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制定“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今后5年内全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协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宁夏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指标。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农业经济增长较快
“十五”末,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8亿元,年均增长7.1%,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年均增长5.9%、13.5%、6.2%和11.6%;农业增加值达到69.8亿元,年均增长4.4%。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57%、4%、33.3%和2.9%,其中畜牧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九五”末提高了2.6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值下降了1.6个百分点,标志着农业经济增长正在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种植业的落后状况。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十五”时期,全区新增水浇地7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0万亩,新增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175万亩。粮食平均种植面积与“九五”时期相当,但总产增加了16.3万吨;肉、奶、水产品和油料总产量分别由“九五”末的19万吨、23.6万吨、3.7万吨、7万吨增加到“十五”末的25.8万吨、57.9万吨、5.8万吨和12.2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3.3公斤、97公斤、9.7公斤和20.5公斤。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食物供给,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为加快生态建设,大规模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建立良性协调发展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枸杞产业“十五”末,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年产枸杞干果500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10亿元,基本实现了良种化栽培和无公害生产,培育各类枸杞加工企业5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以上,产品市场销售形势良好。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种植面达到220多万亩,平均单产1100公斤,总产250多万吨,脱毒薯种植占总面积的50%,专用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8%;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3121家,其中年产1000吨以上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20多家,年生产淀粉及其制品10万吨,带动发展马铃薯加工专业村近百个、加工大户2000多家,马铃薯加工率达到40%。草畜产业 全区羊饲养量1000万只以上、肉牛饲养量超过100万头,牛羊肉产量11.6万吨;有清真牛羊肉加工、销售企业70多家,年加工能力12万吨、外销牛羊肉4万吨,已形成了宝丰、纳家户、涝河桥等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全区人工种草留床面积617万亩,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年加工草产品4万吨,大部分产品销往沿海城市郊区;全区秸秆处理利用率达到30%,青贮玉米达到80万吨,加工调制秸秆40万吨,提高了秸秆利用效率。奶产业 全区奶牛存栏22.4万头,鲜奶产量达到57.9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是全国的6倍,以“新华夏进”和“维维北塔”为主的各类乳品加工企业24家,日处理鲜奶能力1500吨左右,年加工鲜奶37万吨。西甜瓜产业 西甜瓜种植面积37万亩,年产量超过60万吨,80%以上销往区外,以中卫市香山地区为代表的压砂西甜瓜,被国家绿色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A级产品,并获得了国家商标管理局的商标注册。葡萄产业 已建成优质葡萄基地1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基地8万亩,总产量3万吨左右,有葡萄酒生产企业6家,设计加工能力5万吨,实际生产葡萄酒2万多吨,产值达6亿元左右。蔬菜水产业 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12万亩,2/3的蔬菜销往周边省区;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25.5万亩,80%的鲜活产品外销,外向型渔业格局基本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4.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五”时期,宁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投入,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南部丘陵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引黄灌区和城镇及城镇周边的不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认真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同时多方筹集资金,集中力量实施了城乡大环境绿化、绿色通道等自治区重点绿化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造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全区完成造林1583.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245.1万亩,飞播造林完成74.1万亩,封山育林完成264.4万亩。南部黄土丘陵区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基本建成了以六盘山及其外围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的“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林业支撑体系;引黄灌区以营造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为重点,建成了二代农田防护林网;中部风沙干旱区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全面封山禁牧恢复植被,有效地遏制了沙漠化蔓延,沙漠化土地减少了38.1万亩,流动沙地减少了30.2%;城镇及城镇周边生态状况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美化型转变,初步建成了美化、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加强了天然草场保护工作,2003年5月1日全区天然草原全面实现了禁牧和草原承包到户,结合禁牧,加大了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十五”期间,全区完成草场围栏1360万亩,天然草场植被覆盖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林木覆盖率由8.3%提高到10.5%。
5.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十五”时期,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1724.3元提高到“十五”末的2508.9元,年均增长7.8%;其中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700.7元增加到3587元,年均增长5.8%;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87.4元增加到1687元,年均增长11.3%;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比川区高5.5个百分点,山川差距由“九五”末的1∶2.6缩小到1∶2.1。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十五”时期,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九五”末的484元增长到702元,年均增长7.7%;二是农民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收入稳步增长。“十五”时期,农民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835.7元增长到1297.2元,年均增长10.4%;三是各项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十五”时期,国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安排直接补助农民的粮款及生活费补助19.8亿元,通过退牧还草工程安排直接补助农民的饲料粮款1.1亿元;2004~2005年自治区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基本农田建设补贴3.5亿元;全区成功地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每年全区农民人均税费支出由2000年的57元下降到2005年的2.6元。
