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记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益诗中的“受降城”在哪里

20世纪以来,史学者对中唐诗人李益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边塞诗中地名的考证。对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受降城”所在地进行的争论,至今仍众说不一。卞孝萱的《年谱稿》认为诗中受降城为张仁愿修筑三座受降城中的“中受降城”盐州,为今内蒙古五原。谭优学《行年考》则认为是三受降城中的“西受降城”。雷震华在《李益诗中的受降城在哪里?》文中指出,诗中的受降城并非是指三受降城,而是唐灵州治所回乐县。

张仁愿修筑三座受降城

张仁愿(?~714年),唐朝名将,华州下邽人(今陕西渭南临渭区)。本名张仁亶,因与唐睿宗李旦名字读音相近,故改名张仁愿。张仁愿曾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督都、朔方道大总管等职,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张仁愿一生经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位皇帝,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当时被人称为文武双全的宰相。

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对张仁愿修筑三座受降城的记载。《旧唐书·突厥传》载:“……仍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摄右御史台大夫,充朔方道大总管以御之。仁始于河外筑三受降城,绝其南寇之路。”《新唐书·突厥传》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屯边。明年,始筑三座受降城于河外,障绝寇路。”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三月,丙辰,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唐代文学家吕温在《三受降城碑铭》一文中,详细记叙了张仁愿修筑三受降城的经过。

唐中宗时,后突厥默啜可汗势力强盛,屡次兴兵渡河南下。唐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默啜率大军入寇灵武(唐中宗改灵州为灵武,为朔方道治所)灵武郡大总管沙吒忠义率军前去迎敌,拒守失败,战死者达6000余人。唐中宗大怒,改任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驻守灵武,进击突厥军队。景龙二年(708年)春,张仁愿乘默啜向西攻打西突厥之机,乘虚夺得黄河以北、阴山以南大片土地,并在该地修筑起三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军事据点,割断突厥南下通道,防御突厥侵扰。

在筑城过程中,有咸阳籍士卒200多人不听军令,集体逃回老家。为严肃军纪,张仁愿将这些人全部捕获后,按逃兵治罪斩杀于城下。一时“军中股栗,役者尽其全力”,再也没有敢逃跑的士卒。张仁愿率军仅用60天时间,便将三座受降城修筑完成。建成的三座受降城没有设计保护城门的壅门和防御的栅栏,城楼上也没有设置守城的设施。有人奇怪地问他这是为什么?张仁愿回答说:用兵贵在进取,不宜退守。若敌军兵临城下,就应齐心合力迎战,对那些因怯战而退城回头想逃跑的人,就必须进行斩杀,为什么要设置那些设备使兵卒产生后退心理呢?

据考证,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城东西宽280米、南北长420米,城墙大部分坍塌,只留北墙东南角楼。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五原县,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约1500米、残高1.5米。城址内叠压辽、元文化堆积层,表明该城一直在沿用。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中滩乡、大黑河东岸。三座受降城之间相距各约400里,各踞交通要道,首尾互相照应,具有重要战略作用。三受降城的建成,有效遏制了突厥的南侵,并拓地300余里,使朝廷减少驻兵三四万人,节省大量军费开支。张仁愿死后,人们在受降城立祠,深切怀念他的功绩。

当时,三座受降城隶属灵武军管辖,所以人们有时也借受降城来代指灵武。灵武军又称朔方军,系因朔方道而得名。

唐时灵州为何称“受降城”

隋末唐初,我国西北边疆聚栖着突厥、回纥、铁勒、薛延陀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和部族,这些民族之间长期争斗,对唐朝边地安定造成威胁。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灵州大都督、总管李道宗等分数路大举出击突厥,突厥颉利部众或降附于唐,或走投薛延陀。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和回纥首领密切配合,在贺兰山北部地区大败突厥首领薛延陀部落,唐朝的强大军事力量威慑北疆。唐代诗人王维诗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唐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击溃了突厥的进攻。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等十一姓各部纷纷派遣使者朝贡唐朝,以示臣服。唐太宗决定出巡灵州,招抚诸部族。

受降城(影视资料)

贞观二十年(646年)八月金秋,唐太宗率众由长安至泾州,逾六盘山抵达瓦亭巡视了唐军的牧马场,于九月十五日到达灵州。回纥、铁勒等各部族首领数千人云集灵州,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唐太宗。他们向唐太宗献上最珍贵的礼品,一致推尊唐太宗为“天可汉”,表达了愿意统一在唐朝政权之下的决心,并立下“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的庄重誓言。唐太宗被各部落的真诚愿望所感动,设盛宴款待他们,并当场赋五言诗:“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公卿大臣们请求把这首诗刻在石碑上,记载唐太宗会盟诸部族和好的盛况。唐太宗在灵州逗留数日后返回长安,下旨于灵州等地设立特别州府,安置归附唐朝的回纥、铁勒等各部族,又任命各部酋长为这些特别州府的都督或刺史。

从此后,各部族和唐王朝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段稳定的发展时期。世人评价这次结盟是一次民族团结和融合的盛会,因李世民在灵州举行受降大典,接受各族首领归附,所以灵州又有“受降城”之称。

李益及其《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748~829年),唐朝著名诗人,唐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年)登进士。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弃官客游燕赵之间。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元和后入朝,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生于苍凉的陇西,那里曾经是汉唐征战之地。西汉名将霍去病曾在那里驰骋拼杀,留下许多战争遗迹。李益幼年经常去游览古战场遗迹,他十分敬仰那些叱咤疆场的古代英雄。这些生活经历,激发了李益的诗情,因而写下大量气势雄浑、苍劲幽远的怀古诗篇。

李益早年从军曾经到达过朔方、幽州等地,自编从军诗50首。李益的诗以七绝见长,其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为其他中唐诗人所不及。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开元之下,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篇,皆可与太白(李白)、龙标(王昌龄)竞爽。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的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意境深远,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诗大意为:回乐峰前的沙地像白雪一样,受降城外月色如寒霜。不知什么地方吹起了芦笛的乐声,整个晚上出征的战士都在远望家乡。这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心情的诗句,被唐教坊乐人谱以管弦,广为传唱。该诗代表李益边塞诗的最高成就,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成为中唐绝句中的千古名篇。

李益还写有《暮过回乐烽》一诗: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这首诗格调高昂,表现出戍边将士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诗中“受降城”和“回乐烽”在哪里

唐人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在这部历史地理著作中记载:“东受降城在朔方北三百五十里,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也。中受降城,本奏九原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西受城在丰州西北八十里,盖汉朔方郡地,临河县故理也。”显然,这三座受降城均与灵州、灵武郡治所回乐县相距较远,所以李益诗中的“受降城”和“回乐烽”不是指张仁愿修筑的受降城。

据《嘉靖宁夏新志》卷三载:“大业初,置灵武郡。唐武德元年,改灵州,即回乐烽也。开元中,以州为朔方节度。”由此说明“回乐烽”即是灵州。唐时,回乐县为灵州、灵武郡治所。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中的“回乐峰”和《暮过回乐烽》诗中的“回乐烽”,是指灵州治所回乐县附近的山峰或烽火台。

受降城(影视资料)

李益在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至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间曾两度到达朔方,这在他的另一首诗《从军有苦乐行》中可以看出:“秉笔参帷幕,从军至朔方”。由此证明,李益当时从军来到灵州,其《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作中“回乐峰前”和“受降城外”是指同一地点,即唐代灵州城或灵武郡,同时也是其治所回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