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课程文化,打造美丽学校
西夏区实验小学 耿旭娟
当下专家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学校的魅力所在,美丽所在,生命力所在。那么学校怎样办出特色呢?有关专家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而关注课程与教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在建构学校文化的软实力。
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建设联系紧密。如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南京29中研制的《学校文化战略纲要》,使我们能够生动而具体地理解和领悟学校文化建设是如何成为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的。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文化战略所要形成的是学校的文化力,主要包括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三个系统的塑造。精神力是指学校的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力量。其内容大致包括:核心价值观、学校战略定位、发展愿景、学校精神、学校使命、校训、教育理念、管理哲学、校园格言、学校宣言、校风、教风、学风、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执行力是整合学校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文化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办学效益的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校名使用规范、行政机构建设、学校品牌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育科研策略、教工手册编制、校本仪式、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组织文化传播系统的健全等。形象力是学校外在形象使学校成员与社会公众产生感性认识的力量。学校外在形象大致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为“一体两翼”,即以精神力为主体,以执行力、形象力为两翼,三者组成完整的文化力系统。
学校文化要有统领的灵魂。关注课程与教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在建构学校文化的软实力。学校文化应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进入课堂和学科,而不局限于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每年几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节日”。学校文化建设应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品位和追求教学风格相结合,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课程文化的进入,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并将三者勾连起来,构成学校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目标。课程文化的核心内涵应体现“以文为本”的课程理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所有课程要适应学生而非学生去适应课程;三是课程的构建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发展。
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是统一的。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中,它必然且应该具有学校的特点,事实上,国家课程在学校执行中必然会得到学校的二度开发。在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看来至少存在五种不同的课程:
理想的课程 ——专家学者提出应开设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 ——教师领悟应开设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 ——学生实际体验的课程。
从以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案例到课程文化进入的分析,我们可以领悟到:课程特色是学校的最大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校本课程只有体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才能突出学校育人特色。偏离了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学校课程,容易让课程流于形式。同时校本课程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承载着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逐渐沉淀成一所学校的特色。以南京市金陵中学“百年老校,少年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这样一种努力。就是他们自觉地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理解为一件事。南京市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一百多年来,金陵中学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少年精神”在这里指的是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不知停息的精神探索,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充满自信和敢想敢干的勇气与锐气等。现实中的金陵中学充满了活力与朝气,锐意改革,勤于探索,始终保持着永不懈怠的“少年精神”。挖掘百年老校经久不衰的“金中之魂”,及在这种“金中之魂”影响下呈现出的办学风格与特色,并将此作为“精神资源”,继往开来,在弘扬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在现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既能把握准前进的方向,同时又保持“少年精神”与力量。该案例充分说明: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金陵中学“百年老校,少年精神”校本课程的开发,必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在充分开掘丰厚的和谐的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弘扬光大,与时俱进,创造新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才能促进学校跃上新的办学制高点。
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基本保障。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没有特色课程支撑,就谈不上真正的办学特色,即使一时有了,也只能是短命的,不能持续发展。因此一所优秀的学校最关注的永远是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必然是有个性的,同时也是创新的。着眼长远,校本课程的发展远景是实现所有课程的个性化、特色化,实现所有课程和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并促使学校文化有质量地提升,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良性互动。因此,我们应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凝聚学校特色文化。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课程领导力,引领教师开发学校课程,积极构建学校完善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特色化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受益,让自己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价值、体味教育幸福。
从校本课程到课程特色,关键是使绝大多数学生得到发展。从课程特色到学校特色,关键在于文化的提升。只有让学校课程有了吸引力,让特色文化有了生命力,才能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打造美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