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建议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建设与农牧业发展研究
宁夏全境根据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中东部干旱风沙区;北部引黄(河)灌区三种类型。中部干旱风沙区,位于东经104°17′~107°41′,北纬36°06′~39°05′,范围包括鄂尔多斯台地南缘、黄土高原北缘和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地区。行政区域包括:盐池县、海原县、同心县、红寺堡区、陶乐县的全部,固原东八乡,和灵武市、利通区、中宁县、中卫县的山区部分。其西、北、东分别分布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土地总面积30347平方公里。2000年底人口126万,回族68万,占54 %,其中农牧业人口115万人,人口密度42人/平方公里。耕地467万亩,人均3.7亩。草地面积3076万亩。林地面积312万亩,林木覆盖率6.9%,低于全区林木覆盖率8.3%的平均值。
在地貌上,呈现沙地、山地、丘陵、平原镶嵌分布。地带性植被为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植被以稀疏低矮的旱生、超旱生植物为主。土壤类型中灰钙土和风沙土占一半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80~40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年变率大(荒漠草原区- 70%~+98%,干草原区- 38%~+60%)。年蒸发量达2000毫米以上,呈现出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区内光热资源丰富,属我国日照高值区。年≥10摄氏度有效积温多数地区在2400摄氏度~3200摄氏度。无霜期140天左右。风大且频繁,≥5米/秒的起沙风年出现次数为80天以上。。干旱、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荒漠化严重。对人为活动的敏感度极高,易于在人为干扰下迅速逆向演化。因此,加快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不仅是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急需,而且对减轻宁夏境内风沙危害及其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对促进宁夏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经20多年的治理,该区域生态状况有了一定改善。截至2000年底,先后治理沙漠化土地630万亩,其中栽植固沙乔灌木林158万亩,飞播造林固沙45万亩,封沙育林育草173万亩。近二年推耕还林还草47万亩,围栏封育130万亩。提引黄河水在沙漠边缘建设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绿洲127万多亩,使该区沙漠化土地面积由1980年的2520万亩减少到189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985年的2.6%提高到6.9%。开发推广了近百项实用技术,建立了一批生态建设示范区,涌现出了像盐池柳扬堡乡沙边子村等一批治理沙漠的典型,一些地方的生态面貌有了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而总体恶化的严峻局面尚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该区域仍是全国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一、中部干旱带区域环境概况
(一)干旱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旱灾是该地区发生最为频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历史上说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现在有“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之说。从1470年~1980年的510年中,共发生2年连旱27次,3年连旱12次,4年连旱1次,5年连旱3次,6年连旱4次。而在1950~1980年的30年中,21年受旱,其中大旱5次,平均6年发生一次。1990年~1999年的10年中,除1996年外,每年都遭旱灾,且大旱6次,平均1.6年一次大旱。盐池、灵武、陶乐、中卫及同心、海原等地,一般大于八级的大风日数每年在25天以上。
干旱和大风使该区域成为风沙最活跃和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沙尘东移的中转站和尘源地。1982年至1999年18年间,宁夏中部干旱带共发生区域性沙尘暴27次,其中严重沙尘暴5次。1993年5月5日的特大沙尘暴,造成该区域1995万亩耕地和草原受害,经济损失达2.7亿元。2000年发生沙尘暴12次,2001年发生18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001年,该区域被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科学考察确定为我国四大沙尘暴源区之一。频繁发生的干旱、大风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亿元以上。
(二)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地带
宁夏地表水资源量8.89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地表水资源总量的0.036%,是全国平均值的1/15,黄河流域平均值的1/5。耕地亩均占有水量48立方米,分别为黄河流域和全国平均值的1/6和1/28。地下水资源总量29.84亿立方米,但只有13.7%的水量分布在占总面积84.6%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山区,其地下水资源模数只有0.33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中部干旱带内的陶乐县为地下水资源、水质双重型缺水县,盐池、同心、海原县为资源型严重缺水县。
(三)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带
历史上,本区域是汉族(农耕为主)与少数民族(游牧为主)冲突频繁的地区,也是农牧业交错的地区。由于人口增长,不适于耕垦的荒漠草原被垦殖为旱耕地,衰退的草原也大量放牧,使该区域始终处于荒漠化正向、逆向演替交错发生的过程中。
