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本能的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关于人生(5)

一个农民,终生局限于土地,其最大的欲望是温饱,至多是温饱思淫欲,此外的痛苦是少有或没有的。如果有一天走出农村了,便涉足更大的空间,欲望的风帆也可能由此升起来,随着眼界的进一步扩大,欲望更其膨胀。但是,不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限定人的意志和欲望,客观规律更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于是便发生客观存在与个人意志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人的内心形成强烈冲突,令人陷入不可超越的痛苦。一位平民,一直局限于平凡的岗位,其欲望是小康生活,至多是更加宽裕,此外的痛苦也是少有或没有的。如果有一天走上了领导岗位,便涉足了权力的舞台,悟到了上层的秘密,一方面欲望升腾起来,一方面不忿起来。一无所有时要求不多,欲望不高,所有很多时要求更多,欲望更高。做平民时充实而平静,幸福而快乐,做了官却浮躁而无聊,失落而痛苦。

人生犹如看风景,看景总是不如听景。已经见过的风景总是没有新奇之感的,兴趣和欲望总是在听到的风景中。虽然人都具有看景不如听景的经验,但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于听景的,非要坚持耳闻不如眼见。但见到了,经历了,却更加失望。因此,人生就不是一个欲望满足的过程和幸福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失望的过程,一个痛苦不断放大的过程。

过来人还会留恋过去的,犹如结婚的人怀念恋爱的时光,成年人怀念儿童的岁月,这是眼前的景象给予了过多的痛苦的原因,但回到过去是绝对做不到了,犹如真正不婚是再也做不到了,回到儿童是绝对做不到了。人是一旦复杂起来就难得单纯,一旦明白起来就难得糊涂了,于是痛苦便浸漫着感觉世界,感觉便浸泡在痛苦的海洋。

人生做不到倒退,明白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如何面对现实就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其中的关键是理解,也即做到更加明白。对现实存在理解了明白了就会面对现实,就会产生和谐: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人和谐,身心和谐;不理解就产生冲突,带来痛苦。自然、社会和人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自然给人带来的困惑是一种必然,人是要以忍耐来对待的,社会和人给予人的困惑是一种人为,所以,人就不甘于忍耐。不忍耐难免产生矛盾,矛盾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如果善于处理,矛盾一是不会激化,二是可以转化,出现有利的局面;如果不善于处理,矛盾就会升级,就会陷于冲突,就陷于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健康受影响,工作受影响,人际关系受影响,斗争就像洪水,把情绪把健康,把现实把未来统统淹没了,最终把一切努力摧毁。

个人的冲突不同于集团的斗争,其严重者往往牺牲个人,而集团的斗争是一种集体力量,这种力量的胜败取决于根据,也取决于强弱。集团是个人利益共同体,所以,为了个人利益,便以集团形式投入战斗。集团斗争成为必要而又必然的行为,力量的消长是必经的过程。正义的力量终于强大起来,代表正义的集团也强盛起来,个人便生活在正义的环境当中。但集团中的个人也不是利益绝对一致,个人利益始终相互冲突,人始终就在矛盾中生存。所以,人生不仅要善于解决矛盾,而且要能适应矛盾,人生才能过得去。

可见,人生难得糊涂之难就难在无法超脱于社会之外,无法超脱于矛盾之外,无法超脱于环境之外,也就是无法超脱于糊涂之外。其实,难得糊涂的本质也就是还不明白,甚至不可能明白!

