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置区划
第一节 建置沿革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大水坑一带气候温和,草木葱茏,动植物遍野。1973年在红井子村发现一具完整的牛头骨化石,1975年在傅地坑村发现一具鱼骨化石,证明了这一时期大水坑一带为古生物活动区。
近年考古发现红井子行政村马坊自然村山梁以东约10平方千米的低洼地可能是原始湖泊,原始人群依靠原始湖水而居,有采集到的石器、陶片为证。从未烧尽的木炭可见证,此处早年是有森林覆盖。
父系时期(大约距今四五千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大水坑境内也有发现。遗留文物有石斧、石刀等,红陶、彩陶等器物也时有发现。
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盐池县为北方少数民族居地。西周有猃狁,亦称戎或西戎。东周居住着晌衍戎族。大水坑在其范围内。
秦统一后,盐池属北地郡朐衍县。大水坑当在朐衍县范围内。西汉因之。东汉废朐衍县。
三国、两晋时期,盐池(含大水坑)为匈奴、羌和汉族杂居地区。十六国时期,盐池先后属赵、后赵、前秦、后秦及赫连大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盐池(含大水坑)属西安州。西魏在州下置五原郡,后改大兴郡。大水坑先属五原郡管辖,后属大兴郡管辖。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西安州为盐州。盐池县包括大水坑等大部地区属之。
隋代先后废五原郡、普乐郡,又改置盐川郡。大水坑属盐川郡管辖。
唐改盐川郡为盐州,领五原、兴宁两县,大水坑应属五原县管辖。武德四年(621年)废兴宁入五原,贞观元年(627年)废盐州,五原县(含大水坑)入灵州。次年复于旧城置盐州及五原、兴宁两县隶夏州。大水坑仍在五原县管辖内。寻改盐州隶灵州,大水坑又属灵州管辖。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盐州,辖五原、白池两县。大水坑属五原县管。神龙元年(705年),在今惠安堡附近设置温池县,亦属灵州,现大水坑镇以西部分地区属温池县管。贞元三年(787年)盐州城为吐蕃所据,九年,吐蕃离去,分属灵州、盐州,均属关内道。大水坑东部地区在盐州范围内,西部在灵州范围内。
五代盐池分属灵州温池县、盐州五原县,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所据。大水坑东部在五原县境内,西部在温池县境内。
北宋初盐池(含大水坑)属北宋,后属西夏。
元代盐州并入环州。大水坑在其范围内。
明代盐池置花马池营,后改称宁夏后卫,又设兴武营千户所。今盐池县全境分属花马池、兴武营、灵州三个守御千户所。《嘉靖宁夏新志》上,将铁柱泉列在花马池营里,而大水坑镇应属于铁柱泉管辖。
清初盐池置花马池营、兴武营,废宁夏后卫,置花马池分州属灵州。大水坑全境在花马池分州范围内。清代中期(同治年之前),大水坑分别由三山儿堡、张青堡和铁柱泉堡管辖。三山儿堡在今金盆湾南,一直由定边营管辖,到清朝末年划归盐池。
1913年(民国2年)设盐池县,隶朔方道,大水坑全境属盐池县管辖。l929年盐池县归属宁夏省。
1936年6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解放盐池大部,盐池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民国盐池县政府移治惠安堡。1936年西征红军解放了大水坑全境。其后大部队转移,被马鸿逵部队占据一部分地域,以柳条井、西雪亮子为界,东部地区属于陕甘宁边区盐池苏维埃政府所辖,称“红地”;西部地区在国民党盐池县政府管辖内,称“白地”。1947年盐池县城失陷,民国盐池县政府复迁县城。l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光复盐池,大水坑西南部地区全部解放。但摆宴井村属惠安堡区管辖,直到1976年行政区划调整才划归大水坑镇管辖。2003年撤乡并镇,将原后洼乡王新庄村调整划入大水坑镇管辖。
第二节 行政区划
民国建元,沿袭清制。县公署辖6堡,今大水坑镇应属铁柱泉堡管辖。1929年宁夏建省,县下分区,全县分四区,今大水坑镇属三区(区公所设红井子)和四区(区公所设惠安堡)管辖。1936年大水坑大部分解放,国民党盐池县政府偏居惠安堡,建立县、乡、保、甲四级制,全县设6个乡12个保,今大水坑镇少部分地区属一乡管辖。
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盐池,红井子、大水坑划归定边县二区、四区管辖。1937年7月,将上年划归定边的井沟、二道沟、红井子、大水坑、苏堡子(新桥)、李原畔6个乡重新划归盐池县,设立为五区(区址甜果水,翌年迁红井子)。并将原6个乡重新调整为5个乡,一乡(乡址牛记寨子,后迁二道沟)、二乡(乡址红井子,后迁吴记塘)、三乡(乡址狼儿沟,后迁苏记沟、大水坑)、四乡(乡址苏记堡子)、五乡(乡址冯崾岘,后迁史堡子、李源畔)。今麻黄山乡的何新庄、李塬畔、胶泥湾、唐平庄、4个行政村和2003年划归大水坑镇的王新庄行政村均属五区五乡,属“红地”。今大水坑镇的摆宴井、向阳行政村属于豫旺县甜水区的正北乡。今大水坑镇西部的余记梁、学良子、四道岭子、道沟村属于国民党盐池县政府管辖,属“白地”。
是年6月,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右路军七十三师、七十五师及八十一师解放了盐池县南部地区并建立了革命政权。同时,在盐池境内的王家庄窠(属今大水坑镇摆宴井行政村,盐池县志称王家寺)建立了豫旺县苏维埃政府。预旺县在建立政权中,将原萌城乡全境、惠安堡乡东部、大水坑镇西南部、麻黄山乡西部等地区,分别划为豫旺县甜水堡区的东北乡(乡政府驻陈家圾子)、正北乡(乡政府始驻李渠子,后移狼儿沟)、西北乡(乡政府驻李家大庄子)。1937年3月,陕甘宁省委决定撤销豫旺县,在定边、环县交界处的耿湾、山城、罗儿崾蚬、姬源等地设立定环县。将豫旺县干部合并入定环县,刘昌汉担任县委书记,苏明升(盐池县惠安堡乡狼步掌村人)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豫旺县撤销后,今向阳行政村归五区管辖,今摆宴井行政村被国民党盐池县政府(惠安堡)占据。?
1947年3月,五区失陷,4月重建。所辖一至五乡政权机构1948年8月前陆续建立起来。
1947年,国民党县政府又移治于盐池县城,3月份后,国民党盐池县政府对县境全部进行区划,将全县区划为九乡三十八保,今大水坑地区大部分由九乡、少部分由二乡管辖。九乡,乡公所二道湖,辖10个保。保公所:第一保,吴家口;第二保,石山沟;第三保,二道沟;第四保,孙崾岘;第五保,大水坑;第六保,张家屹瘩;第七保,皖家石沟;第八保,高家沟;第九保,双屹瘩;第十保,南梁。二乡,乡公所牛皮沟,辖2个保。保公所:第一保,萌城堡;第二保,牛皮沟。