目前,该区域土地荒漠化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有1890万亩的沙漠化土地;受风沙危害的村庄2555个、农田198万亩、草场1815万亩、铁路648公里、公路8106公里、灌溉渠道2339公里;每年向周边地区的输沙量高达630万吨。现有草场2941万亩,按现有统计羊单位数196万只,已超载68万只(实际超载数量要远高于统计数),90%以上的天然草场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场鲜草产量不足60公斤/亩。
(四)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带
目前宁夏107.24万贫困人口中,有近50%分布在该区域。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当地人民脱贫的主要障碍,并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林牧生产的制约因素明显,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层1.5~2.0厘米,耕层内细粒物质损失10%~30%。二是二、三产业比重不高,农业人口比重达91%。三是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差,干旱区与灌区收入比为:1980年是1∶1.6;1990年为1∶2.4;1998年为1∶2.6。四是教育文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特别是回族聚居地区,如同心县为15.8‰,海原县达到了20‰以上。
二、环境恶化的原因
风沙干旱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互动效应是造成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不适当的人为活动对环境恶化的影响尤为强烈。
(一)自然因素
干旱缺水是造成该区域环境恶化的根本的自然因素。近年来受大气候变化的影响,中部干旱带呈现出降水量下降和气温上升的趋势。以盐池县为例,1981年~2000年年均降水量为309毫米,其中:1981年~1991年年均降水量为325.3毫米;1991年~1996年年均降水量为300.4毫米;1997年~2000年年均降水量为285.0毫米。近20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近10年平均气温9.2摄氏度,分别比1951年~1980年30年平均值升高0.9摄氏度和1.6摄氏度。
(二)人为因素
导致人为因素造成负面影响的两个直接原因:一是“人口压力”。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所提供开发利用的各类资源是一个常量,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有一个合理的临界值。该区2000年人口较建国初期增长了3.9倍,人口密度达到42人/平方公里,是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确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临界值7人/平方公里的6倍。人们为了生存和追求眼前利益,势必对所处脆弱生态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较长时期内,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但社会经济发展又过分依赖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没有找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没有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链,处于“破坏——建设——破坏”的恶性循环。表现在:
1.无节制的开垦,增加耕地面积
在降雨稍多的年份,农民在沙质草场或山坡上开垦种“闯”田,旱年弃耕。与1981年相比,该区域耕地面积增加了45.5%,其中旱耕地面积增加了38%。以海原县红羊乡胡地沟自然村为例,该村1981年~2000年,人口由135人增加到204人,增长51%;耕地面积由910亩增加到1400亩,增长54%。由于自然灾害及投入不足,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由1981年的90公斤/亩降低到50公斤/亩。海原县北部的兴仁乡,2000年统计在册耕地面积是9万亩,实际调查是18万亩,表明人为无节制的开垦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2.草场严重超载过牧
该区域因草场长期处于超载状态,90%以上的草场退化,产草量大幅度下降(相当于60年代的60%),以草场质量而论,6、7级居多,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37%和40%。目前,超载量在草场理论载畜量的1倍以上,如畜牧业大县盐池县目前天然草场面积为613万亩,理论载畜量为45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在100万只以上。
3.乱砍滥挖,植被惨遭破坏
一方面大量砍伐天然灌草作为生活燃料,使大面积土地沙化。以风沙严重的盐池县为例,每年烧掉柴草1544万公斤左右,使4万多亩草场植被遭到破坏,其中近30%的草场植被难以恢复,直接造成草场沙化。中卫香山地区,因砍柴烧火等因素,使20世纪40年代尚存的45万多亩林地,现在减少到7.5万多亩,林线上移,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程度加剧。另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对该区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掠夺式采挖(如甘草、麻黄、发菜等)。1978年~1992年间,年平均采挖甘草7000吨,由此造成的草原破坏面积每年超过15万亩。中部干旱带在1949年有天然甘草资源1000多万亩,到1999年已降至200万亩~300万亩。2000年,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发出了《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有关问题的通知》后,这些现象基本得到制止,但局部地区仍有采集甘草、发菜的现象。
三、中部干旱带的历史演替与人为活动影响的反思
