济济一堂,讨论了西北的形势和回民自治及抗日救国等当前重要问题,通过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决议案。选举产生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领导成员,穷苦出身的回族农民马和福当选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主席。大会决定正式启用刻有党徽和中阿两种文字并用的政府印章。大会期间,同心城人山人海,连平日不能随便出门见人的回族妇女也戴着盖头,参加了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盛会。红十五军团的星火剧社也连日演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报及时予以报道:“豫旺以西及海原地带的回民区域,现以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窑山及海原城东,新成立完全的回民县……这是回民政府的第一次,是回民解放的先声。”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回族解放和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11月中旬,红军向东作战略转移,豫海等地复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37年4月,马和福被捕牺牲,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撤销。

红十五军团地方工作部协助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起草的布告

中共豫海县委书记贺旭东(贺恩宽,1986年摄于广州)

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副主席李进善

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办公地点——王家团庄北堡子上房

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印章

《红色中华》报刊登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消息

马和福烈士故居——豫旺刘家堡子土窑洞

1936年的同心清真大寺,西征红军和陕甘宁省委在这里主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仪式

同心清真大寺正殿

豫海县回民
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画像
马和福(1893~1937),回族,经名尕西姆,原籍甘肃省临夏县东乡人。1896年祖父带领全家逃荒,辗转到今宁夏西吉县沙沟居住,以租种土地和打工为生。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灾害严重,马和福遂投奔在今同心县张家塬乡险崖子村务农的大哥马金山,随后在豫旺定居,为人拉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
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豫旺堡。马和福发现红军纪纪律严明,尊重回族风俗习惯,便东奔西走向听信谣言逃亡在外躲避的群众进行宣传。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回族群众陆续回家,接纳了红军,并向红军送“欢迎粮”、赠“抗日款”,帮助红军解决吃水问题。在红军和政府领导干部的帮助下,马和福进步很快,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豫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马和福带领20多名回民青壮年组成一支回民游击队,协助红军侦察敌情,打击不法豪绅。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建立时,马和福当选为主席。
红军东撤以后,自治政府被迫转入地下斗争。1937年1月下旬,马和福不幸被捕。在敌人法庭上,马和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对敌人软硬兼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1937年4月3日,回族英雄马和福英勇就义,时年44岁。
(五)红军会师将台堡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并肩北上,挺进甘肃,向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靠拢。7月底,西征战役结束后,西征红军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继续向西向南挺进,控制西(安)兰(州)公路,以便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红十五军团于9月14日占领靖远以西之打拉池,以保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时右翼的安全。红一军团沿吊堡子、七营方向南下,并以红一师和红一军团直属骑兵团组成特别支队,由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直插静宁、隆德地区,以保证三大主力会师时左翼的安全。特别支队于9月14日占领隆德之将台堡,18日占领静宁县之界石堡,控制了红军三大主力在静(宁)会(宁)会师的主动权。

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地
与此同时,已经北上的红四方面军经过艰苦鏖战,取得了岷(县)洮(州)西(固)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阻止红军北上的企图。红二方面军也于9月11日从哈达铺、礼县地区东进,仅以10天时间,行程700余里,胜利完成了成(县)、徽(县)两康战役计划,并准备以红六军团向宝鸡方向推进。至此,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形成夹西兰公路南北呼应,于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会师。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邮票

《红色中华》报对红军西征的报道

党中央为庆祝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发出的通电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油画)
21日,红二方面军进入今宁夏西吉县境。当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和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等同志在平峰镇(时属甘肃庄浪县今为西吉县平峰乡)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时属西方野战军建制)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会面。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红二军团到达将台堡,同红一军团领导及所部第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萧华)会师,会师部队在将台堡南侧的大场上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联欢会。23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与红一军团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在距将台堡以南约20公里的兴隆镇会师。将台堡会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胜利结束红军长征。中共中央将10月22日(将台堡会师纪念日)定为“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日”。1996年10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报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在将台堡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了碑名。这一纪念标志的建成,与甘肃会宁的三军会师纪念塔相映生辉,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象征。

将台堡会师后贺龙住过的地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位于今宁夏西吉县城南30公里处的将台乡,是199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而建

三军会聚同心城
(六)三军会聚同心城
11月1日,红军三个方面军在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下,于11月7日撤出海原地区,向东转移至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吊堡子及其以东广大苏区,三军主要领导人也随之会聚同心地区。
11月7日,适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节日。全军同时于这一天举行庆祝三个方面军会师、誓师抗日暨十月革命胜利大会。于是,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同心城西门外河滩上,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欢大会。红军总司令朱德、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先后在大会上讲话。马和福致欢迎词,朱德总司令讲话,他说:“红军汇聚同心城,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会后,红十五军团首长及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和红十五军团回民独立师师长马青年,在城内金振明的家里宴请了红军三个方面军的领导人。
11月12日,经过短暂休整的红军三个方面军,从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一线东移。

红军战士剧社在同心、吊堡子、七营、关桥堡等地慰问红二、红四方面军指战员

1936年11月7日,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聚在同心城西门外河滩上,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欢大会

同心县城金振明家。1936年11月,同心城万人军民联欢大会后,红十五军团首长及回民独立师、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领导在这里设宴招待了红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同志

萧克将军为纪念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建立60周年的题词(1996年)

萧克将军1986年重访同心时题词

张国焘

三军会聚同心举行军民联欢大会

会聚同心城的红军主要领导人朱德(上)、彭德怀(中)、贺龙(下)
(七)红军西征在宁夏的民族统战工作
红军西征不单纯是军事行动,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在西征前,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西征战役刚刚开始,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就于1936年5月24日发出了《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颁布了对回民工作的“三大禁条,四大注意”以及在回民中的十五条口号。5月25日,又发表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
在西征红军进入宁夏之前,就对部队进行了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并印发了《红色中华》报刊登的《回民工作问答讲话》,解答了回族工作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红十五军团驻守豫旺一带时,为做好伊斯兰教上层人士的工作,曾多次派干部到敌占区洪家岗子拜访虎夫耶派教主洪寿林。经过宣传,这位在当地回民中很有威望的教主对于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救国救民主张表示理解与支持。一次,两位红军代表来到洪教主家,被国民党民团发现,派人在洪家周围监视。洪教主深明大义,怕红军被敌人抓去,就果断地将红军藏在自己的“禁房”里。他白天亲自送茶送饭,晚上与红军代表亲切交谈。红军代表的言谈引起了洪教主的共鸣,他激动地说:“红军是顺民之师,必定胜利。”红军的两位代表在“禁房”住了7天7夜,最后洪教主安全地将红军代表送回豫旺堡。红军为了表彰和感谢洪教主对红军的支持,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首长唐天际、程宗受向洪教主赠送了一面上书“爱民如天”四个大字的红缎锦幛。
西征红军还创造性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红一军团二师与东北军何柱国部就“停止内战,抗日救国”达成协议,“维持双方阵地,停止敌对行动”,化干戈为玉帛,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对之后的“西安事变”爆发有一定促进作用。

红一军团政治部保存的关于不打许寡妇土豪的字据

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首长唐天际、程宗受赠给洪寿林教主的红缎锦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