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理念探索(2)

农村中学校长要增强五种意识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向世人展示:我国农村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乡孩子同享一片蓝天。作为基层的农村中学校长,应把握这一难得的良好机遇,谋划发展,规划未来,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努力办好农村中学。从我10多年农村中学校长的工作经历看,作为农村中学校长要比城镇中学校长在头脑中再多几根弦,再多考虑几个问题,再增强几种意识。

一、发展意识

农村学校走发展性教育之路,是符合农村学校校情的正确选择。农村学校学生普遍基础差,如若一味坚持所谓的“精英教育”,就会忽视大多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今后继续发展的基础;如若一味地同城镇学校比分数比升学率,就会把学校带入死路。所以,农村中学校长必须强化走发展性教育之路的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从自身、他人两个方面找到进步的信心,注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程度、幅度和速度,力求人人成功,务使各个成人。实施发展性教育,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发展,即使不能够升入到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但只要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就有利于在未来社会中大有作为。

二、情感意识

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水平比较低,与城镇学校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就从客观条件上要求农村中学校长超常规求突破,想方设法为教师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够扎根山区学校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一位专家说:“管理贵在管人,管人贵在管心,管心贵在知心,知心贵在真心。”讲的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心交心、情感交流的道理。农村学校校长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增强情感意识,在平常的工作中多了解教师的酸甜苦辣,将心比心,以真心换诚心,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师能感受到暖暖春意。

三、改革意识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队伍在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也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尤其农村中学,原有的骨干教师因待遇的差异逐渐向外流动,一些教师不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要么跑关系走后门,伺机调走;要么一心专读“圣贤”书,通过参加考试达到进城的目的。同时由于受知识经济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对于教育的期望值愈来愈高,城镇学校大多门庭若市,农村学校却表现得冷冷清清,使得本来就不公平的城乡教育差距日趋加大,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均衡现象。面对这种现状,校长要树立大改革小困难、小改革大困难、不改革更困难的意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

四、“农”字意识

农村学校必须要为农村服务,农村学校要办出个“农”味儿来。这就要求农村中学校长首先要有“农”字意识,正视农村中学的现实。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毕业生无法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只能回到农村去。然而这部分人由于缺少农村生产技术,缺乏参加农业生产的思想准备,以致其中一些人处于“升学无望,务农无心”的尴尬境地。再看看广大农村的现状,由于多数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无法得到推广与应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农村学校不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不为农村发展生产力服务,仅仅关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漠视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样的办学路子必定会越走越窄,这样的办学方向终究会把学校引入死胡同。

五、机遇意识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出台,使农村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农村中学的校长善于把握机遇、抓住机遇,寻求学校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将学校置身于广大农村发展的这个潮流中,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载《固原日报》2004年3月23日)

确立教育在人才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强市必先强教,实现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教育则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教育在人才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世界各国开发本国人才资源的通行做法。《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仅提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标,即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同时还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指标,即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如果这两大指标能够顺利实现,将意味着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1/3的水平,进而形成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二、坚持科学教育观与科学人才观相统一

人才培养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我们要坚持科学教育观和科学人才观相统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就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在教育工作上,我们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信念,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战略主题上,要把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的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科学人才观的确立,不仅为固原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够有力地推动固原市人才工作与教育工作密切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终身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造就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固原市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我认为从总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企业员工的在职学习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企业培训的参与率都比较低;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亟待优化,创新能力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亟待提高。

我们必须打造学习型社会,完善继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教育和培训需求创造条件。

四、突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层次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核心,也应是固原市人才队伍的核心,它对固原市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我市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市高层次人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一些专业领域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技术人才,这直接影响了固原市这些领域的创新和快速发展。

所以,我们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创立高校与科研所、行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等,目的就是要形成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的良好局面。

五、进一步确立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目前,固原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固原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当前,固原市要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就必须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尤其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2011年在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王洼中学内部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纪实

王洼中学是彭阳县北部九乡一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1958年建校。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这所学校已成为人们心中培养人才的沃土,数千名学子从这里奔向四面八方,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过或正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这所学校有着悠远的历史、厚重的底蕴和辉煌的业绩,当然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为了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学校从2001年8月起大胆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简称“内体改”),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做好聘前宣传发动及聘任准备工作

(一)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王洼中学作为全县“内体改”试点学校,首次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部分教职工受过去传统观念影响,对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工资制度心存疑虑。为了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高度重视聘前的宣传发动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转段动员会上,校长认真传达了全县“内体改”试点动员会议精神,组织教职工学习县委[2001]42号文件及县委副书记王宏棋《在全县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年级组为单位边学习边讨论,使广大教职工吃透文件精神,明确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及主要内容。通过不断学习、讨论,统一了教职工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使广大教职工更进一步明确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意义,明确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目的是为了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优化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是为了强化校内的激励功能,建立劳酬挂钩的机制,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二)成立学校“内体改”领导小组,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的组织与领导

学校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做好教职工全员聘任工作,保证如期完成任务,成立了“王洼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书记担任副组长,两名副校长和一名支部委员任成员,全面负责学校“内体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加强“内体改”的领导与组织。“内体改”领导小组制定了《彭阳县王洼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王洼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日程安排》,为全员聘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核定编制,定岗、定员

学校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规划及人员编制有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教辅及后勤人员岗位,依岗定员,张榜公布岗位设置情况,为择优上岗奠定了基础。

(四)量化考核,为竞争上岗提供依据

教职工聘任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客观公正、全面细致、准确地评价每一位教职工德、能、勤、绩,为择优聘任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使入岗者心安理得,落聘者心服口服。学校采取考试、述职、自评、互评、统计3年来教育教学成绩等方式,对教职工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考试。试卷分为专业知识和公共课两大类。专业知识试题难度不低于高考试题难度;公共课试题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专业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内容。专业知识60分,公共课40分。专业知识考试题由“内体改”领导小组从题库中抽取,公共课试题由主要负责人命题,试题严格保密,邀请乡政府和王洼乡教委领导监考,由“内体改”领导小组统一阅卷、登分。

2.述职。要求课任教师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自述3年来的任职情况,必须用普通话宣读,讲究文采,声情并茂,有理有据,不虚夸,不隐恶,不杜撰,字数在3000字以上。分文、理、后勤三个大组,成立评价小组,依据“内体改”领导小组设置的项目及评分标准量化打分,“内体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汇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