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吉鸿昌在宁夏

1929年,吉鸿昌任宁夏省政府主席题照

吉鸿昌铜像
1929年4月,马仲英攻占宁夏城(今银川)后,刘郁芬急令吉鸿昌率部经兰州、中卫驰援宁夏。马部不支,节节后退,吉部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宁夏省城之下。马仲英不敢恋战,匆匆率部出北门,退至石嘴山一带。5月24日,吉鸿昌部进驻宁夏省城,升任第十军军长,并接任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9年7月24日,国民军联军第十军军长吉鸿昌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9年9月24日,宁夏省回教代表举行大会欢迎吉鸿昌主席
吉鸿昌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后,首先改组了宁夏省政府,马福寿任民政厅厅长,刘继唐任财政厅厅长,魏鸿发任建设厅厅长,甄纪印任教育厅厅长,何肇乾任秘书长,鞠毅任省会公安局局长。吉鸿昌针对连年战乱中出现的回汉隔阂,提出“回汉一家,不分彼此”的口号,在安民告示中宣布:“本军所到之处,只分良莠,不问回汉。”他严令部队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还邀请回族著名人士马进西、马震武等共商治理宁夏的大计,并与回族代表合影留念。他请人画了一张《回汉团结图》高悬于银川城中心的鼓楼上,画面上一回一汉两位老人正眉开眼笑握手言欢。他派人把这幅画的照片四处散发,并深入到纳家户、保家户回族聚居区广为宣传。平时,吉鸿昌还经常微服外出,体察民情。有时也身穿回族衣服,到清真寺与阿訇及上寺的回族促膝交谈。广大回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吉青天”“吉回回”。

吉鸿昌与宁夏各界代表合影(前左三吉鸿昌,左二马福寿)

吉鸿昌(中)参加罗秀峰、赵玉明婚礼
吉鸿昌指示建设厅厅长魏鸿发编制垦荒计划,改良农业,开发矿产,发展工交运输业,振兴教育。他自称“开发西北总指挥”,提出三项主张:“一、反对内战,安定民生;二、实行兵工政策,开发西北;三、枪口决不对内”。他把这三项主张印在自己的名片背面,以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但是,到1929年10月中旬,冯玉祥、阎锡山合谋倒蒋,中原大战在即,冯玉祥电令吉鸿昌率部迅速东下。吉鸿昌以开发西北,建设宁夏的大志未遂而郁郁离宁。后来,吉鸿昌亲自写了《醒胞》一书,强调回汉携手合作,唤起人民觉醒。

吉鸿昌赠宁夏高小以上学校秋季联合运动会题照

吉鸿昌的碗。吉鸿昌父亲告诫吉鸿昌“作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以此为座右铭,并专门烧制写有七字的碗在军中使用

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加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师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1929年,任第十军军长兼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蒋冯阎战争后,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旋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因不愿替蒋打内战,翌年称病去上海就医,与中共中央军委接触,随后曾在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未果。8月被蒋解职,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
1932年,吉鸿昌回国寓居天津,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8月,到湖北麻城宋埠策动旧部第三十师起义失败,潜回平津地区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旋任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但在蒋介石的破坏下长城抗战失败后,吉鸿昌前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4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被捕,24日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刑前题诗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