环境与人生意义

人是脱离不开环境的,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人都是一定环境中的人,所以,人生意义也就与环境很有关系了。

人生意义应该包括贡献与享受。贡献就是发明创造,就是使他人得到,所以,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贡献出力量,贡献出才华,贡献出财富,贡献出爱心,富于成就感;享受就是自己得到,所以,人生要有意义,就是要得到人生幸福必须的要素:感情有所得,能力有所得,知识有所得,财富有所得,还要身体健康,身处优美而自由的环境。环境既是人生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人生意义的重要因素。

人的环境是变化的,不是静止的。所以,对具体的人,就会有许多环境,但任何人的第一个环境都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人来到世间,也就同时来到了自然和社会中,这种自然和社会都是不可选择的,犹如父母是不可选择的。人在自然和社会中成长起来,自然和社会在发生变化,人也在变化,同时,人还要选择环境。于是,人便有了第二环境,第三环境……

人对环境的选择规律是:人往高处走,人往富处走,人往安全处走,人往平安处走,人往美丽处走,人往和谐处走,人往有用武之地走。

但是,具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历史的,而且这种状况已经被社会所确认并维持和保护,所以,现实中的人要想使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就必须改变所处的环境。而要跻身优美的自然环境,跻身理想的社会环境,甚至获得美好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从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开始,途径就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本领,抓住机遇。随着自己社会身份地位的改变,也进入富裕的自然环境中。比如,一个农民出身的人,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进而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进入上层社会,进入民主文明的社会环境,也进入富饶美丽的自然环境,使自身的物质与文化环境都得到改善,实现更大人生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

于人类而言,要进入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文明的社会环境,就不仅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且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的环镜不断得到改善;不仅要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而且人类社会要和平共处,使人类社会文明不断提高。

但是,环境毕竟具有客观必然性,优美和优越的环境得不到怎么办?就要认识,就要改造自己。

于人生意义而言,客观环境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人不一定在富庶的自然环境生活人生必然有意义,人也不一定在大都市生活人生必然有意义,人也不一定在高的地位生活人生必然有意义;人不一定在贫穷落后的地方生活人生就没有意义,人也不一定在小城市生活人生就没有意义,人同样也不一定在平凡甚至低贱的岗位生活人生就没有意义。

城市是经济中心,商品集散地,但许多人却生活在财富的边缘;城市是文化中心,繁华似锦,但许多人却生活在精神的边缘;城市是人多民众之地,熙熙攘攘,但许多人生活在感情的边缘……

人生的意义与环境有关但不取决于环境,与地位有关但不取决于地位,与财富有关但不取决于财富。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一座小城特利尔,但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他身处资本主义社会,却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大都市居多的是贫民,小城市也不无富翁;富庶环境中也有碌碌无为之人,贫困环境也造就优秀人才;地位极高的人也难免平庸,地位低下的人也不无创造发明,这都是普遍现象。所以,在客观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生的意义就完全取决于人身,也取决于人心,取决于人之身心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利益;毛泽东倡导,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见,这人生意义的标准就有两条:一条是于社会于人民是否有益,另一条是于自己是否有益。因此,这人生意义的实现就是不讲条件不论时间的了,只要在群众中间,只要自己的能力能达到,只要自己心力能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就能实现。健康和智慧就是人生的意义,自由与平安就是人生意义,事业有成和有所创新就是人生的意义,财富充裕就是人生的意义,家庭和睦、亲朋友好就是人生的意义,社会关系和谐就是人生的意义。

因此,人生的意义正在于超乎地域、地位和贫富生活。心安即富地。大都市的无为哪有小城市的有为更令人生有意义?富裕的无聊哪有贫穷的充实更令人生有意义?有权的不安哪有无权的踏实更令人生有意义?

道理似乎就是这样,但人还是要必须选择环境,不断选择环境:选择生存环境,选择工作环境,选择自然环境,选择社会环境。这也应该是实现人生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的追求,因为有理想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在一般环境、平凡岗位就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但在更好环境和岗位能做出更大成就,这就是人往高处走的必然性。

但是,如果不能改变环境怎么办?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不要因此气馁、自卑和懈怠,二是要正确认识,保持一颗自信、平衡而健康的心理。

