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交通体系“十一五”规划
一、宁夏综合交通发展状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宁夏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网络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内外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都有一定提升,为宁夏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能适应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依然是“十一五”时期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之一。
(一)基本区情概况
区位状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中游,周边与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区域呈东西窄、南北狭长形状,土地面积为6.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69%,全区分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5个地级市,下辖7区、2市、11县和一个开发区。
自然条件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呈梯状下降,全境由北向南分为贺兰山山地,银川平原、灵盐台地、宁中山地与山间平原、黄土丘陵和六盘山山地等6个地貌区。北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属黄河灌区,有“塞上江南”之美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是宁夏重要的煤炭基地、农业主产区以及工业集聚区,交通条件也相对较好。中部地区和南部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交通条件差;虽然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高,但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天然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问题突出;除黄河沿线一带以外,主要是山地、山间平原以及荒漠,自然条件比较恶劣,黄土覆盖深厚,沟壑纵横,多为半干旱区;尤其是南部山区主要是回族群众聚集区,海拔基本上在2000米左右,人们收入水平低,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生活条件艰苦。
矿产资源 宁夏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岩、石英砂、黏土以及镁、钽等稀有金属。其中煤炭资源是宁夏最主要的资源,不仅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而且埋藏较浅,赋存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全区远景储量2027亿吨,已探明储量309.2亿吨,分别占全国的第5位和第6位。全区含煤地层面积11689平方公里,含煤面积8955.5平方公里。宁夏煤炭主要分布在贺兰山煤田和宁东煤田,其中无烟煤、主焦煤和不粘结煤是宁夏的优势煤种,“太西煤”是世界上著名的优质无烟煤,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高比电阻率、高强度、高含碳率、高块煤率)的特征,是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最佳燃料和原料,被誉为“煤中之王”和“太西乌金”,享誉国内外。2005年全区原煤产量为2659.8万吨。从未来的资源开发趋势分析,煤炭将是构成调出运量最大的一种资源,此外,镁、钽、硅、铝等也是宁夏重要的出口创汇资源。在其他各种资源中,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45.3万吨,石膏探明储量25.3亿吨,水泥用石灰岩矿探明储量5.7亿吨,化工用石灰岩探明储量4377.3万吨,玻璃用石英砂岩探明储量1756.3万吨,水泥用黏土探明储量3321万吨。
旅游资源 由于特殊的自然、人文条件与环境,孕育了宁夏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宁夏有高山、沙漠、湖泊、草原等,虽处于干旱地区,但有黄河和众多的湖泊,自然景观既有北方的雄浑粗犷,又集南方妩媚秀丽于一体。区内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6个。同时,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六盘山旅游区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具有魅力无穷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悠远的长城文化和古丝路文化等。目前已形成沙湖、西夏陵、金水、青铜峡、沙坡头、六盘山六大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景点98个。其中,西夏陵、沙湖、沙坡头、苏峪口已成为国家确定的AAAA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建设六盘山、西吉县将台堡等当年红军长征路过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景区和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并将其建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宁夏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至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96.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10.5万人、占35.39%。2005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9.8亿元、第二产业277.8亿元、第三产业251.8亿元。在产业结构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化、冶金、机械、建筑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产值比重不断提高;正在形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及深加工为主的能源化工基地;以钽、铌和铝、镁合金等为主的新型材料基地;以数控机床和智能化仪表等为主的机械加工基地;以抗生素等为主的特色医药基地;以清真品牌为特色的食品加工基地。
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宁夏经济实力仍然很弱,200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4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4.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3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仅9.7亿美元。全区人均GDP为10127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7.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0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77.1%。
(二)综合交通网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围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促进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全面发展。
1.“十五”宁夏综合交通项目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宁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新建和改建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强了农村公路建设,使宁夏的交通总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1)铁路 至2005年底,完成大古铁路扩能改造部分工程;开工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铁路古黎铁路6.5公里和灵武电厂铁路专用线12公里。“十五”规划的太中银铁路建设项目已完成国家立项审批工作,宁夏境内长度376公里。
(2)公路“十五”以来宁夏在注重加快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区内干线公路网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贫困县道路、通县油路、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和通达工程的机遇,加快县、乡、村公路建设。2005年底,全区公路里程达到13078公里,密度达到19.7公里/百平方公里。“十五”期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加58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70公里。实现全区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
“十五”期间建设并完成的主要公路项目有:青岛至银川公路银川—古窑子—王圈梁段164公里高速公路;北京至拉萨公路麻黄沟—姚伏段和叶盛—中宁—郝家集段269公里高速公路;福州至银川公路桃山口—同心段32公里高速公路及同心—固原段117公里高速公路;盐池—兴仁250.6公里二级公路。开工建设青岛至银川公路定边至武威联络线中宁至孟家湾段、福州至银川公路固原至什字段、青岛至银川公路定边至武威联络线盐池至中宁段高速公路和青岛至银川公路银川绕城高速西北段。
在大力建设主干公路的同时,结合国家支持,加大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完成了国家安排宁夏的贫困县公路、通县油路、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农村通达工程。完成贫困县公路项目3个,分别为:惠安堡至预旺74公里三级油路;海原至黑城60公里二级油路;固原至西吉63公里二级油路,项目总投资3.23亿元,其中安排中央国债资金1.12亿元。完成通县油路7条,分别为:陶乐至横城105公里二级公路,黄沙窝至同心118公里三级公路,平罗至石嘴山15公里一级公路,兴仁至中卫66公里三级公路,预旺至王洼116公里三级公路,姚伏至西大滩17公里二级公路,西吉至毛家沟60公里三级公路,总里程497公里,总投资4.23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3亿元,中央投资车购税1.485亿元。完成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35条,总规模1360公里,黄河大桥一座1776米,总投资14.731亿元,其中,国家安排资金7.5亿元。完成国家安排宁夏农村通达工程2000多公里,其中,交通部投资2.7亿元。
(3)民航“十五”期间,对银川河东机场各种设施进行配套完善,完成了飞行区排洪改造工程,先后购置和安装消防、安检和旅客登机桥等设备,新建现场指挥中心、特种车库和综合楼等工程,进一步提高机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目前,开通银川至全国各地的航线达15条。固原支线机场的各项前期工作有了一定进展,2002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完成了该项目预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银川河东机场顺利完成了属地化改革,成立了宁夏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并与陕西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进行了联合重组,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银川河东机场的各项指标已超过设计能力,急需进行扩建。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估算总投资5.1亿元。主要进行航站楼扩建、新建平行滑行道、扩建站坪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4)管道 宁夏的管道运输主要由输原油和输天然气两部分构成。输原油管道从长庆油田经宁夏的盐池、中宁县到石空站上包兰铁路,主要供应兰州炼油厂和宁夏炼油厂,管线总长431.6公里。天然气管道主要是陕甘宁气田至银川第一条天然气输气管道(管线长293公里、管径426毫米)。为了满足用气需求,2004年2月在靖边首站利用试验压缩机组实现了临时增压提量,年输气量提高到了6.6亿~7.0亿立方米,2005年12月完成靖边首站增设一级加压装置工程,年输气能力提高到10亿立方米。此外,为满足宁夏天然气化工项目用气需求,经国家批准,建设陕甘宁至银川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工程(管径559毫米,基本与现有管线并行),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2.“十五”末宁夏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水平和运输量完成情况