6.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十五”期间,宁夏加大了南部山区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道路、农村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十万户贫困户养羊”、“百万亩人工种草”等扶贫开发工程,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05年山区旱作高标准基本农田已达到443万亩,人均拥有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2.6亩;有效实灌面积达到110.4万亩,人均拥有有效实灌面积0.65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平均单产由2000年的81.2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146.7公斤,总产比“九五”时期的五年平均增加了25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400公斤左右。同时结合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培育了以种草养畜、马铃薯、劳务输出等主导产业和以菌草、中药材、小杂粮、蔬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极大地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52.7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7.5万人,减少45.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0年的24.5%下降到3.6%,降低了20.9个百分点。
7.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十五”时期,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实施了“8613”农业科技工程,在高产、优质、抗逆动植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栽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控害减灾预测预报、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全区实现了水稻品种第6次更新、玉米品种第5次更新、马铃薯品种第4次更新,粮食平均亩产比“九五”末提高了48.8公斤,蔬菜品种发展到100余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引进优质肉牛、奶牛、肉羊新品种20多个,奶产量由“九五”末的5000公斤提高到5700公斤;培育出高产抗旱苜蓿新品种5个,水产品扩展到8个类型20多个品种,畜禽良种改良率在90%以上;在枸杞无公害高效栽培、长红枣贮藏保鲜、马铃薯脱毒及贮藏加工、中药材药理药效研究及新药研发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区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了75%,对推动宁夏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的能力弱。目前宁夏工业还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基础薄弱,整体运行质量不高,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强,大多数县域工业缺乏支柱产业,农业仍是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城市经济发展滞后,规模最大的城市——首府银川市,其基础条件、人均GDP、利用外资、创新能力等在全国的35个重点城市中也处于较低水平,县城及农村小城镇规模更小,发展水平更低,对农村的带动能力较弱;加上宁夏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对国家的投资和政策依赖性较强,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和国有经济产值比重高达83%和57%,本地农民难以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因此,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对农业实行多方面支持的能力十分有限,短期内难以形成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二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宁夏地域面积虽小,但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草原、沙漠、盐碱地等各种地貌地形,气候普遍干旱,且降水的地域、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农业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气候条件,加上农村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比重小,农业的产出水平极易出现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宁夏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晚,龙头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转换能力还处在全国平均线以下,农产品加工程度仅为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大多数农产品都以原始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市场竞争力差,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较弱。四是畜牧业发展缓慢,农民来源于畜牧养殖业收入水平较低。“十五”时期宁夏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比“九五”末提高了0.9个百分点,农民来源于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218.6元增加到272.7元,年均只增加了10元左右,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不足种植业的1/3。而宁夏目前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粗放、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营销方式落后、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严重影响着农户畜牧业收入的快速增长。
2.农业基础条件较差
一是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根本治理。全区重度水土流失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4.4%,其中80%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宁南黄土高原丘陵区,受水土流失的影响,一些土地已丧失农业利用价值,直接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存。二是土地沙化形势依然严峻。全区还有尚待治理的土地沙化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2.8%,其中83.4%分布在干旱连年发生的中部干旱风沙区,治理难度较大。三是中低产田比重大。目前引黄自流灌区有2/3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这些中低产田地势平缓、排水不畅、盐渍化严重,产出效益较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四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引黄自流灌区现在运行的大多数水利工程都是50~7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高耗低能现象十分普遍;新开发的扬黄灌区运行成本高,发展后劲不足;南部山区库井灌区水利设施也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建筑物不配套,建设标准低,经过40多年的运行,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有62%的水库成为病险水库,“十五”时期,经过大力改造,目前还有42%病险水库难以正常发挥效益。五是农业科技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目前宁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知识老化、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农业科技研发、创新、技术集成能力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发展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在实践中转化应用能力低下, 2005年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0%,低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六是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2005年全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只有38%,其中机耕水平只有49%,机播水平38%,机收水平只有17%,远低于中东部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
3.农民生活条件落后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目前全区还有220万人存在氟、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水源保证率低、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低等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目前全区有近500个行政村不通等级公路,1035个行政村不通油路。三是农村教育文化落后。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结构单一,投入体制不完善,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滞后。以县为单位“普九”人口覆盖率仅为7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四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村卫生、计划生育设施简陋,人才队伍素质较低,服务质量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度较低,部分山区农村居民基本卫生需求得不到保障,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农村最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