中部干旱带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1.8~2.2万年的第四纪晚更新世盛干燥期,该区域带曾出现强烈的风沙活动。到中全新世湿润期(距今3200年~4500年),流动沙丘普遍固定,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成为我国北方的丰美草原,著名牧地。此后,人类活动就成为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逐步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演变方向。从2000年前的汉代起,在黄河沿岸平原和某些地下水丰富地段,人们通过引水灌溉、植树造林,将原来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转换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并成为遏制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重要生态屏障。非绿洲区则因历史上汉、唐、明清的三次大开垦,使区域环境趋于恶化。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次大开垦(50年代初,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初),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进程。
由历史上的畜牧文化圈被农耕文化圈替代而折射出人们意识行为的表现,应该说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根源。长期以来,人们在处理环境改善与生产发展的矛盾关系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首先要从历史经验总结中认真吸取教训,尊重自然规律,才能使环境建设与生产发展纳入科学的轨道。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一)长期“以粮为纲”,无限扩大耕地面积,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风蚀加剧,使土地生产力下降。
随着历史上以牧养为主演变到农耕为主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成了该地区环境状况由良转劣的转折。因此,选准农牧业主导产业的定位,科学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和方式,是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屡禁不止的乱采、滥挖和信天游式的超载放牧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最直接的破坏作用。
干旱是这一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和过渡性是该区域植被的主要特征,一旦遭到破坏,恢复极其困难。多年来,畜牧业兴衰的规律性是伴随着草场状况而上下波动。如不将限牧、禁牧,禁止乱挖、滥樵等关键性措施抓狠抓实,改善生态环境并确定草畜主导产业的目标很难实现。
(三)干旱带生态建设与生产发展二者结合点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着治理成果的巩固与生产持续发展。
工作中能否切实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首先取决于这一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特点的科学把握。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生态建设的路子,70年代以前是重乔轻灌、重造轻封、重树轻草,生态建设基本局限于条件较好的部分小流域,林牧矛盾长期存在;进入80年代,随着全国范围较大生态工程的实施,从总体工作部署上,逐渐明确了“灌草结合,造封结合”。现在看来,只有坚定走退耕还林还草、种草养畜的路子,才能实现环境改善与生产发展的“双赢”目标。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运转基础上的,因此,在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上,必须要尊重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四、生态环境建设与农牧业发展对策
(一)指导思想
基于对该地带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对其气候(400毫米以下年降水量的干旱半干旱带)、地貌(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的过度地带)和利用方向(400毫米降水的分布线是农业向畜牧业过渡的分界线)的重新认识,应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业为主的保护、建设与利用的战略方针和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思想,遵循自然规律,积极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业结构,把该地带风沙干旱区的草地畜牧业、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区的草地农牧业和绿洲农业区的草地农业融为一体,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以草畜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保护与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该地带生态环境极端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据粗略概算,治理15亩荒漠化土地的耗资可以保护和恢复600亩未退化或轻度退化的土地。因此,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加强保护。选好保护与利用的最佳结合点,作到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良性循环。
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鉴于气候、土壤和地形地貌在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上的多样性,应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灌草结合,造封结合”。在风沙干旱区应坚持以柠条为主。对风沙危害严重的流动、半流动沙区及风口地区,应划定“生态保护区”,实行生态移民。
