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寻根漫谈(1)
寻根漫谈
世间万事万物总都有个根。根者,产生之根源也。我国文化也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寻找这个根源,其意义无比重大。前几年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号召,目前流行于社会中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倡议,实际上也都是寻根的举措。
《三国演义》一开头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两句话概括了一部中国史。然而,仔细计算起来,中国历代总是合多分少,至今我们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海峡两岸目前的情况只能是一个暂时的现象,统一迟早必定会实现的。
这种人类史上空前的现象,其根何在?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彪炳寰宇,辉煌璀璨,众口交誉,其影响广被大千世界,历数千年而不衰。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地球上没有中华文化,人类今天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文化史上的稀有现象,其根安在?
中华文化,不但在大的方面辉煌灿烂,在小的方面也是如此。中华的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医药文化、戏剧文化,等等,等等;更小而至于围棋、象棋、麻将等,亦无不博大精深;连针灸、气功、按摩、推拿等也都能造福人类。拿西方的扑克等来与之相较,其深浅真难以道里计了。
这些人类史上的奇迹,其根何在?
现在已经到了20世纪的世纪末,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来到了门前,我国和全人类都处在一个转折关头。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了中国的和平统一,为了世界的持久和平,为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福利,为了人类前途的发展,上面谈到的这一些根,都有必要来寻上一下。根就是本,循本才能求末,本末同求,斯为至善。
因此,我祝贺《寻根》的创刊。
我祝福《寻根》茁壮成长,寿登千岁。
1994年1月19日
中国姓氏文化
前不久,张在德同志介绍袁义达同志来看我,带来了《中华姓氏大辞典》这一部长达150万字巨著的部分稿子,要我写一篇序。这确实让我踟蹰难决:我那一点对中国姓氏的知识能保证序写成后不出笑话吗?我请他把稿子和一些说明材料留下,意思是等我学习完了再行定夺。万万没有想到,我一接触稿子和资料,立即有豁然开朗之感:原来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姓氏里面,竟隐藏着这样重要的含义。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东西。我当机立断:这一篇序一定要写的。
我小时候读过《百家姓》,只是跟着老师念,根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后来在国内外读书做事,虚度了几十年,逐渐知道了中国的姓绝不止百家。明朝有《千家姓》一书,没有读过也没有考虑过,中国的姓氏是否就到千家而止。可是我知道了,世界各国的姓氏制度是颇有分歧的。有的国家根本没有姓。在中国,姓氏制度在各民族之间,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姓氏制度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仍然没有加以考虑。
在德国读书的时候,听一个德国同学讲过德国犹太人姓氏起源的一些笑话。原来犹太人从前就是没有姓的。几百年前,德国警察局规定每一个人都必须有个姓。这对日耳曼人来说本是“司空见惯浑无事”的,然而却难坏了犹太人。他们走到警察局,恭候发落。此时不怀好意的德国警察,却来了威风。“到门后边去站着!”他们怒喝。于是有的犹太人就真的站在门后边。结果“在门后边”就成了他们的姓。还有更恶毒的恶作剧。犹太人央求德国警察,给自己赐个姓。于是连“放屁”等一类的脏词儿都成了犹太人的姓。
这故事,我当时听了觉得好笑。及今回思,却只觉得悲哀。在姓氏里面竟还隐含着一部民族压迫史!