1948年4月,宁夏工委配合盐池县工委及游击队,收复环县耿湾区五、六两个乡,5月底,建立起2个乡政府及12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组织,恢复被敌人占领的环县耿湾区两个乡,耿湾区六乡改为五区六乡(乡址孙记水)、耿湾区五乡改为五区七乡(乡址马记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五区(区址大水坑),称区委、区公所,辖6个乡。即:一乡马坊、二乡吴记塘、三乡大水坑、四乡苏记堡子、五乡圈湾子、六乡(孙记水)、七乡(马儿沟)。
1950年秋,盐池县五区七乡(马儿沟)归还环县耿湾区。
1952年7月,盐池县从五区划出六乡和六区的一部分组建了七区(麻黄山乡)。五区辖5个乡,即:一乡马坊、二乡吴记塘、三乡大水坑、四乡苏记堡子、五乡圈湾子。
1956年4月,五区所属圈湾子乡撤销,该乡14个村庄划归吴记塘乡管辖。五区辖4个乡,即:一乡马坊、二乡吴记塘、三乡大水坑、四乡苏记堡子。
1958年2月14日,撤销五区所轄马坊乡的建制,除将该乡所辖井沟和石山沟划归侯家河区的郝家台乡外,其余分别划给苏记堡子乡和吴记塘乡。吴记塘乡改名为红井子乡。五区辖3个乡,即:红井子乡、大水坑乡、苏记堡子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五区改为星火公社,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的组织,原来的区、5个乡的行政建置和高级合作社一并废止。星火公社辖大水坑、柳条井、圈湾子、吴家禾场、红井子、马坊、苏堡子7个大队,75个生产队。1959年11月星火公社改为大水坑公社。
1961年,盐池县政府将柳条井大队的尚记圈等村庄划入马儿庄公社。
1964年6月7日,大水坑公社调整生产队:新泉井与冯儿庄合并为新泉井生产队;马儿沟齐记庄合并为马儿沟生产队;西梁与西湾合并为西梁生产队;新庄洼、甘记畔与史堡子合并;乱窑坑与沙窝子合并为沙窝子生产队。
1965年,生产队调整后,大水坑公社辖生产大队10个,生产队55个。
1968年,大水坑公社改为“东方红”公社(实际未使用)。
1972年3月4日,大水坑公社决定调整大队、生产队建制。大水坑大队辖:东队、西队、张布梁、孙儿庄。宋记堡子大队辖:宋堡子、北王场、毛儿庄、姬儿庄。将新建大队的莎草湾、任新庄、观音峁和东风大队的井沟畔调整为莎草湾大队。将红井子大队的李伏渠、罗庄科和新桥大队的西梁、西湾调整为李伏渠大队。
将新桥大队原西梁生产队调整为西梁、西湾两个生产队。将二道沟大队甜水河水利点调整为甜水河生产队。
另外,将柳条井大队的孙儿庄生产队划拨给大水坑大队,将新泉井大队的马儿沟生产队划拨给向阳大队,将二道沟大队的甜水河生产队划拨给红井子大队。调整后,大水坑公社辖生产大队10个。
1976年,调整和增设公社,将大水坑公社分为大水坑公社和红井子公社,并将惠安堡公社摆宴井大队划入大水坑公社管辖。大水坑公社辖大水坑、新建、莎草湾、柳条井、新泉井、向阳、宋堡子、摆宴井(从惠安堡公社划入)8个大队75个生产队。红井子公社辖红井子、马坊、二道沟、新桥、东风、李伏渠6个大队57个生产队。
1980年,红井子公社调整生产队规模,将原来46个生产队调整为59个生产队。
1984年,盐池县改公社为乡,大水坑公社改为大水坑乡,红井子公社改为红井子乡。
1986年,大水坑撤乡设镇,改称大水坑镇,辖2个居委会、8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盐池县撤乡并镇,又将红井子乡和后洼乡王兴庄村并入大水坑镇。至此,大水坑镇辖1个社区3个居委会,大水坑、柳条井、向阳、宋堡子、摆宴井、新建、莎草湾、新泉井、红井子、马坊、二道沟、新桥、李伏渠、东风、王新庄15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
第三节 镇区
镇政府所在地大水坑,距县城60千米。大水坑地名最早出现在清朝嘉靖年间。因街南有一百多亩的自然洼坑,四周雨水皆可流积坑内。20世纪50年代以前,南部山区洪水亦可流经10余里入坑,坑内常年积水,故得名“大水坑”。20世纪60年代以来,因流沙阻障,加之水土保持工程之作用,流入坑内雨水甚少。又传,早年间街道低洼,街侧柳树坑下有泉水一股直流街东南水坑内,后来沙湮水泉,流水中断,但大水坑的名字留传至今。早年大水坑似一个繁华的商业集镇,并有定期香焰庙会,故有“三六九交易”之说。相传,大水坑曾是山西等地商人远途经商的必经之路。后来一场大火,将所建驿馆、铺面、庙宇等焚烧殆尽,大水坑从此一片萧条荒凉。至今,遗迹尚存,清晰可辨。
20世纪50年代,镇区房屋简陋稀少,只有几家私商小铺及兼营农业的个体手工业者,居住人口很少。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石油开发的不断加大,人口增多,1979年采油三厂石油生产生活基地建立,人口随之大增。20世纪80年代,居住人口超过万人,十分繁华,被称为“盐池第二大城市”。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小城镇虽有发展,个体经营户增多,农贸市场繁荣,但采三厂石油机关和生活基地搬迁至银川,人员撤离,石油基地随之萧条,影响到镇区的繁荣。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巩固盐池次中心地位,大水坑镇历届党委、政府狠抓小城镇建设,从2000年—2003年对镇区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扩建改造,此后又陆继不断进行了建设、改造。2008年7月2日长庆油田分公司委托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将大水坑基地闲置的场地、房屋共20处,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移交大水坑镇管理使用。为了利用盘活石油移交厂房、场地、房屋等资产,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企业。维修改造原石油基地旧楼17栋,维修面积2.45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旧平房1225户。改造硬化完善各主要街道道路10.3千米(含原石油基地)、硬化人行道6.4万平方米;新修和改造排水9.6千米,给水7.1千米;安装路灯150盏,建垃圾填埋场一处,街道绿化2000株,更换门头牌匾843块,美化陈旧破损墙面451万平方米。使镇区建成面积达到5.7平方千米,形成了7街、6路、8巷的完整的新镇区。公共设施:水、电、路、排水、路灯、垃圾箱(池)、绿化基本完善,广场、群众活动小广场、灯光球场、农贸市场齐全。功能完善、市场繁华的小城镇,吸引了周边地区农民进镇置业落户,人口逐渐增加,大水坑镇又开始繁荣起来了。
