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下迁来的
世世代代生活在固原地区的汉族民众,对于先祖们移民垦荒的历史难以从他们的心中抹去。因此“大槐树”就成了古槐移民后裔心中家的标志,根的象征。万民萦怀,魂牵梦绕,反复咏吟而成的民谣,至今在固原广大移民后裔中不绝于耳:
“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朝洪武年间,大规模的战乱导致西北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朱明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太祖朱元璋敕令迁徙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到西北陕西等地实边。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先祖们将要离开世代生息的家园,埋葬前辈的祖茔和相依为命的三亲六故,从此就要天隔一方,谁也不愿骨肉分离,到这疮痍满地、荒凉破敝的西北来。今天抓了这家,明天跑了那户,一个个哭爹喊娘,不忍抛别热土。后来,移民官员中有人想了一个招诱的办法,贴出凡在征迁府县范围内的人丁若按期能赶到大槐树下的一律免迁,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的告示。告示一出,身强力壮和不愿迁者按期早就云集到了大槐树下,结果被官军哗啦一围,大家方知上当,这才叫苦不迭,但为时已晚,再也无法脱逃,只好被官军用长绳捆住双手串连在一起,编排定员后,发给凭照,由官军押解上路。临行前,先祖们顾盼留恋之情难以自抑,涕泪俱下,依依不舍。他们三步一顿,五步一返地望着渐渐远去的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前往被迁地。路途中自是千般辛苦,万种悲楚。大小便时,也要报告官军“解开双手”。时间久了,只要移民们说“解手”,官军就知道对方要干什么。后来,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至今,生活在宁南一带的移民后裔仍习惯把上厕所叫“解手”。
大槐树移民固原已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峥嵘岁月,留给移民后裔们的心理影响是至深的,若是同姓相遇,自称是“一家子”或“六百年前是一家”。同是古槐迁来人,数世后老乡相逢,每当提及大槐树移民,自然会联想起先祖们迁徙和垦荒的艰辛经历,思乡问祖之情油然而生,不免涕泪纵横,以至形成“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地方俗语。按明初移民条令规定,同姓一家兄弟要分迁各处,生离死别时,恐后相认无凭,遂有将生活用具分开各持一半的,有自残肢体留有印记的,还有约定日后不通婚的等。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很多人就是凭这小趾骈甲认同拥有一个祖先,并不远万里到大槐树下朝祖认宗,带回一捧黄土,死后与自己埋葬在一起。如今生活在固原、彭阳、海原等地的虎、袁、高、冯、阎等姓“不分户”,按俗不通婚,视为一祖源流。彭阳县“城阳”即由“城子杨家”异化而成。其宗族就是山西洪洞西城杨家移民,与镇原县西阳杨家姓同称“西杨家”。聚居在白阳镇一带的刘姓大族,虽为同姓,但不同族,人称“八股刘”。这些都是大槐树移民的烙印。
搜集地点:彭阳县城
搜集时间:1987年9月
搜集者:高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