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好盐环定扬黄工程综合效益的调查研究
一、工程建设及效益发挥情况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是为了解决原陕甘宁革命老区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防治地方病,发展农业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改变贫困面貌的扬水工程。共用工程于1988年7月开工建设,1996年9月竣工。宁夏专用工程于1992年4月开工建设,2003年基本建成。共用工程投入运行以来,一直由宁夏管理,各项费用也全部由宁夏承担。专用工程由受益县负责运行管理。
工程自1993年开始部分发挥效益,受益人畜和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已缓解了5.31万人、13.03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基本消除了氟危害。开发灌区18.5万亩(实际配套发挥效益面积10.8万亩),安置县内外生态移民4.6万人。灌区以占全县10 %左右的耕地生产着占全县25%的粮食和40%的经济作物产量。并提供了全县近60%的饲草,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灌区发挥效益的五个乡镇羊只存栏占到全县的67.6%,畜牧业产值占到全县的6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开发前的338元增加到1260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占到60%以上。已开发灌区的林网和种草面积达7.6万亩,灌区内近55万亩沙荒地的恶化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基本实现“开发一片灌区,建成一片绿洲,改善一方生态环境”的目标。这种综合效益的发挥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好的势头。
二、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认识
(一)综合功能定位问题
工程主要覆盖我区中部干旱带土地沙化最为突出的盐池县。影响盐池县土地沙化治理的最大限制因素是干旱少雨。但沙化的扩展和加剧,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综合因素交织叠加所致。该工程进入盐池县后分为三线,北线贯穿该县沙化最严重的中北部地区到达县城;中线横贯县域中部进入陕西定边县;南线经县东南进入甘肃环县。在盐池境内惠及中部和南部的七个乡镇,干渠流长达150公里,为在荒漠地区建设大型生态防护林体系提供了基本条件,客观上造就了沿毛乌素沙地西南缘展开的一条人工绿色阻沙带。尽管目前这一长藤结瓜式的建设规模尚不能体现出整体完善的生态功能,但在一个生态环境条件极其脆弱的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生态全方位收益的多功能性已日益显现。而生态移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条件改变等综合措施的运用,不仅缓解了生态条件极其脆弱的北部地区的人口压力和周边草原长期超载过牧的状况,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也为促使一定范围内的自我修复和技术治理的有效实施成为可能。单从生态建设的角度衡量,收到一举多得的区域治理效果。同时,草原封育后的禁牧限牧,能促使畜牧业以种植业作后盾而稳定发展。
(二)用水结构问题
当时水电部对该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批复意见是,“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宁夏盐池、同心,甘肃环县和陕西定边等四县部分地区二十七万人和七十九万头牲畜的饮水,防治地方病,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结合发展灌溉”。自治区计委对宁夏专用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批复中又加上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容。应当说对工程供用水结构的意见是很明确的:以解决人畜饮水为主,结合发展灌溉农业,改善生态环境。但在工程实施中,对生活和生态用水考虑不周,人畜饮水工程在概算调整中没有列入,至今基本没有实施。改善生态环境虽列入了工程建设内容,但也没有安排生态用水。
(三)调剂水资源的问题
工程最大受益者的盐池县,地处典型的中部干旱带上,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全县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2600万立方米,主要是地下水。目前已开采利用1800万立方米,且仅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开发利用已使城西滩地下水位下降到15米以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盐环定工程也就必将是补充调剂盐池县供用水的最重要的资源。盐环定工程设计年供水量为11791万立方米,2003年实际上水2996万立方,是供水最多的一年,仅达到设计能力的25.4%,这项水资源的供给和利用潜力还十分巨大。将原计划供同心县的水量调给盐池后,给盐池的供水总量将达到6219万立方米(现实际供水2416万立方米,占总量的38.8%),是盐池县自产可利用水资源的2.39倍。扬黄灌溉三年,已扭转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比三年前普遍上升了2米(八堡观测记录)。从调剂水资源的角度看,盐环定工程已覆盖对全县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的中部广大地区,特别是具备了对县城和如大水坑、惠安堡等城镇的供水能力,对盐池县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远远超过原工程设计时所预计的影响和效果。
(四)节水设计问题