2012年年底,镇区设有1个社区3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0432人,流动人口7163人,是名副其实的盐池第二城镇。镇区设有公立医院1所、私营综合门诊部1所、私人诊所多家;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新华书店1个;还设有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部分单位、长庆油田钻三公司部分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盐池采油厂采油三队,区、县、镇属企事业单位33家。商业网点、各种服务门店遍布大街小巷,市场繁荣,交通便捷,物流畅通、信息发达。大水坑镇区已成为日益繁华的新型小城镇,具有美好的发展未来。
第四节 行政村
大水坑行政村 始于五区三乡,1958年10月设立大水坑生产大队。1973年从大水坑生产大队分出5个生产队,成立了宋记堡子生产大队。1984年改名为大水坑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村址大水坑镇区,全村土地总面积 80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9万亩,已实施围栏5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1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灌木林3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0.1万亩,户均1.8亩。全村辖大东、大西、张布良、孙儿庄、七里庄5个自然村,总户数580户,总人口1590人。
2012年粮食总产2万千克,油料总产0.3万千克。畜牧业生产注重发展舍饲养殖, 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1.6万只、出栏 0.35 万只,生猪存栏300头、出栏250头,家禽饲养量0.15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5座,养殖温棚100座。有养羊园区2处,养殖棚100座,年饲养量0.6万只。注重培育农牧业生产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专业户80户,种植面积3000亩,年收入60万元;有养殖专业户15户,养羊6000只,年收入180万元。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0元,比上年增长6%。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8辆、小汽车52辆、农用车57辆、大三轮2辆、小三轮29辆、四轮拖拉机32辆、大拖拉机2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3台、电冰箱34台、洗衣机103台、摩托车103辆、手机258部、固定电话34部、电脑34台。全村存款余额116万元,户均2万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有书籍 500册,报纸、期刊3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积极创办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现有村办企业1个,年创收2.3万元。
2004年度获盐池县委“五好村党支部”表彰奖励;2008年度获盐池县委、县人民政府城乡环境暨美化绿化工作“先进村”表彰奖励;2011年、2012度获盐池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奖励;2008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柳条井村行政村 位于大水坑镇西部。1958年设立柳条井生产大队,村址柳条井自然村。1961年从柳条井生产大队划出尚记圈等村庄,与侯记河、惠安堡公社的一部分成立了马儿庄公社。1984年改名为柳条井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有草原面积22.3万亩,已实施围栏12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1131亩(其中水地1394亩),其中基本农田1.1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灌木林3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1万亩,户均21亩。全村辖柳条井、朱新庄1队、朱新庄2队、张旧庄、玉皇庙、杨儿庄、东学良、西学良、沙窝子、乱窑坑10个自然村,总户数470户,总人口1523人。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2012年粮食总产20万千克,油料总产4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5%、5%。发展畜牧业生产,注重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7万只,出栏0.5万只,生猪存栏0.15万头,出栏0.14万头,家禽饲养量0.04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50座,养殖温棚230座。有养羊园区3处,养殖棚90座,年饲养量0.3万只。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养殖业专业户3户,养羊3000只,年收入60万元。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0元,比上年增长9%。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15辆、小汽车50辆、农用车10辆、小三轮10辆、四轮拖拉机150辆、大拖拉机10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85台、电冰箱64台、洗衣机85台、摩托车85辆、手机170部、电脑2台。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有书籍1570册,报纸、期刊3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
