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榆林城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3)

城郊化的主要特征是,在城市地区内人口首先是相对分散,即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降低,而围绕着城市中心的周围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却在升高;然后是绝对分散,即无论是城市中心地区还是中心以外的周围地区,人口增长率都降低。在城郊化阶段,城市中心没有中心以外的周围地区人口增长快,无论是相对分散还是绝对分散,其结果都是使整个大城市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的周围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降低,而位于建成区以外的城市远郊较富裕阶层居住的地区人口却迅速增长。然而,虽然在城郊化阶段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了,但总的来看,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仍快于非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而且大城市附近的农村地区人口减少的速度仍然很快。城郊化首先表现为人口从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居住,然后是工业、商业和零售活动也逐渐向郊区迁移,最后是高技术部门迁移到郊区。由于城郊化的发展,郊区的特点逐渐消失,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城乡实现了一体化。城郊化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提高,对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向往增强,对住房地点的选择性也随之增大。同时,高速公路系统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和相邻的农村地区延伸,也为人们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创造了条件。此外,城市生活的一些消极方面,如生活费用较高、人口扼挤、大气污染和环境肮脏等,也促使人们从市中心搬迁到郊区。郊区为人们提供了逃避城市生活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的条件。

逆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逆转,即从向大城市区域迁移变为向非大城市区域迁移。大城市和大城市地区经历着人口的净迁出,人口数量减少,而小城市和城镇以及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口却迅速增长。在逆城市化阶段,在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由迁移引起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平均来看,非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快于全国人口的增长率和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而在大城市区域内部又是小规模的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快于中等规模的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中等规模的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快于大规模的大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或较大的城市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城市人口的分散,即城市人口在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内从上到下所进行的再分布。因此,在发达地区,逆城市化被定义为国内人口分散和非大城市复苏的阶段。在逆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人口向非大城市区域迁移,工业也逐渐向新的地区和非大城市区域转移。导致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由于广泛的经济重构和更深刻的经济调整,导致工业分散化,从而使得较老的制造业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变为负值。第二,高等教育扩大了,而由于在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私人服务机构的逐渐增加,新建立的高等院校常常将校址选在远离较大城市的农村地区。第三,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和人口老化,退休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退休老年人一般喜欢离开较大的城市和人口较密集的地区,而到住房价格更便宜、环境更惬意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定居。第四,对传统工业地区制造业投资的减少和对边缘地区自然资源的开采。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这是世界城市化趋势的一个明显特征。因为,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率大多在20%~50%之间,城市化进程将加速发展,而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城市化进程缓慢或相对稳定。

城市化的动力源泉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更确切地说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符合逻辑,而且能够被各国的经济社会史所证实。

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兄弟。他们一起来到世间,共同成长起来。从理论上讲,城市是非农产业的主要园地,是非农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工业则是非农产业的基石:它不仅是非农产业的技术基础,而且是非农产业的市场基础。仅就市场而言,如果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如果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就不会有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如果没有收入的迅速增加就不会有对非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因而也就不会有非农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从历史上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同时起步的。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它也是世界城市化的发祥地。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1733年,兰开夏的织工约翰?飢伊发明飞梭,织布的工效被提高一倍,首开棉纺织业技术革新的先河。随之引起的纱荒牵发了棉纺织业连锁性的技术发明:1764年织工詹姆斯?哈格里沃斯受妻子纺车偶然碰翻的启发,制造了能同时纺10多个纱锭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举提高工效10多倍;1769年理发师阿克莱特窃取木匠海斯的发明,取得了为期14年的水力纺纱机专利证,1771年兴办了第一家纺纱工厂;1779年,纺纱工克伦普顿综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制造了骡机(意为综合机),所纺棉纺比水力纺纱机所纺棉纱细,而又比珍妮机所纺棉纱强韧;1785年,乡村牧师卡特莱特又发明了第一架织布机——水力织机。经过不断的改进,1803年铁制的织布机终于推广采用,提高工效40倍。在纺纱和织布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棉纺织业相关部门净棉、梳棉、漂白、整染等工序,也相继采用了机械。机器在棉纺织业的广泛应用,迅速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面貌。到19世纪初,英国已从棉纺织品的输入国转变为输出国:1829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纱即超过了300万镑;1830年,输往印度的棉布达到4500万磅。

