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问号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主要用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帮助句子表示疑问。
句读符号中没有专门的疑问符号。有用疑问顿点号表示疑问的,例如,贯华堂古本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大王上厅坐下,叫道:丈人!我的夫人在那里、”有用疑问倒顿点号表示疑问的,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何胃贵大椀若身”有用疑问钩识号的,例如汉简《法律答问》第130简:“可(何)谓‘赎鬼薪鋈点头’√”还有用疑问圈句号的,例如嘉靖本明代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三《刘玄德北海解围》:“玄德看毕,问慈曰:‘汝何人也。'”——借用普通的句读符号,并不能明确标示疑问语气,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新式标点的倡导者不能不另想他法,不得不借助西文的符号。西文中有一个表示疑问的符号:?。这个问号起源很早,其雏形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罗马人使用的是拉丁语,当时还没有标点符号,他们在书写疑问句的时候,在句子末尾写“guestjo”一词(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是责问、质问、疑问、问题的意思),以便让人知道这是个疑问句。但在每一个疑问句后都写上这个词实在太费事了,所以很多人为了书写简便就干脆截取这个词的开头和末尾的字母缩写成“go”两个字母。这样一来倒是省事了,可新问题也跟着来了。因为人们写字的时候要把所有的单词连起来书写,单词之间不留空白,“go”很容易被人当成最后一个单词的词尾。于是,人们又把“g”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写成“”。后来,人们草写时,把“”写成“?”,把“o”写成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g”结果演变成一道小弯,“o”结果演变成一个圆点,成了我们今天所用的“?”。这种写法自然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学者们的倡导下,这个“?”风行世界各种文字。不过西班牙文的问号是倒置着写的,形状为“”,其位置在疑问句的开头,而不是在疑问句的末尾。
清末王炳耀在《拼音字谱·句义表》(1897年)就有“?”,称为“诘问之号”,卢戆章的《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1906年)也有表示疑问的标点:“问?字之右旁写一?”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略例》(1909年)也主张用问号,说:“表问难,近已习见,不俟诠释。”
五四时期,有人因中文有疑问语气词提出不用问号。胡适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1916年)中也认为“问号可有可无”,刘复在《我之文学改良观》(1916年)也认为“似可不用”。但是钱玄同在《通信》(1916年)中坚决反对取消问号,陈望道也极力主张采用问号,称之为“问标”“疑问标”或“问点”,他在《标点之革新》(1918年)中说:“新定之标点,为将创造耶,为将旁取耶?其事亦有两歧。主之者既已各有其人,而余则从旁取西标者。西标谓……疑问式‘?'……其用法在西文中已大略有定。”胡适的反对态度本来就不怎么坚决,他早在1915年就在《误删了几个“?”》一文中专门举例说明问号的不可缺少,看到大多数人都同意用西文的问号,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主张问号不可废。1918年,慕楼在给胡适的信中提出文言虚字可以代替“?”“!”两种记号时说:“至于文句圈点,如乎?么?呵!等,似近重叠。以中文‘乎’‘么’等即是“?”之记号;‘呵’‘呀’等即是感叹之记号也。”胡适在回信中认为,这两种符号都不可废,因为中国文字的疑问语往往不用虚字,并且虚字有各种用法,不是都表疑问的意思,“若是平常问话,当用疑问号”,还指出种种符号都是帮助文字达意的,符号越完备越好。胡适的回信以《论句读符号》为题发表在《新青年》第5卷第3号上。
讨论中,问号出现了许多别称,如“疑问号”、“诘号”、“问点”、“疑问点”、“询标”、“问标”、“疑问标”、“问”、“疑问符号”、“快勋”等等,“疑问符”是日文对问号的称呼,“快勋”是英语question-mark(问号)的英译,过去为有些印刷工人所习称。
经过讨论和使用,问号终于在新式标点中扎下根来,并且收进了以后的标点符号方案中。
这个符号兼有点号和标号两种性质,它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以点断文句,具有点号的性质。它还可以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又具有标号性质。
“?”很能独立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即使离开文字也还能表示询问、疑问的意思。例如,车站问讯处就常用“?”作标志。人们阅读文章处理事情,有疑问,旁边也可以写“?”,别人见了就会引起注意和警觉。
问号的形式和用法,世界各国文字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标点符号中,问号是个风行全球的受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