目前国家已开始大规模推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逐年加大。自治区也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努力克服财政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在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和基本农田建设补贴和免征农业税及附加的基础上,提高了补助标准,同时为培育壮大农业支柱产业,对枸杞、马铃薯、草畜产业、奶产业、葡萄、西甜瓜等特色产业的基地与龙头企业建设也实行财政补贴,并逐年增加了财政用于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量,各地(市)、县(区)也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全区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为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大了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全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
2.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宁夏具有能源开发和新型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将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保障经济安全需要的有利时机,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作为今后宁夏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做大做强以宁东为重点的能源化工产业和新材料等优势工业。“十一五”时期,全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440亿元,年均增长14%,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44%。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到2010年宁夏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7%,不仅增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也为非农就业提供了空间,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宁夏形成了“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性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初步建立起了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形成了卫宁、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的枸杞产业带,盐同灵的滩羊、引黄灌区的肉羊、肉牛改良和六盘山的肉牛等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吴忠、银川市的奶产业带,南部山区的马铃薯产业带、引黄灌区的优质粮食、水产品、蔬菜产业带和贺兰山东麓的葡萄产业带。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3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36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企业66家,过亿元的企业已有6家,已培育出“夏进”牛奶、“宁夏红”枸杞酒、“西夏王”葡萄酒、“圣雪绒”羊绒、“塞北雪”面粉、“夏绿”脱水菜等知名品牌。200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7%,比“九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宁夏将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做大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做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将进入跨越式、快速发展时期,必将有力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农村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
“十五”时期,国家安排宁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4亿元,不仅建成了沙坡头水利枢纽、扶贫扬黄一期骨干、盐环定宁夏专用骨干工程等大型水利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社会事业、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基础条件,为“十一五”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时期,在国家的支持下,自治区将重点建设“581”工程、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六盘山引水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部干旱带人饮工程、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退牧还草、农村能源等重点工程,并对引黄灌区、山区库井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可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不利因素
1.人口增长与资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宁夏是全国人口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2005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南部山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增加了对水资源、土地资源需求,还给生态环境改善带来了巨大压力。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引黄灌区经济发展、生态、生活用水主要依赖于黄河水,受黄河来水偏枯和国家分配的用水指标的限制,工业、城市及生态用水都来源于调整农业用水量,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生态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农业灌溉用水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中部干旱风沙区年降水量在200~350毫米,干旱常年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尚有76万人不能安全饮水,今后随着人口的增长,有限的水资源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南部丘陵山区年降水量在200~600毫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仅为35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所必需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现状水资源超载30万人,到2010年通过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水资源供需矛盾虽有所缓解,但人口增长使当地水资源仍超载31万人。宁夏虽有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但耕地质量较差,引黄灌区现有耕地中2/3属于中低产田,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占有量越来越少;中部干旱带梁峁起伏,干旱多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地产出能力低下,按照1987年联合国沙漠化界定的干旱区人口密度为7~20人/平方公里的临界值,目前中部干旱带土地超载127万人;南部丘陵山区川塬地面积不足总耕地面积的10%,有效灌溉面积仅占现有耕地的8.7%,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大量的坡地被开垦,土地垦殖指数高于全国平均一倍以上,目前土地超载127.6万人,今后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土地超载将日益加剧。宁夏又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尤其是南部黄土丘陵区和中部干旱风沙区,气候干旱、降水时空变化大、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自然条件恶劣,过快的人口增长,使脆弱生态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目前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为1∶1.5,人均生态赤字0.63,生态超载63万人,远高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中部干旱带草原退化面积大、林木覆盖率低,人均生态赤字高达0.82,生态超载80多万人;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和人口的过快增长,加剧了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使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