摆宴井行政村 1960年设立摆宴井生产大队,属惠安堡公社管辖。1976年分公社时,整村划入大水坑公社管辖。1984年改名为摆宴井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村址摆宴井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12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12.5万亩,已实施围栏10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2.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2.6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3.98万亩,其中灌木林3.72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1万亩,户均16亩。全村辖大掌、沟口、井梁、摆宴井东队、摆宴井西队、孙记沟、前指、牛皮沟、梁禾场、芦沟子10个自然村,总户数614户,总人口2018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2012年粮食总产30万千克,油料总产5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15%、13 %。发展畜牧业生产,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2万只、出栏3万只,生猪存栏0.15万头、出栏0.2万头,家禽饲养量0.6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80座,养殖温棚70座。有养殖园区3处,养殖棚80座,年饲养量2万只。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业专业户2户,种植面积6000亩,年收入150万元;有养殖业专业户2户,养殖羊3000只,年收入30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比上年增长10%。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70辆、小汽车100辆、农用车30辆、大三轮5辆、小三轮10辆、四轮拖拉机150辆、大拖拉机15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97台、电冰箱81台、洗衣机97台、摩托车97辆、手机244部、固定电话11部、电脑16台。全村存款余额300万元,户均4885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10件,有书籍2800册,报纸、期刊25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向阳行政村 1960年设立向阳生产大队。1984年改名为向阳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村址向阳西队,全村土地总面积35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13万亩,已实施围栏13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2亩,其中基本农田1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1万亩,其中灌木林4.1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0.4万亩,户均8亩。全村辖齐记庄、道沟、柳叶洼、马儿沟、狼儿沟西队、狼儿沟东队、向阳东队、向阳西队、硝池子9个自然村,总户数492户,总人口1605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2012年粮食总产5万千克,油料总产0.3万千克。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65万只、出栏0.3万只,生猪存栏300头、出栏250头,家禽饲养量0.1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26座。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比上年增长8%。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8辆、小汽车26辆、农用车6辆、大三轮5辆、小三轮24辆、四轮拖拉机85辆、大拖拉机4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73台、洗衣机14台、摩托车48辆、手机152部、固定电话3部、电脑2台。全村存款余额49万元,户均1000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5件,有书籍1000册,报纸、期刊3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有接生员1人。
新泉井行政村 1958年设立圈湾子生产大队,大队部设圈湾子生产队,辖圈湾子、官记沟、马儿沟、井记沟、谷山塘、冯儿庄、新泉井等生产队。1960年断兔沟生产队由武家禾场大队(新建大队)划入圈湾子大队管辖。1961年圈湾子生产大队迁址新泉井生产队,改称新泉井生产大队。1971年,将新泉井大队的马儿沟生产队划归向阳大队管辖(原名贺坊大队)。1984年改名为新泉井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村址新泉井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62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4万亩,已实施围栏3.2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2.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8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灌木林2.7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1.5万亩,户均26.9亩。