(1)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十五”期间,宁夏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是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和质量的改善。国家铁路没有新增新线里程以及复线和电气化里程。地方铁路也仅增加专用线铁路里程12公里。民航机场主要完成了银川河东机场扩建工程的前期及开工准备工作。管道主要是新增配套设施,以提高运输能力。至2005年底,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状况如下。
铁路 宁夏铁路主要有包兰铁路、宝中铁路两条干线和平汝、银新支线以及地方大古铁路。全区铁路营运里程791公里,其中,国家铁路营运里程709公里(复线里程65.6公里,电气化里程626.9公里),地方铁路70公里、专用线12公里。包兰铁路和宝中铁路是宁夏对外交通的两条铁路干线。包兰铁路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最主要通道,穿越了宁夏经济发展水平最好、能源最富集和主要工业区的石嘴山、银川、吴忠、中宁、中卫等市县;宝中铁路从中卫市经固原市与国家铁路大干线陇海铁路相接,是宁夏南北向大通道,也是宁夏通往陕西、西南地区以及华中、华东的主要径路。大古铁路属地方铁路,位于银川平原,西起大坝电厂并在大坝车站与国铁包兰线接轨,东至古窑子区段站,途经青铜峡、吴忠、灵武三市,是宁东煤田通往大坝等电厂及通过包兰线大坝车站将煤炭运往各地的主要通道。各条铁路的主要技术状况见表1。
表1 宁夏境内铁路主要技术状况
公路 宁夏公路网是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以国、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脉络组成。其中,通过宁夏的或止于宁夏的国家高速公路有4条,总规划里程1235公里。分别是:北京至拉萨公路,规划里程353公里,已全部建成;青岛至银川公路,规划里程201公里(包括银川绕城高速),已建成164公里,青岛至银川公路定边至武威联络线盐池至营盘水段283公里,已开工63公里;福州至银川公路,规划里程347公里,已建成154公里;青岛至兰州公路,规划里程51公里,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国道6条,总长是1110.4公里(包括重复路段63.4公里),分别是G109(长340.6公里)、G110(长141.4公里)、G211(长171.5公里,重复路段15.5公里)、G307(长175.5公里,重复路段48.5公里)、G309(长212.6公里)和G312(长68.8公里);省道7条,长1571公里,分别是S101银川至华亭线(扣除重复路段长351公里)、S102银川至巴盟线(长50.2公里)、S201石营线(扣除重复路段长191.6公里)、S202中卫至静宁线(扣除重复路段长326.1公里)、S203石嘴山至平凉线(扣除重复路段长364.3公里)、S301陶乐至阿拉善左旗线(扣除重复路段长71.6公里)和S302盐池至兴仁线(扣除重复路段长216.1公里)。“九五”和“十五”时期,在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同时,加快宁夏干线公路的改造力度,使宁夏“三纵六横”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三级以上技术水平,大力改善了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在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尽力改善山区的通乡通村公路工程,实现了县县通油路、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标。至2005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7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0公里,一级公路219公里,二级公路2109公里,三级公路5694公里,四级公路4309公里,等外公路77公里。各类公路的主要技术状况见表2。
表2 各类公路基本技术状况
民航 宁夏只有银川河东一个民用机场。于1997年9月建成使用,飞行区4D级,跑道长3200米,可满足B767-300及以下机型起降,航站楼面积143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2005年满足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00吨、飞机起降6350架次的要求。2005年旅客吞吐量为82万人次,每周出港与到港航班数为250~250航班。河东机场口岸于2005年开通,为宁夏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管道 目前,宁夏拥有的长大干线管道2条,一条是陕甘宁气田至银川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另一条是长庆油田经盐池、中宁两县至包兰铁路石空站的原油管道。
(2)各种运输完成的客货运输量 预计到2005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全社会旅客运量717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0.3亿人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29.6%和22.1%;完成全社会货物运量8960.3万吨,货物周转量273.04亿吨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长31.3%和23.3%。分方式运输量完成情况见表3。
表3 2005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全社会客货运输量情况
3.“十五”宁夏交通发展成就评价
(1)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等级和路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宁夏公路建设在国家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各部门努力下,通车里程增加了2478公里,平均每年增加480公里;公路平均密度从2000年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9.7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区公路网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70公里,比“九五”末增加587公里,实现了自治区首府至各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和北到内蒙古乌海、东到陕西定边、西到甘肃界郝家集的对外通道全部通高速公路目标;一级公路219公里,比“九五”末增加73公里,二级公路2109公里,比“九五”末增加43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占22.92%;三级公路5694公里,比“九五”末增加952公里;四级公路4309公里,比“九五”末增加539公里;等外公路77公里,比“九五”末减少105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8635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884公里,占通车总里程66.0%。目前,已基本实现省到市通高速公路,市到县通三级以上油路,县到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建设目标。
公路建设的日益加强,促进了道路运输业的较快发展。初步构建了以银川市站场为中心,县级站场(点)为节点的站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客运站为节点,跨省、市班线运输为重点,农村客运为补充的客运体系。
(2)民航和铁路建设都有一定发展 太中银铁路是国家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西北至华北新通道的一部分,也是宁夏一条新的对外运输大通道。其建设对于改善宁夏对外交通和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完成了相关的立项审批工作,2006年2月份已开工建设。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固原民用机场通过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开通了银川河东机场口岸,结束了宁夏没有口岸的历史,对促进宁夏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十五”宁夏综合交通发展的主要经验
(1)十分重视交通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做好项目储备 宁夏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交通规划的编制,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规划为指导。“九五”末期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个五年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网建设规划》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五”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同时,编制了铁路、民航、管道等“十五”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很好地指导了“十五”交通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储备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积极完成一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得宁夏能够根据国家交通规划和法规、政策的要求,及时上报和落实相关的项目建设,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如贫困县公路项目、通县油路项目、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项目等。
(2)争取国家对宁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宁夏经济实力有限,交通基础设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根据各时期的交通运输需求和交通网络构建的要求及时编制发展规划和提出建设项目要求;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向国家各主管部门汇报,反映宁夏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争取国家在资金安排和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多年来,尤其是“十五”时期,国家对宁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其中,公路交通预计整个“十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16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车购税及国债资金近60亿元,占整个投资的37.5%。对宁夏公路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对交通建设资金的投入。如自治区出台了重点公路建设优惠政策,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地方材料和公路建设资金“统贷统还”等出台优惠政策,保证了建设资金的落实,并积极协调重点公路建设中出现的各种主要问题。特别是农村公路,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协调力度,解决征地、拆迁资金,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4)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建设质量 为了保证各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质量,做到多办事,少花钱,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建设市场的法人行为,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执行国家对工程招标、材料采购、设计变更、工程分包、资金拨付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和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杜绝违法招标或变相议标,严禁转包、违规分包和无证越级承包。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督、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部门颁布的各项验收标准,对施工项目进行验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在公路建设中,为保证县际公路及农村公路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专门的建设单位,出台了《县际及农村公路实施细则》《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暂行管理办法》,规范了建设市场,保证了项目的工程质量及资金的有效使用。