正像纺纱和织布方面的发明相互推动一样,棉纺织业的发展引起了强烈的对更充裕、更可靠的动力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动力源的革新。在1702年前后,一台原始的蒸汽机由托马斯?纽科门制成,并被广泛地运用于从煤矿里抽水。但是,比起它所提供的动力来,它消耗燃料太多,所以经济上仅适用于煤田本身。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詹姆斯?瓦特开始改进纽科门的蒸汽机。他同制造商马修·博尔顿结成事业上的伙伴关系,博尔顿为相当昂贵的实验和初始的模型筹措资金。这一事业是极其成功的:到1800年即瓦特的基本专利权期满终止时,已有500台左右的博尔顿——瓦特蒸汽机在使用中。其中38%的蒸汽机用于抽水,剩下的用于为纺织厂、炼铁炉、面粉厂和其它工业提供旋转式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中最关键的技术变革,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水力、风力由来已久的依赖,为近代工业化提供了广泛的动力源,直接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和工厂制度的形成。

新的棉纺机和蒸汽机需要铁、钢和煤的供应量增加——这一需要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改进得到满足。原先,铁矿石是放在填满木炭的小熔炉里溶炼。森林的耗损迫使生产者求助于煤;正是在此时,也即1709年,亚伯拉罕?达比发现,煤能够变为焦炭,正如木头可以变成木炭一样。实践证明,焦炭和木炭是一样有效的,而且要便宜得多。达比的儿子研制出一个由水车驱动的巨大风箱,从而制成第一台由机械操纵的鼓风炉,大大降低了铁的成本。1760年,约翰?斯米顿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他抛弃了达比所使用的、由皮革和木头制成的风箱,用一个栗来代替,这栗由四个装有活塞和阀门的金属气缸组成,并由水车驱动。更重要的是亨利?科特作出的改进,他于1784年发明了除去熔融生铁中的杂质的“搅炼”法。科特把溶融生铁放在一个反射炉里,加以搅动或“搅炼”,这样,通过在熔融体中环流的空气中的氧,除去熔融体中的碳。除去碳和其它杂质后,就生产出比原先易碎的熔融生铁或生铁更有韧性的熟铁。当时,为了跟上制铁工业的不断上升的需要,采煤技术也有了改善。1813年,蒸汽机已被用于打井,后来又相继出现了掘井机、曳运机、抽水机、起重机等。由于这种种技术的改进和发明,到1800年英国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的产量合在一起还多。单说英国,其煤产量在1770年时为600万吨,到1800年时上升为1200万吨,到1861年时,更上升为5700万吨。与此同时,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铁巳经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因而人类不仅进入了蒸汽时代,也跨人了钢铁时代。

轻、重工业的变革丰富了产品供应,也对交通运输构成了压力。1760~1830年间,英国兴起了修筑公路、开凿运河、疏浚河道、建造桥梁的热潮,国内形成了水、陆交通网络。1814年,史蒂芬逊试制了第一台蒸汽机车,1829年设计并制造了时速29英里、能运载13吨货物的实用型蒸汽机车,宣告了火车运输时代的到来。在水路运输方面,继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后,1812年英国制造的汽船也试航成功,1820年又建造了蒸汽铁船;到1860年,英国已拥有447艘冉to到19世纪30~40年代,随着各部门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英国的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大幅度增加,相关的就业岗位迅速增加,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条件。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兴起了曼彻斯特(Manchester)、索尔福德(Sheft一ield)、斯托克波特(Stockport)、博尔顿(Bri^iton)、普雷斯顿(Preston)等城市。在煤炭和钢铁工业发达的地区出现加的夫(Caidiff)、斯旺西(Swansea)、梅瑟蒂德菲尔(Merthyr Tydfil)0绍级斯波特(Southport)、海斯(Hythe)等一些城市。英国最大的几个港口城市如伦敦(London)利物浦(Liverpool)、南安普顿(Southampton)和布里斯托尔(Bris一td),其人口增长都很快。以大伦敦为例,在1800年,城市人口为95.9万人,到1850年城市人口增加为268.1万人。就英国整体而言,如前所述,直到1750年其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5%,即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份额髙达40%,仍属典型的农业社会。但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髙,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重新分布,牵动着农业劳动力向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和服务业转移,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到1851年,英国人口城市化率已达50%(当时世界城市化率仅为6.5%),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髙的国家。

在英国之后,欧美的一些主要国家开始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以美国为例,从1800年到1890年间,美国人口增长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长了86倍。1860年时,美国的城市人口为600万,到1900年增加了2400万;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也由2个增加到6个。在人口集中的同时,美国的生产能力也迅速集中:1890年,美国10大城市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但生产着全国40%的制成品。到1921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1.2%,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由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所以如果工业重心转移,人口流向必然发生变化。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棉纺织工业、造船工业等工业中心集中在英格兰西北部、东北部,还有米德兰西部和威尔士南部,农村劳动力主要向伦敦和上述地区的新兴工业城市聚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飞机制造业等大多分布在英格兰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导致大量人口南移。