全村辖谷山塘、圈湾子、断兔沟、新泉井、关记沟5个自然村,总户数557户,总人口2046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83万千克,油料总产7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发展畜牧业生产,注重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6万只、出栏0.35万只,生猪存栏600头、出栏400头,家禽饲养量500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25座,养殖温棚120座。有养殖园区1处,养殖棚25座,年饲养羊1500只。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业专业户5户,种植面积1000亩,户均年收入5万元;有养殖专业户10户,养殖羊、牛2000只(头),户均年收入8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比上年增长6%。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30辆、小汽车50辆、农用车10辆、大三轮5辆、小三轮12辆、四轮拖拉机110辆、大拖拉机10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86台、洗衣机100台、摩托车50辆、手机300部、电脑10台。全村存款余额668万元,户均1.2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8件,有书籍1000册。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2006年获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奖励;2007年获县级“文明村”称号;2008年获县级“先进村”表彰奖励。2010年获盐池县委、县政府“先进村”表彰奖励。
新建行政村 1954年设立新建生产大队,大队部设在新建生产队。2000年村部移设大水坑镇区。1984年改名为新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部,全村土地总面积98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12.75万亩,已实施围栏8.8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08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08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8000亩,其中灌木林7900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1500亩,户均3.3亩。全村辖新建、范记圈、碱沟子、双疙瘩、牛毛井、苗古窑、黄记井、余记圈、武记塘9个自然村,总户数456户,总人口1464人。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54万千克,油料总产6万千克。发展畜牧业生产,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62万只、出栏0.48万只,生猪存栏300头、出栏270头,家禽饲养量750羽。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比上年增长9%。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40辆、小汽车60辆、农用车15辆、小三轮10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53台、电冰箱131台、洗衣机109台、摩托车44辆、手机215部。全村存款余额560万元,户均1.21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有书籍1050册。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莎草湾行政村 1970年设立莎草湾生产大队,大队部设莎草湾生产队。1984年改名为莎草湾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部,全村土地总面积823.6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6.28万亩,已实施围栏4.28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7万亩,全部为基本农田,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0.32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2.15万亩,户均62亩。全村辖莎草湾、观音峁、芨芨峁、井沟畔、齐新庄、任新庄、麦地渠7个自然村,总户数343户,总人口1169人。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21万千克,油料总产6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舍饲养殖,2012年末羊只存栏4120只、出栏3800只,生猪存栏150头、出栏60头,家禽饲养量0.28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234座,养殖温棚120座。有养殖棚382座,年饲养量0.47万只。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专业户165户,种植面积1.1万亩,年收入10万元;有养殖业专业户116户,养殖羊4800只,年收入1.2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比上年增长9%。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20辆、小汽车50辆、农用车264辆、大三轮18辆、小三轮32辆、四轮拖拉机206辆、大拖拉机8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58台、洗衣机90台、摩托车35辆、手机302部、固定电话20部、电脑44台。全村存款余额350万元,户均1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10件,有书籍5000册,报纸、期刊10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7人。