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们的生存发展和人类的长远利益。而在中部干旱带种柠条、种苜蓿,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抗御干旱,生产优良牧草”等功能,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及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三)对策与措施
1.分区治理
该地带大致可以划分为特点很显明的三类地区:即年降水量在250毫米~350毫米左右、基本为沙漠缓坡丘陵地貌的风沙干旱区;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基本为黄土丘陵地貌的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区;基本上处于风沙干旱地区的“扬黄”灌溉和少量的井、库灌溉的绿洲农业区。三种不同类型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应统一规划。但每一类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要求、土地利用的方向与结构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或完全不相同,所采取的对策措施也不同。一定要在统筹规划下,强化分区指导。在每一个分区的指导中,又都应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抓好典型示范,求得滚动发展。
(1)风沙干旱区。包括盐池中北部,同心西北部,海原北部,灵武、利通区、中宁、中卫山区和红寺堡、陶乐全部。为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高原过渡带,多为沙漠缓坡丘陵地貌,地带性植被为荒漠草原,风蚀严重。面积约占干旱带的70%左右。此类地区应以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和发展畜牧业的方向定位。具体措施是:
①退田种草,草灌间作。除零星分布的有水源或补水条件较好的少数耕地作为以建设饲草基地为主的农田保留外,所有旱地皆应退田种草,单种牧草,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退耕还林,灌草间作,与退牧还草的天然草场一并纳入草地建设范畴。
②围栏封育,退牧还草。围栏是针对该类地区超载过牧,植被严重破坏、草原大面积退化,而必须果断采取的恢复改良和利用天然草场的最为重要的措施,应全面实施。要以法制为手段,以调整载畜量为重点,以户或联户形式固定草原使用权,落实草场、家畜双承包责任制。多年的试验表明,封育2~3年,产草量可提高1倍以上。
③补播改良,造林治沙。即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场上种植一些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灌草以增加植被种类成份,增加地面复盖度,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本区各地补播改良的实践证明,一般可使灌草产量提高30%~100%,甚至更多。不宜做草场的沙化地带,植灌造林治沙。对流沙带应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用,死封死保。
④合理利用。根据恢复和重建天然植被的需要,合理利用。在围栏封育初期,实行严格禁牧;封育后,视植被恢复状况,可轻度放牧(或割草);在草场的植被成份和牧草生长发育恢复正常以后,以轮牧为基本利用方式适度放牧,逐步实现草场利用的制度化和科学化,使草场持续利用,永不退化;对此类地区现阶段草地畜牧业的理解,绝不是单纯的天然草场放牧,而应是人工草地(含饲草料基地和退田种草)和天然草场相结合,以舍饲半舍饲为主的高层次的草地畜牧业。
在合理利用方面,要重视饲草料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柠条的转化利用,逐步形成种植——饲料加工——养殖——第三产业开发的产业结构链环,推动中部干旱带农林牧业的有机结合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⑤发展沙产业。光热资源丰富是此类地区的优势,发展多采光、少用水的沙产业在一些地方已形成规模,在把草地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地倡导发展。一是压砂西瓜。在中卫香山地区、中宁鸣沙地区、同心喊叫水乡和海原兴仁、罗山乡等地都有分布。中卫香山地区的三眼井乡5500多人,7万余亩农地,其中压沙田就有5万亩,主要种植西瓜。据调查,压一亩砂田,需砂石70方,成本约800元。砂田西瓜在200毫米降水且不施肥的条件下,一般丰年亩产5000斤左右,欠年2000斤左右,瓜个大,品质极佳,每亩纯收入500元左右。1~2年即可收回投资,而砂田可使用50年左右。如能与现代先进的农业科技相结合,是此类地区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抗旱农业。二是红枣。同心县喊叫水乡周家沟村的杨讨庄子自然村,500多人,4000多亩耕地,在年降水量只有205毫米的条件下,以集雨补灌的形式(每亩补水4.5方)种植枣树2500多亩。五年生的枣树一棵产10斤枣,每亩30棵,每斤售价1元计,亩收入300元,加上间作其他作物收入,亩纯收入600元左右,成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主导产业。现在仅同心县在同类地区已发展枣树1.8万亩。是此类地区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另一值得重视的产业。三是沙生中药材。如麻黄、甘草、苦豆子等,可以就地封育,也可以在退田种草中安排种植。一般每亩地年收入可达100~200元。四是设施种养。主要有日光温室、生态温室和养殖暖棚等形式,仅盐池县到2000年底,已累计建日光温室338座,生态温室209座,各类养殖暖棚1613座。只要技术到位,不但表现出“多采光,少用水”,而且表现出“高科技,高效益”。
⑥有计划的实行生态移民。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生物资源是有限且贫乏的。根据李博院士的研究,48.3~50.9亩才能养活一只羊。海原北部风沙干旱区人口密度也达37.5人/平方公里。因此,在一些确实缺乏生存发展条件的地方和死封死保的流沙地区,应有计划地实行生态移民,使资源、环境与人口发展协调起来。