这是姓氏制度带给我的第一次反思。
以后,我在治印度和中亚古代语言之余,有时迫于形势,有时出自兴趣,我也搞了一点中外历史的研究。在这里面,我认识到了姓氏的重要性。治中国历史而不注意姓氏的研究,是根本不行的。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学家,写过不少的关于姓氏的专著和论文。我顺便举一个例子: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是这一部《中华姓氏大辞典》的参考书之一。陈寅恪先生给本书写的序里说:
寅恪以为姚君之学,固已与时俱进,然其当日所言,迄今犹有他人未能言者。此读者自知之,无待寅恪赘论。惟不能不于此附著一言者,即吾国史乘,不止胡姓须考,胡名亦急待研讨是也。
寅恪师在下面列举了一系列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姓名,从六朝一直列到清代,给治史者极大的启发。他不但号召别人来研讨,而且现身说法,自己著文,参加研讨,写了许多著名的论文,比如《元代汉人译名考》、《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李太白氏族之疑问》等,在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中国历史上姓氏问题之引起争论者,绝不只限于寅恪先生所论。即在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姓氏实亦大有研讨之余地。其中颇有与历史相联系者。比如寅恪先生所提出之李姓,据目前科学统计,李姓实为当前中国的第一大姓。其来源究竟如何呢?他们绝非都是李耳的后代,这是绝对可以肯定的。仅李唐一代,就制造了不少的李姓。有许多波斯人到了中国改姓了李,著《海药本草》的李洵即其中之一。再如马姓。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前,比如汉朝的马援,《三国演义》中的白袍小将马孟起等,当然都可能是土生土长的“马”。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以后,有许多姓马的穆斯林,可能或多或少地与“穆罕默德”、“马哈茂德”等有关,与马援和马超难以联系了。
这只是我顺手举的几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姓氏问题之复杂远远不止这一些。在这方面也还大有研讨的余地。
我在上面曾说到德国犹太人的姓氏问题。这样表现姓氏上的民族压迫,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在本辞典的附录中,有一篇关于姓与庄地名的文章,里面讲到的来源很可能与宋代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有关。他惨遭奸臣秦桧杀害后,他的后代怕再遭到奸臣杀害,携家带眷,逃到安徽省涡阳县一个僻静的地方,并把“岳”字拆开,把“山”字放在“丘”字上面,成了“□”字。这个传说的真实程度,我们无法推测。但是,揣情度理,勿宁说是可靠的。此外,我还想到另一个传说。今天中国姓“闻”的,不一定都是闻太师的后人。宋代的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杀害后,他的后人也为了同样原因,将自己的姓改为“闻”。揣情度理,我认为,这同样是可靠的。
上面讲的都是历史上的事情。姓氏研究同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联系呢?
我认为,联系是密切的。这个认识只是我不久以前才得到的,通过这一次阅读本辞典的部分稿子和资料,又进一步加深了。先让我举几个例子。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偶尔读到了一些文章,其中谈到,现在给小孩子命名最流行、最时髦的风气是起单名,结果造成了同名过多的现象,这给有关方面无端制造了大量的困难。现在我看了袁义达同志带给我的材料,里面讲到,中国汉族和满族李、张、王三大姓高居榜首,鼎足而三。李姓占全人口总数的7.9%,张姓7.4%,王姓7.1%,三者加起来共占22%多,有几亿人口。这几个大姓再加上同名问题,情况就更加复杂化了。
比如说,今天最流行的单名是“军”、“宁”等,再加上传统的双名“宝珍”、“玉珍”、“淑贞”、“兰英”等和一度时髦的双名“卫东”等,这样一些名,若与三大姓配在一起,试问普天之下将会有多少同姓又同名的人呀?事实上,专就我接触到的这一点社会层面来看,姓名叫“李军”、“张军”、“王军”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有时候,中学一个班里就有三个“张军”,再加上“李军”、“王军”,则教员点名,邮局送信,有人打电话,公安局登记人口,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人口普查,会引起多么大的混乱,不是一清二楚了吗?况且我国已经有了专利法和版权法,这些都与姓名有关。上述情况在这里会引起多么大的混乱,不也是一清二楚了吗?多么精细的电子计算机对此也将束手无策。文明社会,每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姓名,这是必不可少的。姓名有点重复,哪一个国家也难以完全避免。但若过了头,则必然影响社会的运转。这一点也用不着再求得证明了。
上面谈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本书的自序中还提到其他一些与姓氏有关的问题和建议,所有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我们严重的关切,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是我读了本书部分稿子以后的诚恳的希望。