(三)宁夏综合交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宁夏综合交通运输取得了显著成就,瓶颈制约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衡量,建设步伐仍应加快;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瓶颈制约还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交通基础设施仍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总体上,宁夏综合交通基础网络布局还不完善,相当一部分地区交通运输设施落后,设施技术装备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很大,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运输成本还比较高等,这些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也影响宁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1.对外通道出口少,铁路、航空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宁夏深处西北内陆,银川至北京的陆路距离1010公里,至青岛港、上海港的陆路距离分别为1520公里、1871公里,遥远的距离和陆地运输,不利于宁夏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宁夏在国内外市场获取各种资源。目前宁夏对外交通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只有包兰线和宝中线两条铁路,一个西向出口、一个北向出口、一个南向出口,不仅在京包(兰)与陇海线南北670公里跨度中缺少直接的东向铁路出口,而且由于受京包(兰)铁路东段运输能力饱和以及宝中连接的陇海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严重制约。2005年宁夏需要铁路外运量为3200万吨,由于运力不足,铁路运输缺口近800万吨。地方铁路大古铁路现有的运输能力只能满足“十五”期间运量需求。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项目的实施,基地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地方铁路现有的运输能力将不能适应基地发展的要求。
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于大幅改善宁夏交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加强与周边省区和全国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长距离的对外运输中,与铁路相比运输成本较高。况且,宁夏与周边省区通了高速公路的仅有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而且都是单一通道,直接的东向通道也只有青岛至银川一条。
航空方面,全区6.64万平方公里只有银川河东一个民用机场,低于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平均水平。缺少相应的支线机场,南部地区机场有效服务明显不足。
2.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路网连通度低
铁路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按国土面积计算的铁路密度与全国多数省区的平均密度相当,但是铁路布局基本上是南北向贯通,缺少横向通道,与相邻路网的间距过大,特别是宁夏的中东部地区缺少铁路服务的覆盖,而且现有铁路受对外通道整体能力的限制,未能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提供足量的有效服务。
公路是宁夏的交通基础和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承担客货运输量分别占宁夏全社会客货运输总量的95%和64%,但目前路网规模明显偏小,规划的“三纵六横”公路干线网络技术等级偏低,网络结构比较稀疏,县际之间、乡镇之间以及与行政村之间连通度低、绕行距离长。2005年宁夏公路平均密度只有19.7公里/百平方公里,与西北地区陕西省2003年24.3公里/百平方公里、西南地区云贵川渝平均31.3公里/百平方公里、中部地区河南省44.21公里/百平方公里、东部地区山东省48.67公里/百平方公里、浙江省45.38公里/百平方公里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路网结构简单,基本上为树状结构。宁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只有670公里、一级公路219公里,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也不能有效促进综合运输结构的调整和运输服务水平的提高。“断头路”、“瓶颈路”尚未从根本上消除,宁夏2600多个行政村中还有300个行政村不通等级公路,还有1035个行政村不通油路。解决全区农村公路问题还需修建公路近2万公里,总投资150亿元。一些城市出入口公路,城市环线、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公路等区域公路交通还非常落后,还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公路通达和通畅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矿藏资源和旅游资源因缺乏相应的公路支持而未能有效开发。
管道运输落后。宁夏只有一条天然气管道,随着中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二套化肥装置的扩容改造、完成和即将陆续建设三化肥、青铜峡铝厂、长庆油田银川基地等工业企业用气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以及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等民用气量的进一步增加,现有管道在完成一级加压装置提高输气能力后已经满负荷运行,仍然无法满足工业用户大量新上项目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急需新建输气管道。
黄河航道仍处于自然状态,未能开发利用。
3.总体技术等级不高,通行保障能力弱
宁夏铁路基本上为单线铁路,复线里程只有65.6公里,对外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区内干线铁路技术标准低,已超过设计能力,列车行驶速度相对较低,与全国主要铁路干线实现6次提速形成较大反差。虽然公路总里程增长较快,但现有公路总体技术等级偏低。全区通车里程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仅3000公里,占22.9%,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8535公里,占62.3%,均低于全国大多数省市水平;三级及以下公路10080公里,占77.08%;未铺装路面里程4443公里,占33.97%,还有村道5684公里,其中等外公路2698公里。在规划的“三纵六横”干线公路网中,三级公路里程占到了45%;乡道和村道大多数为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不仅路面等级低,而且线型指标差、防护工程和桥涵设施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通行保障能力差。宁夏唯一的民航机场银川河东机场已超过设计能力,且现有设施简陋,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愈加严重。交通运输硬件设施的总体偏低,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状况参差不齐,运输效率、效益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软件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与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快捷、方便、舒适服务的要求比尚有差距。另外,由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障碍,“一体化”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远未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和衔接效率低。没有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等科技含量高的手段,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率不高,物流成本未能有效降低。
4.自筹能力弱,建设和养护资金缺口大
宁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总量规模小,2005年宁夏国内生产总值599.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7亿元,不仅与东中部省市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级财政能够挤出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极其有限,自筹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各项交通规费。由于宁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城市化水平低,车辆保有和使用数量少,所能收取的养路费和通行费等每年仅为7亿元,扣除养护费用支出和偿还贷款利息后,能够用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1亿元,在公路里程不断延伸和农村公路养护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道路养护资金缺口不断加大,道路养护与资金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由于交通流量相对较小,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普遍财务效益不理想,难以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进行直接投资。
总之,宁夏交通运输建设落后和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交通不畅,丰富的矿藏资源、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区位优势难以形成,引进技术、吸引外资、对外开放受到制约,市场流通、商品交换不发达,地区经济难以融入整个经济循环之中。特别是交通落后造成的封闭、半封闭环境,导致群众观念落后,意识陈旧,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容易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二、“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交通运输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今后的15年内,宁夏在人口继续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必须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保持在10%以上。而“十一五”时期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测算,“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只有保持在10%以上,以后10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保持在9%以上,宁夏才能在202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地方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需要交通运输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必须突破目前宁夏交通运输制约的瓶颈,加快宁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力改善综合交通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创造更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投资环境,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促进作用。“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人口流动继续增大,“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宁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将分别达到14006万吨和366.09亿吨/公里,客运量和周转量将分别达9502万人次和102.3亿人公里。