2.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全区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16.3%,小学占30.5%,初中占42.1%,高中及高中以上仅占11.1%;其中山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84年,不足小学文化程度;川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3年,接近初中二年级程度;同时后备劳动力受教育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全区农村7~15岁人口中辍学率占38%。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直接导致接受和掌握新技术、吸纳新信息、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低下。宁夏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九成以上外出劳动力都在西部地区从事职业技能较低的工种,工资收入水平低。
三、“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推动全区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基本思路
根据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区指导。
1.南部黄土丘陵山区
充分利用六盘山系山高雨多的有利条件,通过水源涵养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人工种草等项目的配套实施,尽快构建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生态支撑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六盘山系水资源,大力改善库井灌区农田配套设施,发挥当地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培育壮大以草畜、马铃薯、特色林果、玉米、中药材、小杂粮为重点的生态经济型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努力开拓劳务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做大作强生态旅游产业。
2.中部风沙干旱区
继续抓住国家大规模实施退牧还草的有利时机,切实搞好天然草场植被恢复与保护,巩固封山禁牧成果;重点解决好农村人畜饮水和安全饮水问题,按照“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滩羊饲养及加工和优质牧草种植及加工为重点的草畜产业,以马铃薯、压砂西甜瓜生产销售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以甘草、柠条、红枣等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林果业,建成生态农业区。
3.引黄灌区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构建节水型灌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抓好优质粮食、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淡水鱼、蔬菜、玉米和酿酒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率和深加工度,实现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尽快建成现代农业发展区。
四、“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一)粮食生产
全区耕地保有量160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2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50万吨,其中灌区250万吨,山区100万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
(二)农民收入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0元,年均增速达到5%以上,其中: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年均增长6%;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年均增长6.2%;其中相对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绝对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正常年景返贫人口控制在5%以下。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兴修旱作基本农田17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
(四)农业经济发展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5%,其中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1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农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30亿元。
(五)生态建设
新增造林面积11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平方公里;新增围栏草原面积1440万亩;新建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32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
(六)农村社会发展
解决农村100万以上人口安全饮水;100%的乡镇、80%的行政村通油路;山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川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90%的农民免费收看8套以上电视节目。
五、“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农业
粮食生产 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扩大优质、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引黄灌区稳定小麦、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水稻种植区域向河滩、低洼、灌溉便利区域集中;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区扩大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实现山区粮食稳定增产。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70万亩(其中灌区春麦170万亩,山区春麦100万亩,冬麦1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全区平均单产达到275公斤,比“十五”时期增长15.5%。其中灌区春麦平均单产达到350公斤,山区冬、春麦平均单产达到150公斤;水稻平均单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玉米套种和单种平均单产分别达到500公斤和750公斤以上;马铃薯平均单产达到1350公斤,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含量由目前的16%提高到18%,单产提高25%;鲜食马铃薯单产提高15%。
专栏1 宁夏“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指标
畜牧业 加强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疫病控制、畜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检验检测监管和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行规模化饲养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养殖业生产模式。到“十一五”末,全区成母牛年均产奶量由5700公斤提高到6500公斤以上;肉牛改良比率达到60%以上,肉羊杂交改良率提高10个百分点;水产养殖良种化率达到7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大家畜、羊、猪、家禽因病死亡率控制在1%、3%、5%和1.3%以下。畜牧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渔业 加强水产苗种繁育体系、渔业标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渔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重点建设湖泊湿地生态渔业基地和“四水产业”(水产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水上旅游)基地,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其中: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定率达到80%以上,水产品外销率保持在70%以上,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二)农业产业化