人生意义不仅在于作为,而且在于认识。认识到一切皆身外之物,那么一切财富、权力、地位、环境都不是具体人的内在因素,不是具体人的内涵,也不是人生幸福和人生意义的必需要素。只要具备了高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只要表现出高的表达能力,只要有高的道德修养,只要有高的创造能力和贡献,总之,只要具备较高的认识和改造能力……那么,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但现实的悲哀正在于人总是忽视人,在于把人之外的因素视为人内在的要素。所以,权力、地位、金钱甚至生产生活的环境始终成为人的标准甚至标签,人生意义和价值在其中,人生价值的评价也在其中。于是,人的内涵就被人彻底忽视或抛出人的评价体系,不管有无内涵,人都在金钱、权力、地位的道路上拥挤:出人头地了,一身光彩;淹没在其中了,便蓬头垢面。

人总是形象大于本质的,所以俗语便有“人活脸树活皮”的概括,这人生真是面子大于一切了,也即形式大于内容,现象大于本质了。作为世俗价值观必有其社会历史原因的,但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只要认识了,就不为其所惑,也不为之所动的。

人生意义的至高境界在于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这贡献可分为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物质贡献的直接意义是有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对未来和广域意义是间接的,精神贡献的意义则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技术进步可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极文明的高度,把生产力推进到极发达的程度并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极大财富,而且这贡献是极其有意义的。所以,做出物质贡献与做出精神贡献的意义还是不同的。比如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桥梁,发明了一项技术与哲学对人类的思想和精神的影响,孔子儒学对中国人思想道德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影响……都是有意义的,但意义又是不一样的。

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任何意识都是存在的反映,但是,认识是怎样地改变着自然,精神是怎样地创造着物质!

精神财富的创造并不是唯条件和环境的。在落后的时代,贫穷的地方,创造出丰硕的精神成果,不朽的精神作品,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不仅可能,而且已经客观存在,创造者的人生意义也就在其中。

在任何环境、岗位,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实现人生意义,富裕与贫穷,有权与没权,位尊与位卑……都不是人生意义的绝对条件。有位而无为,有权而乱用,贫穷而成就大业,位卑而未忘忧国,都是人生意义的普遍表现。

最大的领导就在最大的都市,身居最高的职位,行使最大的权力;最小的领导就在最小的单位,身居卑位,行使最小的权力。但优秀的人可以在任何环境实现人生意义,体现人生价值;平庸的人即使身处都市、位居高职、手握重权,也只能享受生活,度过人生时光。

马克思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坚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实践也一再证明,身在同样的环境中,确实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很平庸甚至很失败。这说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是既系于环境,也系于自身努力的。而且,在一般环境要取得成功,不仅仅需要努力,而且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付出同样的努力,在优良的环境会取得更大成功,而在一般环境效果可能会很一般。所以,不仅人的素质与汗水决定效率和效果,而且环境也决定人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一定环境中的人要实现其更大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就必须既认识环境,又改造环境。

社会与人生

人始终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命运始终任社会制度摆布,不管是《巴黎圣母院》的爱丝美拉达,还是《林家铺子》的林老板,抑或是文革时代的“牛鬼蛇神”,他们自己无奈于现实,人也可以同情他们,但却无助于他们。因为制度左右个人的命运,而不是人左右人的命运。所以,社会制度环境于人生意义更其重要。

一种社会制度令绝大多数人无法生存时,人们会起来变革或革命,革故鼎新,使人和生产力获得解放,但一种制度还存在时,必然对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决定个人的命运。

人首先是自然中的人,接受自然的哺育,人当然也受到自然的限制甚至灾害,但自然加于人的祸福正在于自然。因为自然,所以人只要大难不死,就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比如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在不行,还可以选择逃避,离开干旱、风沙、雨涝、霜冻,等等。因为自然是不平衡的,资源不平衡,气候不一致,地形有差别,有平原也有高山,有干旱的西北,也有葱郁的江南,所以,人只要逃离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就逃离了厄运,命运也就由此改变,由此苦尽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