(二)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交通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和运输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十五”后期,宁夏工业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逐步形成了新材料、能源、化工、冶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尤其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对交通运输有了更高要求。加之宁夏一批大型企业属于“两头在外”企业,即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均在区外或国外,如青铜峡铝业、东方钽业、佳通轮胎等公司。另外,宁夏产业结构与周边省区的陕西、内蒙等有许多相同之处,如煤炭、电力和煤化工及精深加工等,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宁夏深处内陆,距离国内主要市场和沿海港口运距长,只有有效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才能使资源有效开发和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为此,既需要建设布局合理,有足够能力保障对外运输通道,也需要大力改善区内交通条件,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和创造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是宁夏实现交通运输发展提出的“用10年时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要牢牢抓住中央提出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三)解决“三农”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近年来,党中央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搞活农产品的流通,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有效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国内市场消费。宁夏城市化水平低,截至2005年底,城镇化率仅为42%。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高,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目前,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城乡相差10个百分点。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条件差,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艰巨。《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使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得到控制和改善。“十一五”时期,宁夏农业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加工产品基地和重要乳品、清真牛羊肉、马铃薯加工、发酵工业、生物制药等产品基地。农业生产资料(包括肥料、种子、农药、生产机具及动力燃料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运输量将大幅增加。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市场对生活消费资料的需求显著增加。同时农村富裕劳动力分流和向城镇转移。这一时期,城乡间的客运和货运将大幅度增长。宁夏农村尤其是南部山区农村交通基础条件普遍很差,大部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网络化程度低,断头路多,油路水泥路少,而且还有相当多的行政村尚未通公路,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基本出行问题没有解决。所有这些,都需要尽快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和相应的客货运输设施建设。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必须有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各国或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带来了更加频繁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寻求发展机遇。宁夏地处西北内陆,距离出海口运距长,地缘条件不利。另外,宁夏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弱,资金短缺依然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要在“十一五”时期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来宁夏投资发展。而投资硬环境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因此,大力改善区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和通达水平,才有可能使发达地区的一部分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经济发展落后而能源、原料和土地等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的宁夏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随着宁夏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量也将随之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资源特质的制约;另一方面取决于比较成本的优势,而降低成本,既取决于生产环节,也取决于流通环节,有时流通环节的节约空间甚至比生产环节更大,在流通环节中运输费用又占相当大的比重。努力改善宁夏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是提高宁夏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促进宁夏产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因此,加快宁夏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效益和质量,才能使宁夏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更有效地吸纳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辐射效应,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客货运输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
宁夏已开始步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原材料需求处于上升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客货运输需求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能源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使宁夏相当部分矿产资源更具备开采价值,开发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也将会随之进一步壮大,区内外运输量将会较大幅度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未来的旅客运输需求量也将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且将形成多层次的运输需求,对安全、快速、便捷、舒适性等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是推进宁夏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支撑条件。
三、“十一五”宁夏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一)影响交通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1.国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规模进一步扩大
交通运输需求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呈正相关关系,1997~2000年和2000~2003年,全国货运量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和0.55,宁夏分别为0.78和0.43;客运量增长弹性系数,全国为0.47和0.28,宁夏为0.17和0.29(2003年受非典影响,客货运数量比2002年有较大降幅,计算出的弹性系数较低)。根据相关资料,宁夏的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初级产品、原材料、能源等运输量所占比重较大,运输量将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根据“十六大”提出至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全国平均年增长速度至少在7.2%以上。“十五”前四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达8.6%,宁夏为10.9%,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为了逐渐缩小宁夏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必须进一步发挥宁夏自身的优势,增强发展能力,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为10%。
2.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对运输需求量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产值的运输量将会有所降低。但是,由于宁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近年来,高新技术等产业虽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其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很小,主导产业仍然是以能源、新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为主。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煤、电及煤化工产品;新材料工业有钽、铌、铍等稀有金属功能材料,电解铝及铝合金、金属镁及镁合金,碳基材料等;农产品加工业有枸杞、乳品、马铃薯、清真牛羊肉、发酵、生物制药、羊绒加工等产业。宁夏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产业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单位产值运输量将会保持与“十五”时期基本相同的趋势,或者会略有提高。
3.对外贸易明显增长
与沿海省市相比,宁夏对外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量基数很小,但增长较快,2005年对外贸易额为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主要出口的是:硅铁、金属镁、无毛绒、铝制品、钽制品、轮胎、机床及铸件、焦炭及半焦炭、四环素及活性炭等。其中,硅铁出口15901万美元,在前一年增长227.4%的基础上比去年又增长102.75%,对全区新增出口贡献率达到59.9%;金属镁出口7716万美元,增长98.16%;无毛绒出口5156万美元,增长91.04%;机电产品出口6248万美元,增长33.85%;以钽制品、轮胎、活性炭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出口17586万美元,增长15.44%。化肥和枸杞等出口都有一定的增长。同时,随着宁夏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外资企业和外向型出口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将会大幅增加。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化农业、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发展,未来的对外贸易量将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此外,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宁夏的优质煤出口量将会大幅增加,由此将产生较大的运输需求量。
4.收入水平提高和城市化水平加快