(2)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区。包括盐池南部、同心东南部、海原中南部和固原东北部。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间有部分河谷川地和土石山地,地带性植被为干草原。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为牧区,现大部为农区。此类地区畜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互补性更为稳定,应按照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行农牧结合、发展草地农牧业的方向定位。具体措施是:
①退耕还林还草。15度以上的坡地全部退出来,以隔坡水平带子田或水平沟的形式,实行以柠条为主的林草间作,草以苜蓿为主。这是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农地,是把此类地区作为草地农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封山育林育草。未曾开垦的所有坡地和土石山地全部封起来,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在对天然草木封育的同时,梁峁顶部及其以下的陡坡,以雨鳞坑的形式栽种柠条、沙棘和山毛桃等灌木,灌草混生。
③实行草田轮作。这是把此类地区作为草地农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把15度以下基本农田结构性调整的种草比例提高到50%以上。同时通过豆科牧草纳入轮作,解决旱作农田长期存在且愈益严重的地力下降的突出问题,使包括牧草种植在内的种植业步入良性循环、农牧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此类地区人均旱地在8~10亩,若有5亩人工草场,亩产1500~2000公斤鲜草,就会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复杂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多发的自然灾害,决定了此类地区在更小的地域内发挥优势、取利避害的发展多样性。加之已经长期沿袭形成的以农为主的传统观念的转变亦非一朝一夕之事,坚持并发展好特色农业将是与畜牧业紧密结合振兴农业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在种草之外的基本农田上,要围绕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和人们生活安排种好粮经作物,在动态发展中不断优化农牧结构。特别要注意发展具有小地域优势的特色农业,如同心县的“三红一绿”:即中西部的红葱、红枣,清水河滩地的枸杞和东部的地膜西瓜等;海原县南华山周边的葱蒜,高崖的甜瓜,郑旗的韭菜,关桥的香水梨,清水河流域的枸杞,兴高李灌区的早熟洋芋,以及盐池南部的小杂粮等。
(3)绿洲农业区。包括固海扬水工程海原兴高李灌区和同心、中宁灌区,正在建设的红寺堡扶贫扬黄灌区,盐环定扬水工程盐池和同心韦州灌区,陶乐、灵武(狼皮子梁)、吴忠(扁担沟)、中卫(南山台子)及其库、井灌区,是镶嵌在荒漠上的绿洲。目前面积已达127.95万亩(不完全统计),其中:扬黄灌溉112.93万亩;利用地下水资源发展井灌11.02万亩;利用地表径流筑坝修库,发展库灌4.0万亩。
在干旱带荒漠化地区开发建设绿洲农业,是世界各国的一条成功经验。美国在其西部干旱区治理了23%的沙化土地,生产出了占全国总量50%~85%的农产品。以色列在淡水资源奇缺的情况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沙漠化土地上成功地建立了粮食、棉花、果树、蔬菜、花卉商品基地。我区人民在长期同干旱作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发展“河、库、井、窖”灌溉的丰富经验。从非沙区向干旱风沙区输水进行扬黄灌溉,早的已有28年以上历史,短的也有3年~4年时间,大多已呈现田、渠、路、林建设配套,村舍整齐的塞上新农村景象,农牧业生产已具一定规模和基础,人民生活安定。该地区灌溉绿洲的建设,既是保护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也是进行生态移民的重要基地,还为彻底改变中部干旱带的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面貌、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已成为中部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宁夏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该区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溉管理薄弱,用水量过大(一般每亩500方~700方),水利用率只有30%,每方水价高达0.245元(红寺堡),每亩用水成本168.07元,还导致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农业结构不合理,、系统功能低下;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等。该地区应按照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坚持走农林牧结合、发展草地农业的方向定位,具体措施是:
①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针对气候干旱、多风沙,土地贫瘠、渗漏大,水资源紧缺、扬水成本高的实际和特点,把种草、养畜放在突出位置。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种草(苜蓿为主),具有“节水、防沙、培肥、改土、转化、增效”六大功能,大量的典型和实践说明:种植苜蓿一般可比种粮减少用水30%以上,亩产鲜草平均可达4000公斤左右,发展养羊,亩收入可达2000元,纯收入可达865元,是种粮效益的10倍。并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植加工、运输、销售服务业,实现产业化经营。要尽快把单一的结构转变为粮、经、草三元结构,粮、经、草的比重逐步达到“三三制”的目标。并发挥当地的资源条件优势,发展种桑养蚕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狠抓灌溉管理。把该地区节水农业提到关系灌区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狠抓灌溉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坚决把按亩收费改为按方收费;加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减少输水和田间渗漏;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压缩耗水量大的作物,扩大耐旱作物,同时针对春季多风,春夏少雨,秋季雨多的特点,压夏增秋;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
