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留言(绿地文学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歌兰小令》序

与吟泠相识,还是在1990年代初,那时,她在当时还叫做贺兰县造纸厂的工厂打工,手中干的是出力流汗的粗活,心里却是一片清凉、细腻,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间断的写写画画,做着作家的美梦。早先接触到的,是她一些随笔散文,平实、清新、简练,其中还有一抹淡淡的灵气。后来,她开始尝试着写小说,一点一滴,一字一行,而且在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愈写愈好,渐渐成了气候,终于有了这部小说集《歌兰小令》。

吟泠善于在生活里构架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里塑造人物形象,借人物形象倾注思想感情。她小说里的主角几乎都是努力、认真而又心怀梦想的生活在底层的女性,她们有失意也有欢乐,有幸福也有愁怨,像生活中很多平平常常的人们那样,平平淡淡的过着喜喜悲悲的日子,吟泠只不过是用巧妙的文字把他们留在了纸上。如《刻在柏木上的水仙》中被队长奸污过的,但依然在内心深处渴望着一份真情的寡妇大仙;《青果》中因病盛年而殁的“还绿着皮皮”的珠子;《起飞》中做了大款情人农村教师秦小青;还有《金麦草》是单纯幼稚,情窦初开的乡下女孩胡小妹;《花娘娘》中对生活永远失去了美好回忆的花娘娘;《青春小鸟》中懵懵懂懂的保姆佛香;《三月杏花天》中那个东山上云彩般的女人……在她们身上,或多或少,都落上了一层抹不掉的伤感色彩,这也是贯穿吟泠小说中最为明显的精神特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她对于死亡这个永恒主题的平实叙述和冷静思考。胡小妹、珠子、大牙、“我”、毛鸭、卖花夫妻等的死……自始至终都在为她的人物和故事作着冷色的陪衬,这就使她的小说从整体上来看有一种低沉甚至压抑的基调。作者似乎并不刻意地歌颂生命,也不刻意地逃避死亡,两者既是自然也是偶然的交融在生活和时光当中,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带来一种别样的平静感,仿佛就是要执意告诉别人,生活理应如此,也原本如此。这有点老庄旷达对待生死的意味。庄子曰:“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是说古代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我猜想,吟泠是读过一点庄子的,的确,作家读点庄子大有益处。

在吟泠笔下,“兰城”是一个格外温暖潮湿的字眼,由此看出,作者对她所生活的小城的眷恋、热爱和关注。她像所有依恋着故乡的作家一样,心灵没有离开过兰城,兰城是她心灵深处的根,她的每一篇小说,都连着兰城的人和事,都染着兰城的色彩。是兰城的秀丽,让她的作品恬静而淡雅;是兰城的风韵,让她的作品质朴且无华。对兰城的挚爱和关注,便是吟泠坚持创作的动力之所在,也是她的创作成功之所在。

当然,这部小说集当中难免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因为它收入的作品,时间跨度有十年之久,因而早期的作品与近期的作品相比,无论语言文字,表现形式,故事结构,均有明显差异,前者浅显稚嫩,后者圆熟自然,文学创作上,这应该是很自然的现象。吟泠有意识地把它们收集在一起,说明她对自己作品的认识是清醒的,评价是客观的,这是一个作家趋于成熟的表现。

吟泠还年轻,文学创作之路还很长,愿她继续保持执著追求的精神和良好的创作心态,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2007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