2005年宁夏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127元,突破1200美元,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差距仍然很大。但宁夏经济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根据测算,宁夏“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预计到2010年全区人均GDP将达到16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5%和5%,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人们的社会活动、商务出行、旅游出行、探亲访友以及购物和休闲等将随之快速增加,客运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同时,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宁夏交通基础条件已有了明显改善,随着“十一五”区内干线交通网络和对外交通主要项目的陆续建成使用以及农村公路大力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交通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出行便捷、时间缩短、出行成本明显降低以及舒适性的提高,对交通需求特别是旅客运输需求将产生较大的诱增作用,货物运输需求也将随产品市场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2005年,宁夏的城镇化率为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在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宁夏形成以银川市一个特大城市为中心,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等四个中等城市为骨干,十几个县城(市)和二十几个重点中心镇为基础,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定位互补、整体协调的城镇体系。预计到201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47%以上,农村劳动力比重降到45%以下。城市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意味着居民的消费增长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用于交通、通讯、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将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家庭轿车普及程度会不断提高,交通出行需求不断增长。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出行次数约为农村居民的8~9倍,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与全国大体一致。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人员流动进一步增加,人均出行次数和客运总量快速增长。这就要求综合交通运输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5.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党中央把握规律、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在这个战略布局中占有突出地位。《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到“认真总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来的经验,国家要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产业布局、人才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将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生存环境,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增强经济整体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由此将会使客货运输需求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此外,西部大开发本身的建设所产生的运输量也将会呈稳步增长趋势。
6.交通条件的整体改善
通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宁夏交通基础条件已有了实质性的改善,随着“十五”和“十一五”区内干线交通网络和对外交通主要项目的陆续建成使用以及农村公路大力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交通状况将明显改善,出行时间的缩短、成本的降低以及出行便捷性和舒适性的提高,对交通需求特别是旅客运输需求将产生较大的诱增作用,货物运输需求也将随产品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一部分产品生产和资源开发由不经济转为经济而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产生的运输量也将会呈稳步增长趋势。
(二)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需求量预测结果
参考国家相关部委研究单位对全国交通运输量的预测及趋势分析,结合宁夏的具体区情和产业结构等特点,采用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指数平滑法分别进行预测,综合各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并经专家咨询,2010年,全区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9502万人和102.3亿人/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8%和7.8%,客运量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58;全区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4006万吨和366.09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6%和6.2%,货运量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86(表4)。
表4 2010年宁夏全社会客货运输量预测结果
注:铁路运输量考虑了太中银铁路2010年前建成投入使用
四、“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思路
(一)发展的指导思想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战略目标,针对宁夏交通运输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十一五”期间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并适度超前为目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努力构建符合宁夏资源赋存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宁夏主要对外通道和区内骨架网络的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扩大网络,优化布局,形成高效快捷、通江达海的交通网构架。积极推广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促进宁夏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客货运输体系。加强路网以及枢纽站场布局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结合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各功能区、人口以及产业合理分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大通道、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区内段建成通车。完成连接各地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区内交通骨架网基本形成,对外交通大幅改善;加快与资源开发配套的主要干线公路改造,初步形成与资源分布和资源开发相适应的路网布局;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交通保障;配合路网改造,提高国、省道的服务水平。实现省到地级市全部为高速公路,地级市到县二级以上公路,县到乡四级以上公路,实现100%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油路。基本建成规划的银川公路主枢纽客货运站场以及各地市的主要客货运站场。
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完成银川火车站扩建,争取完成包兰铁路宁夏段复线改造,建设东乌铁路至宁东段。完成大古铁路扩建改造工程、部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铁路和厂矿铁路专用线。
完成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固原、中卫沙坡头支线机场前期工作,确保建成一个,开工一个。
完成现有天然气管道的加压装置工程和建设陕甘宁气田至银川的第二条天然气管道。
实现宁夏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对外对内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的发展要求。初步形成以铁路、干线高速公路为骨架,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配合,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顺畅连接全区各地市、县、乡(镇)、村和主要资源开发区、旅游景点的综合交通网络。
至2010年,宁夏铁路里程达到1264.4公里(其中国家铁路1081.9公里,地方铁路91.5公里,专用线91公里),复线里程329.09公里;公里通车里程达到16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0公里、一级公路270公里、二级公路2550公里、三级公路6530公里,四级公路6050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110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4.85公里/百平方公里;银川河东机场达到吞吐能力126万人次和货物2万吨的规模,支线机场建成一个,开工一个;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达到25亿立方米/年(见表5)。
表5 2010年宁夏综合交通网发展规模
(三)主要发展思路
“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把交通运输作为宁夏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各种运输设施规模,努力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现代客货运输体系,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技术等级和通行保证能力,大力改善农村交通运输,实现全区所有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油路,行政村基本通班车的目标。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缩小地区间交通发展的差距,全面提升宁夏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
1.加强与“十五”衔接,加快续建项目的建设速度并及早投入使用
在规划和项目安排上注重与“十五”的衔接,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十五”期间开工但尚未完成的续建项目,保证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在“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中,按照形成网络、发挥规模效益的思想,根据宁夏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十五”中不适应新形势的思路适当调整外,“十一五”时期的规划要保持与“十五”的有序衔接,继续加强铁路、公路、民航和管道等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输能力的协调。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大量占用土地等稀缺资源,而且布局与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交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加之,宁夏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水平与发展需求差距大,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建设资金来源不足。因此,“十一五”时期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继续贯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宁夏经济发展需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要根据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在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高效性的原则下,对宁夏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进行中长期统筹规划,以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合理的结构与布局。
3.加强与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的衔接,重点加强宁夏对外通道的干线建设