两位作者都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习惯于谨严细致的科学工作方法,现在他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探讨方面上;我相信,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本书的谨严准确的自然科学的学风。我们搞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人,应该认真学习这种学风。这是我的又一个诚恳的希望。
我写到这里,读者读到这里,我们必然都要想到两位作者和出版者,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远见卓识,他们的独具慧眼;我们也不能不由衷地感激他们。他们肯而且敢在今天出版界人所共知的情况下,出这样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出版这样一部大辞典。我现在向中国史学界、社会学会、民族学界、公安部门、民政部门、教育部门等郑重推荐这一部大辞典,它会给你们的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
除了共同的感激之外,我个人还有一点特殊的感激。我在开头已经说到,张在德同志和袁义达同志代表作者找我写序的时候,我认为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使我踟蹰难决,我甚至不理解,何以找到我头上来。我内心里不但毫无感激之意,而且还颇有点抱怨。然而,到了今天,材料看完了,序也写完了,仅仅不过几天的时间,我忽然恍然大悟,这对我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学到了不少的新东西。我现在又感到,光用“感激”二字都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情了。
我的序就写到这里。
1991年1月3日
(本文原为《中华姓氏大辞典》序言)
中国楹联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之一,从唐代传入日本,至今兴盛不衰。楹联则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因为只有像汉语这样有独特结构的语言才能有,世界任何其他语言都根本无法讲什么平仄、对仗等。没有平仄、对仗等,也就没有楹联。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书法和楹联一向是紧密结合的。一直到今天,在全国各地的名山胜刹、古寺梵宫都还悬有名人书写的楹联。人们过新年时也往往用红纸书写楹联,张诸门楣,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期望,或言志,或抒情,为佳节凭空增添了无量欢悦。
将楹联汇集成册者,过去有过一些。但是将楹联与书法联合出书,尚未多见。现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了这一册《中国楹联墨迹荟萃》,集全国老中青三代学人、政治家、书法家的墨宝于一册,真可谓洋洋大观。窃以为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对全国书法爱好者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欣赏这样多名家的书法;对全国文学研究者来说,能欣赏这样多精彩的楹联;对青少年来说,读一点楹联,可以体会中国文字之特点。五十多年以前,在1933年,先师陈寅恪先生给清华大学出国文入学试题,作文题是“梦游清华园记”,另出对对子一题,以测试学生对汉文理解之程度,当时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我以为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的。对仗确实能试出学生的水平,而楹联是最讲求对仗的。青年学生通过楹联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因此,他们还能通过欣赏书法与楹联艺术,开阔眼界,活跃情思,培养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由热爱祖国独有的艺术,进而热爱祖国。其为用不可谓不大矣。然而更有进者,其意义绝不限于本国。从对外文化交流上来讲,像日本等国对中国书法艺术和文学修养素有基础,此外还有海外华人或华裔,对此同样有浓厚的兴趣。有此一编,不出国门家门,就能欣赏中国当代有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学者、教授的书法艺术,此书将受到他们的欢迎,是肯定无疑的了。
因此,我热烈祝贺此书的出版。愿中国传统文化和煦的春风吹绿祖国大地,吹遍友邻诸国。
1987年6月8日
(本文原为《中国楹联墨迹荟萃》序言)
成语和典故
成语,旧《辞源》的解释是:“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证引以表示己意者皆是。”典故,《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后者的解释不够全面,除了“古典”外,有些人还用“今典”这个词儿。
成语和典故是一种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短短几个字或一句话,却能唤起人们的联想,能蕴含无穷无尽的意义,有时是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清楚的。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诗人和词人,鲜有不用典者。一个最著名的例外是李后主。
在世界上各大民族中,成语和典故最丰富多彩的是哪一个民族呢?这个问题,我想,考虑到的人极少极少,反正我还没有遇到呢。我自己过去也从未想到过。只是到了最近,我才豁然开朗:是中国。
中国汉语浩如瀚海的诗文集是最好的证明。没有足够的古典文献的知识,有些诗词古文是无法理解的。许多古代大家的诗文集,必须有注释才能读得懂。有的大家,注释多到数十家、数百家,其故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