依托优势特色种养业,发展壮大10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培育10个自治区级农产品行业协会,5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50%以上;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能力,主要农产品初加工以上加工转化率达30%~4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1.5∶1;强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标准化建设,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监测和评价制度,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标志、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制度。依托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逐步扩大优势特色产业带。枸杞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量达到9600万公斤,商品量占国内市场6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70%。存栏奶牛50万头,80%奶牛进入养殖园区和规模奶牛场,机械挤奶普及率和青贮饲料入户率达到80%以上。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头和1500万只,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65%以上。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平均单产达到1350公斤,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含量由目前的16%提高到18%,马铃薯加工及外销率达到80%。全区瓜菜面积达到24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0万亩,中部干旱带硒砂瓜达到100万亩。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其中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定率达到80%以上,水产品外销率保持在70%以上。建优质葡萄基地30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0万亩。种植苜蓿1000万亩,其中留床面积800万亩,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发展到10万亩,优质牧草商品率达到12.5%。
专栏2 “十一五”时期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项目
(三)水利
水利基础设施:引扬黄灌区以节水、高效、防污为目标,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青铜峡河西灌区的西干渠与唐徕渠、汉延渠与惠农渠合并改造,沙坡头灌区南北干渠改造,西夏渠,扶贫扬黄灌溉一期,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续建等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提高引黄灌区高效、节水保障能力。中部干旱带要着重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在扬黄工程辐射范围内,但当地无水源的地区,将扬黄水作为供水水源,沿公路干线布设供水工程,以集中引、分散用的方式,使特大干旱年份群众能就近拉水;在有水库、塘坝等蓄水条件的地区,以库、坝为水源,修建供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既无地表水、居住分散且偏远的地区,适当增加水窖数量,完善水窖集水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水窖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南部山区抓紧六盘山水系综合开发利用,建成东山坡一、二期引水和桃山引水工程,配套完善库井灌区农田水利设施。
基本农田建设:实施“581”工程,即开工建设80万亩水浇地,2008年完成50万亩, 2010年开发灌溉面积100万亩,2008年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南部山区每年继续以30万亩的建设速度,完成15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争取人均3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节水改造库井灌区20万亩水浇地,争取早日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
专栏3 “十一五”时期水利重点建设项目
续专栏3 “十一五”时期水利重点建设项目
(四)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 重点在南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等工程,乔、灌、草相结合,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配套兴修旱作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保工程、水保治沟骨干工程等综合措施,增加旱作基本农田和水浇地面积;对人口超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和六盘山水源涵养林规划区实施移民搬迁,减轻环境压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缓解农村燃料供需矛盾;同时以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耕地产出效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到“十一五”末,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基地发展到300万亩,完成并开工建设18条水保坝系的建设,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
沙质荒漠化治理 重点在中部干旱风沙区,在加快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结合工程建设,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基本草场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轮牧休牧制度,示范推广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的模式,恢复草场植被,防止土壤沙化。到“十一五”末,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80万亩。
灌溉平原盐渍化治理 在引黄灌区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渠系砌护、沟系深挖清淤和防坍塌处理,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渍化;在扬黄新灌区,积极开展土壤盐渍化防治研究治理,防治土地盐渍化。
自然保护区及黄河湿地建设与保护 对现有的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功能监测,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完成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和扩建工程、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扩界部分的一期建设工程、白芨滩和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新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示范区及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9处,其中国家级湿地保护区4处,地方级湿地保护区6处,湿地保护与恢复性示范区6处,湿地公园13处,湿地总面积达到114万亩,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建设和管理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加强对大中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建设银西生态防护林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使贺兰山东麓银川段林木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建设城市绿色长廊,在全区主要城市道路两侧,分区分片配置不同树种的行道树,形成风格迥异、错落有致、色彩绚丽的绿色景观。加强过境城市的黄河河道、输水渠道及排水沟两旁的绿化工程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环境质量。继续加大城市周边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建设,减少空气降尘和减弱风沙入侵。
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及评价体系建设 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及评价体系。强化以水和大气质量为主的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体系;建设以遥感和地面观测站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建设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应急体系。
专栏4 “十一五”时期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五)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 建成15~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奶牛达到80%、肉牛肉羊达到50%、生猪达到70%、蛋鸡达到80%,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及示范推广体系,重点攻克优势特色农产品在品质、成本、加工、贮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扩散的“瓶颈”,全区水肥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10%。
动植物良种繁育 加强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培育或复壮一批品质上乘、附加值高、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品种,到“十一五”末,肉牛良种覆盖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肉羊良种覆盖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奶牛、猪、鸡基本实现良种化,水产品良种覆盖率由50%提高到70%,优质稻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优质玉米新品种覆盖率引黄灌区达到100%,山区达到70%以上。
动物防疫 建成省级动物防疫诊断与疾病控制、监督检查及兽药、饲料安全体系,完善5个地市、22个县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及兽药、饲料安全、水产养殖管理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与检测体系,健全完善全区235个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