根据《国家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结合宁夏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具体特点,按照远近结合的原则,重点安排既是干线路网又是宁夏交通骨架网络双重性质和作用的项目,尤其是作为宁夏主要对外通道项目的建设。太中银铁路起于太原,与包兰、宝中线相接,是西北至华北位于京包线以南、陇海线以北的一条东西向铁路通道,也是经过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直接通往沿海港口的一条重要的对外铁路通道。将有效的解决宁夏多年来铁路运输不畅、运力不足的问题,积极争取早日开工顺利建成。包兰铁路北段已实现复线,宁夏境内只有中卫—干塘段65.6公里是复线,其余263.5公里都为单线,线路能力和列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与作为全国铁路网重要通道的地位不相匹配,已逐渐成为该大通道的运输“瓶颈”。铁道部已列入“十一五”规划,争取早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宁夏段高速公路的各项工作,如什字至沿川子段、孟家湾至营盘水段、下寺至毛家沟段等,争取早开工、早建成、早发挥作用。
4.加快建设和完善区内干线交通网络,提高路网结构层次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干线公路网建设规划》确定的“三纵六横”干线公路网发展目标,结合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筹集交通建设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主要干线通道进行建设和改造,围绕着首府至各地市通高速公路、地市至县市通二级公路的发展目标,进行统筹安排,尽快形成网络,提升路网整体结构层次和通行效率。根据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与消费需求,积极建设天然气输送管道,解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满足工业生产和民用需求。
5.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是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宁夏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建设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必须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将根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增加的区内外能源、原材料及产品运输需求,合理规划和加快建设与之配套的铁路和公路项目,如规划建设地方铁路和专用线有:古黎铁路、红大铁路专用线、煤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灵武电厂专用线、古窑子至梅花井铁路(太中银铁路联络线)等。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资源开发和加工的保障作用。以神华集团与宁夏煤业集团合资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神华集团已形成煤炭、电力、铁路、港口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建设东乌铁路至宁东段,以形成西煤东运的大通道。同时,根据国家煤炭运输新通道的规划和建设,积极进行宁夏相关路网的建设规划和扩能改造。
6.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根据《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继续实施“通达”、“通畅”和以工代赈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技术等级。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确立农村公路养护的稳定资金来源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宁夏将根据国家有关农村公路的相关规划和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编制宁夏“十一五”农村公路专项规划,提出阶段目标和建设项目,并积极协调各个地方政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鼓励公路沿线群众参与公路建设和养护。争取在“十一五”末,农村公路交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和较大的提高。
7.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技术标准
根据国省道干线必须按照高速、安全、智能、舒适、环保的发展趋势,对路网结构和未来的远景需求以较高的起点进行规划和建设。对农村公路要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人口、经济、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标准,人口少、交通量小、工程量大的地方可以先通后畅。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8.加强与城市部门的协调,实现与城市路网的有机衔接
综合交通网络的布局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要发挥综合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益和适应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城市部门的合作与协调,使综合运输网络和枢纽站场的布局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与城市路网有机衔接,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一体化运输系统的建立创造基础条件,并引导城市发展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9.努力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发展智能型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是21世纪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缓解交通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与技术的选用中,要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性,要尽量提高基础设施的科技水平以及为未来的科技发展留出开放性的接口,努力促进宁夏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五、“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的建设重点
(一)铁路重点建设项目
1.太中银铁路
太中银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北至华北新通道”的一部分,位于京包线以南、陇海线以北,由西向东横穿宁东、陕北和晋西地区。太中银铁路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山西、陕西和宁夏三省区沿线丰富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带动沿线老、少、边、穷地区摆脱贫困奔小康;有利于西北、华北的双向交流和东西合作,对西部大开发及推动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该项目填补了陇海铁路以东、包兰铁路以南广大国土范围内铁路的空白,有利于完善国家铁路网布局,有利于国防交通。
太中银铁路东端自太原枢纽的榆次站引出,经山西省的太原、晋中、吕梁市,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榆林市,向西进入吴忠市,在包兰铁路黄羊湾站接轨至中卫市;同时修建定边至银川的联络线。太中银铁路宁夏境内总长度375.7公里,其中太中正线宁夏境内新建204.89公里;定边至银川宁夏境内长度194公里,其中新建170.8公里。
本线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榆次至定边段双线,定边至中卫段、定边至银川段单线,预留双线条件;榆次至文水、靖边至定边200公里/小时,文水至靖边160公里/小时,定边至中卫、定边至银川160公里/小时,平面预留200公里/小时条件;限制坡度6‰(其中文水至靖边段双机坡13‰);牵引质量4000吨;到发线有效长850米(其中文水至靖边双机地段880米)。
200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太中银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月24日开工建设。
2.包兰铁路(石嘴山—兰州)复线工程
包兰铁路是连接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干线铁路之一,其中包头—石嘴山段已实现复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宁夏经济的发展,包兰铁路石嘴山—兰州段的客货运量增长较快,石兰段线路能力和列车行驶速度均已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已成为包兰铁路瓶颈区段,石嘴山至兰州段需要建设复线。铁道部已将包兰铁路石兰段复线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中。
石嘴山至兰州段通路全长567.59公里,已建成复线92.45公里。宁夏境内只有中卫—干塘段65.6公里复线,其余263.5公里为单线。建设复线估算总投资26.3亿元,计划2006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预可研报告正在编制中。
3.建设东乌铁路至宁东段
神朔铁路是神东煤田东线外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朔黄铁路共同组成了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它西起神东煤田中心腹地大柳塔,东至神池南与朔黄铁路相连,为国家一级电气化复线。神朔铁路通路为:黄骅港—朔州—神木—东胜,“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开工建设东胜—乌海段。宁夏将以神华集团与宁夏煤业集团合资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神华集团已形成煤炭、电力、铁路、港口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十一五”期间,建设东乌铁路至宁东段。
4.做好宝中铁路复线前期准备工作,并争取“十一五”开工建设
宝中铁路为单线铁路,2004年通过能力利用率已达94.09%。从国家煤炭资源开发和宁夏对外铁路通道的全程能力分析,包兰铁路东段因内蒙古的煤炭调出,能力已饱和;“十一五”建设的太中银铁路,虽然有能力,对于宁夏的旅客运输和一部分物资的运输及出口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宁夏煤炭的输出,由于石太铁路承担山西的外运煤炭已相当紧张,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可能通过该通道较大量地调出;拟新建的第三煤炭外运通道,主要是运输内蒙古的调出煤炭。根据目前初步的能力计算,2015年后能力也将基本用完;为此,为了适应宁夏对外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煤炭资源开发及调出,需要对宝中铁路进行复线建设,增强宁夏向南至东部沿海和至西南地区及华南沿海港口的通道能力,一方面,通过宁西铁路的建成使用及其分流出的陇海铁路能力将宁夏的煤炭等资源物资运往华中、华东沿海等地区;另一方面,通过宝成铁路连通西南,开辟宁夏至西南通道,通过规划建设的兰成渝铁路分流出的宝成铁路能力将宁夏的煤炭等物资运往西南,并经西南地区的兰成渝铁路、渝怀铁路以及至华南沿海的其他铁路,打通宁夏至华南沿海港口的铁路通道。
5.积极参与煤炭外运新通道的建设
为了适应煤炭运输需求,华能集团、神华集团、大唐电力、国投等单位正在积极研究和筹建煤炭外运新通道,宁夏将积极配合涉及到宁夏的有关工作,并争取该通道连通宁夏,为宁夏的煤炭外运提供服务。
6.地方铁路建设项目
国家“十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宁夏列入大型坑口电站的省区之一。本项目所在地宁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自治区为将其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该地区规划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基地主要包括煤、电、煤化工三大产业项目。按照大型化、现代化、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整个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到2020年初具规模。按照自治区政府审议通过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总体规划与建设纲要》,基地规划与建设将分两期进行:一期到2010年,五年火电新增装机较2005年增加820万千瓦;煤田产量达到8000万吨;规划建成年产32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21万吨煤基二甲醚项目、52万吨煤基烯烃项目、25万吨甲醇项目。根据规划项目的实施,从该地区路网来看,现有公路运输不可能满足上述运量的需要。因此,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铁路,是保障宁东煤田的顺利开发、煤化工基地和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建设的先决条件。各铁路专用线与地方铁路连通,进而与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连通,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原材料、化工产品、油品和各电厂电煤的运输建立了便捷快速的运输通道,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能够很好地形成宁东地方铁路网,它的建设将对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继续进行大古铁路的扩能改造工程 大古铁路在“十五”末期进行了技术改造,将运输能力提高到原设计的1000万吨/年,对线路进行提高等级的改造、机车开始转型、开设设计预留的两个中间站,对既有的大沙沟站和古窑子站进行扩建改造。“十一五”期间,为适应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继续提高大古铁路的运输能力,将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600万吨/年,总投资3.2亿元。主要内容为完成机车转型工作,2007年前要全部换为内燃机车。