③重视周边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绿洲可持续发展。鉴于绿洲处于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保证绿洲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绿洲农田防护林为骨干,构建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有效的防风治砂,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在绿洲外围风沙干旱地区,要以保护植被、封沙育草为主,通过围栏补播构建广阔的灌草带。柠条抗旱能力强,是主要造林树种,解决好柠条的机械化收割与加工。不仅可以使其生态防护效益与饲用经济效益密切结合起来,而且可大大减少非生长季节土壤水份的大量无效消耗。灌区内部的防护林建设,也要做到防护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建立以“乔、灌、草,经、果、薪”复合系统为标志的具有耦合效应的生态经济林体系。
2.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好水资源
中部干旱带水资源本来就极度短缺,但开发利用很不够。如海原县水资源总量约1.5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约0.5亿立方米,已利用的不足0.2亿立方米。应针对该地带干旱缺水的主要矛盾,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好水资源。
(1)加强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综合运用,特别是坚持“当川打坝,沟岔造林”和“乔木进沟岔,草灌种坡洼”的综合治理原则,保住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的建设好基本农田。海原县在70年代进行的园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洪水泥沙被拦蓄60%,发展水浇地1.2万亩,至今依然被作为成功的典型和经验。盐池县1996年~1998年在麻黄山乡进行的谢儿庄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程度由15.1%提高到59.9%,地表径流利用率由16.96%提高到64.84%。近几年在青山乡进行的猫头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也同样取得了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恢复草原植被的效果。
(2)扎实搞好集雨蓄水。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两届党委和政府都曾以“集水节灌工程”和“生命工程”的形式斥巨资大搞井窖建设。肯定地讲,抓这项工程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海原县的冯川村等在连续大旱、旱作物基本绝收的1992年~1995年,集水补灌的瓜菜和地膜玉米亩产分别达到1500公斤~4100公斤和410公斤~650公斤的好收成。但由于具体实施中的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井窖没有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然而,各地都建成了一批设计规范、选地精当、配有集水场的质量很好的水窖,至今在补水灌溉,特别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作用。这是该地带“秋雨春用,春旱秋防”、且家家户户都可为的费少效宏的最现实的措施。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中更应给予足够重视。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更加扎实地搞好集雨蓄水工作。
(3)推广保水节水措施。主要有草田轮作、间作套种、等高垄作、垄沟种植等耕作措施;反坡带子田、隔坡梯田、水簸萁、鱼鳞坑和沟坝地、洪漫地等工程措施,以及地膜覆盖、化学和生物保水新材料等新技术。
3.大力搞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有资料表明,1984年到1996年累计从西海固地区向县外吊庄移民22.2万人,但同期西海固地区新增加56.47万人。中部干旱地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再也不能承受人口增加的负重。2000年,彭阳县推出了“少生快富”的奖励措施,近两年全县有290户未满胎次的群众主动做结扎手术。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已有98户未满胎次的农民自愿做了绝育手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少生一个孩子奖励3000元~5000元,比抚养成长费用小十几到几十倍,而社会整体影响所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可大大缓解,脱贫的成效将会大大提高。应完善相应的政策,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有效控制超生,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局面。
4.重视科技与教育
首先,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切实做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加强成人与干部的再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
其次,切实把生态建设和农牧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用比较优惠的政策稳定和调动基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鼓励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三是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技实体开展技术创新;四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2002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