农业新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区、市、县、乡四级新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水稻插秧稻普及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直播稻普及轻型栽培技术;马铃薯种植基本实现品种专用化、种薯脱毒化;加大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区85%以上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绿色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翻一番。
农业机械化 到2010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65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2.5,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引黄灌区小麦生产实现机械化,南部山区河川地小麦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0%和50%;水稻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0%和70%;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0%和30%;山区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0%和30%。
专栏5 “十一五”时期农业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建设项目
(六)农村公共及社会事业
农村安全饮水 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人畜饮水困难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力争解决100万人饮水安全。
农村能源建设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建设农村沼气30万户,沼气入户率达到50%。
农村教育 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好“‘两基’攻坚计划”,巩固和完善已经“普九”地区的农村学校,推动农村初中薄弱学校改造;同时加强民族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
农村公共卫生 规范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形成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民大病救助制度,完成农民大病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及妇幼保健所的建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扩大覆盖范围和农民参合率;同时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每年安排5个县级、25个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建设,用3~5年的时间,分期分批新建或改扩建全区县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确保每个县、乡均有1个达到国家标准的计划生育服务站。
专栏6 “十一五”时期农村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农村文化事业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争取“十一五”期间使90%的农民能够免费收看8套以上电视节目;推进农民体育健身运动,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
农村供电 优化农村中低压电网,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到2010年全区农户通电率达到100%,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100%,基本满足农村10~15年发展需求。
农村道路 抓住国家实施的农村“千亿元”公路工程的有利时机,新建、改建各种农村公路7700公里,重点使500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500多个行政村通油路,实现全区10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0%的行政村通油路,基本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六、“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重点在“多予”和强化上下工夫,自治区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随着全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逐年提高,要逐步增加财政支农、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及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金量,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使新农村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加大政府支农投资协调整合力度。切实加强政府各部门沟通、协调,加大对国家和自治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各类项目及资金的整合,尤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和立项的统筹与协调工作,明确各类投资及项目的安排原则、总体布局、建设内容和管理要求,力求使各类建设资金形成合力。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调控体系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要根据全部取消农业税后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围绕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一是切实抓好乡镇职能转变。转变和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法制型乡镇政府;二是加快推行农村教育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打破乡乡办初级中学的体制,科学规划和调整中小学结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营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三是进一步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总结“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尽快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县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四是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测机制,核实化解乡村历史债务,坚决制止新发生乡村债务。
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要高度关注农民减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变化,认真研究对策,把农民减负工作和加强财政对“三农”投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受益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着力建设水权制度;全面推行灌区供水体制和水费制度改革,实行农业用水“一价制”、“一票收费到户制”和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体制,加快末级渠系改造和建立终端水价形成机制,切实降低农民用水支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农民用水协会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大农民用水协会培训力度,提高协会人员供水管理水平,确保农村水费改革取得实效。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改进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扩大银行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积极探索多种贷款方式,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农贷担保机构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农户建立信贷联保中介机构,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主体身份,尽快成为履行职责、自负盈亏、调节供求的粮食流通龙头;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和粮食运销专业户参与粮食流通,促进多渠道粮食流通体系的建立。
(三)改革和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根据宁夏实际,建立健全动植物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机构,理顺行政、执法、技术支持工作机构的职能,改革乡镇动植物防疫机构,稳定和强化县乡动植物防疫队伍,全面提高动植物防疫水平。