扩建古窑子区段站。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各铁路支线的引入及周边企业不断发展,古窑子站将成为宁东地区地方铁路网中的枢纽站。重点是增加到发线数量,延长站线有效长至850米,完善古窑子枢纽建设,为企业提供铁路运输保障。
提高大沙沟站的通过能力。大沙沟站是大古铁路与国铁包兰线接轨的车站,随着煤化工基地各项目的相继投产,通过大古铁路的外运量将增长。通过改进运输组织工作、整合大坝地区运输资源、与国铁联合运输、增建车站股道等途径来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以适应宁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运输需求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大古铁路的通过能力,改造全线道口,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2)新建古黎铁路(古窑子至黎家新庄)古黎铁路是为电厂等多家企业服务的铁路,是大古铁路的补充与延伸,属地方铁路性质。线路全长6.5公里,投资8000万元。该线路自大古线古窑子站北端引出,与大古线并行一段后跨过307国道,在灵州集团的西南侧设黎家新庄站;马莲台电厂铁路专用线、灵州电厂铁路专用线、水洞沟电厂专用线均在黎家新庄车站接轨。运输的货物主要是煤炭及原材料运输。2005年底开工,工期一年。
(3)古梅铁路(地方铁路与国铁太中银铁路的联络线)太中银铁路银川联络线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时,在东湾设梅花井车站,与宁夏大古地方铁路的古窑子站相距15公里左右,大古铁路规划和太中银铁路银川联络线接轨,在古窑子与梅花井(东湾)设鸳鸯湖集配站,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货物以及煤炭等经地方铁路输送到国铁,建立起外运货物的第二通道,为基地各企业货物运输建立通畅、便捷的运输通道。
7.厂矿铁路专用线建设
根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各项目对铁路运输的需求,规划建设七条铁路专用线。
(1)鸳红铁路专用线(鸳鸯湖矿区铁路专用线)自古梅铁路的鸳鸯湖车站接轨,然后沿东圈梁山西侧行进,设石槽村站,然后南行,在红柳煤矿附近设红柳车站。线路全长23.27公里,投资2.6亿元,设有鸳鸯湖接轨站、石槽村车站、红柳车站;线路终点引入正在规划的马家滩矿区。鸳鸯湖电厂专用线在鸳鸯湖站接轨,梅花井煤矿、石槽村煤矿专用线在石槽村站接轨,永利电厂专用线可在红柳站接轨。随着宁东煤炭基地开发建设,鸳红线向南延伸再于太中铁路大水坑中间站接轨。“十二五”期间鸳鸯湖—石槽村段修双线,“十三五”期间石槽村—红柳段修双线。
(2)红大铁路专用线 线路全长47公里,线路起自红柳车站,沿矿井边界线向南前行,至马家滩矿区设马家滩站,继续南行就近与太中线大水坑站接轨,中间设黑土坑车站,建立宁东煤炭基地煤炭外运的又一条通道,本段线路为远期线路,其中红柳—马家滩间修建双线。鸳鸯湖—红柳—大水坑形成地方铁路网中第三条对外运输通道,此运输通道主要运输马家滩矿区、积家井矿区外运煤炭。
(3)羊枣(羊场湾至枣泉)铁路专用线 既有古羊铁路专用线在古窑子站南端接轨,线路全长11.815公里,已投入运营。计划建设羊场湾至枣泉铁路专用线,在羊场湾站接轨。线路全长11公里,投资1亿元。
(4)水洞沟电厂专用线(黎家新庄—宝丰)线路起自黎家新庄车站北端,在CK1+500左右进入水库北部征地范围,向北上跨挂井子沟后经李家圈后在CK4+250出水库征地范围线至电厂站,然后向东北跨过高速公路引入综合工业区宝丰园区,线路全长13.66公里,投资1.6亿元。规划自宝丰站出线修建一条宁东至乌海的煤炭运输专线,与乌海至东胜、包神、神朔、朔黄的煤运通道相连接,建立宁东地区西煤东运的新通道。
(5)煤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 在古梅铁路的鸳鸯湖集配站北端引出跨过太中银铁路、307国道、银青高速公路,引入煤化工基地编组站,线路全长16公里,投资1.8亿元。“十二五”期间需修建双线。
(6)灵武电厂专用线 在大古铁路的横沟车站接轨,沿大河子沟与大古铁路并行一段距离后北上进入灵武电厂,线路全长12.56公里,投资1.33亿元。
(7)马莲台电厂专用线 在古黎铁路黎家新庄车站接轨,线路全长2.5公里,投资约3000万元。
各项目铁路专用线均与地方铁路联通,进而西与国铁包兰线、东与太中银铁路、北与东乌铁路、南与太中铁路连通,建立起完善的宁东铁路网。规划的宁东铁路网络形成后,不但能够满足能源化工基地内产品及原材料运输的需要,还能确保西煤东运的战略要求。对保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和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公路重点建设项目
1.同心经固原至沿川子段
全长182公里,工程总投资58亿元,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福州至银川在宁夏境内的一段。项目一期工程121公里已建成通车试运营;二期工程固原至什字38.5公里,2005年开工,正在进行路基、桥涵工厂施工,三期工程什字至沿川子26.5公里,2006年开工,整个项目主体工程2008年建成通车。
2.青岛至银川公路定边至武威联络线中宁至孟家湾段
全长63公里,总投资15.81亿元,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2004年7月开工,2007年建成通车。
3.青岛至银川公路银川绕城西北段高速公路
主线全长37公里,连接线15公里。主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一级公路连接线10公里,二级公路连接线5公里。项目总投资16.35亿元。项目2005年4月开工,2007年建成。
4.青岛至银川公路定边至武威联络线盐池至中宁公路
项目全长160公里,总投资45亿元,2005年主要进行前期工作及3公里实验段建设,2006年全面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
5.青岛至银川公路定武联络线孟家湾至营盘水段
全长60公里,是中宁至孟家湾公路的向西延伸,计划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总投资13.1亿元,计划2008年建成。
6.青岛至兰州公路下寺至毛家沟段
全长51公里,包括六盘山隧道9公里,计划按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21亿元,工期为2010年至2015年。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7.福州至银川公路中宁至银川段
该项目是宁夏“三纵六横”干线公路网中“西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条重要公路。项目全长132公里,计划按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40亿元,工期为2010年至2015年。
8. 211国道银川机场至甜水堡(宁甘省界)
本项目是银川市通向西安市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宁夏向南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经济干线,全长151公里,按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33亿元,计划工期2009年至2013年完成。项目计划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解决部分建设资金,国家基本同意将该项目纳入2008年财年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9.青铜峡经吴忠至古窑子公路
全长78公里,计划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工程总投资20亿元。项目把吴忠市重要的工业带连接在一起,并把福银公路、北京至拉萨公路、青岛至银川公路连接在一起,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项目建设工期为2010~2014年,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
10.国道309线马成河桥至硝口段
全长109公里,是宁夏重要的经济干线,也是西北战区的一条重要战备公路,是固原地区连接甘肃至太原的一条大通道。该段公路是始建于60年代末期的三级公路,由于超期服役,公路病害较多,通行能力差,计划按二级公路新标准改建,总投资7.5亿元。计划于2006年建设,预计2008年竣工。目前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
11.吴忠黄河公路大桥
黄河公路大桥长2.3公里,引道长8.5公里。项目的建设对加快吴忠市经济发展,完善区域公路网有着重要意义。计划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4.2亿元,计划2008年建成。目前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待批,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
12.国道109线石嘴山黄河公路大桥
黄河公路大桥长1公里,引道长9公里。项目的建设对改善109国道的通行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计划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2.7亿元,计划工期2007年至2009年。目前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已通过自治区组织的审查,项目建议书已上报。
13.农村公路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先通后畅、分步实施、逐步提高”的原则,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十一五”期间计划修建农村公路7700公里,总投资38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9亿元(包括“以工代赈”1亿元)。一是农村公路改造工程3700公里,其中:三级公路2500公里,四级公路1200公里,总投资30亿元,申请国家投资15亿元;二是行政村通达工程3000公里(四级公路),总投资6.3亿元,申请国家投资3亿元;“以工代赈”扶贫项目1000公里,其中:三级公路300公里,四级公路700公里,总投资1.5亿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亿元。届时将解决全区300个不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的通等级公路,实现全区10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解决485个行政村通油路,使宁夏通油路的行政村达到8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
(三)机场重点建设项目
1.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工程
银川河东机场为国内干线机场,机场设计目标年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00吨,年飞机起降架次635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550人次;飞行区指标为4D,跑道长3200米,宽45米,满足B767-300机型使用。自1997年9月通航以来,1998年至2003年6年中,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19.98%,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20.39%。2004年旅客吞吐量为69.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150.9万吨,飞机起降架次达到11234架次,全面超过设计能力。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主要内容:航站楼32000平方米,平行滑行道1940米×23米,站坪66150平方米,增停车场10000平方米,新增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1套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约5.1亿元。工程完成后,将能够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70万人次、货邮吞吐50000吨,飞机起降40000架次的使用要求。项目2005年开工,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
2.新建固原支线机场