二道沟行政村 1958年设立二道沟生产大队,队部设二道沟自然村。1984年改名为二道沟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126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4.66万亩,已实施围栏1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3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2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全村辖二道沟、南洼、沟沿、金盆湾、平庄、后台6个自然村,总户数415户,总人口1556人。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50万千克,油料总产15万千克。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4万只、出栏0.2万只,生猪存栏180头、出栏40头,家禽饲养量8000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8座。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业专业户8户,种植面积800亩,户均年收入1万元;有养殖专业户3户,养殖羊400只,户均年收入2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比上年增长10%。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6辆、小汽车150辆、大拖拉机1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99台、电冰箱53台、洗衣机43台、摩托车36辆、手机145部、电脑9.6台。全村存款余额45万元,户均1084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5件,有书籍3800册,报刊20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王新庄行政村 1980年从后洼公社胶泥湾生产大队分出,设立王新庄生产大队,村部原设王新庄自然村,属于原后洼乡管辖。2003年撤乡并镇时,将王新庄生产队大划入大水坑镇管辖。村部今设大水坑镇区石油转盘路处。1984年改名为王新庄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7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4.9万亩,已实施围栏4.4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6290亩,其中基本农田6290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0.31万亩,其中灌木林0.2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700亩,户均3亩。全村辖康台、马畔子、王新庄、崖峁4个自然村,总户数153户,总人口530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7万千克,油料总产1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3%、5%。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28万只,出栏0.13万只,生猪存栏800头,出栏640头,家禽饲养量200羽。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专业户72户,种植面积4000亩,年收入120万元;有养殖业专业户14户,养殖羊1800只,年收入1.8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0元,比上年增长10%。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12辆、小汽车21辆、农用车18辆、大三轮2辆、小三轮12辆、四轮拖拉机4辆、大拖拉机4台。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17.6台、洗衣机26台、摩托车15.7辆、手机148部、固定电话2.6部、电脑5.2台。全村存款余额20万元,户均1300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有书籍1700册,报纸、期刊4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马坊村行政村 始于五区马坊乡(一乡),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马坊生产大队,村部设马坊自然村。1984年改名为马坊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部,全村土地总面积82.3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5.3万亩,已实施围栏2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2.03万亩(其中水地1502亩),其中基本农田2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6万亩,其中全部为灌木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0.2万亩,户均5.1亩。全村辖石山沟、井沟、马坊、红沟洼4个自然村,总户数389户,总人口1487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24万千克,油料总产2.2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4%。发展畜牧业生产,2012年末羊只存栏0.36万只、出栏0.2万只,生猪存栏0.3万头、出栏0.6万头,家禽饲养量0.1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70座、养殖温棚230座。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养殖业专业户72户。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上年增长4 %。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3辆、小汽车56辆,农用车120辆,小三轮62辆,四轮拖拉机58辆,大拖拉机4台。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100台,洗衣机100台,摩托车100辆,手机200部。全村存款余额155万元,户均4000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有书籍1480册,报刊4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有接生员1人。