盐池的土地基本都属沙质土壤,保水性差。目前灌区的灌溉技术基本是地面灌溉技术。考虑到输水线路较长和土壤渗水性较强,各级渠道都采取了衬砌措施,大大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但田间设计上,灌面较大的问题(一般都在1.5~2亩)依然使最简便、最有效的小畦灌溉技术不能大面积推广,每一次灌水的亩用水量都在100立方米以上。
(五)工程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受当时认识水平所限,设计不够周密,在工程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自动化及通讯设施落后;防洪工程不配套;厂房出现渗水腐蚀以及干渠受到风沙侵害等等。已使目前综合效益的发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将随着工程的全面投入使用和长期运行而更加凸现。
三、发挥好工程综合效益的意见
(一)调整好供用水结构
该工程从申请立项的初衷到批复的意见,都体现了它是以解决人畜饮水为主,结合发展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区域贫困面貌的公益性成分较重的项目。应按照原来的指导思想和现在对项目区总体发展认识的深化,从长远考虑,合理调整供用水结构。鉴于目前实际用水还不到设计供水能力的40%,调整供用水结构的余地很大。应确保列入立项计划的人畜饮水困难乡村的供用水,并通过增建供水设施确保实现。还应考虑县城及灌区小城镇发展的生活与工业用水的供给。同时,要考虑到该工程实施地域的生态恶劣与脆弱特点以及贫困状况,一定要安排必要的生态建设用水。这两部分用水应占到总供水量的30%左右。
(二)重视生态构建
首先,要加强输水干渠主体防护林带的建设。目前,长达150多公里的输水干渠,只五泵站以上沿泵站周边及极少部分干渠有断断续续小范围的绿化带片。特别是作为输水干渠主体,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护体系,不但影响其阻沙保护效能的发挥,而且每年冬春淤沙严重,仅2001年干渠清淤就耗资80余万元。应以泵站为依托,逐年扩大干渠两侧防护林带建设范围,逐步形成一条绵延百里的渠路林三位一体的绿色防护林景观带。并按公益性原则,建立适于长期维护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机制。
其次,要加大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力度。针对灌区所处荒漠地带和人均占有土地少的实际,条田林网不宜采用小网格的单一乔木种植,应构建乔灌结合、复层结构的宽幅骨干防护林带。也要建立起有利于管护的体制和机制。
与参事室副主任马福成、参事马学恭等在黄河岸边调研。
(三)提高灌区开发水平和农业用水效益。
首先,要从灌区所处干旱地区及历史上就以牧为主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灌溉优势,坚持以草畜业为主,提高灌区的开发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开发调整,已基本形成的粮(粮饲兼用的玉米为主)、经、饲(苜蓿为主)4∶4∶2的结构布局,是符合现阶段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较佳结构。应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注意围绕草畜主导产业的发展扩大基础草业;注意选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栽培和饲草料调制技术,提高种植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综合效益。
其次,要以节水为中心,改善地面灌溉技术。特别要重视全面推广和采用小畦灌溉技术,将灌面缩小到0.5亩以下。许多试验表明,与1.5亩大小的田块相比,0.5亩田块每次灌溉可节水20%以上,0.2亩的田块可节水35%以上。同时,因作物制宜地采取地膜覆盖、秋冬免耕、不灌冬水等节水防沙化措施。
再次,十分注意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据何三强等人 的调查,在2000年底,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已达开发总面积的27.3%,其中撂荒面积达7.7%,并呈逐年扩大加重之势。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防治。一是有排水条件的地方,要构建完善的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上升。二是没有排水条件的地方,应注重农业耕作技术措施防治,特别注意选种耐盐抗盐作物和品种。三是全面采取以地面灌溉为主的综合节水技术,大力减少地下渗漏,防治地下水位上升。
(四)解决好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问题
一是完善必需的配套工程。对原设计标准较低而不能适应正常运行要求的如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原设计中考虑不周而漏项的如泵站防渗、防腐和渠系防洪、防风固沙的问题;规划调整中未作安排的如人畜饮水工程及灌区节水改造等问题,应逐步安排配套,以提高工程安全运行程度,尽快实现满负荷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充分发挥工程整体效益。
二是健全管理体制。包括建立健全共用工程管理组织、专用工程管理组织和基层用水管理组织,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经费筹措,逐步形成与工程准公益性相适应的、有利于工程永续利用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
三是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在充分考虑工程准公益性的前提下,按照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以水价为杠杆,着重研究制定有利于提高工程综合效益的水价政策和形成机制,逐步建立起动态的良性循环的工程运行机制。
2004年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