固原支线机场近期预测目标年2020年,飞行区标准为4C,机型以A319等以下机型,航线为固原至西安、成都、北京等,项目测算总投资3.5亿元。项目于“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3.新建中卫沙坡头机场
中卫沙坡头机场近期预测目标年是2020年,飞行区标准为4C,机型以A319等以下机型,航线为中卫至西安、成都、北京等,项目测算总投资3.5亿元。项目于“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四)管道重点建设项目
1998年10月建成并输气的陕甘宁气田至银川的输气管线,管线长293公里,管径Φ426毫米,设计输气量4亿~6亿立方米/年(首站不加压),加压后的输气量为10亿立方米/年。
中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已完成第一套大化肥二系列装置实施原料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即“油改气”),新增用气1.5亿立方米/年,完成对第二套大化肥装置实施扩能50%的技术改造,新增用气1.8亿立方米/年。国家经贸委已批准宁夏丰友化工有限公司实施年产38万吨合成氨、66万吨尿素、8万吨甲醇项目,年用气量在5.8亿~6.0亿立方米。另外,宁夏石嘴山、青铜峡、盐池、贺兰等市(县)城市天然气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2005年宁夏天然气总用量可达15亿立方米以上,即使原管线加压也不能满足需要。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五”计划及远期发展规划,还将建设一些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因此建设长庆气田至银川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工程十分必要。
建设陕甘宁气田至银川的第二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全长275公里,管径550毫米,与第一条管线基本并行。不加压运行压力4.5兆帕,年输气量14亿立方米;首站加压后,年输气量20亿立方米。估算总投资5.35亿元。
六、实现“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的政策保障措施
为了更好地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加快宁夏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宁夏将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十一五”规划的完成,使宁夏综合交通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交通规划的约束力,建立和完善交通管理的协调机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占用土地等资源多,为了使交通运输能够集中有效的财力、物力等力量加快发展,加速宁夏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与完善,更好更有效地支持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批准的交通规划的约束力,以规划为依据安排项目。同时,要努力提高交通规划编制的科学水平,并及时根据国家政策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进行规划修编。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构建符合一体化运输要求的较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加强全区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建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以及与城市交通发展之间的协调机制,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及有效衔接,消除体制障碍,对综合运输枢纽进行统一规划和共建,对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实现有效连网和资源共享,为实现“无缝运输”、“零距离换乘”的一体化运输系统的建立创造基础条件。
(二)继续实行积极的交通政策,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交通运输是具有公益性的社会公共产品行业,以利益最大化为动力的市场导向,最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外部的不经济。对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需要政府制定积极的交通政策,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积极的交通政策主要包括:在制定产业发展序列上,继续把交通运输业置于优先发展的前列。尤其是宁夏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依然没有得到改变,更应把交通运输作为先行产业发展;要把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摆在全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积极扶持和倾斜政策,强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清理规范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收费,努力降低建设造价。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多元化
宁夏综合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少,投资渠道单一,主要由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组成,投入总量不足,加上项目资金比例偏低,效益较差,回收期较长,所以自我发展能力很弱。根据目前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数量水平,“十一五”期间,宁夏交通建设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一方面需要国家继续给予更大的支持。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建设国债逐渐“淡出”的同时,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另一方面宁夏将继续贯彻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积极做好银行贷款的落实工作;在扶贫配套资金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比重;建立健全各项交通规费、通行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体系,在抓好养护工作的前提下,集中部分资金用于重点公路建设。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公益性和商业性分类政策,实施投资分类管理。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及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基本上属于公益性,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投资人义务;某些能源运输线路和公路,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行市场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外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选出一批效益较好的项目用于招商引资,及早做好这些项目的招商引资前期工作和宣传工作。招商引资的形式可以是合作制、股份制、BOT、TOT以及经营权转让等。积极改善投资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并根据宁夏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在税收、经营期限、收费标准以及沿线土地开发经营权等方面采取相应灵活的措施,以提高投资吸引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建股份制公司和进行资本运作,争取“十一五”期间宁夏有1~2家交通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
(四)实行“统筹规划、分层负责”,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实行“统筹规划、分层负责”的原则,对外大通道和区内干线建设和改造主要由自治区负责,各市县协助支持;县道、乡道、农村公路由相应的地方政府负责,建设资金采用自治区补助的方式,核定标准、包死概算,对于农村公路将结合具体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技术标准,注重通达深度和路面硬化。各级政府对交通项目的建设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做好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保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
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储备制度。在前期工作过程中,要规范前期工作市场,通过公开招投标等竞争手段,择优选择有资质且工作业绩突出的设计单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为前期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给项目前期工作留有充分的时间,设计单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交技术标准可行、方案优化、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要做好扎实的项目论证工作,选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全局利益的建设方案,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要突出建设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还本付息时间长的特点,在宁夏更为突出。因此,要综合考虑开发全局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效益。对于符合规划和整体要求,影响面广,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的交通项目,应当尽快建设。同时要远近结合,因地制宜。近期要重点建设太中银铁路和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工程,公路要加快通往资源开发区、农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的综合交通设施建设。
(六)充分用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争取国家给予更大的支持
宁夏一方面积极做好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向国家相关部委的汇报工作,反映实际需求与困难,争取更大的支持。一是争取国家对宁夏境内的干线铁路新建和改造项目实行全额投资,地方铁路采取合资建设的方式给予支持,并在煤炭对外运输上给予优先安排;二是争取国家提高对宁夏境内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投资比重,并对区内国省道干线新建与改建项目给予补助;三是在继续拓宽机场建设投资渠道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力争固原支线机场和中卫沙坡头机场由国家全额投资,地方提供土地等配套设施支持;四是争取国家在国债、西部专项债券以及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大的倾斜;五是争取国家在“以工代赈”资金给予交通更大支持。六是争取国家支持宁夏交通股份制公司上市发行股票融资。
(七)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进步
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建设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对所有交通建设项目,在工程设计、施工、采购、监理等方面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度。认真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发挥投资效益。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积极采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先进技术、材料设备、管理技术,提高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并在公路建设中试行“代建制”。交通运输行业要应用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加快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系统,推进电子商务和交通运输智能化进程,提高公路运输车辆性能,逐步发展中高档客车、集装箱拖挂车、厢式货车等,促进交通运输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