李伏渠行政村 1972年设立李伏渠生产大队,村部设李伏渠自然村。1984年改名为李伏渠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37.2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2.11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4793 亩,其中基本农田 0.5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灌木林2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0.3万亩,户均12.7亩。全村辖高新庄、罗渠、罗庄科、西梁、新建塬、李伏渠、西湾7个自然村,总户数236户,总人口1136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50万千克,油料总产12万千克。发展畜牧业生产,注重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5万只,出栏0.1万只,生猪存栏200头,出栏50头,家禽饲养量1万羽。建成养殖温棚15座。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业专业户10户,种植面积1000亩,年收入2万元;有养殖业专业户10户,养殖羊2000只,户均年收入3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14辆,小汽车160辆,四轮拖拉机100辆,大拖拉机2台。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97台,电冰箱85台,洗衣机85台,摩托车67辆,手机169部,电脑12.7台。全村存款余额400万元,户均1.7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5件,报刊20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有接生员1人。
积极创办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年创收15万元。
东风行政村 1961年从新桥生产队大分出,设立东风生产大队,村部设甘记畔自然村。1984年改名为东风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70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5.1万亩,已实施围栏5.1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1436亩,全部为基本农田,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500亩,全部为灌木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5000亩,户均12.8亩。全村辖麻记畔、堡头、碗石磕、吴记掌、新庄洼、马记滩、史堡子、甘记畔8个自然村,总户数390户,总人口1337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60万千克,油料总产15万千克。发展畜牧业生产,注重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5000只,出栏3000只,生猪存栏410头,出栏280头,家禽饲养量2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30座,养殖温棚35座。有养殖园区1处,养殖棚35座,年饲养量3000只。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业专业户10户,种植面积1000亩,年收入2万元;有养殖业专业户10户,养羊3000只,年收入4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10辆,小汽车160辆、农用车11辆、小三轮30辆、四轮拖拉机51辆、大拖拉机3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90台、电冰箱54台、洗衣机41台、摩托车16辆、手机108部、固定电话7.7部、电脑18台。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5件,有书籍1200册。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积极创办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年创收5.5万元。
红井子行政村 1958年2月撤销五区马坊乡建制,五区吴记塘乡改名为红井子乡,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设立红井子生产大队,村部设红井子自然村。1984年改名为红井子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部,全村土地总面积82.5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7.5万亩,已实施围栏2.5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9551亩(其中水地175亩),其中基本农田1.6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6.4万亩,全部为灌木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村辖红井子东队、红井子西队、刘堡子、甜水河、涝坝沟、傅地坑、上青石峁、下青石峁8个自然村,总户数495户,总人口1630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10万千克,油料总产0.5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7%、6%。