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而运行的政策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构建不断提升农户科技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示范体系和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主要对象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并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等措施,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县组织,社会参与”的综合作用,着力构建提高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体系,大力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掌握新技术的能力。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和监测网络,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市场准入的检测水平;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专营超市、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畜禽屠宰场产品质量安全速测能力,提高快速检测水平;完善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为主体,以种植业GAP认证,兽药GMP认证和HACCP认证为互补的认证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通报和资源共享制度。
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组织形式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服务中介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利用农机化发展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政策扶持效应,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黄灌区重点扶持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稻麦联合收割机等粮食生产机械;中部干旱地区重点扶持牧草收获、加工等机械;南部山区重点扶持马铃薯、牧草生产机械。
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加强行业指导、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扩大产业合作的领域和范围等措施,在提升现有的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鼓励农村经营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科研单位、基层供销社等各类农村经济主体通过自愿联合的形式,建立起服务网络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的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区域性联合社和区级产业协会共同发挥作用的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体系,强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省、市、县、乡级网络平台,形成全省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信息,开发完善各级网络中枢的信息发布服务功能,实现网上技术服务、产品交易、查询办事和决策咨询。
(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继续开辟和建设劳务基地。充分利用东西协作的有利时机,把劳务经济发展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主动开拓沿海地区的劳务市场,建立稳固的劳务基地;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发展与中东、中亚和周边国家的劳务关系,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开拓劳务市场、收集发布劳务信息、培训劳务人员、协调劳务关系、提供劳务服务和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制定标准,规范管理,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和鼓励、奖励等机制推动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便捷服务。
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整合现有培训资源,逐步建立一套城乡劳动力培训资源共享、培训网络健全、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培训办法,形成以各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骨干,其他各类社会办学机构为主体,培训机构分布和培训内容设置较为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积极建立劳动预备制度,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普通中学要增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加强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组织、培训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加本地务工收入。
(五)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加强整村推进、扶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下沉到村、落实到户,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千村扶贫工程,尽快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贫困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加快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稳步扩大扶贫成果;坚持山川互动、统筹发展,促进川区的优势企业和资本、技术、人才到山区参与产业开发,促进山区劳动力到川区就业脱贫,逐步建立起城乡、山川之间生产要素对流融合的发展机制。
(六)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强农村教育。通过实施农村“普九”、“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川区“两基”成果,集中力量打好山区“普九”攻坚战。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把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解决农民看病难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加大对乡镇、村级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通过稳步扩大试点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等措施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确保广大农民能够及时得到适宜、价格低廉的基本卫生服务,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加快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及村服务点建设,逐步做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加快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一是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人畜饮水困难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技术,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投资规模,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三是优化农村中低压电网。进一步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基本满足农村10~15年发展需求;四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农村公路“千亿元”工程,加大各种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力度,基本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根据宁夏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村庄治理有效机制和办法,从解决农民要求最迫切、收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好乡村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
(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中央分配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名额,在中央财政补助和中央管理的党费支出基础上,采取地方财政和地方留存党费共同投入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置村级活动设施,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等公益性服务的必要设施。
加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年纪轻、有文化、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实绩突出、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担任村级组织领导,采用多种手段,加强村级领导队伍培训工作,提高素质。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党支部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实力。结合整村推进工程的实施,从本村实际出发,选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培育村级支柱产业,引导村民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合理用好经费,确保集体经济沿着健康持续快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