发展畜牧业生产,注重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6万只,出栏0.4万只,生猪存栏400头、出栏350头,家禽饲养量0.3万羽。养殖温棚18座。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60元,比上年增长11%。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16辆、小汽车24辆、农用车6辆、大三轮3辆、四轮拖拉机210辆、大拖拉机5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30台、洗衣机60台、摩托车100辆、手机160部、固定电话6部、电脑8台。全村存款余额200万元,户均5000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户,活动设施6件,有书籍2000册,报纸、期刊5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宋堡子行政村 1972年从大水坑生产大队分出,设立宋记堡子生产大队,村部设宋记堡子自然村。1984年改名为宋记堡子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北部,全村土地总面积75.3平方千米。有草原面积10万亩,已实施围栏8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1.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1.1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3.4万亩,全部为灌木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鼓励发展草产业,优质牧草保存面积3400亩,户均8.4亩。全村辖宋记堡子、姬儿庄、谢记梁、南王场、北王场、毛儿庄6个自然村,总户数404户,总人口1402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粮食总产56.9万千克,油料总产13.3万千克,分别比上年增长2.3%/1.2%。发展畜牧业生产,注重舍饲养殖,2012年年末羊只存栏0.56万只、出栏0.49万只,生猪存栏535头、出栏525万头,家禽饲养量0.18万羽。建成“三位一体”生态温室78座,养殖温棚26座。有养殖园区2处,养殖棚35座,年饲养量0.16万只。注重培育农牧业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现有种植业专业户178户,种植面积8000亩,年收入320万元;有养殖专业户23户,养殖羊7000只,年收入56万元。
农民多种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比上年增长11%。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现有载重汽车38辆、小汽车203辆、农用车198辆、大三轮10辆、小三轮7辆、四轮拖拉机136辆、大拖拉机3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2台、电冰箱54台、洗衣机93台、摩托车64辆、手机321部、固定电话5部、电脑18.8台。全村存款余额1616万元,户均4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1处,活动设施5件,有书籍4000册,报纸、期刊5种。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1人、接生员1人。
受县以上表彰奖励:2000年1月获全县两基工程先进集体、全区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2005年3月获全县“五好”党支部称号;1998年6月获全县先进党支部;2010年获吴忠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2010年获全县计划生育先进集体;2012年获全县环境整治先进集体。
新桥行政村 1937年7月,成立五区四乡(乡址苏记堡子),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苏记堡子生产大队,队部设苏堡子生产队。1965年因新建桥,故改名为新桥生产大队。1984年改名为新桥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自然村,设村民小组。
该村位于大水坑镇东南部,全村有草原面积5万亩,实行封山禁收后,草原植被得到了恢复;有耕地24780亩,其中基本农田1.3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使田、林、路更加配套完善;重视林业发展,全村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村辖新桥东、新桥西、农台东、农台西、余屹涝、窑沟畔、山泉峁、苏老庄、林洼子、上掌、下掌11个自然村,总户数380户,总人口1420人。
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12年末羊只存栏1200只、出栏300只,生猪存栏200头、出栏200头,家禽饲养量200羽。
农民多种经营,全村农民家庭资产不断丰厚,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70元,比上年增长9%。现有载重汽车45辆、小汽车200辆、农用车100辆、大三轮2辆、小三轮14辆、四轮拖拉机60辆、大拖拉机3辆。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电视机100台、电冰箱100台、洗衣机100台、摩托车50台、手机150部、固定电话5部、电脑3台。全村存款余额1900万元,户均5万元。
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充实,现有文化活动室或1户,有书籍300余册。
重视村民医疗卫生保健,建有卫生室1处,有村医1人、接生员1人。
表2-1 2014年8月大水坑镇各行政村自然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